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依存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8 18:27: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相互依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合作培训中学生相互依存的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相互依存探讨

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觉得小组学习更有动力,更加愉快。但同时也注意到小组学习期间,有些学生从学习小组中游离出来,或不参加小组的讨论,成为旁观者,或离开本小组去参加其他小组的讨论,甚至有几个人都从各自的小组中游离出来另行组织活动;还有些小组的活动偏离了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谈论其他问题,成为“消极的学习者”。学生的主动学习减少了,更有甚者,当小组学习任务设计的糟糕时,学生通常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履行表面的程序上,而不是思考任务的意义。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问题的出现有学生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激励评价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的小组学习任务有两类:一类是必须通过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即合作性任务;另一类是既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的任务,这里的合作只是使其中一些人得到帮助,这在传统的独立学习中也能做到,因此,后一种任务就会表现出学习小组内的相互依存性不强,容易造成以上现象。

例如,在初二《物理》“物质密度的测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分析测量物质密度实验过程及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思考得出,思考能力差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会无所作为;而具有较强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学生,就完全可以不必与其他人合作来解决问题。因此,课堂上学生在合作中从小组中游离出来的人还是很多。有些学生一开始就反映出自己认为已经对该问题有明确的认识,但由于未与他人讨论、交流因而认识是相当肤浅的,这在后来的班级交流中充分的显示出来,那些炫耀聪明的人对这个问题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局部的;另一些学生则无所适从,只是在那里做一些简单的猜测。在班级集体交流学习成果时,大多数的小组未能形成自己完整的意见,最后的结果还是需要教师自己说出来,这当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关,但也与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关。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评价方式也会对学生的参与和小组的合作产生影响,激励、评价的方式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单纯注重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给合作带来不良的影响,经常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强而又喜欢炫耀自己的学生,由于问题回答的出色,虽未参加合作但得到表扬,这样客观上就对合作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教师合作学习活动设计要有较强的依存性。我们应当认识到合作学习并非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代替,也并非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时频繁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会使学生厌倦,而使学习的效果不佳。

合作活动的设计要使小组成员有较强的依存性,可以通过在任务的设计中给学生以明确的分工来实现,小组的分工可以有两种形式,即可以是共同工作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也可以是承担一个总任务下不同的子任务。让不同的学生获得其他学生不具有的材料,只有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全部材料,这就是一种较好的分工方式。

查看全文

税务财务会计相互依存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宏观层面的差异;微观上的联系与差异;两者的协调与妥协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税务会计以税法为导向、税务会计实质上就是税法在会计中的体现、财务会计与税收法规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管理部门、股东、贷款人和其他有关的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务会计的原则就是税收核算的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的差异、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上,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流转税的处理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差异、所得税处理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中的差异、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分离和统一两种模式、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非对称信息的博弈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原则及核算的差异出发,旨在探讨如何协调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差异协调

税务会计以税法为导向,税务会计的原则和核算等内容大多隐含在税法中,因此税务会计实质上就是税法在会计中的体现。而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为导向,其原则和核算的规定远比税务会计明确且公认。但税法的刚性及硬度又要强于财务会计,纳税人一旦违反了税法的规定,就会受到处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税收法规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经历了从统一到差异再到协作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二者的关系出现了暂时的统一,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开始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以至于这些年独立税务会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宏观层面的差异

查看全文

市场微观经济主相互依存论文

一、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

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市场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独立性、差异性;调控信号是包括工资、利率、产权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与产品价格等在内的一系列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调控方式是各微观经济主体在获利目标的驱动下,根据变动着的价格信号所提供的市场供求信息,对自身经济活动作出调整,进而引起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简言之,市场调控机制作用的本质在于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所表现出的整体的合目的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由于价格信号所提供的供求信息往往是即时信息、短期信息,便决定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控结果具有即时均衡、短期均衡的性质。

政府调控机制,其作用基点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的共同性、一致性;调控信号是政府、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计划部门发出的各项行政指令与法律部门的各种法律条文;调控方式是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认可与维护,按照政府部门的指令、指向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进而引起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使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政府是作为一个凌驾于一切微观经济活动之上的国民经济总体利益的代表者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因而政府调控机制不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内在的自动的自我调控机制,而是一种外在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非自我调控机制。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在政府调控机制下,使经济资源宏观配置趋于均衡,则必然离不开事先设定的调控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调控是一种事先的自觉调控。由于政府调控目标是事先设定的,这一目标不过是作为调控主体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及其长期变动趋势的预测与自觉意识的外化,故政府调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长期调控,而非即时调控、短期调控。

市场调控机制本质上是各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经济资源宏观配置均衡是这种机制运作的必然结果,因此,市场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其存在的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政府调控机制,虽然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市场调控机制的完善,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曾一度减弱,并退居为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不能由此得出市场调控机制可完全替代政府调控机制的结论。历史的辩证法是:伴随着商品经济更高阶段的发展,市场调控机制的缺陷、局限性正在充分地暴露出来,而政府调控机制得以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条件与手段却日趋成熟。人类的经济生活正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补充,从而实现二者有机的辩证的融合。二者的相互补充性,也就是二者的非相互替代性。从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二者作用的最终结果看,二者都是实现经济资源宏观优化配置的方式、手段,故表明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市场调控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不可替代性,才决定现代经济的调控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也正是因为两种调控机制具有可替代性,才存在一个经济调控机制的选择与配置问题。因此,对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选择,不可能是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的选择,而只能是二者不同组合的选择。

二、对经济调控机制进行选择与配置的标准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的利益矛盾化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获得的多,有的人得到的少,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不可避免。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就有可能激化,危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研究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利益矛盾的复杂性,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现代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矛盾往往多种多样。从纵向的角度看,这种利益矛盾表现为个体、群体与国家之间;从横向的角度看,它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等。由此,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纵横交错的利益矛盾网络。

单就利益个体而言,它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存在三种形式的矛盾:第一,个人利益无法顺利实现,表现为他的多种需求与稀缺利益对象物之间的矛盾。第二,个人利益无法同时实现,表现为他的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之间、内在利益同外在利益之间、表面利益同根本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等。第三,个人利益无法进一步实现,主要表现为他的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以上三种利益矛盾与冲突是由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个人同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个人在实现利益过程中三种形式的矛盾也就解决了。

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表明,个人同其他利益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要解决利益矛盾与冲突就需要从分析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着手。个人、社会、国家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关系。所谓利益博弈,是指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况,作为理性的人,他必须预测其他人的行为来选择自己的最佳行动方案,从而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相互依存的状况”是指:第一,个人得到的报酬依赖于所有其他人得到的报酬;第二,个人得到的报酬依赖于其他人的行为选择。个人同社会(他人)、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个人会根据国家以及社会的决策来决定自己如何行动。进一步说,国家以及社会的制度设计足以使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利益博弈的过程,就是利益主体在相互依存状态下对利益得失的预测和计算,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得大于失则进,得不偿失则退。

个人、社会、国家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均衡就是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是针对所有其他方的策略来选择自己的最佳策略,这样,每个博弈方的最佳策略便共同构成一个最佳反应策略组合。“最佳反应”,指该策略带给采用它的博弈方的利益或期望利益,大于或至少不小于其他任何策略能够带来的利益。在这种均衡状态下,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无动力单方面改变其策略,否则,其利益将受到损害。对个人而言,他的利益均衡就是在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相互依存的情况下,给定了国家和社会的行动策略之后,个人通过某种最佳行为策略达到的预期利益最大化。个人根据社会和国家的行为策略来选择自己的行为策略,这种行为策略是为社会和国家提供产品或服务,也就是个人的付出(即社会和国家的所得)。他付出的目的是欲得到预期的最大收益(即社会和国家的预期付出)。个人的预期收益经过劳动和分配等环节变为现实的利益时,会出现预期收益与现实利益相称与不相称两种情况,相称的情况表明个人的付出与其所得对等,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利益均衡,这样利益矛盾就不会产生。不相称的情况表明个人的付出与其所得不对等,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利益不均衡,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各种利益矛盾。

表面上看,个人的利益均衡原则是其投入与产出相对称,实质上这种均衡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相对称。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实现程度都较高是一种均衡状态,当然,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实现程度都较低也是一种均衡状态,而三者利益的高低不均则是一种不均衡状态。它会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和种种社会矛盾产生与激化。由于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国家和社会可以通过设计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消解利益矛盾和冲突。这种机制应是:机会平等,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彰显正义,谴责邪恶。在这种公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下,劳动是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工作业绩是提升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唯一途径。个人创造了良好的绩效,一方面提高了国家的收入,实现了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个人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便将社会利益提升到较高水平。国家以及社会对贡献突出的个人给予较高的物质或精神奖酬,从而将个人的复合利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果个人的工作绩效较差,那么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得不到提高,他的个人利益也得不到提高。情况更糟糕的是,如果因他的工作给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带来损失,那么他的个人利益也要随之受减损。因此,这种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运行可以达到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利益的均衡,从而消解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不仅如此,这种激励和约束机制还可以促使个人积极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成绩,从而推动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利益由低水平的均衡走向高水平的均衡。

查看全文

高中政治教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新课:上几节课人们学完了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运动变化的,而且它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并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另外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也认为事物本身是一分为二的。因此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事物实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时,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这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即矛盾的分析法。那么什么是矛盾?什么是矛盾的分析法?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本课学习到,首先请同学们看一胶片。

文字: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无物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难势》)这是什么故事?有哪位同学能把故事的大意讲一讲!(学生回答)这是我国有名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讲的是古时候有人既卖矛也卖盾,他夸他的盾是世界是最坚固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又夸他的矛最锋利,没有什么东西它戳不穿。于是有人问他说: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啊?他只好什么也回答不上来。

师:他为什么回答不上来了?生:他的话前后自相矛盾,只有哑口无言。

师:楚人的错误在于对同一事物,同一关系的认识在同一时间内作出了两种对立的判断,违反了逻辑规则,前后自相矛盾。那这是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呢?不是的。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

“矛盾”一词源自于《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在古代战争中,矛和盾是战争武器,矛是用来进攻,盾是用不防守的,两者是对立的,但两者双共存于战争中。攻和守是战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攻就无所谓守,没有守就无所谓攻。像这样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所以矛盾的概念可表述为:

查看全文

开放经济与货币政策研究论文

一、开放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所谓开放经济是与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紧密相连的一个经济概念,是与封闭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其主要特点是:其一,一国经济纳入了国际经济的运行范围;其二,宏观经济政策既要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又要实现外部均衡目标。所谓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二)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开放经济和货币政策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概念,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相对封闭经济而言,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就必然要考虑国际经济的影响。这是因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济和金融环境。换句话说,如果客观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货币政策也应该相应地做出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等变化趋势共同改变了货币政策实施所依赖的整个金融环境。尽管市场的开放、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改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是在宏观层面上却给政府当局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这里主要指金融政策)带来了困惑: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独立性受到冲击,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显得不能适应新的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目标(包括中介目标)以及传导机制也受到了影响。也就是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货币当局不仅要考虑内部均衡还要考虑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上,不得不放弃总量指标(货币供应量)而转向价格性指标(利率);在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上更多地依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来实现政策目标。当然,更为重要的变化体现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方面。传统观点认为,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各国将重新获得利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影响国内实际产出水平和实现各自宏观经济目标的能力。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证明,即使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很大的,差异性货币政策所诱发的国际资本流动同样严重地干扰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既然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的一系列影响是如此之大,那么,这种影响有解决之道吗?可以说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国际货币理论及实践都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即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这种影响,尽管国际经济学界对协调的收益大小尚无定论。

查看全文

金融生态概念简析论文

自从金融生态的概念问世以来,围绕这一概念的内涵,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更多的人认为,“金融生态”不是指金融业内部的运作,而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按照这种理解,金融生态可以更明确地用“金融生态环境”来表述。例如,著名金融专家夏斌就认为,金融生态就是金融发展的环境。李扬担纲完成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更是以“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代替“金融生态”,并认为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要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法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部门的独立性、企业的诚信、地方金融发展、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与办事效率、社会诚信、中介服务和社会保障。此外,也有学者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金融生态“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应当说,上述对金融生态的诠释为人们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金融生态奠定了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学术界目前对金融生态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偏颇,因此,仍有必要对这一范畴的内涵做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按照最通常的理解,所谓金融就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资金的融通必然牵涉到不同的主体。在现代金融制度中,资金的融通至少牵涉到资金供应者、资金需求者和金融中介机构三个最基本的主体要素,三个主体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难以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因此,研究金融生态不仅要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尽管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活动的组织者和金融市场的构造者),而且要以其他主体要素为着眼点,即要全面研究和揭示金融主体要素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但是,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的现有诠释基本都以金融机构为视角,忽略了其他金融主体的存在及生存状态,因而难以完整地透视金融生态这一范畴的全部内涵。

其次,在生态学中,生物的性态特别是作为万物主宰的人类的生存状态,既受各种客观生态因子即环境条件(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物条件、地理条件等)的影响,也受人类自身行为因素即人为条件(如开垦、采伐等)的影响。而且,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逐渐恶化在相当大程度上源自人类自身对生存环境的过度索取和破坏。因此,研究自然生态的变迁虽然不能忽视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但更主要地应是加强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控制。如果把生态学的上述观点移植到金融生态的分析中,笔者认为,即使我们仅从金融机构的视角诠释金融生态,那么,我们也应当在关注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法律、经济、信用和市场等诸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金融体系自身的因子条件在金融生态变迁中的作用。依此而论,目前学术界仅仅将金融生态诠释为金融业或金融机构运行的外部环境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再次,现代金融活动既包括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金融交易,也包括资金供求双方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直接金融交易。因此,研究金融生态应当着眼于“广义”的金融,而不应采用我国传统的“狭义”金融概念。但是,考察一下国内现有的关于金融生态的研究成果,便不难发现,这些成果大多以“狭义”金融即间接金融为对象,并多以银行业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外部边界。至于直接金融的生态状况,特别是对直接金融中作为资金供应方的中小投资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却研究较少。这种从“狭义”金融的角度对金融生态进行的诠释显然难以覆盖金融生态这一范畴的完整内涵。

鉴于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理解的上述缺陷,笔者认为,应当对金融生态做如下界定:所谓金融生态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

如果这样理解金融生态的内涵,则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特征:

查看全文

数学解题思路发展论文

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我们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形式.唯物辩证法的每一对范畴都是对立的统一.它们一方面相互对立,另一方面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相互转化.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与唯物辩证法的这种天然联系,使得范畴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发现解题思路的主要线索.本文试对解题思路的发现与范畴间辩证关系的联系作一初步探索,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一、对偶范畴间相互对立关系的启迪

思维的定势与惯性,是影响解题思路的重要因素.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与个人的思维习惯,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问题或从某一角度入手探索问题而陷于困境时,想到对偶范畴间的辩证关系,转而从原来思维的对立方面着手考察、分析,则往往寻找到柳暗花明的新境地.

例1设a>b>c.求证:a2b+b2c+c2a>ab2+bc2+ca2.

分析与证明:由不等式两边的特征与联系想到运用比较法.证题的关键在于差式(a2b+b2c+c2a)-(ab2+bc2+ca2)的变形.

变形1.差式=(a2b-ca2)+(b2c-ab2)+(c2a-bc2)

查看全文

解题思路辩证关系研究论文

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我们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形式.唯物辩证法的每一对范畴都是对立的统一.它们一方面相互对立,另一方面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相互转化.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与唯物辩证法的这种天然联系,使得范畴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发现解题思路的主要线索.本文试对解题思路的发现与范畴间辩证关系的联系作一初步探索,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一、对偶范畴间相互对立关系的启迪

思维的定势与惯性,是影响解题思路的重要因素.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与个人的思维习惯,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问题或从某一角度入手探索问题而陷于困境时,想到对偶范畴间的辩证关系,转而从原来思维的对立方面着手考察、分析,则往往寻找到柳暗花明的新境地.

例1设a>b>c.求证:a2b+b2c+c2a>ab2+bc2+ca2.

分析与证明:由不等式两边的特征与联系想到运用比较法.证题的关键在于差式(a2b+b2c+c2a)-(ab2+bc2+ca2)的变形.

变形1.差式=(a2b-ca2)+(b2c-ab2)+(c2a-bc2)

查看全文

浅析金融生态认识

自从金融生态的概念问世以来,围绕这一概念的内涵,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更多的人认为,“金融生态”不是指金融业内部的运作,而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按照这种理解,金融生态可以更明确地用“金融生态环境”来表述。例如,著名金融专家夏斌就认为,金融生态就是金融发展的环境。李扬担纲完成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更是以“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代替“金融生态”,并认为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要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法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部门的独立性、企业的诚信、地方金融发展、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与办事效率、社会诚信、中介服务和社会保障。此外,也有学者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金融生态“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应当说,上述对金融生态的诠释为人们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金融生态奠定了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学术界目前对金融生态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偏颇,因此,仍有必要对这一范畴的内涵做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按照最通常的理解,所谓金融就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资金的融通必然牵涉到不同的主体。在现代金融制度中,资金的融通至少牵涉到资金供应者、资金需求者和金融中介机构三个最基本的主体要素,三个主体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难以达成现实的金融交易。因此,研究金融生态不仅要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尽管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活动的组织者和金融市场的构造者),而且要以其他主体要素为着眼点,即要全面研究和揭示金融主体要素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但是,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的现有诠释基本都以金融机构为视角,忽略了其他金融主体的存在及生存状态,因而难以完整地透视金融生态这一范畴的全部内涵。

其次,在生态学中,生物的性态特别是作为万物主宰的人类的生存状态,既受各种客观生态因子即环境条件(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物条件、地理条件等)的影响,也受人类自身行为因素即人为条件(如开垦、采伐等)的影响。而且,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逐渐恶化在相当大程度上源自人类自身对生存环境的过度索取和破坏。因此,研究自然生态的变迁虽然不能忽视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但更主要地应是加强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控制。如果把生态学的上述观点移植到金融生态的分析中,笔者认为,即使我们仅从金融机构的视角诠释金融生态,那么,我们也应当在关注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法律、经济、信用和市场等诸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金融体系自身的因子条件在金融生态变迁中的作用。依此而论,目前学术界仅仅将金融生态诠释为金融业或金融机构运行的外部环境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再次,现代金融活动既包括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金融交易,也包括资金供求双方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直接金融交易。因此,研究金融生态应当着眼于“广义”的金融,而不应采用我国传统的“狭义”金融概念。但是,考察一下国内现有的关于金融生态的研究成果,便不难发现,这些成果大多以“狭义”金融即间接金融为对象,并多以银行业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外部边界。至于直接金融的生态状况,特别是对直接金融中作为资金供应方的中小投资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却研究较少。这种从“狭义”金融的角度对金融生态进行的诠释显然难以覆盖金融生态这一范畴的完整内涵。

鉴于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理解的上述缺陷,笔者认为,应当对金融生态做如下界定:所谓金融生态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

如果这样理解金融生态的内涵,则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