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7 01:55: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武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武汉水文化研究论文
摘要:水文化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武汉市作为“江城”和“百湖之市”,具有独特的水文化优势,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水文化的研究,对武汉市水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武汉水文化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武汉市旅游营销论文
1武汉市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武汉市拥有坚实的旅游资源基础,如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红楼、东湖等旅游品牌产品已广为人知。但武汉市旅游产品尚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系统,旅游形象的支撑系统不够完善,使得其在省外和海外市场上具有高知名度和强大市场感召力的旅游品牌十分有限。加上武汉市旅游营销缺乏统一、有序的规划,导致大部分旅游营销只是个别行为,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处于缺乏深度和广度的无序状态[1]。
1.1旅游形象明而不鲜,虚而不实
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形象先后被定位为江城、万象武汉、百姓之都、新天下之中、东方芝加哥、滨江滨湖、动感之都、华中第一旅游城等,然而成效不大。近年来,武汉市在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品牌打造上做了大量工作,确定了“白云黄鹤、知音江城”的总体形象,并且围绕这一形象打造了黄鹤楼、古琴台等旅游品牌产品,逐渐形成了统一而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2]。但是,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深入人心,需要相应的旅游品牌产品的支撑[3]。目前,武汉市已成功进行了旅游形象的定位,也开发了一些旅游产品,特别是黄鹤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品牌已经走出湖北,在省外和海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感召力。但由于许多优秀的旅游资源尚没有被成功打造,使得旅游形象支撑系统不够强大,旅游形象的内涵不够丰富,大量的目标市场尤其是省外市场和海外市场还未得到有力开发。
1.2旅游产品多而不合,优而不精
从整体上来看,武汉市与国内各大旅游城市相竞争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旅游产品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东湖和归元寺等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大学教育城在中国也较有名,历史古迹数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还具有现代化都市特点等。但武汉市旅游产品的美誉度并不高。其原因在于没有统一开发和整体规划;产品开发各自为政,不成体系,有影响的旅游产品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形成核心产品,缺少精品旅游线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不够。另外,武汉市旅游产品营销投入有限,缺乏强有力的旅游企业的带动;在具体的营销中又只注重旅游产品的个体点状营销,产品的营销理念和规划缺乏整体性,远远不能适应区域旅游快速发展和品牌打造的需要。
透析武汉分共后政治主张
摘要:武汉分共之初,孙科提出走“第三条路”,抨击之反动及共产党之“背叛”,以安抚摇动之军心,维护民众对于政府之信翰。对于冯玉祥所提议在开封会议,解决汉宁争端之事,则以“法统不可让却”为由拒绝之。宁汉冲突的可能性未因一致反共而平息,反渐趋紧张。但因南昌事件及北伐军津浦线败挫之切身利害,宁汉双方转而设法接近。惟汉方为党统之争,对蒋仍不相容。在各方提携倒蒋之悄势下,蒋离职而去。之后,孙科、谭延阎作为汉方代表,积极斡旋汉宁沪合作一事。为缓和各方纷争,孙科主张组织特别委员会,行使中央职权,而特委会由临时执监委员会议产生。此违背汉方之初衷,孙科因而被视为叛徒。
关键词:孙科;第三条路;党统;特别委员会
1927年7月中旬,武汉国民政府继之后,亦开始分共,此无疑是将以前国共合作时之种种推翻,武汉政权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孙科作为武汉派中坚人物,为武汉政权摇旗呐喊,并为谋取国民党之联合,积极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笔者即试图透过孙科之政治言论与活动,来体察彼时之政局与各方权势之互动关系。
一、第三条路经过多方布工和策划后,武汉国民党人觉得全面分共时机已经成熟,于7月15日下午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20次扩大会议,讨论“分共”问题。在会上作了以“分共”为主旨的报告。孙科极力赞成此报告,并攻击中共和共产国际,“如果接收他们的训令,简直就是降俄!那么,三大政策变成了两大政策?降俄!降共!”指出,“现在国民革命已经走到三叉点的歧路:一条路是向右转的,·····一条路是向左转的,……向右转我们不愿,向左转此路不通,……我们现在要下一个决心走第三条路。”‘帜翔7月17日,武汉国民党政委会军委会主席团召集第四集团军(唐生智部属)、第二方面军(程潜部属)军事将领至中央党部训话。、孙科、唐生智作了关于军事的重要报告,略谓要想实现孙中山之三民主义,固须讨蒋,但不先分共,必难成功,并述所谓孙中山当初容共,及共现在反不容国之经过与喧宾夺主之证据。孙科并谓如向左转,将陷共产危险(指受第三国际支配),或向右转,将蹈蒋氏祖辙(指与帝国主义者及军阀妥协),故惟有继续的努力“向前进”。川19日,孙科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发表(国民革命唯一之路》一文,对其所言之“三条穿详加阐释,以为之右转,共产党之左转,皆是绝路,惟有武汉政府所坚持遵循的三民主义之路,乃国民革命成功之唯一大道。
孙科所谓的第一条路,即是已经走向的“向右急转直到法西士蒂的路”。孙科斥责同帝国主义、买办军阀妥协。“如果任令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经济的基础永久存在,同时又压抑农工使不能抬起头来,则将来中国的政权,必然的落在一般【班]洋奴资产阶级的手上。那末,不独是国家民族独立自由之期望不能达到,各阶级共治的民主政治不能实现,而一般穷苦农工的生计,也因为还受到列强政治经济势力的压迫,仍不能得相当的改进。这是和三民主义背道而驰的,我们决不肯走向这一条路”。
第二条路是共产党主张的“向左急转直到波尔斯维克的路”,孙科认为,“最近第三国际训令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决议,又有所谓农工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的理论。但是我们已经晓得这些都不过是共产党的一种暂时的策略,不过是想借此联络民众,来夺取政权,以实施他们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建立一个波尔斯维克制国家的企图”。“其结果必激起全国的大反动大屠杀,旧的经济基础既摧毁无余,新的经济基础一时又不能建立,这时全国大乱,更易为帝国主义的武力所压伏,而陷国民革命于失败之路。
武汉文化旅游的特色研究
1.金黄色从古至今,人们都把黄色比作尊贵之意,它象征着贵族与荣耀。黄鹤楼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经成为武汉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黄鹤楼外观以金黄色为主色调,金色的琉璃瓦屋面使整座楼显得格外的高贵,楼外铜铸“黄鹤归来”的造型更是突显出黄鹤楼的雄伟壮丽。黄鹤楼外观夺目的金色,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造型,都不得不让那深刻的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不断回荡。那份遗留的情感色彩也变得愈加浓重。2.红色红色是历史的标志色,是中华血泪史的见证,也保存着武汉的革命印迹。在蛇山脚下,坐落着另一处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建筑———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其用红砖红瓦营造,楼内外的装饰都用红色作为主色调,故又通称其为“红楼”。红楼一片楚国红的主色调呈现出肃穆浓重的革命文化色彩。红楼的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最真实的再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最质朴而厚实的传承。是她让这段红色历史有了意义上的见证,也让首义精神永远保留在人们的内心深处。3.孔雀蓝与灰色相交融孔雀蓝的色彩神秘且意境遥不可攀,无法确定准确的色值,意义非同寻常。正如武汉大学,有着无限的创造国家栋梁之才的能力,仿佛遥不可攀,没有人能估量出其潜能有多大。孔雀蓝的瓦片配上这灰色书院式的建筑特色,更显出武汉大学那份浓厚而又充满绚烂光彩的文化传承。孔雀蓝也具有浓厚的传统民族特色,美国建筑设计师凯尔斯的设计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中西方的情感交融,成为中西文化友好交流的象征。灰色是沉稳的表现。古老而又精致的教学楼和校舍建筑,展现出武汉大学稳重育人的情感色彩。
武汉文化旅游之名胜色彩特色总述
武汉,这座特殊的历史名城保持者其特有的色彩基调,而这些色彩基调中也饱含着不同的色彩特色。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刻与厚实,使武汉的文化色彩和底蕴颇显浓重。有独特魅力的色彩基调,展现着武汉名胜特有的文化色彩,也反映着武汉整座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于武汉名胜色彩,人们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情愫。武汉名胜色彩保存着一种特殊的历史遗情,传达出一种同样深刻却又各不相同的感触。每一种色彩基调都拥有独特的象征性,武汉名胜色彩同样有着自己所特有的象征性。武汉的历史文化、武汉人民的情感和心理情愫都应被一一唤起。
生态产业与武汉名胜色彩特色之间的联系
生态产业是现今比较倡导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是其中的一个支架。而武汉就需要将其名胜色彩的特色加以研究与开发,有效协调生态产业武汉文化旅游与生态产业整体的统一发展。
再次开发与宣传武汉绿色文化旅游
长假武汉一日游
纪实散文
长假武汉一日游
“十一”长假,我和老伴商量:到武汉女儿学校看看。三日九点四十,我们登上了南去的列车,第二日下午,就返回了。虽来去匆匆,在汉的一日游只是走马观花,但有几样街头景致却令人回味无穷。现摄录于此,以与有兴者共娱。
上大学,拎着蛇皮袋
列车行驶二小时,到了江城火车站。一下车,女儿迎来领我们挤上了公汽。刚在最后一排坐定,女儿说,因他们学校扩建,新生今天才报名。还说,他们学校所在地是江城的富人区,但送子女上学的,么样的人都有:有坐豪华轿车的,也有背麻袋的。正说着,旁边一位中年男人递过来一张“入学须知”,向女儿打听——大概是他听清了我们所谈的学校。啊,他是来送女儿上大学的。我这才注意到他们父女俩。老的,显然比我年轻,但岁月却过早的在他脸上写满了沧桑,一身宽大的衣裤似乎是临行前才洗掉了泥巴和灰尘,里面裹着一个不太自然且瑟缩着的身躯,但一双真诚的眼睛却不时的闪动着。看上去,简时比我还“土”。小的呢,身材瘦小,举止拘谨,一张黝黑的脸上堆满了疲倦,衣着比现在的年轻人起码要落后二十年。那模样,哪儿都看不出她有什么特别的聪明,只是目光中给人一种坚毅和执著的感觉。父女俩座位中间放着一个大蛇皮袋,里面装着鼓鼓囊囊的东西。看到这,我不禁顿生怜悯之情。下车后,他们按女儿的指点,拎着蛇皮袋进了校门。我们则边聊边去找饭馆。我说:“没想到在大都市也能遇到比我们还寒碜的,你看那妮娃儿!”可女儿却说:“你别看现在是这样;连我们的寝管员就说,刚来时一个比一个‘土’,可不出一年,烫发的烫发,化妆的化妆,全变了。”我说:“变吧,要不然怎么会说我们是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
进餐厅,皆有武昌鱼
剖析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的设计
1项目背景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由武汉市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要求打造成为新能源应用理念突出、技术先进、节能低碳、环境舒适、智能高效、艺术形象独特、充分标志武汉地区“两型社会”建设、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应用示范建筑。
2区位及项目定位
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区内,用地规模约100亩,其中一期用地50亩。场地交通条件优越,基地附近的高新六路站点有405路公交,地铁站点,高速路出入口,周边武汉三环线及武广高铁在西面附近通过,使之成为城市外部形象展示窗口。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拥有丰富的自然水体及动植物资源。场地内起伏较大,中部隆起,北高南低,最大高差达到10m。为了体现新能源的形象,设计在建筑形式上充分突显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为了体现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东湖开发区形象:设计在技术理念上突出其新颖、独创及国际领先技术的整合与示范,同时展示全球最新的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彰显大楼新能源文化的示范性与教育价值。为了体现武汉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新能源研究院的技术优势,设计提出自主创新的解决方案。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研发的可持续性,才能长久推动新能源谷的发展。为了回应武汉地域气候特征,设计充分结合了夏热冬冷地区节能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强调风能加速、太阳能集成技术,以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
3方案概念分析
3.1建筑形体生成
小议武汉城市圈核心竞争力综述
【摘要】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必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区域经济、地区经济分工协作的加强,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推动武汉与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城市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武汉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区域经济应突出比较优势
从近期看,武汉城市经济圈是以武汉市为圆心,由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等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圈。资料显示,这9市以占全省33%的面积提供了全省7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74%的财政收入,是湖北省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展核心圈。由表一、表二可见,九个城市按城市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综合考虑,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武汉。武汉在这一地区中可谓鹤立鸡群,其城市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都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反映了武汉对于周边地区强烈的极化作用;第二层次是黄石、鄂州、孝感、潜江、仙桃,成为这一地区较具发展活力,最有潜力可挖的城市;第三个层次是咸宁、天门、黄冈,发展较为迟缓,需加大力度重点扶持才可望有一个跨越式的推进。此外,武汉、黄石的工业增加值均在150亿元以上,而其他城市相对较小。九个城市中有5个是在改革开发以后通过撤县(地)建市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的历史积累不足。
表三显示了该地区城市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太明确,城市间相互的协调和合作缺乏应有的机制。这是武汉城市圈当前最大的问题。武汉市已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统的轻纺工业已基本退出,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金融、贸易、交通物流等服务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使武汉对城市空间质量的要求较之过去更高。
武汉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晚会
——武汉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晚会
串词(第5稿)
一、序曲《欢聚珞珈》
(五位主持人在欢呼声中走上舞台)
朱军: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文清: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探讨
摘要:随着武汉铁路枢纽路网构架进一步扩充,客运系统运能紧张、过江通道能力不足,为解决路网结构缺陷、提升武汉城市群城际铁路断头线的路网功能,阐述武汉铁路枢纽与衔接客运铁路布局既有现状,为应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过江运量的增长,补强客运系统及过江通道能力,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出3个规划方案,经综合比选分析,采用新建新汉阳站和天河北站并将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两辅”方案。研究结论能够满足高品质出行服务需求,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铁路枢纽;高速铁路;客运系统;客运需求;规划布局
1概述
1.1武汉铁路枢纽概况。武汉战略位置关键,位于京广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带“十”字形的交叉点,地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菱形构架”的核心位置,距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兰州、福州、青岛、南宁、宁波、厦门等特大城市均在1200km以内,是“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通江达海、辐射八方”的国家经济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盛誉。武汉现有京广铁路(北京—广州)、京广高速铁路(北京—广州)贯通南北,武九铁路(武汉—九江)、合武铁路(武汉—合肥)、麻汉联络线、武康铁路(武汉—安康)和汉宜铁路(武汉—宜昌)分别在东西方向引入,为衔接6个方向铁路干线的路网性枢纽。主要的大型客站(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编组站(武汉北)及货运设施均集中在京广通道的两侧,已经形成以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及天兴洲大桥、长江一桥为主轴的客货运输格局。根据规划,研究年度武汉铁路枢纽东西向补强升级沪汉蓉快速通道,南北向将近在咫尺的京九高速铁路(北京—西九龙)增设短联络线联通武汉,着力构建连接西安、青岛、南宁、昆明、厦门、宁波等方向的斜向路网快速干线,最终规划形成畅达全国主要城市群,衔接“两纵两横两斜”12方向放射状高速铁路或城际铁路的综合交通枢纽[1-4]。武汉铁路枢纽现状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1.2客运需求预测。预测武汉铁路枢纽近远期(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铁路旅客发送量分别为12000万人/a、16000万人/a,其中对外客流分别为6880万人/a、9400万人/a,占武汉铁路枢纽旅客总发送量的58%左右。铁路出行系数近期8.6人次/a、远期10人次/a。近远期武汉铁路枢纽客运发送量中湖北省内约占42%左右,发到邻省豫湘赣地区客流约占15%,发送至北方地区约占8%,发送至华南地区约为11%,发送至长三角地区约为14%,发送至西北地区约为3%,发送至西南地区约为5%。研究年度武汉铁路枢纽客流流向表如表1所示。1.3客运系统布局现状。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现状布局为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3大主要客运站,基本能够满足现状作业量需求。但是,面对研究年度衔接线路、衔接方向、办理作业量的持续增多,近远期枢纽内客运系统主要客运站既有股道规模无法满足需求,根据预测作业量测算,远期存在28条客车到发线的缺口。2009年修编的武汉枢纽总图规划客运系统按“三主(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两辅(流芳站、汉阳站)”规划布局,目前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和流芳站均按最终规模建设或改建,已经不具备进一步扩建条件,汉阳站改建尚未实施。虽然汉阳站位于中心城区有利于吸引客流,但是新线武西高速铁路(武汉—西安)引入武汉铁路枢纽与城市规划矛盾大,且不易实施,站区场地狭小扩建规模受限。由此可见,研究年度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需要合理规划布局新建客运站扩充能力,优化调整各客运站分工,以适应新线引入、满足作业量增长的要求。
2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规划布局与分工分析
2.1方案设置。新增的武西高速铁路引入方案是影响客运布局的关键控制性因素,根据武西高速铁路直通线走向及设站方案的不同,重点对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调整方案进行系统研究[5-9]。(1)方案I。武西高速铁路直通线新设汉口北站方案,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武汉站、汉口站、汉口北站、武昌站)一辅(流芳站)”。客运系统分工调整为:武汉站主要承担京广高速铁路、武九高速铁路(武汉—九江)大部分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兼顾黄石、黄冈、咸宁方向的城际列车;汉口站主要办理大部分沪汉蓉通道、部分襄阳方向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汉孝城际铁路(武汉—孝感)动车组到发作业,武荆铁路(武汉—荆门)、重庆至上海沿江铁路和武康铁路普速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汉口北站主要办理武西高铁铁路和沪汉蓉通道部分动车列车的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武昌站主要办理大部分普速旅客列车到发作业,武黄(冈)城际铁路和武咸城际铁路到发作业;流芳站辅助办理武黄(冈)城际铁路和武咸城际铁路到发作业。武汉铁路枢纽客运布局方案I示意图如图2所示。(2)方案II。武西高速铁路直通线采用扩建汉阳站方案,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武汉站、汉口站、汉阳站、武昌站)一辅(流芳站)”。客运系统分工调整为:武汉站主要承担京广高速铁路、武九高速铁路大部分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兼顾黄石、黄冈、咸宁方向的城际列车;汉口站主要办理沪汉蓉通道大部分、部分襄阳方向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汉孝城际铁路动车组到发作业,武荆铁路、重庆至上海沿江高速铁路和武康铁路普速旅客列车作业;汉阳站主要办理武西高速铁路和沪汉蓉通道部分动车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武昌站主要办理大部分普速旅客列车的到发作业,武黄(冈)城际铁路和武咸城际铁路到发作业;流芳站辅助办理武黄(冈)城际铁路和武咸城际铁路到发作业。武汉铁路枢纽客运布局方案II示意图如图3所示。(3)方案III。武西高速铁路武汉直通线于快活岭附近设新汉阳站,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武汉站、汉口站、新汉阳站、武昌站)两辅(流芳站、天河北站)”。客运系统分工调整为:武汉站主要承担京广高速铁路、武九高速铁路大部分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兼顾黄石、黄冈、咸宁方向的城际列车;汉口站主要办理沪汉蓉通道大部分、部分襄阳方向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汉孝城际铁路动车组到发作业,少量江北普速客车通过作业;新汉阳站主要办理兰福快速通道部分、部分宜昌方向、部分长沙方向动车列车的始发终到及通过作业,兼顾部分黄冈、荆门、天门方向城际列车到发作业;武昌站主要办理各方向普速客车始发终到和通过作业,部分武黄(冈)城际铁路和武咸城际铁路到发作业;流芳站辅助办理武黄(冈)城际铁路和武咸城际铁路到发作业;天河北站主要办理重庆至上海沿江高速铁路、京九高速铁路西通道客车通过作业,兼顾空铁联运功能。武汉铁路枢纽客运布局方案III示意图如图4所示。2.2方案比选。(1)方案I。优点:汉口北站毗邻天河机场,空铁换乘方便,可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缺点:客运系统布局兼顾汉阳城区旅客较差,与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镇均衡发展要求相悖,不满足带动中法生态新城的建设开发需求;新建的汉口北站及以东线路与城市建设矛盾大,用地协调困难,汉口北站远离中心城区(至南岸嘴直线距离超过20km)市内换乘时间增加较多、乘车便利性明显降低。(2)方案II。优点:主要客运站(武汉站、汉口站、汉阳站、武昌站)能均衡地兼顾武汉三镇旅客出行,客运系统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契合较好;客运系统各站均靠近城区并沟通成环,旅客出行便利,运输组织机动灵活。缺点:襄阳、宜昌至武广客专长沙方向跨线车只能绕行汉口站、天兴洲大桥和武汉站,运营条件差、天兴洲大桥高速铁路远期能力紧张;既有汉阳站位于中心城区,周边建筑密集用地局促,车站广场配套困难,城市开发空间小,难以带动中法生态新城建设开发;受用地条件限制汉阳站配套建设的汉西动车所规模较小,其他动车段(所)扩建扩建空间不足,枢纽内动车设施不能适应运输需求;吴家山至新墩段既有通道只能再增加1条双线铁路,东西向货车外绕后可以适应武荆城际铁路、武西高速铁路的引入,但在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引入后能力匹配差、增线扩能困难,长远需求难以适应。(3)方案III。优点:主要客运站(武汉站、汉口站、新汉阳站、武昌站、天河北站)可均衡兼顾武汉三镇旅客出行,客运系统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契合较好,符合客流分布的重心计算法;新建西北环线可分流部分京广线普客列车至武昌站办理,释放汉口站能力;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武荆城际铁路可利用新墩至丹水池段既有线路在汉口站作业,既有设备利用充分、旅客乘车便利、投资节省明显;近期在汉阳城北新建新汉阳站,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有利于促进中法生态新城的建设开发;天河北站满足了空铁联运功能。缺点:客运作业较分散,不同方向客车换乘不便;武汉至仙桃城际铁路、武荆城际铁路局部线路利用既有铁路进出汉口站,新墩至丹水池段线路标准偏低需局部限速运营。综上所述,从实施条件方面来看,方案I汉口北站附近通道选择较困难、征迁实施难度大,既有设施难以充分利用,在重庆至上海沿江高速铁路分期建设时配合困难,襄阳、宜昌至武广客运专线长沙方向跨线车运输径路不顺畅,仅在城市大力协调下方可实施;方案II武西高速铁路利用既有线引入枢纽,汉阳站、武昌站位于中心城区具有客运便利等优点,实施条件稍好;方案III新建汉阳站,实施条件最优。从兼顾运输需求及城市发展要求来看,方案I新设汉口北站兼顾各方向车流有利、空铁换乘方便,但是难以满足汉阳城区设站需求;方案II远期客运系统能力饱和、拓展空间不足,汉阳站改造、动车配套等用地局促与城市建设矛盾大客运系统长远难以适应,襄阳、宜昌至武广客运专线长沙方向跨线车运输径路不顺畅,不宜推荐;方案III新汉阳站可填补汉阳城区旅客运输空白,可兼顾襄阳、宜昌、九江、长沙等方向车流,客运作业相对集中、布局较合理,干线通道及主要跨线客流运输径路较舒畅、既有设施利用充分,同时又满足了空铁联运功能。因此,考虑实施条件、兼顾运输需求及城市发展要求,推荐方案III相对优势明显,即新建新汉阳站和天河北站并将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两辅”。
武汉推动绿色消费加快经济发展研究
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又一次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需要牢牢把握发展循环经济这个切入点;而推进发展绿色消费方式,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客观评估我市绿色消费发展现状、研究和加快推出发展绿色消费的系统措施,以争取武汉城市圈改革试点尽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武汉市在构建绿色消费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跨世纪战略决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就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6个部门隆重启动了“三绿工程”。在此前后,武汉市提出了建立“山水园林城市”的规划,随后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最近几年又着力推进包括“四城同创”、建立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重要发展计划。所有这些不仅高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大大推动了武汉城市可持续发展,而且逐步培育了武汉市民良好的环境保护、绿色消费意识,为全面推进我市绿色消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预见武汉市现在进行的“两型社会“改革试点,对于继续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加快绿色消费的进程也必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但是目前从总体上说,武汉市包括整个武汉城市圈,不论是绿色消费被公众所了解的程度还是绿色消费的推进,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还是有着较大距离。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绿色消费意识仍然较为淡漠。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新型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从内容上来看,包括对绿色产品的消费以及物资的回收利用、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涵盖的范围扩展到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消费方式相比较,绿色消费是人类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它修正了人类把自然作为自身对立面的误区,突破了以往消费增长导致生态恶化、环境破坏的悖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有较高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为终极支撑的。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我市大部分人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虽然有明显的提高,但仍然未达到实现绿色消费的基本要求。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它和自己无关,缺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只希望政府机构解决环境问题,而自身则做着各种不利于环保的非理性行为;加之近些年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入,使得我市人口绿色消费观念总体上呈现低落态势,制约着绿色市场的发展。因此转变消费观念,增强绿色、可持续、循环经济的意识,是发展绿色消费的首要任务。
二是不论是生产者、管理者还是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理解均不够完整。多数人认为,提倡绿色消费的目的,只是通过发展食品行业的绿色或清洁生产,带动其他行业的绿色消费,它主要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只考虑绿色标识和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很少考虑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事实上,绿色消费不仅仅是指消费绿色,也不能仅停留于健康的层面。绿色消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以用国际通行的“5R”原则来概括,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可见“绿色消费”要求人们在物品生产和消费中,既要注意对自身健康是否有益,更要看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绿色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意识,要求人们的消费活动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它体现了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我们应该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全面把握绿色消费的本质要求,以便更好实现武汉城市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