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9:33: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我国加工贸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我国加工贸易初探
内容摘要:国际分工已深化到产品内分工阶段,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产品内分工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与机制,探讨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原产地规则、加工增值率增长缓慢和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衡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指出加工贸易战略调整的方向在于立足中国静态比较优势,继续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贸易;努力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附加值加工环节;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提高加工增值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原产地规则
产品内分工概念
“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现象(田文,2005)。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完成。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通常被用来解释产业间分工现象,对于产品内分工该理论依然适用。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产品内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产品的价值链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劳动密集环节、资本密集环节和技术密集环节三种,各国依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在不同环节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相应占据产品价值链上其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高越,2006)。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来实现,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又可以通过纵向延伸方式来建构,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
可用通过一个简单的2×2模型说明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原理。假设有甲、乙两个国家,甲国资本较丰裕,乙国劳动力较丰裕。假定X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它的生产需经X1、X2两道工序完成;X1是劳动密集型工序,X2是资本密集型工序;不考虑服务成本。在工序空间上不可分离的情况下,无疑X产品将在甲国生产;而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情况下,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工序会被安排在具有相应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因此X1工序将在乙国进行,X2工序将在甲国进行,X产品最后的组装也将在乙国进行。显然,这大大降低了X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工和贸易对甲乙两国都是有利的。
我国加工贸易特点
一、我国未来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对策
(一)实现由传统加工贸易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
面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国际国内环境,实现由传统加工贸易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我国加工贸易战略目标定位的重点。首先,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为适应未来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需要,我国应当主动在较低层次产业上扩大互补性贸易分工,在深层次产业上进一步深化产业内部贸易。其次,要实现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长加工贸易的加工链条,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最后,要结合西部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我国的地区经济布局,把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向广大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区转移。
(二)境外加工贸易将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
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家往往有两种背景,一是国内资源匮乏,二是经济刚刚起步或正处赶超阶段。我国属于第二种情形,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也是一个后劲十足的大国。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要谋求的是未来的大国地位,要真正的赶超发达国家,除了重视一般贸易外,还要积极地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三)鼓励外资进人上游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
(1)走向贸易强国的差距
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对外经贸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一个对外经贸强国。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的目标应当是从一个对外经贸大国发展成为对外经贸强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现时还有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中国出口产品和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不大,加工贸易占半壁江山,造成贸易条件不利,中国必须提高外贸竞争力,而加快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改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则是重要一环。
我国出口高速增长的主力军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的大幅度攀升和结构的改善已经起着主导作用,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7年的41%上升到2002年的52.2%,同期,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70%上升到85%。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量的贡献度已经由“九五”期间的47%上升到2001年的81.7%,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47%上升到了2002年55.3%,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例更高达88.6%,2003年上半年中国高新技术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到了89.5%。这与世界贸易强国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情况大相径庭,表明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能力及其增长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发挥。
我国贸易结构不发达,国际竞争力需要大力提高。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有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转变。而一国欲从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应使本国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在结构上,我国出口商品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比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来说,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力。目前,由于加工贸易已占我国对外贸易的较大比重,总量层次上的贸易结构难以反映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一般贸易进口结构和一般贸易结构出口结构能更好地反映贸易结构的发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2)走向强国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保护手法更加隐蔽,主要出口市场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壁垒不断加强,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案件不断,上述因素均加大了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将进一步限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技术壁垒作为一种外源性的贸易限制措施,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的武器。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减少国际市场份额、市区贸易机会、退出贸易市场、损害企业信誉等不利影响,对我国出口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中国自1996年以来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产品遭遇反倾销几乎涉及所有出口产品类别。2001年,中国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数占当年全球案件的15%,2002年则上升至17%,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案件为36起,列全球首位。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前三季度,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中国产品提出的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超过了42宗,涉及金额超过10.7亿美元,贸易专家还预测,依此形势下去,我国贸易纠纷将随之达到高峰。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试析论文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总体发展情况
1978年8月,广东省签订了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在珠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珠海海鲜宪州毛纺厂,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了。到2008年的30年间,加工贸易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11.31亿美元扩展到2007年的6177亿美元,增长546倍,从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跃升到50%以上;加工贸易进口总额从1981年的15.04亿美元扩展到2007年的3684亿美元,增长245倍,从占我国进口总额的6.8%跃升到38.5%以上;2008年1-10月,加工贸易出口累计5709.1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47.5%,加工贸易进口累计3283.4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额的33.3%。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一种主要方式,它对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和内容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
(一)加工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可分为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是一种盈利较小风险也较小的加工贸易方式,仅得到一点工缴费,而进料加工是一种盈利较大但风险也较大的加工贸易方式,必须自购料件、自销产品、自负盈亏,因此要承担价格风险和销售风险。但是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没有所有权转移,而进料加工拥有产品的所有权。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以进料加工为主。正是由于加工贸易从来料加工向进料加工的演变,使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制成品贸易为主。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以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相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及非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环节为主,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二)加工贸易区域结构。由于沿海的区位优势,中国最初的加工贸易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占了加工贸易的97.5%,而中西部21个省区市只占加工贸易的2.5%。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在中西部也逐渐发展了起来。主要因为对外开放的政策向内陆地区推进,国家加强了对中西部产业的扶持力度,并给予了优惠的政策支持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此外,西部地区具有发展加工贸易的特有的优势,有充裕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中西部地区借助沿海沿边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的趋势,发展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
(三)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主要以加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到80年代后期,由于以进料加工方式为主,因此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大;90年代中期以来,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迅速增长,2008年1-10月,机电产品出口额已达69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350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促进并带动了高新技术在我国出口产品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现已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文献已对加工贸易的兴起以及在我国开放经济中的作用做了细致地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下文简称《十五纲要》)。加工贸易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以及实现的目标应服从于并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已制定《十五纲要》,这是今后五年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因此,加工贸易的发展及政策调整也应以此为指南。本文将以《十五纲要》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对现行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剖析,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作出建议。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已经加入WTO,这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变,也有不利的改变。为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我们在制订一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入世”的研究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贸易方式”。“加工”属于“中间在内”环节。它是东道国投入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对进口投入要素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它表现为国际分工。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两头在外”。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从国际市场购入,加工制成品应全部出口。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利用“加工贸易”这一贸易方式,往往实行相关的政策措施,对原材料等中间品的进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进行必要的管理,所实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励性的,特别是确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贸易对本国的经济、外贸发展有着其他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加工贸易的研究与对其相关的政策探讨总是无法剥离的。因此,加工贸易是由“进口——加工——出口”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成其为加工贸易。本文将按照这一框架,分别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这三个部分的政策划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确的,一项政策会影响三个环节。但就我们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这种不精确并不十分紧要,因而我们在文中并未严格拘泥于这种划分。而分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论述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我们基于加工贸易的内在运行机理和各个环节的突出问题来讨论相关政策,从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议更具有针对性。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我们认为,我国加工贸易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的确立,应紧紧围绕《十五纲要》制定的总体战略目标来进行。根据加工贸易本身的特性及作用,《十五纲要》中所涉及的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出口等问题值得我们在考虑加工贸易政策时重点注意:
1.关于就业。大力发展和鼓励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然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从事的大多仍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加工,应该说这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实现《十五纲要》提出的有关就业的目标,有必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因为,首先,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出口贸易的扩大;其次,以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备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换言之,要扩大出口,我们所能依赖的,就是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永远停留在为跨国公司当加工装配车间的阶段,相反,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建立营销渠道,积累资本,努力将出口产业升级至更高的技术层次。但是,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前,作为一种过渡,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积累资金、技术包括经验都是完全必要而且必须的。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建议论文
一、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
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将“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视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问题(参见表1)。
(二)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
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已成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焦点问题。深加工结转政策涉及面广,据调查,山东约25%,江苏、浙江约40%,福建、广东约60%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需要深加工结转后再出口(《关于研究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据海关统计,2000年深圳市80%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20%;苏州市21%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12%。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抓住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有利机遇,积极调整政策,使我国贸易迅速发展,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多年来,加工贸易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量”和“质”上有了很大的飞跃。
关键词: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双高”阶段问题
实践证明,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和地区(香港)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初期,都在自己国内或地区内设立出口贸易加工区,开展加工贸易与补偿贸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抓住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有利机遇,积极调整政策,使我国贸易迅速发展,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多年来,加工贸易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量”和“质”上有了很大的飞跃。
一、来料加工阶段
为了抓住以我国香港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机遇,1978年6月我国制定了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有关政策。来料加工业务首先在广东、福建等省市开展起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来料加工开始向沿海其他地区乃至内地迅速扩展,加工工厂近3万家,加工商品品种成倍增加。1980年~1987年,来料加工进出口从13.3亿美元增至116.71美元,年均增加36.4%,在全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3.4%上升到1987年的14.1%。
来料加工又称“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广义的来料加工包括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它是指由一国客户作为委托方提供一定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由另一国的被委托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由对方处置,被委托方按照约定收取费用作为报酬的贸易方式。来料加工发挥了我国的生产潜力,补充国内原材料的不足,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发展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增加就业机会,繁荣地方经济。
论改进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一、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机构设置不尽规范。根据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下设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的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工作,财
一、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演变
我国对加工贸易一直实行由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合同、海关备案并进行实际监管的管理模式。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演变: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加工贸易处于成长期
加工贸易占全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不大。企业取得订单、签订合同后向外经贸主管部门申请批准,海关凭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批件核发手册,企业凭手册进口料件,生产成品后出口。海关以手册、进出口报关单、核销表等为依据核销结案,并结合下厂核查、核销加强实际监管。合同的登记备案、核销均为手工作业。
(二)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加工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分析论文
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推动的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加工贸易成为全球化产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升级成为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劳动密集环节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环节逐步提升的过程。由跨国公司推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切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便捷路径。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国际趋势
(一)跨国公司战略的改变与产业的全球化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缘或者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难以应对,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单一的独立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职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专业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便建立起来。在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中,各国生产能力均被纳入其中,根据它们的产业竞争优势位居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于是,各国由各不相同但相对完整的产业组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状况逐步改变成为由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组成的群体结构,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的全球化态势由此形成。
(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2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经历了积极探索与鼓励发展、逐步规范与快速发展、加强管理和促进发展三个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据海关统计,198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66亿美元,仅占我国对外贸易额的4.4%。到2005,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905.1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413倍,占全年进出口总额(14221.2亿美元)的48.6%。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为4164.8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980年的9.2%提高到2005年的54%。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2.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直到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占加工贸易的53.1%。此后进料加工一直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贸易总额不断扩大,到2004年,已是来料加工贸易总额的3.5倍。
3.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