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5:52: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温阳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温阳法治疗杂病研究论文
【摘要】温阳法治疗虚寒久泻、顽固性哮喘、顽固性背痛、顽固性流涎等内伤杂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辨证准确,选药得当,可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温阳法;腹泻;哮喘;背痛;流涎
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四逆汤、理中汤、大建中汤等方,开温补学派之先河,温阳法可谓源远流长。现代社会关系复杂,人们精神压力较重,在四川地区人们常年进食麻辣火锅与烧烤炙搏之品,如遇内伤杂病,四川人常以湿热郁火为主。然笔者观察,男女老少虚寒之症亦颇常见;且有时对热症痼疾稍用温阳之药,疗效比单用寒凉药好,因此深感温阳法之重要。现将温阳法治疗顽固性杂病的四则案例与体会报道如下,欢迎同道雅正。
1背痛顽症,附桂善后
例1:女,35岁,初诊:20010815。持续性后背痛5年。日间较轻入夜重,尤其早晨4~5点,常因背痛严重而哭泣,病者苦恼不堪,有时兼有腰痛,不向胸前区放射,与气候无关;身体略胖,面有痤疮,口渴尿赤,舌红苔黄略厚,脉滑数有力;经医院X光、ECG等检查无异常,经中药、芬必得、杜冷丁、理疗以及封闭等治疗始终未完全缓解,停止治疗后即恢复原状。处方:中焦宣痹汤加减:
防己15g,杏仁12g,赤小豆18g,连翘15g,苡仁18g,栀子15g,滑石18g,法夏12g,葛根30g,羌活15g,三棱12g,莪术12g。
温阳法治疗糖尿病研究论文
【关键词】温阳法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数千年来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且内容丰富的理、法、方、药。纵观古今,中医论述消渴病常以阴虚燥热为主,惯用滋阴清热之法。笔者通过对消渴病的深入研究,认为温阳法在消渴病的治疗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溯流寻源
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已有久远的历史,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并发症等积累了丰富理论及实践经验。
首先在消渴病病机方面,消渴之证,首辨三消别脏腑,以定病位。因本病是全身性疾病,可影响体内多个脏腑,主要涉及脾、肾、肺、胃、肝脏,其病位多责之于肾。肾藏真阴而寓真阳,为水火之宅,肾火蒸化肾水,以滋养五脏之阴,使之滋润而不燥,水火相济,阴平阳秘,生化无穷。阳化气,阴成形。若禀赋不足,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蒸化阴液,以荣养五脏,则五脏脆弱。肾阳虚不能蒸精化气,上润肺胃,则肺胃燥热,出现口渴喜饮,多食善饥等消渴之征象。故消渴病的病机当以肾气(阳)虚为本,阴虚燥热为标。重视肾阳虚对消渴病的影响,历代医家皆有论述。如唐·王焘《外台秘要》曰:“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者也,故味甘不变……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即肺润,若下冷极,即阳气不能升,……阴无阳而不升……譬如斧中有水,以火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此板终不可得润也。”《景岳全书》“三消证无不由乎命门者也”。“有阳不化气,则水津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是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涸枯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症也。”明·赵献可《医贯》亦曰:“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斧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饮一斗溺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而知矣。”故肾气虚弱,阳气衰微,上不能蒸腾津液于肺,下不能气化达于膀胱,致开阖失职是消渴病的根本原因。在消渴病辨证论治方面,虽多运用滋阴清热之法,而重视肾虚,温阳治本,也屡见不鲜。《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张仲景以肾气丸温补肾阳治疗消渴病,开创了温阳之法。《医宗金鉴》云:“……饮一溲一,其中无热消耗可知矣。故与肾气丸从阴中温养其阳,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肾气丸在补肾养阳的基础上,振奋下焦阳气,增强人体气化,而使水津上布。该方历代引用不绝,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李挺《医学入门》论糖尿病之治:“治消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之良方也。”基于对肾虚的认识,认为消渴多本元亏损,当从根本滋养化源,在养阴的基础上以补阳,在补阳的基础上以益气。多以补肾为要,当以右归类八味、玉女煎、左归丸、秘元煎类主之。唐代孙思邈在治消渴日饮一石水者方中选用了附子,同时在茯神丸等治消方剂中配伍了苁蓉、桂心、巴戟天、杜仲、菟丝子等温肾助阳之品,可见制方时亦不忘温阳之法。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亦有:对于下焦火衰的消渴证“当以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三消》曰:“惟引火归原,宜八味丸,使火归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津润,消病自止……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益火之源,加减肾气丸,或八味丸、右归饮。无火而滑,小溲无度者,益阳固阴,鹿茸丸。”可见运用温阳法治疗消渴病具有重要作用[1]。
近代及现代许多医学家治疗糖尿病造诣深邃,用温阳法治疗糖尿病也不乏其人。主要以施今墨、祝谌予、任继学、岳美中、赵锡武等为代表。
温阳法治疗糖尿病论文
【关键词】温阳法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数千年来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且内容丰富的理、法、方、药。纵观古今,中医论述消渴病常以阴虚燥热为主,惯用滋阴清热之法。笔者通过对消渴病的深入研究,认为温阳法在消渴病的治疗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溯流寻源
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已有久远的历史,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并发症等积累了丰富理论及实践经验。
首先在消渴病病机方面,消渴之证,首辨三消别脏腑,以定病位。因本病是全身性疾病,可影响体内多个脏腑,主要涉及脾、肾、肺、胃、肝脏,其病位多责之于肾。肾藏真阴而寓真阳,为水火之宅,肾火蒸化肾水,以滋养五脏之阴,使之滋润而不燥,水火相济,阴平阳秘,生化无穷。阳化气,阴成形。若禀赋不足,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蒸化阴液,以荣养五脏,则五脏脆弱。肾阳虚不能蒸精化气,上润肺胃,则肺胃燥热,出现口渴喜饮,多食善饥等消渴之征象。故消渴病的病机当以肾气(阳)虚为本,阴虚燥热为标。重视肾阳虚对消渴病的影响,历代医家皆有论述。如唐·王焘《外台秘要》曰:“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者也,故味甘不变……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即肺润,若下冷极,即阳气不能升,……阴无阳而不升……譬如斧中有水,以火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此板终不可得润也。”《景岳全书》“三消证无不由乎命门者也”。“有阳不化气,则水津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是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涸枯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症也。”明·赵献可《医贯》亦曰:“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斧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饮一斗溺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而知矣。”故肾气虚弱,阳气衰微,上不能蒸腾津液于肺,下不能气化达于膀胱,致开阖失职是消渴病的根本原因。在消渴病辨证论治方面,虽多运用滋阴清热之法,而重视肾虚,温阳治本,也屡见不鲜。《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张仲景以肾气丸温补肾阳治疗消渴病,开创了温阳之法。《医宗金鉴》云:“……饮一溲一,其中无热消耗可知矣。故与肾气丸从阴中温养其阳,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肾气丸在补肾养阳的基础上,振奋下焦阳气,增强人体气化,而使水津上布。该方历代引用不绝,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李挺《医学入门》论糖尿病之治:“治消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之良方也。”基于对肾虚的认识,认为消渴多本元亏损,当从根本滋养化源,在养阴的基础上以补阳,在补阳的基础上以益气。多以补肾为要,当以右归类八味、玉女煎、左归丸、秘元煎类主之。唐代孙思邈在治消渴日饮一石水者方中选用了附子,同时在茯神丸等治消方剂中配伍了苁蓉、桂心、巴戟天、杜仲、菟丝子等温肾助阳之品,可见制方时亦不忘温阳之法。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亦有:对于下焦火衰的消渴证“当以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三消》曰:“惟引火归原,宜八味丸,使火归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津润,消病自止……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益火之源,加减肾气丸,或八味丸、右归饮。无火而滑,小溲无度者,益阳固阴,鹿茸丸。”可见运用温阳法治疗消渴病具有重要作用[1]。
近代及现代许多医学家治疗糖尿病造诣深邃,用温阳法治疗糖尿病也不乏其人。主要以施今墨、祝谌予、任继学、岳美中、赵锡武等为代表。
温阳法治疗糖尿病论文
1溯流寻源
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已有久远的历史,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并发症等积累了丰富理论及实践经验。
首先在消渴病病机方面,消渴之证,首辨三消别脏腑,以定病位。因本病是全身性疾病,可影响体内多个脏腑,主要涉及脾、肾、肺、胃、肝脏,其病位多责之于肾。肾藏真阴而寓真阳,为水火之宅,肾火蒸化肾水,以滋养五脏之阴,使之滋润而不燥,水火相济,阴平阳秘,生化无穷。阳化气,阴成形。若禀赋不足,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蒸化阴液,以荣养五脏,则五脏脆弱。肾阳虚不能蒸精化气,上润肺胃,则肺胃燥热,出现口渴喜饮,多食善饥等消渴之征象。故消渴病的病机当以肾气(阳)虚为本,阴虚燥热为标。重视肾阳虚对消渴病的影响,历代医家皆有论述。如唐·王焘《外台秘要》曰:“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者也,故味甘不变……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即肺润,若下冷极,即阳气不能升,……阴无阳而不升……譬如斧中有水,以火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此板终不可得润也。”《景岳全书》“三消证无不由乎命门者也”。“有阳不化气,则水津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是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涸枯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症也。”明·赵献可《医贯》亦曰:“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斧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饮一斗溺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而知矣。”故肾气虚弱,阳气衰微,上不能蒸腾津液于肺,下不能气化达于膀胱,致开阖失职是消渴病的根本原因。在消渴病辨证论治方面,虽多运用滋阴清热之法,而重视肾虚,温阳治本,也屡见不鲜。《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张仲景以肾气丸温补肾阳治疗消渴病,开创了温阳之法。《医宗金鉴》云:“……饮一溲一,其中无热消耗可知矣。故与肾气丸从阴中温养其阳,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肾气上蒸则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肾气丸在补肾养阳的基础上,振奋下焦阳气,增强人体气化,而使水津上布。该方历代引用不绝,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李挺《医学入门》论糖尿病之治:“治消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之良方也。”基于对肾虚的认识,认为消渴多本元亏损,当从根本滋养化源,在养阴的基础上以补阳,在补阳的基础上以益气。多以补肾为要,当以右归类八味、玉女煎、左归丸、秘元煎类主之。唐代孙思邈在治消渴日饮一石水者方中选用了附子,同时在茯神丸等治消方剂中配伍了苁蓉、桂心、巴戟天、杜仲、菟丝子等温肾助阳之品,可见制方时亦不忘温阳之法。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亦有:对于下焦火衰的消渴证“当以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三消》曰:“惟引火归原,宜八味丸,使火归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津润,消病自止……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益火之源,加减肾气丸,或八味丸、右归饮。无火而滑,小溲无度者,益阳固阴,鹿茸丸。”可见运用温阳法治疗消渴病具有重要作用[1]。
近代及现代许多医学家治疗糖尿病造诣深邃,用温阳法治疗糖尿病也不乏其人。主要以施今墨、祝谌予、任继学、岳美中、赵锡武等为代表。
糖尿病属虚寒者,主乎温阳补虚、填髓固脱。施老最喜用黄芪配山药,苍术配玄参,认为黄芪补脾,山药益肾,苍术健脾,元参滋肾,一阴一阳,一脾一肾,用于治疗糖尿病,可有降低血糖、减除尿糖之功。
任继学教授善于吸取现代医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力主病位以散膏为本(“散膏”相当于西医的胰腺),肺、脾胃、肝、肾、三焦为主之标,病机以燥为核心。然燥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化,故有寒热之分。任老认为:治疗消渴病补阴养津不能成为正法,必须先辨其阴虚、阳虚,然后再动静结合,阳虚补阳,以动配静,于“阴中求之”,则阳动阴生,阴津自足;阴虚补阳,以静配动,于“阳中求之”,则阴静阳复,阴液乃化。终使“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协调,津血自复,燥邪当除而病乃愈。任老常用自拟消渴方以附子2g,肉桂3g,温阳气而生津化液,即取“阳生阴长”之义,屡用屡验。
张仲景治心病探究论文
【摘要】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将心病分为“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证,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治心病的学术思想。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治心病的温补心阳法、温通心阳法、清心安神法、养心安神法、和解安神法、补脾益心法、温中宁心法、疏肝通阳法、温肾宁心法、补肾泻心法、阴阳并补法、化饮行气法共十二法,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治心病的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张仲景心病《伤寒论》
心病属“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证的范畴。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心病的学术思想,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现探讨总结如下。
1温补心阳法
心之搏动,脉之通畅,皆赖心阳之鼓动。若心阳虚无力鼓动心脉,则可见心烦,心悸,甚则惊狂。治宜温补心阳。《伤寒论》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本条为下后发汗,津伤太过,阳随津脱,故昼夜烦躁不得眠。干姜附子汤,即四逆汤去甘草,用干姜附子以胜阴复阳,不用甘草,恐其缓助阳之功。《伤寒论》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本条为发汗过多损伤心阳,空虚无主,故心下悸,虚则喜按。桂枝甘草汤用桂枝温阳,炙甘草益气,且可甘缓桂枝温而不热,不致汗出,并可辛甘化阳。《伤寒论》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为误用火疗而复下之,致心阳虚损,心神浮越。方用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温补心阳并镇心安神。《伤寒论》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脉浮,本应解表,本条为误用火劫,阳气散乱而亡阳,惊狂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桂枝汤去芍药以解表,因芍药性味酸收阴柔,非阳虚所宜。加蜀漆以散火邪,加牡蛎龙骨以固亡脱之阳气,并镇浮越之心神。
2温通心阳法
关于心力衰竭的中西治疗进展
心力衰竭患者在经过标准的三联(地高辛、ACEI和利尿剂)治疗,对可能祛除的导致心力衰竭恶化的原因也得到纠正以后,其心力衰竭的症状仍然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则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或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heartfailure,RHF)。此类患者多是心肌病变进入了不可逆阶段。近年来西医对RHF发生发展机制有了深刻认识,但疗效并不显著,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宽治疗途径,成为治疗的新趋势。现就近几年的中西医治疗RHF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
1西医进展
RHF的病理生理[1]归纳为:(1)严重的基础疾患;如冠心病心肌缺血严重、高心病高血压未能控制、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等;(2)内分泌机能失调;(3)心脏受体异常变化;(4)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5)氧自由基增加;(6)微循环障碍。
1.1洋地黄RADIANCE和PROVED研究表明严重心力衰竭、胸部X线心脏增大以及NYHA心功能Ⅱ~Ⅲ级心力衰竭病人对洋地黄的长期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2]。在严重心肌病变特别是一些心力衰竭的基础心脏疾患发展到不可逆的程度时,洋地黄的中毒量和治疗量非常接近,此时选用小量快速的洋地黄制剂可能会减少中毒的可能性。
1.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羟苯心安等[3]。间断滴注多巴酚丁胺(每周滴72小时)可使RHF患者的心功能持续改善,同时还能促进心肌超微结构的修复。此外发现两种口服多巴胺类似药物——左旋多巴(Levodopa)和多巴胺异丁酯(ibopamlne)对RHF亦有疗效。
伤寒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论文
【摘要】《伤寒论》为一部以治疗外感疾病为主的专著,但其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许多方药同样可用于内伤疾病。高血压病为现代西医病名,可归入中医内伤杂病的范畴。目前,中医界不少人一见高血压病不辨证即对号入座认为“肝阳上亢”,套用清肝、平肝法,已落入“中药西用”的窠臼,疗效有限。笔者采用辨病和辨证结合的方法,用伤寒方五苓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承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等配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五苓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承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吴茱萸汤;原发性高血压
发性高原血压是指目前尚未阐明其原因的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学无高血压病病名,而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记载。“眩晕”、“头痛”等病症的描述与高血压病的一般临床症状相近。对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肾并发症进行中医诊断时,则可分别归于“心悸”、“胸痹”、“中风”、“水肿”等病证中进行辨病辨证治疗。笔者在临床中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掌握伤寒方所治病证的病机,运用伤寒方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五苓散
五苓散首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及白术组成。五苓散作为“太阳膀胱蓄水证”的主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能。
水饮、湿邪蕴结于下焦,本可就近从小便而去,但膀胱气化不行,水无去路,反逆而上行,则吐涎沫而头眩,腹胀满或水肿身重,小便不利,水动于下,则脐下悸动冲逆。饮在下焦,当从小便去之,治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使水气下行。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增强利水蠲饮之功;加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桂枝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助膀胱气化。泽泻、白术有降压作用,泽泻、茯苓有降脂作用,整方有利尿、降压等作用。笔者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具有头眩、心悸、小便不利及舌质淡胖有齿痕等特点的高血压。
心律失常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心律失常痰瘀阻络温阳化痰祛瘀通络瓜蒌桂枝汤温胆汤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忡”等范畴,临床表现为自觉心搏异常,忐忑不安,神情紧张,心跳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症状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常伴胸闷咽堵,头晕乏力,心烦等症,老年患者可伴胸部阵痛、气短,甚则汗出、肢冷,严重者出现晕厥或猝死,可有疾、数、缓、迟、促、结、代等异常脉象。心电图可见频发、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房颤等。
1痰瘀阻络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因素
气血亏虚是心律失常发病的根本原因。《内经》中形象地记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心中澹澹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究其病因,不外六淫外袭,内侵于心;或七情损伤心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碍气机而发病;或病后虚损,气血阴阳不足等。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生心悸;标实为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心血瘀阻,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心悸。病本在心,关乎五脏,其证候常因人而异,一般以虚实夹杂为多见,辨证以虚实为纲。痰浊、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产物。痰浊、瘀血既可相互转化,又可相互为病。痰浊既成,留而不去,阻滞气机,气之升降出入不畅则血流滞缓,留而成瘀;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运血无力则留而成瘀。《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医宗金鉴》云:“(脉)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生痰,痰居心位,以惊悸之所以肇端也。”《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可见瘀血可以转化为痰浊,瘀有坚结之性,痰禀胶着之质,无论何者为先,终成痰瘀互结之势。因虚致瘀生痰是心悸发病的根本,痰瘀互结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原因[13]。
2温阳祛痰、化瘀通络是其主要治法
此型患者除心悸外,还兼见胸闷胸痛、心慌气憋、脘痞纳呆、舌青苔腻等,痰湿化热者则有苔黄腻,脉濡数等证候。治疗的基本方法是通阳化痰,祛瘀通络。笔者临床常用瓜蒌桂枝汤合温胆汤加减。方药组成:瓜蒌12g,桂枝10g,丹参15g,枳实10g,竹茹10g,半夏10g,远志10g,茯苓15g,陈皮10g,红花10g,炙甘草6g。方中桂枝、瓜蒌温通心阳,化痰宣痹;半夏、茯苓、远志、竹茹祛痰除湿,茯苓又有助桂枝温阳利湿的功效;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枳实、陈皮行气舒脾;炙甘草既可补益心脾,又能调和诸药[45]。
心力衰竭的中西治疗进度
1西医进展
RHF的病理生理[1]归纳为:(1)严重的基础疾患;如冠心病心肌缺血严重、高心病高血压未能控制、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等;(2)内分泌机能失调;(3)心脏受体异常变化;(4)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5)氧自由基增加;(6)微循环障碍。
1.1洋地黄RADIANCE和PROVED研究表明严重心力衰竭、胸部X线心脏增大以及NYHA心功能Ⅱ~Ⅲ级心力衰竭病人对洋地黄的长期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2].在严重心肌病变特别是一些心力衰竭的基础心脏疾患发展到不可逆的程度时,洋地黄的中毒量和治疗量非常接近,此时选用小量快速的洋地黄制剂可能会减少中毒的可能性。
1.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羟苯心安等[3].间断滴注多巴酚丁胺(每周滴72小时)可使RHF患者的心功能持续改善,同时还能促进心肌超微结构的修复。此外发现两种口服多巴胺类似药物--左旋多巴(Levodopa)和多巴胺异丁酯(ibopamlne)对RHF亦有疗效。
1.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代表药有氨联吡啶酮(amrinone)和氢甲苯咪酮(fenoximone)。有人提出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使用甲状腺激素[4].
1.4利尿剂病情稳定的心力衰竭病人症状复发或恶化,大多数是由于没有维持适当的体液平衡,因而利尿剂是心力衰竭病人最有效的药物[5].正确的利尿剂剂量应当是以防止过量的体液储留为原则。襻利尿剂最重要,以速尿最为常用。一些病人对布美他尼反应更好,但价格较贵并有引起肌痛的副作用。Tosemide更容易被胃肠道吸收、药物峰水平更高、作用时间更长,但是临床应用的资料较少。
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的方式
【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心力衰竭在中医属“胸痹”“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近年研究发现,中医药在防治心力衰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西医治疗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减轻心室重构。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分析中医药干预心力衰竭的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深入研究中医药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优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心力衰竭;机制;综述
心力衰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至2030年,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将增加25%,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支出将增加2倍[1]。因此,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对于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心力衰竭在中医学属“胸痹”“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有独特而显著的优势,能够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几年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做简要综述。
1病名、病因、病机
根据传统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的描述,推测其与“心痹”“心水”“心胀”“水肿”“痰饮”“喘证”等病有相通之处。《素问·痹论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灵枢经·胀论》云:“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又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提出“心脏麻痹”,曰:“心者,血脉循环之枢机也,心房一动则周身之脉一动,是以心机亢进,脉象即大而有力,或脉搏更甚数;心脏麻痹,脉象即细而无力,或脉搏更甚迟,是脉不得其平,大抵由心机亢进与心脏麻痹而来也。予以知心之病虽多端,实可分心机亢进、心脏麻痹为二大纲。”心力衰竭之病因,可分为外邪、饮食、情志、过劳等方面。如《素问·痹论篇》:“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外感风寒湿之邪,反复犯心,至心脉不通,发为心衰。《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素问·举痛论篇》提出的“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说明过食肥甘厚味、思虑过度过劳皆可致心衰。心力衰竭的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以各种原因导致心气被耗,阳虚为气虚之渐,久之则心阳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渐缓则为血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血不利则为水”。血瘀则生水湿,聚而生痰饮。故心力衰竭的病机以心气虚、心阳虚等为基础,血瘀为其核心环节,主要病理产物是水湿和痰饮。其病位在心,久之可累及其他脏腑如脾、肾、肺等。
2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