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9 00:49: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湘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间艺术湘西凿花的活态传承探究

摘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苗文化中的衣物、饰品、傩面具等所使用的图样都出自平凡的踏虎凿花工匠之手,几代传承展示了民间艺术的非凡之美,过去历史中的日常用具物品,蕴含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却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活态传承”是推动这项手工艺蓬勃发展以及能够突破程式化传承法则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踏虎凿花;生活美学;活态传承

一、振兴传统工艺中的生活美学

当今生活中人们接纳的美越来越宽泛,对西方的艺术文化拥簇的人不占少数,高效多元的文化的意识形态下,手工艺中的“慢”在人们生活中象征着对民族手工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艺术之美的追求;民众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提升,是促使民间工艺美术复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活态传承”是民间艺术复兴发展的必然结果,民间艺术只有回归到民众的生活当中,不再是美术馆的陈列品,才能长久不衰地传承民族的艺术。凿花的艺术发源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这些物品是被反复使用的物品、人们离不开的日用品,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并非珍稀贵重的物品,这些物件的制作慢慢传承,被一代代的人们买卖流通与使用,这些都是现在所称的民间艺术品。那些抚慰人心的艺术之美,没有大小之分,主流又或是旁支的艺术形式,都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日常和时代的审美。“当美与民众交融之时,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这其实也充分说明手工艺传承需要在“活”的文化语境下继续代代传承,当下国家扶持的非遗项目的经验给了“活态”的启示,我们通过踏虎凿花的媒介来诉说已经被人遗忘的手工艺之美,传统民间凿花在服装、饰品、面具、装饰人民居所环境的艺术品等等功用中的艺术价值没有被全部认知,工艺与与艺术紧密相连,它们诉说的都是在美的范畴内,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滋养着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家园。亚洲国家中,以日本为例,推广民间艺术的运动的时间较早,社会和民众尊重工艺匠人,接纳并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以用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为人称赞的工匠文化。民间艺术的实用创意以湘西地区为例,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导致市场需求的锐减,民间艺术品在形式使用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是逐渐发生转变,但整体状态停滞不前,还不能完全实现活态传承。

二、个人工艺与民众工艺

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自古以来被视为一块神秘的蛮荒之地。从文化的角度观之,湘西的民族工艺美术具有少数民族特有的边缘性,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涵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伴随漫长的发展历程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踏虎凿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的振兴与工艺匠人的整体环境改变有着紧密的联系,以新的民间艺术创作服务于人民的社会生活,踏虎凿花的传承手艺人与民众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买卖供求的关系。踏虎凿花进行传承实践,应从本土群众和教育入手,结合本土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家等方面综合梳理,首先为拓宽凿花艺术的公用空间。美术课堂中可把民间传承艺人请进课堂,手把着手教学生们凿花。老师更要把手工艺让学生带回家去,带领全家一起学习和发掘民间美术,有条件的城市孩子则与家人共同上网收集和整理踏虎凿花的资料;实用性方面在每年特定的民俗节日活动中,可组织群众参加传统艺人的民俗作坊活动,扩大受众面,针对没有美术基础的群众,设置简单易操作的环节,鼓励全家老小都动手尝试,享受传统手工艺的乐趣,激励民众,包括孩童、青少年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同时还在街头展览民众的凿花作品,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民间美术,让凿花工艺走进民众的生活,变成生活中可欣赏的美,让手工艺真正实现活在人们的生活里的目标,无疑这种贴近自己生活的美术学习过程让民众倍感亲切。其次在湘西设定一些具有实验性的教学试点,在进行民间美术实验改良过程的同时,注重学校美术课堂的研究和交流学习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其中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及家长和当地民间艺人的反应等等,以此获得更多的数据支撑手工艺传承的活态多样性,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建设专业的民间美术校本资源库,将踏虎凿花数字化保存,以便民间美术建立教与学的系统性课程。对踏虎凿花艺术作品中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的内容,让这些保留在凿花艺人的个人创作的范畴内,以个体存在的凿花艺人在以盈利为基础生存的同时,加入到民族工艺教育推广中,以确保工艺的延续和发展;对普通民众多以欣赏教学为主,融入他们的生活认知当中,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他们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和启蒙。凿花之美只有从生活中产出,在这里才能找到工艺之美的强韧基础。

查看全文

深究湘西苗族音乐的保护

艺术来源于生活,民族音乐自然会打上深深的民族生活文化烙痕,湘西苗族音乐源于苗族先民几千年以来的生活积累:高崖峻岭、林木茂盛的自然生态环境,万物有灵、巫术盛行的宗教信仰,民族战争等历史背景。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碰撞,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岁月的流逝,自然规律的作用使得湘西苗族音乐的传播主体逐渐减少。苗族音乐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几千年间那种“口耳相传”“闻歌而舞”的鲜活的生命力。为避免湘西苗族音乐文化的断代、消融,对湘西苗族音乐的保护已被提上了日程。

一、湘西苗族音乐保护进程

湘西苗族音乐紧紧依附于苗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苗族个性、苗族审美习惯几千年积累的“活”的显现。它通过人本身这一载体,以节奏、形体、服饰和唱腔等为表现手段,身口相传,代代继承。然而,“活”的文化如果脱离其固有的生存环境,其生命力就会逐渐枯竭。

湘西苗族文化遗产与苗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于湘西苗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也经历了从自觉到主动的阶段。早在18、19世纪时,语言学者、民俗学家及人类学家曾试图记载世界上的口头文化传统。1924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萨维那出版了《苗族史》,对湘西苗族音乐的形式、内容与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和记载,也对湘西苗族音乐与其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略有探索。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对湘西民间音乐艺术进行了抢救、挖掘、整理,组织人员分别采取笔记、画图、记谱、录音、照相等方法认真记录各种不同的曲目,以及有特点的唱腔、表演技术、服装、道具等,并把老艺人独特的表演技术、经验及他们所了解的史料记录、学习、整理或者拍摄下来。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苗族古歌历来由苗族人口传身授,而在50年代,整理出版了苗族古歌的苗文文本,有节选本也有全本。到了70年代,由于的影响,湘西音乐文化研究保护被迫中断。

20世纪下半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沟通、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几个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对非物质文艺遗产的工作成果及经验,有目的地开展了多项计划,并通过了相关文件,并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进入21世纪,在中国政府主导,文化界人士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场声势浩大的湘西苗族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查看全文

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的特点

一、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的特点

(一)湘西土家织锦艺术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的构成元素是历史原发性的平面造型,其主要以土丝、土棉线织制而成,质地厚实,坚实耐用。湘西土家织锦的装饰造型多种多样,充分展现了土家族的民族风俗,题材取自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花、鸟、鱼、虫、山、水、草、木,以植物花卉为题材的有:梅花、莲花、兰花、牡丹花等,提取花卉生动、自然的外形特征,造型丰富与生动。以动物形态为题材的有:阳雀、燕子、龙、蛇、蝴蝶、凤凰纹等。人们将日常生活所见到的事物经过用心体会,在头脑中进行抽象艺术处理,然后把题材使用编入织锦中。按照不同对象的主要特点,绘制、提炼、加工后,使图案形成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其运用在织锦中。最常用的图案织制方式就是将动植物织制在一个主题里,用以表达特定节日、吉祥的寓意。湘西土家族人民在织制过程中通过使用点、线、面等构成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构成元素不谋而合。都是运用点、线、面表现图形大小、明暗、色彩。造型变幻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但是整体和谐统一,且具有美感,变化的动与和谐的静两者相统一,极具民族艺术风格。画面整体给人以厚重感,不管是装饰造型、表现手法、组成元素、题材风格、寓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极具个性。这种民族构成元素形式的多样性,使湘西土家织锦艺术在艺术设计百花园中大放异彩。

(二)湘西土家织锦艺术具有色彩的鲜艳性

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用色简洁、大胆、对比强烈,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艺术特征。土家织锦常见颜色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红色、蓝色为主题色,黑色为背景色。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跳跃、醒目,看久了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而且画面凌乱,搭配黑色的背景,使其平衡统一。各种色块的运用,有动静相结合的感觉,形成对立统一的结果,造成绚烂夺目,一眼就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是美的稳定与协调。人们织制的土家织锦追求光明的,跳跃的,民族传统喜庆的色彩感觉,带给人们心理和视觉舒适度。湘西土家织锦的颜色是运用天然矿物、植物的染料自己染织而成,天然染料使湘西土家织锦不易发生褪色,强调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对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既经久耐用,还可以保持颜色的鲜艳度,在鲜明的色彩对比下使连续的几何图案在画面中寻求不断地的变化。因此,湘西土家织锦艺术既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又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勤俭淳朴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祈盼、向往和追求。

(三)湘西土家织锦艺术具有图案的表意性

查看全文

沈从文文学创作湘西情怀

一、沈从文文学创作中对湘西的怀旧情怀

沈从文的湘西情怀大多基于他对湘西的那份厚重的怀旧感。湘西世界既是对他这种怀旧心理的真实反映,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遭遇的不满和反抗。在远离故土的陌生世界里,怀念湘西的沈从文并未消极沉迷,而是寄望以文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他脑海里对湘西世界的记忆。他选择用独特异质的苗家文化和风情来重新构建湘西世界中的人与物。就这样,在沈从文婉转优雅的笔下,一个记忆与现实、传奇与真实的湘西世界跃然纸上,生动地再现了湘西龙舟、狩猎、对歌、行巫、放蛊等独有生活场景。基于怀旧式的记忆再现,写实并非沈从文的唯一目的,他更多的是唤起自己内心对湘西世界传奇式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理想生活,在沈从文看来,即是充满了诗意与宁静。[1]怀旧的客观前提是存在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怀旧,而且怀旧情怀中的过去经过人脑意象加工之后并非是过去的本真状态。有很多文学评论家认为,沈从文加工湘西世界的记忆,让理想中的美好处于尴尬境地,因为沈从文早期作品里的湘西世界无法与真实的外部世界形成某种交流,导致他所描绘的湘西世界只有原型而缺乏现实复制的可能。沈从文自己后来也发现了他的怀旧情怀对文学创作的不利一面。所以他后期的作品如《湘西》等放弃了对记忆的唯美式改写,而是试图将怀旧的湘西世界与现实的湘西世界重新连接,形成了他湘西情怀的新的文学创作构建。记忆与现实、过去与未来该如何连接,这是20世纪40年代困扰沈从文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探索使他经常处于创作的苦痛心路阶段。沈从文不再如前期创作《长河》等作品一样干预现实、勾勒唯美,而是放弃创作中大量的抒情描写,开始了以批判性内容为主的言志散文等文体创作,期间的抒情采取更加抽象的方式来进行。在湘西世界的基础上,他开启了对另一个世界的思索。他思索中华民族走出战争的出路,思索生命的本质与意义。用这样的方式,他将对湘西的怀旧情怀升格为与现实理性的相互结合,从而唤起和重构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例如《七色魇》,沈从文试图将自己对湘西世界中“爱”“美”等意象的亲身体会放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中去,以重塑民族品德;《烛虚》帮助人们透视生命个体的“爱”与“美”。在这些作品里,湘西世界作为沈从文的怀旧对象,它所体现的沈从文的湘西情怀已经成为他文学创作里的精神元素,用来探索“爱”与“美”,探索生命的意义与民族精神追求的方向,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具现代性、开放性的现实意义。

二、沈从文文学创作中对湘西的自然信仰情怀

在沈从文的湘西怀旧情怀中,人与自然的契合始终贯穿于他的脑海。中国自古就唯天地是从,天地生而万物生。千百年来这种尊天敬地的传统逐渐幻化为文化中的自然信仰印记,深深烙印在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心中。沈从文也不例外,他十分认同人类社会出于某种精神寄托而对自然万物赋予神灵色彩的做法。在沈从文的许多著作里都表达了他对自然信仰的坚持。他认为,生活的完整、健康与循环都离不开对自然的信仰。在极富湘西情怀的《长河》中,第一章就以“人与地”为章节标题开宗明义地向读者展现了人们生活在辰河流域的情景。辰河居民保持着一份原始的敬鬼神畏天命的自然信仰,并依靠这种信仰将各种历史风俗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完整、和谐图景。《长河》的最后一章“社戏”,以人间戏曲的形式酬神还愿感恩,刻画出沈从文所追求的人神和悦的自然信仰目标。[3]沈从文的自然信仰情怀与鲁迅的普崇万物思想是一致的。普崇万物实际就是对自然的崇拜,这种可谓之某种宗教信仰的崇拜,积淀了千万年来人类原始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并孕育着人类文明前行的所有自然密码。严格地说,沈从文与鲁迅是风格迥异的两类文学创作大师,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属于人类精神范畴的文学创作触及自然界本源。鲁迅作品的例子在这里不做赘述,沈从文作品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他在一段描述湘西苗寨敬神仪式的文字中写道:他所看到的不完全是一种仪式,而是一出诗歌与戏曲交相辉映的大戏,在这出大戏的声光音韵中,神灵和自然与之同在。沈从文的自然信仰情怀寄寓的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在沈从文所描画的湘西世界里,万物皆有灵性,湘西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与自然对话,人与自然相互都是对方的对象化存在。通过湘西世界的自然信仰情怀,沈从文揭示了他所认知的人与自然的本质,即人性本善,人与自然本应和谐共处。

三、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人”情怀

人性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20世纪20年代刚从湘西村野踏入城市的沈从文敏锐地察觉到,他之前所认知和向往的人性的坚韧强悍在城市难觅踪迹。所以,沈从文通过文学的笔墨大幅勾画出他记忆里湘西世界中现实与幻想交融、被加以粉饰的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恬静。在这片世外桃源中,龙舟赛、对歌等娱乐活动不仅反映出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野生活,而且细致入微地刻画出生活于此的乡野村夫的淳朴秉性。沈从文的目的是要让读者明白: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老迈体衰、老态龙钟,在西方民族面前颓废无力、精神萎靡,要改变这种状况,争得有尊严的生存权力,就要把湘西村野中的积极向上、略带粗犷的性格注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去,使中华民族振奋精神、勇往直前。由此可以看出,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情怀也与中国人血性渐失、中国社会日益沉沦的特殊历史背景不无关系。在沈从文的眼里,中国人的人性需要从胆怯懦弱、教化驯服、麻木不仁、犹如孤魂野鬼般的堕落中爬出来,然后释放压抑、弘扬进步,使人性可以比过去较为敏锐地感知到爱与恨、生与死。[4]沈从文以湘西人淳朴的人性唤醒中国人人性的复苏,进而使国人承载民族复兴的大义。他的文学创作理念在此得到了升华。同时,沈从文也清醒地看到,自然信仰与人性之于生命意义的复归也存在明显脆弱的一面。一方面,沈从文努力以文学创作来扩散和宣扬湘西世界中的生命意义与坚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面前,湘西世界的一切又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人与自然的契合虽然表现出原始的生命状态,但在现代社会面前,它的原始自在的单调难免让拥有复杂人性的人们不能长期坚持和忍受。因此,沈从文以湘西人为考察对象的人性探索给他带来了一种认同上的焦虑,也把他的思想意识与文学创作的人文色彩浓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在这个维度里,他试图探寻人性深处爱恨生死的意识边际,并探索对人的新的诠释。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湘西情怀的确给了他一个关于立人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的终点,是立人与救国的关系。在沈从文看来,国家是人存在的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的自由解放才能让人个体的内部世界得到精神上的自由解放。如前所述,在沈从文许多的文学作品当中,人与自然的契合既是他湘西怀旧情绪中的记忆本源,又是他面对外部世界所忧虑的问题与追求的目标。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契合被赋予了立人与救国的关系内涵,他文学作品中的人性被推高到为国家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新高度。

查看全文

王庭珪湘西诗作探究论文

摘要:宋代诗人王庭珪贬谪湘西七年,寄情山水,尽赏朴野民风异俗,创作不少诗词佳作,对湘西美丽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加以吟赞。王庭珪湘西诗作构思巧妙,语言精炼,雄刚浑大,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王庭珪;湘西诗作;艺术成就

王庭珪(1080—1172),宋代诗人,字民瞻,号卢溪居士、卢溪真逸、卢溪逸叟。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授官衡州茶陵丞,因不满衙门懒散无为作风,毅然辞官归隐乡里卢溪之上,筑草堂读书授徒,放志于烟霞之外,不问尘事。宋金媾和,国运危在旦夕,朝廷谏官御史皆不敢直言时政,而身为编修官的胡铨慨然上书皇帝,乞斩秦桧、罢和议,胡铨因此被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会),王庭珪作诗为这位刚直同乡送行,中有“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1],忤怒当朝权贵,进而获罪,以编管身份被贬谪辰州(今属湖南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宋代置辰州卢溪郡,治沅陵,辖沅陵、卢溪、溆浦、辰溪四县。清顺治六年(1649)改卢溪县为泸溪县,沿用至今。卢溪县令在武口洲(今泸溪五里州)建东洲书院,延请王庭珪教授生徒[2]。《泸溪县志》云王庭珪被谪湘西“达十年之久”[3],其说欠准确。胡铨《卢溪文集序》:“窜辰州,时绍兴己巳秋七月壬午也。”[4]诗人自叙:“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闻秦太师病,忽蒙恩自便,始知其死,作诗悲之。”[5]王庭珪《跋程子山诗后》:“余与程子山侍讲,俱为夜郎逐客,绍兴丙子春同归自酉阳。”[6]诗人《答张钦夫机宜书》:“曩者窜居夜郎七年。”[7]从以上序跋、书信可知,王庭珪流放湘西七年,于绍兴十九年(1149)七月被谪辰阳,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二月秦桧病死,皇上下诏尽放天下流人,许王庭珪自便。绍兴二十六年(1156)春,王庭珪从辰阳乘扁舟,下桃源至武陵经长沙,东归故里。

湘西流放七年,远离故乡亲朋,王庭珪在穷愁绝境中潜心授徒讲学,寄情山水,尽赏湘西奇风异俗,创作不少诗词佳作。今据明代吴讷编《百家词》、清代《四库全书》、近人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沈》、今人编《全宋诗》及《全宋词》,得王庭珪湘西诗词作品数十首,述而论之。凡诗人流放辰州所咏湘西之诗或东归后忆及湘西之作,均目为湘西诗作。王庭珪湘西诗作内容丰富,举凡湘西山水人物、风情民俗、史实传奇,诗人一一揽入诗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湘西历来被认为是蛮荒之地、贬谪之所,诗人屈原、李白、王昌龄、岑参等都曾谪贬湘西,留下脍炙人口诗句,如“沅有茝兮澧有兰”(屈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王昌龄)。王庭珪在诗文中多次用不同字眼称呼湘西,如“蛮域”、“荆蛮”、“夷落”、“九夷”。诗人未到湘西之前,对湘西充满遥远、陌生之感甚或偏见。

查看全文

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探究论文

摘要: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要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好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民俗的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双赢。发展中要坚持民俗文化独特性等原则.选择原生态民族村寨等优化模式,并建立相应的保证机制。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查看全文

湘西地区电力市场占有率分析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地理坐标在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是湖南的西北门户,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境内有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人口283万,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总面积15461平方千米,首府吉首为湘鄂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湘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但在当地电力企业竞争也相当激烈,主要有国家电网向湘西供电,供电质量相对稳定可靠,是湘西自治州主要供电电源;地方小水电绝大部分是径流式电站,无调节能力,季节性供电负荷变化大;重庆市乌江电力公司供电花垣县;南方电网通过贵州省的铜仁地区向花垣县、保靖县、凤凰县供电;湖南省怀化市电力公司向泸溪县。其中:国家电网的供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2.32%,州内水电19.03%,怀化电力公司7.49%,乌江电力14.75%,贵州省16.41%(数据来源于湘西电业局生产统计分析系统2011年1-12月的有关统计)。

一、市场占有率

2011年湘西电业局市场占有率为49.72%,2010年市场占率为56.74%,同比下降7.02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湘西电业局自2010年5月份取消优惠电价的消息后,各锰锌企业迅速做出反映,纷纷停产表示反对,而非湘西电业局供电区域的锰锌企业仍保持着正常生产的局面。5、6月份市场占有率有了明显下降,6月份我局当月市场占有率仅为49.39%,以后一直在低位徘徊。市场分析见“湘西市场变化情况”。2010年目录电度电价执行情况如下,贵州10KV、35KV、110KV电炉铁合金电价较省网分别低出0.1713元/千瓦时、0.1623元/千瓦时、0.1493元/千瓦时,广西10KV、35KV、110KV电炉铁合金大工业电价较湘西电业局分别低出0.109元/千瓦时、0.105元/千瓦时、0.102元/千瓦时,重庆电炉铁合金电价较湘西局分别低出0.113元/千瓦时、0.109元/千瓦时、0.096元/千瓦时。湘西市场变化情况泸溪地区:明天电力公司与湖南省怀化市电力公司于2010年7月中旬签订购电合同,电价0.47元/千瓦时(220KV)的购电协议。明天公司对所属用户执行销售电价:10KV用户电价为0.56元/千瓦时,35KV用户电价为0.55元/千瓦时,明天公司对所属用户执行电价按一部制电价执行,未收取基本电费,销售电价为公司自行议定,无任何政府批文。花垣地区:现花垣县供电公司对锰锌企业仍执行优惠电价,其主要价格标准为州价价[2008]100号文,10KV电价为0.519元/千瓦时,35KV为0.495元/千瓦时,110KV为0.472元/千瓦时。2011年花垣地区从贵州、重庆购进电量182677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6317万千瓦时,增长幅度为44.57%。这主要是湘西电业局转过去的用户基本又投入生产及重组后量产的恢复。保靖地区:双溶滩电站位于湘西自治州保靖县复兴镇境内,产权属保靖县水电局,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机组2台,单机4000千瓦,总装机容量8000千瓦,年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左右,供保靖大妥乡及保靖、花垣边界一些选矿企业用电,电站与花垣县湘黔公司并网,电站上网电价0.35元/千瓦时,下网电价0.45元/千瓦时。其采取低价营销,逐个接触客户的策略,提出“只要转入接电,电价不是问题”,即使面临全国性优惠电价检查的高压态势,承诺也可采用其它方式补偿用户,确保电价不高于0.55元/千瓦时(低于省网现行电价0.15元/千瓦时,自行制定电价,无任何政策依据)。2011年联合花垣湘黔电力公司从贵州引进电量24596万千瓦时,同比增加20086万千瓦时,增长445.37%。原因同花垣地区的分析。

二、售电量

2011年湘西电业局完成售电量252831万千瓦时,同比减少50871万千瓦时,下降16.75%,完成年度目标计划33.2亿千瓦时的76.15%,未能完成年度计划。分月情况如图1所示(单位:万千瓦时,%)。从图1中看出2011年湘西电业局售电量变化不大,最大最小相差28.92%。而2010年变化大,极差是57.84%。2011年售电量完成情况见表1。大工业用电完成12695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2712万千瓦时,下降38.85%。导致售电量降低了23.74%,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湘西电业局自2010年5月份传出取消优惠电价的消息后,各锰锌企业迅速做出反映,纷纷停产表示反对,而非湘西电业局供电区的锰锌企业用电价格维持不变,仍保持着正常生产的局面。致使湘西电业局6月售电量较4月份下降1.514亿千瓦时,其中锰锌企业用电下降1.078亿千瓦时,以后基本在低水平徘徊。是湘西电业局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趸售用电完成47498万千瓦时,同比增加12600万千瓦时,增长36.11%,促使售电量增长4.12%。趸售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今年的干旱造成地方小水电发电量大幅下降。根据生产统计分析系统情况可以看出发电量只105270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1.18%。照明用电为5233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了8087万千瓦时,增长18.28%。照明用电主要增长是它下面的三个内容都有较大增长,居民生活用电为2990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54%,商业用电为1362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93%,非居民照明用电为8804万千瓦时,增长16.18%。

三、问题与措施

查看全文

2007五一活动:自驾之旅--探寻大湘西最秘境

五一活动

序幕:

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同胞数百年来的古老习俗得以完好的保存到了今天

。对我们这些沾满都市铅华的背包客而言,这里绝对是一个美好理想的家园。由于这是一条骨灰级高级背

包客线路,要求队员需自备的全套装备,并做好面对一切艰苦条件的心理准备。

湘西古属荆楚,地有五溪。“五溪林泽之间,多生草寇”。草寇者,土匪也。

查看全文

湘西公共管理的公众参与方针研究

20世纪中后期,公众参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行政领域。公众参与指的是在政府决策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体现公民的声音、公民的意志,是指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参加社会各种活动或事务管理的行动,特别是公民参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的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来。文章以湘西民族地区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公众参与决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公众参与决策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有利于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在分析湘西民族地区公众参与决策现状的基础上,对提高湘西民族地区公众参与决策程度,进行了相关的对策探讨。

一、民族地区公众参与决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实现他们的跨越式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民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实施了卓有成效的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少数民族群体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也日渐增强,在公共管理事物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

(一)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和调整的过程。[1]

大到国家的政治决策,小到工厂的分配政策,都涉及到利益关系的协调。如果一项政策或一种制度导致了利益分配不公,那么利益相关者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利益受损的群体对公共政策就会产生抵触,从而损害公共权威的合法性,威胁社会的公共秩序。如果公众能够参与相关的决策过程,通过公众参与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这样的政策就容易为公众所接受,民众对公共政策就会有更多的共识,公众之间以及公众与政府之间就容易和睦相处。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保证公众的充分参与,才能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合理和有效,才能使公共政策更加符合民意和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尤其是涉及自己利益)的管理成了必然趋势,让公众参与决策,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第一,可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信息交流、民主协商、共同决策等参与类型,使民族地区的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二,可以增加公众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使公共政策更加符合民意和公共利益,确保公共政策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减少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查看全文

沈从文小说中湘西特色论文

[内容摘要]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的代表,他的乡土小说表现理想世界中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表现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都市文明入侵农村所带来的中国传统美德的消失、田园生活自然和谐的被破坏。但他总是站在美好人性的角度上,反观湘西社会的“常”与“变”,将生命、人性、自然三者统一,构成了“一种爱与美的新宗教”[1]。他的文艺思想弃绝传统的“载道”观念,弃绝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并以此坚守自己的自由、独立的文化立场,为人们描绘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多姿多彩而又多灾多难的湘西世界。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世界生命人性自然多姿多彩

在沈从文倾心构造的这个独特、多姿多彩的湘西世界里,寄托了他的审美理想,他在古老的生活节奏和情调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的人,讴歌人生的自然性、自由性、自在性以及自得其乐的人生境界,力图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形式[2]。”然而,只要是忠实于生活的,即使是以歌颂理想为宗旨的浪漫主义作家,也不能对现实无动于衷,他的作品也不能不折射出他所生活的时代,当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农村,都市文明也开始进入闭塞的湘西时,他敏感的心灵不能不受到强烈的震动,不能不发出对于都市文明侵袭下传统美德沦落的感叹。下面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了解他笔下丰富多采、独特美丽而又苦难深重的湘西世界。

一、自由人性与健康纯朴之湘西世界

沈从文努力从歌颂理想中自然纯朴的农村生活出发,去建造一个他理想中“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来表现下层劳动人民崇高的人性美。在他的作品中,天真娇美的少女和饱经风霜的老人是他经常表现的人物形象。前者如《三三》中的三三、《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的夭夭、《阿黑小史》中的阿黑;后者如《边城》中的爷爷、《长河》中的老水手等。在湘西青山绿水里,受着自然的养育,远离尘嚣,生活着的小儿女烂漫如花、清纯如水,他们的心灵没有沾染半点俗世的纤尘,那么诚实无邪、聪明伶俐,是人类天性的真正代表;老爷爷世故如松、刚强如石,人生沧桑、生活磨难并不曾损蚀他们的淳朴,那么忠厚善良、慈爱可亲,是我们古老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这些少女和老人的形象成了作家理想的象征,在他们身上没有都市文明的污染,是自然化育了他们的灵魂,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他笔下的人物无论辰河上的妓女、水手,还是农人、里长、商人、士兵,也不论男女老少,全都重义轻利、守信自约、豪爽正直、相亲相爱,是作家理想化了的自然人性。

青年男女的爱情作为优美人性的集中表现,在沈从文笔下如诗如画。英俊、潇洒的美少年,漂亮、聪明的俏姑娘,山间对歌的热烈,星夜幽会的静谧,仿佛《诗经》中那种男女欢悦的歌声、《九歌》中动人的人神恋爱故事。像浪漫主义文学经常表现异域边地生活一样,沈从文经常描写湘西苗族青年的爱情生活。《龙朱》中少年龙朱有天生的美貌和高尚的美德,因超众的俊美得不到爱情而苦恼,但终于用动人的歌声得到了大胆而美丽的姑娘。《神巫之爱》中与龙朱同样美貌如神、光彩照人的少年神巫,骄傲地拒绝了一切多情的女子,却被一位美丽动人的哑姑娘打开了心扉。《媚金.豹子.与那羊》虽然是青年男女殉情的凄美悲剧,但媚金和豹子对于爱情的忠贞和执着,没有都市文明中的物欲横流,一切都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有的只是爱情的纯真,诚实不欺,一切都听命于人的天性,人的热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