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途径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9 11:16: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实途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服务创新现实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08年底,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万亿元、6.3万亿元、5.8万亿元和2.8万亿元,西部地区占东部地区生产总值不超过1/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8.7万亿元、4.4万亿元、5.2万亿元和2.2万亿元,西部地区贷款余额也不及东部地区1/3。西部各省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社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饥饿和贫穷仍然在困扰着这部分地区。众所周知,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寻找利用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从东西部地区资本形成机制的角度,探讨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作用机理,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是资本形成差异的根源,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宁夏区提高金融服务创新的现实路径选择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以及企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资本形成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国内理论界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文献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区位决定论”、“人才决定论”以及“资本决定论”等。“区位决定论”理论认为地理位置是地区经济发展决定因素,落后地区经济的交通闭塞运距长,运输成本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诚然,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深化的经济环境中,交通闭塞无疑是严重制约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西部开发的政策提出以来,尽管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大力投资于交通建设,路是通了,然而并没有迎来预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人才决定论”则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区域经济发展中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人才”的生长与发挥作用需要“环境”。西部地区拥有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其中也不乏高精尖的人才。然而,西部地区并未因人才众多而出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决定论”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经典解释。它强调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是缺乏资本,储蓄率太低。毋容置疑,资本投入差异的确是地区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资本投入的多寡并不表示经济增长的快慢,倘若缺乏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不能将资金转变成现实的资本,拥有再多的资金亦无济于事。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已有文献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但还不够深入,没有述及问题的本质。下面我们从资本形成的视角对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从改革开放前后东西部地区资本形成差异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表1),西部地区没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资本形成机制,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只能依靠国有金融机构,于是国有银行的存贷款成为储蓄—投资转化的主渠道。国有金融机构主要是服务于国有经济的,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投资选择上必然受到较多的行政干预,因而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于是,在缺乏体制外的金融制度供给的情况下,西部地区有限的金融资源遭到扭曲配置:资本与良好投资机会相分离,流向了投资回报高的东部地区,资本形成严重不足,经济发展受阻,与东部的差距愈拉愈大。
2区域资本形成差异源于金融创新
东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都是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形成差距却日益明显,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如果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各级地方政府就是独立的行为主体,有其自身的目标函数,或者说是效用函数。因此,改革后,随着自主权的逐渐扩大,地方政府都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尽量追求本地的最大效用,即尽可能的加速本地的资本形成。改革初期,中央财政逐渐弱化,各地的资本形成基本上都是依靠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需求会愈来愈旺盛,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来讲,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越来越难以满足庞大的资金需要,这时就会出现金融制度创新的动机,当创新的金融制度能够带来高出创新成本的收益时,那么金融创新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于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取得国家的信贷供给就成为各地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的先决条件,也是造成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的区域而言,由于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机遇和水平、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机会成本必然不一致,进而创新的动力也会有差异。东部地区因其改革以后私营性产业或者说非国有经济占据较大比重,那么从国有银行信贷所得到的资金必定有限或者根本得不到,在此背景下,如果不寻求别的资金来源渠道,必定失去投资及经济增长机会。因此,东部地区就会倾向于金融制度创新,寻求其他资本形成渠道,即上述的几种模式。西部地区没有出现民间金融制度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可以得到更多的国家金融支持,因为西部可以凭借国有企业这一筹码与国家谈判。即便得不到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资金,西部也没有动力进行创新,这源于约束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创新成本过高,另一方面除了比重较大的、效率普遍低下的国有经济外,不存在类似于东部的增长机会。因而,等待国家的金融支持就成为西部的最优策略选择。综上,区域经济差异源于资本形成差异,而资本形成差异又取决于区域内有效率资本形成机制的建立。所以,区域经济谋求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适合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形成渠道,创建国有金融组织制度外的金融组织形式。
国防教育现实途径论文
1加强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国防教育是全民性的巨大社会工程,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多层次的社会性教育。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参与和接受国防教育是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拒绝参与和接受国防教育。
第一,加强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伊拉克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必须通过大力加强国防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克服“和平麻痹”思想,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从而增强国防观念,自觉做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抓紧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
第二,加强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客观要求。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是实施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浪潮的激荡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国防教育,不断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把国民的爱国热情充分激发起来,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三,加强国防教育,培养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国防教育任务决非一朝~夕所能完成的,必须持久地开展,常抓不懈。因此,国防教育不仅要在组织形式和法规制度上予以保障,更要在教育内容上下功夫,特别应在国防教育赖以进行的国防理论上逐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一套教材,使国防理论能真正发挥作用。
国防教育事关国家的安危。在进行国防教育时,必须把着眼点始终放在教育的实效上,坚决防止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走过场等不良倾向。要从国情出发,着眼于国防教育的特点和发展,着跟于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施教;要注意提高教员队伍的素质,运用现代化教育工具,搞好各种教学保障。
民主宪政制的现实途径探索论文
摘要:文章从我国日前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出发,指出我国应从尊重宪法开始。提高公民宪政意识,有步骤地推进宪政建设。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真正开启宪法时代。
关键词:宪法;宪政意识;宪政建立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迈人21世纪,进一步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最强音;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必须把宪法和宪法实施置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制度。
一、加快我国宪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人对宪政的追求从清末就已开始,但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与宪政一次次擦肩而过。中国宪政史应从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开始算起。第一次立宪是变法之后清政府被迫实施西方现代政治制度——颁布宪法、实施宪政。于1908年产生的《钦定宪法大纲》。在这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的《民国约法》、曹琨贿选《宪法》以及国民党政府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宪法》等,到新中国建立后的54宪法、75宪法、78宪法、82宪法的制定,中国的制宪历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对这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宪政运动可以作出这样的评价:有宪法而无宪政,有法律而无法治。目前则是正在向宪政过渡,从人治向法治过渡。
建国以来我国在宪法发展过程中所得出的一条经验教训是,光有一部字面上规定得完善的宪法,并不意味着宪法在实践中就能够真正地起到根本法应当具有的作用。有了一部好的宪法。还要学会如何使用。不然,不仅宪法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宪法的权威地位也会丧失殆尽。如1966年国家主席刘少奇举着宪法被迫害,连国家元首的基本人格尊严宪法都保护不了,宪法被践踏到了极点。
国防教育现实途径分析论文
1加强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国防教育是全民性的巨大社会工程,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多层次的社会性教育。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参与和接受国防教育是全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拒绝参与和接受国防教育。
第一,加强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伊拉克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必须通过大力加强国防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克服“和平麻痹”思想,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安全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从而增强国防观念,自觉做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抓紧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
第二,加强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客观要求。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是实施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浪潮的激荡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国防教育,不断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把国民的爱国热情充分激发起来,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三,加强国防教育,培养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国防教育任务决非一朝~夕所能完成的,必须持久地开展,常抓不懈。因此,国防教育不仅要在组织形式和法规制度上予以保障,更要在教育内容上下功夫,特别应在国防教育赖以进行的国防理论上逐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一套教材,使国防理论能真正发挥作用。
国防教育事关国家的安危。在进行国防教育时,必须把着眼点始终放在教育的实效上,坚决防止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走过场等不良倾向。要从国情出发,着眼于国防教育的特点和发展,着跟于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施教;要注意提高教员队伍的素质,运用现代化教育工具,搞好各种教学保障。
空间经济学现实体制以及发展途径
由克鲁格曼等人开创的空间经济学旨在解释空间中经济活动的聚集现象和机制,作为将空间纳入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尝试,被称为经济学的“第四次以递增收益和不完全竞争为特征的革命”,克鲁格曼本人也借此贡献荣膺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然而这个被经济学家视为“漂亮娃”的理论,在某些经济地理学家眼中却不过是“丑小鸭”,他们批评空间经济学的非现实假设和数学模型,认为奉行的是实证主义范式,并不能有效揭示经济空间中的现实机制。因此,围绕着空间经济学模型是否具有现实性存在着重大理论争议。这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空间经济学利用非现实系统假设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是否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该问题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系统的质疑,直接关系到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效性。
本文力图揭示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的聚集机制的内在本质,指出它所揭示的聚集生成机制超越了非现实系统假设与数学模型的外在理论形式,其循环积累的正反馈机制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因此,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经济空间理论的静态、机械的先验论与构成论,从生成机制的动态过程中揭示出空间经济学聚集的现实机制,从而给空间经济学以一种新的发展路径,进而展示空间经济学真正的发展潜力与方向。
一、空间经济学非现实假设与现实结论的争议
1.非现实系统假设批判。地理学家批判空间经济学实证主义的非现实系统假设。谢泼德指出,经济学家将地理空间视为同质化的、一维的和牛顿力学的。1]152马丁批评克鲁格曼等人给空间理论研究穿上的数学化“主流”的紧身衣使空间经济的发展中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被忽视了,例如在空间集聚模型中有着重要表现的历史和路径依赖的概念。“历史”并非指“真实”的历史,即实际空间聚集并未伴随着真实的和特殊背景的时间段演化,区位模型中的时间概念是抽象逻辑的或模拟的。同样,“路径依赖”也是简化的模拟或解决序列,其程度和区域形式仅仅由区位模型中的特殊化的初始条件和参数决定,而非由技术、制度与社会演化中真实复杂的、地方化嵌入的及自发的社会一历史过程所决定。桑雷认为空间经济学在简单的两区域基础模型发展到多区域经济和引入农业运输成本趋势中始终存在非现实主义的缺陷,即使初始的非现实性条件后来发生了变化。
2.非现实系统假设与现实性结论。一些经济哲学家认为,尽管对空间经济学非现实性模型的指责在多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模型所展现的真实世界现象的核心可能是真实的(或近似为真实),故可得出现实性结论。他们认为,由于克鲁格曼关注复杂性的易处理性,其系统模型自身要求简化许多现实方面,侵犯了全局真理①;克鲁格曼认可新古典经济分析是一种有用的虚构,或者说是对有用的虚构的利用,尽管这些虚构在字面上是非真实的,侵犯了绝对真理标准②。系统地侵犯全局真理与绝对真理标准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谬误”。然而当谬误是关于研究现象的非本质/非相关特征或是仅被暂时孤立的特征因而服务于对本质和相关特征的真理追求时,借助于这些谬误空间经济学能揭示复杂现象的本质。这些经济哲学家同时注意到,克鲁格曼将科学发现的目标视为在实用考虑的约束下追求相关方面的真理,随着建模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以识别真实世界现象的本质元素为目标。
试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方式
一、我国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的现状以及困境
1.我国工政策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的几十年,政府对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做了积极的推动。本文指出了一下几点分析我国公民参与的现状。第一公民参与日益逐渐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公共管理理念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逐渐的符合时代的要求,我国社会的整体改革对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外还逐渐建立和完善选举制度,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主行政立法制度,公民批评建议制度等。同样政府也在公开公共行政活动包括机关工作,工作总结,行政人员管理和经费开支等情况,以确保政府的透明度和人民对政府行政活动的知情权。第二公民参与制度的日益健全,宪法为重点的法律体系为公民参与合法行为提供了制度,规范的准则,不管是选举,党团,政治监督以及其他活动,都在法律和宪法或其他有关规范文件中得到确立。我国的立法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选举法,工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公共事业捐赠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都有公民参与的相关内容。公民在法治基础上自主地参与公共政策活动,通过影响我国政府对权威性价值的分配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三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途径的多样化,我国对公民参与从宪法上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宪法对公民参政权的规定给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全体公民都有权参加公共事务,公民自身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一方面是实现公民权力和义务,另一方面公民更愿意直接参与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以及公共事务的处理。
2.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的主要途径
体现公民参与的主要途径体现在一下几点:第一,民主选举制度选举的基本特征是实现选举人的意志,从而实现公众的选举权。选举权是现代民主社会中的最基本政治权利。第二,信访制度我国国情的具体体现之一,人民群众通过写信渠道来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也是法律所赋予权力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是人民意志的表达,同时信访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第三,参与政治团体活动参与政治团体活动是我国公民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政治团体主要表现为各种群众组织,特别是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第三,听证会制度是一种把司法审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第四,网络参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会的普遍也为公民的政治参与生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3.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建设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思政课教学质效的必要途径。利用网络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有利于加强思政课和相关学科的联系,有效应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诸多困境。
关键词: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由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构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难以成为学生广泛参与的常用的教学方式。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创新与扩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应运而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载体,如电脑、网络、电视、多功能教学基地等”[1]。由此可见,网络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成为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利用网络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应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诸多困境。
一、建设思政课网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网络时代的现实需要。现实社会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式。今天的大学生都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就是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虚拟网络中存在着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不时发生各式矛盾与冲突。面对网络空间的各种问题,无疑会使缺乏生活经验的部分大学生产生一定的疑惑,这种负面的影响显然不利于大学生思想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因此,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践教学,把网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但能更好地发挥互联网自主自由、资源丰富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功能与资源,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都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可行性探索,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开展还存在着诸如经费、学时、场地等各种问题。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和途径还需要进行很大的拓展,特别是从现实的实践教学拓展到虚拟的网络实践教学。开展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可以帮助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实现校内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高校大学生普遍配备了电脑,高校本身的网络资源也较充足,因此通过网络开展实践教学,将不必涉及额外经费成本问题。二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空间和场所的拓展通过网络,可以把实践场所由现实扩展到虚拟,减少对现实实践基地的依赖。三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情境。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纳入网络参与,能够把实践教学的情境放置于立体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使教学开展得更实际、更深入。四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间更灵活。利用网络,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授课时间或假期等,就能实现实践教学对课外和校外的延伸。
二、利用网络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虚拟现实语境文化形象传播策略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河南省在经济社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同步发展,特别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传媒行业的宣传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对有效宣传河南文化形象,提升文化档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虚拟现实语境下,游客的感官体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媒体受众拥有更好的了解途径,让河南的文化形象传播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和途径。
关键词:虚拟现实语境;河南文化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虚拟现实技术(VR)的横空出世,推动了很多行业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升级。传媒行业开始利用360全景视频来现场报道,电子地图也早已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布置AR或者VR全景地图,一些科技公司还专用这些技术开发很多商业应用业务,为普及虚拟现实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在这种虚拟现实语境下,如何提升河南文化形象的宣传效率,加大河南中原文化传播途径,增强游客和观众的交互式体验效果,就成为了本课题的主要任务[2]。
1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所谓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创建一种仿真的虚拟世界,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系列传输,将数据应用到虚拟环境中去,通过三维建模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真实场景的存在效果,让人们在最低的时空成本上就能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同样能拥有现实场景中的一切感知和人机交互体验效果,不仅节约了财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参与感和存在感更加强烈[3]。
2虚拟现实语境下加强河南文化形象传播的策略探究
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现实考量与实践
摘要:对高职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时,首先须明确其感恩的对象和感恩的方式。在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驱动下,贫困生不仅应感恩所在学校,还应对社会、家庭心存感恩。在增进贫困生职业思想意识的内在需要导引下,感恩的方式应落实到贫困生的学习行动和在线职业实践中。经过现实考量,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策略可围绕四个方面来构建:线上与线下协同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多形式、多途径增强贫困生求学信心;联系贫困生利益关切点,形塑其专业志向;以暑期实践为契机,实现感恩教育价值。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现实考量;实践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如何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成为职教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2)强化贫困生职业思想意识。难点在于如何使贫困生意识到心存感恩的意义,以及如何正确落实感恩行动。因为在教育贫困生实践感恩行动时,难免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根据现状反馈,申请贫困生帮扶指标,俨然已经成为个别学生之间的利益之争。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开展的感恩教育进行现实考量,提出更加可行的实践方案。[1]
1开展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实考量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际状况,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现实考量:1.1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目的的现实考量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目的,是使贫困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心存感恩之心。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高职院校将贫困生感恩教育纳入思政教育范畴,但不少高职院校却较少在校本要求下理解感恩教育的现实价值。高职院校大多以贫困生所在教学院系为感恩教育主体,以辅导员、班主任作为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未理清感恩教育现实价值的情况下,其开展的感恩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感恩教育只能悬置于空泛的思政教育范畴。1.2对贫困生感恩教育手段的现实考量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首先要界定出哪些学生属于贫困生范畴。目前的归类方法是,只要接受过各种形式贫困帮扶的学生都属于贫困生范畴。然而,在高职院校动辄多达上万人的学生群体中,难免存在被遗漏的贫困生。此外,现有的贫困生感恩教育,大多以专题思政讲座、仪式性的帮扶典礼等为主,很难使贫困生真正具有感恩之心,甚至会增加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将“贫困生”身份视为一种资源,“贫困生”成为争相竞争的对象,导致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陷入十分尴尬的局面。1.3对贫困生感恩教育效果的现实考量当前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目的的认知不够深入,因此难以使最终的效果评价落到实处。即使以“心存感恩”作为感恩教育的目的,这种具有内隐性特征的信息,也无法借助常态化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难以实现对教育效果的科学评价,导致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落入职教工作者的“我向思维”之中,即教育目的的解释权在我,教育效果的评价结论也由我刻画。
2感恩教育中的职业导向
高校德育内容分析论文
一、“适应社会”的涵义
概括地讲,所谓“适应社会”,是指个体借助一定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中不断地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过程。其具体涵义有三:
第一,从途径来看,适应社会需要个体在角色扮]中恰当选用顺应或同化的社会互动途径来完成。个体在扮]社会角色时,为了妥善处理社会期待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冲突关系,他一般要通过顺应和同化这两种社会互动途径来进行,其中,顺应是指个体“改变自身原有的行为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2]。而同化则是指个体“过滤或改变社会现状以推行自身行为模式”[3]。至于何时采用顺应途径,什么时候又采用同化途径,一切要以“能否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关系”为选择尺度。如果所采用的社会互动途径不仅让个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又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社会关系所采用的途径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无视角色扮]的社会适应目的,滥用顺应或同化途径如随波逐流、谄媚迎合式的被动顺应社会,以及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的强制同化社会并不能带来个体的适应社会。
第二,从过程来看,适应社会是一个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个体对特定社会关系的恰当处理虽然是其在某一生活领域适应社会的表现,但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社会化伴随个体整个一生等客观实际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适应社会不等于进入社会,而是个体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对社会关系──合适应对社会关系──再面对新的社会关系──再合适应对新的社会关系”的循环不已、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
第三,从结果来看,适应社会的结果是恰当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当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时,表明他扮]的社会角色从性质上讲要么是一个反省自身、及时改过而积极顺应社会的向上型角色,要么是一个求新祛旧、勇于超越而自觉地正面同化社会的创新型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任何一种表现都有助于个体通过主动融入社会,抑或通过抢先引领社会来取得促进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相对于那些适应社会不良的个体来说,适应社会者恰恰就是因为占有了这些社会资源,他们由此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
二、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