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9 14:18: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显性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财政的显性化及原因

财政的不安全自古有之,在古代和近代,财政危机通常是社会动荡、暴力革命、政府更迭的导火索。但自由市场经济建立后的近200年间,早期市场经济国家基本没有发生过财政危机(其中甚至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财政的不安全迹象开始出现并呈蔓延之势。

先看早期工业化国家: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绝大多数福利国家的政府出现被称为“福利病”的财政危机。里根政府大幅减税以刺激经济从而引发天文数字的财政赤字,美国国内关注财政安全的呼声鹊起;90年代后进入长期萧条的日本力求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整个经济复苏,因此大量发行国债,也使财政安全堪忧。再看新兴工业化国家:拉美、东亚、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8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外债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三种危机交织到一起,互为作用,财政是这些危机的最终承担者,一些国家的政府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援助,接受结构性重组,丧失部分财政主权。还有转轨国家:转轨国家的政府一方面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收入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转型的代价,承担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支出责任,同时还要利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财政困难尤甚。

可以这样说,世界上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财政安全隐患。这一现象已受到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典型的表现是,致力于协调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织曾专门组织有关专家与各国财政部门合作研究一国的财政可否持续。综上所述,我们足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财政安全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呈显性化之势。

财政安全问题的显性化激发了理论界对其根源的反思。

在市场经济制度与财政安全的关系上似乎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根据经典经济理论,市场经济内生财政平衡。公共财政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只需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执行经济职能。有限的作用领域决定了政府的支出规模是有限度的,而以支定收的税收理论依据也排除了支大于收的可能。虽不能排除经济萧条时期出现财政赤字的可能,但从整个经济周期考察,财政预算基本能达到周期性的平衡;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国家不应存在财政安全问题。或者退一步说即使出现财政安全问题,也至多是某些国家的特例。而事实上是新老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着财政的安全问题,这是为什么?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内生财政不安全因素,因为经济风险是市场经济固有的,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都面临风险,财政风险不可避免。这种观点虽有道理,但又不符史实。我们说过,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200年间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普遍存在于各类国家的财政风险,而恰恰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制度日益成熟之时,在政治法律制度日臻完善之日,财政安全问题反倒在世界范围内凸显,这又该作何解释?

更多学者试图寻找制度以外的原因: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财政安全问题凸显的原因。但经济史实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前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早期市场经济国家并没有发生财政安全问题。可见,经济全球化既不是财政安全问题凸显的充分条件,也不是财政安全问题凸显的必要条件。有人认为政府从资金与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向私人部门担保者的角色转换带来了财政风险,但不直接提供资金服务恰好不给政府带来直接的支付负担,何以祸及财政安全呢?有人认为是财政机会主义倾向造成政府过多的隐性的、或有的负债给财政安全造成了威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有机会主义行为呢?

查看全文

物资采购管理显性化标准化思考

摘要:对以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为依托,应用大数据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关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有机融合,开发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通过物资收、发、存在线适时动态监控,实现计划、采购、库存、消耗等物资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显性化、标准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管理;显性化平台

1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的构建

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将物资采购、库存、消耗、质量4类数据以图形、报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物资管理现状的系统。1.1实现数据融合。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将路局各业务处、财务处与物资管理数据紧密地融合,实现对全局物资成本管理的动态监控。1.2全面分析优化。通过对计划、采购、库存、消耗、质量等各类数据多角度分析、挖掘、提取,按照不同维度、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不同形式供物资、财务及生产经营部门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分析月、季度和年度报告等,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3科学决策参考。通过对计划、采购、库存、消耗、质量等关键指标数据深度钻取、准确呈现,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优化生产成本管理和经营策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1.4动态预警管控。通过对物资库存、消耗和财务成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形成以各专业系统、站段、成本项目、修程、车型为主题的分析、预警展示界面,实现物资库存、消耗的显性化和动态管控。

2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的实践应用

物资显性化管理平台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消耗管理、质量管理和辅助决策5个模块,通过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动态监控、显性管理、科学决策等主要功能,不断赋予物资管理新的内涵。2.1采购管理。平台能够按系统和物资类别分析全局各站段上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合理性及各级采购部门计划落实情况,从采购方式、采购价格和采购来源等各方面进行监控,实现物资从计划到采购的全过程科学管理。2.1.1提高需求计划集中提报比例。应用显性化平台以前,全局物资需求计划集中提报率在60%左右。应用显性化平台后,对站段需求计划进行实时专题展示、比对排序、分析评价和考核通报,集中提报率达到95%左右,有效发挥了规模采购优势,最大限度减少了单一来源采购。2.1.2实现大额采购监控。利用平台对全局10万元以上的物资全部纳入重点监控范围,每日进行采购数据的钻取查询、比对分析,对大额物资采购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大额物资采购过程依法合规,采购结果科学合理,有效降低采购风险。2.1.3实现采购价格差异分析。利用平台对单笔物资采购价格与全局加权平均价进行比较,差异超过20%的均要说明采购理由,并按采购权限由相关领导或采购监督人员核实确认。采购价格差异较大且无合理理由的,将对采购人员严肃问责。2.1.4规范站段零星物资采购。应用显性化平台以前,站段超范围采购,化整为零采购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采购价格与路局集中采购价格差异较大。管理部门只能靠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解决时间滞后。应用显性化平台以后,站段全部的物资采购都通过平台公开显示,路局每月进行专门分析评价,对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问责,有效规范了站段零星物资采购行为。2.2库存管理。平台能够按照年、季、月、日等时点,对全局、专业系统、站段、车间、仓库、物资分类、物资编号和物资在库状态等进行检索,实现对全局及各单位库存指标进行分组展示,对库存超储、积压情况进行预警,对库存资金周转次数进行同比和环比分析,从而强化成本管理,将库存物资控制在科学合理水平。2.2.1规范信息系统库存核算管理。在平台测试物资管理信息系统(2.0)初期,暴露出个别单位使用不规范数据失真的问题。按照财务款源、物资属性、功能用途等性质,统一设置为运营维修、机车专用柴油、线上料、修旧利废等12个标准仓库类别,要求站段凡是生产经营和建设所需具备实物形态的物资采购都要纳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核算,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全局库存情况。2.2.2动态掌握全局库存。对库存进行日报分析预警,督促各站段及时进行收、发、存作业,做到日清月结。对全局和各站段的库存物资动态查询、显示和分析,通过站段间、系统间的数据对比、指标排序,促进各单位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库存结构,压缩库存资金占用。2017年12月末,全局运营维修物资库存31081万元,较年初33977万元减少2896万元,较定额37839万元减少6758万元。2.2.3实时监控积压物资。实现了库存无动态物资按6个月至3年分时间段进行查询。积压物资会在平台突出显示,产生积压物资的单位必须逐笔填写理由,并通过平台监督整改情况,有效提高了积压物资处置效率。2017年,全局已列销、利用积压物资429万元。2.2.4代储物资资源共享。利用显性化平台建立全局代储代存物资信息库,将分散各地的代储代存物资资源整合为全局储备信息公开,各站段根据生产需要互享共用,进一步提高了代储物资利用效率,缩短了供应组织时间。2017年,共对动车配件、和谐机车配件、客车配件、货车配件、电务配件、机车轴承、劳保用品等12个大类,80余个品种约2800万元的物资实行了代储共用。2.3消耗管理。2.3.1动态掌握物资消耗情况。管理者可以通过平台对物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随时了解物资消耗情况,总结消耗规律。通过对同期、同修程所消耗物资情况的对比,清晰地看到各系统、各单位、各项目的差异情况、节超情况,及时发现消耗异常。2.3.2加强风险预警。对消耗数量与定额不匹配、消耗数量明显不合理、不同时期消耗差异过大等问题进行风险预警,分析成因,制定解决措施,进而指导运输生产。2.4质量管理平台首页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版块和提示版块,内容每日更新,对前一日平台监控到的风险内容进行及时预警,提醒操作者仔细核对。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设置第一道防火墙,起到事前警示作用。2.4.1质量管理内容具体化。平台预警有提示、说明能查询、重点很明确,使监督的内容更加全面、方式更加便捷,极大地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2.4.2质量管理考核科学化、公开化。平台通过图表的形式将中国铁路总公司、路局在物资质量监督检查、信用评价、质量事故等方面发现的问题及处罚结果公开展示,促使各单位加强物资质量验收把关,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2.5辅助决策分析平台实现了物资计划、采购、节支、库存、消耗、质量等主要物资指标的综合统计分析,为物资管理方针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创新、流程环节控制提供大数据支撑。通过平台数据分析,站段能及时发现物资管理问题,制定措施解决。路局相关部门能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规范物资管理工作。通过各单位主要物资指标考核排序及点评分析,建立各专业系统和系统内各站段“红黑”榜,实现主要业务指标评比的公开化、透明化、显性化。

查看全文

浅谈企业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论文

摘要:企业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种知识可以相互转化,最重要的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本文在对隐性知识进行了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各种解决策略。

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研究

1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概述

1.1隐性知识含义、特征及分类

1.1.1隐性知识的含义目前,对知识分类最具权威和最流行的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GD,1996)的分类方法,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是依据知识的属性和传递的难易程度而划分的。显性知识是指通过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以语言,文学、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的知识,易于编码和存储,便于传播和共享。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的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非编码型知识。

1.1.2隐性知识的特征①隐性知识的内隐性。内隐性是指隐性知识以某种潜在形式隐含于个体的意识之中,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技术、诀窍,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难以用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加以明确表达。②隐性知识的专有性。专有性是指隐性知识属体在占有上的垄断性的及运用上的专属性,表现为:一是除非通过学习和亲身实践,否则某一属体的隐性知识难以转移给另一属体;二是掌握某一隐性知识的属体转换方向去掌握另一类自己未曾拥有的隐性知识,所付成本高昂。③隐性知识的难以模仿性。隐性知识的难模仿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过程参与性、完整性和不明确性。④隐性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隐性知识的积累必须以一定的隐性知识存量为基础,缺乏相关的隐性知识积累,企业无从习得和吸收其它知识。企业的增量隐性知识严格依赖于企业的存量隐性知识,这就是隐性知识所表现出来的路径依赖性。

查看全文

民工权利意识显性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调查方法:范围、方式和内容;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农民工权利实现及权利意识状况;改善农民工权利状况的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民工是我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群体、选择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企业、饭店、火车站等为调查点、关于农民工年龄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农民工从事行业的调查、就业渠道、农民工外出找工作的渠道很多,但主要还是通过熟人介绍等比较原始的方式、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状况的调查、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相对低、农民工工资克扣、拖欠时有发生,仍然困扰着农民工群体、劳动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在工作中受歧视严重、加强农民工就业与劳动权益保障、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将其纳入城市文化生活体系、建构体系化、系统化、常规化、制度化的农民工培训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在城市社区增加农民工权利实现的制度空间等,具体请详见。

农民工是我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制度等因素,农民工在城市中没有获得相应的待遇和尊重。本项研究是以石家庄市为个案,通过实证调查,考察农民工权利意识和权利保障的现状,思考相关政策的合理性,为提高农民工权利意识和更好地实现农民工权利,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调查方法: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342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93%。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择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企业、饭店、火车站等为调查点。

调查数据处理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给出表格统计数据描述或图形描述。

调查的主要内容:城市农民工权利现状,包括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权利意识情况,包括参政意识、维权意识、法制意识。

查看全文

体育教师缄默知识诠释与显性化

[摘要]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与显性知识相对应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自发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对体育教育活动具有促进或阻碍的双重作用。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知识结构完善、教育效果提升。体育教师宜通过集聚显性知识储备、师徒帮扶、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教学科研等途径将缄默知识显性化,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缄默知识;体育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

缄默知识自被英国物理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ichaelPolanyi)首次提出后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由此形成了新的关注热点。学界从教育教学的不同角度对教师或学生的缄默知识进行了探究,其成果主要集中在缄默知识对教学改革的启示、缄默知识与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教师缄默知识的生成与显现等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离不开大量缄默知识的运用,缄默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认知和教学实践有着促进或阻碍的双重作用,其功效取决于缄默知识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以及教师对它的洞察和有效使用。近年来,体育学界同样关注缄默知识对体育教学各方面的影响。透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体育教学中的多数研究主要是从缄默知识的概念出发,对体育教学过程中诸多缄默知识现象的揭示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如吴耘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缄默知识现象进行了探索,在《缄默知识和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现象》一文中,简要地介绍了缄默知识及其特征,以及对体育教学中的教师缄默知识及其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人们认识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提供借鉴[1];阮永福等在《对缄默知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中对“缄默知识”的含义和特征以及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缄默知识”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并认为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几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石江年等在《论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存在与传递》一文中认为,缄默知识存在于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师生的运动技能之中,体育教学中缄默知识传递主要有“学徒制”和缄默知识“显性化”两种形式[3];侯建斌在《体育缄默知识的转化及显性策略研究》中,从知识螺旋理论角度提出体育缄默知识的显性化策略[4];孙晓东在《谈缄默知识显性化》中认为,体育教师关注显性化的体育知识远大于缄默知识。他提出可以通过将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来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最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5];陈新萌在《身体的“在场”与话语的“缺席”》中,以“在场”和“缺席”的哲学话语诠释了武术传艺者和学艺者之间缄默知识的存在、显示与传递[6]。尽管学界对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含义、特征、作用及其显性化等有了初步研究,但无论是从关注度、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的任一方面来看,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对缄默知识的重视程度及研究深度都还远远不够。有鉴于此,有必要深刻认识“缄默知识”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挖掘其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发挥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功效,为推动体育教育教学事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助力。

一、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理论逻辑与界定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关于“缄默知识”的认识贯穿了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在认识论的历史中,人们长期重视显性知识而排斥非显性知识,直到1958年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这种注重非理性、实践操作性、个体感觉的知识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后几十年,中外学者对缄默知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波兰尼将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种,一种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显性知识;另一种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7]25;斯腾伯格认为,缄默知识是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不能被语言明晰地传授,而且往往甚至不能用词语表达[7]26;斯顿麦克同样提出,缄默知识是难以用言语清晰表述,它存于人们的手上和头脑里,只有通过行动才可以使它们凸显的知识类型[7]26;斯彭茨认为,知识本身就是由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组成的,两者是不能分割的[7]26。缄默知识是“不能轻易用言语表述,仅存在于人们的手上和头脑里,只有通过行动才可以使它们突现”的知识类型[8]。我国学者在前人对隐性(缄默)知识研究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学者方明将缄默知识的定义为:高度个体化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习惯等形式存在,而很难用文字、语言、图像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类型[7]14。其实,缄默知识并不是不能表达,只是比较零散、主观、缺乏逻辑结构,表达起来不像显性知识那样有严密的逻辑性,让人可以借由语言逻辑轻易理解。关于教师知识构成的研究,学界大多认为其知识构成由学科(学科原理)知识、课程知识、教育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环境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个人实践知识、案例知识、反省的实践经验等组成。上述知识结构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明显的显性知识特征,如学科(学科原理)知识、课程知识、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而另一类,如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知识、突发事件处理的知识、集体合作的实践性知识、个人的实践行知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反省的经验总结、有关对学生的个性化认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体验与感悟等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则含有相当多的缄默知识成分。与人类有两种知识形态的广义论逻辑相同,体育教师同样具有两种类型的知识结构,即可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和不能清晰表述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有研究指出,无论是在体育教学教师个体(群体)间、学生(群体)间的交流过程中,还是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运动技术的形成过程和教学过程控制等环节都存在大量缄默知识的应用。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遇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问题,如球类中的“球感”“游泳的水感”、运动技能掌握的“顿悟”或对运动理论与教学理念的个性化理解,或教师对科学研究形成的个体感悟等,其中那些很难用语言清晰表述的知识就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另外,从教师成长的视角看,专家型教师或研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的最大区别是专家型教师或研究型教师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拥有丰富且对教育活动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缄默知识。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是否就是关于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和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个体性特征突出的实践类知识?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研究和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群体的经历是可以验证这个假设的。笔者长期从事体育排球专业和大学体育排球项目的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悟到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大量的个体实践性而难以清晰表达的知识。如排球教学组的老师在教授同年级、同专业的排球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阶段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语言、师生关系处理以及对运动技巧的理解和内容的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不同的风格与特点,而这种差异完全是基于自己教学经验与“感觉”而形成的,具体“为什么”“依据什么”则难以清晰表达,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动作呈现的差异较大,结果是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差异明显。基于以上分析,可将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定义为:体育教师在学习工作、教育教学实践及成长经历中,经过理解感悟自我建构形成的个体化的且难以用语言表达或沟通的从而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经验、认识及实践操作类知识,它通常是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的。

二、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类型与价值

查看全文

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分析

摘要:德育显示课程和隐性课程是当今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两种最基本形式。二者各有优势,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尤其要促进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艺术院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其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也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得以强化。

关键词:艺术院校;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

高校德育显示课程和隐性课程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两种最基本形式。目前,德育显性课程是主渠道,德育显性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德育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越来越大,要加以重视,尤其要促进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艺术院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其德育隐性课程显性化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加以实施。

一、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德育显性课程是目前我国高校德育采用的最主要的形式,其主要是高校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教,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过程。显性课程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其具有系统性。比如在高校中会系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教育目的非常明显,从课程的名称也能看出。在课程讲授中也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要求学生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接受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德育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清楚自己要学什么。教师也非常清楚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其目的明确。因为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其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国家、社会要求学生掌握的德育内容,达到一定的德育水平。德育隐性课程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思想很早就出现在相关的著作或典籍中,比如我国北齐时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慕贤》中曾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指的是人的思想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感染、影响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西晋时的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说明客观环境在人的成长中影响非常大。这实际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隐性课程的思想。在西方,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注意到班级育人作用,实际上体现了班级隐性教育功能。进入近代,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其在1968年《教室生活》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现在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指与显性课程相对,它是指学生在学校开设显性课程之外,学校教育目标或学校教育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单独地或伴随着显性课程或活动而获得的兴趣、爱好、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但起到的作用是长久的。隐性课程因为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场地,所以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政策和制度、校园文化、校园人际关系、第二课堂等都蕴含着德育隐性课程。因为德育隐性课程不是采用课堂灌输的方式教育学生,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方面,因而具有渗透性特征,而这些隐性课程一旦被受教育者接受,它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观念等的影响是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

二、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查看全文

把握不同知识特点 增强干部培训实效

干部培训以“全面发展,注重能力”为目标,“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内容”。

这些基本内容中的每一项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含隐性知识,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具有不同的特点。

显性知识表达明确,易于传播,可以通过印刷品、电脑等保存,广泛准确传播而不“变形”,反复复制而不失真,可以实现短时间、大规模、低成本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要在媒体上公布,不论哪级党员干部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同的原汁原味的信息。显性知识表达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实和原理,有些还是公理、原则、规律——人们必须遵循,如马列主义、思想、党章、法律、规范等等,如有违背,肯定不会成功。但要解决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必须将显性知识和自己的经验、认识(包括他人对类似问题解决的正反经验)等隐性知识相结合,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隐性知识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隐性知识往往可把握、难表述,如厨师的“火候”、群众工作中“度”,因此就难以比较不同个体之间所掌握的隐性知识是否完全相同,也不便对所掌握的程度作定量分析。它的传播依赖于人际间的直接交流、不断模仿和体验。且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因个体价值观、洞察力、感悟性、经验、心理情况的不同,而使隐性知识在传播中不断“变形”。相对于显性知识,它的传播速度慢,传播中易失真,传播成本较高。但在当前显性知识非常容易获得的时代,隐性知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体现了人的能力,是人的创造力的源泉。

在我们的干部培训中,显性知识已有长期的积累和较完整的教材体系,并因其有表达明确、易于传播的特点,当今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的干部既可经由培训也可通过印刷品、广播电视及网络等途径学习和掌握。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身处当前社会转型的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随时需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甚至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和群体性事件,目前广大干部更需要获得能指导“怎么看”“怎么选”“怎么干”的知识,其中就包括隐性知识,希望能通过培训切实提升执政理念、加强执政能力。

然而,目前我们的干部培训中案例教学起步不久,对于现实生活中各地是如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各类公共危机、突发事件中公共管理的具体做法(包括正确的、不正确的、有待分析的),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为干部培训的内容。这其中事实上有大量对其它地方的公共管理极具价值的隐性知识。2006年5月在为第二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的序中指出:“把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生动的教材,把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因此,转化、传播、学习有用的隐性知识,将是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提高干部培训实效的重要方式。

查看全文

图书馆隐性知识流动转换措施论文

摘要:基于隐性知识的概念和构成,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提出了加强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知识共享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管理机构,长期以来只注重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忽略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实际上,隐性知识一直以无形的方式隐含在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只是在决策和行动时才体现出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促使隐性知识有效地流动和转化.是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研究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隐性知识的含义

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这个概念。隐性知识亦称内隐知识、默会知识,简单地讲它是指不能系统阐述的知识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证明隐性知识存在的最经典比喻是:“我们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对于隐性知识的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是指隐含在人脑中的,高度个人化和情景化,难以用文字、图表、公式等表达,难以传播和交流,不易被观察和了解,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别人拿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而恰恰正是这些深藏于人们内心的尚未成型的隐性知识,在当今世界上创造的价值最大,同时价值的流失也最大。

二、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构成

查看全文

小议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的作用

摘要:教学过程当中含有大量隐性知识,它既是一个传递和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隐性知识或直接体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符号化,从而得到检验、修正与利用的过程。隐性知识理论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对知识进行重新审视:思考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基本问题、探索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等现实问题,从而达到把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向前进的目的。

关键词:隐性知识;职业教育;应用

一、隐性知识的含义和特点

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始于国外,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国际科学哲学学会成员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最早对隐性知识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1]。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2]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他说,我们能够从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这类知识的大部分都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在波兰尼之后,许多学者如哈耶克、朱克曼、斯腾伯格、石中英等人纷纷从法理学、经济学、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出发,对隐性知识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阐述。业已经形成一些共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很少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来习得,必须通过个人亲自去体验、实践和领悟来获得;隐性知识与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对一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实际的价值;隐性知识是相对的,它反映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应用它追求个人价值目标的能力等等。

按照斯滕伯格的观点,隐性知识有三个关键性的特征: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个人的经验来获得;隐性知识是程序性的,是与行动紧密联系的、关于如何去行动、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隐性知识对个人有实际指导实践的价值。隐性知识的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只有共同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隐性知识,仅仅具有其中一个特征并不能说明那就是隐性知识。

查看全文

教育改革与实践相背离成因分析

摘要:基于委托这一崭新视角,论证委托机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是教育实践的运行机制。并从教育培养过程维度来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过程相背离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过程分割造成委托分离,而教育评价机制显性化使得人存在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委托人存在对教育发展自身的逆向选择,这种选择在这种平衡下存在路径依赖。最后根据前面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义务教育投入、取消星级学校评价、注重教育过程评价、完善高考评价体系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政策建议,以修正教育培养过程中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问题,从而更好地执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关键词:委托;教育目标;培养过程;成因分析

一、引言

教育根本目的关于人全面培养在教育学界已达成共识,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目的具体表现形式,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目标进一步完善,不断与时俱进也是为了体现教育目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过程往往是相背离,育人为本教育改革目标与育智为本教育实践相冲突。教育改革目标对教育目的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改革措施实践与其期望的教育目标很难兼容和平衡,主要原因在于针对教育主体(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比如,高考制度即使不断完善和内容创新,2000-2014年,共计15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制度先后经历3-5次改革,但其注重文化课程学习,以总分高低评价本质没有改变,这就使得基础中等教育各级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偏向与高考相关的显性评价指标,而与其相关教育改革目标,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等隐性指标有所背离,这就使教育改革目标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目前,针对教育改革目标评价研究,局限于教育学本身研究。李雁冰总结教育评价专业化经历确立、成熟、深化和重建等四个阶段,顾彬彬总结实践主体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王颖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谈教育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学校管理、课程设置、高考制度和教师政策,丁步洲提出构建“一纲多元”的农村教育改革目标,容中逵提出从教学之性、待生之道、从业之责等方面拓展基础教育改革路径。根据对既有文献研究,还没有学者具体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机理是什么。本文运用委托这一崭新视角从教育培养过程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成因,并结合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纠正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一)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机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