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类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7 08:56: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物流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物流类

物流类英语教改综述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渗入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时可以看到、听到许多与物流相关的词汇,比如JIT,supplychain,trampmarket,等等。物流专业的学生,看得懂装箱单和大副收据就是对专业的英文词汇的应用。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文水平不高而借助工具翻译的内容,很多时候是不通顺的。从事物流行业的人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外文资料,比如外版教材、装箱单、大副收据。目前,物流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货物流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都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是外语语音问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物流企业缺乏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人才。针对目前的状况,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物流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学生在物流专业英语方面的学习。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如何更好地讲授好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许多物流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二、物流专业英语培养目标

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开设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流专业英语词汇,具有一定的读、译、说、写、听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物流英语资料,从而获得物流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依据学情、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应按层次确立培养目标。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层次一,知识目标:以物流知识为主,内容包括物流系统,货物运输,库存,物流信息,搬运,配送,包装,物流单证。层次二,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物流专业词汇词库。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量的国际物流专业词汇,做到熟练地看懂物流信息的英文提示、提单、托运单及出错信息等。培养学生掌握英文专业资料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资料,能阅读和翻译物流资料和说明书等应用型资料。层次三,培养英文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在对物流专业术语的掌握的基础上,创设某些情境,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比如:双方模拟一场关于如何减少库存的谈判,买方卖方沟通如何用最便捷的方式运输货物,等等。

三、物流专业英语的特点

1.物流英语是一种科技英语,长而复杂的难句在科技英语中是典型的,这种长句往往包括若干个从句和非谓语动词,这些从句和短语往往又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形成一种非常复杂的语法现象。另外专业英语为了说明事物的客观性,被动语态用得非常广泛。在英语语法中,每个简单句都允许有一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多个动作,那么主要动作当谓语,其余的用非谓语动词的形式。

查看全文

应急物流种类以及应对举措

一、应急物流的概念及分类

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SARS和禽流感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灾害,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急需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应急物流保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但应急物流又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应急物流可以简单地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非军事应急物流还可以细分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灾害应急物流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和人为灾害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的“应急”二字本身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但应急物流并不等同于军事物流。军事物流的指令性比较强,尤其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始终把军事利益放在首位。而应急物流系统则应该以社会利益为牵引,服务的对象是受灾地区的人民,这两者的目标、服务对象是不同的。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

二、当前应急物流保障面临的问题

(一)保障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各地(市)虽然都建立有相应的物流应急机构,但现行体制不尽合理。如交通管理机构只对本地(市)交通道路、运输专业人员和运输机具的数量质量等情况有个大概了解和掌握,但没有对辖区所属专业人员、器材物资、运输机具进行区分配置和组建交通运输保障力量,更没有明确战时任务和实施战时保障计划,导致了应急保障能力不强。

(二)指挥体系不完善

查看全文

物流类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物流行业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物流专业已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应运而生,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学生毕业“零距离”上岗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课程很多都已开展实践教学,例如:仓储实训中心、配送实训中心、ERP沙盘实训、快递实训、呼叫中心实训室等。现代物流随着交通、通讯工具的升级发展,物流的范围远不止停留在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而是变得全球化,这就面临一个实际的问题——语言要求。高职院校物流英语实训项目的设立迫在眉睫!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情绪不高,具有抵触情绪是普遍现象。但为了配合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更多地物流岗位需要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懂得物流相关英语术语的物流人才。通过以往的物流英语教学发现遵循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相互关系,以说教为主的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物流专业英语的实践能力的掌握和提高,而将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高职物流专业英语实践性教学的开展非常有效。以学生为主题,将理论口授的传统教学形式与专业实践操作相结合,设立项目的学习目标为高职物流专业英语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项目模块教学法。

1、项目模块教学法概述

项目模块教学法,类似于实践导向教学法,起源于欧洲。此类型大概的教学宗旨是通过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而非单纯的老师讲授法。这样的教学法最佳实现方法是与企业合作。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能让学生更好了解到物流实际岗位中,具体到那些环节需要用到英语、那些物流英语术语和单词出现的平率最高,那些口语交流用于出现的平率最高。这样而来,避免学生学而无用。所以此教学的特点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传统的“提示型教学”中,教师为主导进行主动地“教”,而学生被动“学”。而与企业的项目教学法侧重于“自主型教学”,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独立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而教师作为指导者贯穿始终。与之配套的教学法有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学法。然而不是所有院校都能和企业建立长久良好地合作关系,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模拟这种状态,以达到最佳效果。

2、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2.1模拟场景教学法。物流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模拟教学可分为实际现场模拟与虚拟现场模拟两种:前者是根据学校或者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真实场所,还原所需教学模块的场景,比如:在教仓储这一模块,可带学生至物流实训基地,熟悉整个仓储环境以及仓储设备的专业英语表达方法,对正在进行的仓储作业进行讲解。学校的超市也是校内物流实习基地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模拟入库,堆垛,货物上架,退货处理等一系列操作。学校快递实训室也可以营造相同的环境。后者的虚拟场景模拟是在缺乏现实场景等硬件设施条件下,利用电脑软件或者人为创造假象环境来实现。比如国际贸易或者国际运输中的单据填写就可以利用相关电脑软件来完成。

2.2物流各个环节任务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教师让学生分组对某设定项目展开分析调研,最终以报告或课堂展示的形式得出结论。该教学法将过程的主动方由教师转为学生,能充分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自学分析能力。这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与其他教育的主要特征。从接到一个项目,到分析问题,学习知识,到解决问题,完成项目,这就是一个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查看全文

高职类院校物流教学论文

一、国际岗位群对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

1.较高的专业素质

基于国际物流岗位的需要,物流人才不仅要拥有市场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基本的物流专业理论必须掌握,物流人员的职业理论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仓储管理知识、国际货运知识等也必须要了解。只有这样,物流人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要。

2.较高的能力素质

仅仅知晓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物流行业需要的是拥有能力素养和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物流岗位工作的物流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才能确保完成岗位上的工作任务,才能促使物流工作顺利开展。并且,国际物流由于环境的特殊、复杂性,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突发事故和意外状况,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才能快速、灵活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二、我国高职类院校物流教学存在问题

查看全文

商贸物流类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

从运营成本角度分析,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拓展商贸物流产业企业与合作伙伴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并籍此来增进其潜在的市场空间,在简约化商贸物流产业业务流程环节的基础上切实降低其物流成本。但在现实运作过程中,由于互联网技术在商贸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中的介入水平不足,商务活动与物流活动二者之间的契合度不够,导致物流企业难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有效配置电子商务企业的订单。如何在保障物流服务消费者满意度水平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组织管理效率,以此来强化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并降低其财务运营成本,是互联网时代商贸物流企业所需直面的重要问题。

一、商贸物流类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一)商贸物流类企业的投融资风险

商贸物流企业的业务活动主体部分是由资金链、物流及信息流交汇构成,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是周期较长,初始投资金额较高且资本金回收周期较长。部分商贸物流企业的基建项目因其长投资回收期而难以获得来自商业银行的正常利息水平的贷款支持,从而转向了其它较高资金成本的融资渠道,这就间接抬升了商贸物流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削弱该基建项目建成后的收益率和盈利能力。部分规模较小的商贸物流企业在将其有限资金投放在诸如物流基建或其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长收益领域上之后,因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而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中。部分中小型商贸物流企业试图通过借贷高息资金来缓解短期资金紧张的问题,但由此导致其经营性现金流难以支持由其筹资成本高涨所带来的负现金流,由此将商贸物流企业推向财务危机的边缘。再者,部分商贸物流企业试图以权益性资金来替代高成本的债务性资金,这种财务策略固然可以让商贸物流企业避免短期内的本息偿付压力,但却为企业的控制权丧失埋下了伏笔。若权益性资本金投资者来自于潜在的竞争对手或恶意收购者,则将导致企业管理层因失去控制权而降低其努力经营企业的意愿,这对企业的长期财务绩效提升是不利的。

(二)商贸物流类企业的资本结构风险

从行业财务比率角度分析,商贸物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指标通常高于同类行业企业。在外部融资成本水平不高于商贸物流企业的既有利润率水平的前提条件下,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指标值可以让商贸物流企业获取较高的财务杠杆收益,这一高财务杠杆的财务安排可以有效提升商贸物流企业的权益资本的盈利能力,进而增进其股东收益率水平。但从财务安全角度分析,高财务杠杆的财务安排措施会增加其总资产价值风险,在外部市场平均利润率水平发生激烈波动时,商贸物流企业的财务风险将陡增。外部环境推动其财务总体风险增加的同时,其企业财务报表上反映的权益净利率水平将会走低,由此产生的净收益水平下降问题将增加商贸物流企业偿债风险。从资本结构角度来看,财务杠杆指标偏离均值会给企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面而言可以有效提升商贸物流企业的自有资金利用效率;而负面而言则会在提升自有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增加其自有资金亏空风险。考虑到作为其主要客户群的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绩效波动性较高,这将导致商贸物流企业的财务安全易受互联网市场环境所引起的短期收益率波动的影响。保留足够的现金流来应对突发性财务风险是可选的思路之一,但考虑到企业需要为该份应急现金支付较高的资金成本,故从财务成本角度来看这一方案不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查看全文

物流教学ABC分类管理思想拓展

1ABC分类管理法的分类标准和核心思想

ABC分类管理法又称帕累托分类法(ABC分析法),其思想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其核心思想是“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找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使用不同的管理策略,达到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目的,使有限资源的管理效益达到最大。因此也叫重点管理法。ABC分类管理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的库存(B类);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ABC管理就是把物品分为三类,例如把占总数10%左右的高价值的货物定位A类;占总数70%左右的价格低的物品定为C类;A、C之间的20%则为B类。在库存管理中应区别对待各类物品,A类物品应在不发生缺货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库存,试行小批量订货,每月盘点;C类则可能定制安全库存水平,进行一般管理,订货批量大,年终盘点;B类则在两者之间,半年盘点一次。

2ABC分类管理思想的教学拓展

对仓储管理来说,就要在保证安全库存的前提下,小批量多批次按需储存,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总量,减少仓储管理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传统ABC分类标准过于单一,主要按库存物品所占资金数量进行分类,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陷,如可能出现某个品种被归为C类物资,但却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的现象。一旦发生缺货则会造成生产的停顿。所以在企业实际库存计划控制中,并不能完全按照ABC分类法来进行管理。具体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

2.1简化教学

ABC分类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分清主次、轻重,区别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进行分类管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此核心思想提炼出来,在教学中加以渗透。具体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分类的标准如根据物资周转频率高低、周转量多少、客户重要性程度、缺货影响程度的大小等将所管理对象划分为ABC三类事物加以不同管理。例如入库时货物储区位置分配时(当出入口相邻时),可以按照物资周转频率高低,将周转频率高的物资划为A类,将其储位安排在靠近出入口处,进行重点储位管理。将周转频率一般的物资划为B类,将其储位安排在靠近紧邻A类物资的,次接近出入口处,一般管理。将周转率低的物资分为C类,将其储位安排在远离出入口的位置。可根据ABC分类管理的思想,按照出入仓次数占总出入仓次数的比重,综合考虑周转量,将累计周转率高达60%以上的G、H、C三种物资划分为A类,靠近出入口位置存放,并对其在货位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管理,以方便存取作业,减少劳动消耗,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将出入仓次数占总出入仓次数10%以下的E、A、D物资划分为C类,位置存放时放在最远离出入口位置。介于两者之间的B物资,周转量和周转次数一般划分为B类物资,物资存放在次接近出入口的位置,一般管理。具体计算及划分结果如表2。再如货物储存环节的ABC分类管理,可以按照周转量进行ABC分类管理。对销量大、周转快的A类物资,一般控制在正常周转期限,周转量应占总库存的60%左右。对B类物资,周转期应适当缩短,周转量应占总库存的30%左右。对C类物资,其平均周转量应占总库存的10%左右。在物资储存控制管理中,可运用最高储备定额和最低储备定额作为物资储备量的下限。对于A类物资,其储备定额尽可能划小核定单元,逐项下达储备定额,重点控制。对于C类物资,可采用粗线条控制,按大类下达储备定额。对于B类物资,可实行中类控制,按品种下达储备定额,适度放宽。做到主次分明,管理有序;突出重点,重拳出击。再如还可将ABC分类管理应用于客户管理中,如对配送客户管理中,可将少数用量大的配送单位划分为A类,把用量居中或虽用量较大,但需用量不稳定的配送单位划分为B类,把用量零星、临时性强、需用量小的若干企业划分为C类。A类客户准时配送、B类客户批量正常陪送个,C类客户实施配送外包或作配车只用。

查看全文

物流类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物流行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业务范围很宽,新技术层出不穷。物流类专业是伴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工、管结合的专业,实践性强。由于受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更新慢、某些物流活动很难在实验室模拟等因素的约束,物流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难以满足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整体设计物流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引导机制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的应对策略,该对策已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物流类专业;工程教育;创新能力

一、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物流类专业指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专业、采购管理专业和供应链管理专业。截至2018年,我国有128所高校开设物流工程专业,500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开设采购管理专业和供应链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很少,本文不予讨论。物流工程专业侧重于物流工程技术的培养,是机械、自动化、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科相结合的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侧重于物流活动的运营和管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都是应用性学科,注重科学知识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以提高物流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都是伴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各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多依托管理类学科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起源情况则比较复杂。物流工程专业与工科联系紧密,各学校多依托原有的工科专业进行建设,像起重设备、自动化、信息技术、交通工程、港口机械、港口与航运等专业。不论物流管理,还是不同学校各有侧重的物流工程,与传统的专业相比都有明显的应用特色,实践性很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各学校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但由于不同的学校物流专业起源不同,基础条件不同,以及受经费、所处城市行业发展的约束等因素影响,各学校物流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面、同一教学周期的不同环节,两者相辅相成。为了规范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过程,保证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出台了《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两个文件清楚地指出,这两个专业要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应与企业合作建立物流工程实习、实践基地,加强物流工程实验室建设。我国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等几类,所在城市的行业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导致不同学校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都有差异,也很难整齐划一地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很受我国重视。很多学者对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建设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不乏对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朱昌平等学者对美国的高校进行考察,从教师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研究了美国高校的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情况,并分析了国内外高校的差别[1];陈新忠等以德国的大学为背景,研究了国外高水平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2];潘黎等研究了国外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探索了国内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3]。在研究和学习国外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国内高校和学者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王启立等设计了以实践教育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4]。刘金龙等基于项目式学习和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项目式实验教学法,建立实验考核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谢火木等提出了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创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为基础的“一体四翼”实践教学模式[6];张毅等也围绕实验、实训、实习三种实践教学类型,探索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7]。王海燕依据物流类专业教学的制约因素,构建了从导论课、专业课到研习课的研究型大学课堂教学体系[8]。王忠军等提出了以实践教学成效为导向,建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科研与应用、学期与假期、见习与实习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9]。林媚珍等则从教师、教学团队及教学资源的角度,探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10]。这些研究,都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物流类专业是工管结合、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物流类本科毕业生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过程不仅具有工科专业的特点,也受行业发展水平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教育部教指委制定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虽然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但方案制定时并没有预料到物流行业的发展如此迅猛,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分别制定实践教学的实施路线和措施,也没有限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因此各高校在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各自专业设置的特点、学校基础建设条件和学校的外部条件,建设适合本校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当前物流行业的特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在过去十年间,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物流技术日新月异,远超此前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总和。当前物流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物流类业务涵盖范围宽除了传统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类型的企业以外,近几年还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的物流企业,如采购、快递、电商、信息平台等。此外,制造业及其他大型生产企业都有物流部门。因此,物流类业务范围覆盖面非常宽广。(二)物流技术发展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近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计算机视觉、物联网等技术在物流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电商从订单处理、拣货到最终的快递箱装车,基本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在一些大学校园和社区,无人送货车可以直接从物流站点送到楼下,并自动通知货主到楼下取货。这些活动,不仅综合利用了机械、计算机、信息、自动化、物联网、运筹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而且率先应用了很多新的技术。(三)以应用为导向物流行业是应用导向的,物流技术没有既定的理论体系。其他领域的技术只要能在物流行业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就有可能在物流行业催生新的应用,甚至引发业务模式的变革。换言之,物流行业的应用技术发展很快。以上特点,给物流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平台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

查看全文

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设计探讨

由于当前高职学生生源情况的变化及“95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信息平台的变化,学习的碎片化、片段化日益明显,以微课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大量突现,高职教学秉承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革新以适应新的形势。但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整体的融会贯通,进行有机的整合,把碎片化的知识点象珍珠一样串起来,这项工作应在学生接触到专业知识时进行必要的前置准备,在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则体现为认知性课程。

1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1国内相关研究不足

在近年的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对各种专业课程投入的关注度极高,按检索的情况看,2013-2016年以来,论文题目中有“物流”和“课程”两个关键词的收录文章每年在200篇以上;同时各省、市、区、各行指委及各院校等也组织开发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建设项目,如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开放课程等,对专业技能、技能实训的研究也已得到广泛实践。但是,对认知性课程的研究目前依然较少,论文题目中有“认知”和“物流”两个关键词的收录文章从2005-2016年以来,仅2014年有7篇,其他各年仅1-4篇。

1.2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非常多,按全国物流职业教育学指导委员会的数据,截止2014年,全国开办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达954所,有在校生24万。据湖北省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1月,湖北省开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近30余所。虽然各学校开办的专业名称一致,但是从职业院校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突出特色的高职办学理念,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各所院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存在着千差万别。主因在于各所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区域性特征的差异、主要针对岗位的差异、聚焦细分领域的差异等,造成所建课程体系难以统一,例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国家示范院建设中,其课程体系中设置的《青岛物流服务外包需求(或供给趋势调查)》项目课程就属于带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课程;再且不同院校设置的大部分课程虽名称相同,但课程的内容因前述的这些差异导致也存在相当大的不同,再加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难以避免的主客观差异,则实际教学结果必然带有自己院校的独特特点。因这种培养过程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上的偏重或节略,再加上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职教育为快速转变过去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广泛推行了“理论够用”的学生基础理论培养的指导思想,弱化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在专业课中也对理论部分进行了压缩和精简,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以最贴近企业生产实践的状态快速融入企业岗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整体物流管理专业领域掌握不全面,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偏向于某一细分领域,对整个物流产业和各类物流岗位缺乏全面的认识。这种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弱化理论培养及通识教育的现象在客观上形成了不良后果。在对各高职院校的调研中发现,有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甚至在毕业时,存在认为物流管理就是“管仓库的”、“送快递的”等不正确的物流专业认知,对物流产业、物流企业和物流岗位缺乏全局性的认识。

查看全文

诠释B2C类型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优势

【论文摘要】本文尝试以现阶段制约B2C电子商务发展的约束条件作为假设构造模型理解电子商务企业在此之下的优化选择,并且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由于现阶段信用体制的缺失,选择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是B2C电子商务网站通过把违约的风险转嫁到自己身上从而赢取消费者信任的产物。然而由此引发的较高的成本问题使得网站不得不通过设立配送费用这种价格歧视方式舍弃利润微薄的部分,在需求最为密集的小范围内进行集中经营,同时引导消费者把多单消费转为单单消费。另外,由配送体制本身的时间问题导致了整个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现状;网上商店和传统商店的比较优势只能体现在价格上。在此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企业和政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B2C模式,物流配送,比较优势

一.引言

尽管尚未完全普及,电子商务的概念已经随着PC价格的持续下降、互联网使用费用下调及互联网连入速度的不断加快逐渐深入人心。而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商务模式(BusinesstoConsumer,简称B2C)作为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一种,虽然只占年度交易总额很小一部分,然而和广大消费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众所周知,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无论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密系统还是相关的管理经营法规、信誉机制都相当不完善,这种情况下B2C门户网站不可能有太大作为。但是我国仍然有一批像卓越、当当这些在网络第一次浪潮起家的B2C电子商务网站顶住了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的严峻考验,面对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忠实的网络消费群。那么和传统商场相比,B2C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是什么?现阶段的约束条件又是什么?电子商务网站又是如何在这个约束下行为的?本文认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因素: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物流是关键因素,其中尤以其终端的配送模式为电子商务B2C模式现状的决定因素。下文将通过模型结合案例对B2C现阶段的配送方案分析。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除第一部分引言外,第二部分为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四、五部分分别对配送模式的选择、配送费用的设定以及由于配送问题引起现阶段电子商务B2C模式和传统商店比较优势的分析;第六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查看全文

谈论物流类学生实习问题

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较差;企业从成本角度出发,希望招到拿来就能使用的人才,不愿把过多的成本花在培训新员工上,导致不少学生面临这样困境:就业等于失业。高职教育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实用性人才。毕业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一种重要模式,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实现学校到企业的“零接轨”。通过顶岗实习,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合作精神等,从本质上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物流教育在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1.目前高职物流专业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分析

1.1毕业顶岗实习基层操作为主,岗位单一近几年来出现的“用工荒”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许多物流企业为招不到员工着急,其中基层员工尤突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绝大部分从事基层操作,岗位以仓储、包装、物流客户服务为主。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难度不大,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对于日复一日重复简单的、没技术含量的工作,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在物流企业,员工主要采用同工同薪报酬方式,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拿的工资与高中生、中专生的工资一样,学生不久就产生失落感。

1.2企业以盈利为主,提供毕业顶岗实习条件简单企业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是每个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不少企业把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习惯安排学生操作一些简单的物流设施设备,对其它也有较严格的要求,对学生的培训与管理也不到位。

1.3物流人才缺乏大环境下,学生跳槽频繁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剧烈,物流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加上新型流通方式的兴起,物流人才供不应求。根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近五年物流人才不会达到饱和状态。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找到一份工作不是难事,学生在一家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后,如感到学不一到更多的东西,得不到发展的空间,很容易产生跳槽换工作的想法。1.4学校存在不可控因素,管理难度大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通常是在校外企业中进行,学校老师除了带毕业生顶岗实习外,校内还有非毕业班的授课任务或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不能长时间与学生留在企业。最重要的是目前接受顶岗实习企业,通常只招收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从而导致一个班或一个组的同学分开在不同企业或地方进行实习,增加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的难度。毕业顶岗实习“放羊”情况客观存在。

2.高职物流专业加强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途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