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9 14:15: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行德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行德育

现行德育探究论文

古代教育中,礼(德育)是“六艺”之首。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说明实行“孝”“涕”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资本主义教育也毫不例外,英国教育家洛克就曾强调,在培养绅土的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

现今社会对德育下了科学的定义。所谓德育既是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它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凭借,是受教育者学习的客体。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同民族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体系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民族性;同一国家、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差异性,但“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因而有继承性。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必须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同样,德育的重要性也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是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及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大责任。全国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近l/5。如果对他们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21世纪提高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它也要受一定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特别是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一般把我国的学校德育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一般学生应以“五爱”的公民道德为德育目标,这一目标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状况相吻合,也与广大群众的觉悟相适应。

第二、共青团员学生,应进一步要求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一致起来,树立社会主人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查看全文

现行德育分析论文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同民族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体系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民族性;同一国家、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差异性,但“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因而有继承性。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必须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同样,德育的重要性也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是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及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大责任。全国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近l/5。如果对他们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21世纪提高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它也要受一定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特别是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一般把我国的学校德育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一般学生应以“五爱”的公民道德为德育目标,这一目标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状况相吻合,也与广大群众的觉悟相适应。

第二、共青团员学生,应进一步要求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一致起来,树立社会主人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第三、共产党员学生,要从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高度去进行教育,使他们自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勇于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当前,则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四化事业这个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努力奋斗。此外,对中小学校学生与高等学校学生也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而从内容上来看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及受教育者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一般把学校的德育分为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其中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并且卓有成效。而同样是德育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三观”教育,却是学校德育的弱项。“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北京青年报》上一位中学生发自肺腑的声音,代表了许多中学生对目前学校德育的看法。现行的学校德育中,很多因素与它有关系。

查看全文

现行德育工作研究

古代教育中,礼(德育)是“六艺”之首。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说明实行“孝”“涕”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资本主义教育也毫不例外,英国教育家洛克就曾强调,在培养绅土的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

现今社会对德育下了科学的定义。所谓德育既是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它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凭借,是受教育者学习的客体。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同民族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体系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民族性;同一国家、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差异性,但“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因而有继承性。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必须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同样,德育的重要性也要从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是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及有力的思想保证。学校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大责任。全国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近l/5。如果对他们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21世纪提高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它也要受一定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特别是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一般把我国的学校德育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一般学生应以“五爱”的公民道德为德育目标,这一目标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状况相吻合,也与广大群众的觉悟相适应。

第二、共青团员学生,应进一步要求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一致起来,树立社会主人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查看全文

现行隐性德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隐性德育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它作为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但隐性德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显性德育所预期的目的.它的全面实施,会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呼唤现行德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功能;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学校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战场。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又精致的德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在多元化的道德环境中,出现了与显性德育并存的隐性德育,并对年青一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将远远超出显性德育的期望效果。

一、隐性德育及其功能

目前对隐性德育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本文是借鉴我国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教授关于“潜在课程”的界定。从“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使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所谓隐性德育,是通过社会和社会关系结构的各种环境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影响活动。隐性德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就其内涵来说,它是非学术性的,不直接规定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受教育者学业的进程。它更多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公德、行为规范、道德氛围等.它是显性德育之外所获得的一切德育成效,是显性德育本身或显性德育以外的隐蔽的、无意识的或被受教育者完全认可的那部分信息。其外延不仅超出学校显性德育所规定的范围,而且延伸到社会上各种不确定的却又对受教育者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非规定性的信息。因此。就其外延来说,可以把隐性德育分为如下几大类:

一是学校层面的隐性德育,包括:(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学校显性德育课程大体有如下三种:一是各种“正规”的政治理论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等。二是校外与课外的各种班团活动、校内外的德育活动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教育者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理论灌输和说理教育时,传递了很多自认为有用的东西,但受教育者“学会”的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设计者和传授者所预期的东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预期教育目的相反的东西。这“相反的东西”就是这些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德育内容的反映,如宿舍生活、治学态度等品德养成教育。(二)是“硬件”——空间规划的隐性德育。它指的是学校建筑物、教学设施、生态环境和校园规划等物质方面的“硬件”和空间环境方面的布局,对受教育者所发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校容校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教育者(尤其是学校领导)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物体的精神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的确,“硬环境”起着隐性德育的作用。(三)是“软件”——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软件”是指一种“软环境”的规划,这种“软环境”主要包括制度形态层面的和精神形态层面的两种隐性德育。制度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规则、规范和领导、教学、生活与一切活动,以及教育评价等多种组织方式的隐蔽形式.影响着受教育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例如在受教育者的操行评定中,大都写着迟到、旷课扣多少分等.但在做好事等方面却可以累计加分,分数互相抵消甚至加分比减分更多时,能宣布他(她)操行好还是不好?又如我们的考评制度中对受教育者考试作弊采取的“不能参加正常补考”等的处罚措施,其本意是为了教育受教育者,严肃考场纪律,加强考风建设。而考生除了“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外.还可以参加最后一次性补考,只要考生在这“最后一次补考”中“努力学习”,通过了就照样可以毕业。这种考评制度除了给受教育者“平时可以不学习,主要最后关头努力一跃就可以,平时的迟到、旷课又算得了什么”的一个负面隐性德育信息外,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作用。精神形态层面的隐性德育,是指集中体现和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同持有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等,对受教育者发生深刻的、非规定性影响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师生关系、教师人格等精神、心理因素。“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多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刻影响。”

查看全文

现行社会环境下学校德育管理措施研究论文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将面临更新观念、改进内容、构建适应时展的新课题本文从树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观,改革学校德育内容以及如何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德育新格局三个层次详细阐述了如何实施适应时展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

关键词:德育管理;功能;内容;方法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我们提出了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面临更新观念、改进内容、构建适应时展的新课题。

要改革和加强德育,就必须对学校德育功能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校德育具有多种功能,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满足社会需要和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服务,这是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还要通过德育使青少年懂得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心理结构更趋完善,人格情操更趋高尚。这丽方面功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忽视哪一方面,都会造成德育失重、失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观。

既要注重发挥德育社会性功能,也要注意发挥德育个人性功能,这样,就会大大拓宽德育改革的思路,使德育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许多德育改革的探索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在优秀传统内容基础上注人新的时代精神;针对青少年精神需求,将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创业精神教育等,充实到学校德育内容中来。德育内容新领域的开拓,将原有德育内容,逐渐扩展为面向21世纪的生存适应教育,使学校德育更贴近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更贴近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精神需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观念,不仅为学校德育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也为当代青少年所乐于接受,从而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建设展示了宽阔的前景。

查看全文

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范畴及监控研究

[摘要]对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类型的准确把握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效果的前提和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德育教育。目前对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研究还不深入,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方法的安排上、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以研究。大职业教育观念有助于我们探索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德育监控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监控模式

一、大职业教育概念的构建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事实无可辩驳,一个人不管接受多少教育,当他离开学校,参加工作走向职场,那么之前他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从事一种职业做准备,职业可能是工程师、科学家、文艺工作者,也可能是一线工人、农民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有的教育,即使是家庭教育也可以被囊括到职业教育之中,我们把这种为所有职业做准备的教育称之为大职业教育,以区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现行教育体制下职业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称之为普通教育,高中阶段普通教育称之为普通高中,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称之为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阶段教育称之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统称为职业教育,但这样的划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方法是否正确是有待商榷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通篇讲的都是物质生产过程,旨在说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劳动并不一定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诸如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生产指挥、组织管理、产品设计、产品检验以及从事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服务劳动,都是“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1]。这是笔者提出大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现行的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单列为一种教育类型,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设,这种教育类型有把人培养成“机器人”的倾向,而不是“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宗旨背道而驰,其引发的教育伦理体系的混乱给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导致现行职业教育德育的理论构建步履艰难,高等职业教育德育效果也屡屡遭社会诟病。

二、现行职业教育体制的反思

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划分标准为学生的高考或者中考分数,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上普通本科或者普通高中,而考试分数低的则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但是这种依分数划分普、职教育的方法是否合理还值得进一步论证。疑点有五:第一,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分数一分之差可能就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可是一分之差真的能够区分出学生是适合上普通高校、普通高中还是上职业院校?我们如何看待和划分那些经过补习考取高分的学生?如果按其补习之后的分数划分可能他能够进入普通高中或者普通高校,如果按其补习之前的成绩,那么他应该上职业院校,可见依分数划分普、职教育的方法本身存在悖论。第二,这种划分方法的一个前提假设是考试分数高的学生更适合学习理论,而考试分数低的学生更适合学习技术,而事实上这个假设也经不起更多的推敲,因为影响学生分数高低的因素很多,学生的努力程度、教育水平的高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仅仅依靠学生考试成绩来划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论假设是站不住脚的。A省能上本科的高考分数在B省可能只能上职业学校,教育条件的优劣使得用考试分数划分人才培养方向的方法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也有失公平;第三,从大国工匠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学好技术的前提是喜欢、爱好并且需要“够用的”理论支撑,更需要辛勤的付出和顽强的毅力。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学业成绩不高的学生恰恰缺乏了这些品质,而研究者访谈了多个职业院校的教师也反映,有些学生的文化课学不好,学技术技能的时候也学不好,归根到底是学习动力不足或学习习惯不好,那么这些学习动力不足或者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能否成为合格的一线员工还是一个未知数;第四,在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代,对技术工人的文化基础要求也水涨船高,文化课基础将会在将来的技术工人培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把文化课考试分数低的学生划到职业教育的范畴,很难培养出技术过硬的现代产业技术工人;第五,现行普职分类教育更多“考量的是企业行业的诉求”[2],而非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教育本源,“将会在无意识中把学生当成了技术的容器,试图使其将来成为掌握实用技术的高级‘机器人’,这与教育的本性背道而驰”[3]。这给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有效性带来较大冲击。现行的按照考试分数划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方法暗含的意义是:“不好好学习,去职业院校学技术”,职业院校和技术被贬低如斯,怎么能激发职业院校的学生去认真学习技术?而没有文化基础的技术教育能否行得通也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查看全文

以人为本指导下的高中德育论文

一、当前高中德育面临的新情况

现行德育课本上的一些纯粹理论化的知识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由于理论过于枯燥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我们对山东省某高中三个年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目前德育课程内容生动、有吸引力的不足20%;认为自己接触的各种现实生活实例对自己的心灵、观念影响更加深刻的占到了60%。调查还发现,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比小学、初中生更加多元化的道德诉求需要满足,但当前的德育内容设置很显然没有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认为学校德育课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自己道德困惑的人数只有23%。

二、当前高中德育实践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

(一)德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与“以人为本”理念失和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德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但对人道德水平的评价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考核大多采取的是与其它学科一样的笔试形式,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二)德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以人为本”理念脱节

查看全文

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倡导“德育为先”,自觉地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积极促进有效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积极响应国家的人才战略,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者们最为迫切的历史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共有十五个章节。第一章是传统文化教育总论;第二章列举了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读经问题;第三章概括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意义;第四章讲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术意义;第五章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第六章讲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第七章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乱象与问题;第八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建设;第九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教材建设;第十章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师的关系;第十一章回答了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经典的问题;第十二章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世俗的关系;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与蒙学;第十四章分析了传统启蒙教育的借鉴意义;第十五章论述了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该书倡导既要重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德育工作的相关依据或范本,利用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又要注重对人性的培养,构建良好的心灵氛围。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理论与认识,可以为现代德育工作提供借鉴。而践履我国优良传统,则可为现行德育工作提供具体的工作方法与途径。我国传统著作中就有关于教育思想方面的论述:“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讲的是好的政治,不如好的教育。政治好,百姓会惧怕,教育好,百姓才会爱戴,突出了教化的重要性。书中还强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要注重道德的感染,用礼节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与思想观念。

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得到普及,教育人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理解,培养人们的忠悌孝义,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相符合的道德理念,使人们清楚明了人伦与孝悌,从而达到整个社会以礼为重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全面系统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对于青少年来说,不能仅仅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而应该积极接受道德的教化。有才能却无德行,不是我国现行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相反,德才兼备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中涉及的很多教育理念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科教兴国提倡以教育为中心,通过教育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实现科学技术向第一生产力的转化。国家的兴旺发达,必须以人才作为基础。若要实现科教兴国的理念,就必须与教育紧密联系,使教育思想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把教育做好,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基础。该书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科教兴国教育理念相结合,倡导构建新时期复合型人才标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同时该书也做到了批判继承,强调传统文化有优良也有糟粕,要求教师能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糟粕进行区分,从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思想指导。对于文化糟粕要敢于剔除,还要虚心地向他国优秀文化学习,从而起到丰富我国德育工作内容的目的。总而言之,对于我国当下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五讲》一书对其追根溯源,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为当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虽受到了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是经受了长久历史的考验才逐渐形成的,因此它与我国人民基本价值观念相符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来说,应立足德育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笔者在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招标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8VSJ009)及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重点课题“基于慕课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项目编号:PJY201702)过程中研读了此书,认为只有清晰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了解其特殊性,并在传承与发扬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德育体系的构建,有效地为我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彭晓宽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

查看全文

大学生德育积分管理系统探讨

摘要:德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下德育存在评价主观性过强、忽略过程评价、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健全和完善德育评分制度,开发德育积分管理系统,迫在眉睫。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依据现行的德育管理制度和测评文件,通过“金数据”数据平台和网页系统设计,有助于实现德育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和可量化,提升德育管理实效。

关键词:德育积分;系统设计;实现

大学生德育测评结果是衡量大学生在校期间德育表现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奖学金评定细则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德育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直接与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导向、大学生价值观培养、自我内在发展等相关[1]。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德育评价逐步用“德育评分制”代替“德育等级制”,即用积分数值取代“优良中差”的等级评价。这一制度是把学生在校的政治思想、遵章守纪、日常行为等进行量化,将德育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以积分的形式体现出来。德育评分制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德育评价主观性过强、评价标准过于模糊、评价方向过于片面的问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民主意识的不断提升,德育评分制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操作方法不当、评价机制不合理、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一、德育积分管理系统开发背景

(一)德育评分制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评价操作方法落后首先,在提交方式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德育评价一般为一学期一评,提交方式是excel表格形式,一班一表。这种终结式的提交方式,容易引发不客观、公允的猜想,认为是班主任或管理员主观臆断,形成误导,从而使德育评价成为一纸空文。其次,在德育项目的加分上:一般采取学生自报的形式,报什么项目加多少分,不报不得分;而学生自报项目的真实性则无从考证。再次,在德育项目统计上:依赖人力统计,很可能存在误报、漏报、漏填现象,从而影响德育总分。最后,在汇总各类信息上:一般时间会定在期末或开学初,由于时间过长或不自觉遗忘,会导致数据差异。另外,对于加分项和减分项,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多报加分项,有意忽略减分项;由加减分差异、数据缺失或不完整造成的德育评价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德育评分制的可信度,导致德育分值缺乏说服力。2.德育评价机制不合理德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德育评价不仅是对德育结果的考核,也是对形成过程的综合考量。现行的德育评分制,太过强调结果“分数”,而完全忽视这个结果“分数”的来龙去脉。例如,某个学生德育成绩为96分,我们只看到了96,尽管德育文件已经明确显示,但其他学生仍不知道96分由什么构成,认定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因此,那些想要提高自身德育成绩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也就是说,现行的德育评价中缺乏过程性、动态性指标,而这正是影响德育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德育项目报送以自报为主,很难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即监督机制、日常记录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德育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学生查询、自证、质疑的需求,公开、透明、双向沟通更是无法达到,这便大大降低了德育的教育效果。

查看全文

大学教材德育内容体系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从教材内容完善的角度,确定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德育内容体系,引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一项艰巨而又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关健词:《体育与健康》教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素养体系,不同阶段学生提出不同的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明确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学生应当具备的品格和能力提出新要求,指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作为引领中国教育改革的新取向,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科学把握教育规律,将科学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渗透到教育过程中,突出时代性,强化民族性,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武装自己,确保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够体现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同时,把立德素养的要求置于转化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突出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强调中国特色。

一、研究的目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成为主导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由经济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竞争,国际人才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化,各类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现代人群思想观念方向标,道德滑坡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诟病,与此同时,对国民道德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因此,在道德危机的形势之下,建设新时代大学生德育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命题,并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是刻不容缓。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体育教材中,是德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分析体育教育阶段不同版本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现状,并讨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体育学科真正的实现育人价值、育人功能。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将体育中应有的德育内容融入体育教材中,构建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体系,挖掘体育的育人价值,为丰富和完善现行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提出合理建议,使体育学科真正的实现育人价值、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度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健身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大学教育阶段学生身心更是迅速发展,处于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进行道德学习、注重品行、养成良好习惯、是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痛的引导和帮助。本研究限定于体育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将体育中应有的德育内容融入体育教材中。挖掘体育的育人价值,为丰富和完善现行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提出合理建议,使体育学科真正的实现育人价值、育人功能。

二、研究的意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