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青年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7 01:15: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务工青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务工青年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陆连岛工程、甬舟集装箱码头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吸引了一大群外来务工人员。据统计,当前共有外来流动人员10600余名,约为常住人口的25%。而这些外来人员中,青年占有很大比例,约占总数的40%。他们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管理好这支外来务工队伍,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镇团委在结合当前服务新居民工作的开展,对全镇外来务工青年的总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走访、交谈等一系列渠道,详细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工作情况。
一、当前外来务工青年总体情况分析
当前外来务工人员中,主要以青年为主,这些外来青年有来自省内其他城市的,也有来自其他省市的,尤其以安徽、河南、江西居多。这些外来务工青年主要存在以下特征。一是普遍存在着流动频繁、工作不稳定、文化素质偏低等特点,很多青年在务工时间都不长,最短的不到一个月就离开,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是工作比较单一。由于经济以塑机螺杆制造业为主,所以外来青年很大一部分都从事于螺杆制造业,工种比较单一;其次是连岛大桥、集装箱码头等重点工程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青年,他们主要从事建筑业,也比较单一;此外,其他外来青年则分布于各行各业,但数量不多,也不集中。三是业余生活枯燥。作为一个海岛乡镇,交通不便,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再加上平时工作繁忙,本地文化业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外来青年的日常生活比较枯燥,基本上很少与外界交流。据了解,部分外来青年自从来到以后,除了过年过节回家,基本上都是在岛上度过,甚至有的连都没去过。四是语言交流上存在一些问题。语言问题是各个地方都存在的,在也不例外,岛上的外来青年在和本土人员交流时普遍会感到一种不适应,很难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五是单身青年较多。由于日常繁重的工作和枯燥的业余生活,很多外来青年对找对象等一些人生大事无法顾及或无力顾及。
二、社会各界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态度及政府部门的相应管理办法、措施。
(一)社会各界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态度。目前,社会各界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外来青年为的经济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应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文化教育体系,多渠道为外来青年人员提供服务,使他们早日融入这个大家庭;有的认为外来人员多了,造成社会环境的更大压力,尤其是就业、卫生、治安等方面,他们觉得当前一些治安问题,都是外来人员引起的,因而对他们存在着一种排斥心里;还有的则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反正外来青年多不多都和自己没有关系。正因为有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在的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也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一些企业老板对外来青年重视的,会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们提供便利,如企业成立工会、团支部等,经常性的开展一些活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沟通,还有部分企业专门为外来青年提供集体宿舍,设立了阅览室、体育活动场所等,不断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相反的,另一些对外来人员不重视的企业,他们就没有相关的措施去服务外来青年,造成最后外来青年生活枯燥,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二)政府部门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相关管理措施。镇党委、政府本着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外来人员合法权益的原则,立足实际,把外来人员管理列入重点工作内容来抓,积极探索外来人员管理服务新举措。
激励外来务工青年学优创优调研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基本情况分析;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的对策与建议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劳务公司团组织设置情况、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现状分析、外来务工青年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外来务工青年的企业责任感有待提高、外来务工青年业余文化生活有待丰富、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有待加强、明确工作思路,转变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能力、争取党政支持,完善各项机制、理顺管理体系,抓好基础建设、加强正面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港从1986年起招收外来务工人员从事港口装卸作业。随着港口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截至**年12月底,上港集团外来务工人员总数已突破10000人,占集团职工总数的比例不断攀升,逐步成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实现全球卓越码头经营商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外来务工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管理缺位现象逐渐显现,管理难度逐渐提升,迫切需要党政工团等各级组织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为此,上港集团团委从进一步了解掌握外来务工群体实际状况、分析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加强对务工青年的服务和管理入手,开展了本次调研。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截至**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外来务工人员11193人,其中外来务工青年8930人,占总数的79.8%。在外来务工青年中,25岁以下又占到39.7%。从整个外来务工人员队伍来看,从事技术工种的占49.2%,从事装卸工种的占47.6%;学历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含中专、技校),占97.7%。
**年以来,外来务工青年队伍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人数增长快,从**年的4000多人发展到**年底的近9000人;二是装卸一线人数比例高,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一线生产主要力量,特别是在捆扎、集卡司机等岗位,外来务工青年数均已超过岗位从业人数的90%;三是技术型工种从业人数逐步增多,目前除桥吊司机外,外来务工青年已覆盖集团38个操作岗位,包括门机司机、大型机械维修等诸多技术性岗位,但外来务工青年技能等级普遍较低。
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4.2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2.5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为42.6%。到1995年已降至不足30%。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1985年年的1:1.72扩大为1995年的1:2.33。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有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施展才干”,居9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14.7%和11.6%,三项相加为57.4%;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16.9%。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外来务工青年生活状况考察报告
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他们缺乏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他们的孩子入学不得不“打游击”;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干着重体力活的他们,希望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成为被人尊重的独立的人,能够像“城市人那样”活着……共青团**省委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XX百万外来务工者活得好辛苦。
时下正值酷暑难当的季节,大多数市民呆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而那些在烈日下露天干着重体力活的民工兄弟日子却极难过。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他们跟农民和市民相比有哪些特征?他们有什么烦恼?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们?记者日前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
在长江路拆迁工地,记者看到了不少年轻民工,与城市同龄人相比,酷暑下他们的日子要艰难得多。他们几十个人睡在用木板拼起来的床上,不少人没有蚊帐和电扇,更没有卫生间,要洗澡只得避开其他人对着水龙头的水冲,内急了只得跑到离工地数百米的公厕去。晚上10点多钟,记者经常看到他们三三两两地睡在马路边上,他们告诉记者,几十个人睡在一起太热了,出来起码透点风。
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宾馆饭店的服务员、小区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店的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团**省委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XX有120万外来人口,他们绝大多数从事建筑、饮食、美发、保洁、经商、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
据了解,在XX1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中,30岁以下的占了82.2%,他们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37%的人到过3个以上城市打工,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XX打工的。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跟5个老乡租住在江东门一带的小袁今年20岁,来自盐城,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XX做服装。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小袁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饭店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这样,小袁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她说,以前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家里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的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自由花费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要买也是在金桥市场、玉桥市场等,新街口、湖南路也逛过,但从未买过衣服。问起现在可自由支配的钱怎么用,小袁腼腆地笑笑:攒起来做嫁妆。在**,像小袁这样的外来务工青年十分常见,他们早出晚归,工作辛苦,收入低下。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于极困难的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外出务工青年的事迹材料
亚科微钻(湖北)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PCB精密微型钻头和铣刀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从2003年9月创办至今,该公司年生产能力已达20万支微钻产品,年产值1100万元。
公司的创办人是湖北省通城县七里村的一位外出务工青年,名叫*。
外出务工,从“打工仔”到老板
今年30岁的*,昔日是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1993年,他揣着50元钱,挤上了前往深圳的列车。
没有任何特长的*,在深圳干过保安、服务生。在某港资企业做仓管员的一次经历令他终身难忘。当时,他到公司高级管理员工作的写字楼找洗手间,一名主管竟呵斥道:“你是什么人?也到写字楼上洗手间?!”*默默地走了,心里却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成一技之长,干成一番事业!
从此,*自学市场营销专业,终于获得了大专文凭;向广东、福建的员工学方言;每天坚持看新闻,与白领多接触、多学习。两年后,他凭专业文凭和一口流利的粤语、闽南语,应聘到另一家港资贸易公司,由于业务出色,逐渐晋升为总经理助理,工资待遇由开始的每月3000元上升到1万元。
务工青年先进事迹材料
**,1970年出生在**这个滨海多岛的城市,浩瀚的大海养育了他豪迈的胸怀。起伏的波涛赋予了他驿动的心态,1989年,19岁的他告别父母,告别家乡,只身来到**自治区**市,开始了浮沉商海,艰苦创业的人生历程。他之所以选择**市作为创业的起点,是因为中学的地理知识告诉他;**自治区地广人少,资源丰富,而**市则是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相对于地少人多的**,一定能大有作为,大有发展。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十六个春秋冬夏,十六番酸甜苦辣,他完成了从求生存到度发展的过渡,用荆刺编成的桂冠,放射出令人羡慕的光芒。
他个人先后获得:**首届十大优秀在外创业青年,**市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市首届杰出进城务工青年等称号。现任**自治区工商联常委、**市政协常委、****总商会副会长、**市**商会常务副会长**睿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公司先后获得,**自治区**商会副会长单位、**形象窗口企业,**市“奶业富发”工程龙头企业,**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长最快的民营企业,**市社会帮扶工先进民营企业。质的飞跃离不开量积累,默默无闻的艰辛孕育了轰轰烈烈的辉煌。**的创业之旅。就是用信念抗争因难,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刚毅书写人生的历程。
l9岁的他过早地领悟了“天下大事都做于小、世上难事皆始于易”的道理。他凭借**鞋业的优势,在**市租过柜台,开过小店、由经营“杂牌鞋”到专营“品牌鞋”。在**市人对质次价高的**鞋的一片责备声中,他坚持“质量立市”的经营思想,宁可损失利润也要保证质量。他以诚信赢得市场,他的业务量从零售发展为批发,他的业务范围由东河区的街头巷尾辐射到自治区各盟市及甘肃兰州等地。l993年,他投资创建了**王中王鞋城,标志着他的创业初战告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感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必须在做事的同时先学会做人。
他给自己立了规矩:诚信为本,取之有道;回报社会,共享财富。
他给自己提了要求:勤劳务实,敢为人先、艰苦创业。
外来务工青年生活质量社会调查
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他们缺乏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他们的孩子入学不得不“打游击”;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干着重体力活的他们,希望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成为被人尊重的独立的人,能够像“城市人那样”活着……共青团江苏省委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百万外来务工者活得好辛苦。
时下正值酷暑难当的季节,大多数市民呆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而那些在烈日下露天干着重体力活的民工兄弟日子却极难过。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他们跟农民和市民相比有哪些特征?他们有什么烦恼?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们?记者日前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睡的是用木板拼成的床
在长江路拆迁工地,记者看到了不少年轻民工,与城市同龄人相比,酷暑下他们的日子要艰难得多。他们几十个人睡在用木板拼起来的床上,不少人没有蚊帐和电扇,更没有卫生间,要洗澡只得避开其他人对着水龙头的水冲,内急了只得跑到离工地数百米的公厕去。晚上10点多钟,记者经常看到他们三三两两地睡在马路边上,他们告诉记者,几十个人睡在一起太热了,出来起码透点风。
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宾馆饭店的服务员、小区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店的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团江苏省委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有120万外来人口,他们绝大多数从事建筑、饮食、美发、保洁、经商、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
据了解,在**1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中,30岁以下的占了82.2%,他们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37%的人到过3个以上城市打工,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打工的。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跟5个老乡租住在江东门一带的**今年20岁,来自盐城,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做服装。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饭店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这样,**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她说,以前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家里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的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自由花费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要买也是在金桥市场、玉桥市场等,新街口、湖南路也逛过,但从未买过衣服。问起现在可自由支配的钱怎么用,**腼腆地笑笑:攒起来做嫁妆。在江苏,像**这样的外来务工青年十分常见,他们早出晚归,工作辛苦,收入低下。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于极困难的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关于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青年工作是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工作,是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工作。近年来,一大批外来务工青年参与了上海纺织的创业,他们立足本职,勤奋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青春。在各级党政领导共同关心和重视的前提下,共青团组织作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有必要研究好、策划好、部署好、落实好这项工作。本文立意于以先前的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为基础,对华申集团公司范围内的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感性的或理性的剖析,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已付诸实施的工作措施及具体做法,同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年离开家乡外来务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关注着这方面的问题,如团中央于1997年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今年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实施了“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将这件事作为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事情来对待,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目前,我司外来务工青年的总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达1500人之多,其中团员数为65名。在许多企业的一线职工队伍中,外来务工青年占有较高的比例,甚至以这支队伍为主。由此可见,当前抓好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思考,华申集团公司团委在前阶段以所属4家企业为施测对象,对35周岁以下的外来务工青年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共回收277份调查问卷。同时还辅以了大量的个别对象访谈及座谈等。调查问卷绝大部分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共49题。本文首先采用较为严格的以客观、实证数据为基础的科学方法,对企业内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现状作一剖析。
一、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基本状况
1、性别和年龄构成:以25周岁以下的女青年为主。在此次参与调查的277名外来务工青年中,男青年占8.3%;女青年占91.7%。其中20周岁以下27.07%;21至25周岁48.37%;26至28周岁18.41%。从以上数据得出25周岁以下占75.44%,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整体年龄偏低,绝大部分外来务工青年是适龄青年,属于团组织管理、教育和服务对象。
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脱贫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我县广大农村青年逐步转变"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山门,开始自发的或通过各种劳务方式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于是,一支敢闯敢干又充满活力的"劳务大军"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文秘部落对加快我县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挥青年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着力做好做实"劳务输出"这篇特色文章,景宁团县委通过召开回乡探亲、过春节的青年座谈会,赶赴外出青年集中的城市了解情况等形式,对全县农村青年流动的规模、现状以及青年外出务工对我县地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调研。
一、流动现状
1、总体流动规模。全县总人口17.6万人,劳动力总数为9.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8.1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83.4%。截止2002年10月底止,全县17至35周岁的农村青年实现跨县、市和跨省、市流动就业的达23574人,占流动总人数的74%。在外出务工青年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为最多,达19331人,占总数的8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3064人,占总数的13%。
2、职业分布情况。据调查,我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所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以零售贸易、餐饮业、商业服务业以及一些低技能性的制造加工业为主,其从业人员约占流动总数的74.8%,且带有较强的地域性。如在北京从业的4000多人中,有近90%的均从事零售贸易;而在温州务工的,则大多从事皮革制品的生产和加工。
3、流动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农村青年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10%。二是流动周期长。在我县青年劳务人员中,90%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达2500多人,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三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我县青年劳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县,远至中缅边境。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丽水、温州、杭州、北京等地。其中,在丽水市内(除本县外)流动的劳务人员约2000人,温州市为6500人,杭州市近5000人,北京市约4000余人。除此之外,宁波、上海、石家庄、广州、深圳等地也集中了一定量的青年劳务人员。
镇委书记在务工青年欢送仪式上的发言
编者按:浓浓的寒意还没有散去,希望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我们邀请了市政府*市长及各位领导在这里隆重取聚会,为我镇即将远赴外地务工的300名青年壮行。为此,我代表全镇人民向*市长及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对即将远行的300名有志青年表示最美好的祝愿,祝你们身心健康,一路顺风。“三农”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而劳动力转移又是做好这一课题的一篇文章。我们认识到农民收入增加仅仅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创新的思维,变革的观念,务实的态度去思考。在过去的一年,我镇认真落实市委“实施三大战略”和区委“构建五大经济板快”的战略部署,全力破除思想障碍,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受益的最大项目来抓,劳务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组织这次劳务输出中,我们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加快劳务输出作为检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的第一标志,在全镇掀起了劳务输出的新高潮。各位父老乡亲、青年朋友们,劳务输出是提高农民素质,增长农民才干,孕育人才,促进发展,转移人口,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最现实、最便捷的路子。即将远赴深圳务工的有志青年朋友们,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你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即将远赴深圳务工的有志青年朋友们:
浓浓的寒意还没有散去,希望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在这阳光明媚的美好时刻,我们邀请了市政府*市长及各位领导在这里隆重取聚会,为我镇即将远赴外地务工的300名青年壮行。这是我镇务工青年的骄傲和无向荣耀,也是我镇23000口父老乡亲的一大幸事。为此,我代表全镇人民向*市长及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对即将远行的300名有志青年表示最美好的祝愿,祝你们身心健康,一路顺风。
“三农”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而劳动力转移又是做好这一课题的一篇文章。我们认识到农民收入增加仅仅依靠农产品价格上涨,依靠国家减税补贴是不行的,仅仅靠众多农民长期滞留在农村经营有限的土地也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创新的思维,变革的观念,务实的态度去思考。要像当年大包干一样,全力以赴做好劳动力转移这篇大文章,动员全镇有志青年跳出农业闯大业,走出**闯九州。
在过去的一年,我镇认真落实市委“实施三大战略”和区委“构建五大经济板快”的战略部署,围绕抢抓“两大机遇”,实施“四大战略”,走好“五条路子”,重点突出六个“抓”字的总体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受益的最大项目来抓,劳务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4839人,成建制输出8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26万元;在未向群众摊派、集资的前提下,投资300万元建成了3200平方米中学教学楼及附属工程;抢抓项目完成了32公里村社主干道路铺油罩面,建成镇客运站1个,村停靠站7个;衬砌各类渠道13.9公里;完成沼气能源示范项目250户;沿集镇建成了连片50户的小康示范点;投资80万元建成了卫生院第二门诊部;建成了高标准畜牧站办公楼和具有“六室一中心”、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宣传文化站;建成高标准、现代化规模养殖园区1个,养殖专业村1个,新建养殖专业社11个,累计达到37个。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96元,比上年增加了226元。全镇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态势。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区委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抢抓两大机遇,突出八个“抓”字,实施“双文明十个一”工程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狠抓劳务输出,切实提高劳务经济实效,计划5月份再输出一批,7月份利用初、高中毕业生择业的机会,高标准、高质量地向深圳等地输出一大批有志青年,计划年内输转剩余劳动力6000人,成建制输出1000人。二是狠抓小康住宅建设,新建连片20户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点5个,力争村村有小康住宅示范点,社社有小康住宅样榜房。三是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抓好16个发展项目。四是狠抓农民增收,积极落实“5155”种植计划,努力实现“12644”养殖目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的目标。特别是通过实施“双文明十个一”工程,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我镇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