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困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9 10:59: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实困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实困境

科技扶贫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提要]当前,产业扶贫已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而科技扶贫则是助力产业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科技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已日益凸显。正确顺理、探讨科技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意义、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对于贫困程度相对较深的民族地区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技扶贫;天祝;困境;路径选择

自1978年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多地区贫困百姓已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生存目标,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更是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即将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贫困百姓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由“输血”变为“造血”,更持续稳定地使老百姓脱贫致富,仍然是我国所面临的一大课题。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推进,产业扶贫已然成为了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但若没有科技的支撑,产业扶贫将寸步难行,因此科技扶贫已经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脱贫的必然选择。明确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的内涵和意义,梳理当前科技扶贫的困境和发展路径,是做好未来民族地区科技扶贫工作的关键。天祝县作为甘肃省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县之一,因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资源特性等因素,造成了其脱贫攻坚的特殊性,对其科技扶贫的研究和探索也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一、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的内涵及意义

科技扶贫是行业扶贫,更是开发式扶贫和内源扶贫,其宗旨是针对贫困地区的资源特性和人口特性,应用先进的并适用于本地区发展的科学技术,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培训、教育、技术手段等,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在我国的扶贫开发历程中,历来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尤其是2016年10月16日,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了科技扶贫行动方案,启动了科技扶贫信息共享暨成果交易平台,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科技扶贫精准脱贫迈上新台阶。天祝县是藏族自治县,有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的、农牧民自身受教育程度低、技术能力条件较差、居住方式较为分散、贫困人口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脱贫难度较大等;但也有其特殊性,如其隶属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多,在中药材、高原菜、白牦牛等种养殖等方面都极具挖掘潜力。无论是共性还是其个性,科技扶贫对其都极为重要,而且只有科技的力量才能为其产业发展和区域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性,科技扶贫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也应更有针对性:一是要正确引导民族地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合理开发优势资源,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的自我良性循环,如天祝县的白牦牛产业,可以寻求科技转化并与高原自然风光相结合;二是针对其农业发展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引进先进的应用技术,并有技术人员的保障和带动;三是针对民族地区人口素质较低的情况,切实将治穷与治愚结合,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农科教结合等形式,大力提高农牧民素质和生产技能,提高其开发资源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我国有学者对贫困地区农民进取性的研究表明,文化水平与进取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高者人均纯收入水平明显较高;贫困者中因缺乏技术、不善经营、效益低下而导致贫困所占比例约为30%~50%,因此,知识、技术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二、甘肃民族地区科技扶贫现实困境

查看全文

小议国内女性参政的现实困境

摘要:女性是否享有参政权以及实现程度与否,是女性地位的基本标志,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不是很高,使得我国女性参政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民主政治;女性参政;困境

1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1.1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掌握政权,实现全社会普遍的、理性的、程序化的政治参与。早在《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列宁在领导创建苏维埃政权时,始终把民主问题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显然,争得和发展民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民主的发展状况,也直接反映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我们党历来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以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探求我国的民主建设之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孜孜以求,做出了鲜明的回答。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发展目标。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达到了这个目标,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使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1956年党的“八大”及时地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任务,这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航向。根据我国社会关系的新变化,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强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主题;还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文艺、统战方面的民主原则以及民主讨论、批评教育的民主方法;并对党内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对干部的监督、反对官僚主义等进行探讨,提出要努力创造一种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为推动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建设民主政治提到战略高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被“”打断了的民主进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实际结合起来,总结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主张通过改革逐步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进一步论述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强调必须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正确界定党和国家的职能,用党内民主来推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牢牢把握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既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西方的“和平演变”,也要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要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完善民主监督,防止和铲除腐败等等。这些理论理清了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回答了当代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问题,使人们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如今,在以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政治体制改革在保持政局总体稳定的条件下逐步深入,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关系得到了积极的调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了加强;宪法的权威得到了维护;政府机构改革、司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基层民主建设有了积极进展;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民主与法制获得了新的统一;同时,社会各个主体得到了相当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参政渠道不断拓宽,政治参与的程度不断提高。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卓有成效的。

1.2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尚须完善

查看全文

普惠金融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普惠金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发展战略,它十分重要并且亟待实施。它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与OECD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当前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集中体现在正规金融机构账户渗透率低、信贷可得性低、金融科技化程度低这三方面。但普惠金融的推广在现实中困难重重,以银行业为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倾向于将信贷资源向发达地区、向城镇、向高收入人群倾斜,并且金融扶贫过程中商业银行自身也承受着较大的信贷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应从以下三方向着手实施普惠金融战略:一是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展广泛合作,改善教育环境;二是设计新型的金融模式,助力打造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链,塑造良好经济生态;三是支持农村和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口逐渐向农村和中小城镇迁移。

关键词:普惠金融;经济发展;风险控制;商业银行;科技化

一、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我国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普惠金融(InclusiveFinace)这一概念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是指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为需要金融服务的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国际上通常称为包容性金融。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如何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当前形势下,拉动欠发达地区经济,改善弱势群体生活水平意义重大:一是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助推国家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二是通过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内需,强化“三驾马车”中“消费”的动力,实现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三是可以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和达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实施普惠金融势在必行。

二、我国普惠金融主要指标处于较低水平

普惠金融这一构想虽然利在千秋,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从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来看,优质且数量巨大的金融资源普遍集中在大型企业、城镇及富裕阶层,而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笔者查阅了世界银行金融包容专题调查数据,将我国现状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作了对比。

查看全文

维护劳动者尊严权现实困境分析

[摘要]维护劳动者尊严权不仅是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保护,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但近年来,劳动者尊严权受到侵犯的事件频繁发生。劳动者尊严权受侵犯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不惜侵害劳动者尊严,以及缺乏相应的劳动监察。为了能够使劳动者尊严权得到相应的保护,需借鉴国际相关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政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使劳动者尊严权能够真正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劳动者尊严权;体面劳动;人格尊严

一、劳动者尊严权概说

劳动者尊严权是劳动者所享有的一种特殊的权利,具体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建立和存续的过程中,应当享有平等、公平、安全、自由的工作环境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劳动尊严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劳动者尊严权以体面劳动、人权思想以及公平正义平等意识形态作为理论根据。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劳动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其享有正当的权利。劳动者尊严权是劳动者应该享有的精神方面的人格权[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时,才会产生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劳动者尊严权必须以劳动者的生命、健康等物质性人格权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劳动者尊严权最突出的特点是权利保障范围具有场所性。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许多种角色,根据生活空间的不同可以分为私人场所、社会公共场所以及工作场所。因此,与人格尊严权存在明显不同,劳动尊严权只涉及劳动者所处的工作地点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场所,而和其他生活环境无关。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具有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等侵害劳动者尊严的行为时,要给予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以及承担赔偿责任。这为保护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劳动合同法》以及我国现有的其他法律法规并没有单独对保护劳动者尊严权做出明确规定。

二、劳动者尊严权受侵害案例及法理分析

(一)业绩未达标罚跪员工

查看全文

新公共管理理论贡献与现实困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和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国家面临的财政压力日渐增加,迫使西方各国政府相继走上了大规模公共行政改革之路,新公共管理运动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政府在改革中有一些共同的理念和原则,如市场化、结果导向、公民为本、民主参与等,这些理念和原则符合后工业社会对公共管理革新的诉求。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条件的制约,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改进政府管理活动绩效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使政府部门的运作陷入了新的困境。因此,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与现实困境,不仅有利于厘清政府改革的逻辑与规律,而且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概念与内容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英国政府因财政压力率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尽管这些国家的改革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以政府制度创新为中心的政府改革运动。对于这些改革,西方学者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关于新公共管理的概念,西方学者和组织的论述不尽相同。“新公共管理”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著名学者胡德提出,他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重视明确的责任制和绩效评估,以独立为主的分权结构,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工具,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的新途径[1]。欧文•E•休斯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关注结果和领导者责任、重视管理方法的灵活性和组织目标的明确性、强调市场化和民营化的一种趋势。经合组织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概念总结为关系服务效率以及结果、分权式的管理、以灵活性的方法来取代政府的管制、重视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的效率等[2](P301-302)。笔者认为,这些概念反映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些本质内涵,即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对新公共管理的总结,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考察,对行政与管理概念的再认识,对经济理论的变革和对私营部门技术变革的再思考,以政府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政府自身管理方式、手段的重塑为主线,以解决政府管理社会和管理自身事务问题为宗旨。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即减少经济的干预和规制、国有企业私营化、公共产品市场化、放松对政府内部的规制、政府部门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与技术等[3]。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

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帮助西方国家取得巨大改革成就的同时,也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对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学者们有不同的争论,陈振明、霍姆斯和尚德及休斯等人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陈振明教授从理论基础、研究主题、模式等方面比较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与传统公共行政学;而霍姆斯和尚德则把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范式总结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休斯则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进行阐述。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观点,笔者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理论上的贡献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内容。(一)新公共管理运动促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这是新公共管理运动最大的理论贡献,正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中诞生了如企业家政府理论等一系列著名的管理学理论。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逐渐被时代所淘汰,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4]。(二)新公共管理运动建构了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文化。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开始抛弃传统单一、僵硬的管理模式,采用战略规划与管理,推行绩效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在行政文化上更加注重效率、责任、民主等观念。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向市场及社会还权、转变行政部门的服务态度,以顾客为导向、转变管理方式,注重战略规划和管理等。(三)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创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新局面。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相继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界限,取得了巨大成效,开创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新局面[5]。正是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些国家取得了巨大成效,才得以向全世界蔓延。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现实困境

查看全文

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摘要]高校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程。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改革冲击、社会治理法制化建设滞后、高校领导组织体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陷入现实困境。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实困境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价值认同与利益诉求相结合、促进法制建设与伦理规范相统一、完善制度规范与优化环境相补充等应对之策。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法制建设;领导组织体制;师德兴则

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强。然而,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高校各种“抄袭门”、“剽窃门”、“粗口门”“强吻门”等失德事件频频被曝光,屡遭诟病。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1]在我国第30个教师节来临前夕,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2]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的“筑梦人”队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只有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才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一、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师德建设既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话题,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课题。本文所谈高校师德,即“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灵魂所在”[3]。当前,我国高校师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从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尊重。但毋庸置疑,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和环节。

(一)理想信念淡化,急功近利思想突出

查看全文

研究生德育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摘要]研究生德育是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当前,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德育质量,其主要表现为德育主体性地位缺失、德育教师队伍松散、德育途径单一以及德育评价体系僵化。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要明确德育主体地位、建设协同的德育教师队伍、丰富德育实施途径、推进德育评价体系改革,从而推进研究生德育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扩招;研究生德育;德育困境

高层次创新人才源于研究生教育,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是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91.6万,在学研究生人数超286万。[1]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突破100万,在学研究生突破300万人。[2]大规模的扩招使研究生生源结构日益复杂、培养类型与层次不一、年龄和社会阅历不尽相同等现象凸显,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而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德育扮演着启迪思想、塑造灵魂的重要角色,这让德育的有效实施成为一项必要而复杂的系统工作。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总体健康发展。站在新的历史阶段,精确把握研究生德育的方向,推进研究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一任务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德育的内涵及价值

(一)研究生德育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专业教育。[3]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薛天祥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使他们具有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3]因此,研究生德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查看全文

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与就业选择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障,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大学生就业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缺乏就业观念、部分高校忽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城镇企业招聘呈高学历趋势等问题,使得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企业管理者以及校领导等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社会、企业以及高校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本身以及城镇企业三方应该进行同步改革,具体改革内容是高校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大学生本身应该善于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自己的就业理念,与此同时,城镇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对策

一、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保证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城镇企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企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等多方面,国家之所以会在教育事业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是因为高校是为国家、城镇企业等各个行业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是在营造和谐社会。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使得学生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应届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及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都起到积极作用[1]。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城镇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现实意义

查看全文

农村法制建设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摘要:农村法制建设是促进生产力、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与乡土社会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基层法制建设滞后、农村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亟需明晰农村法制建设的现实困境,进一步完善农村法律体系的可行性、增强农村法律系统内部发展的协调性、培养民众法制观念,从而有效推动农村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基层法制;农村;现实困境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特别是动员农村人口的广泛参与。因此,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努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工作的水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把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进而促进乡村文明各方面协调发展。

一、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法制建设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民众追求的层次就越高,就能为法制建设的发展奠定广泛的民意基础。随着农村城镇化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农村法制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势在必行。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自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党中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制建设等各方面。完善农村的法律体系,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第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城乡二元制的存在,城乡差距不断地在扩大,形成城乡分野的经济格局。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健全完善农村法制体系,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捍卫农民权利,推动城乡平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三,法制建设与农村社会相互融合的现实要求。随着法制建设与农村社会的结合发展,越来越关注农村的需要,重视有关法律适应本土文化从而最大限度的贴近生活实际,在服务意识的指引下进行立法,把提供法律服务的门槛降低,真正意义上实现执法为民。这种现实需求能够有效促进农村法制建设健康有效的发展。第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新发展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体现平等、自愿等内容的相关立法,调整市场经济关系,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保护广大农民主体的经济利益,对农村人口比重占百分之七十的大国来说,强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法制建设的现实困境

查看全文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现实困境探讨

摘要: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只是小范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范围、大尺度推进困难重重。目前,针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发展规模小、推广难度大、市场需求低、农户接受能力低及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