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21:24: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音舞小品:报喜

时间:当代

地点:家中

人物:马大宝-----男,45岁,工人,简称“父”

小宝妈-----女,45岁,厂长,简称“妈”

马小宝-----男,17岁,学生,简称“马”

布景:沙发,电话,茶几,衣架等。

查看全文

透析欧美现代舞

19世纪末,古典芭蕾舞开始走向衰落,一成不变的动作传统和陈规陋习使舞了鲜活的气息和崇高的品味。人们也急欲打破中世纪以来对人体的束缚,无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行为规范,都需要一场革命来应和解放身体与追求自由的呼声。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喧嚣中,艺术家们热衷于回归自然,田园和古代文化,去寻找一种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伊莎多拉.邓肯的出现,掀起了20世纪一场波澜壮阔的人体文化的复兴。她抛却了紧身胸衣和芭蕾舞鞋,穿上了图尼克衫,赤足而舞,从大自然和古希腊文动的灵感。

她提出的“反芭蕾”的口号和灵魂肉体高度结合的宣言,是与当时人们内在需求和时代精神相一致的,邓肯对自然的憧憬,是自然情感对社会习惯的胜利,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如果说邓肯是不自觉、本能地反叛了芭蕾传统,带来了一场舞蹈革命,那么当德国的玛丽.魏格曼、美国的玛莎.格莱姆、多丽丝.韩芙丽出现时,她们就是在自觉地、有意识地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的秩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舞,不仅仅作为一种身体的复兴运动,而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与观点,它是以产生新的动作体系和动作理论,并逐渐成熟为标志,以人类精神的观照为初衷,创造一种个性化、时代化的,以身体动作认知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舞者们穿着日常生活的装束走出了剧场,在湖面、楼顶、街边、美术馆等熟悉的生活景象中创造出“陌生”的视觉环境和听觉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代舞者放松的心态与人格。后现代舞蹈的冷漠、躁乱,却越来越真实地贴近了生活。德国现代舞不象美国那样舞派繁多,随心所欲,而是保留了内省的特质和思考的习惯。这种表现主义的舞蹈风格汲及到美国,对美国的现代舞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0年代,皮娜.鲍希的“舞蹈剧场”的出现,使德国现代舞内省张力达到一个高峰。“舞蹈剧场”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正如她自己所说“令我感兴趣的不是人们的动作,而是动作的内涵。”不受羁绊的动作语汇冷静地表述了真实的人性,使德国现代舞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保持了永不落伍的姿态。20世纪是人类身体全面觉醒的世纪。现代舞从反芭蕾的自由的动作,到情感动机中挖掘动作,到纯动作的实践,到生活化动作的大量参与,归还给人民,成为生活的舞蹈,扮演着一个唤醒身体的使者,而当工业文明对人的身体、心灵重新构成了抑制的无形桎梏时,现代舞成为了一种人的内在需要,它高度地宏扬了个体生命,人们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完成表现的权力、倾述的愿望,感受自我的存在。

从现代舞的欣赏角度来说,适合采取宽容的心态,这也许是针对所有现、当代艺术的一种欣赏姿态。实验性的离经叛道,严肃主题的沉重费解,会象一次过火的行为艺术和没有标点的小说一样令人难以接受。宽容,可以会容纳一些伪艺术,但是宽容可以让人们尝试去接受和理解一个陌生人、一种新的形式。在现代舞中,观众可以领略新鲜怪异的动作形式的冲击、快感,可以在动作与听觉、视觉环境的关系中发现特殊的意识,可以大声咳嗽、提前退场、现代舞让你愤怒、快乐、感动、恶心,就是不能让你无动于衷。请做出你的反应,你的动作。这里谈及的现代舞是以欧美两大发源地为主要对象,而现代舞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本的“舞踏”、朝鲜、中国的“新舞蹈”、以色列、澳洲、非洲等独具特色的现代舞在此都无法一一囊括,但有一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民族和国家的现代舞的存活、发展、壮大最终都是在自己的生活、时代、文化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表达方式。目前当代舞的概念正在逐渐代替现代舞,当代舞比现代舞在时间上和舞种上有更大的宽容度,更加平易近人。现代舞已成为一种固有风格,新一代舞者需要叛逆、法”,现代舞者地都发现了“易”中蕴藏的现代舞审美标准之真义,“变”即是“常”,变化是生存之道,是保持新鲜的秘诀,不断地抛弃一些已有的东西,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现代舞在中国有着宽泛的定义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前所述,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自身的舞蹈启蒙教育中,都曾尊名师学习过地道的西方现代舞。在他(她)们的艺术实践中,葆有与现代舞相通的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同时更强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其中,吴晓邦“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舞”的至理名言和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等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之作,应视为“中国现代舞”的珍贵精神财富。

50年代末~60年代初,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系统的推行他所创建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为走出一条“中国现代舞”的路子,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从古曲中获得灵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也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牧童识字》《足球舞》《花蝴蝶》……等。他的艺术信念依旧,但上述作品的影响却不及他抗战时期的那些舞蹈。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现代舞在中国的探索势渐衰微。

中国现代舞重新崛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日益发展。初期的一批被群众称之为现代舞的作品如:《希望》《无声的歌》《再见吧,妈妈》《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等。从构思到语言模式的突破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和较大的冲击力。但是除了《希望》之外,大部分作品的表现手法仍未脱离具象化地反映具体事件中的具体人物。显然,这并非严格意义的现代舞。此后,上海胡嘉禄推出自己的系列作品《理想的呼唤》《绳波》《血沉》《对弈随想曲》《彼岸》《独白》……从作品的创意到表现形式——语言栽体,似乎可以感觉到编导正向着他心目中的“现代舞”靠近。

查看全文

街舞比赛斗舞方法论文

摘要: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黑人青少年的民间舞蹈———街舞逐渐被世界各地广为流传。随着我国街舞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加入到街舞团体。这对我国的街舞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作为街舞比赛中的亮点和高潮———斗舞,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也是最精彩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街舞最常识的介绍结合总结以往的比赛经验和教训,从中感悟街舞的斗舞技巧。在此作一总结,供广大街舞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街舞;斗舞;技巧

一、了解街舞的发展概况

1.1了解街舞的起源街舞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成今天我们所见的街舞形式经历了旧派嘻哈舞蹈(OldSchoolHip-Hop)和新派嘻哈舞蹈(NewSchoolHip-Hop)两个阶段。街舞源头是美国街头黑人文化,包括音乐、舞蹈、涂鸦、刺青和衣着。美国纽约的黑人社区BRONX于是成为Hip-Hop文化的源头。HIPHOP是源自美国纽约的黑人社区BRONX,由于美国黑人的地位低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在街头、广角通过舞动自己的身体作为展现自己和发泄情绪的场所,逐渐地不经意间他们将生活上的娱乐发展成为现今多样的HIP-HOP文化,发挥黑人独有的特质,如节奏感及歌声进而舒缓情绪和消遣。

1.2我国的街舞发展街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街舞在中国内地以广州、上海、北京三个城市为中心,逐步传播开来。

广州的街舞及嘻哈文化出现较早,并且迅速在全省普及。

查看全文

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在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基础上,以戏曲艺术为基础,进行创造性转化建立的一个新学科,中国古典舞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起步,如今已经形成一套日趋成熟的舞蹈体系。“身韵”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精神与样式,也体现了现代人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对情感表现方式的理解。“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概述

“中国古典舞”这一名词是1950年欧阳予倩先生提出的,当时,这一概念是指京剧、昆曲中的舞蹈,后来,吴晓邦同志在其主持的舞蹈干部运动训练班结业后成立了两个研究组,正式采用了这个概念,从此,“中国古典舞”这个名词就被沿用下来了,它的发展凝结了老一辈舞蹈家的心血,他们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来艺术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叶宁、李正一先后借鉴外来艺术经验整理古典舞教材,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古典舞”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从广义层面来看,“中国古典舞”指所有被古典化过程“化”过了的中国舞蹈;而狭义的“中国古典舞”则指被中国舞蹈界所承认并达成共识的我们今天称为“中国古典舞”的特定舞种。中国古典舞不是从古代直接传衍下来的,但毫无疑问,它是古代舞蹈精粹的集中体现,唐满城先生曾说,说起古典舞,最好不要直接和古代题材、古代生活画等号,应该把二者作为在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有渊源关系的事物来看待。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有比较深厚的历史积淀,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其动作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味。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发展阶段,“身韵”这一名词就已经出现,早期开设的身韵课程称为“身段”课,“身段”一词源于戏曲,它强调身体动作的美感,善于模仿戏曲表演中的舞蹈片段,强调认识身体三面两轴的运动关系。后来,身韵课程被称为“身法”课,“身法”体现了武术中的身体运动原理,强调认知空间运动的规律和特征。后来,“身韵”这一名词出现在报道中,李正一、唐满城老师高度赞同使用这一名词,并将曾经用过的“身段”与“身法”一词改为“身韵”。此后,以戏曲与武术为动作基因的“身韵”一词成为对中国古典舞身体语言进行建构和标示的代名词。“身韵”是对戏曲舞蹈、中国武术的动作样式和动作审美的继承,是中国古典舞动作语言与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舞动作体系的核心。“身”是指身法,“韵”是指情趣、韵致、风格等。“身韵”是身体的韵味、气质和风格,是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总之,从“身段”“身法”到“身韵”的概念的递进发展,反映了中国古典舞在发展中寻找独立空间的过程。

查看全文

广场舞服装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广场舞在我国各地大范围地流行,全国参与广场舞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其中以中高龄人数居多,但中高龄广场舞服装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为此,针对中高龄广场舞现状特点分析。从服装的风格、款式、色彩、面料和搭配等方面,研究中高龄广场舞服装的时尚化设计,力求为中高龄广场舞服装设计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高龄;广场舞服装;设计

2016年11月8日,我国14城共50085人同跳广场舞,创最大规模排舞(多场地)吉尼斯世界纪录。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增设了群众比赛项目,自此,广场舞正式成为全运会比赛项目。《经济学人》于2017年初的《中国开赛———崛起中的中国体育健身产业》研究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广场舞人数约为8000万至1亿人。有观点认为,从人数来讲,广场舞已经成为“中国第一运动”。

1中高龄广场舞

1.1中老年人为主力军。有数据显示,参与广场舞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士居多。其中30岁以下的人占23.2%。30~50岁的占53.3%,50岁以上的占23.2%。中老年人通过广场舞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寻求自我价值和打发闲暇时光的目的。同时,广场舞有着庞大的参与人群,是中老年人体验集体感的新形式,是开展社交活动的新平台,它反映了中老年人群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于健康、审美和自身形象重塑的美好追求。1.2带动银发经济的新趋势。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被称为“银发经济”的老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中高龄人群广场舞的盛行,带动了从广场舞服装、饰品、化妆品、便携音响和餐饮等一系列特殊的消费需求,成为银发经济的新趋势。对于中高龄广场舞服装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2中高龄广场舞的定义与特点

查看全文

面具舞傩舞源流分析论文

一、傩面具文化的发生

1.面具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面具是一种全球性的古老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性质的象征符号。面具是人类思维意识发展和宗教情感的产物,是在史前人类独特的心理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孕育诞生的。它起源于原始巫教和图腾崇拜,同时,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部落战争也是促使面具萌芽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是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也可以说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本能体现。中国的面具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远古的人类出于对神灵鬼怪和大自然的敬畏,模仿性地制作了动物、妖魔等种种面具戴在脸上,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各个角度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趣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延续到今日,在平日的民俗活动中、舞台上和儿童游戏中,依然能看到制作得更加精美的面具,那纯粹是娱乐了。

2.傩面具的出现

查看全文

现代舞时代创作浅论

【摘要】现代舞蹈的生成是艺术家迫于时代的压力对生命有了基本的重视。首先西方舞蹈艺术家掀起一股以舞蹈向自我与社会不断提问的浪潮。西方舞蹈界以打倒偶像崇拜千人千面为创作逻辑。出现反叛逆向性舞蹈技术。这股热浪逐渐渗透和影响着中国一些舞蹈艺术先驱们的思想。于是,现代舞的创作就有了可借鉴的技术基础,中国现代舞自然具备了它发展创作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舞;时代;创作意义

顾名思义,所谓现代直译便是——现在进行时代,驱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时间代名词。那么,现代舞指的是现在流行的动感街舞吗?回答绝对不是。那现代舞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本质而言,我们赞同这样的论点:现代舞是一种观点它是场运动。是不断地以肉体的叛逆去争取人性崇高的自由和民主的艺术动态。

自现代舞不论是训练技术还是创作理念早期被中国舞蹈家带入我国以来。我国舞蹈技术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舞蹈理念上对于创作和欣赏都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国舞蹈界张开了自由的翅膀,不拘谨不小气。当然,对于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视角是每一个舞者应该思考的。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宗教、历史、环境、人文、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的现代舞也就必然基于它们之上。着眼看过来现代舞形式在中国的出现丰满了中国舞蹈的形式,在内容表达上更加直接和通透了。不言而喻,这些都驱动于先驱们视现代舞创作为生命的意义,不论西方的还是中国的。

提到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创作不得不从西方现代舞先驱的创作的伟大意义说起……

现代舞起源于法、美、英等西方国家,它们有着从先驱者—奠基人—继承人—新先锋派—新生族最后到世纪末人这样一个阶段性历史的发展。它们并非类型化、程式化而是另辟出新、千人千面的发展。这些舞蹈家们成功的踩着时代的脚印再步前辈的后尘搞着打倒偶像崇拜的舞蹈艺术。现代艺术具有阶段探索和实验性的特征,现代舞更是如此。也就是说现代舞的历史是个性话的历史,存在着艺术家个人独立色彩。具有舞者真实揭示某种基本真理的功能。

查看全文

萍乡傩舞评析论文

【摘要】萍乡傩舞的宗教诉求是为了娱神祈福、驱邪纳吉,但客观上,萍乡傩舞又体现了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文化元素,对人们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傩文化;萍乡傩舞;宗教诉求;健身价值

江西萍乡傩舞是世界傩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戴着面具跳舞的傩舞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多年来,专家学者们已从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戏曲艺术学等多个方面对萍乡傩舞等傩文化活动进行了研究、发掘和整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本文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萍乡傩舞的宗教色彩已不断淡化,由古代专门的宗教祭祀逐渐演变成既娱神又娱人,甚至已衍变成了娱人为主、娱神为辅的民间艺术和民俗体育活动。如果撇开其祭祀宗教成分,萍乡傩舞本身所蕴涵的民俗体育健身价值更值得深入研究和发掘。

一、萍乡傩舞的宗教诉求是为了娱神祈福、驱邪纳吉,但客观上,其表现手段却体现了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文化

萍乡傩属军傩,与其它地方的傩相比较,傩戏与傩技的成分并不多,但“武”味很浓。萍乡傩舞多用刀枪剑戟,列队作战的形式。萍乡傩舞历来是“泥脚舞”,即由农民业余表演,动作并不复杂。虽然据萍乡老傩艺人介绍和现有傩队的表演情况看,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分化,萍乡各地傩舞的表演形式和节目有所不同,但都包括旋转、踢脚、探身、翻身、劈叉、圆场等身体动作或戳枪、举枪、抱刀、拖刀、砍、削、刺、扫、劈等具有明显武术器械运动特征的动作。表演时配合各种音乐或节奏进行,套路清晰,组织严密,动作轻重缓急有序,身体节奏快慢强弱得体。

过去,巫师企求通过这种手舞足蹈的身体舞动作为通神的基本语汇以达到娱神纳吉、驱鬼逐疫的目的。现在,跳傩人通过傩舞不仅传承着古老的宗教文化,更是一种娱神且娱人娱己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一举一动、一招一试,实质上都是一种体育练习,客观上体现了以健身活动为目的的体育文化。并且,用现代体育理论来分析,跳傩者在通过傩舞这种运动形式企图为人们除灾降福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和改善了自身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锻炼了自己的心肺功能。总之,跳傩者通过自身的身体舞蹈活动,客观上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

查看全文

我国民间舞研究论文

一谈起舞蹈技巧,有些人认为这应该是搞古典舞的人去研究的课题,与民间舞无关,因而不屑一谈;有些人则认为中国民间舞的技巧等同于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无外乎那一套“跳转翻腾”,因而不值一谈。这两种说法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思索欲望。作为一名从事中国舞教育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将关于民间舞技巧的一些问题弄清楚,谈明白。

一、中国民间舞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技巧

我们可以从中国民间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来分析和寻找答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在此,我不做全面地分析和介绍,只想着重地分析一下已被舞蹈学院纳入必修教材的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中的技艺性舞蹈。

1.汉族

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

(1)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查看全文

古典舞身韵特征研究论文

一、形

1.形的概念

形指外在直观的体态或动作,它表现为万千的体态和变化的动作以及之间的连接。“形”是艺术表现形式最基本的特征,没有“形”就失去了表现艺术特征最直接的媒介。所以“形”在身韵当中的作用是基础也是最原始的。

2.形的特征

(1)“形”的艺术特征在于“拧、倾、圆、曲”的基本形态和舞形姿态

不管是造型或者是动作都是在“拧、倾、圆、曲”的基本形态和舞形舞姿下完成的,所以是这些细小的特征给“形”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表情”。平时我们所做的造型基本上都是通过身体各部分的拧倾,形成不同角度的配合,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造型。身韵当中的动作轨迹大多以划圆为主,人体的运动路线都是以呈现圆或圆弧,强调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线;而身韵的“形、神、劲、律”四大核心特征中的“形”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身韵中“形”的特征,一是指“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轨迹;二是指动作呈现“拧倾圆曲”的外部形态特征。另外,舞蹈的生命力不单单只是停留在静止的“形”上,而是在于运动的过程上定位为“圆”的艺术,“形”离不开运动中的“圆”和“游”这两个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