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09:16: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校企联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校企联合

校企联合药学人才培养

摘要:校企合作是国家提倡的一种办学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该文以长沙医学院药学院与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药企共同办学、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分享成果的合作经历,总结在人才培养及科研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为新形势下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与环境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共赢的重要举措。2015年,教育部提出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后,为了实现校企无缝对接,许多应用型大学都开始进行校企合作的尝试[1]。现代化的高等药学教育要求药学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能力,需在制药的各个环节中与企业要求相符[2]。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高等院校追求办学效益最大化,学生追求能力提升最大化,围绕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模式建构,必须实现三方的有效嵌合,才能顺利推进校企合作模式[3]。为此,长沙医学院药学院努力尝试“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教育模式,让学校实现开门办学,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企业提前培养一批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学生则能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拓宽个人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学院先后与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九典制药)、长沙晶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晶易医药)、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方盛制药)等四十多个省内外医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率先与九典制药共建“湖南省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此为契机,通过创新合作形式,与不同类型企业深入联合,在人才培养与科研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1合作育人,做好顶层设计

企业与学校是平等的两个主体,要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共赢是前提。学院在与九典制药合作过程中,先由校企双方主管领导牵头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制定合作计划、制度以及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等。同时由院系和企业部门负责人组成协同育人工作小组,负责一般决策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布置与实施,出台学生管理办法、校企资源共享办法等。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相关制度和办法持续改进。实验证明,只有先做好顶层设计,各层级组织信息融通,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2优势互补,共享资源促成长

查看全文

酒店管理校企联合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校企联合课程的实施是本专业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创新学徒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育教学成果,本文对校企联合课程的内涵、意义及开发流程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学徒制;酒店管理;课程建设

2017年,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院积极推进学徒制试点工作,寻找有意愿、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进行合作,最终与世界大型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三亚海棠湾天房洲际度假酒店、三亚半山半岛洲际度假酒店、三亚海棠湾仁恒皇冠假日度假酒店的三家五星级饭店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校企联合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则是试点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校企联合课程实施的好坏,将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的成败。

1校企联合课程的特色内涵

校企联合课程,顾名思义是由校企联合完成的课程,其开设目的是发挥双方优势,弥补传统课程的缺陷与不足,其关键在于“联合”,如何体现校企联合课程的优势,作者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即课程开发联合谋划、课程设计联合参与、课程教学联合实施、教学场地联合使用。1.1课程开发联合谋划。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在此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是平等的人才培养双主体,承担同等的责任。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课程则是最重要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手段,因此,要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学校和酒店两个培养主体联合谋划课程开发工作,做好顶层指导。为此,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教学工作委员会》,指导学徒制试点工作及课程开发事宜。1.2课程设计联合参与。在学校和酒店双方试点工作领导的指导下,将课程开发的顶层指导思想落到实处,进行课程设计是校企联合课程的又一内涵。这里的课程设计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试点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即整个专业的课程设计;二是课程体系中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计。无论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单门课程的具体设计,都需要校企双方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规避双方弱势,设计过程中学校可以把握系统性、逻辑性等问题,而酒店则可以把握适用性、需要性等问题,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1.3课程教学联合实施。双方参与的课程设计出来之后,可以说校企联合课程的框架就搭好了,但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课程,只有框架还是不够的,而课程实施机教学的主体也应该是联合的,也就是需要校企双方共同成立课程教学团队,专兼结合和校企结合的师资团队可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有利于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业务骨干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4教学场地联合使用。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在国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课程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双方共同谋划、设计、共同实施,还要尽可能地使用校企双方资源,利用双方设备设施进行教学,也即是教学场地联合使用,更多的则是要利用企业环境开展教学,尤其是针对实践教学部分。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训室教学、模拟教学的缺陷,因为再仿真的环境毕竟不是真实的环境,也没有真实环境中的氛围。

2开设校企联合课程的意义

查看全文

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模式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指出,将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促进“四新”交叉融合,提升国家硬实力、全民健康力、生态成长力和文化影响力。其中,持续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期,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十四五”规划新发展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做出整体部署和制度安排。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已纳入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从以上国家出台的文件可以看出,深化校企融合、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大力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是国家给高等教育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明的发展方向。而本科生毕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通过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完成得好坏,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理大学毕业设计工作现状

大理大学作为云南省属应用型综合性高校,对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尤为重视。学校以专业为单位组织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在每年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中,采用“学院自查”与“学校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校大检查。以《毕业设计手册》记录阶段性工作形式进行过程管理、以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检测低于20%的合格线严抓论文质量。同时,针对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采取分流管理,并于次年1月份和5月份组织两次毕业答辩。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

1.师生指导关系确立电子信息专业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初(大理大学实行三学期制,九月为第一学期、十月至寒假前为第二学期、第二年的上半年为第三学期)启动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启动时,由专业负责人面向大学四年级学生召开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宣讲会,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师生指导关系。同时,要求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最多不超过6人。2.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确定师生指导关系确立后,由指导教师拟定题目(立题),学生选择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在选定题目后,进行开题前的准备工作。3.开题学生选题后,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期,在学期末进行开题。开题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二)中期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本科生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可以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培养学生在项目环境下学习、沟通、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以后的岗位竞争力。本文结合几年来指导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毕业设计的经历,探讨过程管理和指导的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土木工程;本科生;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早在2010年就已开展了和境外高校的联合毕业设计,建筑工程系就曾与美国大学、香港大学等联合进行过创新和探索[2]。这几年同济土木学院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下面简称校企联合毕设)方面加快了脚步,和很多实力雄厚的设计研究院(包括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及施工单位(包括上海建工集团下的一~八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这些企业提供给土木学院建筑工程系的联合毕业设计(或论文)题目这两年每年多达50多个,反映了企业的需求和对同济学生的欢迎程度。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导师熟悉工程,明白企业技术所需,而校内导师理论基础好,对题目的方向、难度和深度把握有较好的掌控能力,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好处,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

2.选题程序

一般12月初系里接收到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题目,接下来系里把题目发给所有的老师根据自身兴趣和熟悉程度选择;将确定了校内导师的题目和老师自报的题目一起发到毕设系统里,供学生选择(按照题目数量:学生数量=1.2:1的比例),系统按照志愿顺序和绩点高低自动分配;落选的题目和学生再在系统里随机匹配。图1是今年建筑工程系收到的部分联合毕设题目和校内导师的选题情况,可以看出题目都是来源于实际工程,校内老师选题也很踊跃.

查看全文

高校土建专业校企联合教学研讨

对高校来讲,建筑材料实验室是土建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室;对建筑企业来讲,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建筑与结构的形式以及工程施工方法,一般大中型建筑企业依据建筑生产的过程要求,基本上都建有建筑材料实验室,用于检验检查工程原材料、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从而保证所建工程的质量和水平[1-2]。校企双方分别为满足教学和生产需要而设置的建筑材料实验室,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学、产、研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高校办学效益,使校企双方实验室在人才、设备、技术及实验材料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近年来,我们就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校企联合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1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作为土建类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3]。实验教学如何组织与管理,实验教学的形式及其内容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及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实验教学的校企联合模式,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

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巩固、拓展建筑材料基础理论知识,丰富、提高专业素质;掌握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相关试验规范,探究材料性状和变化规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6]。基于此,校方应认真研究实验教学计划,并征求合作企业方的意见建议。同时,还应合理设定实验项目,规定实验内容及其要求,对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合理分类,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一般不少于50%。依据校企双方实验室和指导教师特点,合理分配实验教学任务和双方分别主持的实验项目,见表1(A为学校主持的实验项目;B为企业主持的实验项目)。对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根据建筑企业承建的工程实际,尽可能采用真命题,并由校企双方共同研究确定。

1.2注重实验过程训练和实验方法的指导

查看全文

会计专硕校企联合培养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概述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明确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调动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和核心任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03年批准设立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简称MPAcc),培养目标侧重于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而非理论能力。为提升专业硕士实践能力,2013年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调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鼓励研究生早实践,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胜任力”,明确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大意义。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再次提出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推进会计专业硕士的校企联合培养,但就实践操作层面的深化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适配政策的出台,基于高等院校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研究不断升温。不论是从理论维度还是实践维度来看,企业在积极推进联合培养的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汇总以往学者的成果发现,企业就深度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过程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做分类如下:一是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实现[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仅局限于“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学校聘请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高水平专家为校外导师”等浅显形式,而尚未进入深层次合作阶段,即存在企业参与度不深、合作层次较浅等问题[2]。二是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如部分高校热衷于“设立奖学金”“建设联合培养基地”等让企业“掏腰包”,企业投入资源培养的人才能服务企业的比率较低,最终导致企业对付出的财力、人力无法看到回报[3]。即企业对自身能在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过程中所获得的回报不明确[4]。三是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企业对于学生培养成果的考核一般是以学生自我陈述的“实践报告”来展现,而缺乏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或类似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度[5]来进行评定。无论是出于过程评价的完整性还是结果度量的科学性,“实践报告”均无法满足评价要求。综上所述,企业关于校企联合培养的认知、有效需求有哪些?高校据此应当如何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如何才能使得校、企、学生等各方实现多赢……一系列现实问题成为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瓶颈。为此,本研究通过全面调查不同类型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认知、意愿、需求、满意度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期望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发挥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对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建议,并为政府制定相关鼓励引导政策提供支持。

三、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需求分析

为了解掌握企业对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满意度、校企联合培养的认知情况、当前校企联合的实施情况以及合作意愿需求等实际情况,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研究设计了“高校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状况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发放问卷,从地区分布来看,全国具有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不足200所(不含2018年底新增的院校),且大都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北部、中部、东部及南部地区,因此问卷调查的受众企业主要位于上述地区,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参与问卷填写和访问的人员主要是各企业的总经理、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因此数据来源较为客观。本次累计发放问卷151份,实际回收问卷132份,问卷回收率为87.42%,其中完整有效的问卷为106份,有效问卷率为80.3%。调查结束后,对所有问卷进行编号处理,将全部有效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一)参与调查问卷企业的基本情况。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按性质划分包括国有(30.19%)、集体(3.77%)、外资(8.49%)、合资(13.21%)及私营(44.34%)企业五种类型,基本涵盖了我国企业性质的所有种类。从企业主营业务类型来看,涵盖了批发商、餐饮业、百货商场、金融保险、证券、信用合作社、物流运输、通讯、邮局、医疗院所、旅游休闲等各类对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需求较大的各类企业。(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认知。关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不同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于校企联合培养具体形式,26.42%的受调查企业认为校企联合培养应是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导的、脱离校内理论学习的知识再补充,即通过高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来实现的;同样地,也有26.42%的受访企业认为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在高校内完成,一方面较高校来说,企业难以提供额外的场地、设备和人员对在校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进驻高校的企业能避免学生接触敏感、重要的信息,且定期开展的企业财务人员、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三方交流会也更便于各方对学生的管理;33.96%的企业认为高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或企业在高校投资实训基地两种形式都有助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二者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有13.2%的公司认为校企联合培养无需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而仅需企业与高校联合以类似于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当前,被访公司中的部分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过校企联合培养。其中采用最多的培养形式是“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71.28%),其次实施较多的形式有“与高校共建培养基地”(55.32%)和“为高校生作专题讲座”(55.32%);实施“与高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40.43%)和“参与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39.36%)形式的企业所占百分比较为接近;此外,少部分企业还通过“为高校提供教育经费”和“与在校师生联合解决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等方式来实现。图2当前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形式按校企参与程度基本可将上述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划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和高级。“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就属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初级形式:这一时期基本只是企业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而较少甚至无需高校教师参与其中。且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出于会计职业特殊性的考量,部分单位并不会让一个短期实践人员接触其财务信息,所谓的联合培养可能只是一些“跑腿打杂”等活动,因此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与高校共建培养基地”和“为高校生作专题讲座”则属于校企联合培养的中级形式,其须高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加入来实现,通过“实践老师进校园”和“论坛互动”等方式,学生能够在足不出校园的情况下了解到现实工作对其能力的需求;教师能够及时了解理论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调整授课内容;而企业财务人员则可以及时更新自身关于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来应对风险。“与高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和“参与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则属于高级的校企联合培养形式,即通过上述两种形式,企业和高校可以从源头上把控人才的质量,根据现实情形和未来的发展情况按需培养人才,在提高学生质量的同时能提升就业率,于高校、于企业、于学生实现“三赢”。(三)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1.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总体意愿强烈。经统计,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开展过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合作项目(以下简称“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硕研究生”,培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与高校共建联合培养基地、为高校师生作专题讲座、高校与企业联合进行课题申报与研究或解决公司面临的现实难题或开展技术咨询等)的企业有94家(占比88.68%),未参与过的12家(11.32%)。与高校开展过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硕研究生的企业中,愿意继续加大培养力度的企业占到98.94%,未参与过校企联合培养但愿意就此与高校开展合作的企业占比83.33%。且总体来看,愿意接收高校会计硕士研究生并与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的企业占到97.17%。由此可见,当前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较为强烈。2.不同类型企业的合作意愿差异明显。对不同类型(性质、规模)企业关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的意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出于所有制形式、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在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上有一定的差异,并呈现出规律性。具体而言,现实中已开展或未来愿与高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的意愿强烈度排序依次为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100%)、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97.22%)、私营企业(95.56%)。上述结论与沈剑光等[6]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还是国外对于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这一模式开展较早、运用也较为成熟,所以外资和合资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的意愿更加深刻和强烈。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日本及韩国的“产学合作”模式和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都是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典范。再看国内,最近几年关于校企联合培养无论是从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政府、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等各方都在为推动校企联合培养的发展而献策出力。未曾开展也不愿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全部是小型私营企业,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还不足以支持其与高校开展此类项目;另一方面则是源于部分行业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需求不高,因此无需单独与高校合作培养会计硕士。(四)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有效需求。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不仅仅需要高校与企业的参与,同时还要求政府部门、会计行业协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高校来说,72.64%的企业希望校企联合培养的是具有顶岗实习能力的会计专业硕士,即有较强专业知识基础甚至实践技能的在校生;66.98%的企业则希望高校在此过程中要常备能投身校企联合培养的专业师资以便沟通交流。此外,67.92%的企业认为目前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无法满足企业日常业务的处理,因此需要加大关于企业实际案例方面知识的教育。而值得注意的是,70.75%的被访企业希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培养在校生的同时也应定期对合作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对于政府部门来说,84.91%的受访企业希望在参与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能获得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以便弥补在此过程中花费在学生、授课教师身上的补助及其他开销;77.36%的受访者期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对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或者其他优惠政策;也有41.51%的受访企业要求政府部门能给予一定的名誉授予等。此外还有少部分企业希望企业能得到厂房、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关于会计行业协会是否应该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同意加入的企业占比超过82.08%,他们认为作为专业机构,行业协会能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提供培养依据,来协调和管理校企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起到第三方应有的监督和仲裁作用;且校企联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行业协会的加入能增强此模式的权威性、公正性。但也有17.92%的受访企业认为行业协会不应加入此合作模式,其理由是行业协会的加入会影响校企联合培养的培养思路,加大培养过程中的限制性;且第三方的立场与高校和企业的不同,校企联合培养应给予学校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五)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后的效果评价校企联合培养之后,关于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学者们早做过深入探讨。吴绍芬[7]强调校企深度合作必须实现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郭永峰等(2016)认为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需以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为目标,制定科学的制度管理和评价指标体系。刘娟(2016)指出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各主体方应当建立客观、全面的基地多元评价体系。同样地,在问卷调查中,97.17%的受访企业认为校企联合培养会计专业硕士过程中需要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对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而对上述各方面能力的评价需通过学员自我、同学和高校教师以及企业导师等各方的评价来实现,以保证学员的培养质量。

查看全文

信息安全技术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快速迭展,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对职业教育培养信息安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论文结合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系统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和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建议。

【关键词】信息安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1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快速迭展,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对职业教育培养信息安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关于征求对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意见的函》,高职专业目录更名新增“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本科层次专业目录更名新增“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倍受关注。

2新增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背景

2.1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查看全文

校企联合完成制药专业毕业设计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局限性和不足,阐述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尝试去制药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实践过程及其预期效果。通过企业化的毕业设计,提高了本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扩大他们的就业机会,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从传统单一模式的束缚中走出,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主动性,加强产学研合作,才能培养出动手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人才,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制药工程;毕业设计;制药

企业制药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范畴,在基础知识的教育上侧重于化学、化工、机械、合成工艺等方面课程,实践教育则在生产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完成。目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工科类院校学生的实践教育均将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融合在一起,大胆地进行校企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非常值得借鉴学习。因此,本校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应在设计思路和实施上更加注重和体现工程化特点。

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环节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时存在较多缺陷,导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其将来的工作联系较少,使得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无法获得保证。教育体制改革扩大了本科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难成了多数高等院校面临的难题,甚至出现了本科生不如技术院校学生容易找工作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第八学期将开展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而此时正是学生忙于应聘、签订就业协议或进行考研复试及面试等事情,使学生不能给予毕业设计足够的时间和重视,达不到毕业设计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要求,毕业生质量不达标准,就不能满足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从而致使学生就业难度增大,影响学校整体的就业率。招工难也是很多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不仅要理论基础过硬,而且要所学知识能与实践结合并有工作经验。普通高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不足使本科生与技术院校学生相比,在企业的应聘中处于劣势,而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彻底的改革,可以以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方式帮助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直接在企业中完成他们的毕业设计,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工作巩固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

二、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现状

查看全文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现阶段,在旅游和酒店行业中,高校与企业合作已成为热点之一。尽管校企合作模式做了很多成果,也不能避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实习项目设计中,经常出现同工不同酬,岗位不匹配等现象。结合类似情况,本文在参考全球校企合作模式后,针对我独立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学生实习兴趣与实习效果。

关键词:旅游与酒店行业;校企合作;实习效果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酒店行业已拥有11685家酒店并集中于中国各大省市。世界各大知名酒店集团也纷纷进驻中国市场。酒店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酒店必须通过提高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手段提高顾客满意度,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被视为酒店行业的重要板块。校企联合培养的思想诞生于美国十九世纪前半叶,二十世纪中叶欧美等发达国家将这一思想推入新的高潮。发展至今,传统简单的校企合作已衍生为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多种新型思想。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在我国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92年,在朱镕基总理的倡导下,中科院开始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1]。项目的成功运行也推动各大高校继续摸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高校和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式人才”成为国家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技能培训,比如前厅与客房的电脑系统培训,客房清洁的技能培训和餐饮服务技能培训[2]。培训需要硬件设备作为基础。宝德学院作为独立院校在基本设备上的财政投入较低,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硬件设备的能力不足。校企合作恰恰弥补了独立院校的教学环境短板。建立一个合理的,双赢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于独立院校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全球知名酒店集团开始把人才培养的注意力聚焦在高校当中,其中包含万豪酒店集团、希尔顿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开启校企合作规模最大的酒店品牌是万豪集团。宝德学院也曾经和多家酒店进行短期的校企合作,并且推行此项目多年。

二、相关文献综述

教育理论是推展教育模式的基石。离开了教育基础,任何新型教育模型都是纸上谈兵。由此,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基于教育理论的基础研究,笔者认为该教育模式具有开放的教学环境特性,学生真实地深入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即“学中做”和“做中学”。校企合作更加注重人才的技能培养和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酒店管理行业,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熟练技能和沟通能力。由此,校企合作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具有普及性。

查看全文

校企联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因素分析论文

摘要:科技创新进程中,高校与企业科研深层对接对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转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影响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因素,提出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研市场导向、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沟通机制体系、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对策

高校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已达到每年近3万项,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全国近2/3。但由于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同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高校成果向企业转化难的障碍因素分析看,高校除了要注意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制度方面建设外,还应该以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为导向。

一、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目前,许多学者把障碍因素分析作为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大至有如下几种因素:1.管理体制没理顺,缺乏有关政策法规;2.缺乏科技成果推广费用;3.企业对大学科技成果需求能力不足;4.校企合作收益分配不合理;5.知识产权力度不够;6.大学与企业沟通信息不畅通。

在如何解决脱节的问题,目前的对策,主要有加强政策干预,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