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整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8 16:22: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乡村整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村公路滑坡整治
1工程概况该场地原为自然山坡,地形较陡,坡度约35。,地表植被不发育,后经人工整平作为移民安置点。安置点依山就势修建,其下的边坡高度约为15米,边坡开挖后未经任何防护。
经过几年的雨水冲刷,坡体逐渐崩塌、变陡,对坡顶民房造成威胁,因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残积砂质粘性土,饱和,可塑一硬塑,以粉质粘土为主(层厚1.9—4.0m)、②强风化花岗岩,饱和,散体状,底部多呈碎块状,(层厚2.0—5.2m)、③中风化花岗岩,块状构造,花岗结构,3O。一4O。顺坡向节理较发育。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残积土中的孔隙水及赋存于节理裂隙和风化裂隙中的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场地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根据计算,边坡在天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安全系数为1.20,但在饱和状态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在1.0左右,说明在持续降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滑坡。
2边坡加固设计方案
该边坡天然状态下是处于稳定状态的,且根据分析,滑裂面较浅,饱和状态下,安全系数也在1.0左右。按常规的加固方式考虑,可以采用锚索+混凝土框架梁、锚索+抗滑桩等加固形式。经计算,锚杆(索)抗拔力每延米约500kN的力,安全系数即能达到1.35(天然状态)、1.15(饱和状态),采用锚索+抗滑桩支护显得不经济。另外,对于抗滑桩,现场不具备抗滑桩施工的条件,施工难度较大,且造价较高,施工周期较长。
乡村整治的难点与策略研究
关于农民上访的既有学术梳理
农民上访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在现有维稳思维下处理农民上访事件不但激化了基层政府与农民的矛盾,而且也催生了以上访为生的新的上访群体。而学界对农民上访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权利”、“抗争”、“利益”等标签下,将农民上访看做是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通常将政府置于农民的对立面。通过对当前学界对农民上访问题研究的梳理,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维权抗争的研究范式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李连江、欧博文认为农民上访作为一种“依法抗争”行为,是“以政策为依据的抗争”,在这种政治活动中,农民运用国家法律和中央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侵害。通过对农民上访行为的分析,他们还进一步推论出,以上访为主的维权行为可能有助于农民权利意识的形成,从而实现从农民到公民的转变,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4]。他们将农民上访看做是农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并借助中央的权威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于建嵘通过对湖南农民上访活动的考察,认为抗争者将包括自己在内的农民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将基层政府作为诉求对象,是一种旨在宣示和确立农民这一社会群体抽象的“合法权益”和“公民权利”的政治性抗争[5]。他在“依法抗争”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法抗争”的解释框架[6]。斯科特在对东南亚农民起义的研究中指出,农民对剥削的定义不是在意剥削者从自己手中拿走了多少,而是以给自己留下多少来作为评判标准,并根据农民的习俗而提出了“生存伦理”这一概念,只要不对农民的生产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他们将不会起来反抗[7]。在“依法抗争”的范式引导下,不少学者提出了“以身抗争”、“以理抗争”、“以利抗争”等新的研究观点。董海军通过对塘镇几个案例的研究,提出了“依势博弈”的解释框架,试图整合学界流行的关于农民上访的“日常抵抗、依法抗争、以法抗争”等关于农民利益博弈和维权抗争的抗争理论,突破传统的研究中关于利益博弈主体强势与弱势的简单两分法定义,并进一步提出了“作为武器的弱者”等新概念用于解释农民上访行为[8]。维权抗争者在“依法抗争”失效时,会使用其他策略和利用其他资源进行抗争,不少农民抓住基层政府怕出事的心态而不断进行上访,试图通过社会压力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9]。在当前的农村,尽管维权型上访依然存在,但已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长期的上访产生了一些以上访为生的农民;谋利型上访的凸显,不仅改变离开农民上访的行为结构,而且极为深刻的影响着基层上访治理的状况和逻辑[10]。不论是“依法抗争”还是“以法抗争”,农民上访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两者均以国家法律政策作为抗争的手段,只是后者更加强调上访的组织性,特别是行动中的政治性。应星从草根动员的角度出发,他发现草根行动者所进行的草根动员,使农民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权宜性,在组织上具有双重性,在政治上具有模糊性,而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维权行动中的“合法性困境”的障碍[11]。吴毅从学理性方面来分析农民上访,利用“权力—利益结构网”来解读农民维权的困境,他认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难以形成,从场域而非结构的角度看,可能更加直接来源于乡村社会生活中既存的各种“权力—利益结构网”的阻碍[12]。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的控制力下降,国家为了达到控制治理乡村基层人、消灭“赢利性经纪人”的目的,同步推行乡镇机构改革,试图推动基层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13]。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政权由原来的汲取型政权向“悬浮型政权”的转变,出现了乡镇财政的“空壳化”和乡镇政府的“空壳化”,基层政权成为有名无权也无钱的“悬浮”政府[14]。基层政府权威弱化使得国家对乡村控制减弱,使得治理资源丧失,农民上访的出现即是乡村治理弱化的一种结果,同时,农民缺乏政治参与的渠道,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随着社会发展,农村也经历了极大的变化,并且产生新的利益主体,乡村社会结构也出现新态势。张厚安、徐勇从农民的习惯出发,指出农民缺乏制度化参与的习惯,进而导致非制度化参与大量增多[15]。农民上访问题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种后果,它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社会运动,更不是西方理论下的民主政治参与,而是在社会转型中农民由于利益受损所引起的,在制度化表达无效的情况下的政治参与。
阳镇的上访事件及其影响
阳镇位于四川北部地区,距离县城仅有15公里路程,兰渝线从该镇穿过,在修建铁路时,因为拆迁等遗留问题,致使该镇近年来的上访事件上升。阳镇属于传统农业区,粮食产量不高,水田的产量在900斤水稻/亩,旱地作物(如玉米)大都在800斤/亩,乡镇的财政收入较少,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上级拨款。在没有财政的情况下,阳镇在治理乡村中大多数时候起着“上传下达”的中间作用。兰渝铁路规划时,当地村民试图从中得到经济实惠,但在拆迁过程中,因为处理不当,村民的利益受到损失。在2011年,阳镇全年发生的上访事件达到17件(表1),其中包括一起长期上访事件,在这些上访事件中,农民上访都是因为利益受到损失。阳镇民政所刘所长谈到,“现在农民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忍气吞声,电视里每天都在放那些事情,他们都学会了。而实际上,这些都不是我们的错,我们自身也很想解决那些问题,但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上级又只看结果,弄得我们基层干部的压力很大。”①在基层干部看来,上面要求稳定的任务导致一些民众将上访看做是自己获得利益的一种途径,基层政府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又不能很好的处理,导致基层出现了一种“群众告基层、上级压基层”的上访怪圈。从阳镇的上访登记表中看出,当前影响阳镇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是土地问题。中国人千百年的土地情结,使得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较重,即使是外出务工,土地也被看做是回乡后的生活保障,土地能够给予农民一种生活安全感。尽管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已经实行,但与土地给农民的安全程度相比,国家的生活保障制度反而较低。阳镇2011年的上访事件中,土地问题有6起,占全年上访数量的35.29%,而与土地问题相关的拆迁问题有3起,占全年上访数量的17.66%,总的来说,因土地问题而上访的就占到阳镇全年总上访52.92%,而村务问题有2起,占到11.76%,因其他问题而上访的有6起,占上访数量的35.29%(表2)。可见,土地问题成为影响阳镇治理的主要问题。阳镇的上访案件中,处理了9件,占上访总数量的52.94%,未处理的8件,占上访总数量的47.06%(表3)。农民采取上访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是农民的权利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但这不是西方社会的那种权利观,而是农民对自己利益的重视以及对政府的信任上所产生的一种“责任型”权利观,其依靠对象是比诉求对象高一级的政府。在上访的过程中,如果农民的利益能够得到合理解决,那么上访将会成为息访;一旦没有解决,上访将会演变成缠访甚至是闹访。近年来,缠闹式的上访屡次出现就与农民上访未能解决相关。所谓上访,就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向上级政府反映情况和提出意见、建议,寻求问题达到解决的一种行为。从阳镇的上访材料可以看出,当前农村的上访主要是由农民的利益受损与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弱化相关,在阳镇的上访事件中,82.35%是与农民利益受损引起的。农民缺乏必要的政治参与途径,以至于只能通过上访等非制度参与,而这种参与形式与我国现有政体的制度化程度相关。“利益—维利”的逻辑。税费改革前,农民的抗税斗争被一些学者看做是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甚至还认为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还将推动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转型之中的农村,利益分化也日趋严重,人们的反抗形式也由以前的维权抗争向维利抗争转化。在阳镇的上访事例中,农民受到损失,通过向乡镇干部反映情况,试图引起重视,进而得到解决;在基层干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便会采取上访的形式,向更高一级政府寻求帮助;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农民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有效途径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便走上上访的维利道路。“治权弱化—权利受损”的逻辑。在阳镇的上访案例,有两个比较特殊的案例:一是为了查询居委会的历年账目———农民的知情权;二是对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不满,认为不合规定———农民的选举权。这两起案例反映的正是农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而这和西方的民主权利一致,都是个人的政治权利。村一级在法律上是自治机构,但在现实的情况下却等同于行政机关,不然也不会叫做行政村,同时,像因为水利问题的上访是乡镇财政空虚不能满足农民农业生产需要,这正是乡镇治权弱化的表现。农民上访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或权利的表现,但上访给乡村治理也带来一些影响,在这些上访事件中,超过一半的是因为土地问题;上访事件增多表明当前乡村治理出现了诸多困境,也带来了不少影响,包括对乡村治理、干群关系、乡村关系之间等。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农民上访主要对乡村治理资源造成影响,也是对村干部能力的一种怀疑和不信任;村干部以前依靠干部权威、血缘关系等传统资源管理现被法治代替,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村干部权威进行乡村治理已经不可能,在面对农民多样化、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前,村干部丧失应对能力。对干群关系的影响。在村庄内部,村干部是村民利益的代表,是村庄管理的当家人,同时,村干部拿着国家的津贴,又是国家在村庄的人;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使他们在处理涉及村民自身利益的时候面临两难的处境,如果是农民单个的利益,村干部可能会注重人的角色;如果是村民的共同利益,村干部将会发挥其当家人的角色,毕竟,他们是生活在村庄这个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圈子里。农民上访,例如涉及因修建铁路涉及的土地问题以及坟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村庄的共同事情,村干部在此时便面临着两难的处境,因此,农民上访对干群关系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乡村关系的影响。农民上访在很多时候不是将矛盾指向村干部,而是自身的利益。对村干部而言,维持社会稳定本来就是在他们能力之外的事情,村干部的作用就是上传下达,政府工作要求的“一票否决制”、“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给基层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乡镇作为国家权力的末梢,既要承担来自上级政府的政绩压力,又要面对村庄的维稳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乡镇只能将压力下移到村,本来作为指导与被指导的乡村关系就变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以前的自愿合作现在成为压力合作,村干部在面对乡镇的压力下,不得不从事维稳的工作,而其当家人的角色使得他们又抵触乡镇政府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前良好的乡村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
对策和建议
社会阶层多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发展并不是各地区同等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也成了一个多元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果对社会矛盾处理不当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农村的社会冲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或社会革命,而是在目前中国农村出现的政权失范、政治权威丧失的基础上,农民基于法定权利而进行的以地方公共权力机构为直接抗争目标的政治行为[16]。亨廷顿指出:“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的一种进程”,“社会动员与政治动荡的关系是直接的;在缺少强有力的和灵活的政治制度情况下,这种参与的增加意味着动乱和暴力”[17]。在政治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被动员起来,而国家在面临大面积农民上访疲于处理时,只能将矛盾转移到地方,加深了基层矛盾,引发了再次上访。减少农民上访不但要从根源上消除,也要在制度上避免缠闹式的上访行为出现。首先,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村民自治是发源于基层民众的智慧,是村民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加强村民自治,保障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等政治权利,建立村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完善政务、财务公开制度,让村民参与到村庄管理中。其次,加大对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减少“求援型”上访的数量;同时,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少农民因为生活保障的问题而产生的上访行为。国家对农民而言既有保护的义务也有照顾的责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近年来国家推行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更加强化了在乡村社会中的权威。最后,建立合理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基层政权特别是乡镇政府,处于与国家政权与农民的结点地带,行使对民众的直接管辖权。随着国家乡镇机构的完成,乡镇一级政权的权力被削弱,而承接上面的任务并没有相应减少,处于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的地位。国家推行的乡镇机构改革使乡镇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在对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上显得力不从心,国家正在试图通过削弱基层政权的权力减少农民上访的数量,缓解干群关系,推动基层政权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注:本文得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十年观察”项目的资助。
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会讲话材料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全面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专题会议,有效打好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全面分析我镇乡村环境卫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明责、再加压,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提升乡村面貌,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创我镇乡村环境卫生工作新局面。9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视频会议(市长通报了全市乡村环境卫生工作情况,并作了重要讲话)。9月20日,县委又召开了全县乡村环境卫生工作推进会议,县委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县长做了重要安排。为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镇党委、政府于21日上午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结合我镇实际,认真研究、反复修改,制定形成了《镇2019年度乡村环境卫生工作实施意见》、印发了镇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工作广播稿、发动中小学校,制定了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建设新倡议书。刚才,同志宣读了这个《意见》,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联席会议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是当前全市、全县上下抓的最紧、力度最大的一项工作。省市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和部署。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态性极强,垃圾每天产生,如果稍有松懈,位次立马就会掉到后面。通过平时掌握的情况和县里对我们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到位。一些单位和村队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推一推动一动,有的甚至认为,这项工作已经托管给保洁公司,保洁费已经上缴,剩下的都是保洁公司的事了,存在“一托了之”的思想,没有认真履行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也没有发挥好监督保洁公司的主导作用。
二是城乡环卫一体化落实不到位。通过我近段到各村队调研,发现很多村庄房前屋后、空闲地、树林、村外围等区域内有裸露垃圾点,甚至有大片垃圾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堆弃,街道、胡同两侧的废旧农机具、树根、砖垛等大件杂物乱堆乱弃,柴草堆、秸秆堆随意堆放,垃圾清运不及时,住户周边垃圾桶爆满,蚊蝇滋生。村庄外围、河塘沟渠、田间地头陈年垃圾清理不到位,垃圾围村现象仍然存在。
市长在乡村垃圾整治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乡村生活垃圾集中清理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乡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既是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文明程度的"窗口",更是让广大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市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一创六建"活动,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同时,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了"五化"工程、"三上"工程、七带五部环境整治等一系列整治活动,乡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变。但是,与城市相比,乡村环境面貌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对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各级政府对环卫管理工作投入资金不足,县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尤其是乡镇、村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三是乡村环卫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市、县环卫主管部门不统一,乡镇(街道)环卫管理机构不健全,基层环卫保洁队伍不健全,环卫管理工作组织难、协调难、落实难。四是基层环卫保洁机制不健全,村(居)民文明意识、环境意识薄弱,参与环卫保洁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强,部分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严重。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势必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影响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首先,开展乡村生活垃圾集中清理整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环境卫生问题,将改善和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建立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体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列入了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改善环境卫生质量。开展乡村生活垃圾集中清理整治,提升环境卫生质量,有利于缩小城乡环境差距,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民健康,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次,开展乡村生活垃圾集中清理整治是提升我市整体形象,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没有好的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创建活动,良好的城乡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外界了解的窗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今年五月份,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蒙阴现场会将在我市召开,这是又一个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我市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机遇和平台。通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把乡村环境质量抓上去,把我们的城乡环境品牌擦得更亮,才能为我市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第三,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搞好乡村环境卫生,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既有利于进一步增进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是体现政府工作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次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提升乡村环境卫生质量。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一)要突出抓好乡村生活垃圾清理工程,打一场"歼灭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突出城乡结合部、乡镇驻地、村居社区、道路沿线、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突出农村"三大堆"、积存垃圾、白色飘浮垃圾等重点问题,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全面、深入发动,打一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歼灭战",彻底消除乡村环境卫生死角,力争在短期内迅速改善乡村环境卫生面貌。
乡村整治建设实施措施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乡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把“清洁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切入点,突出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村庄布局,整县整镇开展村庄整治,切实解决村庄存在脏乱差问题,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改变乡村整体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基本目标
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各地要立足于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争取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乡村地区规划和村庄整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初级目标:有居民点建设或村庄整治规划、基本的保洁制度、排水排污管沟、环卫设施。村庄主干道硬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村庄新建改建建筑切实按规划建设,土地利用节约合理,绿化、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村庄管理加强,整体面貌明显改观。
高级目标:实现初级目标基础上。通村主干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村内主干道硬化;主干道及公共场所路灯亮灯率达到90%以上;给(排)水系统完善,自来水基本入户,村庄内有公共厕所;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达到区域达标水平,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率达到90%以上;村内保洁制度健全,有垃圾收集点及必要的垃圾废旧物处理设施;村级组织应有工作用房和村民议事活动场所及村级图书室和文化中心户;绿化美化水平较高,居住环境良好;达到省村庄整治评价标准》要求。
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报告
为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困境,改善人居环境,镇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入手,体据“稳、实、全、广”四字方针,抓美丽乡村建设,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机制“稳。
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保洁运行机制,加强群众自我管理,实行党员干部包保卫生责任区,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
二、队伍"实。
实行按50户配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同时通过资金调控措施,建立乡镇、村、群众四级监督评比体系,将保洁员工资与履职情况直接挂钩,对群众反映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三、设施全”。
县长在乡村容貌整治会讲话
各位领导:
一、前段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以争创国家卫生县城为切入点,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载体,以打造最佳人居生活环境为目标,认真谋划,统筹安排,实现了乡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县城环境卫生整治方面:
全县又投资1.2亿元,强化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实施道路工程建设。去年的基础上。新建文昌街等4条街路;大修兴华路等2条主要街路;翻建长农街等9条巷道。目前,兴华路即将交付使用。二是加快垃圾处理场建设进程。目前垃圾处理场土建工程已完成80%年底前将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常运转基础上,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污水处理日排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四是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南部新城。立足延续黄龙府文脉,坚持高起点规划、市场化运作、大力度推进的原则,2010年计划在县城南部收储土地1平方公里,开发建设新城区,打造特色鲜明、造型各异、功能齐备、亮点纷呈的高层高档居住小区。目前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一期30公顷用地已经省政府批准征收入库,二期33公顷也已经获省政府预审批复,即将开始征收。新城区一期工程将于7月末开始陆续开工建设。
利用4月27日、28日两天时间开展了县城“十大”出口会战。参加此次会战的干部职工约有3500人,加强了县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一是开展“十大”出口垃圾清运大会战。组织全县86个部门和单位。动用各种车辆500余台(次清运垃圾1500多立方米。通过会战,使县城各出城口的越冬垃圾、居民柴草垛、建筑残土等堆放物得到彻底清理,出城口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二是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治理。环卫部门加强了对街路卫生保洁的监管,街路清扫保洁工作坚持一天三清扫,全天侯保洁。坚持在县城6条主街路推行垃圾袋装化;加强了工地施工管理,突出加强工地围挡、围栏建设,设置了建筑工地出入口车辆清洗设备,并做到建筑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加大门前“五包”商铺牌匾、马路市场、沿街叫卖、街面秩序等方面整治力度,店外经营现象进一步得到有效遏制;加大了非法广告治理力度,先后抓获张贴、涂写非法广告行为人6伙13人,拘留4人,行政处罚9人。三是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了对危害群众健康的污染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先后对23户污水超标排放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关停取缔或停产治理企业11户,其中,锅炉治理5户、污水治理3户、关停1户、取缔2户;同时经济处罚63户。通过整治,使县城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6%以上。四是开展社区、单位卫生整治和灭鼠灭蟑活动。年初以来,先后对社区和单位卫生进行了全面检查,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和单位卫生工作的开展,4个社区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单位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同时,为巩固“除四害”工作成果,县城开展了集中灭鼠灭蟑活动,对鼠、蟑进行了科学投药、集中消杀,鼠、蟑密度达到国家标准。
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一、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当做大事来抓
整治乡村卫生环境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组织领导的力度。前段时间,针对防控手足口病工作,县里对整治乡村卫生环境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收到了一些成效。我县这次将要开展的乡村卫生环境整治,远远超出防控手足口病期间卫生环境整治的范围和标准,这次要对乡村卫生环境进行综合集中整治,使乡村卫生环境有大的改观。但从前段情况看,有的乡镇对整治卫生环境不重视,没有把这项工作做为事关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没有在思想上挂上号,在工作上摆上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畏难情绪;有的乡镇主要领导不过问、不调度、不检查、不落实,工作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没有真正落实责任,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氛围;有的分管领导工作不负责任,不能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有的村组干部对村屯卫生环境不管不问,不能很好地把群众组织起来。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这次乡村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为防控手足口病等各种传染病也带来较大隐患。因此,开展好这次乡村卫生环境的集中整治大会战,首先必须认真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在思想上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在工作上真正加大组织力度。为切实加强对整治乡村卫生环境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了会战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王伟、广君、蔡光、云琴、广涛为副组长,“两办”、卫生、农业、建设、财政、工商、行政执法、环卫处、督查室、“创城办”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创城”办,全权负责全县乡村卫生环境整治的综合协调和指挥调度。各乡镇、各部门要无条件地服从指挥,听从调度。县里抽调22名县级领导,带领22个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分别包联一个乡镇,从明天开始,要入乡入村入屯,具体帮助指导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包乡的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积极为乡村整治卫生环境献计出力。各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调度、亲自检查验收;其他领导要全天候深入到村屯,具体抓好组织实施。村组干部要组织带领群众逐屯逐条道路进行清理。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县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乡镇机关干部包屯,通过会战,使全县乡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乡村结合部等要明确责任,不留死角。县城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由*镇负责,其他部位由县环卫处负责。
二、要坚持标准,立即掀起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高潮
乡村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观,是这次会战的基本要求。前段时间,由于我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很高,各乡镇按照县里要求,对乡村卫生环境进行了整治。但按照《健康*行动计划》,按照防控传染疾病、建设新农村和“创城”活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有的乡镇政府所在地,街路凸凹不平,路面泥泞不堪;街路两侧和农贸市场周边堆满垃圾,污水乱排,长期无人清理,周围蚊蝇乱飞,脏乱差问题非常严重;乡容乡貌管理缺失,商户牌匾规格不一,安装各异,街面上私搭乱建,野广告比比皆是;商业店铺货物占道经营,各种车辆乱停乱放,街面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十分混乱。有的村容村貌破烂不堪,村部院内长满杂草,生活垃圾长期堆在院内,无人清理;村屯畜禽散养,道路上堆放土堆、粪堆、柴草垛等,道路两侧和边沟的垃圾污水乱排乱放,蚊蝇孳生,农户厕所长期不清理消毒。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也严重地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对村屯卫生环境,不一定像城里那样有水泥路有绿化才算干净,哪怕是土路也要清扫得干干净净。为此,县里要求各乡镇要迅速行动,立即掀起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高潮。要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全员参战,全民上阵,通过这次会战,努力使乡容村貌得到较大的改观。关于乡村卫生环境整治资金问题,可从三个途径解决:一是县里支持一部分,县财政计划拿出85万元用于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4000元,每个村2000元;二是乡镇自筹一部分;三是组织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一部分。
三、要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浓厚氛围
乡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表彰大会讲话
同志们:
一、上下联动,全民参战,整治乡村卫生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全县“健康*行动计划”启动暨乡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后,各乡镇、各部门都能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部署,紧急动员,全民参战,攻坚克难,立即投入到整治乡村卫生环境大会战中来。全县出动人力21.5万人次,各种车辆11.3万台次,清运垃圾18.2万立方米。通过会战,使群众的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乡村卫生环境得到集中整治,乡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县乡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组织领导。全县动员大会后,县里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对整治乡村卫生环境高度重视,都把这项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创建省级卫生城、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切实纳入议程,摆上位置,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县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全县22名县级领导分别带领22个县直部门的主要领导,深入到所包联的乡镇,讲意见,提要求,抓检查,搞验收,具体帮助指导乡村整治卫生环境。各乡镇按照县里要求和包乡领导的指示,分别召开了党委会和三级干部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了县里会议精神,都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和检查验收。多数乡镇结合实际制定了乡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并落实了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屯、社主任包户的层层包保责任制,为开展好乡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地组织保证。
2、乡镇措施有力,强势推进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扎实开展。多数乡镇都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增加投入、购置设备、完善设施、清理“五乱”等措施,集中开展了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三盛玉镇立足早动手、快见效,在县里动员会的当天,就在本镇的向阳村召开了现场会,然后采取党员带头、干部带头等“六带头”措施,重点整修村屯道路、清理垃圾、规范市容秩序、购置环卫设备,健全“七有”机制,较好地完成了乡村卫生环境整治任务。*镇在县里投资的基础上,筹资138.6万元,用于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打造了铁西大街和南关砖路,彻底结束了“城中村”卫生环境长期无人管理的历史。三岗乡结合乡村卫生环境整治,投资200多万元,在乡政府所在地修建了排水沟、建立了植树台、安装了路灯,购置了垃圾清运车。前岗乡投资35万元,新修村屯砖路16公路,乡政府所在地新增垃圾箱14个。万金塔乡投资300多万元,重修了街路,铺装马路边石3500延长米。开安等乡镇集中清理了村屯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私搭乱建的“五乱”问题,并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的扎实开展。
3、部门大力支持,不断增强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整体合力。多数部门能够按照县里要求部署,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本着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物出物的原则,积极支持帮助乡镇解决整治卫生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整治乡村卫生环境的整体合力。县建设局针对本部门包联的巴吉垒镇没有农贸市场、商贩沿街叫卖、影响街内卫生的问题,筹措资金40万元,为该镇修建一处4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县交通局为本部门包联的开安镇投资21万元,修建一条500延长米、4.5米宽的砖路,购买了一台叉车,制作了18个垃圾箱。县国土局为本部门包联的合隆镇投资15万元,购置了一台垃圾清运车和20个垃圾箱。县教育局为本部门包联的华家镇投资10万元,购置了环卫设备。据统计,在这次会战中,县直22个包乡部门,共为乡镇投入物资112万元,较好地帮助乡镇解决了整治卫生环境物资不足的问题。
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成果,加强村级卫生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乡村卫生机构服务水平,规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新农合基金使用安全。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原则,将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全县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坚决纠正和查处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常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卫计委成立以来,在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乡镇对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村级卫生机构监管不力,措施不到位,管理上存在软、推、拖等问题,导致村级卫生机构存在加价销售药品、采购非基药、一般诊疗费收取不规范、借证就医、操作流程不规范、滥用抗生素、激素和大输液等较为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经县卫计委专题研究,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坚决纠正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和不正之风,确保我县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成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计委基妇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专项整治活动工作。
三、整治范围及内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5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