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21:27: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五保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五保救助先进县构建实施办法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的通知》和《县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县评分细则》的要求,为使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推进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主要内容

1、各级领导重视。县、乡(镇)、村(居)委会各级领导重视五保供养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或方案,县级年中有检查汇报,年未有考评。

2、落实预算资金。县级落实五保供养经费、敬老院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工资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到位,实现应保尽保;敬老院、村级“五保之家”建设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查看全文

五保老人发展交流

**是革命老区,也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敬老院建设和五保供养工作,把它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工作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与管理。在硬件建设上,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全省不断掀起敬老院建设的热潮,为农村最困难的群体营造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的家园。在软件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全省敬老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

一、形成合力,把敬老院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来抓

一是整合资源,群策群力,确保总体规划上规模。为了改变我省敬老院建设与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让困难群体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我省充分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加大投入,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了五保供养“敬老工程”,有重点、分批次地新建、改(扩)建敬老院。我们采取省市县财政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相关部门扶持一点、民政部门补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省级集中三年的福利彩票公益金2亿多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按新建住房每平方米120元,改(扩)建每平方米6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各地政府纷纷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集敬老院建设资金近15亿元,社会捐助资金和实物3000多万元。近三年来,全省共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100所,建筑面积达156.3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0万余张。敬老院居住条件的改善,使五保集中供养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2003年的25%提高到2006年的70%。吉安市、宜春市的集中供养率已达到80%,万安、上高、定南等县达到了85%。

二是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确保配套设施上台阶。为了保障敬老院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敬老院建设“八个一”的总目标(即一块菜地、一个果园、一口鱼塘、一笼鸡鸭、一栏生猪、一片绿地、一个活动室、一个服务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医务室和一个沼气池。各地政府按照总目标,无偿划拨土地、山林、水田给敬老院。目前,全省敬老院总占地面积3万多亩,其中生产基地1万多亩(包括耕地、山林、鱼塘)。新建和改建的敬老院统一添置了新的家具和生活用品,许多敬老院还配备了电扇、电视机。通过对敬老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为老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是树立典型,全面推进,确保整体水平上档次。为整体推进全省敬老院建设工作,我们通过树立上高县敬老院硬件建设典型,宣传万安县敬老院管理服务的好经验,起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应,在全省掀起了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的热潮。各地政府纷纷将敬老院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统一研究、部署和考评,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做到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分院设计,一大批“选址生态化、布局人性化、格调民俗化”的敬老院矗立在赣鄱大地,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以人为本,把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水平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来抓

查看全文

城乡低保五保实施方案

“提高城市、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实现应保尽保”是省委、省政府今年为民办的十二件实事之一。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城市、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实现应保尽保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和《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加强领导、靠实责任、规范操作、落实政策,圆满完成提标扩面工作任务。

二、提标标准与扩面范围

(一)城市低保提标标准:从2009年1月1日起,城市低保标准在152元的基础上提高10%,即15元,达到167元。

(二)农村低保提标标准与扩面范围:从2009年1月1日起,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685元提高到年人均不低于728元,月人均补差不低于52元,将分散供养的五保户、计划生育户和年收入在728元以下的残疾人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查看全文

农村五保对象经验交流

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五保对象的吃、住、穿、用、医、葬问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五保对象的“医疗难”问题,但总体成效不明显。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五保对象患病的比例较大。以肥东县为例,全县8700多名五保对象,大多鳏寡孤独、瘸瞎疯瘫、年老体弱,基本上都已无劳动能力,且40%以上五保对象常年有病,平时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差,心理相对脆弱,因而晚年患大病比例相对较高。

二是基层乡镇自身财力难以解决。五保对象是农村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之一,历来受政府和社会关爱。但由于基层乡镇财力有限,患病的五保对象除一般小病、常见病尚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外,政府对那些因患大病动辄万元甚至一、二十万元以上的五保对象,虽尽力救助,但往往还是杯水车薪,巨额医疗费已经成为基层乡镇较为沉重的负担,大多数基层乡镇明显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三是新农合政策在五保对象救助上存在局限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农村低保对象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由于农村五保对象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对五保对象的救助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般要求“先付后偿”,而五保对象本身就靠救助,难以拿出一笔钱来先看病、后报销;一些患病五保需要到医疗条件相对较好、治疗费用相对较高的县级以上医院就诊住院,但医院等级越高医疗费报销比例越低;又如,受报销用药目录的限制,导致一些必须使用的目录以外的高价药品不能报销;还有一些患病五保不需要住院治疗,但又不得不长期维持治疗,如恶性肿瘤晚期、尿毒症定期透析等,又不能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等等。患病的农村五保对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小病拖、大病抗”的现象。

四是医疗救助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医疗救助资金筹集主要以省、市补助为主。以肥东县为例,2007年省补助医疗救助资金110万元,市补助5万元,该县全年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12万元,其中58万元用于五保对象;2008年省补助医疗救助资金230万元,市补助10万元,该县实际支出医疗救助资金297万元,其中用于五保对象的是123万元。救助资金量显然无法满足五保对象的医疗救助需求。民政部门对五保对象的医疗救助存在“看菜吃饭、量布裁衣”的尴尬局面。

针对上述农村五保对象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五保对象医疗保障难题,使他们更好地享受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结合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笔者建议采取“三放宽、二加强”的方式予以解决:

查看全文

五保对象供养经费通知

为切实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足额列支供养经费,全面实现应保尽保工作目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足额列支农村五保对象供养经费。按照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和发改委《关于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民发〔〕号)和行署《关于转发民政局进一步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署办发〔〕号)要求,将农村五保对象所需供养经费列入年度地方财政预算,并足额予以列支。目前,全有五保对象2434人,其中农区1857人、577人。年,按照国贫旗县年人均供养标准为500元、区贫旗年人均供养标准为800元、其他旗市(区)年人均供养标准为1200元的标准,全年需列支五保供养经费154.32万元。目前,已列入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95万元,仍有资金缺口62.12万元(详见附表),各地要将缺口资金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各地要确保供养经费及时拨付。各地财政部门要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五保对象供养情况,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将本季度所需供养经费一次性拨入当地民政专户。同时,财政部门要将已列入中央转移支付中的专项供养资金一次性拨给当地民政部门。民政部门依据集中和分散供养情况,将资金下拨给敬老院或支付给已签定代养协议的机构。敬老院和代养机构要确保供养经费的专款专用,使分散供养对象能够按月享受生活救助,救助标准不得低于当地农牧民的一般生活水平。供养经费的使用采取报帐制度。

三、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五保供养政策是农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此项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旗县市(区)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足额列支供养资金,不断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我五保供养工作的深入健康发展。各地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五保供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推动五保供养工作的顺利实施。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查看全文

敬老院五保对象管理意见

为切实提高我市五保对象供养水平,确保完成市目标绩效考核规定的我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应达80%的目标任务,现就加强敬老院管理,做好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敬老院管理,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水平

抓好敬老院的管理与服务,着力打造“福寿盈院”敬老品牌,是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吸纳更多五保对象入住的重要措施。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敬老院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供养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成立院务管理委员会,实行院务公开、民主决策。落实院长负责制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确保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责任到人。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财政投入、上级拨付、社会捐赠、自产自用等资金、物资,要按照财务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及时入帐,做到公开透明。抓好环境卫生、饮食服务、治安保卫、行风建设等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做到行之有效、规范有序。二是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管理与服务人员的素质。建立老人健康档案、饮食档案,对不同身体条件的老人实行分级护理,确保老人健康生活。定期组织五保老人开展扑克、象棋、公益劳动等健康有益的活动,为五保老人提供贴心服务,真正让五保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敬老院大家庭的温暖。三是继续打造“福寿盈院”敬老品牌。在敬老院醒目位置悬挂“福寿盈院”标识牌和有关敬老图画、横幅,创造和谐的敬老氛围。抓好环境建设,搞好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整治。抓好院办经济,对菜园、果园等责任到人,加强管理,增加收入,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水平。将工作人员、五保老人的图片制作成展示牌,悬挂于院内,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省、市对我市敬老院星级评定工作,争取中心敬老院全部达到三级敬老院标准。

二、抓好五保对象入住工作,提高敬老院床位利用率

敬老院是提高五保对象入住率的主要渠道。我市现有敬老院26处,设置床位1450张。只要敬老院的床位全部利用起来,就可完成市规定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80%的目标任务。从目前的入住情况看,部分新建敬老院尚未组织五保对象入住,已组织五保对象入住的敬老院入住人数不足,床位闲置较多。未达到要求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创新措施,发挥敬老院对提高集中供养率主渠道的作用,切实提高集中供养率。对尚未组织五保对象入住的敬老院,要尽快落实工作人员和相关设施,力争在第三季度入住五保对象。已经组织五保对象入住的敬老院,要增加入住人数,提高床位利用率。各敬老院要搞好调查摸底,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常住、定期居住、试住等方式,吸纳更多的五保对象入住。市民政局将加大对敬老院床位利用率的考核力度,对敬老院床位利用率达不到90%的,将按要求予以扣分,并取消敬老院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资格。

三、规范五保供养模式,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

查看全文

农村五保福星工程意见

农村五保对象是农村特困群体之一,五保供养工作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五保供养工作。截止20**年底,全省落实五保供养政策的有21万多人,年人均供养标准943元。其中福利院集中供养5.3万人,年人均供养标准1255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部分五保对象供养政策不落实;五保供养经费不能足额到位,部分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供养方式发生了变化,实施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要求日益迫切。为了做好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切实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决定在全省实施农村五保“福星工程”,即通过3年多的努力,基本实现以集中供养为主,分散供养为辅的供养模式,使农村五保户除自愿坚持投亲靠戚和不愿集中供养者外,逐步实现集中供养。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农村五保“福星工程”的有利条件和具体目标

全面实施农村五保“福星工程”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实行以乡镇福利院为主体,以村乡办福利院、民营福利院和养老院等为补充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是可行的:一是通过多年建设,农村福利院已具备一定规模,现有农村福利院1800多所,为推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供养经费有了稳定的来源;三是乡镇撤并、管理区机构撤消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有可供改、扩建农村福利院的闲置资源;四是一些先富起来的村和民营业主,愿意投资以养老为主的福利事业;五是全国福利“星光计划”将重点延伸到乡镇。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具体工作目标是:从20**年开始,用3年或更长一点时间,通过现有乡镇村福利院扩展、闲置资产整合利用、加大投入,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福利院自我发展能力等多种途径,使全省基本实现农村五保老人自愿在各类福利院集中供养,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农民一般生活水平;居住条件与当地乡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相适应,逐步配套建设老年康复娱乐设施,使农村五保对象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二、实施农村五保“福星工程”的步骤和措施

福星工程分三年实施。今年全省进行试点,所有试点单位今年底基本实现集中供养,全省年底集中供养率达到50%左右;20**年全面展开,全省集中供养率达到70%左右;2005年巩固、完善、发展、提高,年底基本实现集中供养目标。具体措施:

1、摸清底数,制定方案。六月底前,以县级民政部门为主,对全省农村五保供养状况进行普查,主要调查所在地可实行集中或分散供养人数,现有五保对象政策落实情况,集中供养可利用闲置资源,经费筹措等情况。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以县市为单位,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集中供养人数和供养资源情况,对福利院建设要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原则上3万人以下的乡镇建1所,5万人左右的乡镇建2所,7万人以上的乡镇可建3所。财力有限、闲置资源不够集中的乡镇可采取一院多点的办法,分点建设,分点供养,统一管理。

查看全文

民政局城乡低保五保对象核查通知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社会救助工作政策,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工作作为重大民生惠民工程抓好抓落实,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对象和保障标准准确,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经研究,决定开展全县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年度核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核查目的

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核定试行办法》,开展城乡低保、五保对象的核查工作,全面了解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检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肃工作纪律,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提高规范化水平,促进全县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工作达到制度健全,资金落实,管理有序,操作规范,服务优良,群众满意的目标。

二、核查范围

2013年月份前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

三、核查时间

查看全文

置点五保村建设方案

**年,**市民政局同意在我县试点修建一批受灾五保户集中安置点(五保村),以解决部分受灾五保老人的住房问题。根据《**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受灾五保户集中安置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渝民发[**]10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全县受灾五保户集中安置点(五保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修建集中安置点为依托,以满足五保户“离家不离村、离户不离土”的养老愿望为出发点,以确保五保老人幸福生活、安度晚年为目的,进一步探索五保供养新途径,努力开创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新局面。

二、建点规划

根据我县各街镇乡五保供养情况,今年规划在大邮路、大铜路、大安路、大荣路沿线街镇乡部分行政村,修建五保供养集中安置点(五保村)17个,具体布点规划由县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和街镇乡研究确定。

三、建点要求

查看全文

农村五保救助工作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根据《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办法规定,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村民的基本物质生活保障。

第三条农村五保供养是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五保供养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列为各级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乡村实施、社会参与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审核和上报;加强对乡镇敬老院的管理;督促村民委员会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