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心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05:17: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消极心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贫困生消极心理防范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防御及其后果;通过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自卑心理严重贫困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卑、焦虑心理明显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经济状况、人际关系敏感因为长期以来的压抑、偏执心理强烈城乡间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的巨大差距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防御干预社会支持
论文摘要:作为高中校园弱势群体的贫困生,面对社会压力,往往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从而出现了自卑、焦虑、敏感和偏执等心理问题。通过建立主、客观两个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对贫困生的心理形成有效的干预,帮助他们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防御及其后果
1.1自卑心理严重贫困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卑。大部分的贫困生是来自于偏远山区的,家庭条件差。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一致,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间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使贫困生心里产生巨大的反差。由于在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具等各方面的明显差距,让他们产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们开始低估自己,甚至开始否定自己。他们害怕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和鄙夷的眼神,逐渐陷入自卑的泥潭。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开支难以承受,对集体活动消极退缩,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而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着这无形的压力。
1.2焦虑心理明显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经济状况,使他们总是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他们焦虑着他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甚至他们每天吃多少饭好得精打细算,还要考虑以后的生活费,因为他们的家庭根本拿不出如此繁重的费用。因为这些他们没有办法安安稳稳的去学习;有的为自己的家庭状况焦虑;有的为自己的未来焦虑。因此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重的压力。在农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状况相对落后,在一些像计算机、英语听力、口语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上,他们根本无法去和城里孩子相比。而这种实践性强的能力是后天培养的,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形成的,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否则反而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感。
作文消极心理管理论文
[内容]
在一般中学里,作文教学是不够景气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本交不齐已成为似乎正常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首先摸清学生对作文产生消极心态的种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寻求培养中学生作文积极心态的途径。
阻碍中学生写作积极心态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作文的社会氛围、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本人对写作的认识等诸多方面。
首先,鼓励学生写作作文的社会氛围没有真正形成。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对老师的毁誉也在此。因此,都把分数看得很重。而作文,比起死记硬背来用同样时间却抓不到多少分,因此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下,必然受到轻视。高中阶段,各科教师争地盘、抢时间,在学生的“得分域”内拼死拼活地耕耘;家长配合教师,督促自己的孩子陷入“题海”之中。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社会,看课外书刊被视为不务正业。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被堵塞了,对作文岂能不冷漠,不厌烦?
其次,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引导存在失误:①引路失当。有的教师不研究学生写作的心理动态,不了解也不关心他们的生活,不去品味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煞费苦心地探寻中、高考意向,出一些旧、俗、隔、套的文题;方式上步中、高考的后尘,画地为牢;加之作文前的指导不是着眼于触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而一味传授那些死板的写作理论,除了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之外便无话可谈。如此经年累月,必然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心灵的港湾很难荡起涟漪。②态度失当。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缺乏适度的宽容、不是满腔热情地扶持,而是摆出尊严的面孔说教,甚至任意鄙薄,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三,学生本人对作文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由于种种社会原因以及一些教育机构不太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和同步发展,使不少学生重理轻文。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一些原来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觉得作文可以过关,写作时敷衍塞责,热情渐渐耗散。一些原来写作功底就差的同学,饱尝了写作失败的烦恼,进而厌倦、焦虑,不愿踏上那条充满荆棘的写作之路。
新课程教师消极心理调适论文
摘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论文正逐步进入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新课程实施得怎么样,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面对课程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出现的心理定式、犹疑观望、惰性及焦虑等消极心理阻碍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实施;教师;消极心理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开始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于2001年5月全面启动,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起,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自治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正逐步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
课程领域普遍认为,课程的改革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启动和动员阶段,即课程采用阶段,是指制订使用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实施、开始使用阶段,即课程实施阶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三阶段是持续化、常规化阶段,即课程制度化阶段,就是把课程计划及实施过程作为一种系统模式确定下来。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首先,课程实施是课程采用的现实化。课程计划的确定、课程方案的采用只是明确了课程的应然状态,是课程的理想存在,即告诉人们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该确定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建立什么样的课程结构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有没有真正按照既定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去执行,即课程的实然状态如何,却是由课程实施决定的。课程计划再完美,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实施,或者在实施中走了样,那都会使课程的目标无法实现,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其次,课程实施也是课程制度化的基础。课程制度是课程改革步入正常轨道、进入良性运作的表现,它必须在做课程计划时就被考虑到,但它并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说,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看课程实施的情况。“改革很多时候被视为失败,其实不然,因为它们从来就未得到实施”[2](J.I.Goodlad)。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课改运动,设计的课程方案和编制的教材有很多都不错,在当时也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在实施中出了问题,有的方案根本就未被真正实施或被扭曲地实施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很多,但教师是决定性因素,他们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影响课程的诸多因素往往要通过教师反映到教学实践中去。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程的教学中去: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本质,在课程实施中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效且高效地将新课程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新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和创造性,根据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对新课程方案进行必要的调适、补充和完善。如果没有教师积极努力的参与,任何好的课程计划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面对课程变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反映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在我国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心理定式
中学生消极叛逆心理消除技巧论文
关键词: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德育调适
摘要: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冲击了德育效果,一直是一中学生德育中的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以及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解决方法。
中学生多正处于青春期前后时间,正是逆反心理比较突出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像一个反冲活塞一样堵塞了德育渠道,冲击了教育效果,一直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这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存在,使中学生在接受德育时,对教育的道理听不进去,对一些要求、规定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对宣扬的先进典型经常不屑一顾,等等。结果造成感情不能沟通,思想不易交流,观点不易接受,教育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严重时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捎除这种消极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消极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可行的矫正疏导的方法,来消除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切实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一、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
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由于受某种原因(如教育者或教育内容、形式等等)的影响和刺激而产生的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消极否定心理状态。在学校德育实践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过分宣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反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去做……中学生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在心理学中都归属为消极逆反心理。
中学生在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学生消极心理调适教育思考
摘要: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冲击了德育效果,一直是一中学生德育中的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以及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德育调适
1.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
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由于受某种原因(如教育者或教育内容、形式等等)的影响和刺激而产生的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消极否定心理状态。在学校德育实践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过分宣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反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去做……中学生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在心理学中都归属为消极逆反心理。
中学生在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消极否定性
试议大学生心理信息传递方式
一、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发送环节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发送环节主要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把消极心理信息传送出去.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因子:消极心理信息和信源.大学生的消极心理信息从何而来?其实,人生在世总有烦恼,这些烦恼是消极心理信息的源头.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大学生的消极心理信息量比较大,原因在于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许多矛盾冲突:一是大学生开放的心态与较弱的信息甄别能力产生冲突.大学生刚刚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生涯中解脱出来,渴望了解社会,乐于接受新知识,但由于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社会上的消极信息偏听偏信,从而成为“看破红尘”型愤青.二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和意志力薄弱产生冲突.大学生处在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大大增强,但父母的溺爱造成的意志力薄弱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常常面临“志大才疏”的尴尬.当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一次次遭遇挫折时,难免产生苦闷、惆怅心理.三是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欲与易冲动的情绪产生冲突.大学生为融入社会,往往有意识地扩大社会交往面,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但从生理上来说,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体内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行事冲动,参与社会活动越多,矛盾冲突也就越多.德国著名学者普兰德说:“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怀着憧憬,将目光从个人的小天地转向宽广的社会.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受和被人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在消极心理产生之后,大学生为什么要把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出去呢?
笔者认为,首要的原因是宣泄.信息输出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本能需求.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评判、取舍、储存,最终将这一经过处理的信息向外输出,使自己成为信源.这一入一出的过程,维持着系统的信息平衡.如果故意将压在体内的信息不输出,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最终可能出现“信息爆炸”,导致心理疾病.CNNIC(中国信息网络信息中心)指出,自媒体的使用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而且,多数自媒体的使用者都将其作为自我宣泄的工具.大学生对消极心理信息的宣泄在网络环境下变得很难控制.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在现实中,人们都有被社会赋予的角色,因此言语和行为会受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而一旦处于网络匿名状态,个体的行为往往会突破一些界限,造成消极信息泛滥.智威汤逊2008年的一项关于中国大陆青年网络行为的调查显示,73%的中国青年认为其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做任何事情,说任何他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话.另外,大学生传递消极心理信息还有引人注意、增进交往的要求.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里2005年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传播的“仪式观”(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传播行为的主体不是传受关系,而是平等的参与者,他们共同建构仪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构建仪式发起者希望的秩序或实现对仪式发起者的认同;重视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集体无意识符号,将个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内,使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情感之中,通过巩固现有的共同价值,以达到预设的传播效果.这一理论在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中的表现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往往将一条消极心理信息浓缩为熟知的符号或标准的口号(如“郁闷”),多方向地、重复地传递给自己的同学、朋友,以获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维持与朋辈的集体情感.
二、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环节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环节主要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通过什么信道和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进行消极心理信息传递.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因子:信道和传递规律.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9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长大的,他们的消极心理信息主要通过网络传递.据调查:大学生约有1/3的课余活动时间是在与媒体接触中度过的,其中与网络的接触最为频繁.约有90%的大学生接触过不良信息.一些大学生每天都要上网,查资料、看电影、交朋友,俨然成了“网中人”.除了计算机网络外,大学生还青睐手机网络.据调查,83.9%的大学生每天接触手机,并有49.8%的人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上.另一项对北上广深四地智能手机3G网民的相关调查发现,20~29岁这一年龄段成为最主流的手机网民群体,学历大多在大学本科以上.看来,当代大学生选择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主渠道有其客观性.网络上的消极心理信息传递遵循两条规律:一条是“沉默的螺旋”规律.学者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提出了“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连续性、重复性、类似性、广泛性等使大众传播为公众营造出大的意见环境,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其结果是造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网络信息传递也遵循“沉默的螺旋”规律,具体表现为:当大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时,不一定会进行心理信息传递;但当大学生处于消极心理状态时,为了宣泄感情、求得心理平衡,往往需要进行心理信息传递.从这个意义来说,网络上消极心理信息比较多.当极端的、非理性的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出去后,一些大学生或是因为感同身受,或是为了表示友好,会对这些消极心理予以肯定甚至追捧.而另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大学生因为害怕孤立,不敢大胆地表达不同意见.于是,消极心理信息通过不断的传递和反馈,一层层地在网络上沉淀,“沉默的螺旋”形成,大学生群体不断受到消极心理信息的感染,信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另一条是“病毒式传递”规律.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在网络上传递得十分迅速,特别是借助于微博、博客、播客、QQ群等方式,能像病毒分裂似地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瞬间传递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微博传递为例:假设一条消极心理信息在每一次传递中能得到10名“粉丝”转发.第一次传递是由信源发出的,由1名大学生在同一时间传递给了自己的众多“粉丝”;第二次传递发生在其中10名“粉丝”中,他们把这条消极心理信息转发给自己的众多“粉丝”;第三次传递发生在下一级的“粉丝”中,10名“粉丝”每人又有10名转发者,即共100名“粉丝”将这条信息传递出去……每一次的信息传递只需要按一个“转发”键,几乎不耽误时间,这样,消极心理信息以10的n次方的规模传递开来,转眼间就能扩散到网络的各个角落,释放出对信息生态系统巨大的破坏力.
学生课堂心理教学管理探讨
摘要:技师学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产生出负面、消极的心理状态,而这些消极、负面的心理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地解决,那么就会给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造成极大阻碍。因此技师学院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对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重视,将心理学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
关键词:技师学院;课堂心理;教学管理
在技师学院就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成绩或者总体素质较普通的中学生,想要将这些学生教育好,只是依靠知识与纪律对学生进行管理与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自卑感与自我价值否定,这些问题造成他们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消极情绪。因此技师学院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的课堂心理进行关注,并且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1技师学院学生的课堂心理
1.1自卑心理。(1)学生本身的原因造成自卑。在技师学院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高考的落榜生,因此他们无论在生活上或者学习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失败感。因此也造成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并且经常暗示自己是个没有能力、没有价值的人,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而学生将这种负面、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之中,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不敢面对、或者逃避问题的思想。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知识,这些学生就会将自已藏起来进行自我封闭,并再次否定、贬低自我。(2)教师的原因。国内有一部分教师个人的修养与脾气较差,在技师学院教学的时候,当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时,教师就会用语言暴力对学生进行责怪、谩骂,并且间接地暗示了学生学习能力差、脑筋不好使等等消极、负面的情绪;有些教师会在责问学生的同时,将一些不利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负面内容渲泻给学生,间接地深化了学生的自卑感与失落感。1.2消极心理。在技师学院学习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消极的心理,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些是由于学生自卑造成的,从自卑开始,再到否定自已,最后发展成为放弃自我,并且相信自已并没未具备什么才华,严重怀疑自已的能力,并且在上课的时候也处于消极状态中。消极心理的出现的另外一种原因是由于漠然与不放在心上所引起的。所谓的漠然,就是指学生从紧张的中学生活中突然出现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并且没有先前的压力与管理,这造成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已学习是为了什么,这种负面的思想也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消极心理。不放在心上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想与身心并未成熟,学生在遇上困境的时候选择逃避而畏惧思考后续的进展,只把注意力放在当前的享受与放纵,对于学习并没有放在心上,在课堂中做小动作,玩手机、睡觉、甚至逃课。
2对学生课堂心理教学管理的有效举措
积极心理学特殊教育论文
一、当前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概述
优势理论和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是积极心理学在发展中形成的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特殊教育中,由于每个学生自身都具有潜在的性格优势和智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性格优势的充分发挥。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特殊的优势条件和优势性格,在教育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实施教学,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自身个性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中的优势理论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情绪和自信水平,让学生在教育学习中逐渐完善自身能力,激发他们自身潜能的发挥,促使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的应用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积极的情感体验,减少人们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让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内心的放松与平和。当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产生消极的情绪时,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应对消极的情绪,使人们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恶劣环境,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扩展性和建构性是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的两个基本功能。积极情绪的扩展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在消极情绪的产生后,通过对特定行为的扩展来使人们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行动范围。在积极情绪扩展功能基础上的进行叠加实现的建构功能可以帮助每个个体建构更持久的身体、心理、智力和各种社会资源。
二、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在我国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一般为身体或心理上有残缺的人群,这些人由于自身生理上的原因或家庭、社会的影响,使得他们比正常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不适当的行为或消极的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多表现在孤独、恐怖、焦虑和缺乏归属感等心理问题,受这些消极的情绪影响也会使得这些学生往往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把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拓展构建理论运用于特殊教育中,就会预防或减弱消极情绪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带去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身心免疫力。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特殊教育中运用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不仅对学生有积极的作用,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促使他们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积极情绪在学生心理上的重复和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改善,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开展特殊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积极情绪资源,引导并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真诚的积极情绪。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在特殊教育中的建构路径
在特殊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就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心理或消极情绪进行积极情绪的干预,使学生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健康的积极情绪。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一些简单且效果好的心理疗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情绪的提高。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特殊教育中的有效建构路径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特殊教育学校中已经存在或积累的病理心理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科学地应用于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地情绪来有效地平复不健康的消极情绪,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理论成果的有效运用对我国特殊教育的教学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目前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其理论成果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在未来的特殊教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都要加强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科学运用,让积极心理学理念和理论研究成果真正成为特殊教育教学的补充,促进特殊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和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新近出现的一种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扬弃,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反映了时代精神和需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
Abstract:Asanewtrendofresearchinthewestmodernpsychology,positivepsychologytakessidesagainstthenegativemetaphorofhumannatureinprevailingpsychologywhichlaysparticularstressontheresearchofpathologypsychology.Itemphasizesthepositivesidesofhumannatureandbelievesindevelopinghuman′sinherentpositivepotentialsoastohelppeopletoliveahealthyandhappylife.Positivepsychologyisthehealthydevelopmentofpathologypsychology,whichreflectstherationalreturnofhumannatureandthespiritoftheera.
Keywords:positivepsychology;pathologypsychology;humannature;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本文首先从学科和社会需求层面分析积极心理学源起的必然性,接着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取向和研究视野,最后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实践价值及其发展前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
积极心理学根本问题探讨以及启发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T.A.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