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9 23:35: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消防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化工消防安全设计
1引言
在现今工程建设中,消防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近年更新的一些国家标准中,越来越多的内容列为强制性条文。国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安全监管也越来越严。化工工程具有危险性大,破坏力强,现场情况复杂等因素,更是国家建设监管跟踪的重点。除国家标准之外,一些地方也出台各自更为严格和有针对性的规范和标准,以此来加强对消防安全设计的指导,并严格监督消防安全的建设。越来越高的建设要求,给传统的工程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消防设计也必须按照标准要求作相应调整。
2化工消防安全设计现状及特点分析
2.1化工消防安全设计的内容
化工类工程项目涉及的消防安全设计内容:可燃、易爆介质在生产、运输、储运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防护;生产厂房、办公用房、控制室、厂前区的布置防火考虑,以及区域内相关防火防爆设计。具体设计包括: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有毒和可燃性气体报警系统;扩音对讲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系统;防排烟、事故通风和空调系统;火灾事故警报装置和消防通讯系统;消防、高压泵启动联锁设计;消防设备供电;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联锁;各类事件联锁;火灾报警系统、DCS、ESD系统、安防监控等组成高层监控网络等。
2.2化工消防安全设计的特点及设计专业组成
石油化工消防设计思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石油化工企业的建设也迅猛发展,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工艺装置先进性都是前所未有,罐组超5万吨级、10万吨级已常见,万吨级装卸油码头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就要求我们消防设计工作者,结合实际正确合理进行消防工程设计,其中泡沫灭火系统是常见的应用比较广泛的系统之一。由于大连化工企业及国储油库近几年建设比较多,接触的泡沫灭火系统也比较频繁,本人在消防检测工作中,发现泡沫灭火系统从设计的完善程度及施工质量和功能完成上都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与国家消防规范、标准相违背,再加上一些设计者对系统陌生,对系统分类比较模糊,这样很难在系统竣工调试上能达到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本人结合实际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设计方案。
1存在的问题
(1)设计者对系统理解不深,设计不到位,对系统设计比较肤浅。体现在系统组成上,只知大体上组件,不能很好的的对系统由各种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动作程序有明确的掌握。
(2)缺乏对国家消防规范要求的理解,以及对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启动泡沫灭火系统的化工工程的认识。因为这样工程都设有中央控制室,对工程罐区、装置区、油库及装卸油码头等部位,都实施计算机自动化信息管理,而往往设计者对其认识不足,设计给排水专业和电信专业的之间合作协调环节有欠缺,不能在设计中,明确系统自动启动逻辑关系,最多在中央控制室实现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控制,使得设置在中央控制室内的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手动直接操作装置不能尽其所用。
(3)施工队伍水平低下。施工前,对泡沫灭火系统工程设计文件、图纸,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的细节工作(或进行不彻底)。由于看不懂图纸或按错设计错施工的指导思想去施工,到最后系统调试及竣工验收的结果是可想而知。
2泡沫灭火系统设计
多层住宅楼消防设计
一、设计消防系统的必要性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电器用品越来越多;装修档次越来越高;气体能源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从而使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危险性也越来越大。
1.1家用电器越多,用电负荷越大,再加上大多数装修施工的并非是具有资质的家装公司,而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个体水电工人。电气施工相当不规范,导致由于电路故障发生火灾的事件屡屡发生。
1.2装修档次越高,采用的可燃。易燃物品越来越多。家装物品火灾危险性大致如下:油漆(乙类),地板。天花衣柜书桌等木质家具(丙类),窗帘等纺织品(丙类)。这给火灾的发生、蔓延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1.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舍弃了木柴、煤等的能量来源,转而采用更为清洁。方便的能源例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显然,气体能源比固体能源要易燃得多,而且,一旦发生火灾而不能及时被迅速扑灭,气体能源供应系统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可能,使火灾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给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2.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中贵重物品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多层住宅楼消防设计
一、设计消防系统的必要性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电器用品越来越多;装修档次越来越高;气体能源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从而使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危险性也越来越大。
1.1家用电器越多,用电负荷越大,再加上大多数装修施工的并非是具有资质的家装公司,而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个体水电工人。电气施工相当不规范,导致由于电路故障发生火灾的事件屡屡发生。
1.2装修档次越高,采用的可燃。易燃物品越来越多。家装物品火灾危险性大致如下:油漆(乙类),地板。天花衣柜书桌等木质家具(丙类),窗帘等纺织品(丙类)。这给火灾的发生、蔓延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1.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舍弃了木柴、煤等的能量来源,转而采用更为清洁。方便的能源例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显然,气体能源比固体能源要易燃得多,而且,一旦发生火灾而不能及时被迅速扑灭,气体能源供应系统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可能,使火灾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给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2.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中贵重物品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消防配电设计方案探讨
摘要: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气设备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内容,不仅关系着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体保障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的前提基础。基于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做好消防配电设计工作,制定科学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电气设计;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在建筑设计中,电气设计是重点内容,消防配电设计又是电气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消防配电设计质量对建筑电气性能的安全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所以,就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消防配电线路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在消防配电设计过程中,应该基于全面系统的设计理念,全面结合电气设备的特点以及性能等,科学全面开展消防配电设计。
1建筑消防配电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整体优化电气设计的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以及运行成效。消防配电设计是电气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电气设备的整体安全成效。实践证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科学全面的消防配电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电气设备的类型以及运行特点等来开展消防配电设备,能够有效降低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整体优化电气设备的运行成效。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建筑内部的电气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建筑内部的电气设备类型日益丰富,只有落实科学的消防配电设计,才能够确保这些电气设备都能够稳定发挥作用,继而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科学的消防配电设计,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消防安全隐患,有效降低电气设备可能存在的火灾威胁,进而整体保障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效益,全面保障建筑物的整体安全。
2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存在的问题
附设在冷库消防设计的运用
摘要:结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对附设在民用建筑内的冷库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冷库的火灾危险性,对冷库的消防设计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消防安全措施。
关键词:冷库;消防设计;安全措施
近年来,经济迅速增长,冷库火灾事故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时有发生。但是现行国家消防设计规范尚未对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有明确要求,这给消防机构在日常的火灾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相关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提出了消防安全措施。
1火灾的危险性分析
1.1保温隔热材料多使用可燃、易燃材料。因为附设在建筑内的冷库对保温隔热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部分冷库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通常会为节省成本而采用可燃易燃的保温材料,当发生火灾时,明火会在其四壁内垂直贯通,并且空心夹墙也会极快的发生烟囱反应,火势迅速增强,且燃烧速度极快,不利于消防灭火。1.2存在违章明火施工的问题。在进行冷库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保温材料填筑于隔热层中。此时就需要对墙面及地面进行高温防潮防水处理,这也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同时,在进行冷库管道检修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焊接施工,也容易产生明火,进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此外,如果冷库起火发生于低温条件下,则燃烧相对较为隐蔽,阴燃时间长,消防人员难以快速锁定着火点。同时,阴燃火焰偶尔还会发生在夹墙内,这也加大了寻找着火点工作的难度,不利于控制火情。1.3火灾会产生有毒气体。冷库起火后,因为氧气不充足,所以燃烧并不充分,而此时则会产生含量较高的一氧化碳。同时,因为保温材料多采用泡沫塑料,此种材料在燃烧时会释放诸多的有毒气体,并且其遇到明火后,也极易发生爆炸。
2调研情况
城市消防车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解决城市消防车由于种类繁多导致的价格昂贵、体量庞大、功能单一、不易储存等问题,并对云梯装置进行了优化改良。透过专家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取设计需求网状图,再以专家问卷的方式选择出提及频次较高的问题进行优化创新设计。设计提案以模块化设计理念为指导,将原本单一存在的功能转化为数个模块化的组合。模块化的车体设计,提高了现役城市消防车的实用性及功能性,降低了研发及制造成本。专家访谈有利于获取潜在的设计需求,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优化了城市消防车的功能系统,整合的研究方法确保了设计提案的可行性,可作为后续设计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消防车;模块化设计;云梯消防车;功能优化设计;造型设计
我国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的人口总数约为13亿9008万,其中,城市化人口比重约占58.52%[1]。聚集区人口密度较大存在各种安全问题的隐患,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2018年全国发生火灾23.7万起,造成1407人死亡、79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36.75亿元,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接警出动115.7万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1273.2万人次,出动消防车辆219.3万辆次[2],由此可见,我国消防工作任务量巨大,及时提供更优质的消防设备迫在眉睫。其中,消防车使用频率极高,且对于消防工作的展开至关重要。就城市消防车来说,容易受到交通、城市构造、价格以及体积等因素影响,加之火情种类繁杂,现场情况多变,从而要求消防车具备多功能,以应对各种情况。文章针对上述情况,以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对城市消防车进行优化设计。
一、专家访谈
为准确把握消防员对城市消防车的功能需求,设计团队前往西安消防队展开调研,以专家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设计团队采访了西安消防队的在役消防员,通过提问的访谈方式最终确定以城市消防车作为个案展开研究。透过访谈了解到,我国城市消防车多为进口,进口价格超过100万元/辆,其中,云梯消防车和排烟消防车等特殊功能消防车的价格比普通城市消防车高出几倍,同时体积庞大,以致国内消防队中云梯消防车的配备率极低,就西安市消防队而言,仅有一辆云梯消防车在役。在线下第二次调研中,设计团队梳理了第一次访谈调研中得出的几项重要问题,并搜寻了如图1右侧所示的几款不同功能不同造型的消防车再次进行访谈调研。设计团队通过访谈总结并整理出了消防员的设计需求网状图,如图1所示,主要信息栏包括第一层(抽象形容词)、第二层(原始评价)以及第三层(具体条件)三项。通过该网状图筛选出提及频次最高的5项抽象形容词,即实用性、多功能、安心感、造型感以及便利性,围绕这几项的原始评价和具体条件,设计团队制作了一份具有针对性的城市消防车问卷调查,通过专家填写来收集可靠数据,从而得出设计之初所要限定的设计范围,即重点关注城市消防车的实用性、功能性以及机动性等问题。同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云梯消防车体积大不易存放等问题是主要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将此问题作为本文创新设计的目标。
二、模块化设计理念
建筑消防设计理念探讨
摘要:建筑消防设计是从源头上加强建筑消防的最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消防设计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水平,努力提升消防工程的设计水平创新,为我国的建筑消防工程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消防设计理念的创新。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计理念;创新
1、建筑消防理念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传统的建筑消防安全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这些设计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作为建筑工程来说,应该积极重视建筑消防工程的设计,加强对设计理念的创新。
2、建筑消防设计的现状
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和消防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国家和研究学者等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已经研发出了超过800项的消防科研成果,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标准及其检测设备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与取得的成果相比,由于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仍不成熟,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安全问题数量仍旧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
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栋栋高层建筑屹立在城市上空。高层建筑各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高层建筑疏散消防设计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的方法,为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安全;消防设计;方法
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向往越来越密切,一幢幢高层建筑矗立在城市中。高层建筑满足了城市对空间的需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同时大量高层建筑的出现也逐渐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建筑消防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视[1]。高层建筑划分的功能区多,内部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其救援难度较大。因此,建筑消防系统设计对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保障人们生活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建筑疏散消防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的方法,为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1安全疏散设计的概念
所谓安全疏散的含义是指,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对建筑内的物资和人员通过疏散通道进行撤离。安全疏散设计是通过对建筑内各个楼层的布局进行分析,预测在火灾发生时,烟气流动及疏散的形势,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安全疏散设施和提供科学的疏散方法,保证建筑内的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得到撤离。科学合理的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能够有效的将消防设施、环境因素及人员结合起来,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的降低损害。
2当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问题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研究
21世纪,上海涌现出众多为世界建筑业瞩目的大型公共建筑。在这些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国建筑、消防业界通常采用的指令性建筑防火规范在绝大多数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但对于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而言,指令性规范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何运用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这一建筑消防工程领域最前沿的手段来弥补我国指令性规范的不足,如何跟上国际建筑消防性能化不断发展的步伐,已是当时我国消防界同仁亟待解决的问题。2002年,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上海市科委下达的“大型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研究”课题,拟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综合评估和研究大型公共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同一年,当时上海最大的购物中心、以“成为整个华东最顶级的购物场所”为目标的正大广场进入最后的建设阶段。“正大广场的内部是一个敞开式的弧形空间,没有分隔区域,所以无法安装防火卷帘。当实际情况突破指令性规定时,该怎么办?”正大广场内部空间新颖独特的弧形设计带来的消防难题,正好成为了实施科委项目的最佳对象,于是我们想到了性能化设计。“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是一个舶来品,定义为:针对建筑对象的消防安全目标,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取计算机模化或数理推算的方法,确定合理的消防安全设计。简而言之,就是为建筑“量身定制”。2002年3月,在当时的上海市消防局统一指导下,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同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上海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率先在全国发起成立了“上海市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推进小组”。推进小组确定了“深化上海消防科学技术革新,提升上海建筑的消防技术水平,指导服务于上海的建筑防火研究、设计和审核”的工作方向和指导思想。我也有幸成为了推进小组成员,推进小组组织研究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正大广场。以正大广场的消防性能化设计为基础,我撰写了论文《大型公共建筑防火性能化评估方法基本框架研究》,建立了性能化评估方法的总体框架。这也是国内第一篇有关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探讨的文献。为了提高推进小组成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及时了解国际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发展动态,全面掌握国外性能化安全的评估方法,我们先后和美国消防协会(NFPA)、美国罗夫简森公司(RJA)、澳大利亚国家科学研究院(CSIRO)、英国消防工程师协会、芬兰马乐古·卡屋瑞拉有限公司的相关专家进行了广泛沟通和交流,开拓了视野。同时,整理翻译了美国《消防工程师手册》第三版中与消防安全性能化较为密切的相关内容。
对美国ICC规范、英国BSDD240规范也进行了部分翻译,使推进小组成员在相关理论知识方面得到了积累与提高,掌握了建筑消防性能化工作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了解了国际上消防性能化领域的新成果。在此基础上,为使上海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经过消防性能化推进小组研究,先后报经上海市消防局签发了《上海市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实施意见》和《上海市消防性能化工作细则》,不仅明确了职责分工,还制定了上海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短期、中期及长期实施方案。同时,对性能化设计与评估的适用范围、报告内容、分析步骤、评审程序进行了规定,将此项工作纳入了正常轨道。在此过程中,我先后参与并完成了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航站楼、上海铁路南站、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中科院上海光源研究基地、宜家(上海)物流中心、上海大众汽车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或评审工作。通过对大型建筑工程实例的设计尝试,我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和新方法。对如何确定工程项目的消防安全目标,确定评估对象的可接受判定标准,对如何模拟火灾场景,分析指定的火灾场景,针对不同要求运用相关量化分析的设计工具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为了让关心消防的人士对建筑消防性能化有较为客观全面的了解,推进小组成员沈友弟、曾杰和我分别以《性能化的推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性能化成就建筑与消防的和谐美》《性能化发展必须突破三大瓶颈》为题在《上海消防》杂志上通过访谈的形式作了科普性介绍。随着建筑消防性能化推进工作的持续开展,逐步建立起了日益融洽、通力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有效形成了一个由消防主管部门、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相关大学专业人员紧密协作,共同开展建筑消防性能化推进工作的良好局面。
从那时起,上海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极富个性的现代化新建筑不断出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规模场馆建设,为从事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及评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以大空间建筑为代表的消防技术时代是消防技术变革成熟的一个里程碑,从内在机理上孕育了消防理论和学科的诞生。建筑消防性能化工作推动了消防设计对特殊工程的合理分析,推动了对消防火灾隐患的正确判定,更加强了消防设计和消防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也为当今消防工程师的培养运作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作者:韩新 单位: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