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04:02: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消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消化

消化科护士分层培训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能级培训手册在消化科护士分层培训及专科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01月~12月将自行设计消化科护理能级培训手册应用于科室护理人员,根据各能级人员特性和培训需求进行全年分层培训,根据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估手册查看培训效果,比较2016年度、2017年度护理人员常规考试成绩、护理质量得分及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运用能级培训手册后的护理人员的常规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得分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后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学习主动性增加,在重点专科及医院等级评审等质控检查中获得好评。结论能级培训手册能够为护理分层培养提供系统规范的方法,同时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及科室专科建设。

【关键词】能级培训手册;分层培训;专科建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为消化内科,独立成科于2015年,现有注册护士18名,全体为女性,均参加培训,年龄24~46岁;学历:本科10名,大专8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9名,护士5名。根据医院护理能级晋升评定要求,通过竞聘、护理部审核:现N0级护士2名,N1级护士4名,N2级护士8名,N3级护士4名。1.2效果评价。①科室对护士常规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每月一次,护理理论考核80分为及格,三级操作和专科操作考核90分为及格,采用2016年理论考核试卷及操作考核标准。②每月由科室质控小组对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护理部印发的《护理质量考核手册》,包括基础护理质量考核、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考核、分级护理质量考核、专科护理质量考核等15个项目,使用百分制。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培训手册的制作与应用

2.1培训手册制定依据。2.1.1工作职责和核心能力N0级:掌握基础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各种制度、工作流程;N1级:逐步适应岗位职责,完成一般常规工作,能负责病情较轻病人的护理;N2级:熟练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胜任岗位职责要求,能独立负责重病人的护理;N3级:能独立负责危重病人的护理,承担临床带教、专科护理指导、护理管理。2.1.2分层培训需求N0级:人际沟通、基本理论、基础技能、急救技能、规章制度、工作流程;N1级:专科疾病知识、专科技能操作、急救技能培训;N2级:急救技能、危重病人评估方面、专科护理新进展;N3级:科研、管理能力、专项护理技术、带教、授课能力。2.2培训手册内容。消化科各级人员核心能力要求、消化科分层培训模块、护士分层次使用安排表、护士能级他评表、培训记录、护理操作考核记录、危重症护理体会记录、读书报告记录。2.3培训手册应用。人手一册,所有计划、目标、考核项目年初时制定完整并统一解读发放。存放于科室开放公共区域,随手可取。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各个主题中的课程培训需求有明显不同。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对各个专题的培训方式有一定差别。2.4培训记录要求。每一能级有主要及侧重记录内容。N0~N1级:接受培训记录、危重症及疑难病人护理体会、读书报告;N2级:参与或接受培训记录、危重症护理体会、读书报告、培训新入科护士记录表;N3级:参与或接受培训记录、危重症护理体会、读书报告、培训新入科护士。2.5考核标准及记录。不同层级考核标准不同。N0、N1级:主要考核制度、流程、护理常规、专科理论知识考核、三基操作考核、专科操作考核。其中N0为新入职的护士,取得执业证书前,所有操作只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查看全文

技术消化吸收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鼓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快国产化进程,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承担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应实现下列目标:

(一)掌握其设计理论或方法、原料配方、工艺流程、技术标准、试验检测、质量控制、安全和环境保护技术措施以及技术诀窍,生产出符合预定要求的产品;

(二)掌握为引进整机生产配套的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制造和质量检验等技术,并使这些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和数量要求;

(三)将引进技术应用到其他产品;

查看全文

医院消化科主任事迹材料

一、组建流动胃镜,奉献无限爱心

××博士于2005年组建全国首家流动胃镜室,五年来,利用双休日,他把自己的足迹留在了××四乡八镇的乡间小道上,每次出行,都是起早贪黑,专注地为广大百姓免费检查,得到了农民朋友的高度赞扬。2005年10月14日晚,在不惊动当地政府和卫生院的情况下,××博士带领消化科10多名医护人员悄悄地来到高邮天山乡,挤在当地一家浴室打地铺睡了一晚,第二天4点多钟他们就起床了,草草地吃了一碗面条,便赶往黄楝村巡诊现场。这一天,他们给800人做了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呼气试验,并抽血做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给208人做了胃镜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现场会诊;同时免费分发了价值2000多元的药品。从凌晨4点到下午3点,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累得他们头晕腰痛。但他们的成绩是显著的:发现食管癌1例,贲门肿块病理证实有异型细胞1例,13例胃息肉,4例消化道文秘杂烩网溃疡。在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邻村一位闻讯赶来的农民请求做胃镜检查,结果诊断为贲门癌,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系癌细胞仅局限于粘膜层的早期癌,肿瘤被彻底摘除,并无须化疗和放疗,这位农民感激得流下了热泪。五年来,××博士和他的团队先后为2500位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免费胃镜检查,发现了46位胃、食管癌病人,其中因是早期癌而得到治愈的病人达11例。

二、发挥表率作用,舍己忘我工作

××博士常说:作为医生,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病人,无论高低贵贱,尊重生命,敬重百姓是医护工作者最基本的品质。他正是抱着这样的情怀而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

2005年4月的一天,××博士突然感觉听力障碍,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检查后吃惊地告诉他:你患了突发性耳聋,再不注意休息,耳朵可能失聪!然而,××博士边输液,边坚持工作。一天晚上刚刚躺下休息,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被紧急送往病房,患者家属请求××博士参加抢救,他忙了一个通宵,病人转危为安。第二天他刚输完液,一个重症胰腺炎患者又被送进病房,他又投身抢救病患工作之中。那可是50多个小时带病连续工作啊!他“拼命三郎”的绰号正是这样来的,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安危去救治患者而赢得的。

三、狠抓医疗质量,创建品牌科室

查看全文

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管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消化内科接收的24名新护士(含借入)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1.28±2.54)岁,其中本科4名,大专6名,中专2名。研究组平均年龄(21.76±2.46)岁,其中本科3名,大专7名,中专2名。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模式进行培训,包括基础护理、消化内科专业护理知识、实践操作等。研究组应用层级培训模式进行培训:(1)职前培训:转变新护士只重视临床技能和实际操作,不重视沟通和交流等思想观念,树立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惑及问题,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加强新护士法律意识的培养,按规范进行操作和护理。(2)班前培训:带领新护士熟悉消化内科的环境,详细讲解消化内科的相关规范、制度、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办法、注意事项、安全防范等,采用大课方式,传授基础护士知识、专业技能、安全处理办法等,重点传授消化内科护理操作技能,包括:皮下注射、无菌操作、静脉通道建立、心肺复苏、灌肠等专业操作,同时带教护士亲身示范,便于新护士理解。(3)正式入职前培训:确定消化内科护理带教目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邀请专家对新护士进行培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行一对一的责任带教,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可建立绩效机制,将护士的工作表现和能力与奖金挂钩,调动新护士的的工作积极性。1.3观察指标。将自制理论和技能考核考试进行应用,评定两组新护士的业务水平。满分100分,优良85-100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以下,分数越高代表越好,反之则差。综合能力评估涵盖理论知识、基础护理、专业操作、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满分100分。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及考核结果都采用计量资料T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综合能力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综合能力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比较两组考核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理论知识和能力掌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包括急性胆囊炎、消化道大出血等,发病较急,复发率高[1]。面对该科室的疾病,相关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性的护理知识,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有效处理消化内科中发生的突发事件[2],以此才能满足消化内科的需求。消化内科工作压力较大,医患关系难处理,新护士面临的挑战也更大。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对新护士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更好的适应消化内科中的工作。

查看全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施治;气机

论文摘要:阐述了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讨论,总结各医家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提炼单方验方,并结合西医学,探讨发展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提出可行建议。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将主要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对于FD的病因病机认识,陈氏[1]认为其病机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虚木乘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认为FD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因病机为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严氏[3]强调胃气不和、胃络瘀滞也是FD的重要病理机制,在辨治时注重血瘀兼证。刘氏[4]认为肝郁在FD的发病机制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可导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脾胃不和、胃阴亏虚等兼证。陈氏[5]认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饮食劳倦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是FD发病的中心环节。通过理论学习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医脾主运化而升清,脾气升,胃气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气机失常从整体上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酸分泌异常及胃运动和排空功能异常。

2分型论治

查看全文

急诊消化内镜风险控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消化内镜中心实施急诊消化内镜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4例,女56例,年龄18~70岁;其中消化道出血108例,消化道异物38例,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14例;选取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00例,女60例,年龄20~70岁;其中消化道出血106例,消化道异物36例,ERCP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准备阶段。1)成立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控制小组。2)对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信息和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发生的护理缺陷,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3)对实施PDCA循环的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护理缺陷同样进行统计,两组治疗后均进行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满意度情况问卷调查。1.2.2PDCA循环1.2.2.1计划阶段(P):1、分析现状,做好风险评估:通过对照组的信息及资料分析,发现有以下四方面的风险(见表1):a术前处置、附件器械的准备。b患者的交接与转运。c患者的沟通。d护士专业技能、术中配合及应急能力。2、找出引起风险的原因。3、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1.2.2.2实施阶段(D):健全急诊内镜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制定防范措施并严格落实。质控小组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根据不同的急诊内镜类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演练、记录,从而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减低风险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关注患者心理情况,加强沟通,做好相关急诊内镜诊疗的宣教,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紧张情绪。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分别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消化内镜专业护士的素质;成立急诊内镜护理小组,一名护士(工龄3年以下)值班,保证随叫随到,使急诊内镜快速进行;一名护士(工龄3年以下)备班,是值班护士急诊内镜护理配合技术上的支持及安全风险的把关者;从而做到以老带新,确保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安全。1.2.2.3检查阶段(C):护理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针对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治疗后对两组进行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满意度情况问卷调查。1.2.2.4处理阶段(D):根据反馈结果,总结经验,对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推动下一循环的开始。1.3观察指标包括发生的护理缺陷例数,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缺陷对两组患者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总结,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缺陷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2.3%、94.8%、94.5%,对照组分别为84.1%、87.7%、87.7%,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满意度间的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由于急诊消化内镜往往病情危急、凶险、复杂,患者情绪不稳定,而且诊疗时间和场地不定,各种风险也随之增加。对于急诊消化内镜诊治患者,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诊疗的益处,同时将诊疗风险减至最低限度[3]。因此风险控制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是保障急诊内镜诊疗患者安全的关键。1、准确评估患者护理安全风险,做好术前处置工作。2、落实护理安全防护措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风险。3、缩短转运路线,做好患者及器械设备的转运。4、优化工作流程,落实护理措施到位。5、建立培训制度,提升专业技能。注:a.分组变量:教研PDCA循环护理干预即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促使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由原来的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4]。通过将PDCA循环应用于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风险控制中,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防范措施,做到了防患于未然,确保护理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护理模式后,各种护理缺陷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操作医师、病房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的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规避风险,减少急诊内镜诊疗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且用制度约束护理人员行为,提高其配合能力和应急能力,整体提升急诊消化内镜的护理质量。因此,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风险控制中,通过各种护理制度、措施、流程的有效实施,提高了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安全及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查看全文

消化科护士分层培训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消化科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各层次护士培训的要求,设制特定的情形,采用情景演练方式对消化科12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消化科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医生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培训后消化科护士团体协作能力增强,医生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大大提高,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消化科各层级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

【关键词】情景模拟训练;消化科;分层次培训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应当对护理教育方式进行完善,积极推进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注重提高护士的护理实践能力[1]。情景模拟是利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创设出情景,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开展各种技术操作以及处理事情的一种方法[2]。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新进护理人员多,消化科新护士比例显著增加,由于护理经验不足以及护理技巧的不娴熟,难免出现应急能力低下、抢救不及时的现象。自2017年7月-2018年3月我科采用情景模拟训练对消化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取得了满意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消化科注册护士12人,年龄22-36岁;文化程度:大专4人,本科8人;层次:N01人,N12人,N27人,N31人,N41人。1.1.2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包括:专科疾病相关知识、应急预案、演练流程、操作要点、配合要点等。操作培训包括: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简易呼吸气囊、输血、危重病人转运等操作流程,同时掌握消化科常见严重突发事件(消化道大出血、过敏性休克、溶血反应、急性左心衰等)的识别与处理。1.2方法。1.2.1培训方法。1.2.1.1主题确定。一月一主题,根据本月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是发生的不良事件来确定下月情景模拟训练的主题。1.2.1.2人员分配。每次训练均分成两组轮流进行,每组6人,年资均按低-中-高分配。1.2.1.3情景设计N3以上护士负责撰写演练情景稿,每月一次,要求每次设置的场景要贴近实际,尽可能还原真实场景,不仅让参与演练的护理人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使演练更具感染力。1.2.1.4组织演练。最高年资护士扮演医生(N3或N4),负责医嘱与病情沟通;相对高年资护士(N2或N3)为组长,负责统筹指挥;相对低年资护士(N0、N1或N2)为组员,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听从组长指挥,与组长及其他组员团结协作。另外,选一人演家属或其他特定角色。1.2.1.5总结点评。该组完成后,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组织另一组成员按层次对该组人员的演练过程进行点评,指出靓点及不足,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培训效果。1.2.2考核与评价方法。取培训前后各3个月消化科护士专科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进行考核。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医生调查表中主要调查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专科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所对比结果以P<0.05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施治;气机

论文摘要:阐述了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讨论,总结各医家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提炼单方验方,并结合西医学,探讨发展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提出可行建议。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将主要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对于FD的病因病机认识,陈氏[1]认为其病机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虚木乘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认为FD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因病机为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严氏[3]强调胃气不和、胃络瘀滞也是FD的重要病理机制,在辨治时注重血瘀兼证。刘氏[4]认为肝郁在FD的发病机制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可导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脾胃不和、胃阴亏虚等兼证。陈氏[5]认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饮食劳倦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是FD发病的中心环节。通过理论学习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医脾主运化而升清,脾气升,胃气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气机失常从整体上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酸分泌异常及胃运动和排空功能异常。

2分型论治

查看全文

消化科护理管理方案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科病房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2017年7~12月对消化科病房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选择2017年1~6月未进行医院感染为护理管理方案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士医院感染考核成绩。结果:护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率分别为8.00%、1.00%(P<0.05);护理管理方案实施前后护士的医院感染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减少消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

关键词:消化科;病房;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消化科为医院接诊、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通常消化科患者多病情危重、病因复杂,救治过程中多需接受侵入性操作,如胃管插管、放置支架、ERCP手术等,一旦发生感染,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消化科病房的预防感染尤为重要[1]。有学者指出[2],消化科病房疾病谱多样,患者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交叉感染,造成医院感染。如何确保消化科病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是本研究的重点。2017年7~12月医院对消化科病房实行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于2017年7~12月对消化科病房实行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选择2017年1~6月未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时为实施前。1.2方法。1.2.1加强教育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职责》等相关文书,并进行考核。结合医院的《医院感染考核惩罚标准》,每月由消化科主任及护士长组成考核小组,对消化科病房护士进行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通过学习和奖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相关的知识水平,提升工作质量[3]。1.2.2改善环境每日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20~30min,每晚下班后用0.20%的强力消毒液进行拖地。座椅、桌子及诊床等每天用0.20%的含氯消毒液擦拭1次。每月定期监控空气细菌情况,每季度检查紫外灯,不合格的及时更换[4]。1.2.3卫生宣传抓好卫生健康的宣传,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在走廊安装投影仪,播放医院感染的相关视频,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感染意识[5]。1.2.4提高待遇消化科病房护士工作量大,严重缺编,这就造成医院感染质量下降,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为此需增加护士的人员编制,提高护士绩效奖金,使让护士积极投入预防医院感染工作[6]。1.2.5完善制度诊室要认真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器械、物品要消毒处理,并做到在操作前后洗手。血压计和听诊器等常规的检验器材每周要消毒,每天用紫外灯照射两次,对于需要消毒所使用到的酒精、免吸收消毒液定期核实消毒使用日期[7]。1.2.6床单元消毒法对消化科病房床单元实施分区,分为A(治疗台至护士小桌)、B(医疗仪器、设备至治疗区域)、C(患者床头桌至病床)三个区域。用消毒毛巾对各个区域进行擦拭,再用床单位消毒器在密闭状态下对病床进行30min消毒处理,当换下的床单、被服有明显污染时,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装入黄色的感染性塑料袋,并做好“感染性织物”标识,密闭送洗衣房清洗。对换下的床单、被服必须依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处理[8]。1.2.7加强培训对消化科护士进行理论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管理评价标准》《护理差错评定标准》《专科护理风险管理流程及检查方法》。讲课老师是医院专家及外聘专家,理论学习时间为30课时。1.3观察指标。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护士的医院感染考核成绩。医院感染考核在实施前后向护士发放问卷,内容为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医院感染常见处理方法等,满分10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消化内科药事精细化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数据参与消化内科药事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消化内科进入DRGs分组的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临床药师参与药事精细化管理干预前(2018年4~9月)、干预后(2019年4~9月)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药事管理指标情况,并选取排名靠前的DRGs组进行入组例数、次均费用和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的费用差异。结果干预后,消化内科总权重、CMI值均明显升高,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住院天数均有所降低;药品结构比、辅助药品结构比、次均药费、次均辅助药费均有所下降;DRGs为GU15、GK23、GK25组,干预后药品费用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GK2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药师基于DRGs数据参与消化内科药事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在一定程度规范了本院消化内科的用药合理性,确保消化内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临床药师;药事精细化管理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控制医疗成本,减轻医疗负担,加强药品管理,推进合理用药,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1]。DRGs(diagnosisrelatedgroups),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它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把患者纳入不同的DRGs,每一组都有较高的同质性和相近的卫生资源消耗[2]。为了控制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1983年美国政府在全国实施了DRGs预付费制度(diagnosisrelatedgroups-prospectivepaymentsystem,DRGs-PPS)的改革方案[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行DRGs的相关研究,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市部分三甲医院已经启动DRGs-PPS。DRGs最初主要应用于医疗保险支付,随后应用到医疗费用、医疗质量、病案管理、绩效评价、成本管理等领域[4]。以“diagnosisrelatedgroups、DRGs、pharmacymanagement、pharmacist、pharmacy”等为检索词,并进行相应组合,检索结果显示国外药师在DRGs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经济性和安全性,而国内文献关于药师在DRGs支付方式改革中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易湛苗等[5]提出建议及设想,国内药师可以通过药学服务节约费用,优化DRGs用药方案、直接控制不合理的药品费用、结合药品分类/限定日剂量系统进行医院药品目录遴选等。本研究旨在介绍本院临床药师基于DRGs数据参与消化内科药事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效果,并就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将DRGs更好地应用于医院精细化管理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本院基于。从2016年8月份以来,本院成立了院长亲自主抓,分管院长直接督办的“DRGs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医务处、病案统计室、信息中心及医保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各部门通力协作,认真做好各自的分管工作,将DRGs工作稳步推进。2018年下半年本院开始探索基于DRGs的药事精细化管理,各专科临床药师针对不同病区进行合理用药沟通会,通过对费用消耗指数较高的病区及医师的分析,找出规范诊疗行为的重点。以“均次药品费用/DRGs组标住院杆费用”找到靶向病例,评价某一病组内病例的用药合理性。1.2资料来源。本次研究所选数据为本院2018年4~9月、2019年4~9月消化内科出院患者记录。病案的数据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病案首页相关数据,数据格式与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要求保持一致。DRGs分组以CN-DRGs国标版为分组方式,DRGs权重计算及参照标准为北京市市属三级医院平均水平。1.3研究方法。将2018年4~9月消化内科出院患者记录数据作为干预前组,2019年4~9月消化内科出院患者记录数据作为干预后组,利用CN-DRGs分组器处理数据的反馈结果,使用Excel2016软件将DRGs分组信息与医院病案首页信息进行匹配,比较临床药师基于DRGs数据参与本院消化内科药事精细化管理前后住院患者基本情况,主要药事管理指标情况。并根据DRGs分组,选取排名靠前的DRGs组进行入组例数、次均费用和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的费用差异。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