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13:29: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微金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微金融金融革新的要点
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速持续低于预期,出乎许多研究者的意料。从实际调研的情况看,除了部分商业银行面临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约束导致投放能力受到限制外,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是,实际信贷需求强烈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新增信贷需求受到监管政策的严格约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小微金融等领域受到金融主管部门的积极鼓励,但是商业银行在经济增速平稳回落、小微企业盈利回落、经营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则普遍对此领域持异常谨慎的态度,导致在经济回落时期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度继续加大。这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显示,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在服务于小微企业群体等方面离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需要通过金融改革来突破。中国的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集中表现在以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上市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大型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重组取得显著进展,面向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有了明显改进,因为大型金融机构日益在重组改制过程中将业务重点日益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也使得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的金融改革应当如何推进?从金融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当前实体经济对金融业的现实需求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对滞后,利率市场化等推进相对谨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从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体要求出发,小微金融服务的改进与上述实质金融服务需求都程度不同地相关,并有潜力成为下一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小微金融从其功能来说,其有效发展可以服务“三农”、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缓解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需求;培育和发展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开辟满足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新渠道,进而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合理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引导和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以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围绕小微金融服务,当前应积极调整金融结构,培育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使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中找到其定位,使其与小微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据统计,当前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数量1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央行的《201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l0.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比上年末下降3.9个百分点。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与其获得的金融资源相比明显不匹配。特别是在经济紧缩时期,金融机构容易将更为稀缺的信贷等金融资源向大型企业倾斜,客观上形成对小微企业的挤压,加大了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要逐步缓解这个问题,需要针对小微金融的不同金融需求,为不同的金融机构找到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商业定位与可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同时要推动大型的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大型商业银行要通过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和商业模式推进客户结构调整。
二、适当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鼓励小贷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当前金融业的严格的准入管制,使得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即便是在民间融资十分活跃的2011年,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的小贷公司在年底贷款余额也仅仅达到3914.74亿元,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实,不仅小贷公司,从整个金融机构的分布看,在小微企业较为集中的中小城镇,能够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十分有限,金融服务的供应不足,也使得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不充分,从而使得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向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业的严格准入管制导致竞争不充分,直接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严格的准入管制,带来了显著的牌照溢价,也使得金融机构往往习惯于依赖牌照管制带来的溢价等来经营,内在的改进经营管理的动力不足。因此应当适当放松管制指标,以促进小贷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引进新的小贷公司促使竞争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
三、以支持小微金融机构发展为突破口,推进利率市场化,探索小微金融机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小微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小微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可以覆盖其营业成本和资金成本,以实现其独立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小微金融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从总体上看,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小微金融机构本身的财务可以持续发展的发展。从发展历史看,中国的一些早期小额信贷经营状况欠佳的原因之一是政策导向上一度错误地认为低利率才是“扶贫”,这一方面使得商业化的金融机构不愿意从事小额信贷业务,或者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只能依靠扶持性质的特定外部资金,从而无法实现小贷公司的财务独立;另一方面低利率可能导致的寻租现象往往使得真正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无法获得信贷机会和资金扶持。可见,要促小微金融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其能够通过正常经营获取必要的利润,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步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放开利率的管制。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小微金融机构应聚焦小微企业的客户定位,提供那些最能体现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并发挥小微金融机构区域特征明显、信息成本较低以及业务审批速度快、交易成本较低的优势,集中精力发展有潜质的小微企业客户,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创新,调整业务结构和业务竞争能力,走与大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有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样在客观上也有利于推动整个金融结构的调整。
四、应鼓励优秀的小贷公司转制成村镇银行现行的关于村镇银行的管理规定是2009年6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小额贷款公司转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其中允许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该文件对希望改制的小贷公司,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但是从实行该规定以来,小贷公司目前尚没有一家改制为村镇银行。其实,对比《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两份文件不难发现,小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条件在许多方面要高于投资者直接申请设立村镇银行的条件,这种看似正向的引导实际上反向封堵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道路。从机构规模以及客户定位方面看,村镇银行客观上可以结合大型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二者在提供小微金融服务方面的一些优势,例如大型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监管框架,以及小贷公司的区域特色和灵活机制。因此,有必要在坚持“只贷不存”的前提下,必要时适当放松其他制度限制参数,从而让那些在实际经营中表现非常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晋级为村镇银行,以扩大其在提供小微金融服务方面的能力。同时,小贷公司谋求向银行转型,实际上是尝试将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直接与公众资金联系,相应地在监管方面自然应当根据商业银行监管的一般要求相关强化。
五、应适当放松小贷公司从银行融资比例的限制
小微金融与金融监管论文
一、秘鲁小微金融发展的特征
(一)服务对象范围广,普惠性与商业性共存1990年中期以后,秘鲁明确小额信贷专业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公司均可以经营小微金融业务。不同的机构分别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体,银行类及城市小微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城市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农村小微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的客户,而EDPYME由于可以跨省经营,且牌照具有全国性,所以服务对象更加灵活。同时,秘鲁的小微金融兼顾了“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既包括如孟加拉乡村银行强调扶贫解困,又能像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强调商业化经营,关注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二)通过“业务下沉”和“转型升级”等多种模式开展小微金融服务一方面,秘鲁正规金融机构通过新设专属机构或业务单元等形式涉足低端市场,从事小微金融业务,称之为“业务下沉”。另一方面,有部分的非营利组织转型为受监管的正规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称之为“转型升级”。例如秘鲁的MIBANCO,由非营利组织发展而来,现已成为专业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全功能银行。
(三)放宽资金来源,保障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小微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公众存款以及第三方贷款,其中公众存款约占全部资金来源的74.5%,是小微贷款的主要来源。EDPYME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本地商业银行贷款,以及秘鲁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等。监管机构将EDPYME外部融入资金上限放宽到自有资本的10倍,并允许符合条件的EDPYME申请更换牌照,变为可吸收存款的金融公司,鼓励EDPYME不断完善经营能力,提高金融服务竞争力。
(四)利率自主定价,促进市场竞争和提高市场透明度秘鲁法律未对贷款的利率作强制性规定,允许小微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利率水平。监管机构认为只要信息充分披露,客户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产品,人为限制利率会降低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利率通过市场竞争会降至合理水平。同时,由于小额信贷的利率高,但金额小、时间短等原因,能够很好地覆盖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而相比于高利贷市场,小微金融机构无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秘鲁小微金融的监管经验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调研报告
近日,区发展改革局对区内25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调查内容及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小微企业基本情况;二是当前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三是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四是小微企业在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对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本次调查以书面填报结合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保证了填报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为使本次调查对我区小微企业及区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从我区目前产业实际情况出发,本次被调查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抽样方式,共选取25家企业,使样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被调查企业分类
按主营业务分,制造业10家,占4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5家,占60%。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策略
[摘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文章从机构建设、信贷管理、产品创新、流程优化、考核激励等多个维度,梳理分析了山西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措施、改革成效,并揭示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1引言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生力军,在繁荣经济、吸纳就业、改善民生、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判肺炎疫情影响时,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列为“六保”任务①之一,要求大力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35.6万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增长14.27%;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363万户,增加251.4万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提升。但面对疫情影响,客观来看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仍十分不利,地方政府配套支持不够、金融资源供给不足,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缺陷等问题严峻,需要多方发力有效破解。
2山西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
近年来,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要求,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转变经营思路,优化运营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小微金融的认识误区和策略
小微金融的三大认识误区
尽管小微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规模、从业人员和应缴税收都存在差异,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其规模上的“劣势”一目了然。值得关注的是,这类为特定目标客户提供特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项目或机构,他们追求自身财务自立和持续性目标。也就是说,小微金融机构自身应是有商业可持续性的,只有这样,它才会成为整个大金融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越来越有生命力的一个部分。事实上,一旦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规模受到限质,它的赢利能力、纳税实力也可见一斑。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甚至业界对小微企业的主观判断和潜意识归类。这些判断和对号入座容易使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面临一种认识上的瓶颈,综合各方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误区之一———小微企业难以赢利,因此小微金融也难以获利。但是,这一认识至少忽视了小微金融所在主体,即小微企业的两大特征。一是企业的发展性,企业生命周期本来就是一个由小到大、循环往复的过程,几乎所有企业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即便是可以从头做大的国有企业,也有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超规到合规、从国内到国外的发展历程。这是每一家企业都不能,也是难以跨越的过程。今天的小微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跨国企业,微软、宜家、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是如此。二是企业的赢利性,企业的规模往往与其赢利不对等。简单地说,大企业虽然规模大,但可能亏损厉害、赢利能力不强;小微企业可能规模小,但也可能赢利能力卓越,利润率较高。目前,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类小微企业,规模虽小,但几乎垄断了整个细分的行业,堪称“隐形的世界冠军”。一些学者指出:小微金融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小微型企业以及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二是由于客户有特殊性,所以它会有适合这样一些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于是,有人认为小微金融准入门槛较低,什么样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加入进来。然而,他们也忽视了小微金融所在主体,即小微企业的两大特征。一是小微企业正因为其规模较小,多处于企业发展的早期、初期,因此风险较高,可能的贷款坏账要高于大中型企业。二是正因为小微企业的这类特征,因此需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科学的评估,而这种评估的方式方法可能与传统的大中型企业不同。三是正因为存在上述评估分析的差异,因此建立一套独特的、及时的、全面的且成本较低的模块化、流程化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和信贷评估的一项重要课题。做无论从生态位、组织理论,还是结构金融的观点,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服务提供者往往被视为中小金融机构的专利。事实上,中小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一是立足本地,了解实际;二是服务便利,决策灵活;三是熟悉环境,共享信息。可是,大型金融机构难道就不具备这类优势么?依据目前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当地的金融机构也具有上述特征。主要的差异在于:大型金融机构的分支难以拥有决策的独立性、灵活性,需要依靠总部的政策来决定服务的对象和规模等,信息的传递和政策的落地也需要时间。不过,我们注意到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推出了针对性的策略,用以满足小微金融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不仅如此,影响小微金融的宏观政策和举措也不容忽视,小微经济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2011年11月,财政部和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
小微金融的发展对策
生态位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并逐渐发展到组织领域。该理论其源于生态学,随后的演进和发展将其不断引入组织领域,在企业定位策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发展战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依据企业生态位理论推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处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中。银行生态位既反映银行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的生存位置,也反映银行在该环境中的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等银行生态因子所形成的梯度位置,还反映银行在生存空间中的物质、资金、人力、技术和信息流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银行如果没有先行优势,那么谋取小生位应该是较好的战略选择。小生位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正式提出。小生位强调的核心是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所处的小的生态领域中的有效地位。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也存在自己生存的空间,但需要尽快细分市场,确定自己的位置。例如:中小银行能借助联盟成员的实力更好地巩固生态位,通过联盟能与大银行抗衡,很好地防御与守护自己的小生位。曾有一类观点认为,让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是“不合适的”,“杀鸡焉用牛刀?”。但是,中小企业在任何国家都是最普遍、最基础、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小企业层出不穷、数量巨大。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小微企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本身的数量就不可小觑,比如淘宝网的各类网店就是一例。已经形成规模的大型银行要加强自己的品牌体系,完善网点布局和产品层次,以实现对各级目标客户的全面覆盖;要加强与媒体和社会的沟通,定期和及时合理披露相关信息,避免出现“店大欺客”的负面舆论;要注重外部宣传,特别要详细说明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强客户对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认同;要加紧对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适时推出银银平台和外包业务,借力发展依靠自身独立渠道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在银行的生态位竞争中,同样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由此,出现了一批金融寡头和国际银行大鳄,它们都位于银行生态的第一集团。通常而言,中小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特别是跨国银行在当地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客户资源。因此,中小银行要立足本地,科学计划和估算相关信息和指标,避免跨地域的无限扩张;依靠地缘认同,持续专注自己的特长,逐步培养关注、满意和忠诚的客户群;凭借地缘优势,争取获得更加广泛深入的当地信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益处,抓住时机发展适合自身的存贷业务和中间业务。从金融历史特别是经济周期上看,每当周期性经济波动来临和金融风暴来袭时,往往是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和中小银行破产在先。这种定期和不定期的冲击考量的并非银行名称和扩张速度,而是实实在在的资本规模和经营能力。一旦小银行失去了中小企业等“衣食父母”,除了发展小微金融外,还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和服务,然后通过外包、互换、购买等模式实现交换和共享,互利互惠。例如:加快针对个人客户的迷你产品、经典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不能“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目前,在国内一些地区,中小企业被地方性金融机构“边缘化”,一方面存在中小企业这一产品和服务的“真空”,以致民间融资等以地下形式乘虚而入,替代正规金融机构涉足传统的借贷金融领域,出现了白色、灰色和黑色金融的现象;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迫在眉睫、呼之欲出。毕竟,中小型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过程中,一般较易将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甄选出来,这正是中小银行的优势。因此,应当大力发展地方金融,加速金融服务市场细分,中小银行要定位适合自身的市场,专注自身的比较优势,细化各自的产品,量身定做小而精的“专属”服务,以优质服务稳定客户资源。科学合理的金融体系不是大小通吃,而是大小并存、各得其所。在此,中小银行更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一味追求跨区域发展,揠苗助长地做大做强,更需要强调全面、稳健、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蔡宁伟
金融科技助力小微金融创新与发展
摘要:小微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重要部分,在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多数小微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题,这对于其更好发展十分不利。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发生了深刻变革,通过高科技技术的引入,能够促进金融服务方式的优化,提升金融服务的有效性,这就能够为小微企业融资带来更有利的条件,缓解其融资难题。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金融科技助力于小微金融创新与发展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提出金融科技助力小微金融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科技;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服务方式;策略;高科技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不断取代传统技术,这不仅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时代快速发展的体现。对于金融行业而言,通过新技术的融入,将对其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优化,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还能够帮助银行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增强风险控制能力,这就能够为银行扩展业务奠定基础,使银行不断放宽自身的信贷条件,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大的帮助。另外,通过金融科技的引入,银行还能够及时进行智能化服务以及产品的推出,促进金融服务变革,推动自身顺应时代变化,满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可知,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小微企业法人达到了二千八百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了六千二百万户,在总体市场中所占据的比例高于百分之九十,且2018年又有新增。如此之多的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并且在繁荣市场、稳定经济增长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十分有利的作用。同时,小微企业也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多位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根据相关信息可知,当前我国劳动力人数有八亿之多,就业人数基本达到了七点七亿,仅小微企业就解决了三亿人口的就业问题。另外,小微企业还是创新的推动者,因为其规模小、体量小,所以经营较为灵活,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服务或者产品的创新,并催生多种新型业态和新兴模式。由具体信息可知,我国小微企业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和百分之七十的发明专利。虽然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十分大的有利作用,但是很多小微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都面临着融资难题。近年来,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升了重视度,并积极采取促进融资、降低收费、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来带动小微企业发展,但是从实践方面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根据2018年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可知,我国中小企业潜在的融资需求为4.4万亿美元,但是融资供给却仅有2.5万亿美元,缺口达到了1.9万亿美元。详细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小微企业自身原因,多数小微企业都难以达到银行放贷准入的门槛。我国小微企业的资产较轻、业务缺乏广泛性和稳定性,并且财务往往不够透明,没有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寿命周期基本都在三年左右,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审批标准。第二,银行方面的原因,多数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都持慎重态度。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且对中小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具有较大的难度,与大型企业相比,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所需付出的成本更高。第三,国内信用体系不健全,比如数据结构不统一、数据通道较为缺失,也给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不利影响。
2金融科技助力小微金融创新与发展的路径
浅析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策略建议
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小微企业在调结构、转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台州市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标杆地区,在政府主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台州现象”。本文对浙江省台州市小微金融服务经验进行研究,从台州市工行的标杆之路归纳出可以复制推广至全行小微金融服务的策略建议。
一、台州市小微金融发展分析
台州作为全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和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保持了多项小微企业发展相关的首创纪录。规模虽小但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构成了台州经济的主体,成为台州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石和引擎。自2011年台州市政府形成创建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初步设想,到2015年国务院正式同意台州成为国际级试点,台州秉承金融服务实体的理念,致力于小微金融服务全面改革创新,逐步构建起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其他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台州市辖内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4家,尤其是由城乡信用社改制形成的浙江泰隆银行、台州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三家民营银行,在全国地级市中独一无二,三家城商行的金融创新也有效地带动了区域内金融机构探索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借助当地独特优势和良好市场基础,逐步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台州小微金融品牌”。首先,小微金融服务立足普惠。台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网点,降低融资门槛,努力实现小微金融服务“接地气”和普惠性。其次,小微金融服务致力创新台州品牌,坚持需求为导向,强化创新意识。一是服务理念创新,部分银行推行“客户经理制”,将客户经理的服务半径划定在半小时以内;在国内率先推出“金融夜市”,柜面业务实行错时当班弹性工作制。二是服务产品与流程创新,建立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并推动还款方式和担保方式创新,满足特色化金融服务需求。再次,小微金融服务重视信用。一是推动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信用风尚,形成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经济稳步发展的多赢局面;二是设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通过“政府出资为主、银行捐资为辅”的方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二、台州工行致力小微金融业务发展
(一)台州工行小微金融发展历程。台州工行目前有营业网点84家,员工总数2075人。总结台州工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经历,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台州工行率先提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与传统企业金融业务并举发展的思路,领先同业寻求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案;2004年至2014年末,积极探索分层营销机制,将企业客户依据规模分为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客户管理集中至市级及以上机构,小微企业客户下沉至县级及以下机构,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管理;2015年至2016年7月,成为全国首批小微中心试点单位之一,形成“1+3”的小微中心模式,即在市分行本级和三家重点支行分别设立了小微中心。随后,小微中心被确定为总行级样板中心之一。2016年8月至今,在维持原有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重点问题进行有意识的专项突破力度,进一步推进小微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和持续提升。(二)台州工行小微金融业务SWOT研究。1.优势(Strengths)分析。其一,创新经营模式,摸索国有银行服务区域经济模式。采用“行业细分、客户预审”的模式,实现客户分类精细化管理,在目标市场中筛选出辖内优势行业,利用预审方式确定优质客户清单,梳理后纳入客户库进行管理。其二,优化金融产品与营销手段,打造小微金融服务专属品牌。量体裁衣推出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优化小微客户营销流程管理,通过精细化客户管理打造小微金融服务专属品牌。其三,坚持“求真务实”信贷文化,做好信用风险主动管理。始终坚持防风险和促增长并举,资产质量在系统内、同业中都持续保持最优水平,实现了信贷经营的可持续发展。2.劣势(Weaknesses)分析。其一,客户结构有待进一步多元化。台州工行客户库呈现头重脚轻的单一型客户结构,有“大”虽强但无“小”不稳。其二,金融服务有待进一步因地制宜。台州小微企业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而目前大多数小微金融服务产品仍主要针对于小微企业本身,没有针对园区的金融服务产品。其三,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转型加强。智能化、无人化小微金融服务的普及需要庞大的科技保障团队提供后台支持,在优化原有的客户经理资源分流的同时,需要着重补足科技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其四,激励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工行的风险合规意识一直处于同业企业机构的较高水平,小微金融业务的考核指标复杂性更甚,导致对员工的激励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也最终制约了该项业务的发展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其一,政策及政府利好。台州政府在积极鼓励银行的金融创新外,更是提供了多方位的政策支持。以台州市小微企业信用保证金为代表的政府扶持平台的建立大大增加了小微企业的信用保障。其二,地域及资源优势。一方面,台州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受到宁波都市经济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台州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唯一民间投资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两个条件均使得台州市具有极佳的地域及资源优势。其三,客源及收益机会。风险程度较高的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仍然以自有资金为主,以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小贷公司为补充。外源融资中,尤以银行贷款的实际成本最低,小微企业更乐于通过银行渠道获得资金。因此银行很容易培育固定性客源,以信贷业务为切入点,拓宽一揽子中间业务收入。4.威胁(Threats)分析。其一,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国内经济结构处于全面调整期,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体制不健全,对于外部环境的敏感性更强,台州市作为小微企业集聚区,整体经济运行的波动在此背景下更加明显,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举步维艰。其二,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机制灵活、发展迅速。台州市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发展虽然远迟于四大国有银行,但灵活运作机制、敏锐市场意识、强大创新能力优势明显,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度。
三、推动工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策略建议
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以及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为小微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小微金融的发展体系,但是在运营和管理中,小微金融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和缺陷,文本立足于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了解当前我国小微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强化小微金融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促进我国小微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关键词:小微金融;发展缺陷;管理对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时代下,各式各样的小微企业快速崛起和发展,为了完善小微企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小微金融得以创新和推广,现阶段小微金融是我国金融市场当中的重要组成,为服务于中小型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纵观当前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其在一定程度上还无法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自身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笔者通过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为新形势下小微金融的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帮助小微金融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
一、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和缺陷
(一)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性能不高。现阶段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以及开放化发展,我国整体的金融市场秩序变得越来越复杂,产品结构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纵观当前小微金融的发展,其整体的产品和服务内容还比较单一,目前小微金融大多还是围绕小额贷款为发展方向,金融产品没有凸显社会需求层次,自身的增值服务也比较欠缺,无法满足中小型企业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融资需求,这对于小微金融的市场化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二)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小微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纵观当前小微金融市场整体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还不够健全,小微金融在本质上作为一种民间的金融服务机构,还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以及政策指导,目前小微金融的发展还受当前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小微金融缺乏一定的市场根基,所面临的风险危机都比较大。(三)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信用担保机制也越发健全,但是针对小微金融的社会信用担保还存在一定缺失,无法为小微企业以及小微金融提供可靠的市场环境。首先,在国内我国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征信,对于小微企业以及小微金融的发展来说,市场信息的透明度还明显不高,这进一步提高了小微金融的放贷难度,制约了小微金融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对于小微金融机构和企业来说,也不能提供有效的市场保障。
二、如何促进我国小微金融的发展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探讨
小微企业在我国企业队伍中数量众多,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轻骑兵,在利税、销售收入以及工业总产值上分别达到了我国经济总量的40%、57%以及60%,并提供了四分之三的城镇就业机会,为我国1.5亿人口解决了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都十分的旺盛,然而各个商业银行由于小微企业的风险和成本较高,收益不确定等因素的存在,给其提供的贷款很少,甚至还不到20%.面临小微企业的强大需求,商业银行如何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使其可以更好更多的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当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内在动力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最为重要的目的在确保银行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利润,进而使银行可以更好的提升.然而,由于小微企业的规模不大,涉及的行业十分分散,且业务十分繁杂,对于商业银行的集中管理非常不利.而想要适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要,银行就要增添服务网点,扩展金融服务业务,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软件资源,提升运行的成本.另外,由于为小微企业贷款需要较高的成本等因素的存在,银行为了提高经济利润,自然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业务更为倾向,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发展则缺少内在的动力.
1.2对小微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较大
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贷款具有的风险性较高.由于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不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财务制度,资金账目的透明度不高,使得银行很难监督与控制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在对信息的采集上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存在的违约风险很高.而就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仍然采取的是大中型企业大贷款模式来对待小微企业,而不能使得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得意体现,加大了银行对资金进行回收的风险.
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优化
摘要: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促进了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民生、就业、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因经验较少、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在小微企业的融资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支持,形成了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中,结合了微小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决策优化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小微企业;网络联保模式
小微企业因生存年限较短、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较难开展融资,甚至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的挑战。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成熟,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相互形成了新型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的融资力量,妥善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并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如何实现小微企业良好发展,是现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1]。
一、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
(一)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因传统金融模式,大多数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高的问题,小微企业多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来增加融资。但现阶段,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能借助电子平台筹资,融资门槛要求较低,且扩充了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二)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不仅为微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血液,还促进小微企业灵活性发展,可充分鼓励有志之人进行创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具有无限潜力。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可改善民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商品,满足民生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微小企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