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8 08:07: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代社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透析中华武术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不仅有庞大的技术支撑,更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武术道德体系。武德成为习武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德结合时代的需求产生新的价值,其中自强不息、见义勇为、讲究礼仪和崇德扬善等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阐述武术伦理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意义。
1中华武术伦理思想
1.1伦理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道德是人类特有的,最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是属于社会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在社会中进行,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关系网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而不同人对待矛盾有各异的处理方法,这些处理方法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业有了精细的分工,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其矛盾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在某些法律无法涉及的方面,道德能够弥补法律的不足。因此,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1.2中华武术伦理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注重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特点的运动。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武术摄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儒、道、释的哲学思想;涵涉有中国传统医学,诸多兵法以及现代体育学的内核。武德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文以载道”、“武以载德”,武德是在中华民族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乳与规范下,经先辈长期的社会实践而创造和总结出来的光辉灿烂的古代精神文明精髓,它积累和凝炼成武术伦理道德思想,构铸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中华武术伦理经过一次次的过滤、承接和改造,它以一种“下位文化”即俗文化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与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在有雅文化和俗文化之分的社会里,武德在民俗文化的主体即对中下阶层的劳动人民影响更为深刻。中华武术伦理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道德修养,把武德作为武术修为的最高境界,历来注重“以武助德,以德服人”。武术界所推崇的“德”,主要包括“义”、“信”两个方面。“义”首先指秩序,是人与人之间身份等级的差异,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符合各自在拳种门派中的地位及相互间的制约关系。“信”则是“信用”,在与人交往时要做到不失信。传统武德具体到社会各个层面还包括爱国主义、尊师重道、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讲究礼仪及恭德处世等方面,这些内容至今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儒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同道家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构成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儒家提出的的“美善统一”、“中庸之道”、“天人合一”、“怡情之美”等观点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代变迁,在现代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王权政治土崩瓦解,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开始强调社会公平和对人权的保护,此时传统儒家美学思想所依附的经济政治背景产生变化,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势必会同这种转型的现代社会在某些方面产生碰撞,比如儒家美学过于强调艺术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主观情感的诉求,这与注重个体情感表达和满足的现代社会有些格格不入。两者之间的碰撞衍生新质,也相当于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返本开新”,而这种衍生的新质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开创中国特色设计所需要的理论指导,值得探究。下面以儒家核心美学思想“美善统一”和“中庸之道”为例探讨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新质涌现。
“美善统一”是儒家核心的美学思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都基本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是由于两者虽都是优美的乐律,但《韶》乐表现尧舜禅让之事,表达的是仁义礼智的理想,孔子评论其尽善尽美;而《武》乐表现战争,不符合道德要求,所以孔子评其尽美而未尽善。其中“美”是指外在形式,“善”是指内容,在最根本意义上是指高尚的道德品格。由此可见,孔子主张的尽善尽美,是表现形式和通过形式所传达的高尚道德能够统一,才是美的最高境界。但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恢复周礼的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过多的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善”所传达的内容规定了刻板的社会的道德美,将个体情感赋予了太多社会性的意义和使命感,最终是为了维护王权统治。而在现代社会人权的解放的大背景下,“善”衍生了新质,更强调在道德和法律容许的范围内个体情感的充分表达,不受刻板的社会道德美的限制,不会因为作品表现的内容是社会阴暗面而否定他的价值。同原来相比,现代的“美善统一”的善更多是指表达的内容通过贴切的表达形式带给人愉悦、启发、警醒等对人类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益的作用。因此,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美”和“善”作为独立的两方面来看:“美”,现代社会各设计流派杂糅,风格万千,不同的表现形式难以评定好与坏;而“善”,提供的服务、营造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友好的指向性很强,就是有益于人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不再追求艺术的社会功能而是人类发展的更高层次,而这正是设计美学的真正价值。所以就现代设计艺术层面而言,从人和环境出发的“善”是“美”的前提和基础,而“尽‘善'尽美”也对设计的流程,消耗的资源,所用材料和工艺,人机交互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善统一”是孔子提出的美学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美学批评的尺度——“中庸”。“中庸”以“过犹不及”为准则,强调情感的适度表达。孔子曾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认为艺术的情感表达如果超过适度,欢乐的情感就变成放肆的享乐,悲哀的情感表现就成了无限的伤痛,只有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才是最理想的,才符合“中庸”的原则。儒家中庸美学思想对我国传统艺术影响颇深,形成独特的“中和”之美。所以我国传统艺术基本建立在中和之美的基础上,形成传统艺术的特殊风格,艺术形象温柔敦厚,追求意境的恬淡宁静,表现方式讲究委婉比喻,讲求含蓄美。“中庸”之美之所以强调在艺术创作中避免走向极端和片面性,达到恰当而不“过”,力求温柔敦厚之美,是因为儒家认为欣赏者在喜、怒、哀、乐任一种情绪上产生“过”,就会损害身心,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是这种对情感表达的度的要求使情感被牢笼、禁锢在一个相对安宁和谐的形式中,这对维持王权统治下的社会稳定颇有成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现代社会更不适合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一方面,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需要恬淡宁静的美来中和忙碌的疲惫和压力来放慢脚步享受生命,但并不是人人都要听《关雎》、观水墨画和用竹制品,来陶冶情操克制住情绪的度才能驱走疲惫纾解压力。很多人压力大时爱听摇滚乐或蹦极,疯狂的节奏和行为超出了“中庸”之道规定的尺度,但是却能让人抛开重压再次充满前进的动力。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中庸”之道单纯讲求艺术的“中和”之美和温柔敦厚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而是应当变换方式,追求艺术和生活的“中和”之美,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活的,随时根据生活的需要来调整,两者达到中和才能化解不良的情绪,只有不压抑个人情感,才真正能达到个人情感的恬淡宁静,达到最终的和谐之美。另一方面,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而言,一味的追求和谐安稳就没了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不能返本开新,继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无法创造价值。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设计缺少创造力的原因。因此,在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方面,不能一味满足在相对安宁和谐的形式里,要有创新精神,要打破原本的形式去探索新的方向。
上文概述了“美善统一”和“中庸之道”的美学思想在艺术层面上同现代社会相碰撞所涌现的新质,这些新质对中国发展当代美学,构建中国特色设计风格,探索前沿艺术理论都有一定程度的推进和帮助。因此,从民族的长远发展而言,不断总结和汲取儒家思想的智慧,转而同发展现代美学,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研究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新质涌现,是十分有开拓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事情。
作者:范文洁 单位: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现代社会分层分析
摘要:社会分层现象并不是某一时代的产物,人类存在之初它就诞生了,并且它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化。刚开始的社会分层十分简单的,有着明显的特质。而如今,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让社会分层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研究现代社会分层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将帮助人们理解分层的原因以及分层标准。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现代社会分层;研究意义;变化
社会分层现象并不是在特定的时期形成的,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会有社会分层,哪怕是世界上最偏僻、最落后、人数最少的部落内部也存在分层现象。“分层”这个词最早存在于地质学中,但社会学家发现这个词语很适合用来形容人类社会的差异现象:因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占有程度,社会成员以及社会群体之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差异。比如美国和中国。中美两国的社会体制以及法律制度有着千差万别,资源占有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两国的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等简直没有相同点。如今,美国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则是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分层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把公共管理学和社会现状结合在一起了,寄希望于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把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1、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现代社会分层结构已慢慢显现出来。我国当代的社会分层结构正在向着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靠拢,而且这种结构也已经度过了最容易起伏的阶段,逐渐地稳定下来。分析这种机制的形成过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社会资源的价值是由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来定义的,同一样的事物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会被赋予不一样的含义,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同一事物所包含的价值也不相同,比如中西方的不同价值观;第二,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资源的分配规则是决定社会群体地位的关键因素,比如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我国,高考分数线的划分以及录取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口大省如河南、山东考生和北京上海考生做同样的试题,录取分数能相差几十分。有一个笑话曾嘲讽过这个现象:高考成绩出来后,北京考生:“老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数线高53分!”“儿子真有出息,走去上海旅游去!”河南考生:“爸,我530,跟一本线差了42分”“真没出息,别上了,滚去上海打工吧!”上海考生:“爸,我530送我出国吧”“行,去学个工商管理回来帮我吧,今年又从河南招了不少农民工。”虽是笑话,但却犀利的反映出了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第三,社会流动。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会受到社会流动的影响,进而主动或被动的到达社会分配的、高低不同的层级位置上去,这就是所谓的“地位准入”机制。社会结构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只有消除了“地位差异”才有可能实现公平,才有可能消灭社会分层,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2、研究现代社会分层的意义所在
现代社会通识教育的形式
毋庸讳言,今天讨论教育问题的背景是:现代大学已经堕落为职业培训公司和学术工业制造公司。
在学生眼里,学校理所当然是就业培训服务机构;在学校眼里,教师是雇员,学生是客户上帝,监管雇员为上帝服务成为大学管理的主要工作。理工科的研究生管导师叫“老板”,更是直接暴露了现代大学的本质。现代大学已经丧失了教育的古老责任。这是近年来大学古典通识教育和民间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兴起的背景。在大学古典通识教育方面,刘小枫和甘阳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古典班、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清华大学新雅学院相继开办,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可供借鉴推广的模式。2015年11月27日至29日在重庆举行的“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以“《理想国》的教学与研究”为主题,有百余名古典学者和一线大学古典通识教育教师参加,展现了大学古典通识教育开展的盛况。不过,这些古典通识教育实践仅限大学体制内,有待面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展开。
另一方面,民间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开始蓬勃发展,形成所谓“国学热”“、读经热”。不过,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目前形势并不乐观,总的来说是问题多于贡献。当前民间开展的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主要分两类:商业性的和准宗教性的。它们存在的问题都很大,人们必须检讨。这些机构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它们共同的问题都是低俗的。相对而言,商业性的还稍好一点(有些是高校面向社会开办的“国学班”),虽然格调不高,旨在牟利,但还算有一定社会教育意义。准宗教性的模式提倡愚昧读经,贻害无穷。在这种处境中,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想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性,依托高校学术资源,面向社会开展严肃的古典通识教育。同济复兴古典书院正式建立的时间并不长,2015年元旦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但在书院开办之前,笔者以道里书院的名义已经做过十年的探索,积累了面向社会开展古典通识教育的经验。现在谈谈笔者对现代书院教育的思考和办学实践,请关心古典通识教育的人士批评参考。
科举制度早已取消,我们失去了传统书院存在的土壤。不过,科举制度对于古代书院的负面刺激功能,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体制内教育得到。醉心于功名利禄的科举和致力于职业培训的现代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在科举制度下,还是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中,书院作为一种社会通识教育的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边缘自觉担当主流责任,古今中外往往而然。古代书院的存在形式既非官办,亦非商办,也没有采用宗教组织的形式,而是真正的“民非”:民办非企业机构,无论注册没注册。今天,最适合书院的存在形式仍然是“民非”。古典书院在学员的努力下注册了民非,这既是适应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也是继承古代书院传统的需要。以民非的形式与官办体制教育、商业和宗教都保持有距离的互动、有张力的合作,以非官方、非商业、非宗教的形式承担社会通识教育的责任:这既是古代书院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书院应该继续做的事情。但书院的教育对象不得不发生变化。以前教专职读书人,现在只能主要针对企业和事业机构的职员。以前教专业读书人倒不是因为古人爱读书,而是因为科举体制保证了专业读书人可以当官,即使不能当官也能赢得社会尊重,衣食无忧。所以,读书人心无旁骛,书院即使开到山里,也不愁生源。现代社会就业压力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一心想着毕业找工作,所以,他们即使心慕圣贤也没时间来书院读书,只能等到工作有成再来读书。“学而优则仕”是古代书院“,仕而优则学”是现代书院(仕不见得是当官,可以是做事)。它们的区别可以说很大,也可以说没什么本质区别。教育对象的变化不得不带来教育形式的调整。这个调整既要适应变化,又不宜迁就变化。适应变化,譬如教学时间只能选工作日之外的业余时间,密度不能太大等等;不宜迁就变化,譬如读书内容不能降低要求,须用经典注疏,不用心灵鸡汤、通俗读物,须写心得作业,抵制消费化、娱乐化、体验化等等。同济复兴古典书院课程体系以十三经注疏为主,以史籍、诸子(含佛学和西学古典)和中医、书画、音乐和茶道等游艺内容为辅,周末上课,课后必须写作业。这些都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尝试,也是不向现代社会完全妥协的尝试。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有张力地适应时代需要、不妥协地满足学生需要的事情。完全的迎合学生叫服务,完全的迎合时代叫媚俗。无论在服务还是媚俗中,真正的教育都荡然无存。反过来,完全不顾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也会取消教育,使教育堕落为灌输。教育既非服务,亦非媚俗,更不是灌输。教育是一种自由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师生对话的艺术、社会批判的艺术。在这种对话中,教学活动与古代经典、今日现实、学生和各方机构,乃至与教师本人的固有偏见都构成一种良性的张力。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就是生命本身,就是自由本身。教育是任何一个自由生命(也就是“人”)学会自由的成长过程。所以,在真正的教育中,教师得到的成长往往超过学生,因为教师是所有张力关系的结合点。古今各在一端,学生和机构各在一端,教师身处其中形成各端之间的张力,也协调各端之间的关系。一个教师能发起、容纳和调节多大的张力,教育就能达到多深多广的程度。
通过这种古今对话、师生对话的张力互动,学生可以逐渐养成建设性的批判能力、批判性的建设能力,乃至“疏通知远”的古今通变能力,成为现代社会的成熟公民,肩负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改变戾气十足的现代习气。只有通过这样的古典通识教育来变化现代气质,养成越来越多的成熟公民,现代社会才有可能重新找回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否则,要么自取灭亡,要么持续发展而毫无意义,现代人将越来越远离“人类”所指称的物种。爱人,所以教人:这是书院传统,无论是孔子以来的私学传统还是柏拉图的学园传统,直到今天和未来,都是矢志不渝的共同事业。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子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诗》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愿与诸君共勉!
现代社会和谐的理想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和谐政治正义个人自由社会公正
论文摘要:现代社会和谐的理想是政治正义和个人自由的美好契合和有机统一。一方面,以人为本,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公正社会的最后目的。为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大可不必牺牲个人自由,同时,个人自由可以检验社会公正。另·一方面,作为自由主体的人发出对公共秩序的需求,政治正义能够提供一种普遍公正和持久稳定的生活秩序,满足人们对稳定生活的秩序期待,也就是说政治正义可以约束和范导个人自由。
有人认为“政治正义”和“个人自由”不相容,而本文认为两者不仅相容,而且是现代社会和谐的理想。政治正义与个人自由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消极关系,而是具有深刻的积极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充分实现个人自由,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这是因为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的和谐社会,这就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始终是人。同时,作为自由主体的人发出对公共秩序的需求,政治正义能够提供一种普遍公正和持久稳定的生活秩序,满足人们对稳定生活的秩序期待。那么,现代社会和谐的理想:政治正义和个人自由的统一何以可能呢?
一、社会和谐的理想
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人类的政治理想,任何一种政治形式都在寻求一种社会和谐,差别仅在于对社会和谐内容的理解及其实现方式。和谐本身只表明一种社会关系秩序,并不能表明这种社会关系秩序自身的类型与特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和谐规定。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但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却未必是一个正义的社会。社会和谐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诸要素的融洽互动与协调发展,包括人类社会的不同生活领域(如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生活领域)之间、不同生活层面(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间、不同生活方式或组织(如群体的与个体的、公共的与私人的或者作为社会公民的与作为独立人格的)之间的和谐发展。
万俊人教授认为,和谐与现代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一对矛盾。现代化本身是对和谐的一种破坏。因此,他更倾向于把“和谐社会”看作是一种基于对社会和谐的理想性诉求。在政治伦理的角度上,他认为政治正义是政治哲学的基本主题但非唯一主题。政治正义之正义性质来源于介于正义制度和正义美德之间的政治伦理正义,社会和谐的理想就在于在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基础上的政治伦理与个人美德的契合。焦国成教授认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的身心和谐四个方面。社会和谐在现代性的意义上是一种基于规则的和谐,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我国社会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发展而来的,规则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确立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规则意识。L1(P69)
略论现代社会忧患意识发展途径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功,人类智性的进步,工具理性的张扬,现代化运动带给人类社会的并非是单一的进步。20世纪以来的大规模战乱、生态危机、社会道德普遍下降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健全、有序发展。作为一种价值理性,社会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凸显出来。可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社会忧患意识趋于淡化,这影响着现代人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承负。为此,高等教育就应该自觉承担起培养现代人的社会忧患意识的责任,使人们高扬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以实现人类美好社会的价值追求。
一、现代社会对社会忧患意识的诉求
社会忧患意识是指社会主体(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反思历史和关照现实所形成的以建立未来理想社会为己任的责任承担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可以分为社会群体的社会忧患意识与个人的社会忧患意识。而社会群体的社会忧患意识最终只有转化为个人的社会忧患意识才能现实地发挥其作用。个人的社会忧患意识是个人对来自社会要求的自我意识,体现的是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它也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自觉地将社会忧患看作自己行为的内在动机,内化为自己行为的意志,进而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与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这意味着个人的社会忧患意识是其人格素质的内容,反映个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完善化的程度。我们由此可以发现作为一个衡量个人人格完善化的尺度,社会忧患意识从完成某种社会要求或道德要求的角度说明人格。社会忧患意识是以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的未来命运为价值旨归,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是其核心问题,它在以往社会里是被人们一定程度地予以强调的,而在现代社会其地位更为重要、其作用更显突出。
(一)社会忧患意识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诉求。从经济来看,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社会是崇尚效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为了追逐最大化的物质利益,道德成了人们的理性选择。如果人们认定以一种非道德的方式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那么理性的人就不会选择道德。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当个人无法以充分的理由和知识形成对未来社会状况的大致判断时,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很容易变成利益现实化的渴望。有些群体或个人就会不惜采取践踏道德、藐视法律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从事经济活动,导致经济社会的无序。为此,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就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忧患意识,在为自己谋利的同时考虑他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追求眼前利益的同时考虑人类的长远利益。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才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优性价值,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二)社会忧患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社会的价值诉求。从政治来看,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个体性原则支配的民主社会。在此原则之下,各种不同的利益个体,都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都有权享有自己应享的权利、实现自己的特殊利益。而这些意志和利益往往是相互区别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在此情形下,作为反映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和国家意志的社会整体利益又如何获得它的合法性呢?在利益个体有着充分的独立意识和强烈的权利要求的现代社会,社会整体利益的合法性取决于利益个体对它的自觉认同和服从,而人们对它的认同和服从的程度取决于它协调各个体利益、满足社会普遍利益需要的程度,这取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追求、内在的道德性。即民主政治社会在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也应承担起实现、补偿个体利益的责任,以平衡个人与社会、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作为国家意志的社会整体利益才能获得满足,这也是统治者得民心的最好体现。如此,利益个体才会自觉地为统治者分担忧患,社会政治生活才会稳定有序。否则,就会出现利益个体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违背社会规范体系的行为,增加社会的政治忧患。
(三)社会忧患意识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价值诉求。从社会文明来看,现代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就其中的科学技术来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物质文明在不断增长,而精神文明却相对萎缩。
佛教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论文
一、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
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一)平等观念
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的宗教,而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在印度历史上产生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而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里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至上的。在佛教产生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一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印度社会中流行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一,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这种状况一直到了佛教产生后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佛教在产生时主要代表了印度四种姓中属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经利益和主张。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观念。认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如《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五中说:“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长阿含经·小缘经》中说:“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佛教在这里明显是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即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等理论。不过,客观地说,佛教反对种姓间的不平等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主要强调无论种姓高低都毫无例外地有权利加入佛教组织,修习佛法。它的种姓平等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把佛教的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佛教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种姓制,它不可能真正开展一场消除种姓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如此,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反对种姓不平等的观点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对印度正统婆罗门教视为神圣的种姓制度有所触动。
早期佛教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念确定后,对佛教总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一致的。
现代社会发展与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现代社会发展与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摘要:现代社会一方面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带来科技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却展现给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陌生的生活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介于艺术与科技之间的新学科和职业,不仅要实现各种以肉体为对象的实用功能,而且,在这种压力和陌生地生活环境面前还应该尽量体现对人类精神进行抚慰的功能。
关键词:现代社会艺术设计慰藉功能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名称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⑴所以,虽然艺术设计在20世纪以前没有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没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点却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体现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以往的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拥有关于衣、食、住、行、乐的各种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达到相互统一。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地到来,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又一次工业革命地出现,艺术设计所应囊括的各种价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偏差和遗漏。至少就现阶段而言,艺术设计所要体现的慰藉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这是始料未及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图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一
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一方面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带来科技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却展现给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陌生的生活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介于艺术与科技之间的新学科和职业,不仅要实现各种以肉体为对象的实用功能,而且,在这种压力和陌生地生活环境面前还应该尽量体现对人类精神进行抚慰的功能。
关键词:现代社会艺术设计慰藉功能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名称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⑴所以,虽然艺术设计在20世纪以前没有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没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点却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体现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以往的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拥有关于衣、食、住、行、乐的各种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达到相互统一。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地到来,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又一次工业革命地出现,艺术设计所应囊括的各种价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偏差和遗漏。至少就现阶段而言,艺术设计所要体现的慰藉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这是始料未及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图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一
丹纳很早就在《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过艺术作品须臾不可与环境分离这一观点。同样的道理,在谈及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艺术设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艺术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它应该对社会生活作出反映,同时还要反作用于社会。
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天气感觉性
世界气象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生活在越来越舒适的人工气候下,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身体的自然抵御能力不断下降,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天气感觉性。所谓天气感觉性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口(在发达国家约占总人口的50%-70%)对天气变化,特别是坏天气的刺激反应强烈,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疲倦、身体虚弱
、神经过敏、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头痛、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质、易激动、肠胃功能紊乱、痉挛、骨头疼痛、眼冒金星、眼痛、健忘等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因人而宜。每个人对天气变化的感觉不尽相同,除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了受遗传的气质影响外,还受到各人的体格及自然抵御能力、睡眠和营养方式、是否吸烟喝酒、有无度假疗养、日常生活节奏以及有无成绩压力、环境污染等的影响。人体对天气刺激作出反应只反映人体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以及反映人体的弱点的所在。本质上讲,天气本身不会致病,但天气却能使原有的慢性疾病加重或缓解。人体因为衰老、慢性疾病等或者因为植物神经刺激阈值降低,常常对天气的刺激较为敏感。由于病体不能进行正常的自我调整,因此病人往往对天气变化或某一特定的天气形势作出过度反应。一般来说,特定的生物天气形势对人体的不同部位的影响(正面或者负面影响)也不一样。每个人对同样的天气刺激的反应也不尽相同。那么,天气是如何影响人体的呢?一般来说,主要通过下面几个途径:通过对皮肤表面及肺部的冷、热刺激,人体的物质交换、皮肤的血液流通以及出汗受到调节。可见的阳光影响人的精神面貌(情绪、积极性、工作效率等)、生物节奏、身体内的荷尔蒙分泌及物质交换。阳光太少使人感到压抑。紫外线的照射能提高我们的舒适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抵抗力,但也影响我们的呼吸。此外,过多的B-波段紫外线照射还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这一点作者将另文讨论。大气中的固态、液态和气态有害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使得天气感觉性加强。大气放电对人的神经系统起作用。雷暴放电有可能改变人的脉搏跳动频率、血压、体内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心电图。风、雨、雪、雹对人体皮肤表面施加机械力,能引起人们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引起疼痛。对于人体的天气感觉性,人们并非无计可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采取下列措施有效减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缓人体的天气感觉性。1)多食全营养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2)多参加体育运动;3)多放松,去除有害的精神紧张;4)避免过度吸烟和酗酒;5)根治疾病,避免拖成慢性病;6)加强锻炼,增加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