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文明村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9 09:01: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县级文明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县级文明村申报材料
村位于镇中心腹地位置,紧靠s309省道,全村共6个组,248户846人,23名党员。村山水环绕,自然风光秀丽,2011年曾被评为省优美村庄。
近年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始终把文明村创建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为全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一、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工作日程
一是提高认识,注重结合。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强根固本的战略任务完成。在抓落实中,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二是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相结合;四是同维护社会治安、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相结合。
二是制定规划,全面实施。村把文明单位创建纳入全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富民强村“这个中心协调运作把任务落到人头,做到层层有规划,人人有指标,坚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在创建上狠下功夫。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为民办实事上做文章,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使支部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昂扬向上的青春活力。支部工作千头万绪,农民矛盾错综复杂,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村情实际,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补充和完善了班子成员学习制度,村民管理制度,设岗定责考评制度等,结合本村实际修改改完善了村规民约,与各社和部分重点户签订了责任书,做好了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
三是明确责任,严格奖罚。为使创建工作规划逐步实施,逐年发展,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村“两委“成员的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并与政绩,奖金挂钩,对在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奖励,完不成任务者予以通报批评和处罚,从而确立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村党总支统一领导,各方面紧密配合,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创建“县级文明村”工作规划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遵照文明村的创建标准,以“两化互动、统筹城村”总体战略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提高村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结合全村实际,特制定创建文明村规划如下:
一、组织建设
村“两委”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班子成员素质高、民主团结、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热心服务,领导能力强、作用发挥好、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信任。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经济发展、普法、文化活动等各方面都成立相应的组织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有力推进全村各项工作的综合发展。同时,全村成立创建州级文明村领导小组。
二、思想道德建设
建立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有机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把学习和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广泛深入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党章》和党的知识、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科技文化知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学习和教育,干部、党员正式思想素质和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大大提高,“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形象良好、办事得力,热心服务,群众信任。广大群众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文化风尚、爱国热情、集体主义思想都大幅度增强,奔小康、创建文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
三、村民自治建设
县级先进文明村申报材料
××组是班××的自然村之一。位于村委会驻地的东面,距村委会驻地4公里,该组有38户141人,劳动力58人,大牲畜70头;全组民族结构均为佤族,20**年末,全村有耕地面积267亩,其中水田面积229亩,旱地面积38亩,人均耕地1.9亩。高优茶园面积实有338亩,木薯种植实有面积110亩,核桃种植面积14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5万元,人均纯收入1733元,粮食总产量4.9万公斤,人均有粮331公斤。
几年来,村党委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村领导成员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大力发展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县级文明村申报先进事迹材料
××组是班××的自然村之一。位于村委会驻地的东面,距村委会驻地4公里,该组有38户141人,劳动力58人,大牲畜70头;全组民族结构均为佤族,2008年末,全村有耕地面积267亩,其中水田面积229亩,旱地面积38亩,人均耕地1.9亩。高优茶园面积实有338亩,木薯种植实有面积110亩,核桃种植面积14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5万元,人均纯收入1733元,粮食总产量4.9万公斤,人均有粮331公斤。
几年来,村党委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村领导成员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大力发展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县级文明村申报先进事迹材料
××组是班××的自然村之一。位于村委会驻地的东面,距村委会驻地4公里,该组有38户141人,劳动力58人,大牲畜70头;全组民族结构均为佤族,2008年末,全村有耕地面积267亩,其中水田面积229亩,旱地面积38亩,人均耕地1.9亩。高优茶园面积实有338亩,木薯种植实有面积110亩,核桃种植面积14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5万元,人均纯收入1733元,粮食总产量4.9万公斤,人均有粮331公斤。
几年来,村党委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村领导成员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大力发展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乡村环境整治创文明村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在全街道范围内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并适当扩大整治范围。根据县委办公室、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12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按照“抓点、促线、带面”的思路,突出重点区域,实施分类指导,在深入发展农村经济中同步推进村容整洁,创建生态文明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任务目标
(一)2011年验收达标的1个市级生态文明村按照省级生态文明村标准、4个县级生态文明村按照市级生态文明村的标准进一步巩固提升,原帮扶部门、单位不撤离,并将达标村巩固提升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具体目标要求:达到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有稳定并持续增加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配套,并积极发挥作用;农村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农村思想教育、科技普及、文化体育等群众活动实现经常化、制度化;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统一规划,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配套,有“两委”办公场所、综合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场所、便民超市,有志愿者队伍等。
(二)2012年,创建生态文明村10个(市级2个、县级8个),全面推进村庄整治提升工作。重点区域范围内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环境面貌根本改观,生态文明特色进一步显现;普及区域范围内的村“脏乱差”现象基本解决,长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
贯实文明村验收小结汇报
近几年来,我们村两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创建县级文明村为努力方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庄环境美化、净化、亮化、绿化,社会秩序安定,家庭和睦。我村先后被评为:县级卫生村、文化村、绿色生态村等,现将近年来创建县级文明村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党的建设为核心
党支部是农村党的最基层组织,最接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核心。为使党支部真正发挥我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奔小康,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示范作用,我村党支部着重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设:
一是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村117个党员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村党支部提高战斗力、凝聚力的体会,是创建县级文明村的主要保证。
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村党组织要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号召力,靠的是每个党员的努力。为此,我们村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支部生活会,开展“两票制”民主评议活动和“荣辱档案”记载活动,通过学习,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拥护,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也得以牢固树立,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是发挥村各级组织作用。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注重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连”、“老年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使这些群众组织真正成为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将村内重大事项向村民公开,接受大家监督。工作务实创新,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全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漾濞县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文明花开别样红——漾濞县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漾濞县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坚持“三贴近”,按照“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拓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领域,加快文化工程建设步伐,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绩斐然,漾濞由此成了文明的乐园,并因“中国核桃之乡”、“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等誉称而驰名中外。
漾濞县精神文明精神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于1997年,在此之前机构命名经历了两次变化,即1984年命名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到1990年更名为漾濞彝族自治县精神文明协调委员会。几年来,该县精神文明建设经历了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城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以开展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各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推行一岗双责、开展承包竞赛活动、进行三德教育,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等阶段,取得可喜成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不懈地把提高公民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先后开展了正规化理论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以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农村政策的教育等,共培训各级干部6000多人次,较好地发挥了理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几年来连续举办了五届由700多名选手参加的“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广泛开展了有主题、有实效的“崇尚文明、反对邪教”和“三讲一树”活动,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该县强化教育,突出创建,营造氛围,共培训骨干4000多人次,促进了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了着力抓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多管齐下,建立起了12项长效机制,举办各类讲座183场次、受教育58000多人次,开展学习座谈93场次、受教育7000多人次,组织宣传活动517场次,宣传面达到了97%,现已构建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搭建了健康成长平台。围绕“平安漾濞”创建,深入开展“诚信漾濞,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政务诚信作表率、商务诚信塑形象、社会诚信利百姓”的诚信环境,诚信之花绽放漾濞。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兴起于80年代初,规范于90年代中叶,至现在已形成了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为主体,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总体布局和“抓品牌、树形象,抓重点、带全面,抓基层、重实效”的创建工作格局。文明单位、文明村从1985年的1个县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村发展至现在的8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24个州级文明单位、2个州级文明村、166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小城镇。全县共表彰命名“双文明”35户、“五好家庭”431户、“五好文明家庭”116户、精神文明先进集体99个、先进个人310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28人。1999年4月,创造性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涌现出示范性党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6个、示范性文明学校6个、示范性科技村5个、示范性文化站4个、示范性团支部9个。同时,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广泛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形成了一整套宣传教育、星级评定、督查考核、动态管理等的运作程序和工作机制,全县文明户从1999年的949户增加到1757户。
文化工程建设成果丰硕。始终按照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和巩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几年来,共建成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11个。2001年完成了总投资60万元的“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顺濞乡宣传文化站”建设,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实施过程中,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精心组织实施,从2000年起每年争取到救助漾濞县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学生2至3人,到2005年共受“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大学生6名、高中生6名,资助金额共16.6万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青年部还到漾濞拍摄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电视专题片。加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88.6%,电视覆盖率达到了94.42%。组织开展了文化环境布置工作,并逐步由窗口单位向社会面上拓展,由室内向室外拓展,向道路、广场、公园和建筑物拓展,营造了积极健康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了漾濞文明进步的新形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县文明办工作汇报
要汇报三个方面:一是文明办基本情况;二是近年来文明办工作情况;三是2009年工作重点。
一、*县文明办基本情况
*县文明办现有在职工作人员4人。领导职数2个,主任1人、副主任1人,内设创建科、协调科,科长各1人。主要工作职责是,在县文明委领导下开展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现行工作机制是,文明办主任参加宣传部部长办公会,年度工作考核、干部任命与管理、党团组织建设等与宣传部合并在一起。财务经费设有单独帐号,与宣传部分开管理。
二、近年来文明办工作情况
近年来,文明办在县文明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任务,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景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为平台,坚持注重实效、多办实事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构建和谐*县、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一是深入开展“五大文明行动”。强化措施,完善方案,安排部署,在全县各单位开展了“争创文明科室,争当文明职工”、“十大文明行为”与“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活动,公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二是坚持开展“季评十件好事”活动。**年,我县有4件好事入选。三是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我县农科所所长、育种专家程相文入选“中国好人榜”和20**“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四是认真开展抵制不良文化工作。组织公安、文化、旅游等部门,对封建迷信、涉黄、售假进行集中整治,倡树了社会文明新风。
乡镇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开展?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农民有什么所想、所盼?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到我县部分乡镇农村进行调研。
一、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现状
(一)创建情况
××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于1997年开始启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县现有六乡三镇68个村8个社区,共创建三级文明单位39个,创建率达到51.3%。其中:自治区级文明村4个,地区级文明乡镇3个,地区级文明村13个,地区级文明社区2个,县级文明乡镇2个,县级文明村13个,县级文明社区2个,今年我县有5个村分别参与了自治区、地区文明村创建,6个村申报了县级“小康文明村”,有效巩固和发展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格局。
(二)基本经验
近年来,我们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三个结合”,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