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9 14:54: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县域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县域经济 特色为本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性、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由于我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县域经济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总体上看,笔者认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尤其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在空间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县城经济。因为县城集聚了县域内各种资源和行业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点。过去大搞“一大二公”,实施平衡发展战略,致使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县城带动乏力。为此,要吸取教训,在发展县域经济时,要重点发展壮大县城经济,并以此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在产业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在县域这个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层次低,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经济欠发达,缺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展工业经济。
在所有制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县属国有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主体地位日益萎缩,给县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就业、财政和稳定的压力。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填补县域公有制经济全面退缩形成的“真空”,只能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外,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战略。
在资源利用上,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在现代经济的全面竞争中,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纵观各地经济发展的轨迹,凡是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均是该地区特色经济能量充分释放的结果。那么,如何寻求自身特色能量释放的最佳途径呢?
县域经济推动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县委经过认真调研,结合近年党建工作开展实际,为继续深化和拓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和“旗帜工程”活动,决定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以实施“兴镇先锋行动”为党建工作总抓手,坚持以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以“围绕热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覆盖盲点、创新亮点”为工作方针,通过实施“基层党组织活力增强、党员人才队伍培养、农村党员率先致富和党的新形象塑造”四项行动,实现党的建设创新发展,经济建设有效推动,社会和谐稳步推进的目的,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创新理念,整合资源,构建“兴镇先锋行动”党建工作新格局。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发展县域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从创新理念,整合资源入手,突出“兴镇、先锋”两大理念,以实施“兴镇先锋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以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廉政建设为重点,抓党建促发展、促和谐,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使全县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和先锋模范。
实施“兴镇先锋行动”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围绕中心,促进发展;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坚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兴镇先锋行动”,使全县基层党组织成为“五好”先锋,即“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达到“三增强”目的,即使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服务、团结和组织群众的作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担负起带头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地区本单位工作任务的责任,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使广大党员成为“五带头、五先进”的先锋,即“带头学习讲政治,做到思想先进;带头干事谋发展,做到行动先进;带头创新争一流,做到业绩先进;带头服务比奉献,做到作风先进;带头自律树榜样,做到形象先进”,努力使广大党员在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勇挑重担、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目的。
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五四三”工作思路实施“兴镇先锋行动”。即:“五类组织”分类实施(农村、机关、社区、非公企业和窗口服务单位党组织);“四项行动”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力增强、党员人才队伍培养、农村党员率先致富和党的新形象塑造);“三大建设”显见成效(创新党的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从而将“兴镇先锋行动”的要求贯穿到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党建工作的各个领域,统筹城乡,覆盖机关、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延伸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构建“兴镇先锋行动”党建工作新格局。
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创新“兴镇先锋行动”党建工作载体。
县域经济发展途径研讨
1引言
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县域”这个概念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里的经济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因此国民经济需要加快转变发展的方式、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自然也要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减小对外依存程度,通过发掘内部力量,从而实现自身县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内源型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
2.1内源型发展理论的内涵
内源型发展理论,也有学者称之为内生性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最开始是用于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问题。对于内源型发展的概念,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①VanderPloegandLong认为,内源性发展是一种动员过程,它要求本地社会将各种利益集团集合起来去追求符合本地意愿的规划和资源配置的机制,从而达到发展本地技能和资格方面能力的目的。②Garofoli认为,内源性发展包括在本地层面进行创新的几种能力:如何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如何转变经济社会系统的能力、如何促进社会成员学习的能力,形成符合自身社会规则形式的能力。③日本学者宫本宪一和鹤见和子对内源性发展理论也有阐述:前者归纳了内源性发展模式的要点,包括居民的学习、综合目标、产业开发和居民参与制度这几点;后者提出“内发的发展论”,指出“不同地区的人们和集团适应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遵循文化传统,参照外来的知识、技术和制度,自觉地寻求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创造出理想的社会形态以及养成人们自觉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者和文件对内源型(或内生性)发展的含义解释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方面,内源型发展是一种主要由地区内部来推动和利用地区自身优势和资源,尊重自身的价值和理念,探索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照搬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
2.2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原因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考究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意义重大。
1.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1.1强国富民的基石。据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县域国土面积896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内人口总数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全国县域经济的GDP为6.45亿万元,占全国GDP的55.15%。同时,县域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才能稳定。
1.2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1.3拉动消费的“超市”。在县域范围内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集中了货币总量的60%,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1.4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贸、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十一世纪,县域经济作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剂。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单元,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公务员之家县域经济的发展历来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很多地方都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措施。总结近年来隆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如何认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历史上,从秦朝统一设县以来,历朝更替,唯县的建制至今不变,县一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进入新世纪,随着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更加突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共有28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2003年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看,大头都在县,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县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县级行政机构向下贯彻落实。县域经济纵贯城乡、横跨一二三产业,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经济成份发生大的变化,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发达地区成功经验来看,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对整体经济的越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县域经济”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2004年中央1号文件也都相继提出要壮大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从上至下已基本达成了共识,许多省市都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如“扩权强县”等不同形式的放权改革,县域经济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跃进。如河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把县域经济列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之一,为了充分调动县一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给资金、给项目逐步向给政策、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转移,从而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步入了新的阶段。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浪潮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推进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制定规划、创建名牌、市场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对发展县域经济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县域经济创新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崛起将对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一初步探讨。
一、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二)要切合地区实际。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高质量、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切实做好名牌战略工作,树立名牌意识,强化名牌观念,积极探索实施名牌战略的新路子。(一)强化创名牌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名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推介名牌、保护名牌、争创名牌的宣传网站,在扩大宣传的同时,引导现有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及产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活动,引导企业运用现代营销,强化广告和形象策划,塑造企业形象,打好名牌战略,叫响地方品牌。
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概念在党的*报告提出以后,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是农业大省,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加快崛起进程、构建和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研究,借助主成分分析、基尼系数分解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县域进行梯度划分,找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从量上揭示*县域经济差异状况及成因,剖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县域经济变动的纵向研究:波动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幅波动较大(如图1所示),阶段性特征明显。依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来划分,1978年至2005年,*省县域经济增长可分为五个阶段,即1978―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恢复增长期。1978年前,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生产力初步释放,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1年到1985年,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2.5%,比全省低1.0个百分点。但财政收入增10.2%、农业总产值增11.9%,分别比全省平均高出1.9和0.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县域经济已经逐步摆脱贫困落后和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开始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0年)――平稳增长期。“七五”时期,全省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民转向市民,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县域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局面。这阶段,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仅为5.2%,农业总产值年递增也只有2.7%,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减少7.3和9.2个百分点。
做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考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市被列入省和市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县(市)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做好全市县域经济和社会评价考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抓好《暂行办法》的宣传贯彻,不断深化对评价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是按照《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补充意见》(发[]8号)“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要求制订,经省政府同意后印发全省实施的,是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贯彻落实《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对于强化县域经济运行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暂行办法》确定的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衡量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据和尺度,认真研究,把握重点,完善好“十二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要把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与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全市上下加快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确评价考核的指标、方法,做好评价考核的基础工作
(一)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苏北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单元,充满着活力,蕴涵着希望,在解决苏北“三农”问题,在“把江苏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的目标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苏北县域经济在积极探索发展的同时,其内外部的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未来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苏北县域经济是更开放的经济体。随着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形成,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再重复“诸侯经济”的老路,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基于县域经济要素秉赋的开放型特色经济,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注重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利用,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龙头企业仍是苏北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作为市场的基本单元,起着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市场活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在苏北地区往往是几家龙头企业支撑着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龙头企业通过调动当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增加企业所在地的社会财富。当地政府在关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布局的考虑中,往往是考虑龙头企业对原材料的吸收消化能力,产成品价格优势的基础上,制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地方特色产业链发展政策。
第三、发展苏北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苏北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要组成的经济体,苏北县域是农村的集中区域,县域内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能否建成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总理在经济日报成立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批示中,就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推动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工作,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内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四、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力正在丧失。资源优势是影响苏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苏北县市,有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等自然要素禀赋的县市会在起跑线上有率先发展的机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枢纽和产业布局的调整、非再生资源的长期使用,这种优势正变得越来越小。由于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的衰退,可能对经济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今年国际发展方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已成为苏北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推手。
发展县域经济整改措施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自己多年在基层行政工作的经验,我深深感觉到,体制改革并通过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环境,仍然是当前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实力也得到提高,特别是沿海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发达、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体制改革速度快,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民营经济发达等原因,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当前制约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落后、土地和自然资源制约、资本不足、县域工业和服务业落后、劳动力流动不畅、技术落后以及体制和制度不完善等等。如果把这些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笼统划分为体制、制度因素和生产要素因素两个大的类别,并进行比较的话,我认为,在当前我们国家依然处于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之中,通过体制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框架,对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作用要比讨论生产要素的作用和配置以及产业政策要更为重要而迫切。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转型经济里,尽管诸如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等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
从理论层面看,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具体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在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基本观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这是因为:第一,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第二,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第三,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从现实层面来看,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制度、思想、政策和做法并没有被完全放弃,新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完善的体制、制度、政策和做法在严重地制约着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效率。这也是我国许多县级政府一再强调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拼命建立各种工业园区,但县域经济总是徘徊不前的真正原因。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说,虽然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体制改革的直接结果,但体制改革肯定是经济增长的直接诱因,而且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不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状来看,都是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就是说,体制、制度等非经济因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各种经济因素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就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而且这种转轨还是渐进性的,中间经历了很多中间环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攻坚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包括法律体系、经济体制、政府职能以及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都有待完善。这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和体制、制度基础,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不能脱离这样一个背景和基础。因此,在当前这个时期,探讨资金、资源、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和配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用的,探讨相关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必须的,但这一切都必须以中国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为背景,即在把这些理论转化为政策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中国的体制和制度基础状况,否则,理论上看起来很完善的政策也总是在实践中变形或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