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9:19: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我国低碳农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发展我国低碳农业的思考
摘要:低碳农业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它具有低耗性、持续性、高优性、协调性、系统性的特征,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低碳农业发展: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二是依靠科技支撑;三是注重资源节约;四是实施清洁工程;五是建设乡村新镇。
关键词:低碳农业;节能减排。
1低碳农业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是近期最热的词之一。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农业的少,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大有可为。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绝对不是。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据科学测定,1hm2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5kg,放出氧气735kg,可供975人1天的需要。1hm2玉米地产出的秸秆就可以压制出7.5t秸秆炭,1.3t秸秆即可满足1户农民全年的取暖做饭。
有关发展我国低碳农业的研究
1、低碳农业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是近期最热的词之一。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农业的少,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大有可为。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绝对不是。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据科学测定,1hm2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5kg,放出氧气735kg,可供975人1天的需要。1hm2玉米地产出的秸秆就可以压制出7.5t秸秆炭,1.3t秸秆即可满足1户农民全年的取暖做饭。
低碳农业具备五大特点。一是低耗性。低碳农业体系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二是持续性。低碳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它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以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低碳农业并不意味着产出剧烈下降,生产停滞不前,而是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高优性。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四是协调性。低碳农业运作与发展涉及多领域,尤其是生产与生态的协调。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资源贫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现实困惑都要求人们必须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而通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强化生态建设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五是系统性。发展低碳农业,要有统筹的思维,即要考虑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健康,这无疑是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
探究关于发展我国低碳农业的思索
摘要:低碳农业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它具有低耗性、持续性、高优性、协调性、系统性的特征,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低碳农业发展: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二是依靠科技支撑;三是注重资源节约;四是实施清洁工程;五是建设乡村新镇。
关键词:低碳农业;节能减排。
1、低碳农业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是近期最热的词之一。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农业的少,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大有可为。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绝对不是。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据科学测定,1hm2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5kg,放出氧气735kg,可供975人1天的需要。1hm2玉米地产出的秸秆就可以压制出7.5t秸秆炭,1.3t秸秆即可满足1户农民全年的取暖做饭。
发展我国低碳农业论文
一、模型构建及指标说明
(一)模型构建考虑影响安徽省低碳农业的主要因素,从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绩效、农业能耗状况等三个方面来选取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综合评价。1.首先对原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差标准化),计算相关系数矩阵。2.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3.依据特征值方差大于1或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成分个数。4.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5.以主成分数值为基础,通过加权计算,得出各县低碳农业发展的排名总分。
(二)指标说明本文选取11个指标。1.农业生产总值(X1),2.农民人均纯收入(X2),3.森林覆盖率(X3),4.单位农业产值化肥施用量(X4),5.单位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X5),6.单位农业产值农药施用量(X6),7.单位粮食产量农药施用量(X7),8.单位农业产值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X8),9.农业能耗指数(X9),10.单位农29业产值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量(X10),11.单位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量(X11)。本文所用数据是根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出的数据,及从相关部门获取的有关资料。数据选取62个县级数据,含5个县级市,不含市辖区。本文利用SPSS16.0完成以上转换过程
二、结果分析
将数据输入SPSS16.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前6个主成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安徽省各县低碳农业发展综合得分根据安徽省区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和低碳农业计算结果,全省大致分为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江淮地区、淮北平原地区三大块区域进行分析评价。总体来看,安徽全省低碳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出“南高北低”和“山区高、平原低”的态势。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农业产出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加上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较为重视,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优势,总体来讲低碳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淮北平原地区则由于森林覆盖率较低,加上多是粮棉生产大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用电用能也较高,从而总体来看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较低。江淮地区处于淮河、长江之间,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有安徽省“鱼米之乡”之称,农业生产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森林覆盖率、农业用能、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等方面均处于中游水平,综合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间位置。
三、政策建议
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摘要:低能耗、低污染、少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称为低碳经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类型。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突破口。实施绿色经济发展策略,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环保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社会公众认可的发展模式。推广农村低碳经济是我国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目标。本文以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为目标,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深入了解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阻碍,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推行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经济
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加快,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凸显。我国整体经济结构持续维持末端层次,跻身高端产业的难度较大。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逐渐由生产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高能耗、高消耗,是我国产业体系的主要特点。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增速持续维持正增长。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影响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因素。逐渐凸显的环境保护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也进行了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实现各资源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精细度不足,环境保护措施不够完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推行低碳环保政策,我国可以以低碳经济为基础,探寻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长年维持高增速水平。农村地区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目标。我国建立农业经济结构的时间长,很多结构设定已经难以满足发展环境的需求。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经营模式单一,经营种类不足,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农村地区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资源减少等不良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粗放的农村经营模式。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营养素等强行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现代化学肥料逐渐取代了传统农家肥。农业化肥可以降低农产品的质量,污染农产品生长的土壤,污染当地水资源。木材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燃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中。木材是农民取暖、做饭、避寒、作业的重要资源。直接燃烧木材,资源使用效率极低,严重浪费了农村的木材资源,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活垃圾堆砌如山,无人清理,极易滋生传染疾病,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完全不符,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推行低碳经济,维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低碳经济时代工农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迫切要求和必然经历。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摘要: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要想更好的促进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绿色农业和低碳农业。为了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减少碳的排放量,并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本文对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环保
21世纪,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能够在全球的生态安全上做出贡献,使我国的建设更加的美丽,让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格局,就要按照党在会议中所提出的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在保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打开农业发展的格局、保证生态安全的格局。因此,我国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就成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和路径。
一、在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下的综合论述
现如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离不开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成了促进农业经济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全球的气候都在逐年变暖,要想农业经济的发展得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得到实施,对现有的资源提高循环使用率,我们应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当中实现技术、制度等的创新,促进产业转型,通过这些方式尽可能的做到减少一些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像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是济绿色农业经的发展,它是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连同生态的共同发展,对农业经济的生态系统进行良性的循环,从而达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它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摘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生活,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形式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长期以来,人们过度的重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但却忽略了环境问题,付出了高额且沉重的代价,为此要在发展中调整方式。低碳经济讲究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因此对于我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我国农业入手,分析了发展中的存在的弊端,对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错略做了深入的探析,以期能够为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低碳经济;转变;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根基的稳固,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的稳定。由于长期在经济发展中没有足够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愈发恶劣,雾霾等生态问题逐渐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以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核心在于技术和政策的创新,提倡的是“能耗低”、“污染低”和“排放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要将此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经济体系,才能确保我国农业走向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一、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
(一)环境污染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民接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因而在农业生产方面,很多人创新性不强,不愿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新技术、新科技,仍然沿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不仅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也导致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比较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始在农村建立工厂,给当地土地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一些农民由于认识不到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而继续在污染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剧了粮食污染的程度。
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摘要:农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虽然近年来农业所占的产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依然无法动摇农业的第一产业的地位。民是国之根本,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从该国家的农业发展程度上就可以体现出来。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必将迎来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已成为国际农业经济发展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顺应国际大趋势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
1低碳经济时代的相关概念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环境之下的时代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内涵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经济发展指导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各项技术,以及利用产业升级、开发新的替代能源等方式来尽可能降低一次能源的使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的双赢局面。
1.2低碳经济时代
简述科研投资对低碳农业的启示
一、各省低碳农业效率测度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一致性,本文研究样本选取了中国30个省(区、市),研究对象不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基础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区、市)统计年鉴。根据MaxDEA软件测度中国30个省(区、市)2008耀2018年的低碳农业效率,MaxDEA通过全部样本确定最优效率前沿面,从而测算出30个省(区、市)相对于效率前沿面的效率值,效率区间分为超高效率区间(>1)、高效率区间(0.7耀1)、中效率区间(0.4耀0.7)、无效率区间(0.1耀0.4)。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低碳农业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历年的低碳农业效率均低于0.6,在2006耀2015年间低碳农业效率变化趋势呈现上升、下降波动的M型。从省域层面来看,我国30个省(区、市)中,低碳农业效率最大值为1.142(上海),最小值为0.185(宁夏)。低碳农业效率呈现超高效率的省份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分别为上海(1.142)、北京(1.062)、江苏(1.055)、浙江(1.005),这部分省(区、市)能够较好地运用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将有限的投入资源最大限度转换为“期望产出”,投入要素的冗余度较低。我国主要粮食主产省份的效率水平排序如下:江苏(1.055)、湖南(0.854)、山东(0.709)、湖北(0.629)、河南(0.581)、河北(0.578)、辽宁(0.540)、吉林(0.537)、安徽(0.442)、黑龙江(0.425)、江西(0.411),除江苏、湖南、山东、湖北外的其他省份效率值均低于全国均值水平,反映出粮食大省在农业生产中投入要素存在较大的冗余以及过量的“非期望产出”现象,因此效率水平偏离于最优效率水平。江苏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其低碳农业效率水平表现为超高效率,原因与江苏省积极推广采用低碳节能生产技术有关。
二、空间视角下科研投资对低碳农业影响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民受教育水平作为影响我国低碳农业效率的主要解释变量,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开放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变量说明如下: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R&D):农业科研机构经常费用支出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单位为%;农民受教育水平(edu):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农民人数与农业就业人数比单位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edl):以可比价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就业人数之比,单位为万元/人;农业开放水平(open):农业进口值与农业生产总值之比,其中农业进口值依据当年对美元汇率进行折算,单位为%。为保证模型的稳健性,本文分别构建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杜宾模型(1)、空间面板时间固定效应杜宾模型(2)和空间面板空间时间固定效应杜宾模型(3)的,构建好模型之后借助于Stata12.0估计变量的参数值,结果如表1所示。(表1)从表1各影响因子的参数估计结果发现,三种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较为一致,从模型的整体估算来看,模型(1)R2达到0.65,模型(1)和模型(3)的拟合程度达到0.8以上,模型的稳定性较高,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农业发展水平与低碳农业效率是负相关的,农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农业碳排放的增长,不利于低碳农业效率的改善,但影响效果并不显著,结论与庞丽研究一致。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开放水平、农民受教育水平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系数值均通过T检验。可见,低碳农业效率水平受到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开放水平、农民受教育水平正向推进作用。空间杜宾模型中的直接效应指的是研究对象的自变量变动会影响其本身的平均程度;溢出效应指的是研究对象的自变量变动对其他对象的平均影响。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对低碳农业效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别为1.481和0.066,经济含义为当提升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一个百分点,对本省和毗邻省份的低碳农业效率的贡献度分别是1.481和0.066个百分点。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能够体现各省(区、市)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能够为农业技术提供保障,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撑,从而在生产源头控制碳排放。农业开放水平对低碳农业效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别为0.405和0.018,经济含义为当提升政府农业开放水平一个百分点,对本省和毗邻省份的低碳农业效率的贡献度分别是0.405和0.018个百分点。农民受教育水平对低碳农业效率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752和0.033,经济含义为当提升农业教育水平一个百分点时,对本省和毗邻省份的低碳农业效率的贡献度分别是0.752和0.033个百分点。
三、结论
本文考察了2008耀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低碳农业效率的特征,并以空间溢出效应为切入点,从空间维度出发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展开农业经济发展、农业开放度、科研投资、农民受教育程度因素对我国低碳农业效率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有:(一)2008耀2018年我国低碳农业效率整体水平偏低,省域低碳农业效率水平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东部省份的低碳农业效率较高,中西部省份低碳农业效率虽然处于低水平,但是却具有改进空间和碳减排潜力,有能力承接东部省份的辐射作用。(二)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民受教育水平是促进我国省域低碳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农业开放度在一定程度能够带动农业低碳转型,但是作用效果较微弱。(三)对毗邻省份低碳农业效率的作用效果而言,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的拉动作用最强,农民受教育水平也发挥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农业开放度对毗邻省份低碳农业发展的拉动效果较小。总体而言,我国省域间低碳农业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和溢出效应,省域间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相互辐射带动效果。
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是以较低的耗能、较低污染和较低的排放量作为依据的发展模式。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若想要迎合并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需要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相对应的改变,将绿色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道路,充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经济。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需要充分剖析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所突出的问题,并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低碳经济时代转变为农业经济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快速高效的转型。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革新,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低碳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原则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体系调整的主要依据,维护我国农业发展健康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1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层级较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务农的普遍效率和收入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民想要拥有较为舒适的生活而选择外出打工等方式,放弃了农耕产业。但相比于其他地区,农业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于城市教育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一直以农业作为生存依据的人们更愿意被动的学习全新的农业技术。农业发展地区的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为片面,高科技、全新的农耕科学技术水平和科学技术也让农耕人民望而却步。使得许多农业发展地区中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和范围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与此同时,农耕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二者相结合,导致农业地区发展中,科学技术和效率质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机械化水平较低,科学技术较为落后,从根本上影响了农业发展中农耕产品的产能问题。虽然我国近年来对农业的扶持、改善的力度逐渐加大,以城市带动农村协同发展。但我国属于农业国家,农业地区所占面积较大,并且地域辽阔。国家的扶持政策难以一时之间解决全国各个农业发展地区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扶持下,多数农业地区完成了基础设施的规划乃至建设。在生活、作业等方面有着较大改变,并且各方面环境、条件都在近几年来有着较大改观。但农业经济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改善。我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环境和条件也存在着较大问题,生产能力不足,因此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能力低下。
2低碳经济向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型模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我国最早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