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07:08: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小麦栽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麦栽培标准化
1、耕翻整地标准化
近些年,我省许多市县和国营农场系统都结合大面积高产攻关及自身生产特点,总结出许多以合理轮作为基础、翻松耙压结合的耕翻作业标准,使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顺利实施。要依据土壤水分状况及茬口条件及时调整当年不同村屯、不同地块的作业措施及标准。可落实为:
作业地块→作业措施→作业时间→作业标准→作业验收
针对我省大多地区底墒不足、小麦易遭春旱等特点,耕翻整地作业中应特别强调“及早作业”、“连续作业”和“伏秋作业”,一次达到播种状态越冬。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施肥效果和底墒充足,应强调结合耕翻整地进行秋深施肥和深秋浇封冻水。
2、品种及种子标准化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很多,在性状及措施要求上各具特点。应在充分了解品种特点(生育特点、分蕖特点、需肥特点、群体特点、灌浆特点、抗逆特点)基础上选择1~2个主裁品种及2~3个搭配品种。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决不可种植单一品种,应以品种多样化增强小麦的抗灾抗逆能力,达到高产稳产、丰产丰收。具体选用品种及确定各品种的种植比例时应根据加工用途、当地栽培方式及栽培条件、产量水平、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收获方式及力量而定。核心试验区、高产攻关田、生产条件较好及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选择光合效率及产量潜力更高和更加抗倒、抗病、更耐高肥水的中矮秆品种,并依据品种制定相应的栽培耕作措施及标准,其它土,种植密度,施肥量,镇压及田间管理等措施和环节标准也需做相应正确调整。总之,措施应围绕品种、自然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而定,或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小麦栽培分析论文
1、耕翻整地标准化
近些年,我省许多市县和国营农场系统都结合大面积高产攻关及自身生产特点,总结出许多以合理轮作为基础、翻松耙压结合的耕翻作业标准,使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顺利实施。要依据土壤水分状况及茬口条件及时调整当年不同村屯、不同地块的作业措施及标准。可落实为:
作业地块→作业措施→作业时间→作业标准→作业验收
针对我省大多地区底墒不足、小麦易遭春旱等特点,耕翻整地作业中应特别强调“及早作业”、“连续作业”和“伏秋作业”,一次达到播种状态越冬。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施肥效果和底墒充足,应强调结合耕翻整地进行秋深施肥和深秋浇封冻水。
2、品种及种子标准化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很多,在性状及措施要求上各具特点。应在充分了解品种特点(生育特点、分蕖特点、需肥特点、群体特点、灌浆特点、抗逆特点)基础上选择1~2个主裁品种及2~3个搭配品种。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决不可种植单一品种,应以品种多样化增强小麦的抗灾抗逆能力,达到高产稳产、丰产丰收。具体选用品种及确定各品种的种植比例时应根据加工用途、当地栽培方式及栽培条件、产量水平、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收获方式及力量而定。核心试验区、高产攻关田、生产条件较好及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选择光合效率及产量潜力更高和更加抗倒、抗病、更耐高肥水的中矮秆品种,并依据品种制定相应的栽培耕作措施及标准,其它土,种植密度,施肥量,镇压及田间管理等措施和环节标准也需做相应正确调整。总之,措施应围绕品种、自然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而定,或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探索小麦玉米轮作丰产栽培技术特点
摘要:**市种植小麦、玉米产量高、品质好,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该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栽培技术;河南**
**市现辖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3个,其中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6.87万hm2,优质玉米生产基地7.47万hm2,栽培模式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依据**市气候特点、栽培习惯、机械化程度等,总结出了**市小麦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并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现将其介绍如下。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
强筋小麦选用郑麦366、豫麦34等品种;优质中筋小麦选用矮抗58、周麦16、新麦18、濮麦9等品种。
小麦栽培技术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从测土配方施肥、筛选优良品种、选择最佳适播期、机械化半精量扩行播种、旋耕镇压、分期施肥氮肥后移、科学化学除草、化控防倒、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近几年利辛县全面开展了小麦高产攻关竞赛活动,集成小麦高产攻关技术规程,严把各项技术环节的落实,使小麦产量逐年提高,出现了大面积产量超过9000kg/hm2的超高产田块和高产示范区,现将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测土配方施肥
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基础肥力,增强小麦抗倒性,提高小麦品质。由于以往偏重于化肥的施用,而忽视了对有机肥的积制,对于一些秸秆也随意丢失浪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近几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了解了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增长缓慢,在1.2%~1.4%之间,速效养分含量表现为少氮、稳磷、钾下降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方案。要求秋种时要保证增施有机肥45t/hm2以上,进行秸秆还田2250kg/hm2左右,同时对氮、磷、钾速效化肥,进行合理配比,达到节本、增产、降耗的目的。通过试验,认为速效氮肥的基追比例以7∶3为稳妥,磷、钾一次性基施,具体用量基施尿素300~375kg/hm2、磷酸二铵150~180kg/hm2、氯化钾120~135kg/hm2。通过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增施有机肥的田块,产量大部分都突破了9000kg/hm2大关,最高产量达到9525kg/hm2。因此,通过近几年的技术经验总结,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所在。
2筛选优良品种
小麦栽培标准化分析论文
1、耕翻整地标准化
近些年,我省许多市县和国营农场系统都结合大面积高产攻关及自身生产特点,总结出许多以合理轮作为基础、翻松耙压结合的耕翻作业标准,使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顺利实施。要依据土壤水分状况及茬口条件及时调整当年不同村屯、不同地块的作业措施及标准。可落实为:
作业地块→作业措施→作业时间→作业标准→作业验收
针对我省大多地区底墒不足、小麦易遭春旱等特点,耕翻整地作业中应特别强调“及早作业”、“连续作业”和“伏秋作业”,一次达到播种状态越冬。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施肥效果和底墒充足,应强调结合耕翻整地进行秋深施肥和深秋浇封冻水。
2、品种及种子标准化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很多,在性状及措施要求上各具特点。应在充分了解品种特点(生育特点、分蕖特点、需肥特点、群体特点、灌浆特点、抗逆特点)基础上选择1~2个主裁品种及2~3个搭配品种。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决不可种植单一品种,应以品种多样化增强小麦的抗灾抗逆能力,达到高产稳产、丰产丰收。具体选用品种及确定各品种的种植比例时应根据加工用途、当地栽培方式及栽培条件、产量水平、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收获方式及力量而定。核心试验区、高产攻关田、生产条件较好及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选择光合效率及产量潜力更高和更加抗倒、抗病、更耐高肥水的中矮秆品种,并依据品种制定相应的栽培耕作措施及标准,其它土,种植密度,施肥量,镇压及田间管理等措施和环节标准也需做相应正确调整。总之,措施应围绕品种、自然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而定,或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从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借鉴。
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是一套高产、稳产、低耗、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它在地力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比较好的处理了群体与个体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大、穗足、粒重,实现高产。产量一般可达7.5t/hm2以上,最高可达9t/hm2,符合我省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
1播前准备和播种
1.1培肥地力,施足底肥
一般麦田施优质土杂肥45t/hm2,标准氮肥450~750kg/hm2,标准磷肥600~750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15kg/hm2。
小麦高产栽培论文
1选用合适的高产小麦品种
建议选用皖麦50、皖麦53、新麦18等品种为当家品种,搭配豫麦70等品种。同时,严把种子质量关,选用包衣原种或原种1代,杜绝使用退化品种和混杂种。
2土壤和种子处理
土壤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g/hm2拌52.5kg/hm2豆饼,结合耕地边撒边犁;也可用3%甲拌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30~45kg/hm2。
小麦播种前除选种、晒种外,最好选用小麦专用拌种剂对麦种进行包衣或使用包衣种子,保证小麦一播出全苗。
3精心整地
小麦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摘要:轮选14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合作,以烟农19为母本、793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7154kg/hm2和8546kg/hm2,比对照品种中麦175分别增产4.0%和3.8%;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232kg/hm2,比中麦175增产7.6%。2021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育种背景、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轮选149;选育;栽培技术
北部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经历了5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第1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20世纪50年代育成的农大183和农大36;第2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20世纪60年代育成的北京10号、农大139和东方红3号;第3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20世纪80年代育成的丰抗2号和丰抗8号;第4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20世纪90年代育成的京411和京冬8号;第5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是本世纪育成的轮选987和中麦175,其中,中麦175仍然是目前北部冬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2]。随着品种更新换代,品种产量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前小麦品种产量年遗传进展为64.63kg/hm2或1.20%[1]。品种主要性状演变趋势为抽穗期提前,株高明显降低,生物学产量保持基本稳定,单位面积穗数减少,穗粒数有所增加,千粒重、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1]。近年来,随着北部冬麦区冬季气温有所升高,黄淮冬麦区北片小麦品种种植区域有向北部冬麦区扩展的趋势[3],例如,黄淮冬麦区北片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济麦22和烟农19分别通过了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品种审定。来自黄淮麦区的品种在北部冬麦区普遍表现矮秆大穗,产量高,抗倒伏性强,深受广大农户青睐。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也在增加,来自黄淮冬麦区的品种在出现冬季严寒时,遭受严重冻害的潜在风险很大。因此,在北部冬麦区小麦育种中利用黄淮冬麦区品种资源时一定要注意提高品种的抗寒性。轮选149的育种思路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
1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
1.1母本烟农19
母本烟农19是烟台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小麦品种,先后通过山东省、江苏省、山西省和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河南省引种备案,是一个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稳产广适品种[4],而且含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1,17+18,5+10,属于中强筋品种,缺点是抗倒伏性差、成熟较晚。
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和播种
1.1培肥地力,施足底肥
一般麦田施优质土杂肥45t/hm2,标准氮肥450~750kg/hm2,标准磷肥600~750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15kg/hm2。
1.2选择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分蘖成穗率高、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山东省可以选用济麦19、济麦20,高肥力地块也可以选择济南17。播种前用小麦专用种衣剂拌种,有利于综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根腐病、纹枯病等,培育壮苗。
1.3精细整地,保证底墒充足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治理探讨
摘要: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的一种,种植面积大,遍布范围广,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的农作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夹河子乡在乌苏市的东部,地处平原,农作物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本文主要研究了小麦的栽培技术,简要阐述小麦适合种植地塔城地区,分析了农作物栽培技术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提出了对病虫害的治理防护手段,防止小麦受到病虫害而导致的减产,为小麦的生产质量做好保障。
关键词:粮食;农业种植;农作物;栽培技术;防护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对粮食有着很大的需求。小麦作为我国的三大粮食之一,其增收与减产与农民有着直接的关系,也间接地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小麦的栽培技术也成为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原因之一,要想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小麦栽培技术的推广。同时,小麦的产量与病虫害也息息相关,一旦小麦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就会导致小麦枯萎、减产、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所以要想保证小麦的生产质量和数量一定要做好对病虫害的防护。
1推广小麦栽培技术的意义
小麦不仅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也是啤酒、面包、麦芽糖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逐渐减少,对我国的农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农民的经济来源减少。为了应对这一尴尬局面,我国粮食产业方面的专家提出了科学合理栽种小麦的建议,如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无添加,就是为了实现小麦增值、增产、增收的目的。小麦在我国粮食产业上具有一定的战略地位,小麦的产量象征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程度。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所带来的收入也与小麦产量有关,小麦产量和收入持续不断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的农业水平不断提升。所以保障农民的经济来源就是保护国家的基础产业不受损失。同时,小麦作为夹河子乡农民的主要种植农作物,推广其正确的栽培方式,有利于实现夹河子乡的农民收入稳定,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2小麦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