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现状范文10篇

时间:2024-03-30 01:54: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消费现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消费现状

农村消费现状及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

内容提要:消费市场启动困难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困难已经受到各方关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央关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启动农村消费的一系列重要决策正在得到逐步落实。本文分析了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现状,指出了制约农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低、消费环境差、流通设施落后以及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措施建议。

在当前投资高速增长带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贸易磨擦频繁发生与各种争端带来的经济隐患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扩大投资和对外贸易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快续增长,这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决策层的共识,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则是保持当前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应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良方。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指出,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四次会议上,扩大消费特别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也是两会代表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

*市是一个西部地区欠发达城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多年来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相对较小,特别是农村消费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增速较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微乎其微。“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年均增速11.74%中,消费的贡献率为11.2%,而农村消费对全社会的贡献率仅占1.73%。对于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庞大农村消费市场来说,其差距是巨大的,其增长潜力不可估量。

一、我市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的现状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末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18.8元,五年年均增长6.13%,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即第一产业收入)和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分别占全部总收入的56.5%和31%(见表1),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少,仅占8.5%。

查看全文

消费信用现状

一、个人信用制度释义及其主要内容

个人信用是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人为取得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使用权)做出的偿还承诺和偿还行为。它不再仅仅是靠过去所依据的劳动合同来提供劳动力和获取报酬,也不再仅仅通过银行的存、取款来达到消费的目的,而是利用起个人信用来达到消费和经营的目的。

个人消费信用制度作为开展消费信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和个人社会档案、个人银行账户和收入来源、个人保险保障情况、个人信用记载、个人其他资产构成以及个人债务情况等六个部分。

1.个人身份证明和个人社会档案。此项内容主要是方便银行对借款人真实身份、社会关系和社会经历等基本情况的一般把握。

2.个人银行账户和收入来源。银行所发放的任何一笔贷款,都基于对借款人运用第一还款来源的预期,就个人而言,现金收入即为第一还款来源。

3.个人保险保障情况。由于个人消费贷款的期限较长,不可控的因素较多,银行和贷款人都在寻求第三方保障。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由保险公司偿还贷款,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消费信贷的安全性。

查看全文

消费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翻开了一个新篇章。商业银行纷纷从以公司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与对私业务并重发展,并提出“大零售”的发展战略,这使得消费贷款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态势,一举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分宜县虽曾为我省工业调度县,工业基础较好,因均属中小型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举步为艰,濒临破产,银行大量贷款变成不良,使得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亏损严重,其生存环境和资产业务拓展空间越来越狭小。为生存,各商业银行只好撤并机构,减员增效。而要从根本上提高资产质量,又必须做大、做优资产,在面对公司业务发展空间极度缩小的情况下,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就成为各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关键所在。截止2004年6月30日,分宜县消费贷款余额为9119万元,2002年比2001年增长57.25%,2003年比2002年增长59.85%,2004年上半年比去年全年增长53.39%,单纯从增长速度上看,可以说是与事俱进,但认真分析,我县目前消费贷款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授信总量较小,产品结构单一、风险隐患较大。分宜县消费贷款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总量较小,从2001年到2004年上半年,贷款余额分别为2365万元、3179万元、5945万元、9119万元,分别占当时各项贷款余额的4.7%、6.2%、7.6%、10.2%,比例偏低,与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贷款品种分析,分宜县消费贷款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上,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4583万元,占总消费贷款的50.26%,而消费贷款中风险最大的个人信用贷款余额为3088万元,占总消费贷款的33.86%,而消费信贷中风险最小的存单质押贷款2001年至2004年6月,贷款余额分别为635万元,484万元、525万元、356万元,呈逐年下年降趋势,教育助学贷款仅为9万元。一旦信用出现危机,那对发放行将是灭顶之灾。

2、外部环境制约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分宜县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信用环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部份居民信用观念差,如汽车消费贷款,2002年仅一家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余额就达850多万元,但因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使得该行不良贷款当时近110多万元,不良率近13%,各家银行为此引以为鉴,到2004年上半年,全县汽车消费贷款仅784万元;二是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无债一身轻”,加上人情观念重,宁愿从亲朋好友借款,也不向银行借款。三是中间环节多,收取费用高,束缚消费贷款的发展,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在评估费、保险费、它项权证登记费、公正费、工本费等,特别是评估费为评估金额的1.5%,高额的费用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评估机构缺乏公平、公正性,其评估价根据消费者需求而定,低值高估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大的银行的风险。

3、准入门槛设置较高,审批手续繁琐。各商业银行近年来为实现亲新增贷款“零风险”,纷纷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贷款人的要求过于严谨,如个人信用贷款仅限定国家公务员,且贷款额度控制在2-3万元,个人住房贷款中仅开展住房按揭贷款,对个人住房(商铺)抵押贷款拒绝办理,导致营销对象匮乏。在贷款审批程序上,随着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加强,各商业银行对授信权限全部上收,例如某行从2001年开展家居装修贷款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近500多万元,户数351笔,无一笔贷款出现不良,但该行至今无分文授信权限,每笔贷款均需上报市分行审批,这样不仅不能为顾客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加大该行的消费贷款的成本。

4、责权利的不对等,信贷人员工作消极。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出于对信贷风险的考虑,都制定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对信贷人员发放的贷款出现风险采取“终身责任追究制”和“下岗清收”等,并过高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制度”,这对增强信贷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增强责任风险意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实际工作中,每一笔贷款发放,信贷人员仅只有对贷款对象进行调查申报权,审批权则集中在各级审贷委员会,审批后发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责任追究在信贷人员,审贷委员会不承担责任。面对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而上级行普遍要求达到“双百”,即收贷收息达到100%,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出台了对信贷员发放贷款取得良好效益给予奖励的规定,这种只罚不奖的制度致使信贷不敢也不愿去营销贷款,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畏贷、厌贷情结,从而严重制约消费贷款的发展。

查看全文

青少年消费现状与引导对策研究

摘要:为翔实地了解当代青少年的消费现状,将消费行为具体划分为消费选择阶段、购买阶段与使用(享受)阶段。基于三个具体阶段,对安徽省芜湖市13所中学612名青少年的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青少年的消费观主要有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观并存、节俭型与享乐型消费观并存、数字化与个性化消费观比重逐渐增大等特点。对当代青少年消费观教育的引导对策包括:提升大众传媒的正面舆论导向;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和形式;家长在消费教育中做到言教、身教和境教的统一,以及青少年自我教育与朋辈群体间的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消费观;引导对策;芜湖市

指出:“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1]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是个体正确价值观念形成的敏感时期。加强青少年消费观教育,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亦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对安徽省芜湖市13所中学612名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3],立足于芜湖市的市情,以消费现状为切入点,以消费观教育为落脚点,由点及面,探究青少年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引导对策。

一、当代青少年消费现状分析

笔者编制调查问卷对青少年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运用SPSS19.0软件对收回的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对青少年消费现状的分析主要从一个具体消费行为的三个阶段展开,即选择阶段、购买阶段与使用(享受)阶段,以便更全面地把握青少年消费现状。(一)选择阶段。青少年消费选择阶段主要从消费需求和消费动机两个层面展开。根据青少年消费实际,消费需求主要从青少年的月零食消费额和购买书刊情况等方面考察,消费动机主要从商品选择的关注点考察。1.消费需求。在对青少年月零食消费额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情况如下:“10元以下”(139人,22.71%);“10~50元”(267人,43.63%);“50~100元”(125人,20.42%);“100元以上”(81人,13.24%)。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青少年月零食消费额集中在10~50元,100元以上的仅占比13.24%。叶松庆[4]在2006年对安徽省部分中学生月零食消费额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情况如下:“10元以下”(288人,48.20%);“10~50元”(341人,23.51%);“50~100元”(523人,15.33%);“100元以上”(1072人,12.93%)。与2006年的调查数据比较来看,青少年零食消费额呈增长态势,额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青少年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购买书刊情况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情况如下:“经常买”(105人,17.15%);“见到感兴趣的就买”(353人,57.68%);“不经常买”(120人,19.61%);“根本不买”(34人,5.56%)。从调查数据来看,个人兴趣在购买书刊因素中占主导地位,近六成的青少年基于自身兴趣选择购买书刊。叶松庆[5]在2006年对安徽省2426名中学生购买书刊状况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情况如下:“经常买”(689人,28.40%);“见到感兴趣的就买”(287人,11.83%);“不经常买”(1096人,45.17%);“根本不买”(354人,14.59%)。从数据来看,青少年选择购买书刊的比例呈大幅增长,兴趣因素在购买过程中的影响力增加。2.消费动机。在“买东西时,你注重哪些因素(多选题)”调查中,各选项选择情况如下:“品牌”(179人,9.21%);“质量”(443人,22.79%);“价格”(345人,17.75%);“实用实惠”(365人,18.78%)、“时尚潮流”(95人,4.89%);“广告或明星代言”(61人,3.14%);“个人偏好”(316人,16.26%);“同学或朋友推荐”(68人,3.49%);“精美的橱窗展示”(30人,1.54%);“显示我家富裕”(18人,0.92%);“其他”(24人,1.23%)。从调查数据来看,41.57%的青少年在买东西时很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在“买东西时,是否考虑体现自己的个性”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经常”(139人,22.71%);“有时”(291人,47.55%);“不考虑”(123人,20.09%);“不清楚”(59人,9.65%)。由调查可知,70.26%的青少年买东西时会考虑体现自己的个性。青少年阶段是学生个性张扬的时期,青少年买东西时凸显自身个性是其阶段性特征在具体消费行为中的反映。(二)购买阶段。1.消费决策。消费决策是“指消费动机、消费信息、购买决策等组成的一般过程”[6]。在实际情况中,对青少年消费决策的研究,重点应从信息收集、商品购买地、预算编制以及参与家庭消费决策等方面展开。在信息收集方面,设置了“你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消费信息的主要途径(多选)”这一问题。各选项的选择情况如下:“同学之间的交流”(398人,27.58%);“老师或家长”(192人,13.31%);“报纸杂志”(174人,12.06%);“电视或网络”(442人,30.63%);“广告或传单”(191人,13.24%);“其他”(46人,3.18%)。可见,青少年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或网络,朋辈群体之间的交流也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朋辈群体的频繁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形成消费攀比的现象。在“你购买商品主要在什么地方”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专卖店”(155人,25.33%);“大商场”(199人,32.52%);“一般小店”(125人,20.42%);“街边的摊点”(2人,0.33%);“网购”(39人,6.37%);“父母购置,不清楚”(75人,12.25%);“其他”(17人,2.78%)。大部分青少年购买商品主要在专卖店和大商场。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网购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流行起来。在预算上,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没有”(399人,65.19%);“有,但没有认真地按计划执行”(155人,25.33%);“有,且实际支出和预算一致”(58人,9.48%)。从调查数据来看,青少年的理财意识和规划用度较为缺乏。在“家中购买大件商品,你会参与决策吗?”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很少参与”(252人,41.18%);“商品是我用,我会参与决策”(163人,26.63%);“常常参与”(162人,26.47%);“其他”(35人,5.72%)。在家庭决策中,41.18%的青少年很少参与,青少年参与家庭决策更多地表现为有条件地参与。2.消费支出。在“月零花钱额度”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没有”(171人,27.94%);“1~50元”(145人,23.69%);“50~100元”(126人,20.59%);“100~200元”(52人,8.49%);“200元以上”(118人,19.29%)。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青少年有一定的零花钱,且大部分集中在50元以下的额度。在“零花钱主要来源”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父母给予”(446人,72.87%);“长辈给予”(49人,8.01%);“勤工助学”(5人,0.82%);“压岁钱”(72人,11.76%);“假期打工赚来的”(4人,0.65%);“其他”(36人,5.89%)。从零花钱来源看,青少年作为纯粹的消费者,其零花钱主要来源于父母,较少的青少年通过假期打工或者勤工助学来赚零花钱。在“对压岁钱处理方式”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用于购买学习用品”(238人,38.89%);“用于上网”(21人,3.43%);“请好友吃饭唱歌等”(15人,2.45%);“花在异性同学身上”(11人,1.80%);“随意使用”(172人,28.10%);“其他”(155人,25.33%)。在叶松庆[7]2006年对安徽2426名中学生压岁钱处理方式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用于购买学习用品”(24.20%);“用于上网”(47.40%);“请好友吃饭唱歌等”(2.81%);“花在异性同学身上”(1.40%);“随意使用”(11.79%);“其他”(5.56%);“无处理方式”(6.84%)。与2006年的调查数据比较发现:一方面,大部分青少年将压岁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另一方面,近三成青少年随意使用压岁钱,较2006年增加了16.31%,从侧面可以看出青少年的理财和计划用度意识较为薄弱。(三)使用(享受享受)阶段。1.消费技能。消费技能是“在有消费能力的前提下,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而和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技术和能力”[8]。对青少年消费技能的考察主要包括青少年在购买商品或者在享受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维权意识、环保意识以及使用支付工具的能力等。在“当你买到有问题的商品时,怎么处理?”的调查中,各选项的选择情况如下:“自认倒霉”(180人,29.41%);“找卖家讨说法”(246人,40.20%);“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132人,21.57%);“其他”(54人,8.82%)。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青少年有较好的维权意识。近三成青少年在买到问题商品时自认倒霉,维权意识淡薄,对这部分青少年应该注意加强引导与教育。在“是否重视绿色消费”的调查中,各选项的选择情况如下:“一直很重视”(251人,41.01%);“买某些敏感商品时会留意”(315人,51.47%);“从不留意”(46人,7.52%)。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青少年的绿色消费意识较好。在“你是否熟练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非常熟练”(141人,23.04%);“熟练”(173人,28.27%);“一般”(214人,34.97%);“不熟练”(57人,9.31%);“非常不熟练”(27人,4.41%)。从调查数据来看,随着便捷支付的发展,超过半数的青少年可以熟练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熟练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消费的顺利进行。2.消费体验。消费体验以体验消费品为内容,以追求情感感受和娱乐为目标。在“消费让我感到幸福和快乐”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非常同意”(37人,6.05%);“同意”(93人,15.20%);“一般”(239人,39.05%);“不同意”(146人,23.86%);“非常不同意”(97人,15.84%)。从调查数据来看,21.25%的青少年认为消费给他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39.70%的青少年持否定态度。应当明确的是,消费的多寡与幸福快乐与否并不是直接等价的。在“花父母钱时,你有什么感觉”的调查中,各选项选择的情况如下:“理所应当”(45人,7.35%);“心疼,不乱花”(320人,52.29%);“心有愧疚,但依然坚决,想着以后归还”(214人,34.97%);“从没考虑父母”(33人,5.39%)。从调查数据来看,52.29%的青少年表示花父母的钱很心疼,绝不乱花,34.97%的青少年表示虽然心里愧疚,但以后会回馈给父母的,极少青少年从未考虑过父母的感受。中国式家庭亲密关系的建立离不开“物质利益的共同决策与情感寄托”[9],也就是说,青少年花父母的钱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父母的期望,是两代人亲密关系的象征。

二、消费现状反映的消费观类型及趋向

查看全文

当前学生消费现状调研汇报

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激进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只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消费是个人行为,从表面上看。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只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水平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解他目前的消费情况,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期挖掘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平均年龄20.8岁,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级为2.1年级。

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局部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研究更具客观性。

查看全文

剖析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富裕人群快速涌现,中国是最具潜力的奢侈品消费大国。文章就什么是奢侈品、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及消费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奢侈品奢侈品消费消费现状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奢侈品市场出现疲软,中国市场却逆势上扬:去年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值有望达到2480亿元人民币,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2010年世博会开幕前4月底,路易威登、卡地亚等一批世界一线品牌的旗舰店、概念店、环球专卖店集群闪亮上海淮海路。更大的奢侈品盛宴将在今夏的上海上演,世界顶级跑车、知名时装、意大利名画等奢侈品将在世博会期间汇聚意大利国家馆。一提奢侈品必去恒隆广场的时代要一去不复返了,四大区域如南京西路、淮海中路、浦东陆家嘴和虹桥商圈''''划区而治’,都拥有自己的客户群。奢侈品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正快速成长和传播。

一、关于奢侈品的内涵

人们对奢侈品的界定较为模糊,并没有一个最精确的规定。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的种类中,既有有形产品,也有无形产品。从经济意义上来看,奢侈品消费实质上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文对奢侈品的内涵界定为在某一具体的行业或产品类别中被认为是最高级别的产品。往往,最高级别的产品包括几个品牌。

查看全文

高校生消费现状调研报告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查看全文

学生调饮茶消费现状研究

[摘要]为了解职业院校学生对调饮茶的消费现状,对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等几所职业院校学生进行851份问卷调查,通过使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调饮茶的购买频率、消费价格、购买时段、品牌及种类等基本情况,探究影响学生购买调饮茶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最喜欢奶茶系列饮品,能接受9-18元的价位,最注重的是产品的口味,其次是颜值和价格,喜欢正常糖量甚至少糖的饮品,建议商家进行调饮茶产品研发时应将性别、专业因素考虑在内,在控制成本和价格的基础上,尝试改善茶饮口感,提高产品颜值,以迎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学生;调饮茶;消费现状;调查问卷

1引言(背景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和主产国,但青年群体对传统茶叶消费始终不高,17-22岁年龄的饮茶率低于30%[1]。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消费能力的提升,大众社交媒体的盛行,茶饮市场已经实现升级与细分[2]。自从喜茶将茶创新之后,国内掀起了一阵“新茶饮”风[3]。从奶茶、水果茶,再到芝士奶盖茶,连锁饮料市场不断创新更替,调饮茶已然成为饮料市场的主力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茶饮消费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其中调饮茶潜在市场规模为400到500亿元。中国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也显示,茶饮行业从2011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到2016年的增幅超过15%,新开门店达到了12000家。调饮茶作为茶产业发展的热点,大力支持并促进了中国茶产业良性发展[4]。调饮茶,又称调配型茶饮料,是以茶叶为主体,添加果汁、糖奶、香精、食用酸、花草、甚至中草药等配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过摇制或调和而成的茶饮料[5]。主要有奶茶、奶盖茶或添加各类新鲜水果或花草制成的水果茶。调饮茶功能随着传统店面装修风格提升、消费场景化,已由简单的解渴属性增加了休闲化、社交化、标签化的新属性[4]。在“茶+”组合的基础上,对口味进行微调,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注重健康和养生,强调个性的外观,给消费者诠释一种新的生活品质、生活方式[6]。调饮茶受到了80后、90后、00后消费人群的极度青睐,学校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基于这一现象,本校茶艺专业教师团队专门做了关于调饮茶的问卷调查,以期进一步了解调饮茶的市场现状,为调饮茶的研发等提供数据支撑。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通过网络专业调查平台“问卷星”完成问卷制作,问卷由22个问题组成,其中19个问题单选,3个问题多选。在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广州旅游商务职业技术学校、珠海技师学院、珠海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中派发问卷。以在朋友圈分享、转发微信群的方式完成问卷收集,实际回收问卷851份,有效问卷851份,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中女性为601人,男性250人;从专业上看,与茶相关专业的有443人,非茶专业的有408人;从年龄结构层面看,有95.54%的被调查人员的年龄在15-23岁之间;从学历层次看,参与调查的人员中,中技、高技、中职、高职学历的占84.61%,故职业院校学生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2.2问卷设计。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消费频率、消费时段、偏好)、消费者购买意向和影响因子(产品价格、颜值、口感、包装、口味、功效)、购买渠道等共22项,包含单选题、多选题两种题型。2.3统计方法。本次调查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查看全文

汽车信贷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1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以陕西省西安地区消费者为对象,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西安地区消费者汽车信贷现状,借助网络和社交通过二维码扫描方式对西安居民做了调查,调研期间返回问卷并得到有效样本577份,最终对所有确认并有效的样本进行了随机抽查,确认样本可信。此次问卷调查中调查样本共577人。调查结果下表所示。

2西安地区消费者汽车信贷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2.1调研对象群体分析。此次被调查对象为西安市居民消费者。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受访者学历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所调查的人群当中,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多占到63.43%;大专学历的人数占到17.85%;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到9.8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到8.84%。通过对上图分析可知,调查的消费者中25~35岁,本科学历,公司职员对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汽车信贷比较感兴趣。年轻的公司白领是汽车信贷发展的主力军,针对此现状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应大力拓展此群体的汽车信贷发展。2.2调研对象家庭状况及购车倾向。此次被调查对象中:家庭月总收入多集中在10001~15000元的占25.65%;购车原因为工作业务需要较多占50.78%;调查对象中15万~25万元的中级车、紧凑车型更受欢迎,占比为49.57%和63.43%。具体数据图2~图4所示。通过图2分析发现,在调查的人群当中,税前月收入中30%以上是1.5万元以上的人群,大部分集中在1.5万元以下,也反映出汽车信贷市场的客户群体。通过图3分析发现,在调查的人群当中,购车的主要原因前四分别是:工作和业务需要、旅行自驾游方便、交通拥挤节约时间、结婚生孩子家用;分别占到50.78%、47.66%、32.06%、29.64%。通过图4分析发现,购车价位倾向当中,15万~25万元的中级车更受欢迎,人数占到49.57%;低于15万元的经济型车,倾向比例占到40.38%;25万~35万元的高档车,倾向比例占到8.32%;35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倾向比例最低占到1.73%。通过图5分析发现,在车型喜好方面,紧凑型车、中型通过上图分析可知,工作业务需要、旅行家用是消费者购车考虑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家庭月收入的主要影响,在价图5购车车型(多选)位方面15万~25万元的中级车比较受青睐。针对此情况,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应主要针对15万~25万元的中型车发展汽车贷款产品,并针对此系列的汽车贷款产品多一些优惠政策和宣传。2.3消费者汽车贷款原因及渠道分析。图6购车贷款原因(多选)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调查的人群当中,购车贷款的主要原因是:现有购车资金不足占到64.99%;其中节约资金用于其他投资占到61.18%;利用现有资金购买更高档次的车占到48.01%。图7了解信息渠道在调查的人群当中,了解汽车贷款主要原因是:家人/亲戚/同学/朋友推荐介绍占到28.25%;其中销售人员介绍占到23.05%;通过电视/广告/报纸/网络渠道了解占到20.28%。通过对上图分析可以看出汽车贷款的购车方式已被消费者所认可,而选择汽车贷款的主要原因是现有资金不足。部分消费者是节约资金用于其他投资,也有消费者是通过汽车贷款购买更高档的汽车。其中提前消费的方式和汽车贷款消费行为的发展也已被消费者所认可。在了解汽车贷款信息的渠道当中,通过周围亲朋好友了解占的比例最多,为28.25%。消费者通过汽车贷款的方式购买汽车越来越多,通过贷款提前购买到心仪的汽车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了解汽车信息渠道方面,主要还是通过周围的亲朋好友。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汽车制造商应通过一些汽车贷款优惠活动加大力度宣传。2.4调研消费者汽车贷款支付方式分析。图8汽车贷款方式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调查的人群当中,36.57%的消费者选择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33.45%的消费者选择银行传统按揭购车贷款;23.22%的消费者选择通过汽车金融公司来进行购车贷款。图9选择汽车供应商在调查的人群当中,选择汽车供应商比较看重首付比例低、信贷利率低、还款方式灵活;分别占26.52%、25.82%、15.77%。这也与被调查者年龄近70%集中在35岁以下有关。图10服务质量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汽车信贷活动中,50.95%的消费者看重贷款手续费、利息是否合理;17.5%的消费者看重贷款产品设计是否合理。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汽车信贷产品方面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通过银行的传统信贷方式。首付比例低、信贷利率低的汽车供应商愈来愈受欢迎。在汽车贷款内容方面,有50.95%的消费者更关注于贷款手续费、利息是否合理。汽车金融公司和整车企业的财务公司等机构应多推出有关汽车贷款的信贷产品,拓宽汽车贷款渠道;在优惠活动方面,消费者更关注首付比例低、贷款利率低,相关金融机构应及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做出调整,推出优惠力度更大的产品迎合消费者,扩大汽车信贷市场。2.5消费者汽车贷款风险评估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贷款期限方面,38.82%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2~3年的还款期;34.14%的消费者愿意接受1~2年的还款期。1年和3~5年的分别占7.45%和19.58%。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月还贷额占家庭月收入方面,46.1%的消费者选择占11%~20%的家庭月收入;28.08%的消费者选择占21%~30%的家庭月收入;只有0.52%的消费者选择占51%的家庭月收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贷款购车风险承受方面,55.11%的消费者认为解决了汽车购置需求;53.38%的消费者认为有还款压力;50.95%的消费者认为缓解了现金流。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数消费者认同通过汽车贷款进行购车,但是在风险承受方面多偏保守,三年左右的贷款期限被多数人所认可。汽车贷款相比国外,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人偏向于期限长、贷款金额占家庭月收入低的保守方式。但是目前,贷款消费的方式的主要群体还是年轻人,在汽车信贷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相关金融机构应逐步深入结合消费群体的贷款消费偏好提供相应服务。

3西安地区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调研和分析发现,在西安市地区汽车消费信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善。3.1汽车贷款程序烦琐。在问卷采集后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纵观整个汽车金融市场格局,商业银行还仍然是汽车信贷的主要途径。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商业银行的发展紧跟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有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具有充分的有利条件。由于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占有了其他相关汽车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使得整个汽车信贷市场发展不平衡。让消费者的贷款方式趋于单一化,其贷款手续烦琐,合同条款不清晰,附加条件多,成为了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难题。3.2消费者信贷需求受到局限。消费者在银行贷款,所选择的汽车贷款产品,大多来自所申请银行提前出台的相关方案。消费者在选择贷款产品和汽车供应商时,选择性较少。在贷款方式上,也多依托银行传统按揭,银行信用卡的方式。由于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他相关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消费者涉及较少,所以在选择上也有了局限性。3.3信用评级和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管是之前出现的大规模汽车贷款“坏账”,还是现在依然存在着的不良信用。社会保障体系的尚未真正建立健全,经济的不富裕,在汽车贷款还款时,仍然还存在着不能按照合同按时还款的情况。一方面,对商业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对消费者自身的个人征信问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监管方面,目前的西安市金融市场发展不是很成熟,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到位。开放程度低、信息透明度低,在汽车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采集方面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消费信贷法律不健全,也没有专门针对汽车消费信贷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这使得消费者不能透明地了解金融市场的汽车信贷信息,也会出现消费者信息泄露的问题,信息安全难以保障。

查看全文

体育消费现状研究论文

摘要:着重研究现阶段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现状,由于经济因素和传统习惯等影响,保守性消费观念仍占主导地位;体育消费的绝对水平较以前有了大幅的增长,但相对水平涨幅不大。

关键词:体育文化产业体育消费水平消费意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的增强,以及体育运动生活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深入,人们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不可忽略的增长点。尤其是这几年,人们在体育上投入的金钱和时间都有了明显提高。人们不光是对于体育产业的实物(体育服装鞋帽以及运动器材等)消费在提高,对于体育信息消费(体育期刊,观看比赛、表演、展览等),以及参与型的体育消费(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等)的需求更是大幅增加。

一、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

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年~2010年)中指出我国体育产业包括三大类别。第一为体育主体产业类,指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对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指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指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他各类产业活动。根据以上可以得知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与观赏运动竞赛而对消费资料的使用与消耗。从狭义上讲即是直接的体育消费是指参与体育活动与观赏运动竞赛过程中对体育服务产品及与体育消费直接有关的实物产品、精神产品的消费。广义的体育消费指一切与体育活动有关系(联系)的个人消费行为。比如在观看体育比赛过程中购买饮料,去外地观看体育比赛的交通费、食宿费等等。归纳为两点就是实物消费和精神消费两大类。

1.实物消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