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23:21: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舞蹈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舞蹈教学

舞蹈教学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

【摘要】本文论述了幼儿舞蹈教学的积极作用以及当前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幼儿舞蹈教学工作者应以幼儿的舞蹈兴趣为第一位,在教学中选用合适的舞蹈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真正把舞蹈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舞蹈学习中享受快乐。

【关键词】幼儿舞蹈;舞蹈教学;兴趣

幼儿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从幼儿教育开始抓起。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舞蹈教学能够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启迪与教育,还能够提升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太注重舞蹈形式的教育,而在本质上忽略了对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保证所谓的“高品质”教学,背离了幼儿的兴趣所向。笔者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十余年,认为幼儿舞蹈教学工作者应该在舞蹈教育过程中积极主动了解幼儿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欢快的舞蹈世界里得到快乐的教育。

一、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作用及当前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意志力至关重要,幼儿舞蹈教学能够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并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力,还可以通过舞蹈学习明白许多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幼儿在学习舞蹈《十一点半》时,通过在舞蹈中练习排队洗手、排队吃饭等动作,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吃饭之前要洗手,还要排队,在吃饭的过程中不挑食,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然而,在幼儿练习舞蹈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喜欢刻意给幼儿教授比较难的舞蹈动作。一直以来,教师为了拿奖、为了争第一,尽可能给孩子编排高难度的动作,难道每个小舞蹈演员都是奥运赛场上的夺金选手吗?且挑选的舞蹈配乐深奥、晦涩、难懂,大多是“高大上”的世界经典名曲,孩子们不知所谓,再加上一成不变的道具、刻板的灯光……真不知我们是在跳舞,还是在练杂技,亦或是排练世界级舞剧?跳舞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快乐而简单的事,我们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的心动起来,随着音乐起舞,用孩子喜欢的音乐、用孩子喜欢的情景、用孩子喜欢的服装、用孩子喜欢的小道具,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喜欢上舞蹈,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在自由的舞蹈环境中开发智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兴趣的策略

查看全文

职校舞蹈教学分析

一、幼师舞蹈教学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当前我国幼师专业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孩子数量的减少,都使得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重。因此,幼师舞蹈教学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幼师专业起源于清末民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完善。学生通过舞蹈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我国在建国后制订了一系列关于幼儿园教育的规定和草案,最终达到国家教学的目的,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尤其是在舞蹈教学上,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良好的把握,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师舞蹈教学需要教师学习更多的内容,比如幼儿的心理,幼儿的生理状况,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状况,针对学生的个人状况,帮助他们进行舞蹈的学习。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认识,感受舞蹈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不同的舞蹈会展现出不同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享受生活。但是当前我国许多幼儿教师在舞蹈教学上存在一些认识问题,对学生的内心不够了解,在教学中过于严苛,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过于专业,学生在学习上会感到吃力,这样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幼师舞蹈教学中,需要教师考虑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而且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多以模仿动作为主,然后通过艺术加工和处理,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到生活的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积极性。所以说幼师专业和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幼师舞蹈教学上,他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手段都与专业舞蹈培训有着较低的差别。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舞蹈的重要性,在舞蹈中学会认识自我、展现自我,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幼师舞蹈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舞蹈知识,掌握学习技巧,在生活中发现舞蹈的魅力,最终实现舞蹈教学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引导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心孩子的想法,让他们在舞蹈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为他们今后的舞蹈学习奠定基础。

二、幼师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综合素质

1.综合素质的内涵及组成

人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支撑,这样才可以保证今后的生存。综合素质的进步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最终达到社会需求。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社会进步,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也需要后天的培养,比如家庭的教育,教师的引导以及社会的影响等。同时还需要自身不断进行社会实践,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素质,有利于今后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要想在今后的生活中更优越,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的方面比较多,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动手实践水平等。但是这些素质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人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明确各个素质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要想保证幼师的教学质量,就要保证幼师的综合素质,因为他们的行为以及思想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幼师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教师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重要性。教书育人,会对许多学生产生影响,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与生活。尤其是对于幼儿教师来说,他们的影响作用更大。在对幼师进行素质培养时,首先应该要端正他们的政治素养,保持正确的政治倾向,坚持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优良的传统美德,遵纪守法,为幼儿做出表率,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也只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幼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它具有更多的责任。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尤其是在舞蹈教学上,幼儿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身体结构也比较特殊,有一些舞蹈动作需要教师的指导,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但是当前我国幼师学生的专业素质比较低,学生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低,这些都可能会造成我国幼师专业的发展困境,他们在文化上不够充足,在教育幼儿时出现许多的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我国幼儿教师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不足,许多学校在教育上过于重视幼师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没有意识到素质的重要性,过于强调自身的教学成绩,最终会导致自身教学的失败。

2.当前职校幼师学生综合素质问题及对策

查看全文

幼师舞蹈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从身、心、情、感四个方面论述幼师舞蹈教学,提出开展基本能力训练教学、教学中情绪美的启发、实施情感启发法、游戏与音乐融合等措施,教会学生舞蹈时“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用心去支配肢体,将感觉融入其中,从表情到一招一式使观众心动。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情感;身心合一;形神兼备

在幼师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舞蹈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幼儿舞蹈职业教育的技能、适应幼儿园舞蹈教育工作外,还要求对学生开展美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幼师的舞蹈教学中,应渗透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领悟舞蹈之美,学会由内至外、从丰富的内心世界出发,带动躯体去展现舞蹈作品。《中国艺术百科辞典》记载:“舞蹈之美,在于运用富于生命活力的人体——即由富有审美价值的动作、姿态造型、技巧、表情和心态所组成的人体运动形式,创造出身心合一、形神兼备、诗情洋溢、饱含乐感的动态形象,是一种富有生命活力、变化万千、转瞬即逝的人体动态美。”由此可见,要想展现舞蹈之美就必须学会“身心合一、形神兼备”,也就是“舞由心生”。美国著名舞蹈家肖恩说过:“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得到滋养、熏陶以及锻炼。”在舞蹈课程的设置上,主要从加强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幼儿舞蹈三大教学部分入手。在实际的招生过程中,入校的新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乡镇或是县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对舞蹈接触甚少,了解不多,且在情感表达上太过于害羞,不敢与老师交流。甚至有些学生因为自身舞蹈素质或身体素质(肥胖、柔韧度不佳等)原因,从而失去信心,这给舞蹈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因此,作为一名幼师的舞蹈教师,要从身、心、情、感四个方面来训练和培养学生,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激发情感,建立自信,让学生内心萌发出对作品或组合的理解,从而达到身心合一、形神兼备、舞由心生。

一、开展基本能力训练教学,调动学生身体的积极性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展示人内心的精神世界,表现舞者的审美情感。如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性格。对于舞蹈课程的认识,很多学生在入校前从未接触过真正的、规范的、深层次的舞蹈,不知道什么是古典舞、什么是民间舞、什么是幼儿舞。因此,教师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就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舞蹈,以及舞蹈的种类。如舞蹈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而其中生活舞蹈又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和教育舞蹈。艺术舞蹈则根据不同的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和新创作舞蹈等。并且教师要着重介绍两方面:一是古典舞蹈的表现手段——“身韵”,即“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通过“身韵”的训练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目的。二是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迥然不同:温暖的地方,舞蹈韵味委婉、婀娜多姿;寒冷干燥的地方,舞蹈风格粗犷、豪迈凝重;海边的舞蹈,热情娇俏;草原的舞蹈,舒放开朗。因此,在学生入校最初的舞蹈课中,首先,可以通过影像资料和舞蹈杂志的形式让学生基本了解舞蹈的种类。其次,在基本功教学中主要解决学生身体的软、开度以及腿部能力的训练。通过中国古典舞的训练,学生可以认识到什么是含、腆、迎,什么是姿态造型,等等。最后,在上民间舞课时,让学生分组模仿老师所示范的组合进行表演,并互相加以点评,可以通过组合中个别元素动作的重、难点,来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通过蒙古族民间舞——柔臂的练习,让学生明白手臂动作时发力点应该是由肩发力,然后带动大臂到肘、到小臂、到腕,最后延伸到指尖。通过以上的学习和模仿尝试,学生对舞蹈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肢体,能控制每块肌肉的力量,并保持有一种探究的心态,提高学习舞蹈的兴致以及积极性,同时建立自信。

二、教学中情绪美的启发,引入学生动作的规范性

查看全文

舞蹈教学和教材训练研究

摘要:舞蹈教学中,教材训练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让教材训练价值得到体现,必须编排具有训练价值的教学组合,这样才能够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舞蹈组合;舞蹈教学

舞蹈艺术是人体的造型艺术,是通过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舞蹈艺术在提高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师的身授言传,加强学生的基本训练和感觉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让学生的可塑性得到一定的提升。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舞蹈教学的质量。一个优秀的舞蹈教学教材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且其在音乐的选取上应该与舞蹈的默契度非常高。利用舞蹈教材能够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这样在以后的舞蹈实践中学生就可以熟练地运用出来。舞蹈教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熟练地运用肢体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艺术形象。舞蹈组合是舞蹈教学一个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它可以有效提高舞蹈教程的训练价值。所谓舞蹈教学组合即在音乐和某种节奏的伴奏下,经过科学和艺术的构思,将若干动作串联、组织起来的一种短小的训练型小品。

舞蹈教学组合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训练方式和结构,在帮助学生理解舞蹈动作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种舞蹈组合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舞蹈教学组合也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将“教”与“学”贯穿于课堂中间,通过组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一个优秀的舞蹈教学组合需要教师认真探讨组合的方式和内容,对提高自己的舞蹈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也有利于学生充分吸收所学的知识。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为了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活动的目的,明确教学活动树立的目标,加强对舞蹈教学组合的研究尤为重要。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因此在开展舞蹈教学活动时要有条理,就如同芭蕾舞中富有变化的节奏一样,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舞蹈教学组合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编排工作,要充分展现组合在层次处理和结构上的艺术效果。教师应当根据舞蹈教学组合课程的需要,注重教学组合编排的内容,制定好各种形式,做好层次处理的工作。组合的结构要严谨、材料布局要合理,要有明显的层次,开始和结束都要体现艺术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组合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学组合产生好奇,从而对舞蹈教学产生兴趣。另外在设计组合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加一些其他的元素到组合里去,例如现代的组合元素,因为添加新的元素不仅能够丰富组合的内容,还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因为思维是不受限制的,这样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在学习舞蹈中就能够体会到舞蹈的魅力所在,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由此可以看出舞蹈教学组合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能够让学生保持对舞蹈的一份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情。其次教师在设计组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统一。在设计舞蹈过程中要注意与音乐的紧密结合,使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要有准确的小节,从而实现舞蹈音乐的韵味和节奏的统一。在设计时要将音乐的速度与节奏保持一致,情调与风格保持一致,层次和结构上要追求统一。

舞蹈组合中动作的舒展与音乐的起伏要保持统一。舞蹈的风格、内容和表达的情感都需要通过音乐传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音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在舞蹈训练之中才可以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从而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效率。因此不难看出,舞蹈教学组合的充分利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基本动作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舞蹈教学组合是在一个个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是将基本动作进行有效的编排,而不会冲淡舞蹈教学组合的基本风格和基本动作,舞蹈动作的进行和连接正是舞蹈教学的魅力所在。舞蹈教学组合是通过动作的有序编排产生的,而不是错综复杂、无序展开的。如果错乱无序,只会降低舞蹈教学的教学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偏离舞蹈教学组合的教学轨道。因此,舞蹈教学组合的顺利进行,可以将不同层次的舞蹈知识进行准确的讲解,通过对深浅难易程度编排舞蹈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理解课程时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而且教师在编排舞蹈教学课程时,还要尽量做到凝练和具体,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选用的教材要更能体现教学目标,要具有典型性,结构要严谨,风格要独特,段落要分明清楚。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舞蹈教学的训练中利用组合的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因此有利于舞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另外,组合的形式可以让原有的教材知识丰富起来,它能够拓展舞蹈教学的内容,让教材训练的价值得到体现。舞蹈教学中,教材训练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让教材训练价值得到体现,必须编排具有训练价值的教学组合,这样才能够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牛海燕 单位:石家庄市艺术学校

查看全文

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摘要: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良好的舞蹈表现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为了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探讨了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一些有效措施,希望加快实现上述目标。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

所谓舞蹈表现力,是指在熟练掌握舞蹈技巧、领会舞蹈内涵基础上,将舞蹈动作形象的表现出来,能够让观众充分体会到舞蹈所传达内容的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是现代高校舞蹈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应然要求。

一、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一)先天方面

我们经常说某人在某方面具有天赋,这是对先天条件的一种客观陈述,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先天条件对一个人学习某种技能的影响和重要,高校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亦是同样道理。即影响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先天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有些学生天生具备舞蹈表现方面的才能,舞蹈知识一点就通,对于舞蹈节奏感的准确把握也相对轻松。另外,对于天生具备良好舞蹈身体素质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可能会更加突出一些,但在情感和技巧等的培养方面同样需要依靠后天努力。相比于这些有天赋的学生,他们从一开始就占据一定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对他们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舞蹈表现力。

查看全文

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研究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形成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音乐教学为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创新,如强化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有机整合便是一项新型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舞蹈教学的有效融入,不仅促使传统的音乐课堂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且其对于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极具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舞蹈教学;整合;素质教育

音乐与舞蹈两种艺术形式本身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透过音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的灵魂就在于音乐,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1]。在当代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所提倡的传统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有机整合,首先,通过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形体姿态,促进学生气质的提升;其次,在舞蹈训练中融入一些音乐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从单一的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艺术内涵,学生还能以自己所熟知的一种形式成功地表现出来。所以,加强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有机整合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整合现状分析

1.音乐课堂内容过于单一和粗糙,新颖性缺乏。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有一部分音乐教师仍然未能及时转变自己的音乐教育理念,依然单纯地按照音乐教材实施一种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策略,教师台上带唱、学生台下跟唱,课堂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参与积极性尤为低下,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而且这种以教唱歌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也并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2]。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唱歌,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乐理知识,强化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总之,就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已经严重偏离了新时期我们所推行的小学音乐教学的本质目的,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甚至还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性作用。2.学生参与性普遍较差。在过去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始终处于一种相互独立的状态,两者之间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整合,由此导致学生参与性普遍较差的局面,进而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的关注,注重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音乐与舞蹈的联合办学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提升其学习参与的积极性。3.音乐教师舞蹈功底较差。目前,在我国小学中的音乐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由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所担任,其专业方向也都是以声乐和器乐为主,虽然少数对于舞蹈也有学习,但舞蹈功底依然普遍较差。小学音乐教师队伍舞蹈功底普遍低下的现状,极大地制约到了音乐教学地融入,因而也对音乐教育与舞蹈教育的有机整合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有机整合策略分析

查看全文

舞蹈表演教学及民族舞教学方式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知识,更注重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及文化底蕴。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民族种类较多,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在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舞蹈。为了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高校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开展民族舞教学,要注重民族舞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符号。针对目前民族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促进我国高校更好地开展民族舞教学,促进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舞;舞蹈教学;舞蹈表演

舞蹈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人文艺术,是一种用肢体语言传达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主要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文化中形成的民族舞蹈也具有多元化特征。民族舞蹈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是我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民族舞教学,加强民族舞教学管理,在民族舞教学中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民族舞蹈能够充分彰显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传递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高校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明确民族舞与其他类型舞蹈的区别,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开展民族舞教学。

一、民族舞蹈的特点

(一)民族舞蹈具有传承性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民族舞蹈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民族舞蹈大多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经久不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民族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其经历了历史变迁,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前进,无论处于何种历史阶段,民族舞蹈的传承性都是不容改变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查看全文

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结合实践

音乐与舞蹈都是艺术,音乐通过各种动听的旋律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而舞蹈则通过轻盈的舞姿向世人传达无声的内心感受,两者的完美结合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享受。小学音乐作为小学的一门课程,一方面能愉悦学生的身心,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从中学到音乐知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舞蹈教学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有层次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各种旋律。因此,如何结合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提高小学的音乐教学效率是当前音乐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小学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乐曲氛围中。当前,很多小学教师都不重视音乐课,仅把音乐课当作一门学生放松身心的娱乐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唱几首歌来敷衍了事,并没有进一步地把乐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专业的音乐知识一无所知。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学生并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缺乏对音乐的鉴赏力,有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可能就会从此被埋没。为了能营造一个浓厚的乐曲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很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2.音乐教师缺乏舞蹈基础

在我国的小学舞蹈教学中,一般都是由音乐教师来担任学生的舞蹈教师,而多数音乐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舞蹈教育或训练。因此,学生并不能从中学到专业、规范的舞蹈动作。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音乐,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拍,将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音乐教师的舞蹈知识不够全面、专业,缺乏熟练的舞蹈技能,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查看全文

合作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时期的教学要明确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过于死板、僵硬的教学方式,大力倡导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合作学习的精神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对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焕发了舞蹈教学的生机与活力。笔者结合自身地教学经验,阐述了在舞蹈教学应用合作教学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如何让合作学习理念更好的服务于舞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舞蹈;教学;意义;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竞争的时代,更是合作共赢的时代。那么,在舞蹈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渗透“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渐被引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团队性以及集体性等特征。传统的舞蹈教学手段极大的遏制了学生自我表现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以学期末成绩为考核机制的教学模式,逐渐弱化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理念的出现为提升舞蹈教学质量水平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值得广大教师的深入探索。

一、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的重大意义

(一)改良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本身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满堂灌”、“一刀切”等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合作学习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氛围,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共赢”的理念。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在探讨、组织语言、归纳等合作环节,实现了自我认识,逐渐形成认知新事物的思维。另外,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与周边同学的差距,在无形当中形成了竞争意识。

(二)提供交流空间。根据中国教育部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普遍缺少一种交流意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舞蹈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技能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及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

教学法在幼儿舞蹈教学的应用

【摘要】德国奥尔夫教学法是20世纪欧洲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该教学法以启发学生天生的音乐性为目的,使学生生活更加丰富,对于生活更具有创造性。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舞蹈教学领域也需要更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对其进行丰富。而奥尔夫教学法就是值得舞蹈教学领域学习及借鉴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主要从分析幼儿成长的特性入手,对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进行探讨,为今后幼儿舞蹈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舞蹈教学;幼儿舞蹈

一、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们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然而,我国的舞蹈教育普及时间较短,一些舞蹈课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而且在舞蹈教学领域,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创新变革者很少。但在其他教学领域,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创新变革者很多,例如德国的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则是在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位创新变革者。所以我国舞蹈教学领域也需要吸收、借鉴更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对其进行丰富,以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20世纪欧洲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的奥尔夫教学法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寻找音乐素材,并提出结构性的要求。奥夫教学法的最终目的在于启发与生俱来的音乐性,丰富他们的生活,享受创意性的生活。另外,在活动方式上,也提出了包括语言、身体活动在内的多样、有创意、自发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对音乐思考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可能性。奥尔夫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中国的学者也对奥尔夫教学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庞婉芳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中通过从本土化引入和价值创造的方面探讨了奥尔夫教学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注重的关键点。[1]周敏在《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陆良第八中学的教学实践做出了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注重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同时在语言、动作和乐器三个方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呈现。[2]奥尔夫教学法虽是音乐教学法,但如果深入分析本质教学变革思想的话,在其他的课程领域也可以使用。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将奥尔夫教学法逐渐吸收并运用到舞蹈课程的教学中,如韩国学者李贤熙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通过创作舞蹈可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作为提高幼儿创意性、提高幼儿发育的授课方案,并且灵活运用能够创造性地表现本质性的创作舞蹈和奥尔夫的节奏感,目的是以幼儿的基础性动作和音乐经验为基础,研究通过创作舞蹈提高节奏感。[3]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身体动作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常见“素材”,因此非常有趣。例如,用有规律的节拍表现内心的喜悦和悲伤。有拍手、拍桌子、跺脚的学生,也有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感情的学生,这一切让音乐学习回归自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也应该保持该教学法本来的教学理念,舞蹈教学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快乐中“发现”舞蹈,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学习舞蹈。对此,本研究以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为研究基础,尽可能地将该理念融入到舞蹈课堂上,进一步对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进行探讨,帮助幼儿开发其舞蹈天性,帮助幼儿舞蹈教师掌握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幼儿成长发育的特征

幼儿期是人类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在幼儿的发育成长过程中,有其独有的特点和特征。因此应该经历更加积极的变化过程。幼儿的发育过程分为身体,精神,社会,语言,认知发展5种。分别探究其特性,对舞蹈教育有着特殊的认识意义。幼儿的身体特点是通过感觉和运动来学习很多东西。幼儿首先是发展大肌肉,因此喜欢不停地活动,所以擅长跑、跳、爬等运动,但是复杂精巧的运动就会显得吃力。而且幼儿的身体特点还有比较柔软,康复速度快。幼儿的情感特点是自由、坦率地表达自己所想和感受,深深地陷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但是幼儿的情感还具有易变性和易感性,所以偶尔会感到不安,会感到恐惧。幼儿的社会特点是和朋友们一起开始社会活动的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抛开自我为中心的行动,通过自己的想法,享受着与朋友们团体的游戏。幼儿的语言特点是具有自我为中心的语言。这个时期的幼儿主要以口语表达为主,语言成长不是通过对知识等经验来成长的,而是通过对具体的事物的好奇心,不断地提出问题,通过对话的语言来发展词汇和句子。幼儿的认知特点是由近及远的,从局部到整体,从片面到全面。开始初步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有所理解,使所有现象都成为好奇心和探索的对象。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的运动功能上。因此,身体运动机能的成长因人而异。虽然在其成长的时期,身体机能发育各不相同,但还是具有规律性的。一般表现出来的运动机能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也就是从离大脑最近的部分开始发展的。也就是说,首先进行的是眼睛运动,头部运动,从臂到手,然后进行坐、立、行走和腿部运动。身体中心部分的运动功能先发育,末梢部分后发育。而运动功能是大肌肉先发育,小肌肉后发育。并且身体所有的肌肉和骨骼都是柔软的,好奇心,冒险心强,敏感性强,并且有较充分的时间,是可以形成各种机能运动的时期。另外,决定幼儿期成长发育的因素还有成长、成熟和学习。后天发展的侧面是学习和环境的关系。成长意味着在身体大小上变化的量的变化,成熟意味着身体的结构性和组织性上虽然更为复杂,但细化后发生的质的变化。从发展的角度看,遗传的素质决定了幼儿的成熟和成长。所以幼儿从出生后,各个身体发育速度都是不同步的,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发育规律。通过了解这些规律,在设置幼儿舞蹈课程时,幼儿舞蹈教师要善于思考并分析幼儿成长特性,并对幼儿舞蹈课程的设置随时进行调整,有效做到因材施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