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8 03:10: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下岗职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下岗职工就业思考
**同志指出:“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就是为人民办实事,就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实践。”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贯彻江总书记重要指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德城区委、区政府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了以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为主要任务,以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作用为基本途径,以居民安居乐业为最终目标的“党心印民心”活动,探索出一条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依托,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有效途径,效果非常明显。目前,全区已有3592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占下岗职工总数的85.2%,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最近,我们对德城区的这一做法进行了调查,总的认为,尽管该区安置下岗职工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但他们找到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有效办法,初步实现了再就业的工作目标。
一、提高认识,把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突出任务
德城区是德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5个街道,104个社区。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下岗职工不断增多,这部分人大量涌入社区,由于生活比较困难,思想情绪比较低落,引发了一系列群体上访事件,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当前城市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多次探索和尝试之后,德城区委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辟就业门路,帮助下岗职工早日再就业,筑牢维护城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下岗浪潮,许多街道社区干部思想上不适应,工作上没办法,甚至认为“解决再就业问题,是政府和企业的事,与街道社区无关”,“社区缺少就业岗位,无力安置下岗职工”。针对这些问题,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组织2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街道社区,召开专题会议,宣传上级精神,分析街道社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引导基层干部思想上转弯子,工作上调路子,增强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重要依托,明确提出:街道社区党组织安置下岗职工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二、构筑街道社区再就业平台,铺设下岗职工再就业“绿色通道”
德城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职能尚不够完善,如何使街道社区党组织以相对薄弱的力量担当起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一繁重的任务,是开展“党心印民心”活动的首要课题。一年来,他们从实际出发,按照“健全网络、广开渠道、多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健全三大网络,开通五条渠道”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
(一)健全责任网络。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是关键。为此,德城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组织、人事、劳动、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领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各街道社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落实了“三级书记”责任制,即区委书记、街道党委书记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逐级负责、同抓落实制度;“区长主任”责任制,即区政府区长分别与街道办事处主任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签定责任书,明确了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社区党员结对帮扶责任制,组织每名社区党员帮扶一名下岗职工,从而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下岗职工创业纪实
办法自己想,路要自己闯,眼光面向大市场,不能随便找局长。”这是县粮食系统下岗职工田其高说的一句顺口溜。话虽朴素,却句句实在,透出了一名下岗职工不甘现状、勇于拼搏的气魄与胆量。7年前,因为改制,田其高从县粮食局属下饲料公司的经理一下子成了名下岗职工;7年后的今天,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拥有了千亩林木、百头猪场和一个水泥砖厂,资产近百万元。 1998年8月,县粮食局属下的县饲料公司因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于一无经营场所,二无一分钱资金倒闭了。在此严峻形势下,县粮食局积极引导下岗职工转变观念,尽可能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年,田其高独辟蹊径从城市来到乡村谋求发展。因他本来就是个农家子弟,对农事样样在行,所以他计划当个“猪倌”。第二年春天,正逢国家林权制度改革,个别地方尝试将林地使用权进行拍卖,田其高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机,他当机立断,与小尖镇田荡村签订了15年的林地使用权合同,在该村的七、八两组的13条排水沟、2道龙渠、1条小河两旁的荒地上共栽植5000多株杨树苗。栽树的那两个多月里,体重160多斤的田其高足足瘦了28斤,一把一尺多长新打的铁锹磨得锃亮,还剩下30公分长;他一个人挖了1万多立米的土……那段时间,田其高白天栽树浇水,晚上巡逻护林,累得靠在墙跟都能睡着,但他依然咬牙坚持。三个月过去了,他栽的树苗成活率达100%;一年过去了,他的树苗枝繁叶茂;年复一年,他的树苗茁壮成长,五年过去了,树苗已长成树木。如今,他承包的1200多亩林地,横竖成行,郁郁葱葱,高大挺拔。成为县里有名的绿化样板工程。就连《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都报道了他的事迹。据测算,这片林每年增加效益15万元,到合同终年,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林苗栽下去了,平日只需管护管护就行了,大部分的宽裕时间里,田其高又琢磨起其它事情来。为充分发挥原在粮食企业懂经营,会管理的优势,他利用前几年粮食价格不高的有利条件,办起了养猪场,从原先的二十多头,四五十头到现在的一百多头,自己钻研养猪技术,购买母猪回来搞自繁自育,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他还瞄准国家墙体改革,提倡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契机,利用靠近国道的优势,办了个水泥砖厂,生产新型节能环保空心水泥砖,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达100多万元。他还根据附近村民的需要,上了一个小型粮食加工厂和家禽购销点,每年都能够赚上两、三万。
富裕了的田其高无法忘记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当时饲料公司倒闭时有十多名职工工作没有着落。这十多个人中,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30来岁。田其高对他们说,愿意干的,不怕吃苦的,你们就跟着我,有我吃的,决不会让你们饿着。就这样,有6名职工跟着他下了乡,他们都敬佩田经理、信任田经理,他们觉得跟着田经理心里踏实。田其高总是根据各人的特点、专长安排他们各显其能。如今,他们每月都能拿到七、八百元工资,高的达到一千多元。在水泥砖厂工作的李立东,经过几年的锻炼,现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去年,县开发区一家建材厂高薪来挖他,被他断言拒绝。他说:“是田经理在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现在也该我们帮助田经理了。”原公司的总帐会计小潘下岗后,就业无门。老田知道后,利用自己的关系、门路帮他开了一个自行车配件门市,指导他经营,几年下来,收入颇丰。小潘逢人就夸田经理是一个关心职工的大好人。前年,原公司有两位即将退休的老工人找到田其高,向老田要工资。按理说,公司倒闭几年了,他可以不管不问。当老田了解到这两位老工人家庭生活实在困难时,便安慰他们说,你们放心,你们的工资我发不了,但生活费由我发,今后不用你们跑,我每月给你们送上门去。就这样,田其高从自己的口袋里拿钱发老职工的生活费一年多,去年又掏出一万多元为他们补交了劳动保险金,同时为到龄老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使他们晚年的生活有了保障。
下岗职工再谋职演说
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下岗”了。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做为名下岗女工,重新谋职,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我叫,原是市服装总厂的一名工人,在厂里做裆案管理工作,多次被市档案局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工作者,并取得“助理馆员”的职称。然而,随着年9月工厂的破产,我走进了下岗职工的行列。失落和迷惘困扰着我,想想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光靠丈夫一人的工资,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多少次,我曾含着眼泪试图找关系调动工作,但失败了;多少次,我也曾徘徊于市政府门口想靠政府的救济生活,但周围那么多下岗人员,国家的负担够重了。面对身临的形势,我苦苦的思索着,我决心重新择业,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创业难,而下岗女工再创业更难。一开始,我到市场推销乒乓裤,每天天一亮,我就推着车子沿衔叫买,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可结果连本钱也没赚回来。初次创业的失败使我茫然了——难道我真的就无路可走了?然而,上天总是厚待热爱生活的人。一天,我偶然发现市体育场问口有许多小孩拉着大人购买两元钱一只的纸风筝。顿时,我觉得眼前一亮。说起风筝,它和我的缘分可不浅哪。我们家是风筝世家,公公郭文和是全国著名的风筝艺人。我从80年代起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郭氏风筝的扎、糊、放等工艺,历年来参加北京、香港等十多个地区的风筝比赛都获了奖。特别是我研制独创的具有欧美风格的风筝,曾获“全国十佳凤筝奖”92年赴香港参加国际风筝会,又获“最佳风筝技巧”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曾作过专题报道。风筝使我的思路一下子拓宽了!我开始考虑把艺术风筝商品化投放市场的问题。我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全家的支持。经过办理各种手续,“郭氏风筝工艺社”应运而生:通过购买必备的原材料,并招收5名下岗女工,就这样,工艺社开业了!
一个多月后,一批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风筝生产出来了。但销路在哪里呢?经过四处奔波,寻求销路,我的风筝在大世界虹桥国际机场商贸公可试销没想到,均被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郭氏风筝工艺社”在我们凡个下岗女工的努力下终于结出累累顶果,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站住了脚。但这些并没有让我陶醉,一个新的想法又在我的头脑中形成:那就是,我要把自己的产品成批量地打入国际市场!年10月我带齐了风筝样品及资料赶到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请求他们将样品带往秋季交易会试一试。交易会一结束,省公司就打来电话告诉我:西班牙、日本、美国的三个客户对“郭氏风筝”很感兴趣并签订了合问,任务总数是3600只,限定40天交货。同时还告诉我外贸生产的一些原则:必须保质保量,必须定期交货。否则不但得不到货款,反而还要被索赔。我果断地接下了任务,可摆在面前的困难很多;资金少、厂房小、时间紧。但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好的发展机会,再说既然认准了的事,我是决不会回头的!我跑东家、走西家很快凑足了资金,还租了间几十平方米的厂房。为了赢得时间.我购买了钻床等机械设备,又增加了十几名下岗女工。生产过程中,我每天起早贪黑,夜以继日,3600只风筝只只都要经过我亲手整型、新自试飞。每天,手上扎满了蔑刺,钻心的疼。十个手指磨出了血,胶布贴了一层又一层,但我硬是咬着牙关挺了下来。十多位姐妹在我的带领下,也主动加班加点。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终于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也赢得了市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终于在再就业的征途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97年“郭氏风筝工艺社”上交国家税收2.5万元,为国家创汇4.2万美元,职工年工资在6500元左右。同时我也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认可,现在我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凤筝协会会员,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授于我“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
下岗职工讲演词
一分收获。氏风筝工艺社”凡个下岗女工的努力下终于结出累累顶果,一分耕耘。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站住了脚。但这些并没有让我陶醉,一个新的想法又在头脑中形成:那就是要把自己的产品成批量地打入国际市场!年月我带齐了风筝样品及资料赶到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请求他将样品带往秋季交易会试一试。交易会一结束,省公司就打来电话告诉我西班牙、日本、美国的三个客户对“氏风筝”很感兴趣并签订了合问,任务总数是只,限定天交货。
同时还告诉我外贸生产的一些原则:必须保质保量,必须定期交货。否则不但得不到货款,反而还要被索赔。果断地接下了任务,可摆在面前的困难很多;资金少、厂房小、时间紧。但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好的发展机会,再说既然认准了事,决不会回头的跑东家、走西家很快凑足了资金,还租了间几十平方米的厂房。为了赢得时间.我购买了钻床等机械设备,又增加了十几名下岗女工。生产过程中,每天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只风筝只只都要经过我亲手整型、新自试飞。每天,手上扎满了蔑刺,钻心的疼。十个手指磨出了血,胶布贴了一层又一层,但我硬是咬着牙关挺了下来。十多位姐妹在带领下,也主动加班加点。经过我大家的努力,终于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也赢得了市场!
给大家说说我做了一名下岗女工,今无。重新谋职,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厂里做裆案管理工作,叫原是市服装总厂的一名工人。多次被市档案局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工作者,并取得“助理馆员”职称。然而,随着年月工厂的破产,走进了下岗职工的行列。失落和迷惘困扰着我想想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光靠丈夫一人的工资,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曾含着眼泪试图找关系调动工作,多少次。但失败了也曾徘徊于市政府门口想靠政府的救济生活,但周围那么多下岗人员,国家的负担够重了面对身临的形势,苦苦的思索着,决心重新择业,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创业难,而下岗女工再创业更难。一开始,市场推销乒乓裤,每天天一亮,就推着车子沿衔叫买,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可结果连本钱也没赚回来。初次创业的失败使我茫然了难道我真的就无路可走了然而,上天总是厚待热爱生活的人。一天,偶然发现市体育场问口有许多小孩拉着大人购买两元钱一只的纸风筝。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说起风筝,和我缘分可不浅哪。家是风筝世家,公公郭文和是全国著名的风筝艺人。从年代起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郭氏风筝的扎、糊、放等工艺,历年来参加北京、香港等十多个地区的风筝比赛都获了奖。特别是研制独创的具有欧美风格的风筝,曾获“全国十佳凤筝奖”年赴香港参加国际风筝会,又获“最佳风筝技巧”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曾作过专题报道。风筝使我思路一下子拓宽了开始考虑把艺术风筝商品化投放市场的问题。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全家的支持。经过办理各种手续,郭氏风筝工艺社”应运而生:通过购买必备的原材料,并招收5名下岗女工,就这样,工艺社开业了
一批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风筝生产出来了但销路在哪里呢?经过四处奔波,一个多月后。寻求销路,风筝在文峰大世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商贸公可试销没想到均被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
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就业通知
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包括类似机构或代管科室,以下简称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程序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是指: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不含从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工),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期未满的合同制职工中,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员。
企业安排职工下岗,应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要说明原因,讲清政策,作出计划,认真组织。要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保证下岗分流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生产任务的企业,一般不安排下列人员下岗:配偶方已经下岗的,离异或丧偶抚养未成年子女者,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烈士遗属,现役军人配偶,残疾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职工。
企业安排职工下岗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下岗职工失业保险实践与对策
一、并轨工作关系重大
并轨工作与我市目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全局性的问题。
我市2000年8月进中心的下岗职工,2003年7月协议期满。按照省委、省政府(冀发[2003]1号)文件精神,全市有39950人出了中心,但由于无法解除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不得不按照政策规定,继续对其实行了生活费补贴至今。另外,由于我市受资金的限制,从2001年7月1日停止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还有30090多未进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近3万名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也都享受着不同标准的生活费待遇。现在要企业终止解除他们的劳动关系,使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有的问题是他们所在的企业大多无力清偿他们的债务和支付经济补偿,无法解除他们的劳动关系向失业保险并轨。如果政府不出资解决并轨债务和经济补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就会落空;如果并轨因资金问题无法实施,再停止执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即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不再拨付)就可能会引起下岗职工困难群体的不稳定问题。因此,我市并轨工作的难点是企业能否解决企业欠职工的债务和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下岗职工断关系的“死结”。改革的深化、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展开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都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能尽快解开这个“死结”,也只有解开这个“死结”,才能迅速铺平下岗职工进劳动力市场的轨道,今后的企业冗员也就会顺利地走向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形成就业转失业,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因此,下岗职工进劳动力市场,不仅是企业今后能解决冗员的出路问题,而且也是解决国有企业用人机制的问题,更是劳动力市场的完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问题。
并轨工作涉及下岗职工切身利益的实现,在我市牵扯近10万下岗职工生活着落、养老、医疗、债权债务和经济补偿等切身利益,关系数万户家庭的生计,是一个十分重大而敏感的问题。近年来,由于下岗职工引起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当初职工下岗、进中心是难事,现在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进失业则更是难中之难。我们必须的因地制宜、周密安排、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的政策。如果不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不能积极而稳妥地、分期分批地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问题,而集中推进并轨工作,就很可能会出现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现在社会上的矛盾点不少,应该高度认识并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如果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是“头等大事”,那么,下岗职工并轨工作就是“特等大事”,只能办好,不能办坏,确保社会稳定。
二、并轨工作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这次并轨的重点是目前仍在中心的下岗职工。省今年考核我市并轨任务也是解决中央、省属企业中仍在中心的413名下岗职工的并轨问题。而我市的最大难题和包袱是出中心但尚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3.7万名下岗职工。这个群体是否纳入并轨范围,省里不作要求,由各市自行确定。这就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必须拿出正确的意见供市委、市政府抉择。
下岗职工党员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领导同志的意见和中组部的部署,**年,我们对**市下岗职工中的党员(以下简称下岗党员)教育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按照劳动部门的界定,下岗职工应掌握三无标准:一是在企业中没有工作岗位三个月以上,二是没有得到安置和实现再就业,三是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考虑到劳动部门界定的下岗职工只是实际离开原工作岗位职工的一部分,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劳动部门界定的下岗职工、企业内退职工、放长假等其他形式的下岗职工(放长假一般三个月以上)。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下岗党员的再就业情况。本次调查采取量表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下岗党员的数据统计在全市国有企业内进行,调查组先后召开了六次座谈会,与城区街道和十几个不同行业的近二十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以及部分下岗党员进行了座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下岗党员管理教育的现状
据本次调查统计,截止到**年3月31日,全市共有下岗职工175766人。其中,持下岗证即符合劳动部门所界定下岗标准的45597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25.9%;企业内退职工43269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24.6%;企业放长假职工32331人,企业倒闭等其他原因下岗54569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49.4%。下岗职工中有党员12757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7.25%。据对下岗党员基本状况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男女性别比例差距不大。下岗党员中,有男党员7687人,占下岗党员的60.3%;女党员5070人,占下岗党员的39.7%。在一些行业如纺织系统等,女党员的下岗比例远远超过男党员。二是年龄偏大的党员所占比例较高。其中46至55岁的党员5868人,占下岗党员的46%;35岁以下的下岗党员仅有1161人,占下岗党员总数的9.1%。三是一线职工中的党员所占比例较高。原工作岗位在生产一线的下岗党员有8691人,占下岗党员总数的68.1%;原工作岗位在管理部门的党员4066人,占下岗党员总数的31.9%;四是党员重新就业后绝大多数组织关系留在原企业。在下岗党员中,仅有248名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出原企业,占下岗党员总数的1.94%。
下岗党员是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加强党的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特别是企业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多数企业党组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的要求,把加强下岗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做为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保证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好的作法,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下岗党员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各级党组织尤其是企业党组织充分认识到,下岗党员的绝大多数是企业的骨干,对企业有深厚的感情,充分理解和支持企业减人增效,下岗分流的改革。加强对下岗党员的管理,尤其是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抓好再就业工程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下岗党员对企业改革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无疑会对改革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深层次上分析,企业用工制度和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实现劳动力市场化,将会使下岗职工和下岗党员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存在,积极探索下岗党员的管理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指导思想明确,各级党组织比较有效的克服了畏难情绪和怕麻烦的思想,积极主动地探索下岗党员的管理办法,使下岗党员的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
2.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组织设置。为了使管理工作收到效果,下岗党员不脱离党的组织,企业党组织结合实际在组织设置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依托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下岗党员党组织。既单独把下岗党员编成支部和总支,总公司一级再就业服务中心党组织对厂矿再就业服务分中心党组织负有工作指导责任。从实践情况看,把下岗党员单独编成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有针对性,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比较容易统一。二是在企业组织的集体劳务输出职工党员中单独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如金星制笔公司在集体劳务输出职工中建立党小组。目前这种做法还比较少,主要原因是集体劳务输出的就业单位比较分散,集中在某一个单位的党员人数较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三是把下岗党员和在岗党员混编支部,使下岗党员相对分散,便于党组织化解矛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调查情况看,在党组织的设置问题上,多数企业党组织能够从实际出发,注重管理效果。比如下岗党员人数较多,组织部门工作力量比较强的,采取集中管理的比较多;下岗党员人数相对较少或工作力量不足则采取把下岗党员分散到各支部进行分散管理的办法。
下岗职工就业的现状与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己基本取代了原有的计划经济。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长期积累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其中下岗职工问题尤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与预测,1995年,劳动人口(在15岁~64岁之间)为79160万人,2004年为93871万人。2010年劳动人口达到96799万人,2020年将达到99696万人,比1995年增加2亿多人,约增长25.9%.再加上每年近900万的新增劳动力,其中500万左右的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工作将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国家出台了包括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再就业政策体系,使得数千万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并形成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下岗再就业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结构性,短暂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关于下岗职工生活及再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
2010年春季作者组织调查组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再就业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并选取菏泽地区、临沂地区、济南地区、青岛地区、德州地区作为调查点。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下岗职工或其子女,共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7058份,回收率为94.1%,剔出无效问卷84份,回收有效率为98.8%。同时辅之以询问法,访谈的对象主要为下岗职工及其子女。在此将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以期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下岗职工的特点
1、工业企业下岗职工多于其它产业,尤其纺织企业下岗职工人数最高。纺织企业职工多为女性职工,导致下岗职工中女职工数量明显高于男职工。
2、被调查的下岗职工平均年龄为42岁,而且年龄分布相当集中。“4050”人员构成下岗职工的主体,下岗职工普遍工作年限较长,掌握技能单一,文化水平偏低,而且家庭负担沉重。
下岗职工养老保险情况汇报
根据《中共县纪委关于反馈2013年上半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的通知》精神,对照相关要求,我局对下岗职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查找和分析,制定了相应整改措施,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制企业养老保险政策及执行情况
根据省政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破产、倒闭、拍卖的企业,资产出售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等有关规定,优先用于清偿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并一次性划拨给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据调查,我县大部分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均已缴至改制或破产时间,执行了当时相关养老保险政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问题。该类问题呈现时间跨度长、相关政策复杂,职工参加工作时间早、年龄偏大等特点。
二是企业改制后下岗职工续保问题。一些下岗职工要求政府补缴企业改制后至退休时的养老保险费(不符合政策要求),部分下岗职工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未能及时续保养老保险。
下岗职工保险的实践与对策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20*年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并轨的核心是撤销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停止执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妥善处理并轨人员的劳动关系,加大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没有实现再就业的,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此,我市近年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20*年对77户困难企业欠职工债务和如果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调查;出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合同到期的解决意见等),但终因情况错综复杂,无资金保障,使这项工作始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前,我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虽然已经出中心,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也已撤销,但由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多、停产企业多、企业无资金能力与出中心的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政府仍对这些职工按月给予着生活补助。每年用于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达1.4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1.2亿元,给我市的再就业资金带来巨大的压力。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势在必行,早并早主动。
一、并轨工作关系重大
并轨工作与我市目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全局性的问题。
我市*年8月进中心的下岗职工,20*年7月协议期满。按照省委、省政府(冀发[20*]1号)文件精神,全市有39950人出了中心,但由于无法解除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不得不按照政策规定,继续对其实行了生活费补贴至今。另外,由于我市受资金的限制,从20*年7月1日停止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还有30090多未进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近3万名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也都享受着不同标准的生活费待遇。现在要企业终止解除他们的劳动关系,使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有的问题是他们所在的企业大多无力清偿他们的债务和支付经济补偿,无法解除他们的劳动关系向失业保险并轨。如果政府不出资解决并轨债务和经济补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就会落空;如果并轨因资金问题无法实施,再停止执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即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不再拨付)就可能会引起下岗职工困难群体的不稳定问题。因此,我市并轨工作的难点是企业能否解决企业欠职工的债务和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下岗职工断关系的“死结”。改革的深化、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展开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都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能尽快解开这个“死结”,也只有解开这个“死结”,才能迅速铺平下岗职工进劳动力市场的轨道,今后的企业冗员也就会顺利地走向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形成就业转失业,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因此,下岗职工进劳动力市场,不仅是企业今后能解决冗员的出路问题,而且也是解决国有企业用人机制的问题,更是劳动力市场的完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问题。
并轨工作涉及下岗职工切身利益的实现,在我市牵扯近10万下岗职工生活着落、养老、医疗、债权债务和经济补偿等切身利益,关系数万户家庭的生计,是一个十分重大而敏感的问题。近年来,由于下岗职工引起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当初职工下岗、进中心是难事,现在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进失业则更是难中之难。我们必须的因地制宜、周密安排、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的政策。如果不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不能积极而稳妥地、分期分批地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问题,而集中推进并轨工作,就很可能会出现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现在社会上的矛盾点不少,应该高度认识并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如果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是“头等大事”,那么,下岗职工并轨工作就是“特等大事”,只能办好,不能办坏,确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