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8 15:57: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乡村学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在乡村学校实习鉴定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乡村学校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摘要: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具有在方式上以撤并为主、在地域上以乡镇现有行政区划为单位、在问题解决途径上以兴建“寄宿”学校为主、在推进上以行政力量为主等特征,这些做法不仅给“生方”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为“校方”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应当进一步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确立基于最终目的的学校布局调整标准,并着手解决学生就近入学难、家长对寄宿制不放心、被撤并学校各项管理及去向不明三个突出问题。
关键词:乡村学校;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资源
学校布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学校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及所属地域支配阶级对学校布局的认识密切相关,而学校布局调整则是基于上述因素对学校地域分布、规模大小等进行的调适与整合。本文着重探讨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的规避。
一、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行及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学龄人口逐年减少。为应对上述变化和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着手进行乡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工作。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小学和初中分别由766072所和71953所分别减少到491273所和65525所,11年里,小学平均每年减少24981.7所,初中平均每年减少584.4所。”[1]2001年5月,国务院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2],此后,我国正式开始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6年6月,教育部先后发出两个通知,强调“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3]。同时,为加强西部农村中小学建设,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逐步免除杂费,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4]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才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主要表现出以下四种特征。一是在方式上以撤并为主。撤并均以布局不合理、危房数量较多且生源相对不足者为重点对象,通常做法都是将生源少、办学条件差的并入学生多、办学条件好的学校,至于何所学校停办、合并等,主观人为因素十分明显。二是在地域上以乡镇现有行政区划为单位。我国传统乡村教育被纳入到官办体系始于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在西方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官办小学一开始就是按国家既定行政区划进行的,这种现象也是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普遍情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推行“撤区并乡建镇”后,由于撤并后的乡镇政府通常都设在交通便捷、人口集中且经济基础雄厚的地方,因而,学校布局调整通常都是:初中以现乡镇政府所在地为单位、小学以村为单位,在乡镇行政区划内进行布局,调整仅在本乡镇之内,乡镇之间的学校各自独立平行、互不合并。三是在问题解决途径上以兴建“寄宿制”学校为主。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后,许多学生不得不到村外小学就读,为解决上学期间的诸多困难,各地在学校布局调整时大多都采用“寄宿制”。如此以来,在入学方式上,许多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步入“寄宿”之旅。四是在推进上以行政力量为主。自国家实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各地均将此视为政治任务予以落实,通常做法都是采取“成立班子,宣传开路,现场办公,经验总结,全面推广”。这种行政化的措施,虽然也会考虑学校布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但一旦成为政府行为,盲目、偏差乃至失策便会在所难免。因为此时其顾及的已不再是学校布局本身是否科学规范的问题,而是如何按部就班、“保质足量”地予以“完成”和“落实”的问题。的确,“公共政策是自上而下地制定的”[5],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行政力量为主的推进方式正体现了这一点。
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情况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小学始建于1906年,于2014年春搬迁到新校区。学校现占地面积85亩,校舍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750人,教职工8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1.切实加强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将少年宫建设好、管理好、运行好,学校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学校校长担任主任,副校长任副主任,并配备了3名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管理、设备维护、项目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检查考核、财务管理、档案整理等工作。管理办公室细化了人员分工,明确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公室制订完善了保障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包括主任、副主任、校内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少年宫工作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各功能活动室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少年宫的规范运行。
3.加强检查考核。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将教师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兼职工作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设置适当的考核比重,作为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评选的主要依据之一,激发教师参与少年宫工作的积极性和事业心,确保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有序规范、运转正常。
乡村学校宿舍管理思考
【内容摘要】由于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学校的住宿生人数显著增加,住宿生管理已经成为摆在学校管理台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住宿生的有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进步的需要。住宿生管理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引导住宿生自主地参与宿舍管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实行人性化管理,采用“人治”的方法;二是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落实宿舍管理纳入班级考核制度,运用“法治”的办法。“人治”和“法治”的科学结合,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基础教育的德育理念得以升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关键词】住宿;管理;引导;自主;制度
【正文】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教育布局调整力度的加强,农村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住宿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住宿生管理已成为各个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小学阶段的住宿生,许多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亲,想家、不适应、自由散漫等问题出现得特别多。住宿生难管,要管好更难。住宿生的管理工作怎样做到让住宿生安心,家长舒心,领导们放心?这是对当前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大考验。只有当住宿生群体具有强烈的纪律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完整的组织体系、强大的心理凝聚力时,即形成良好的集体之时,才能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才能迈向学校管理科学化的轨道。因此,加强宿舍管理很有必要。
住宿生管理既要人性化,又要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安心在校学习、生活,健康成长,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加以约束,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并使之规范化,规范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使之形成一种习惯,凝炼成一种素质。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最终让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住宿生的管理。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引导住宿生自主地参与宿舍管理,实现以人治管。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总结
自2011年起,我县在率先在XX小学、XX小学2所学校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试点建设,2015年,全县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34所,其中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全县中小学覆盖率已达100%。
一、高度重视,健全管理机制
我县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文明办主任和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学校少年宫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各项目学校也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详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一系列少年宫规章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的档案,为少年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
二、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多渠道筹措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一方面,对上级拨付的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主要用于设施设备添置维护、场地修缮以及教师培训等支出。另一方面,积极筹措经费用于少年宫建设,2012年,县教育局投入30万元为6所学校少年宫添置设备设施;2013-2014年,利用灾后恢复重建契机,将全县34所学校少年宫设备设施采购纳入教育灾后重建规划,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学校少年宫的硬件设施,有力地保证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两手齐抓,确保师资力量
乡村学校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学条件当前农村学校由于资金缺乏,社会声誉不高,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教学设施陈旧;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基本教学设施配备不齐,且利用率低;教舍短缺,有些甚至已成危房;教具陈旧严重短缺,体育器材缺乏单一、音乐美术器材基本没有;教师队伍学历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优秀教师难以存留,教育资源缺乏。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受应试教育这座大山的压制,许多农村高中教育观念落后,有些地方仍然轰轰烈烈地搞末位淘汰制,教育制度极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第一,作息时间不合理。学生每天课与自习相当的多,周末、寒暑假还要补课。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每天课与自习一共要上12节,学生在校时间超过10个小时,由于周末补课,学生一个月只放一次假,寒暑假大部分时间用来补课。这种“监狱式”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第二,评价体系不合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对老师教学实效的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第三、教学日常活动极少。由于教师课业重,教学进度紧张,学校很少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第四、学校很少搞教改科研。偶尔搞一些活动都是流于形式,听课评课人人都是“好好先生”。
三、教师的教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困生成因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调查农村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学困生造成的影响,随机选取了85名学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对巧名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首先,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的交流。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更不了解我的生活状况,不知道学生了解什么,需要什么。农村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对学生不能够及时的指点和鼓励,三年下来,有些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即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了解不够。对农村学困生来说,他们在家本来就缺少情感的交流,在数学学习中得不到老师的了解,关爱和期待,长此以往就会沦为学困生。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辅助设备使用差,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几乎全部以教授为主,一支粉笔一本书式的教学仍然是农村教师教学的真实写照。
农村学校由于多媒体资源有限,教师应用能力又不高,所以很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再者,教师为赶进度,节省时间,常常总结出一套程序、方法、类型,以避免学生走弯路。这迫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记忆,从而加重了学生的一记忆负担。再次,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现在许多教师还持有错误的“容器说”教学观,认为数学知识是可以传递的,即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一个容器,可以装进各种东西,学生根本不需要主动建构。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只备课本不备学生,致使学生听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自然会产生大批的学困生。最后,农村教师对学困生的转化上比较盲目。调查访谈中表明,一方面农村教师对教学中数困生如何处理、如何对数困生进行辅导、如何避免和减少数困生的产生等问题回答不清,或者没有系统的方法。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任务重,时间紧,没有时间进行相关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很少出外培训,致使教师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和转换学困生。
乡村学校德育困境与出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进入了快车道,中国乡村社会也同样经历着巨变,由经济转型引发的乡村社会结构变迁、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等一系列因素迅速蔓延到乡村社会各角落,构成乡村学校教育的复杂社会生态,影响着乡村青少年道德发展和乡村学校德育的实施。为适应乡村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乡村学校德育的理念和方法亟待更新和优化。
一、乡村社会转型与乡村学校德育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大量乡村学校学生道德失范甚至是违法乱纪的新闻,读来骇人听闻,2017年湖南沅江学生弑师事件,2018年12月又一12岁男孩弑母……而日常校园生活中,乡村学校学生沉迷手机、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等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理想信念缺失和自信缺乏的问题也尤为严重。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既包括学校、家长监管的缺位,也包括学生自身性格和心理的缺陷,但乡村学校身处乡村社会转型的复杂生态背景之下,学校德育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迁,是乡村学校德育困境生成更深层次的因素。1.市场化的经济转型与乡村学校遭遇的德育难题。(1)“农业内卷化”对乡村道德生成基础的不利影响在市场经济开放以及户籍制度松动的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吸引了大量“离乡又离土”的农民工。尤其是自2001年入世以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国际竞争力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空间受限,出现“农业内卷化”趋势[1]。农业剩余劳动力被迫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加速了乡村中坚力量的流失,损耗了乡村发展的内部动力。“乡土中国”转变为“市场中国”,乡村也由“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人际关系逐渐经济理性化,构成农村内生秩序基础的社会基础结构快速解体[2],传统的乡村道德伦理越来越难以规范村民的行为。(2)市场化经济与乡村学校教育的边缘化乡村学校教育在经济转型中逐级边缘化。一方面,市场化经济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乡村学校中的物质资源、教师资源,甚至是学生,都成为生产链条的一部分,按照优化配置流动,致使乡村学校处于社会资源分配的低端,这直接影响着乡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另一方面,集约型经济思路下乡村学校内部也出现分化,以“经济理性”为单一向度的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加速了文字的上移,对偏远地区学校而言,《一个人的课堂》已不是个案,“小而美”的小规模乡村学校也难逃生源、师资、基础设施等持续劣化的厄运;对中心学校而言,教师资源的。集中远未适应学生集中带来的教育困扰,大班额问题、辍学现象、寄宿制缺陷等,滋生各种反学校文化,导致乡村学校德育工作不堪重负。2.政治转型与乡村学校德育现实的矛盾(1)民主化的政治转型与乡村基层治理困境从专制走向民主,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表现为社会大众对政治的主动和普遍的参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巨大活力,经济上的自由激发了农民的发展热情,包括对民主权利的维护和民主政治的需求,转型期出现的新的阶层“个体工商业户”“精英阶层”“外出务工农民”在乡村基层治理中也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利益维护要求[3]。然而与民主需求相对应的是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组织的空白和自身精神的匮乏,农民的利益要求大多被治理阶层“稳定压倒一切”的定势思维给捂住[4],或者在持久战中销声匿迹,农民利益表达与维护的迫切需求与现实的无力状况形成一对复杂而难解的矛盾。(2)政治的正义与乡村教育的民主遮蔽“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和学校中被积极倡导,然而乡村自身教育的需求却在不平等的关系中遮蔽。一是教育政策的乡村民意遮蔽,面对乡村学校布局调整、高考改革等决策,乡村学校呈现被动状态,久之,形成“失去乡村的中国教育”和“失去教育的中国乡村”的尬尴境遇。二是农民与学校组织之间的不平等交互关系,由于自身精神的匮乏,以及经济、文化资本的稀缺,乡村家庭的教育需求难以整合到城市化导向的学校教育管理和决策中。三是乡村学校内部的非民主化,目前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普遍具有明显的科层制特征,在权威的等级制度下,广大学生群体的利益需求被少数特权遮蔽,滋生反学校文化的道德失范行为。乡村学校教科书式的民主价值观念与学生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即政治正义与个体道德之间的矛盾的缩影。3.文化转型与乡村学校德育遭遇的困境。(1)虚假的文化“繁荣”对农民道德认知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乡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基层治理的变革不仅本身构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也为乡村文化的转型提供了经济支撑和新的活力,引起精神和价值观念层面的文化领域的革新,一时,新旧观念、思想和口号异彩纷呈,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然而,文化“繁荣”背后是乡村新旧文化变更的断裂与失衡,由于乡村主要劳动力的转移以及乡村社会建设较之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乡村文化因内生动力不足,逐步走向瓦解,新生的现代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文明又未能很好地植入乡村社会伦理当中,因而,面对强势地位的市场文化、城市文明和网络信息,农民无法加以辨别、选择和批判利用,被动地习得其表面的、肤浅的概念和价值导向,产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伦理失序等许多负面的影响[5]。(2)乡村社会文化的失衡与乡村学校德育的价值错乱乡村社会文化的失衡,为乡村学校营造了不良的文化环境和错乱的价值导向。首先,市场文化的渗透诱导农民对物质和金钱的非理性逐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选择,学生则在功利化和消费主义的理念中模糊了学习的价值理性目的和自身的理想信念。其二,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失衡致使乡村丢失了文化的自信而产生身份认同的危机,这在乡村学校德育中表现为乡村文化隐匿化,不利于乡村儿童自我价值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其三,信息化和电子媒介对学生道德认知产生巨大的冲击,网络世界的自由、虚拟、猎奇特征使乡村儿童极易习得不良的榜样,不对称性的消逝也使学校沦为“非中心”地位[6],适应网络时代的挑战,避免道德的滑坡,是乡村学校德育的艰巨任务之一。乡村社会全面转型背景之下,乡村学校德育困境的消解基于两个更加基础的问题:乡村学校教育该如何发展?乡村建设该往何处去?走向现代化,是转型的必然趋势!然而,“城市化”并非乡村社会现代化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唯一路径,其多种面向的存在决定了乡村教育的特殊使命。因此,乡村学校德育优化宜注重学生民主意识、批判意识的养成,正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矛盾,培养道德的自觉精神。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学校德育的反思
由转型到定型将是一条漫长的征途,乡村学校德育在提高乡村新生人口素质、传承乡土文化等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育人功能和滋养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亟待学校德育理念的更新和德育模式的创新。1.乡村社会转型背景下学校德育理念的更新。乡村学校德育对乡村社会转型的主动适应和积极变革,首要在于德育理念的更新。(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道德的培养是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首要目标。2015年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中“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再次强调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然而,在乡村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以及乡村教育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乡村学校被寄予阶层竞升、劳动力再生产的重任,遭受着应试化和边缘化多重复杂境遇,德育沦落到“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位。这已然偏离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培养着单向度发展的缺乏生命活力的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守为转型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2)创生德育课程,适应社会变迁道德的内涵具有时代性,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也应当适应道德内涵的时代变迁,培养适应社会的道德人。当下乡村基础教育基本普及,德育课程内容基本完善,主要包括:思想与道德、政治与法律、心理健康等。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乡村学校德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内生秩序基础和一致的乡土逻辑评价标准,乡村社会内部的分层则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生活面向和价值取向,这些因素都使得“德育”在乡村社会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和要求。因此,乡村学校宜当有较为强烈的自觉意识,积极创生德育课程和德育课堂,将转型期内乡村社会复杂交错的“乡土伦理”“市场伦理”“网络道德”“生态环保”等内容教授于学生,引导其加以辨析和扬弃。(3)改革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转型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目的和内涵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德育的环境和条件也更加艰难,因此,乡村学校德育的方法宜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传统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内部的动机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缺乏整体性思维,由此,乡村学校德育方法的革新宜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反思:第一,强化道德实践,将道德行为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一致性;第二,尊重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创办各类学习组织和兴趣组织,例如:班级共同体、兴趣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等,促进学生道德兴趣的多方面发展;第三,注重道德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根基,在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乡土伦理和传统精神,筑起乡村学校德育的文化基石。2.乡村社会转型背景下学校德育模式的创新。(1)发挥学生德育主体优势,弥补多方主体缺失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德育的主体也迥然不同。在现代民主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这一德育主体不断得到凸显。于光在其《德育主体论》中分析了多极主体参与“对话”和“实践”的德育范式[7],提出新时期德育主体论建构的形态———德育交往实践主体论,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实践。反观乡村学校德育实践,家长和社会都存在缺位现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弥补转型中多方德育主体缺失有着关键作用,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2)发挥制度育德功能,实现学校民主化管理制度何以育德?杜时忠及其博士学生刘超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理论上,制度因其影响的深刻性、广泛性和评判的明确性,相较于道德具有优先作用;在实践中,道德的制度通过民主、平等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促进制度中道德认知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产生[8]。在失去社会内生秩序的道德环境中,乡村学校德育急需合理的制度的外部约束,通过实施民主化管理,让学生参与制定、学生监督实施,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合理性论证,即可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同时,在道德的制度建设中培养道德的个体。(3)走向生活德育模式,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文化与道德之间的紧密关系是由两者在生活实践来源、精神本性及其功能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9]。乡土文化是乡土人在其特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认知思维模式、道德伦理和价值信仰,它作为乡村社会土生土长的文明,为乡村学校德育提供精神支撑。在乡村社会文化断裂和失衡的背景下,乡村学校亟须走向生活的德育模式,意在直面乡村社会转型的现实和周遭生活的变化,通过乡村学校德育的乡村场域和乡土逻辑的统一,实现新旧文化的有效衔接,为不同生活面向的新生代提供多样化的价值选择和文化引导。
参考文献
乡村学校食堂安全防控监管思考
摘要:食堂工作是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食堂安全防控管理工作,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然而,乡村学校在食堂的安全管理以及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对乡村学校食堂安全防控监管进行研究,为保障食堂食品安全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学校;安全防控;监管策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只有保障学生生活食品安全,才能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针对现阶段乡村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为学生的成长构建良好的饮食环境。
一、乡村学校食堂安全防控监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在实际的农村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化的,需要学校一步一步去完善。第一,食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部分乡村学校食堂中,相关的清洗设备、消毒设备以及储存设备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保障厨具和餐具的卫生。同时部分食品储存管理设备缺失,使得学校食品的保存出现问题,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储存不当的食品更容易滋生细菌。第二,大部分乡村的学校在招聘食堂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工作人员的学历以及素养的要求较低。这样就会使得部分员工个人卫生习惯与食堂规定不协调,工作的质量也存在局限。同时部分学校还不注重食堂员工的安全卫生意识的培养,导致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不高,食堂安全工作的建设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二、乡村学校食堂安全防控监管的优化策略
加强和改善乡村学校管理思考
【摘要】对于乡村学校管理来说,现在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乡村学校的封闭性导致的。主要阐述了乡村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结合精神,针对这些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便达到振兴乡村,教育先行的效果。
【关键词】乡村学校;乡村振兴;学校管理;解决措施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校的学校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它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是践行精神,振兴乡村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注意总结一些经验与教训,通过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来达到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目的,这需要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让老师意识到学校管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将学校管理工作做好,并且落到实处,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键
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将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乡村振兴”闪电般的传遍了中华大地,成了社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如何振兴乡村,其主要途径是发展乡村产业,从传统的种植、养殖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发展互联网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等,要实现以上产业的兴旺,最根本的原因是需要有大量热爱乡村,拥有丰富农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然而,现在大部分乡村人才的短缺成了乡村发展的障碍。乡村人才从何而来呢?依靠城市的输入目前来看是不可行的,这就只能依靠乡村教育来加强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培养大量的合格优秀人才,让这些带着乡愁、有着乡村记忆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乡村的振兴。也只有振兴乡村教育,才能实现乡村振兴,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生活富裕”的目标。
二、乡村学校管理现状分析
乡村学校体育教育思索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不规范,对乡村学校体育教育思索论文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5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