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02:33: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消费需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消费需求

限制消费需求的因素探索

进入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收入和财富差距的措施,社会财富和收入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产生更多富人的前提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形成了一个橄榄形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大约2.5亿绝对贫困人口,实际上有更多的人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可以说全社会几乎没有高收入者。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市场机制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同时,由于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收入差距进而财富差距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目前中国居民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笔者认为既不是金字塔形也不是橄榄形。目前中国既有不少的高收入者,也有不少的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收入上的差别就在于,发达国家是在居民收入水平比较高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比较健全的前提下产生的差别,我国是在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比较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健全的情况下产生的收入差别。不同的收入群体会有不同的消费需求,高收入群体有消费能力但没有消费愿望;中等收入群体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预期而不敢消费;低收入者有消费愿望,但没有消费能力。从收入因素来分析,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在于中低收入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300元的还有1.22亿人,与日本总人口差不多,是韩国总人口的2.5倍。从五等份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来看,城镇居民低收入户为年均收入8788.9元,中低收入户为14498.3元。也就是说2011年在我国城镇6.91亿人口中,有6910万人年收入约为8788.9元,月平均收入只有732.4元,每天收入只有24.4元,每天收入平均4美元。还有6910万人的收入约为14498.3元,每个月收入1208.1元,平均每天人均收入只有40.3元,约合不足7美元。从五等份分组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来看,2011年农村低收入户年人均收入为2001元,月均大约为166.8元,日均5.6元,不足1美元。2011年农村人口为6.566亿,也就意味着低收入人口数量为6566万。中低收入户年均收入为4256元,月均收入354.6元,日均11.8元,这部分人口数量同样为6566万(见表一)。在各种物价高企的条件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中低收入群体数量庞大,收入水平低。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因而也就意味着收入越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因此,要扩大消费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城乡中低收入群体,从城乡消费潜力来看,最大潜力在农村。

供给制约

供给决定需求。要提供有效供给,一方面需要有效生产,即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需要流通,及时将产品运送到市场,让产品变成商品与消费者见面。从生产来说,生产决定消费,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1]。所谓生产制约消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就不会也不能被消费,冰箱不制冷,电视机不出画面,汽车不能跑路,显然就不能进入市场,即使进入市场也卖不出去。二是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合理。要么是产品绝对短缺,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处于绝对短缺状态,即使有钱也要受到粮票、布票等各种票证制度的限制。要么是相对短缺,也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有的商品数量过多,超出了消费者需要,自然其超出部分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有的商品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现实的消费需求。从目前我国商品结构来看,绝大多数商品处于供大于求或供过于求的状态,但是也有少数产品满足不了需求,如部分旅游产品、廉价医药等。产品结构不合理的根源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这种商品价格比较低,生产者不愿意生产。比如一些廉价的药品,非常受患者喜爱,但是由于利润率低,厂家不愿意生产;有的是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生产者不了解市场需求;有的是因为某些商品出现了绝对的供大于求的情况,占用了社会资源,自然导致短缺商品无法生产出来;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大量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不仅挤占了优质商品资源,而且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由于伪劣产品价格低,因而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选择了劣质商品,这种需求没有反映真实需求,是一种虚假需求,最终结果可能是优质商品退出生产,形成恶性循环。当然,生产出来商品之后,还需要流通环节,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被堆积在仓库中不及时地运送到市场,自然就不会被消费。改革开放之前,一方面各种商品(严格意义上讲是产品)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商品生产出来之后被积压在仓库没有卖出去。流通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环节。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生产决定消费,是因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对象,厂商不生产电视机,消费者就不可能消费电视机;面包商不生产面包,消费者就吃不上面包。但是其前提是流通顺畅,没有顺畅的流通,不及时将产品运送到市场上,自然消费者也没有办法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讲,流通作为中介,既“决定”生产也“决定”消费。之所以说流通“决定”生产,一是因为流通本身就是再生产的一个环节,流通就是生产。“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两种形式,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它属于生产阶段的形式,是生产资本的形式”[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曾经指出,“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第一,很明显,在生产本身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直接属于生产,并且从本质上组成生产。第二,这同样适用于产品交换,只要产品交换是用来制造供直接消费的成品的手段,在这个限度内,交换本身是包含在生产之中的行为”[3]。二是因为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互为前提。“如果我们对这三个形式进行总的考察,那么,过程的所有前提都表现为过程的结果,表现为过程本身所产生的前提。每一个因素都表现为出发点、经过点和复归点。总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成为流通过程的中介,反之亦然”[4]。“连续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技术基础所决定的,虽然这种连续性并不总是可以无条件地达到的”[5]。三是因为在再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受阻,都会直接影响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的运行。如果流通环节受阻,商品就不能进入消费环节,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得以实现,这时受损失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所有者,生产就要停止。之所以说流通“决定”消费,是因为没有顺畅的商品流通,再好的产品不及时地运送到市场,消费者就无法消费。改革开放之后,在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流通业也得以飞速发展,物流业越来越发达。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物流成本过高、物流设施不健全、物流体制不完善直接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既不利于生产者,也不利于消费者。

消费品价格制约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成为制约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消费品价格对消费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单个消费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比,即需求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上升。“由于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我们就说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正确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非常普遍,因此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定理(lawofdemand):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6]。这里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加以分析:第一种情况是: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他类似商品价格不变或下降,那就意味着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因为价格上升而下降,但是存在替代品,人们转而消费其他消费品,从全社会来看,消费总量基本上是不变的。馒头价格上涨了,人们更多地消费面条;牛肉价格涨了,人们更多地消费羊肉。第二种情况是:所有商品价格都上涨了,这时就需要看消费品对消费者的必要程度,因为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显然就要发挥作用。在价格上升的条件下,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需求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例如,对食盐的需求不会因为价格的上升而下降,也不因为价格下降而上升,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弹性非常小。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则需求量会下降,享受型物品一般价格弹性比较大,如果生活必需品消耗了更多的收入,自然要挤占享受型物品或服务的消费。用在吃和穿等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增加了,用在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自然要减少,用于旅游等休闲娱乐品和服务的支出自然要减少。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一是商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者的消费影响最大,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恩格尔系数最高,他们往往把更多的收入用于食品支出。对高收入者的影响最小,因为高收入者的恩格尔系数最低,在整个支出结构中,食品支出比例极低,不会因为食品价格上涨而减少消费。对于中等收入者的消费影响则处于中间状态,有影响但不是太大。二是不同消费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影响。如果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所有消费者都要为此付出代价,比如粮食、肉类、蔬菜等,因为人们每天都要消费此类商品。有的商品虽然也属于必需品,但并不是影响所有人,而是只影响购买此类商品的部分消费者。如房子价格上涨并不影响所有消费者,只影响购房者家庭的消费支出,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买房。同理,如果奢侈品价格上涨而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影响的只是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居民收入一直处于较快提高过程中,在收入提高情况下,价格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收入的提高快于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这时消费总量就会增加。第二种情况是收入的提高与价格上涨呈现同步状态的时候,消费品零售额总体增加,但居民购买的消费品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第三种情况是收入的提高赶不上价格上涨,消费量就会减少。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提高呈现不均衡状态,有的居民收入提高快,有的居民收入提高慢,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大凡收入涨幅快于价格涨幅的,一方面会更多地追求生活必需品的质量,如是不是有机食品,食品的口味是否符合消费者需要;另一方面会增加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需求,如旅游、文化等产品的需求。如果收入涨幅慢于价格涨幅,实质上是收入降低。在收入降低的情况下,消费者首先减少的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进而是必要的生活资料。从我国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固定价格制,同时通过票证制度限制消费,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也就是说价格与消费没有关系,价格处于严重扭曲状态,消费处于严重压抑状态。改革开放之后,逐步放开了消费品价格,其走势总体上一直处于上扬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1978年以来,除了1998年、1999年、2002年和2009年四个年份之外,其余年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13个年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5%以上。如果把197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定基指数为100,那么到2011年则上升到了565,如果按照当年价格计算,197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8亿元,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3918.6亿元,后者是前者的118倍;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则2011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32552亿元,后者是前者的20.89倍。当前世界各国都处于开放环境,不同商品价格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消费者自然要选择更低的价格。从世界范围来看,同样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奢侈品的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其结果必然是更多的国内富人到国外大量购买国外商品,带回国内消费,实质上相当于把更多国内市场让渡到了国外,拉动了国际消费而制约了国内消费。

消费预期制约

查看全文

浅析电影后产品消费需求

电影作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选择之一,得到社会文化消费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电影后产品也成为社会大众的消费需求。对中国电影行业而言,为把握未来市场的趋势,有必要对电影后产品展开设计研究。

1.中国电影消费趋势

我国消费者对电影历来有着空前高涨的热情和需求,而对于文化的渴求也是以往所未达到过的。预计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将达到42400亿元,占个人消费23%。而消费者在享受着生活的同时也承担着来自社会与生活的重重压力,逐渐将其消费需求转向了寻求休闲放松。而今中国观众早已不再满足于观看电影本身,由电影所引起的消费热潮正在社会生活中被追捧。消费趋势也发生巨大变化:同一产品的需求转向多样性,并向文化、思想、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转移。

2.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现状

我国的第三产业日渐兴旺,电影作为文化产品,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并得到了社会文化消费的集中肯定。而观众对电影后产品的消费需求更是浮出水面。电影后产品,是指除电影票房以外,随电影产生的相关产品,包括生活日用品、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品。电影后产品中的“后”并不意味电影放映后所开发的产品,它贯穿于电影制作各个环节中。中国现今电影行业的后产品研发如同襁褓中的婴孩,还在不停地摸索中,市场上升空间很大,仍需借鉴国外电影的成功实践。近几年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例子,《英雄》、《长江七号》、《手机》等让电影开发商逐渐意识到电影后产品背后巨大的市场,唤起对后产品开发的意识。

3.电影后产品的特点

查看全文

国内消费需求状况及建议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一个开放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更为持久和相对稳定。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扩大消费比增加投资和刺激出口对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具体提出了要“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一新的决策,是针对以往消费比重低所做出的重大调整。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既是过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1、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比例失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总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更高达80%以上。而在我国,1996—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我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实行扩大内需的积极宏观经济政策,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相对而言,消费“启而未动”,消费和投资的不协调非常突出。消费需求的不足,也使得投资的高增长缺乏持续的基础,成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费不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品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失衡,部分产品的相对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1992—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0.0%,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25.4%。而自1997年起,城乡收入增速下降,差距也逐年拉大。城镇居民在1997—2002年5年间的年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下降为7.8%,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3.1%。2003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7元,同比增长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44元,同比增长7.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02元,比上年同期仅增80元,消费支出1115元,仅增84元。占人口主体的农村居民收入偏低且增长乏力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

3、体制性障碍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具有跨期的特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居民的消费行为日趋理性化,从攀比消费和集中消费向追求多样化和跨期效用最大化转变。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来支出预期,从而导致即期消费紧缩的局面。与此同时,原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相继转变为居民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与费用。因此,增加储蓄就成为大多数居民的必然选择。

查看全文

扩大咸阳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透析

摘要:当前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扩大内需。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咸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作了调查,透过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对制约当前咸阳农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农民纯收入;社会保障体系

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约七成,因此,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有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咸阳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

咸阳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下辖秦都、渭城两区和兴平市,共十县、216个乡镇,3800多个行政村;全市人口50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近80%。根据我们对咸阳农村消费需求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消费需求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商品消费水平不高农民在商品方面的消费呈现出实惠、低价的特点。他们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对价格很敏感。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农民在购买商品时,有63%的人首先考虑价格。商品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用品消费。农民平时的劳动场所多在农田,对日用消费品要求不高,实用、低价的产品最受欢迎,高档日用品的消费需求不多;二是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对于这类产品农民看重的是其操作简单、皮实耐用的特点。我们在咸阳农村调查发现每百户拥有手机97.4部,电视机56.7台,洗衣机47.9台,电脑7.6台、冰箱16.2台和空调8.6台。在交通工具方面每百户拥有自行车33.6辆,摩托车37.6辆,私家车3.8辆。这些耐用消费品占有量都比咸阳市的居民低。

查看全文

扩大消费需求对策分析论文

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二是消费意愿。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以2002年为例,据测算,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造成的。

首先,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聚集于第一产业,收入较低,购买力严重不足。农村储蓄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扩大了城市的投资和全社会的总供给能力。20世纪80年代,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约束还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农业效益下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加速拉开,成为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不断降低,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下降到2002年的37%。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为3.1:1,消费水平之比为3.5:1。

其次,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造成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影响着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实行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虽然在一定时间里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看,规模效益较差,同时加剧了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状况。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0.5%,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达到70%至80%。城市化不足导致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增加就业1个人,在服务业可就业3个人。我国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美元的国家相比,服务业产值比重低2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低30个百分点,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再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支劳动后备大军长期存在,压低了劳动力价格,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我国工资水平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4.5%、8.4%和7.5%;90年代,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和5.2%。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且二者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低工资和廉价劳动力虽然使我国产品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低工资也成为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阻碍。

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不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查看全文

扩大消费需求的财政税收论文

一、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

1.国际金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外需萎缩,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外贸出口。就拿中国出口总额在2003年到2007年之间的那段时间同比增长率超过25%,但是,到2008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波折,前三个季度步伐已经缓慢基本保持在20%。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国家受到波及,其中尤以发达国家受到打击最为沉重,国际间的需求受到很大影响,我国也在这种大的国际环境下出口下降。2009年整个一年都陷入困境,无法回转。出口总额回升的时候已经到2010年了,到2011年又开始进入平稳。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一次下滑。在这种困境下,人民币在国际各界的压力下不得不升值,我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2.国内需求不足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属于外因,其影响毕竟只是短期的,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我国消费需求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政府投资和出口,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居民消费率较低直接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包括政府消费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根据我国最终的消费需求构成来说,最终消费中政府消费的比重在24%~28%之间,而且其呈现缓步上升的趋势,居民消费率却仍然处于下降趋势,这也是影响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关键。根据居民消费的内部结构来说,农村居民消费率在居民消费中下降幅度很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从1999年的34.8%不断下降到2010年的23.2%。城镇居民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65.2%到2010年的76.8%。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就必须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关注。

二、扩大内需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查看全文

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伴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三十多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年均增长超过了7%,居民可支配消费额也大幅度增加。2008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严重受阻,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党和政府将扩大内需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1]。扩大内需,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期性的战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把着力点放在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上,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

一、消费需求的内涵与类型

1.消费需求的内涵

一国的支出法GDP等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之和。最终消费是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和,因此,最终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这三部分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三个最重要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居民的消费需求指的是城乡居民在一个时期的市场上,在特定价格下根据自我意愿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数目。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指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需求,必须是消费者有主观愿意购买,并且是有能力进行支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产生消费。

2.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

首先,是消费者的收入。在商品价格固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需求成正比,消费者支付能力越强,消费需求就会越大。其次,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在一定收入下,商品的价格与消费需求成反比,商品价格越高,消费需求就会越小。再次,相关商品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作为替换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再次,是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喜欢的商品消费,对其消费的需求就自然会多,对不喜欢的商品,消费需求就少。再次,是政府的消费政策。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商品的消费需求可以起到影响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对消费需求具有一定影响。当人们预感物价会下降时,会等待观望,一般不会去消费。除此之外,消费需求还会受到政治、文化、气候、历史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查看全文

我国当前旅游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当前旅游消费市场分析

旅游是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高层次的生活需求。从目前世界范围看,在发达国家,旅游已不再是时尚的象征,它正在演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消费者优先选择的第三大消费项目。而为旅游者提供行、游、住、食、娱、购系统性服务的旅游业,也以其投入少、效益高、增长快、活力强等优势,被誉为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

旅游消费市场迅猛发展的主要依赖因素:一是居民收入达到相应水平。据国际经济统计资料表明:当一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的动机;超过3000美元,将产生洲际旅游动机。二是居民业余时间相应增多。随着人们劳动时间的逐步缩短,各种假期的日益增多,为提升生活层次与生活质量,人们将会用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和享受生活。三是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强。美国《幸福》杂志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消费者集中追求的5个目标是时间、质量、健康、环境与家庭,能同时满足这5个目标的最佳消费领域就是旅游活动。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成长阶段。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带薪假期的增多,使得我国国际和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潜力无限。

从理论上讲,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的300美元,发展到2000年的850美元。就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支付能力而言,70%的工薪阶层已处于适宜国内旅游区间。据统计,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员达7.84亿人次,其中城镇居民3.74亿人次,农民4.09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522.36亿元人民币;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9.3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708.3元,农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212.7元。

另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展望报告分析,在未来的20年,全世界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将分别以每年平均4.3%和6.7%的速度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旅游业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但客观地讲,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相比较差距还较大,尤其是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相比明显落后,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查看全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思索

摘要:目前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低;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过大;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消费环境的不完善等。因此转变居民消费理念,引导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环境,便利居民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等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本文即是着眼于消费需求,通过对城镇居民的深入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探讨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可行性的措施。

关键词:扩大消费需求现状政策性建议

当前,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国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1、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底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恩格尔系数所反映的就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所以恩格尔系数在国际上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同时也成为反映一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这说明食品支出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正呈下降的趋势。

查看全文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经济整体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如何促进有效需求快速增长,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制度性“瓶颈”,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内需不足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对如何扩大内需提出了简要的参考意见和思路。

[关键词]消费需求不足;成因;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是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疲软、大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倒闭的根源。在我国内需的基本构成中,投资需求的长期主导性导致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附属物。事实上,投资拉动是特殊历史时期为防止经济非正常减速而采取的政府强制行为,不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在我国,投资却分别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经济繁荣时期的“助燃剂”和经济衰退时期的“兴奋剂”,居民消费对生产供给的拉动作用不断走向边缘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要维持经济体的正常与繁荣,内需就不能让位于外需,居民消费需求就不能让位于投资需求。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特征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特征: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而消费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中积累的居民储蓄已经高达21万亿元,但同时内需严重不足;物价在低位徘徊。大多数民众则不断感叹生活负担的沉重甚至生活的艰辛。目前,我国内需不足,就是发生在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基本背景之下,呈现出某些独有特征:

1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却长期低迷。在2000年之前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终于在2000年收到效果,这一年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七上八下”的僵局,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长期处在低迷状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外两条:一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从1998年以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二是从需求的角度看,则是需求明显不足。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及农村市场启而不动,即收入增长缓慢造成物价低迷。比如,2005年,我国GDP在实现9.9%的增长时,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万元,实际增长为9.6%,虽然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农民的收入情况就更不乐观。2005年,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达到4840亿公斤,增长3.1%,但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实际增长了6.2%,不仅远低于GDP增长水平,其增幅还比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2005年之后,上述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随着收入与GDP之间剪刀差的扩大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