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7 11:04: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物理学习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问题学习对物理学习影响思索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指以问题为中心,将学生置于复杂的、结构不良的、现实世界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习问题中所隐含的科学知识,籍此过程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1]。“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切性,因此把其引入物理教学对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把“基于问题的学习”引入物理教学会对物理教学产生什么影响呢?对此,笔者在西安市某高中做了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践探索,并对实践效果依据课程三维目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实践过程
教学实践在陕西省西安市某中学高二年级进行,其中高二三班(49人)为实验班,高二四班(44人)为对照班。这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水平相当,实验前两个班考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二年级处于中等水平。教学实践从2011年4月开始,2011年7月初结束,历时三个月。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标教材选修3-4和选修3-5。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班选择合适内容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进行教学: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设计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分析、解决问题,将学习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2]。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实践前对两班学生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从“自我评价能力”、“预习方法”、“独立性”等多个观测点[3]进行前测。教学实践后进行后测,后测的方式与前测相同。教学实践流程如下图[4]。前测和后测的内容包括学习方式、态度、兴趣及知识掌握情况等。学习方式、态度和兴趣采用问卷进行测量,问卷涉及19个观测点[5],将学生各观测点的达标情况由优到劣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表示优(强),B表示良(较强),C表示中(弱),D表示很差(很弱)。为了使测量结果量化,给各选项赋予不同分值,A、B、C、D由高到低依次赋值为4分、3分、2分、1分[6]。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笔试进行测量,其范围为前一阶段所学物理知识内容。
二、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
(一)前测数据分析
1.总体平均分及三维目标所得的平均分分析。前测采用调查问卷和笔试两种方式进行,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总分及三维目标所得的平均分如图2所示。从图2看,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总分和三维目标所得的平均分相近,说明二者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且二者的整体水平基本相同。
物理实验与物理学习提高策略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要依托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利用一些课外小实验,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关键词:物理实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依托实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从物理实验中深入学习、自主探究,从实验现象中总结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然后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结合身边的物理应用,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物理实际问题。
1运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现象虽然很直观,但是内含的物理原理却是很抽象的,单纯的物理教学也很枯燥,特别是有的学校实验仪器设备缺乏,或者实验教师怕麻烦,懒得去做物理实验,这就导致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听不明白,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物理学习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尽可能通过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演示实验:在讲桌上放置一个装满水盖紧盖子的塑料瓶,用铁丝在瓶身周围扎高低不同的小孔,然后观察现象,通过观察发现瓶子里面的水并没有喷出来,此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接着打开瓶盖,水却从所扎的小孔快速的流出来。此时,可以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知识的兴趣。
2运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剖析物理学科学习困难论文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显著特点之一是概念多且抽象,概念间关联密切、系统性强;因此要学好物理就要靠理解作基础,应用消化解决实际问题作保障。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物理学习困难生的出现,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障碍。经过研究发现导致物理学科学习困难生的形成原因,有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学生方面因素
一、学生基础差。因部分学生基础差,导致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有很大的困难,导致物理学习中抽象概念、规律的掌握、理解不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为物理提供理解消化必需的基础知识;而数学则提供物理规律应用的必备知识。物理困难生因为语文基础差导致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到位产生错误,或因与物理紧密联系的数学运算能力不够引起运算出错使运算问题失分,影响了物理成绩。
二、极个别学生学习动机不当,主观学习不努力,缺乏学习兴趣,导致物理学习类似于其他学科,出现滑坡退步现象,导致物理学习困难。
三、大多数物理学习困难生是因为不能适应物理学科的抽象性思维,导致理解失误,影响知识的掌握。物理学科十分注重知识的引入、导出、理解、应用;而许多学生学习物理往往只记规律、背公式、做习题,不能深入理解公式、规律的要义。不能系统分析掌握公式应用规律,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时,则不能迅速联系而出现脱节;即使有的勉强靠上,但在准确理解题意上不能到位,有的则因未积累一定的解题思维方法而误入歧途产生失误。
四、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对物理学科存有恐惧、畏惧,缺乏学好物理的信心、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也是影响物理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中发现,有近半数的女生怕学物理,他们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就早有耳闻“物理比较难学”,接触物理学习后因缺乏科学的方法、缺乏深刻的理解、灵活的适用,久而久之出现知识掌握的漏洞而“怕学物理”;物理学习中的反复失败最终导致丧失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从而失去学习的原动力。这种现象在物理“规律篇”教学后即初二第二学期、初三学年尤为普通,这也正是物理学科导致初二第二学期、初三学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物理学习思维探讨论文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
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三、逆向思维不知反其道而行之
初中物理学习策略微探
一、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为什么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怎样的实践意义?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接受,整个课堂显得枯燥而死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与学生间进行互动与交流,遇到了困惑还可以相互讨论和研究,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实际效果,肯定会在活动设计和内容选择上认真备课,教学内容大多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学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化枯燥抽象为生动具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能够长时间地维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与人合作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激发学生与他人交往,展示自我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接近更完整、更正确的物理规律,体验规律和概念被发现的过程,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小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生成与他人合作的强烈愿望,合作探究中与他人思维碰撞、摩擦生成新的智慧火花.从整个班级来看,小组内部的合作,组间的交流,让物理课堂更具凝聚力.3.关注每一个学生,客观评价每个学生的得失《左传》中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初中物理学习也是如此,受制于自身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学习基础,所以全班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或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达到同样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根据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评价从学生各自的目标完成情况出发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注重“提出问题”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必须“限时讲授”,那么是不是我们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呢?设置情境和任务让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规律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问题不能都是由教师提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并生成新的问题,并将生成性问题作为课堂探究和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我们教师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应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从实验角度进行思考,联系日常生活和一些自然现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和表象,提出问题,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浮力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同一盆水中石头沉在水底,而木头浮于水面上;给学生提供人躺在死海上看报纸等等.这些情境学生很容易接受,并提出问题:“浮力是否与什么因素有关?”再回到现象思考“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综合起来如何判断“沉浮”?学生提出问题后,顺着自己的思考越来越接近最为本质的规律.
三、放手探究,但要注意方法的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学会放手,不过要积极巡视确保学生的探究更为有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规范性的引导,强调数据记录和证据收集的重要性.对于物理学习而言,对于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实验探究,为什么要进行实验探究,不应该是教师灌输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出发猜想未知的多种可能性,再根据原有的探究经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规律,实验前小组要分好工,确保实验有序开展和实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会因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遇到障碍,为了节约时间就反复地讲读和示范,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做缺失了探究味.学习是从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我们要给学生勇气,给学生留下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广阔的空间,多尝试,多思考,失败了再试,因为科学家得到一个规律本身也是从无数次失败中走向成功的,学生多失败几次后获得成功会更兴奋、印象会更深刻.例如,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欧姆定律”,学生在改变滑动变阻器测出了多组电阻上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即使实验操作是正确的,由于初中学生没有学习“电阻定律”,也很难一眼看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正比关系.必须引导学生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用作图法要求高了一点,不过可以让学生根据U和I的数据线猜测是什么关系,然后去计算验证自己的关系,在学生完成了这一步骤后,老师可以用电脑载入数据直接画出过原点的直线,进一步佐证正比例关系,当然此时一定会有人提出问题:“如果电阻是变化的,结果又该如何呢?”此时进一步将问题的探究过程还给学生,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U不变,发现I与R之间的反比关系,再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征规律.
数学思想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运用
摘要:数学思想对学生认识和研宄物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物理教师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渗透性教学。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框架下的数学思想,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数学思想的意识,并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途径。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物理;渗透
在学生的物理知识建构过程中,数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将数学思想的教学融入到物理课堂上,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意识,并主动采用相关思想和方法来处理和研宄问题。当然,数学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要讲宄方法和进度,务必要兼顾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让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各方面素养都能得到成长。
一、初中物理教学框架下的数学思想
数学和物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放在初中物理的框架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还显得不够紧密,比如学生刚刚开始物理学习时,教师一般不会放大数学思想在物理研宄中的地位,这一方面是该阶段知识比较浅显,不涉及到数学思想的应用,另外一方面,教师也是为了避免超过学生的理解范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初始阶段的物理学习。物理教师对整个初中的知识体系要进行细致而深度地研宄,深刻领会数学思想和哪些部分的内容有较好的衔接度,尤其是在具体问题处理过程中,教师更是要把握住相关思想使用的必要性,以便引导学生在及时地分析和总结中获得认识。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形结合的思想;(2)转化与化归的思想;(3)函数和方程思想;(4)分类思想。这些内容在对应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起到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值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细致品味。比如在物理研宂过程中,学生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如果只是让学生针对繁琐的数据来分析隐藏在其中的规律,这将是一件效率很低的事情。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研宄,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得到结论。以“密度”的概念探索为例,教师一般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同一物质不同体积的质量特点,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一系列数据之后,如果要求学生自己发现这些数据中隐含的比例特点,这是非常困难的。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以体积为横轴,以质量为纵轴,绘制坐标系,并将相应的数据以描点的方式呈现在坐标系中。学生会赫然发现,这些点竟然能够排成一条直线,而且还是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他们形成结论:质量正比于体积。另一个问题也随即形成:比例系数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其他物质进行类似的实验,从而在相同的坐标系中,绘制出另外一条直线,学生发现比例系数应该对于物质的种类,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密度”的概念,这样的操作将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对概念形成深刻的把握。
二、引导学生形成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
物理学习兴趣培养论文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难学、难教,尤其人门更难,物理抽象、概括的特点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相适应,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比较困难,学习过程中分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挫折和失败,造成了“精神创伤”,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甘当“差生”、造成”英才”升学深造,“庸才”推向社会的现象,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从九0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以来,试图从解除学生心理负担人手,面向全体学生,关心体贴、培养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经过反复实践与探索得出一条经验,要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即爱学、乐学。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具体表现为: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从生理角度来讲,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学习尤如一辆汽车,兴趣则是汽车上的发动机,没有发动机,汽车则开不动,发动机马力大,汽车跑得快,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呢?最好的办法是:首先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有价值——即有用。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都致力于体现物理知识“有用”两字含义。如我在进行“密度测量”教学时,提前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先了解密度的应用不仅可以计算质量,而且还可以计算体积,还能鉴别物质。这时有学生提出来:可以鉴别金银手饰吗?我肯定的给予了回答,能!这节课就是要让同学们失学习“密度测量”,从而掌握鉴别物质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了,听课情绪更高了,求知欲望更强了,出乎预料地掌握好密度测量的方法,我同意他们在完成课党实验要求的同时,允许进行自带物品的密度测量和鉴别。并在方法上予以指导,这时我感觉到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由感兴趣发展成为一种乐趣。因此,我在物理教学中总是充分利用每节课恰当地把物理知识和祖国的“四化”建设及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学生自身的进一步学习发展和科研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简单的生活常识煮饭、烧水到自然现象中的雾。露、霜的形成。从简单的肩挑人扛到现代化的家庭电器化,工、农业生产的机械自动化。从简单的步行、游泳到飞机、轮船的制造,从火药发明到原子弹,人造卫星的上天。使学生懂得学好物理知识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这就能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把他们学习物理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劲头鼓得足足的。
其次,学习物理有趣由于物理知识抽象,而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形式要新,即溶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寓教于乐,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蕴含着极大的扭力,每章每节都有新的知识、概念、规律。特别是概念、原理、定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都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何利用其求知欲望、好奇心而又有系统,有目的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我在进行“热传递、传导”一节教学时,为了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我在原演示实验的玻璃试管中装水加放了一条小金鱼,在实验前设问:若将装有金鱼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金鱼会怎样呢?学生纷纷不加思索地举手回答:“鱼肯定会死”,结果究竟如何语词学们注意观察实验。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个聚精会神地观察老师的实验操作:如图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上部的水已沸腾了。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小金鱼怎样了?这时学生惊奇地回答,小金鱼仍自由自在地游动。难道这金鱼有神奇的耐热能力吗?不是,你想知道基中之奥妙吗?于是,我找了几位同学用手摸摸试管底部,再让他们说出感觉。原来试管上部的水虽沸腾了,但试管底部的水仍是凉的,这就是金鱼不死的原因。从而导也了热的良导体及不良导体的概念及分类,也为下节对流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象这种采取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代替简单枯燥的概念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学物理有趣。
再次,学习物理“好玩”,我还根据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有“爱玩”“爱摆弄”等特点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这些特点我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我采取了将传统看法中的玩物丧志。影响学习,转变为“玩物益智”利于学习。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校的条件将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也常将课本中的一般实验改成生动有趣实验。如我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将课本中演示大气压存在实验的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盖性,倒置过来水不流出来的纸片改成用针扎许多小洞,重做上述实验水也不流出来,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做,他们做得那么认真,观察得那么细仔,听老师解释原因是那么如神。
其次是利用生活中的现有条件,开辟第二课堂,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及课外有趣的实验都搬进第二课堂里指导学生做,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如纸锅绕水、瓶吞鸡蛋、气球提杯、水火箭、细线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币等,有些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尽量让学生练习解释,有些暂时还不能解释则着重观察现象,为今后学习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也更强了,真正达到玩物益智的目的,特别是原来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喜欢学物理了。这时我又引导他们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提倡尖子生写小论文,并给予评奖,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好玩。
物理学习犯错预防与纠错措施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体会。同时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就学生在物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寻找原因,从而能够进行有效地引导和控制,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物理学习;犯错;纠错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逻辑性。物理的本质是研究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结构并从中找出其运动的基本规律,而且研究对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如果不通过实验很难直观地展示出来。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例如,学生不能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不能够准确掌握物理的规律,不能合理地进行物理实验等。“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所以,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有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要对物理学中所犯的错误,进行纠错,防止下一次继续再犯。错误是到达正确的必由之路,是物理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形成“犯错—纠错”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错误,从而进行改正,加强对物理的学习。
一、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
1.不能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而产生错误。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一些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都是重复的,真正的新错误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教师在这种一错再错的现象中无形当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物理学中有一些相似和类似的概念,使学生难以辨别其区别,从而造成概念的混淆。例如,学生对于物理中的“分子力”和“分子间作用力”,“速度”和“速度变化量”,以及“速度变化率”等概念难以分辨,造成在物理学学习过程中混淆概念。同时,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通常采取多做习题、多记忆公式的方法来巩固知识,没有对概念进行理解分析,从而导致不能够正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例如,学生会误认为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等。2.知识重叠使学生物理学习中出现了交叉混淆。物理知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难免会出现重叠,容易让学生产生知识交叉的混淆,这也是学生很容易出错的地方之一。例如,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每学期几乎都会学到光、热、力等物理知识,学生在这种交叉学习中对于公式及定律很容易出现混淆。虽然这些知识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内在定律,但是随着同类知识的不断叠加,新旧知识交替进行学习,大脑对这些信息处理不及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使学生的记忆混乱和遗忘等现象。例如,学生将串联与并联的知识进行了交叉记忆,造成了物理学习中的错误。3.能力训练不足。物理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认为高中的物理公式太多,自己不能够掌握。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进行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对于物理公式的正确理解,生搬硬套,将得到的物理知识全都套用到习题中,从而使解题结果出现错误。例如,学生在遇到力学部分的动态平衡问题时,不懂得运用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等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而是采用生搬硬套的方法,甚至运用数学知识中的三角函数等,使学生最终无法列出力的方程,无法判断力的变化情况。4.审题中的马虎。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出现疏漏,这是审题不严谨、粗心、马虎造成的,是学生出现错误并重复犯错的直接原因。因此,物理教师要通过对错题的归纳和整理,帮助学生找出犯错的原因,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在同一个问题屡次犯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反思和总结原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从解题方法和思路上掌握一定的技巧,避免审题时有所遗漏。
二、物理学中纠错的策略
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策略分析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培养起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习会随着时间推移变难,只有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他们不仅要完成基础教学,还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展开论述,对贴近生活、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三个措施进行简要说明。教师通过对教学策略的改变,能够让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一、从教材出发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动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课程,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对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内容教授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培养。初中是学生最初接触物理的阶段,要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融入其中,引起学生的注意。主动参与是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动力,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让学生发现物理的乐趣,从而保证在物理学习难度加大之后仍然能够坚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在学习蒸发、升华等知识点时,就可以从生活出发,例如洗完的衣服被晾干,灯泡的钨丝会变细等,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熟练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还能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伟大物理学家的故事,例如牛顿、欧姆等,让学生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同时还能学到伟人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为自己的学习历程提供坚持的动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与其水平、接受能力相符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兴趣
物理学习思维错误论文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本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是调查整理后的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
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三、逆向思维不知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