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8 06:30: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现代化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代化建设措施
信息技术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信息化就是指促进信息技术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提出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推进信息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推进信息化,就是紧紧围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进信息化
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是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同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紧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更好地履行职能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实现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应大力加强各级政务机关网站建设,以电子政务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政务公开,为人民当家作主、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支持;积极采用信息网络手段,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紧紧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促进了整个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加剧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使之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增强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快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信息化。我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内容、方式、手段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应大力推进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信访、应急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水平。
农技服务现代化建设策略
一、我国多元农技推广在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职责职能模糊不清国家各级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机构的职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法律层面界定清楚,导致有一些公益性的农技推广业务常被“中心工作”冲淡,而有些经营性的农技推广工作则常常被公益机构包办。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多元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工作的扩大造成了不良影响。
2、多元农技推广体制不健全国家级的农技推广机构同农业教学、科研单位的推广机构结合不紧密。各级各类农技协会的地位还没有明确,与农户之间缺少有效的链接机制。有些农技推广机构的实力弱、规模小,农业技术的覆盖面比较小、带动能力也比较差。
3、多数农技推广机构的综合实力都不强农民合作组织大部分都是产销环节的合作,能够提供的技术信息相当少。大部分农业教育和科研单位推广的技术成果都是本单位研究出来的,服务面很窄。农业科技型的企业和龙头企业的自主研究能力大都偏弱,无法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二、多元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的对策
1、推进多元农技推广制度的改革要大力发展多元农技推广组织。加强对国家级的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同时建立三级国家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机构,在基层中,以县级的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机构为主体,以乡镇的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机构为连接点,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业科研工作、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教学单位等多元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组织,努力创建农业技术成果推广良好发展的格局;创新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机制。要建立效果评价公正、任务明确、制度健全、多元合作、区域协调的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机制。再次,对多元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方法也要进行创新。对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进行创新,不断完善产学研与农科教相结合的推广方法;对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队伍要大力培育。通过技术培训、引进人才和继续教育等手段,大力培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浅议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意义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史。我国有着丰富的农业发展经验,但在农业现代化技术应用方面相对落后。要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开展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阐述了推动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现代化
在满足人民需求和推动工业发展方面,农业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最显著的标志是机械化,但现代农业不仅仅是在农业生产中运营机械设备,还体现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对待自然生态和发展关系的态度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更为友好的农业。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
1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应坚持原则
农田水利现代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可以满足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但在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机构或个人拿着国家赋予的权利做违规事情的现象。发展农田水利现代化应该坚持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要统筹处理建设事务,选择适宜的农作物以及科学调配水资源分配供给。针对原州区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应该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实现对本地区的全面统筹规划。标准化、制度化是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结果的保障。从工程建设到工程运营和维护,都要严格规范管理,以提高原州区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
2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气象现代化建设新特征研究
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高质量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推进新阶段气象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把握新特征、新要求。
一要建设满足国家发展新任务、保障更加有力的气象现代化。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党的五中全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对我们坚持生命至上、加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出更高要求;对我们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增强气象为经济发展服务能力、提高气象服务经济健康发展的贡献率提出更高要求;对我们坚持气象为民,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多层次、差异化的气象服务需求提出更高要求;对我们助力生态良好、提高生态气象服务能力、更好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新阶段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注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提高气象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要建设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气象为民的气象现代化。当前,气象事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气象服务能力不强的矛盾。新阶段气象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气象为人民,注重把人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期盼转化为人民满意的气象产品和服务,为人民提供更有高度、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有精度、更有温度的气象服务。
三要建设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理念需要变革,必须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到气象现代化各环节。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是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方式需要转化,从过去较注重发展速度、规模向注重发展质量、效益转变。气象是基础性公益事业,需要适度超前发展,要追求既有质量又有效益的发展“规模”“速度”。需要统筹资源,聚焦能力提升、质量提高、效益增加,尽力避免低效和重复建设。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动力需要重塑,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等要素驱动发展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滋生动力,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四要建设加快科技创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增强的气象现代化。党的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阶段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科技合作和集约攻关,健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气象科技资源配置,激发人才活力,推动重点项目、团队、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要聚焦提升气象监测综合、协同、精密能力,聚焦提高预报无缝隙、精准化、网格化水平,聚焦增强灾害风险和影响、综合预警和精细化服务效益。加强气象科技创新,高质量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
五要建设适应百年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气象现代化。新阶段气象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气象无国界,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全面履行气象领域相关国际义务。要坚持向世界一切先进气象技术学习,紧跟国际气象发展趋势,加强开放合作。要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坚持数值模式、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重大核心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的发展不动摇。
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思想论要
【正文】
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虽然散见于许多讲话、谈话和文稿当中,却仍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国度里实现现代化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了理论说明,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内容。尽管他并没有完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理论中甚至存有相悖之处,但在探索中仍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路和见解,成为今日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对此,本文拟择要分析。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先决条件,既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真正启动最突出的贡献,也是他关于中国现代化构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看来,革命本身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和中心的现代化运动的发端,由此,他一方面把民主革命理论与现代化建设构想历史地逻辑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的先决条件。在他的论著中,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都曾在同样的意义上被称之为这样的“先决条件”。他认定,要用革命的方法,“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将自己头上的封建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即中国的垄断资本)的压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注:《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5页。)
不仅从政治制度变革的角度,还从经济制度变革的角度谈论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现代化虽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但其核心内容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依据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而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一定的所有制关系为条件。正因为如此,在“上半个世纪搞革命”的年代,已经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官僚资本所有制的意义与发展中国工业相联系,认为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变了生产关系,因此就有了改造自然的先决条件,生产力也就日渐发展了。”(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270页。)基于同一道理,在1953年又正式提出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意在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余地,为国家现代化创造更充足的条件。尽管后来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局面,也与不无关系,但这并非的理想境界;而且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为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创造前提条件,在理论上的价值是应该肯定的。当然,在50年代后期试图以脱离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是错误的。
可以说,一生最辉煌的成就和最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莫过于通过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奠基工程,把中国现代化置于一个厚实而稳固的基础之上。
教育现代化建设简要汇报
按照市政协工作要求,下面我代表教育局把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基本情况
教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省市推进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国家、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二五”规划的统领性工程,更是市每年对县区考核的重要内容。教育现代化从内涵上讲,主要是指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和师资队伍现代化。从实施内容上讲,主要是“三大创建”,分别是标准化学校创建、省优质幼儿园创建、星级高中创建。
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48所,其中高中10所(含完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25所,小学96所,幼儿园112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特教中心1所。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去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创成市标准化学校48所,省优质幼儿园8所,三星级普通高中3所,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1所。
二、我市教育现代化创建情况
教育现代化建设是当前全省各地都在加快推进的一项重点工程,对我市来说是教育发展的一项纲领性工作。教育现代化工作落后了,我市教育的各项工作都不会先进,教育现代化工作上去了,其他各项工作都不会落后。教育现代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是迅速振兴教育的关键之举和扛鼎之策。为此,去年9月新一届教育局领导班子成立后,提出“要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的第一抓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上一定要有新作为”的奋斗口号和发展方略。基于这些认识,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教育现代化建设动员会议的讲话
一、基本情况
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2007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教育厅制定的《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正式启动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6月8日,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开展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通知》,并于2007年10月份组织首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
根据省教育厅部署,教育现代化评估工作2007年主要在苏南开展,2008年苏中为主、苏南扫尾;2009年苏北为主、苏中扫尾。据了解,苏州、无锡、南京等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势头迅猛,2007年全省共有36个县(市、区)首批申报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苏州、无锡、南京三市就占了31个,其中已有26个县(市、区)通过了评估并获得省政府确认,而南通市至今还未有一个县(市、区)申报。为此,南通市在时间部署上,考虑从今年开始至2009年底,用2年的时间,整体推进,分批达标;在工作策略上,重点打好2008年攻坚战,力促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区作为我市第一批申报单位在2008年通过省级评估(海安、海门、如东、崇川、港闸),其它县(市、区)确保在2009年通过。我市李雪峰市长已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2009年必须完成创建任务。
二、评估的基本内容
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是对一个区县整体教育水平的考察,现有的16条指标是经过无数次多类型研讨会之后确定的,历近5年形成的,省政府已于5月份发文公布,反映了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指标体系可分为3大板块。
1至6条为第1板块,表述了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目标,描述了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既有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职工培训、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覆盖面的关注,又有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数量上的要求。省教育厅要求提供近三年来教育事业年度报表复印件和县(市、区)财政预决算报告复印件。
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路径
摘要: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作为促进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对国家在新发展阶段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发展阶段下,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信息技术以及合作发展层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条以国家治理战略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手段,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路径,以期为新发展阶段的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
一、引言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不仅要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还要把握住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中国逐步走上了以“高质量”为代名词的新发展阶段。国家审计现代化是国家审计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一次重要飞跃,能够以其多方位的视角在反腐倡廉、党政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领域发挥其监督、预防等积极作用,是新发展阶段促进国家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新发展阶段的不段深入,以“高质量”为目标的发展要求逐步提高,国家审计现代化不再被视为简单的“政府工具”而是希望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国家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其要求也逐步提高,可见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刻不容缓。这需要审计工作者摆正心态,积极进取,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国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昂扬的斗志克服重重困难。目前的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工作中还缺乏相应的响应措施,本文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色,将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设计出一条促进国家审计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为其在新发展阶段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新发展阶段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发展阶段,是以“高质量”为特色的发展阶段,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作为促进国家治理的“助推器”,其自身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提升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水平,更有效地推动国家治理,本文分别从国家治理战略层面、信息技术层面、合作层面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现代化建设的电力营销论文
1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现状分析
电力营销现代化,顾名思义就是在电力营销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来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概念进入。(1)在进行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中,要将电力营销中的相关业务、电费等管理都纳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对电力营销的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同时加强监控工作。在对新系统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实现其标准化和科学化,并且进行了管理模式的大变革,将现代化的手段和管理方法充分运用到电力营销的建设中。(2)现如今,在电力营销建设中不断实现系统的联网,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用电要求,对综合的业务或者是特殊的业务进行统一处理,不仅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得客户在同城的范围内办理相应的业务,体现出了一定的便捷性。(3)我国的电力发展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这一定的差距。而且在电力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会对资源和能源等进行消耗,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的发展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些新能源,诸如太阳能、风能等也被引用到电力生产中。
2在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行业服务的主体是各大用电客户,但是在进行电力营销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服务界限不清
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需要维护好客户。但是在具体的服务中,很多客户将优质服务和无偿服务等同起来,严重的甚至有些用户对于电力检修和维护工作人员的态度恶劣,提出诸多无理的要求。这些都对电力营销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具体的明确服务界限。
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刍议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演进
就近代中国而言,中华文化一方面指引中华民族在近代不幸的遭遇中一次一次地爬起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又在应对近代中国前所未有的灾难和耻辱的艰难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发展,进而实现了现代转化。而现代转化又包括两个向度,一方面是传统中华文化的某些核心层面的恒久性的成分得到强化,继而实现了“现代性诠释”;另一方面是传统中华文化的某些陈旧的时代性的成分得到扬弃,继而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理论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涵义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即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丰富的发展过程。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新民主主义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革命既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革命,也包括进行彻底的文化革命,目的是把在旧文化长期统治下变得越来越愚昧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以新文化为指导而日益先进文明的新中国。这场伟大革命中所建立的中华民族新文化,是以当时最先进的阶级即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是以当时最革命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成果,是代表着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当今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至可宝贵的财富。强调“中国无产阶级”要坚持对中国新文化的“文化思想领导”,即中国新文化要坚持“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5],就是告诉我们要重视文化的领导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在“双百”方针的形成过程中,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我国艺术界和科学界的现状,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双百”方针反映了艺术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艺术和科学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艺术和科学不断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途径。邓小平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内容的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从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为萌芽期,邓小平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初步探讨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为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党的十二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十二大以后为完善发展期,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7]邓小平特别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不搞运动、不搞人人过关。1980年8月,他在谈到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时指出:“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必须明确,不要搞什么反封建主义的政治运动和宣传运动,不要对什么人搞过去那种政治批判,更不能把斗争矛头对着干部和群众。”[8]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歪风和少数贪污腐化的现象,他亦提出用教育和法律两个手段来解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结合时代特点,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综合了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而提出来的新概念。在十五大报告中,全面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并完整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9]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立足于中国现实,展望未来,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并不断进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理念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早在十七大报告上就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使之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而达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10]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又说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的精神家园。”[11]既继承了、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又在新世纪新阶段勇于进行文化创新,提出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创新文化、和谐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文化发展观,深化了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文化现代化建设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文化体制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陆续修订了一系列文化法规,开始建设比较完备的文化法规体系。同时,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多变性更趋复杂,文化的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交织、冲突日益激烈,社会转型和变迁、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带来的文化焦虑更加严重。这些出现的“负”文化现象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不断破坏着社会均衡,使社会处于非整合状态。在面对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又要倡导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的潮流趋势下,我们必须具有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方法。国家主流文化思想引导力作用不强,广大人民群众难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一是在广泛的文化开放和交融中,强调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难度愈来愈高。二是信仰缺失,文化引导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与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相伴出现的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到人们的精神层面上所形成的内心矛盾乃至精神危机,使人产生孤独感、恐惧感、焦虑感甚至幻灭感、虚无感,导致信仰缺失。三是文化宣传无力,政府机构、文化事业单位、学校教育、网络媒体等普遍存在着广泛的空谈现象,主流文化的宣传缺乏规范有序的可操作性。四是现代资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加速了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此外,包括部分电信运营商在内的新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借助高科技手段,传播危害社会道德、损害社会和谐的不良文化。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存在许多不足,一直处于低水平运作。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目标规划与政策决策的执行力低,导致实施效果和设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许多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信息反馈不力,文化产品流通渠道不畅,致使文化艺术交流外来输入多、走出去的少,以及文化产品进口多、出口少;三是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良,运行机制弱。企业改制不彻底,过多依靠政府干预,市场主体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政府文化体制改革行动力不够;四是文化企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和渠道,投融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国有资本管理、运营与监督体制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小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造成文化产业经济现实生产力形成不济。文化发展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一是一元化、权威化的盛行,兼容并蓄的政策长时期难以形成,造成政府文化执政能力方面的缺失,导致各地区文化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使广大民众难以获得实实在在的文化满足。二是国家宏观文化管理体制仍未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不仅负责制定文化政策和进行市场监管,行使“管文化”的职能,而且还直接投资举办各类企事业文化单位,承担“办文化”的职能。“管办不分”造成了许多国有文化单位仍是实质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三是教育制度体系的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难出创新型人才,尤其是一直大力倡导的创新教育实际上的空化、虚化,限制了有创造的灵感。
当前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建
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建总体目标即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为方向,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为方针,全力弘扬中华文化,大力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实际国情,充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达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能为改革提供新的共识、新的动力,同样也能为今天的文化现代化建设、意识形态重构和创新提供丰富的、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2.加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宣传,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键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正是这种结合的表现形式;二是必须坚持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主要是理论上和形式上的创新;三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即要促使理论内容常识化、密切联系公众实践、走进日常话语、赋予日常意义、接受超常识的整合等。3.牢固把握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提高主流媒体的吸引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弘扬文化主旋律,主要是指生产符合人民利益、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产品,所以主流文化的宣传要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将现代文化传播纳入到政府文化建设的视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有效监管,促进文化传播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吸引人、感染人、涵养人、鼓舞人、凝聚人的目的。在形成较大规模和一定产业规模的诸如文化娱乐业、出版业、报刊业、旅游业、电影业、文艺演出业、会展业、艺术品拍卖业等行业中,融入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思想,进而有效、有力地宣传主流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引导文化传播企业,通过技术和业务创新,与主流媒体合作,通过多种新的应用形式,将健康的文化作品服务大众,以有趣对抗无聊,以健康对抗庸俗,有效地将主流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融合在一起,将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唱响主旋律,进一步弘扬先进文化,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1.化文化体制改革。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推行文化由“事业”向“产业”转变,探索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崭新之路,推动文化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但改革非一日之功,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机制的培植和完善,建立健全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并根据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及时调整具体措施和方案,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以便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等。2.发展文化产业市场化,大力倡导随行就市。文化产业是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所以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以市场作为配置文化资源的主要方式,建立现代文化产业制度并巩固其运行模式,积极推行文化产品向文化商品的转变,并正确引导文化商品的流通。实现真正由政府“管文化”的状态走向市场,达到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加强优秀民族文化品牌向国外市场的挺进力度,并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3.拓宽投融资渠道,实行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投资。在文化体制转型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需要增加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内的投资,并坚持国有资本控制的文化企业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确保党和政府在文化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但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难题,更快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就要像在其他领域一样,引进多种投资主体,国有、外资、民营资本一起上,调动有力推动我国文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种积极因素,有效地推动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4.文化产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体制上的突破,思想上的转变,更要有内容上的创新,其标志在于要与高新科技融合与发展。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科技不仅能衍生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如动漫,同时也能创新传播渠道,如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因此,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必须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的全新发展模式。1.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的评价标准,其基础前提是借鉴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历史证明,每当我们认真坚持“双百”方针时,文化科学、文学艺术事业就兴旺发达,每当丢掉“双百”方针时,文化科学、文学艺术事业就会衰败。最早提出了这一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继续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之一,这是中国共产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进行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论总结。此外,提出了开展文化工作的“三个有利于”方针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总结。既“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我们都要“积极借鉴、善于吸收,勇于使用”。[12]2.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的评价标准,必须理顺国家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文化法制,是指由国家制定的体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制度,是文化领域的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文化法制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保证,因此应加强文化法制。文化行政管理也应走法制化道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尽快制定出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文化法典。另一方面,专制主义以及任何形式的思想压制,只会使人失去思考的本能,文化现代化建设更无从谈起;市场经济带来的浮躁、浅薄、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等习气,更是严重阻碍了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需要为文化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文化现代化建设是一个自由创造与不断创新的过程,它需要一个足够宽松的社会环境,以确保让思想自由跳跃;此外,每一个创造或者创新都意味着风险,不可能每一次努力都获得成功,成功往往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所以需要社会的理解、包容。3.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的评价标准,完善教育制度体系是其重要保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面向未来,实现文化发展评价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必须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立足当前,文化现代化建设亟需有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所以在加大对教育资金、政策投入的同时,必须着重发展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体解决途径如: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教材内容,提倡个性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等,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同时要改变人才选拔机制,及时挖掘、培育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