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7 09:56: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物流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物流英语教学对策
一、引言
物流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已经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为了适应对新型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外经贸人才、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课,也越来越被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重视,为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或外贸英语等专业已经具有一定英语基础和国际贸易知识的学生开设。物流涵盖了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装卸、运输、生产、包装、仓储、配送、销售到最后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所以也被形象的称为“供应链”。它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零售分别有不同的接口,贯穿了整个商业活动的始终。
物流英语因为侧重实际运作,实践性和实用性强,并且与经贸专业紧密相关,已经成为一门普及物流知识的有效的专业课程。近几年来,开设该课程的院校增多,重点的、普通的、财经的、非财经的、外语的和非外语的院校都开设该课程。但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师资情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培养的学生往往只掌握刻板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物流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课程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弥补现有的经贸类各个专业课,如国贸、金融、财政、会计、管理等的缺口。
二、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
由于物流英语既与基础英语课程不同,又区别于一般的外经贸课程,如何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这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物流英语课程的特点,就其教学提出几点建议:物流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之一,与物流学科或专业相联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特殊的内容。大学英语分为基础阶段(即基础英语EGP)和专业应用阶段(即专门用途英语ESP),物流英语属于后者。《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领会式掌握1000-1500个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能阅读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听懂与本专业有关内容的英语讲课、会话、报道和讲座;
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会话;能在阅读有关专业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写提纲、写论文摘要和论文简介等;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50-180词有关内容的短文和信函。”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制定物流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在物流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入门知识;掌握物流英语文件的基本写作方法;能进行基本的物流英语对话。”根据教学目标可制定具体的教学要求为“熟悉宏观、微观物流概念,物流与社会、物流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流通与消费方面的基本经济知识;了解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增殖服务等环节及常识;对空运、海运、铁路公路运输、零售业、快递业有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或从事经贸海运等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该课程的定位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商务管理类专业技能课程打好物流管理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课程中贯穿素质培养的理念,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自我管理、数字应用等综合素质。
物流博物馆融入物流专业教学研究
1物流博物馆展陈内容
1.1创意设计物流博物馆原因。面对物流产业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2016年我主持申报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校企共建物流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立项,又赶上教育部“十三五职业大学”设置评估检查的大好时机,为了帮助推进南昌职业学院申报升格民办本科大学准备工作。于是,我便有了将收藏多年的物流管理研究成果贡献出来,创意设计江西省第一家物流博物馆的愿望。很快学校投入项目资金200万元,在2017年10月正式开馆。物流博物馆得到了教育部民办本科设置专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为南昌职业学院申报本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南昌职业学院升格为南昌职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民办高校职业大学批准设置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已成为全国第一批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专业,同时也迎来了全国、全省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热潮。1.2物流博物馆展陈内容。物流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布局与调整而慢慢演化出来的新专业,它与其他运输、国际贸易相关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市场调查,全国物流院校没有设置物流文化教学内容,所以物流企业、物流管理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物流文化知之甚少,,一直认为物流管理没有多少文化可言,造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误解。由于当时全国都没有建立物流博物馆的先例可参照,于是我基本上就按照博物馆一般的展陈要求进行设计。物流博物馆设计宗旨就是“讲好物流故事”,根据物流博物馆展陈面积700平米,按照历史年展的顺序,设计前言、中国商业发展历史、中国地图设计历史、物流运输方式(水上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江右商帮、物流文化、军事物流、中国消防发展历史、物流信息技术历史、物流产业政策、智慧物流十个模板。充分挖掘了商业历史中的人物、故事,突出物流文化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影响,以重点宣传江右商帮发展故事,激发大家对物流文化的兴趣,特地以各种不同的宣传形式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物流人物及物流标志性事件。物流博物馆开馆以来,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达到了物流博物馆设计期望目标。
2物流博物馆展陈教学价值研究
物流博物馆作为一所高等院校的文化宣传教育场所,就更应该在承担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不断融入教学中去,发挥与教育培养、校企合作功能相结合。基于此,物流博物馆展陈教学价值具有传承、教育功能、融合功能、孵化功能。2.1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功能。中国历史悠远,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商业的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物流的服务功能,也就慢慢演变出物流行业,形成物流产业,而深藏其中的商业文化、传统文化让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物流博物馆就是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平台,通过物流博物馆可以让更多的人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中国商业文化、物流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激发青年学子的共鸣,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2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诚实守信,并且永远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代人。物流博物馆就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教育角度出发,利用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商业传奇、不同的商帮故事等一定要讲好物流故事,让大家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围绕着中华民族立德树人、诚实守信、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讲述物流故事,借助于物流博物馆展陈的实物、图片,挖掘江西商业故事、讲好江右商帮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学习、爱祖国、爱物流、爱文化的潜在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勇于担当,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宣传者。2.3融入地方经济创新功能。作为江西省第一家物流博物馆,2017年10月开馆至今,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场馆,也是全国不同行业企业参观交流学习的场所,更是与地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深度合作共建的平台。物流博物馆成为江西工业园区、物流企业员工学习培训的中心,成为探索建设校合作共建物流实训基地及订单式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多种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充分利用物流博物馆教育资源,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创新服务,赢得学生、学校、企业、社会、政府的点赞。2.4物流研究的孵化功能。物流博物馆在展陈内容设计、展陈风格设计、展陈装饰设计上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物流博物馆不仅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平台,而且还可以满足艺术设计系、人文旅游系、工程技术系、建筑设计系等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教育需求,成为学校众多专业的实训教学基地,以物流博物馆为平台不断孵化更多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锻炼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积极与区域内相关单位企业的合作,将物流博物馆优化成为:一馆N学校、一馆N企业的融合共建模式,不断创新放大其为社会服务功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展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力。
3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模式研究
3.1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设计。物流博物馆怎样才能更好的融入教学,怎样才能让青年教师进入角色,怎样更好的让学生接受,是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设计的难题和关键。这既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改革,也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创新,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首先按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结合物流博物馆展陈内容模块,在不同的学期有序进行。其次教学内容设计,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提前让青年教师熟悉物流博物馆展陈内容,选择物流博物馆其中的某一个感兴趣的模块,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制定好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教学做准备。第三、教学效果如何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因为在物流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很容易走神,容易被物流博物馆的展陈吸引,没有用心听讲,青年教师又缺乏现场教学的控制水平,物流博物馆现场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物流博物馆现场教学的效果,我亲自担任讲解员,手把手教授现场教学技巧及现场教学关注点,再让青年教师试讲多次,并且利用教学监控系统,进行教学录像,再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会,总结经验。用一些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教学过程监督管理。3.2物流博物馆融入开学第一课教学模式研究。3.2.1物流博物馆融入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为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新生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设计,显得尤其重要。首先学会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作为物流管理新生,对物流管理专业具体学习的课程内容、未来的就业创业发展方向,一知半解,专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开学第一课就要从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利用物流博物馆相应的展陈物流政策、智慧物流模块进行先期引导。其次学会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生源地。基本上都是江西省内学生,但是对江西商业文化、物流文化知之甚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利用物流博物馆展陈的实物、图片、资料,讲好世界物流故事、讲好中国物流故事、更要讲好江西物流故事,让学生知道了解世界和中国的商业文化、物流文化,江西曾经的辉煌商业历史、物流运输大通道对中国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让学生深刻理解到物流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三学会分析社会发展与物流产业发展的关系。借助物流博物馆开学第一课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商业文化、物流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掌握物流产业发展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掌握物流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性,对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创业具更加能够激活学生的活力。3.2.2物流博物馆融入开学第一课教学模式研究。利用物流博物馆融入开学第一课教学模式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与完善,才能真正达到物流博物馆融入教学教育的预期效应,而是真正需要融入整个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环节。既需要符合教育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最终是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注重立德树人的融合教育功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巧妙地融入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育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思想品德修养、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力。在物流博物馆教学过程中以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索,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感知更多的专业知识与物流文化的魅力,走进物流博物馆,让你感知历史,让你感知未来,物流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彻底的放大,才能真正体现物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影响力。
高校物流运输学实践教学
1加强课堂理论知识深化
目前,各地都出现了“物流热”,之所以物流能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因为物流能给企业、给社会带来财富,所谓的第三利润源。但如果企业片面了解物流,不能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物流一体化,物流不但不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富,还会使物流成本偏高。比如一味的追求包装成本,出现使运输、仓储成本增加,降低物流服务质量的效益背反原理。所以应建立物流体系,将物流各功能综合考虑,在保证物流服务质量上,力求物流总成本最低。现阶段,五种运输方式同时活跃在物流领域中,大部分高校局限于研究道路运输,很少涉及其他四种运输方式的内容,缺少对交通运输系统的介绍。显然,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不能满足高校对物流运输管理学的课程要求,因此,应积极配合学科发展和专业要求,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国际物流运输相关知识,很多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都会开始国际物流课程,但是作为选修课或考察课去开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随着物流系统的发展,高等学校的物流毕业生缺乏国际物流知识。所以应将国际物流相关课程作为考试课程学习,不断加深学生对国际物流知识,尤其是海洋运输、集装箱运输的学习。
2提高外语能力
近年来,双语教学已经逐渐进入了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一文中指出,今后逐渐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学生入学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现代物流业越来越多的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势必对从事物流活动人员掌握英语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培养技能+外语+学历的专业人才。
3课堂模拟作业
物流运输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特点,只局限学习理论知识,影响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理性理解,必须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首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让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份运输路线图和设计要求,并对车辆配载、人员设置、货物特殊要求、运输方式等进行描述和提出问题,要求最经济。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自我设计完成运输要求。并对运输量、运输周转量、资金利用率、劳动力考核等指标进行计算。课程设计不应设置的太过复杂,应保证学生能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对解决问题能力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
物流学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首先阐述了进行《物流学》课程改革的意义,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物流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对于本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专业思维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对《物流学》进行改革,力求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实际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对《物流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
(1)符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按照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确定的。需要注重学生素养、基础和知识面的综合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必须满足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在拓展学生知识基础面、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实际能力方面下功夫,构建精品课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授课内容、增强实训课的时效性。(2)符合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在我国高等院校当前办学体制下,高校管理者看到了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有数量上巨大的需求,但对人才质量方面关注严重不足。这导致在培养过程中看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轻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且由于高校教师本身普遍缺乏企业相关岗位工作的经历;学校办学条件限制等原因,使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其岗位胜任能力不足。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物流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物流运输的不断发展,对于物流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人才的基本需求之下,目前的中职院校的国际物流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人才的发展需求,所以中职院校需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中职物流教学改革,以适应目前就业及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本文将针对目前企业人才需求下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为中职国际物流的教学改革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此促进目前中职国际物流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物流教学;基本定位;校企合作
目前在中职院校的国际物流教学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学路径不明确,其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等,针对这些问题,中职院校要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预改进方案就要从教学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与突破。本文将针对目前中职物流教学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提出在企业人才需求下推进中职物流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希望在理论的层面上促进中职物流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以物流教学水平提高的方式,促进目前物流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就业与发展。
一、目前中职物流教学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
目前在中职物流教学过程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过度注重理论化的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们在物流学习之中的技能上的培养,以致于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就业环节,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轨。而且由于教学路径不明确,学生的就业范围往往过于狭窄。只考虑到了关于仓储业、货代业等快递行业类的工作,却忽视了其他的就业面及就业范围,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们的最终就业率往往偏低。除此之外,在进行中职物流教学的过程之中也缺少相应的实践环节,实践课程比例与理论课程比例而言往往偏低,不能合理的设置相应的课程。实践课程少这一现象的背后同时也体现了目前中职院校在与企业进行工作联系的内容落实不到位这一问题,很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致使学生缺少相应的实践操作经历,从而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在人才需求下如何推进中职物流教学改革
物流教学实践性研究
一、目前国内物流实践性教学现状
物流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尽管目前国内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中,物流学早在20世纪初期诞生,20世纪中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中后期。虽然已建立了较好的物流实训场所,并有较完备的物流教学设施设备及仿真软件,但对培养学生物流管理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技能方面达不到满意效果。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训练,还需建立更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实践技能培养
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注重课本纯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灌输,忽视了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作为新型的行业,有关物流管理的许多理论尚处于不断探索与研究阶段,以至于物流教育理念相对滞后于物流实际发展。把握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不够,针对就业和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上脱节严重,无法实现实践与理论的一体化,存在专业知识学习代替职业技能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各成一轨,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内在联系
传统学科型课程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教材编写时间长,课程开发周期长,学术色彩比较浓,相对封闭在职业教育内部,知识内容没有与生产、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反应迟缓,不能反映生产、服务一线最新的技术、工艺和方法的运用,造成了课程内容不能与生产、服务一线的发展同步。传统学科型课程脱离实际需要,课程内容繁难和陈旧。
当代技校物流教学的评述
本文作者:张志远工作单位:惠州市技师学院
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现状
最近几年,部分实力雄厚的技工院校得到资金扶持建设起了功能配套齐全的物流实训室,把物流专业逐渐打造成品牌专业、示范性专业,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上也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但是,大部分技工院校的物流专业仍无法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校企合作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些学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由于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成本较高,大部分学校出于效益的考虑,忽视实训室的投入,导致物流实训的工位与可用学时严重不足。物流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很强的学科,实训环节多且注重流程性,大部分院校建设物流实训室主要是通过市场上的项目承包方,而不是直接从设备销售商和厂家手中采购,中间环节较多,设备成本偏高。大部分学校没有足够资金建设物流实训室,或者建设的实训室功能单一、工位严重不足.专业实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演示为主,理论课比重过高,教学方法单一。(2)技师学院、高技学校大多数是从中技学校升格而来,发展速度快,师资队伍薄弱,开展校企合作的技术能力相对较差。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中技教师已难以胜任高技甚至技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但由于学校的师资队伍薄弱,他们不得不坚守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能够进行校企合作工作的精力相对有限。从社会上招聘物流师资,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线,但由于高等院校物流专业的起步较晚,一些有经验的物流高职人员,并没有受过大学专业知识的熏陶,从而缺少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3)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容易停留在临时的用工需求上。目前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大部分都难以长期合作,从反馈结果来看,一方面,企业忙于应对飞速增长的业务,很难有精力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并研究适合本企业的物流人才标准,合作大多是停留在临时的用工需求上,这样的合作,一两年后就因为人员的调整或企业的需求消失而停止。另一方面,部分的物流企业认为各校毕业生非常多,招人容易,不太重视校企合作的深入,也造成了合作时间短的情况。(4)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处于“一头冷,一头热”的深水区。学校、企业心“热”合作方式却“冷”,有的学校盲目地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有的学校则尽管同企业有合作意向,但合作双方却存在理念差别,最终造成校企合作的“单相思”。
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方式的探讨
(1)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性是建立在校企双赢的基础上的,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1、当前,众多物流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遇到了人才的瓶颈,社会上很难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高技能物流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不仅免除了招工难的麻烦,还可以省去新员工入职教育和培训环节。2、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共建物流实训中心。一方面减轻学校的资金负担,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校熟悉企业的文化,学习到相关的技能并达到熟练的程度,实习也有了着落。(2)物流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方式的探讨1、完善政策法规,扶持校企合作的发展国家或地方应落实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技工院校应有政策、资金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应给予如减免税额方面的优惠。在这方面,可以效仿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的一方指学校,另一方指企业,学校为学生传授职业知识与技能,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2、学校与企业合作理念的一致性学校和企业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这就要求学校不能只是利用企业解决实习场地和实习设备不足,而应该从企业的需求和服务出发;而企业也不能只考虑当前的用工需求,而应该把培养人才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企业责任的高度去认识。因此技工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应注重与企业的合作理念相统一,强化学校的服务意识,创新协作模式。3、共建“物流实训”中心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成本较高,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满足技能训练的要求,在共建“物流实训”中心的前期,学校主要是负责提供场地、按照企业的建议直接向厂家采购设备、负责招生等工作,而企业则按照自己的需求布置场地,提供部分企业的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培训教师等。完成“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工作后,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不仅要为学校提供开展实训技能教学的场所,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研究和制定物流人才的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参与物流实训课的指导,共同参与“物流实训”中心的管理。培养的学生在实习前就具备顶岗生产的能力,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同时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4、将企业的一部分职能放在学校,建立“校中厂”模式“校中厂”模式即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实训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将企业生产设备、运行资金、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与学校场地、设备、师资有机整合,将办学与生产融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相应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物流企业可以将企业的某个或部分职能放到学校,如物流信息加工,仓储中转,物流客户服务、订单处理等职能,在学校设立分公司或营业点,学校提供场地、人员等经营要素,让学生与企业人员参与公司的运营与管理,学生学习的已不只是专业实训,而是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真正实现了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在“校中厂”中也实现了“三重效益”。一是人才效益,企业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为企业后续发展贮备人才。二是经济效益,企业将部分职能转移至学校,大大降低了成本。三是技术创新效益,企业通过“校中厂”的运行模式,将物流运作难题带进课堂,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解决。
技工院校物流专业在校企合作方式上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还不成熟、不完善,但实践已经证明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对于物流技工教育是可行的,其发展也需要一个长期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共同推进,才能不断地发展。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探索
一、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内在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管理学岗位,它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对学生的专业管理知识与实践技能都要求较高,并且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操作性强,其岗位技能要求也更高,因此,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就要求开展专门的实践教学,这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内在要求。(二)实践教学的开展是物流管业专业人才技能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电商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在其带动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社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社会的人才缺口也较大,技能性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较为稀缺。而无疑实践教学是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接触到实际意义上的物流操作,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自己的各项物流技能,从而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三)实践教学是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质量的必然要求。人才质量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所谓的在实践教学中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质量指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实际的物流应用技术、供应链的优化技能以及在实际物流活动中面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等。而这些技能的培训、人才质量的提升全都仰赖于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开展的程度。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都会存在这么几个方面的错误:一是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时为了节省时间多是沿用前几年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切实进行一定的实践考量,常常使得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出现了脱节;二是高职院校由于物流管理师资有限,其在进行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时,往往会因为考虑现有的师资状况而采取保守的课程设置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三是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管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时并未突出本校的人才培养发展特色。(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材存在的问题。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大致有这么几类,一是采用中专教材;二是采用本科的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增删内容;三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考量各种教材版本的基础上联合出书;四是某些教师独挑大梁撰写的物流管理实践教材。在这几类物流管理的教材中,更多的是偏向于理论教学知识的输入,缺乏一定的实训内容的学习与指导,因此,学生往往是纸上谈兵。(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物流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方法,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形式较为枯燥,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这一现象尤为突出,教师常常是对照着多媒体课件从头讲述,一直自顾自地说,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学习中,许多学校并没有统一组织学生参与到物流管理的实训课程中去,而是放任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这种放养的形式导致许多学生不求上进,并没有培养建立起真正的专业实践技能。(四)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投入存在的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指的就是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或是高职院校内部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情况。就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基地等硬件设施情况而言,许多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的建设发展还很不完善,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与校外物流企业的合作,没有能够为物流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仿真实习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训练以及技能的学习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五)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还很不完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兼具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当前,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是理论知识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他们缺乏切身实际的企业实践经验,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时往往缺乏真实的实战经验。
三、改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路径
(一)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想能够进一步完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一是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任务式实践教学形式,物流岗位的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将其分割成小单元,在小单元中帮助学生明确他们所需掌握的技能;二是在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学习时,要能够明确学生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中的主导地位,使他们能够脱离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教师的依赖。(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内容的调整与完善。教学计划是指引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前进的指路灯,也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师开展教学的依照,为此,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以一定的实践教学计划为依照,使教师能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有序安排各项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活动。(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多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普及应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采用新兴的教学手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用尽可能简明的方式表达、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物流管理的专业实践应用,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练结合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以及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此外,案例教学以及物流企业调研实习的方法也是锻炼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四)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的进一步改革。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要进一步革新,其中,教师在进行教材的选取以及编写时要能够站在高职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教材内容的选取、撰写,其中教材中要能够包含有相关的实践教学案例,以及实践操作说明及指导,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学习的基本知识能够从教材中方便获取。(五)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实践基地是快速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
物流教学方法探讨
一、中职物流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学情分析
(1)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性差,自我学习困难,偶尔表现出自以为是、眼高手低。
(2)难以接受较抽象的理论教学,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恐惧感,较能接受直观事物,喜好动手操作。
二、探索中职物流教学方法
教学现状与学情因素的共同制约,导致学生择业能力差,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低,不能很好地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了适应市场发展,提升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迫在眉睫。深化改革教学,探索适合中职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关键所在。笔者试从中职物流教学方法探讨入手,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谈谈物流教学中几点可行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一、目前我国物流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
我国现代化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传统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升了物流产业的市场交易量,同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物流行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但是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差距,不仅是在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方面,物流人才空缺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既懂商学又懂物流管理的物流人才更是稀少紧缺,目前物流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物流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二、基于市场需求促进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定向输出专业人才。现如今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与专业化物流人才的输出培养还存在一定的社会矛盾,我国针对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还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而基于市场需求来促进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的改革,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和了解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让中职学校实现资源的整合,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定向输出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和创新。2.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中职学校为社会技术性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教学机构,但是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起步发展较晚,教学始终在实践探索的层面上。基于市场需求来促进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能够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革新提供方向性指导,另外,我国在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经验,通过了解物流行业的市场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变化,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也能大大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率,这对于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状
1.专业建设相对盲目,缺乏对现代物流行业系统的了解。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所开设的物流专业和课程设置,普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对于物流行业的理解和认知浅显,整体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相对盲目,在物流专业课程规划当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比较混乱,缺乏对现代物流行业的系统了解和认知,同时课程的教学也没有紧随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更新,极大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满足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人才在社会就业当中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其整体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也都有待提高。2.教学设施和手段陈旧落后。目前中职学校整体的教学条件比较有限,在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方面还相对陈旧和落后,一方面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大多停留在理论讲解层面上,缺乏对现代物流实践以及管理的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专业人才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的教学资源和经费有限,并不能给物流专业的课程教学给予有效的条件支持,这极大的影响了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