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7 06:29: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物理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物理教育

中专物理教育探索

物理这门学科,在以往的初高中阶段来说,应该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较难学习的学科,向来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说法。由此可见,物理这门学科在以往的初高中阶段所占的比重、难度也可见一斑。但是对于中专阶段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幼师性质的中专,物理这门学科对于他们并不意味着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相反,可能反而是一门边缘学科。再加上中专阶段的学生一般来说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理科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中专阶段的物理教师能认真地思考一下中专阶段的物理教育。

首先,对于中专类的学校来说,特别是幼师性质的中专,平时更多地强调技能方面的培训(如弹、唱、跳等),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以后将要面临的是幼儿教育所决定的。那么,这样的话,物理这门学科此时的重要性相对而言,就大幅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校的教务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全校的课程统筹安排上要体现出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安排、各个会议的内容上也要有所呈现。甚至与物理学科相关的一些实验器材的采购,以及相关的辅助工具,都要和初高中阶段有所区分。

同时,物理学科的任课教师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差别,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物理学科的教师要首先吃透教材,因为中专阶段的物理课本与高中阶段的物理课本有着明显的差别,即一个最直观的表面印象:难度降低,但实质上并不仅仅是难度的变化。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住两者间的差异,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对于中专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文化课的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理科,所以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制定合理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到一个问题,目标不要定得过高,要适当地有所降低,以适应中专阶段的学生本身的现状。具体来说,就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大胆删除难度过高以及与教育现代化联系不紧密的一些内容,同时在训练题的选取上也要多加斟酌,以基础题为主,还要注重题目的多样性、现实性和生动性。

另一方面,中专阶段的学生,除了基础薄弱以外,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比如说,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不好,缺乏持续性,再加上物理这门学科客观上存在着难度较大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情况导致他们对学习物理没有兴趣,以至于产生了恶性循环。

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这些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尽量少用一些艰涩难懂的专业性词语,多采用一些活泼、生动的用语,多与现实相结合,与学生感兴趣的相关内容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这样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除此以外,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本里面存在着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往往对枯燥的文字内容不感兴趣,但是对于有趣的学生实验,都很喜欢。因此,物理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多作准备,设计好实验,让学生参与进来,对实验充满兴趣、充满兴奋,这样就能在快乐的实验中轻松学到相关知识。由此可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于中专阶段的学生来说。

另外,我们国家现在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对于物理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特别是中专阶段的物理教育,缺少了升学压力(无高考压力),素质教育更要首当其冲。但是,怎样才能在中专阶段的物理教育中体现出素质教育来,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含了很多方面,有品德素质、身体素质、智能素质等,其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同样包含了很多个方面,尤其强调自己的个性,与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关系不大,智商高的人反而可能会缺乏创造力。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唯独缺乏创造力,依赖性很强,早已形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思想,在家依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学习方面更是如此。

查看全文

国内物理教育研究状况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目前共有六本基础物理教育学术刊物,通过对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学术杂志进行统计发现:江苏籍作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物理教学探讨》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8%,《物理教学》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中学物理》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物理通报》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7%,《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2%,《物理教师》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再将这六本物理教育学术杂志的投稿者的籍贯进行综合统计,结果显示:江苏籍作者所占比重为25%,远远超过其它地区投稿者.综合统计结果见表1.这样的结果不禁使人思考:为什么江苏籍中学物理教师比别的地区的中学物理教师更重视在物理教育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是什么原因造成江苏省和其它地区的中学物理教师在对杂志投稿方面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经过查看相关资料和对中学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对此有了一些结论.为方便将江苏和其它地区中学物理教师相对比,以说明原因,下面的结论均以江苏和北京为例进行对比说明.

2基础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焦点

对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的主题进行统计,“课堂教学”、“考题分析”、“课程改革”和“探究教学”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词.其中:《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程改革;《物理教学》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考题分析、探究教学;《中学物理》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考题分析;《物理通报》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考题分析;《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的核心词是:考题分析、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物理教师》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考题分析、课程改革.再将这六本物理教育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的核心词进行综合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2.1课堂教学2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沿用的是前苏联的六步教学法:课前准备→组织教学→讲授新课→巩固强化→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依赖性很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教师由“教”变为“导”,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现在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提倡的教学方法,如:螺旋式课堂教学模式,多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得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的本领,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应力求做到:(1)创设学习情境,培养问题意识(2)教学内容设计要适合学生差异发展(3)合理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4)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概括,发展良好思维品质(5)练习作业的探索性、实践性及开放性.[1]而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2.2考题分析考试,关乎学生的前途利益,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现在的高考实行的是分省统一录取制度,即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由各省根据所分配的名额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考试对学校教学的内容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考试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驾驭整个教学过程.[2]正因为高考的重要性,关系着学校的生死存亡,这也就造成了高考的激烈竞争,从而引起了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例如在江苏省南通市建立的学科基地,实际上是南通市高考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考有九个学科,就成立了九个学科基地.每一所名校承担一个学科.全市从宏观上比较,哪个学校的学科有长处,就定哪个学校,再把全市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各学科教师,组织起来,定期研究教学方法,命题走向,这样就把全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再有效的辐射到全市各个学校,这样全市各个学校都均等地享有最优质资源.[3]在高考制度方面,北京与全国其它大部分省市都是相同的,而江苏省的高考制度却和别的省市有很大的差异,经常是几年就一改.由2008年开始,江苏省理科的高考物理学科由选考变为必考,物理学科的地位实质上得到提升.而江苏高考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还有待时间的考证.

查看全文

物理教育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在教育中应用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物理学科,着重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教育思想与手段、教育目的与过程、教育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成功地挖掘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育中应用的巨大潜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关键词:教育技术物理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目前世界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教育这一古老的课题也必然要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挖掘出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巨大潜力,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也就成为每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笔者认为要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物理教育,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着眼教育理念,处理好思想与手段的关系

我国一些教育专家给现代教育技术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由此可见,这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是以教育理念变革为先导、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契机、以学生的个体受益程度为标志、以整合为手段的教育变革。简单地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两个层面来对现有教育进行变革的,二者相辅相成,但又要有所侧重。

1.思想决定方向,手段决定质量,二者缺一不可

查看全文

物理教育的德育浸透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传道受业解惑”固然重要,我认为恰当的德育渗透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物理的德育目标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可见德育教育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物理知识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备课环节上我首先明确整个教材的德育目标,然后明确单元德育目标,最后明确每一节课的德育目标,使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在明确德育目标之后,我深入挖掘教材,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出能够影响学生思想、品质、意志、性格发展的素材。如:初中物理的开篇是《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这一章里面包括物理学的发展史,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哥白尼、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轶事、生平、业绩事先准备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他们,使学生们在心灵上有所触动,启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向往,为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讲解发电机时我介绍了奥斯特;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我介绍了法拉第;在讲解合理利用能源时我介绍了污染问题,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环境对我们生活是多么重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讲解核能发电的缺点时我提到了居里夫人,当我说到这么一位科学家就是为了科学而不惜牺牲生命时,学生都震撼了,这就是德育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

物理教学中离不开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也会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物理教学的社会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生活。教学中我会创造很多机会使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目的是回归生活,例如我在讲解导体中电流产生的条件时,我会这样说,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外因,但是外因都要由内因起作用,学生就一下子明白、理解了产生电流的另一个条件。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关系的实验中,由于电池内阻和导线电阻影响,实际操作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之和在数据上并不完全吻合,这就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填写数据,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测得干路电流不等于支路电流之和的原因,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要让学生知道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严谨的科学分析过程来领悟物理探究结论的获得。在物理探究活动中,学生离不开小组合作及与老师的合作沟通,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先是同小组同学一起配合正确组装好仪器,在实验中一边看表一边观察熔化过程,还要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对初中学生来说这是较复杂的实验过程,一个人无法完成这个实验,这就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结果那些探究活动做的成功、数据纪录较准确的小组,正是合作协助较好的小组,使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协作精神非常重要。

教学需要多样性,在渗透德育教育中也要注意防止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产生,增强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课和物理主题活动,我亲自参加并且以身作则,我要求自己除教学方法外以我整体的形象对学生一定要产生积极的影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渗透着德育教育。

我就这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将德育贯穿在我的教育生涯,持之以恒的坚持着,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在物理学科中渗透了德育教育,力量是很无微弱的,就好比单枪匹马上战场,如果我们所有的学科形成合力,使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么我相信未来的教育效果会更加的显著。总之,我将继续把德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使我的学生在逐步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怎样做人。使他们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查看全文

物理教育的思索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物理教育工作,我认为让学生学好物理并不是最终目的,让学生喜欢上物理才是关键;高分不是关键,高能才是目的。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学生,并努力探索培养物理优秀学生的一些定性的规律性的东西。目前一些学生家长及学校老师认为要培养优秀的学生,主要靠的是个别辅导及课外小组的研究活动,与课堂教学并无多大关系。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实际上一切的研究活动都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所以对于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比如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所以我们一定要首先搞好物理定律的教学。物理定律是我们以后做题、实验、推理的主要依据。教学物理定律,不能只是简单地依靠课本,课本上的知识往往比较注重结果,每一个物理定律的成立都有着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多讲解一些这个定律成立的路程,以及成立的依据,这样学生们会觉得这一个物理定律是活生生的,掌握和应用起来都会更加得心应手。学生掌握了这一物理定律就可以自如运用,能够在实验与试题中应用以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索这一物理定律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它之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着恰当的思维和推理方式,还有比较合理科学的探究方式,这种探究精神的学习才是最为重要的,才是物理学科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东西。这可以说是物理教学甚至是一切的学习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

比如学生在学习电学当中最著名的欧姆定律这一物理定律时,预习以后会觉得欧姆定律非常简单,仅仅认为就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而已,没有什么困难,不就是运用一定的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可变电阻器、电源、导线若干、连接一个恰当的电路就可以了吗?当然以一个现代的学生看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没有非议。可是我给他们的讲解是,在欧姆那个时代,不但没有电流表、电压表之类的仪器,而且连电压、电流、电阻的定义和单位都没有,欧姆在当时面临的困难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经过什么样的思索获得这一物理定律的呢?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在学习欧姆定律诞生的过程时,我通过电脑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大量搜集演示各种可能的实验过程。在最后阶段我根据欧姆的实验方式,简单介绍了可以用图线探究新规律的方式。其实物理定律的教学与学习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的,如果记住物理定律只是学会了皮毛而已,能够运用也只不过是为了取得高分,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们学会思考、学会探究,这种学习精神是物理学习中最为宝贵的,有了这种探究精神就可以不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老师在参观一所美国的学校以后对校长说:能否给我们一套你们的教材,以便我进一步了解美国课程的情况。当时校长很为难,没有马上回答。那位老师觉得这校长挺小气的,几本教材还舍不得。可是过了两个星期,那校长突然打来电话说:“教材给你搞到了,马上送去。”结果来的是一个货运卡车,一共10大箱教材———从出版社直接运来的。里面不仅有学生和教师用书,还有光盘和图片等。这时,这位老师才知道为什么那位校长当时没有马上答应。原来对于美国教师而言,一套教材意味着所有的教学用书和教学辅助资料。这是价值上千美元的财产,没准儿经过学区董事会决议才能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确实有很大区别,单单从观念上来说也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眼光放宽一些,深挖教学资源的潜力,运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参考补充。不能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和教材,否则太狭隘、太片面。要想让学生学好,我们一定要多参考多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学好物理,学会探究性学习。

掌握了非常重要的物理定律之后,我们可以运用定律进行做题和实验探究活动。我们还要注重例题教学,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们多多思考,多想解题方法。我们在上例题课的时候,要在重点题型上多做分析,在学生悟不出、想不出的时候,要在物理模型物理原理上多做分析下工夫,教给学生针对研究的问题应用物理模型和实验解决。

学习一定的物理知识做题、应考只是简单片面地学习,尽管这是非常实用的,是学生们在求学路上重视的,但是教师一定不能这样,不能把应考作为目的,而要让学生们爱上物理,具有探索物理教育的浓厚兴趣,对探索过程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与探究方法。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都会学好物理。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一、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重要学科,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人文学科知识传播给学生,二是通过教学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现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既能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也能培养学生的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等,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强、个性鲜明,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初中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工作时,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学中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将人文教育渗入初中物理教育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1.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加入了人文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进行结合,放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能够改变物理枯燥乏味的形象,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为学生讲述物理与日常生活、交通、通讯、生产、能源等的关系,让学生从物理教育中理解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人文素养

查看全文

物理文化传播与物理教育探讨

摘要:在物理教育中加强物理文化传播,可以充分理解物理文化的背景,通过物理教育中的物理文化引导,可以弱化文化背景对于学习物理文化的影响。在物理文化中加强文化传播,有助于物理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要通过物理学史搭建学习平台,通过现实环境实施物理教育,利用前沿科学引导探知欲望。

关键词:物理教育;物理文化;人文理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社会演变过程中诞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涵盖了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群体、特殊的文化符合、相应的群体共鸣和广泛的文化传播。物理文化是物理科学家所倡导的物理世界认知和物理文化的传播。通过学习物理课程,可以倡导建立一种基于物理文化的价值活动或文化活动,而通过物理教育,能够充分提高物理学科的科学理论学习和人文理念学习。

1物理文化传播与物理教育的辩证关系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育必然会涉及到物理文化的传播,而物理文化中又蕴含着物理教育所倡导的人文理念,通过物理教育,可以深入学习思考物理文化。

1.1物理教育中的物理文化传播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分析

初中物理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物理课程向来都是偏向于理论和实践的,在素质教育方面看似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不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穿插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当然这是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不然就会两败俱伤,什么都没有得到,所以要采取措施将这两者进行妥善管理。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要性。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以来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更要重视,教育要从小抓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日后的为人处世埋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最为活跃,且尚未定型,可以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是进行教育的最佳时间。所以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或许关系到中小学生的一生。

2.必要性。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刚起步的阶段,或许是因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中学生必定对物理课很感兴趣,上课积极性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融入课堂学习中去,这为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因此,将物理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将物理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1.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比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措施。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在物理教育中的运用

1概述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知识广博、宽基础、精专业的教学理念成为高校教育的精神。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立人格和气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整个教学过程,这一点在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可是通识教育在大学中应以什么形式开展,众说纷纭。各个大学都在努力尝试开展通识教育,形式多样,叫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如学校开设的素质教育选修课,其实就是通识课。[1]但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大的弊病就是流于形式而忽视实质,盲目地模仿国外的形式,以制度的方式将通识课强加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高校规定学生必须选够一定学分的通识课,为了避免和专业课冲突,通识课常常在晚上或休息日开课。学生为了能修满学分和避开与其它活动的冲突,常常不管是什么课,不考虑自己喜不喜欢,选一门好过的,不耽误“事”的课就行了,根本达不到增加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目的。要在我国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相关的教学环节,同时营造“人文主义环境”,促进文理交融的发展。[2]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它是英语的译文,因此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它实质是非职业和非专业教育,不是为专门从事社会劳动进行的教育,是为培养健全完备的人而进行的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特别广泛全面。但通识教育并不以掌握某一学科或多学课知识为教学目的,也不是各学科或专业知识的大拼盘。通识教育是以训练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的最高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判断力、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等。上述能力是各个学科融会贯通的结果,它是多元化与多样化的产物。因此通识教育贯穿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从人的基础教育开始,延伸到大学教育,直至终身教育。但是通识教育走进大学却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原因是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导致学术上的分科越来越细化。以物理学为例,我国将物理学定为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每个学科下面又有数不清的方向,如凝聚态有材料物理、燃料电池等。知识的细化导致知识人为地被割裂开,失去了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培养出的人思维方式也受到局限,学理工科的人只会线性思维,不懂得发散思维,因此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受到局限,这就是所谓的“偏科”和“偏科”弊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不拘泥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使各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有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识教育与物理教学

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它具有广泛的各学科的基础。物理学最开始起源于哲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是自然科学总论,有人称之为自然哲学,因此在物理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但是现在的物理教学只考虑物理知识的教学,一个定理、一个公式、一段推导、一道习题的讲解,都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很少有人考虑里面孕育的哲学思想,各个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物理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只重视物理学的自然本性,忽略了物理学的社会性,这是现代教育的误区。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合理性。因此对物理教学有极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的事,它需要长期训练和全方位渗透。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还是实训,都应该融入通识教育的教学思想。通识教育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美学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因此通识教育思想融入物理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查看全文

信息教育与物理教育论文

一、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教师追求形式,在教学中忘记了引导的作用,而有的教师过度依赖课件,很少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辅助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少,从而导致物理教学效果不佳。有的教师不用多媒体教学,只是在公开课时会借助多媒体教学,这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缺少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些教师还不会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会制作课件,甚至不会查阅互联网资料,这就给落实信息教育整合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优势,同时又有效落实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然而有很多学校由于教学硬件条件不好,信息教学根本就无法进行。例如一些农村学校几乎没有建设校园网,更不用说教学资源库了,这就导致学生上机也只是学习普通的计算机操作,更谈不上学习上网查阅文献了,学校的计算机室也就如同虚设。

二、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优势分析

1.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目的就是让原本抽象的物理学习具体化、直接化,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直接化演示给教学带来极大帮助,从而一改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枯燥教学模式,极大地刺激了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性。如在学习《光的色彩》的新课导入环节时,传统的教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时可以借助信息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提前精选的有色唯美的图片,在播放的同时穿插优美的背景音乐,刺激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辅助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只借助黑板教学,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且整个教学活动耗时长效果差,尤其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很多学生无法看清实验的细节、现象等等,因此必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出现厌学、抵制的情绪。

三、信息教育整合的教学策略分析

1.要注重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平时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应该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效结合。同时也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教师信息素质交流,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为更好地培训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有关部门可以组织相关竞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尤其是Flash这些软件的学习。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是否到位不仅要依赖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师对技术的掌握,还要依靠信息的一些硬件设施是否到位。只有硬件设施到位,学生才能较好地查阅知识内容和文献,对学习才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例如学习“熔化和凝固实验”,要完成这种实验,普通的教学实验方法很难演示整个实验变化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利用Flash软件来制作一段融化和凝固的实验过程,然后通过课件来播放演示。这种教学活动可以将原本很难通过传统实验来演示的实验通过多媒体直观地演示出效果,不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欲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