小学教育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16:10: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学教育专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有利于为小学和幼儿教育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树立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以新形式为背景为小学输入复合型学生与专业人才,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是,在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制约因素出发,分析了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以切实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为导向,创新舞蹈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舞蹈教学机制,不断优化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树立全面正确的教学观念,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舞蹈教学;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优化小学教育专业知识结构,深化其教育理论素养,加强其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促进小学教育专业为幼儿教育输入专业的师资人才。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与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导致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如何以学生需求出发探索一条符合学生特点的舞蹈教学思路,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原有教学模式与舞蹈教学的创新,提升舞蹈教学改革观念,引导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加强对舞蹈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从自身出发切实提高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从而树立全面的观念为未来幼儿教育输入先进的工作者与教育者。

一、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1.舞蹈教育观念有待提高。虽然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已经逐步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是在加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受到舞蹈教育观念的制约,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甚至导致幼儿教师对学生舞蹈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一方面,学生舞蹈教学内容与训练过程没有考虑到幼儿教师的特点,不同的年龄、成长背景与水平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舞蹈学习的质量,如果仅仅通过主观判断为学生选择舞蹈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丧失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最后,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训练不同于其他舞蹈学习,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舞蹈学习技巧,避免舞蹈学习难度,就极容易忽视整体教学内在审美情趣的培养,导致整体舞蹈教学模式落后。

2.舞蹈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应的舞蹈课程设置和标准都缺乏系统性。首先,没有将语数外等文化课程与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没有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性出发加强其培养舞蹈教学职业能力的学习与培养,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缺乏专业的舞蹈知识体系,为没有体现专业服务的特性;其次,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改革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职业素质课程,内部管理与教学结构缺乏合理性,导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缺乏教学经验与专业技能;最后,许多小学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内容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行为,如果仅仅停留在舞蹈内容基本功训练和教学中,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一、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人才培养定位分析。鉴于小学教育英语的职业性和教学对象基础相对薄弱、性格活泼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培养出具有熟悉岗位流程、专业性、职业性过硬的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型人才。与培养学生“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相比较,本科院校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英语理论素养,如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等。社会上常见的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它的特点针对性比较强,一般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教学,以升学或者考级为目的的语法词汇练习较多。与本科院校和外语培训机构相比较,小学教育专业是以培养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其应用性更强,教学内容难度不高。2.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我国职业院校每年在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数万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社会上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但同时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合适的对口工作。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与经验,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脱节。具体表现在:(1)传统的培养计划仍然沿用至今,与新社会下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不相适应。(2)学科本位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明显,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理念不能深入实际教学。职业类院校的学生专业知识没有打牢,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是影响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3)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知识体系。一些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能力需求模糊,导致就业目标不明确。(4)考试形式多以笔试为主。笔试多为基础知识类考核,学生自己动手应用所学来实现具体岗位技能的机会较少。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然而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到有实际操作经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小学教师,以节省培训成本,延长人才使用期。综合以上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小教英语教学必须改革。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用人单位所需的高素质、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缓解就业压力与人才需求的矛盾是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众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中,项目教学法应运而生,它是目前契合小学教育专业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项目化教学法在高职小教教育专业英语课堂的应用

项目化教学法的概念研究。项目是什么?在外语教学中,项目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又叫基于项目的学习或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任务,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

三、项目化教学法产生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中,笔者通过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使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研究数据显示,这种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觉得有意思,同时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学习潜能。项目的完成都是基于真实的岗位流程完成的,把以往的口语教学变得更为直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实体验到未来工作岗位中的各种实际情境。同时,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项目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角色扮演,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机会多了,交流和协作的机会就大大增加,能使课堂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实用化。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化教学模式有非常明确的具体目标,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操练。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把任务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围绕任务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和归纳。它重视对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策略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在交际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发现,项目完成后,学生通过不同的任务形式,能够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从做中学知识,在学中用技能,在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开展自主实践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学习的价值、自身的不足,有助于激发学生完善自我的愿望,唤醒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小组讨论、合作是其基本形式,项目都是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每个项目需要若干个相关子项目来完成。小组内的每一名成员会负责一个子项目,通过成员间对任务的分析、整理、交流、纠正,达到运用语言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培养学生与人协作和分享的团队意识。可见,项目化教学法适应现代教育对学生社会能力的需求。所以,项目化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摘要】在素质教育持续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剖析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素养培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讨论新课标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方法,为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专业培养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音乐;素养;培养;小学教育

一、现阶段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度不够。现阶段,一些从事基础教育的人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导致他们忽视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师的音乐素养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教师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小学学生音乐能力的有效培养,以及他们的音乐天赋在教学过程中的开发。教师具有扎实的音乐素养,才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该依托音乐艺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小学音乐专业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素养的提升。(二)音乐素养的匮乏。小学教育专业对新生的录取和其他专业相似,都是以学生高考分数是否过线以及填报的高考志愿是否为此专业为主要标准。在大学前期阶段,大部分新生在开展小学教育专业学习时,几乎不具备任何音乐素养。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合理地安排时间,积极地开展各种音乐教育活动,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三)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现如今,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出现的主要问题在教材的选择上,他们不能选出一些科学合理的教材。甚至一些高校不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关心教材是否合适,因此难以满足这一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性的教学内容,音乐课程教学难以有序地开展。(四)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化。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教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从而满足教学要求。在这一阶段,小学教育专业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如今,小学教育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就无法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降低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新课标下音乐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要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要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就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会受到教师素质的极大影响,为解决此类问题,应该从根源出发。首先,要充分理解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有利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也尤其重要。同时,还应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秉承道德准则,提高自身的素养,凸显个人魅力,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比如参观艺术展、欣赏音乐会等。(二)在互动下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方法的制定。以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就不可能在音乐分析和处理方面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音乐技能和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处理以及表现的综合素养。音乐教学实践要按照“互动”教学要求来展开教学环节,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在互动模式的学习中,提高对探究、创新、学习等各方面的充分认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建立老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交流互动的关系,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观摩、交流、探讨的教与学相互协调的教学过程。(三)提升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建设完备科学的音乐实践教学体系。1.设计课程实践环节。音乐课程教学体系和有关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程是有一定差异的,如果只关注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课程实践环节,这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极其不利,所以还应强化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拓展和相关的实践教育。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还要侧重音乐基本理论的教学。2.科学适用的教学框架。强化学生的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音乐技能;合理安排音乐作业,使音乐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可以创建小组,与音乐兴趣小组、教师一同对音乐作业进行讨论。由此可以促进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论的有效融合,进而实现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论相结合的目的。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教材设计问题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小学教师的日益饱和以及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提出,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旺盛需求,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也有了10年的实践探索。从部分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究竟何为小学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课程体系差异较大。这说明,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仍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探讨。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1.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素质诉求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小学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又是根据小学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及其对小学教师的要求确定的。因此,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及其课程改革方向。从2001年开始,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项改革的八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培养目标。其中谈到德育目标时强调热爱祖国,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国情,要有责任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主、自律,具有团结、合作与协调的能力等。谈到智育目标时强调培养学生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读写算基本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劳动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这次课程改革以空前的力度和崭新的面貌令全社会关注。在课程目标上,它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课程结构上,要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在内容选择上,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在课程类型上,新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课程评价上,要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无疑,它对现行课程与教学体系将产生巨大冲击,对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设置小学教育本科课程时,必须充分了解新的小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真正从课程设置中体现未来小学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

2.未来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直接依据未来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国外有人曾做过专门研究,认为未来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13种素质:(1)能够诊断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障碍;(2)可以诊断学生的心理问题;(3)擅长课程设计;(4)能够充当媒体资源的咨询顾问;(5)能够提供资讯、学习资源;(6)是团体工作的专家;(7)善于团体沟通;(8)能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独立学习;(9)必须是学生未来社会技能发展的辅导者;(10)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者;(11)必须是公共关系的专家;(12)必须是社会工作者;(13)必须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1]。而Wa-sylCajkler等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第一,他(她)应该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自己保持对工作、任务的压力而非勉强工作;师生之间互相帮助时双方都感到舒畅;师生争取与外界的人接触而不局限于与学校的人打交道;让学生知道教师本人也像他们一样有喜怒哀乐。第二,他(她)必须善于驾驭所教的班级。第三,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第四,善于组织课堂教学[2]。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多年来对小学教师的观察了解,我们认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种素质的养成。

其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根据小学教学的特点和时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应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不仅对某一学科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能胜任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不仅具有琴棋书画的基本技能,而且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独立开展课件制作,能指导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师更容易迎合小学生的心理,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缺陷及措施

一、引言

教师培养专业化已经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得到许多国家的接受。各国都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教师培养机制来提高本国的教师队伍质量,从而培养出大批优秀教师,以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达到教育立国的目的。与教师专业化培养程度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培养进度相对滞后,这就需要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教师培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办好教师教育,走教师培养专业化道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师素质要求随之提高。为了适应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发展需求,培养本科化小学教师已经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专业化培养本科小学教师的工作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晚,专业建设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明显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下面笔者从教师专业化培养的角度谈谈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关于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存在着明显的专业不成熟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制度不够完善

招生师范生的时候,不能只把考生高考的成绩作为录取的条件,而忽略了其他条件。比如招生时的男女比例问题,我们不能忽视。笔者清楚的看到现在的师范院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尤其在小教本科专业表现更加突出,这也就意味着将来“小学教师的性别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1]。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问题我们必须关注,因为幼儿园教育已经使很多男孩子性格女孩化,如果小学教师性别比例不很好地把握,还是女性教师数量占绝对多数,这样长期下去,会因小学教师女性比例过大造成小学男生男孩子性格的进一步缺损,使男孩子形成“假女孩”性格风险进一步加强,这不利于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另外,本人认为现在的高招制度不应该把一大批现在正从事小学教育的低学历年轻教师忽略在外,其实,他们也可以把这部分成员考虑进来,让他们也成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生源。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考虑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能参加小学教育本科入学考试,把一些有志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年轻教师通过统招的方式招进大学里来,继续进行学习,对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进一步优化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是培养专业化的小学老师。小学教育的独特性对小学教师提出了独特的素质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具有较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所教学科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全面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教育发展需要,能够从事小学多门课程开发与教学、教育管理和校本教研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由此可见,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未来要从事小学教育的小学教师,他们应该具备以下相应的核心竞争力。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一)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

1.师德为先: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而小学教师面对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的学生,其影响力会更大,所以要特别注重师德修养。首先要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并能够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其次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要富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信心,给予学生爱和温暖,确保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最后还有注重个人修养,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等特征,他们主动好奇、天真活波、向师性强,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体和中心位置。因此,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益,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查看全文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改进建议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定位

定位问题是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创立伊始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培养定位不仅是专业建设的基石,也是高校办学理念、实力和水平的特定表现维度。而小学教育专业定位研究意在为小学教育专业赢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并由此确定它的建设途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为小学教师的培养指明发展方向。由于小学教师专业本身的复杂性,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呈现出相应的层次性。表现为:重点师范大学和一般师范院校、综合院校是不同的。重点师范大学旨在面向全国大区为重点小学培养创新型专任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定位在培养多才多艺多能的、创新性、实践型、才艺型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并为培养优秀的教育家做准备。一般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旨在面向各省内为一般小学或部分重点小学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备扎实专业和基础知识,有能力承担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基本拥有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专业发展潜力高素质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特性不突出,难以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方向不明确,绝大部分院校采取了不分具体学科的综合培养形式,只重视不分学科综合培养而忽视按某一学科方向进行综合培养。由于学科方向不明确和各学科内容整合程度不高,不分学科综合培养模式往往使得教师的知识“博而不精”“广而不深”,进而导致具有“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教师较为缺乏,教师难以立足于某一学科去整合其他的相关学科;加之,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小学生成长的特点和差异,忽视小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缺乏游戏的精神,用控制、认知、封闭取代自主、体验和创造,漠视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启蒙性等特征。其次是定位缺乏层次性、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小学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重点师范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忽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导致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由一般师范学院和综合学院来培养,这样小学教师的质量有所下降,难以满足小学教育发展改革对教师的高要求。同时,一些师范院校在培养小学教师过程中忽视小学教师的发展特性,按照中学教师或大学教师的模式培养,使得培养出的教师难以胜任小学教育的职业,也造成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此外,小学教育专业定位程式化而缺乏灵活性,导致有条件的部分院校的教育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在不进行专业改造的情况下,就难以引导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往小学教育专业方面发展;这样势必将一些“优秀”且“有从小教之志”学生排除在体制外,不利于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最后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综合化程度不高,难以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侧重于学术类或理论类课程,重视课程的深度和逻辑结构,对于知识的实践应用较少,某称程度上导致教学缺乏师范性、示范性;而一味追求专业知识的深度,却忽视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全面性,造成知识面的匮乏。最终势必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把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缺乏一定的小学课程、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能力,缺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改进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议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新兴的具有特定价值定位的专业,承担着培养优质小学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提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改进策略,已成为推动小学教育发展、提高小学教师质量、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必经之途。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探究

[提要]值此核心素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迈向核心素养时代,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培养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卓越小学教师必将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围绕全科型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需求,拟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原理的层面入手,结合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多个维度上探讨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计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要位置,成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值此核心素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迈向核心素养时代,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培养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卓越小学教师,必将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研读党的报告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若干意见》等文件,结合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现状,本文拟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原理的层面入手,结合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多个维度上探讨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是“核心的”素养,不仅是“共同的”素养,更是关键的,必要、重要的素养,是经过社会贤达精心挑选,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将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取得均衡并加以精密组织及安排先后顺序、而且是可学习、可教学、可评量的关键必要的素养。“核心素养”被誉为是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的DNA。[1]2.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2]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养;第二,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素养;第三,个性修为与心理调适素养;第四,自我管理与交往合作素养;第五,创新意识与评价鉴赏素养;第六,信息素养与媒体素养;第七,社会参与与贡献素养。核心素养时代对未来教师提出的要求:一是把师德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把适应变革作为常态,三是把学习当作生活方式。本文所论及的课程设计,即是在上述概念界定的基础框架里进行探讨的。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查看全文

重视小学教育专业的隐性课程

课程是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基石。完整的课程体系是由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显性课程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骨骼框架,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学术性的;隐性课程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非学术的,包括情感、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只有二者相互协调,学校课程与社会课程相一致时,教育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培养目标才能实现。隐性课程是大学宝贵的文化资源,对提升大学品位和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具有特殊意义。资料显示以往对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显性课程的设置上,忽略了隐性课程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极少涉及到隐性课程的规划。对于新兴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建设,在充分重视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进行隐性课程建设。

一、隐性课程是最富有渗透性的教育因素

(一)隐性课程对个体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是传递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手段。现代文化学研究表明,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构成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其中价值规范和思维方式,主要体现为隐性文化,知识经验和语言符号主要体现为显性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显性文化主要是通过显性课程得到传播,隐性文化则主要是依靠学校的隐性课程进行传播。对课程(curriculum)的概念,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国学者福塞(Foshay)把课程定义为“学生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显性课程又叫正规课程,在叶澜主编的《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中定义为“学校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和计划内的课外活动”,“是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主要是依靠知识的传递进行的,学生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这个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非正式课程。对于什么是隐性课程,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布卢姆(B.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inEducation)(1972)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并指出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实际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

(二)隐性课程时时处处影响和折射着群体和个体的特色和风貌

作为一种教育性经验,隐性课程偏重于情意方面的非学术性内容。涵盖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及各种行为。目前主要有五种形态:第一,存在于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教科书中隐含的价值观等)作为课程具体表达形式之一的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在选择和组织的过程中除了具有外显的知识、技能的载体功能之外,同时也是社会观念、规范、价值观等的载体。可以说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有外显的价值和内隐的价值两个方面。第二,伴随显性课程的实施所产生的隐性课程。(教学组织形成、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师生互动、奖罚形式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环境、教学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效果测评等都隐藏无数的教育影响因素。第三,隐含于学校物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这包括学校建筑、教学仪器、设备、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校舍建筑的设计,到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从校园里花草树木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从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到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创设,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折射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水平,无不蕴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内容。第四,渗透在制度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学校制度是隐性课程的载体。制度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章体系。学校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生活制度及各种仪式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第五,弥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这包括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学术氛围、心理气氛、组织气氛等师生共同享有的价值观、精神面貌等。从空间上说,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它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的共同追求与价值取向,并通过感染、暗示和模仿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学生,使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场,对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着难以抗拒的效应。隐性课程孕育在上述的各个层面之中,即上述的各个层面都是隐性课程内容的载体。由此可见,隐性课程存在的范围及形式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动态性,作用的方式具有间接性、潜在性,作用的过程具有无意性和渗透性,作用的结果具有感染性、长效性。学生自踏入学校大门的第一天,便在学校和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开始了显性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受到学校隐性课程的感染、熏陶、诱导与教育。显性课程的教育效果明显,隐性课程则需要经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收到效果。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其效果是长期而深远的。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讨

摘要: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教育更是所有教育事业的基础,想要教育事业能够坚实牢靠,必须加强对小学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就是为国家民族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小学教育过程中,想要在未来的教育专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中的技术运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指出这些问题,并针对指出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教育;运用

1引言

近年以来,高职院校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受到社会各地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小学生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层次化,在高职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一直在寻求进步和创新。在如今的互联网现代化时代下,小学教育专业也将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不断加强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实现教育创新,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推动小学教育专业的现代化进程。

2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和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位。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意识缺乏是导致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足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难以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由于该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小学生,所以总是觉得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大材小用”,必要性不大,他们意识不到这对其未来职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项在未来小学教育中难以或缺的技能,意识不到位,自然就不会上心,对于该项技能的运用也就更不必谈。同时,教师也缺乏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往往对这方面的知识选择性的略过,很少甚至没有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讲解、运用和分析。(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以及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我国90年代在高职院校教育引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系统,但是当时的教学多半是程序语言教学,直至现在,在信息技术如此发展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小教专业仍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小教专业除了一些传统性的课程,例如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其余很少涉及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课程的分布不合理,使学生难以学习到有关现代教育技术,就算是意识到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也很少有学习到该知识的机会,这对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长期以来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多是较为单一“教”与“学”,长此以往,形成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对于技术和应用的要求很低,需求不足,也就难以创新,难以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运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