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9:40: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我国金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析我国金融监管
在WTO的众多协议中,直接涉及金融业的有1994年4月15日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及1997年12月13日在日内瓦达成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FSA),前者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后者于1999年3月1日正式生效。GATS所确立的种种制度将迫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尚未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和地区在金融领域“更多地参与”和“逐步自由化”。《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要求签约国取消或减少对外国金融机构的各种限制,旨在消除各国长期存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业的贸易壁垒,确立多边的、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的规则和政策。我国加入WTO后,便意味着我国金融改革必然要进一步深化———放宽限制、开放市场,这将直接冲击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传统的金融监管不仅要收缩和废弃那些不必要的、多余及过时的管制,而且金融监管的新任务将更为艰巨。
一、监管定位:放松管制与强化监管并重
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诸如对利率、汇率、信贷等方面实施了较严的管制,特别是针对外资进入的监管还远未达到GATS及FSA的一般要求。我国加入WTO时,必须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完全的市场进入许可和国民待遇,并且公布通过具体措施来对金融企业放松管制和开放金融市场的计划时间表。这就促成了我国金融监管走上了放松管制之路。事实上,各国推行的金融体制改革都有放松管制的趋向。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不力、效率低下、该管的尚未管起来等流弊,倘若将此置于放松监管的背景下,势必导致金融危机的不可避免。为此,强化监管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又一基调。处理好放松管制与强化监管的关系甚为关键。强化监管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强化监管是以放松管制为基础的,强化监管并不是把放松了的管制又管起来或管得更严,而是强化那些不应放松和本应管而尚未管的监管;其二,强化监管要突出监管的重点,使强化了的监管能顺应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的需要;其三,要在监管的手段、措施等方面下功夫,以保证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二、监管主体:加强和完善主体自身建设
我国目前的金融业法定监管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三个。虽然三个法定主体均已成形,但是仍然有许多局限性,以致现有监管无法有效实现。为适应加入WTO后强化监管之需要,应在完善监管主体自身建设上下功夫.首先要改进现有法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制度,塑造真正具有独立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其次,加强监管机构的队伍建设,提高监管的专业水平。金融监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当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实力雄厚,业务创新不断,加大了监管工作的难度,因此高水平的监管队伍至为重要。再次,为弥补法定监管主体的局限性,我国应致力于补充监管主体的建设,即建立金融同业公会。金融同业公会在法国、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及我国香港地区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国完善同业公会自律机制更为必要,一则可以借助同业自律补救现有法定监管的不力,二则可以同业公会促进法定监管主体改进和完善监管,三则可制约和防范法定监管主体的滥用权力。此外,为保证法定监管主体监管的有效,应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机构及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监管方法:突出方式方法的多元化、现代化
我国金融转型途径
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这一历程伴随着金融转型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的问题,而中国经济则面临着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这些变化已经并正在对中国金融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从金融领域来看,全球银行业发生着深刻变化,监管机构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为此,中国金融业不仅要关注宏观经济的新形势,而且还要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监管变革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整合。中国必须抓住全球金融转型的机遇,直面自身一系列瓶颈性难题,坚决踏上金融转型之路,以期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转型的路径,在“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并根据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将金融转型的路径划分为: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进化发展阶段(危机期→后危机期→完善期)→高级发展阶段(参与期→共同期→直接期)。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浅析我国WTO金融监管
在WTO的众多协议中,直接涉及金融业的有1994年4月15日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及1997年12月13日在日内瓦达成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FSA),前者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后者于1999年3月1日正式生效。GATS所确立的种种制度将迫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尚未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和地区在金融领域“更多地参与”和“逐步自由化”。《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要求签约国取消或减少对外国金融机构的各种限制,旨在消除各国长期存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业的贸易壁垒,确立多边的、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的规则和政策。我国加入WTO后,便意味着我国金融改革必然要进一步深化———放宽限制、开放市场,这将直接冲击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传统的金融监管不仅要收缩和废弃那些不必要的、多余及过时的管制,而且金融监管的新任务将更为艰巨。
一、监管定位:放松管制与强化监管并重
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诸如对利率、汇率、信贷等方面实施了较严的管制,特别是针对外资进入的监管还远未达到GATS及FSA的一般要求。我国加入WTO时,必须为外资金融机构提供完全的市场进入许可和国民待遇,并且公布通过具体措施来对金融企业放松管制和开放金融市场的计划时间表。这就促成了我国金融监管走上了放松管制之路。事实上,各国推行的金融体制改革都有放松管制的趋向。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不力、效率低下、该管的尚未管起来等流弊,倘若将此置于放松监管的背景下,势必导致金融危机的不可避免。为此,强化监管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又一基调。处理好放松管制与强化监管的关系甚为关键。强化监管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强化监管是以放松管制为基础的,强化监管并不是把放松了的管制又管起来或管得更严,而是强化那些不应放松和本应管而尚未管的监管;其二,强化监管要突出监管的重点,使强化了的监管能顺应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的需要;其三,要在监管的手段、措施等方面下功夫,以保证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二、监管主体:加强和完善主体自身建设
我国目前的金融业法定监管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三个。虽然三个法定主体均已成形,但是仍然有许多局限性,以致现有监管无法有效实现。为适应加入WTO后强化监管之需要,应在完善监管主体自身建设上下功夫。首先要改进现有法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制度,塑造真正具有独立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其次,加强监管机构的队伍建设,提高监管的专业水平。金融监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当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实力雄厚,业务创新不断,加大了监管工作的难度,因此高水平的监管队伍至为重要。再次,为弥补法定监管主体的局限性,我国应致力于补充监管主体的建设,即建立金融同业公会。金融同业公会在法国、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及我国香港地区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国完善同业公会自律机制更为必要,一则可以借助同业自律补救现有法定监管的不力,二则可以同业公会促进法定监管主体改进和完善监管,三则可制约和防范法定监管主体的滥用权力。此外,为保证法定监管主体监管的有效,应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机构及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监管方法:突出方式方法的多元化、现代化
我国金融改革的思考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金融体系的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需求不匹配。一方面,多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缺乏投资渠道,涌入房市、债市、股市引发泡沫和动荡,或是进入政府融资平台或大型国企,政府债务和产能的过剩;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性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一方面与我国自身的经济结构有关,同时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央提出金融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改革方向。在具体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时,需要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经济、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选择合理的窗口期,平稳有序地逐步推动。
一、非充分市场化导致结构失衡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三大金融现象,即流动性短缺、债务风险和汇率问题。然而金融是表象,所代表的却是深层次的经济层面问题,也就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系统性和全球性问题。按照即期汇率折算的中美两国的货币发行量(广义的货币M2)指标计算,自2009年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币发行国,这意味着我国的资金总量并不少,然而市场上曾经在2013年时候出现了流动性短缺,这与我国货币发行规模明显存在着分歧。过去一段时间,国内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跷跷板”转向金融,资本市场泡沫化。2014年5月开始,我国股市由熊转牛,开启了短暂的牛市进程。2014年下半年开始债券市场回暖,债券发行规模稳步攀升,截至2015年9月,以美元计价的本币债券发行规模达到5891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6.2%。然而,股市回暖,债市持续蛮牛走势,依旧没有改变我国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由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传导出现阻塞。当经济下行倒逼货币政策放松时,银行间重组的流动性无法传导至实体经济,在银行间市场形成了流动性“堰塞湖”,推高了资产价格。同时资产价格的大幅走牛也分流了实体经济资金面,给经济带来下行压力。这样一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跷跷板”效应又持续自我强化。而当金融市场“堰塞湖”压力越来越大,则引发崩溃的危险,股市5000点后的股灾、实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新机制后的人民币汇率大跌,均与金融市场“堰塞湖”有关。金融市场不缺钱,而实体经济难融钱,这种现象反映出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在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两个方面:从对内结构来看,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融资渠道,资本市场整体规模偏小,且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的发展滞后,加之长期以来我国还实施利率管制以降低大型国有银行的融资成本,未充分市场化的利率水平和银行业的严格准入使得信贷市场的“信贷配给”现象普遍存在,堵塞了向企业输送资金的渠道,阻碍了金融服务的发展,信贷资源向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聚集。从对外结构来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依靠外需拉动,而在缺乏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下,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而巨量的外汇占款不断增加国内的货币供应。因此,我国金融市场主要的问题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价格的非充分市场化,一方面金融机构的严格准入使得资金缺乏进入实体经济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利率和汇率非市场化人为扭曲了资金的价格(利率是资金的国内价格,汇率是货币的国际价格),从而造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失衡。即: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的货币和缺乏弹性的汇率政策形成的大量外汇占款共同导致了近几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推高了社会总体债务率。但由于我国是以国有银行为主和利率管制的金融市场,资金一方面选择大中型国有企业、政府基建和房地产等流通性较低的领域,另一方面涌入房市、股市、债市、汇市等金融市场。而中小型、创新型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融资渠道或融资机制,依然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难题。
二、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重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方面:落后产能过剩,科技创新不足,经济增速减缓;金融方面:社会债务率较高,贷款不良率上升,如继续加杠杆则负债率高企难以为继,而如降息或美元加息,则面临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金融调控面临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金融改革既急迫也需谨慎。然而金融改革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业的改革和推进需在确保平稳的前提下,有序地推进。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做好充分准备,选择合理的顺序和恰当的时机。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改革,一方面要改革国有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体系;另一方面是积极构建非银行金融机构,激发市场创新,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这种融资体系固然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第一,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能够对资产的期限进行转换,向企业提供流动性,但更多的是存在“信贷配给”问题,妨碍了企业的创新。第二,银行主导的融资体系存在着垄断价格、买卖价差等劣势,不利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发现。第三,由于我国银行系统过于庞大,导致风险分散的成本较高,“大而不倒”的银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因此,当前最主要的应对方案是逐渐将银行主导融资体系转变为市场为主导的融资体系。我国应当建立起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券商、保险、基金、信托和农村、城市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租赁、汽车等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小型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元金融机构并存竞争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样才能使金融市场对资金的配置功能发挥到极致,改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当前,我国可鼓励积极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设,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但金融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稳定的重要行业,也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既要充分挖掘市场的创新力,同时对于各类金融创新要把握金融本质,守住风险底线。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方式,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不同类型的风险收益投资渠道。以股权市场为例,对于成长期并且资本规模较小的企业,比较适合在创业板上市融资;对于成熟期且规模较大的企业,适合于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首先,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发行审核制度,加快上市进程。重点关注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科技含量、获利能力和成长潜力,适当放松财务指标要求,降低门槛,并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发行上市设立“绿色通道”。其次,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非上市企业股份转让途径,可以积极采用拍卖、竞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最后,建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之间的转板制度,使得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中融通到资金。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监管水平和对投资者的保护。资本市场融资是由投资者直接向企业提供资金,没有金融中介、没有资产抵质押,投资者处于完全的弱势地位。因此,资本市场制度的核心是要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要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才能激发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的信心。金融业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加,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监管的复杂程度必然会大大增加。而随着各类管制的放开,金融监管、调控的方式也将发生改变。例如,随着股票市场的扩容,上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质量更加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有更加严格、完善的信息披露以提供给投资者准确、及时的参考。而随着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监管当局则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金融市场状况,并通过更加及时、更高频次的市场操作来对市场利率进行有效的引导。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大、创新、融合,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性质也越来越难以明显区分,尤其是新兴的金融机构,因此,金融混业监管越来越具有必要性。一方面混业监管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创新,便于监管机构的管理。另一方面混业监管也有利于监管机构整体上的金融调控和风险防范。因此,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放开管制,恰恰不是放开监管,而是要加强监管,提升监管水平。
作者:纪飞峰 单位: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
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了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工作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重要性凸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来改进措施,最后对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改进方法的重要性展开了分析,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金融不良资产评估;问题;措施;重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加大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速度,四大资产管理企业都做出了重要的努力,资产评估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现阶段该领域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缺陷,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我国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1.1评估咨询对象分散性强
评估咨询业务通常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委托,这部分业务评估咨询的目的相对特殊,对评估咨询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偏远地区通常是我国大部分评估咨询对象所处的位置,在获取评估咨询的现场资料过程中难度较大。这种分散性强的评估咨询对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质量。据有效数据显示,现在被接受的不良资产在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当中,仅仅是全国不良资产总数的1/3左右[1]。例如,在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当中,14000亿元的不良贷款被收购于我国商业银行当中,用户数量约为250万。而其中,乡镇级农村地区是这些不良资产存在的主要位置,并且,在资产户数总数当中,70%以上都是10万元以下的资产户。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呆滞贷款以及呆账贷款都给予了此项工作较高的难度。这种较强的评估咨询对象分散性导致相关部门在展开评估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对丰富而详细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的应用。根据国际上的传统做法,三年以上的逾期,将对债权评估值进行归零处理,在不满三年的逾期当中,逾期越长资产减值幅度越大。那么我国多数资产管理公司都将产生大量的呆账,无法同实际处置的债权价值相符。
我国金融监管问题探讨
从关注资本制度的顺周期特征,到逐步引入反周期机制和相应的工具,完善反周期监管措施以提高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自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先后发表了三个重要的监管指南,都与调整金融监管从顺周期监管向反周期监管转移有关。
扩大监管范围,减少监管豁免,强调全员监管为降低监管豁免对金融危机的深度和规模的影响,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已就加强金融监管、扩大金融监管范围达成了共识。美国政府认为,所有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严重风险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受到严格监管。因此,应将监管范围扩大到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企业,除银行控股公司外,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也将被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围。而欧盟则认为,混业经营的银行体系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自我膨胀,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承担主要责任,必须强化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
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成为共识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来看,在2009年4月举行的G20伦敦峰会上,与会成员国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将金融稳定论坛扩展为金融稳定委员会,并赋予后者更强的制度基础以及促进金融稳定的更宽泛职能。同时国际国币基金组织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个以G20为重要平台,以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主要支柱,以国际证监会组织、巴塞尔委员会、八国集团等为主要辅助的国际监管合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而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危机爆发以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呼声高涨。欧盟和美国的改革方案都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加以强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密切协作成为各国的共识。
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的金融监管也慢慢和国际接轨。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受到的主要冲击在于外需下滑带来的出口需求下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金融监管没有问题,相反,为了履行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金融市场也需要逐步对外开放。在这种背景下,审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金融监管框架不完善虽然我国金融监管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环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调整自己的金融监管体系,何其相比,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显得不够完善。首先是宏观金融监管执行者的定位问题。央行的目标定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的规定是:央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但对于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监督又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承担,这种目标与手段不平衡的现象不利于宏观监管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宏观金融监管在跨行业维度上的问题。这主要在于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大规模开展混业经营,同时又有很多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同质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跟不上金融市场的变化,导致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三是宏观金融监管在跨时间维度上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本要求缺乏动态性监管和逆周期性监管。
浅析我国金融经济增长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然后解析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同时对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作了综合评价,最后对中国金融业进一步进行金融深化的“拦路虎”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以致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金融约束;经济增长;金融创新
一、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最早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都认为金融抑制妨碍了储蓄投资的形成,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他们提出的金融深化,其实质就是放弃政府对金融领域的过度干预和保护,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优化金融结构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正的投资、就业、收入和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建立起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的基本政策是实行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现在被概括为3P自由化,即价格自由化、产品自由化、参与自由化。
但在实践中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银行恐慌与倒闭,使人们对赞成金融自由化的一般论点产生怀疑。实际上,1994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导致东南亚以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萎靡不振,无不与过度金融自由化有关,金融自由化理论及其主张日益受到怀疑与批评。此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对立理论——金融约束论由斯蒂格利茨等人提出,但是通过透析该理论我们不难发现,金融约束实质上是在一国金融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而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前期准备,因此这两个理论并不矛盾,它们都是金融深化的途径和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后,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在其《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并就评价金融深化的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标:(1)货币化比率(M2/GDP);(2)金融相关率,是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3)金融资产的多样化,是社会融资方式变化发展的标志;(4)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是金融深化的另一特点,这是金融资产增长和金融市场扩大的主体;(5)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已发展为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
我国金融创新现状
一、金融创新的涵义和作用
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创新”,只要出现在金融领域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活动,都可以认为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业务、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手段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创新。
金融创新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从本质上说,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的金融系统难以适应新的需要,于是改革创新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的创新浪潮就是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背景下出现的。从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创新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为了规避风险,增强安全性。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复杂化,使得引发商业银行资金安全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加,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政策风险等诸多因素使得资产价格波动不已,这就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想尽办法通过创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规避各种风险,力求资金的安全性。
第二,为了满足客户和自身需要,增强流动性。对金融业来说面临各种客户,他们对资金和金融工具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金融业研发许多创新理财产品和流动性不同的金融工具,在为客户提供盈利的同时,又满足客户的资产流动性需要。
第三,为了适应竞争,增强收益性。金融机构间业务交叉越来越明显,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各金融企业必须重视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争夺市场。在这种环境下,为实现利润增长,金融机构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以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我国离岸金融监管论文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WTO过渡期的临近,我国大陆经济发展已对离岸金融服务提出了巨大需求,离岸银行已在国内开展了16年,有必要从理论指导和政策操作层面全面系统地探讨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的监管问题。
一、国内离岸金融市场已初见端倪
1989年5月,招商银行在深圳率先获准开办离岸银行业务,开启我国离岸金融服务先河,其后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及其深圳分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相继获得离岸银行业务牌照,离岸金融市场在深圳开始发育。1998年年底,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银行离岸资产质量恶化,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叫停了所有中资银行的离岸资产业务。2002年6月,央行全面恢复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离岸业务,并同时允许交通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开办离岸业务,上海开始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尽管不少地方政府和其他商业银行对离岸业务抱有极大的兴趣,但央行至今只对上述四家中资银行发放了离岸银行业务经营许可证,且在管理上均是按“试点”和“试验”的标准进行审慎监管。
上述四家银行能全面经营离岸银行业务,为我国“全面持牌中资银行”,负债规模在15亿美元左右。目前,工行深圳分行、农行深圳分行、广东发展银行及其深圳分行只被许可从事离岸负债活动,即有限持有离岸业务牌照或持有“半块牌”,负债规模加总大约在15亿美元左右。除中资银行外,在大陆可为非居民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还包括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和部分合资银行(如华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外资银行国内分行大多数以所谓“全球服务”的名义即“国内接单,境外处理”的方式,通过内部电子系统为非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2004年年底,国内外资金融机构的外币存款余额近90亿美元,假设非居民存款相当于在岸外币存款的1/3,则离岸存款约有30亿美元,再加上中资银行的33亿美元,我国大陆的离岸存款规模在60亿美元左右,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主要集中在深圳和上海两地的新兴金融市场,不能不引起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发展国内离岸金融市场的客观性
离岸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有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企业(主要表现为国际商业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Company,简称IBC)、境外金融机构和一些政府组织。其中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是非居民个人和IBC,这些个人和企业通过离岸金融市场运作其投资和贸易活动。离岸金融服务于离岸商业运作,离岸商业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离岸金融的发展。
我国金融国际化论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金融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同时作为管理商品经济的一个基本手段,必然要随正逐步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一道走向世界。
一、金融国际化内涵
所谓金融国际化就是指金融活动超越国界,从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其具体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业务的国际化,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等方面。
1.金融机构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业在海外广设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网络。在对等的条件下,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开放本国金融市场。
2.金融市场国际化指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成一体,使国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使国内资金在更广阔的市场上优化配置,同时吸收利用国外资金,参与国际资金大循环。
3.金融业务国际化指国内金融业务向外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从传统的地区性业务,如存款、放款、投资,只不过其规模、性质和对象已有显著差异。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我国农村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