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5:41: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学作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回归阅读创作优秀文学作品
2011年5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8岁~70岁的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仅为4.25本。据调查分析,中国人有"读书习惯"的,从1978年的7%下降到2004年的5%;而英国有"读书习惯"的人,从1978年的54%上升到2004年的65%。书籍自古以来就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云:“开卷有益”,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这可以引导人主动思考。而事实上现在书籍正远离中国人的生活,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文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当今文学作品的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梳理总结,对今后文学作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思考,并针对当前文学作品的创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当代文化学术作品现状及主要问题
首先,当前国内很多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能力不够,它们本是人们精神意识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现在绝大部分新作品在重复、抄袭前人之作,创作过程没有真正深入社会、走进生活,致使作品内容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现在的文学新作缺乏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内容空洞苍白、形式化,大多采用制式的写作手法,枯燥冗长的作品内容,其立意和深度都大不如前。实际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十多年,我们的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剧变,新生的文学创作非但没能敏锐、感性的将其表现出来,还常常运用复杂晦涩的语言,杂乱无章的结构来掩饰自己重复前人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很难与我们的现实社会进行有效对话。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作家在知识储备、理解能力以及审美体验和判断方面,无法与社会变化同步,他们缺少求慢、求精、求新的写作态度,缺少对时代生活的正确把握能力,这些品质与能力是需要很多时间来适应和学习的。在作品内容方面,还有一致命的弱点就是当前文学作品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文学界表面上是欣欣向荣,小说、书画、影视作品一年成千上万部,可是公众看的并不多,知道的也不多,原因在于没有好看的。许多新的文学作品出来只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一点新意都没有。如果作品都奉行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原则,那还能出什么创新?创作是一项极费心力和财力的过程,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创新意义的作品问世,多的都会达几十年,少的也至少一两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用四到五年才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也就写两到三首诗。而在我们国内有些作家,一天就可以写两三首诗,一年就能出一本诗集,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我们出不了伟大的诗人,出不了著名的文学家,就在于我们特别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我们热衷的只是炒作,并没有进行深层次新的创作。社会的浮躁、功利的价值观和淡漠的著作版权意识,更是我国难见经典作品、深度思想作品和让人耳目一新作品的根源。因为要创作这些东西,并不是闭门造车投机取巧粘贴复制就能完成的,那是通过灵感的闪现、用心的创作和精心的提炼才能完成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财力的投入、需要后期的宣传,更需要作品有时代特征,有思想内涵,有强烈的版权意识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影响当今文学作品质量的原因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急于利用文学作品来打造地方品牌,此类作品也成为“政绩工程”。每年产出的这些作品不少是“属地”投资的作品,而且这样的作品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结果是常常由于创作源泉的先天不足而使作品缺乏内涵,从而不易被打造成能够留存下来的成功著作。
二、回归阅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是关键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展现出来。现代社会里科技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人类的生活步伐,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这个过程简单快捷,低成本而高效率,但是网上阅读只是一种浏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品味一个优秀的作品,图书是唯一途径,因此很多人还是坚信不应该放弃阅读,但前提是有好的作品提供给他们慢慢欣赏、品味。所谓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将丰富的情感,高深的思想,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们在享受心灵和感观的乐趣中,领悟其内涵和哲学的深髓。要做到这些,内容首先要引人入胜。作品的内容通常可分为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两个部分,前者是指作品具体描绘的对象,后者则是指作者对于作品描写的对象所持的态度、倾向和评价,一个成功的作品就是这二者的辩证统一。作品内容应该避免脱离实际,千篇一律、没有灵魂。那么如何创作出既有内涵又能震撼心灵的作品呢?笔者认为创作者首先应该尊重现实、反映现实,将视野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获取素材,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在急剧变革和转型的时代,社会和生活本身层出不穷地在给每一个创作者和记录者提供足够丰富的素材,其中有些素材的精彩程度甚至远远超越了创作者本人的想象力。创作源泉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来,然后到人们的内心中去。一部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应该可以让醒着的人会心一笑,释放心中的快乐或缓解内心的无奈;让淡漠的人不至于在麻木中昏昏睡去,误以为眼下的世事与自己的生活无关,甚至可以跨越历史和种族的隔阂,消除现实的敌意,弥合时间的伤痕。
作品内容要避免重复,就要提高创作者的原创力。这里所说的原创力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经验应该是想象的重要源头,一般来说,创作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原创性就有越多的动力。当然,经验和原创力之间并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新鲜的内容还来自创作者处理经验的方式和能力。因此,要提升作品的原创力不仅仅要发挥想象力,还要求作者有心灵体验的能力。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从原创力日益萎缩的窘境中走出来,多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但这还只是由经验通往原创力的第一步,接下来必须在体验上进行认真的修炼,使生活经验转化为心灵体验,使客观的经验世界转化为作家主观的心灵世界,只有在这种实践中寻求创作源泉,才能真正获取最充沛的文学原创力。
文学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一般不包含创造新形象的目的,主要是沿着作品的形象所暗示的轨迹,展开再创造性想象,根据作品语言所描述的人物、场景来想象他们的状态和命运,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构造审美意象。因此,文学鉴赏的活动是内在的,它主要凭借语言文字作为外在的物质材料,借助一种大体上定型的文学形态和艺术形象。在文学鉴赏中它主要表现为鉴赏者的思想感情随作品情境而变化的一系列不定型的心理活动。正如人们所说的,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许多读者为作品中的情境所感染,随着作品中主人公的高兴而高兴,悲伤而悲伤,其实这是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已不自觉地进入角色。这样的心理效应,是文学鉴赏的极致,鉴赏者进入入迷、忘我的境界。文学鉴赏过程中的这种心理效应,往往在情感走向高潮时就产生了,并持续到鉴赏过程结束以后。
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着读者的审美判断。这种判断,通常不是逻辑推论,而往往是读者对作品的共鸣,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作品意境状态中作出情感判断。清人乐钧在《耳食录》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女子从其兄处借得《红楼梦》一书,废寝忘食以读之,读至佳处,往往辍卷冥想,继之以泪,卒未尝终卷,乃病矣。父母觉之,急取书付火。女子乃呼曰:“奈何焚宝玉、黛玉”?自是啼笑失常,言论无伦次,梦寐之间未尝不呼宝玉也。延巫医治之,百弗效。一夕瞪视床头灯,连语曰:“宝玉宝玉在此耶”!遂饮泣而瞑”。
读罢故事,我们既为《红楼梦》那勾魂摄魄的魅力而倾倒,又为故事中那女子因不懂鉴赏文学之道而死于书下所叹惜。须知,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总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的加工、改造出来的,因而程度不同地具有某种典型性。典型人物则是其中典型程度最高,写得最为鲜明、生动、最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红楼梦》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五百多个,绝大多数人物富有典型性,其中称得上典型人物的却只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十多个。典型人物是人物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物塑造的极致。
古人有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这很好地说明了在文学鉴赏的过程中既要“入乎其内”,专心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又要“出乎其外”,对作品结合其本身的背景作出正确的评价,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鉴赏文学作品首先要“入乎其内”。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因此,文学作品鉴赏者先要置身于作品中去,努力撤除有碍于欣赏的与作品间的一切距离,使鉴赏者与文学作品融为一体。鉴赏者的情感活动通过作品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作品信息的诱导下,设身处地去接受作品中的情感,使作品中的情感信息变成自己的真实情感活动时,读者就进入了角色,步入鉴赏的境地了。上面所引故事中的那女子读《红楼梦》时出现的那种现象就是“入乎其内”的形象写照。鉴赏作品要做到“入乎其内”,我认为方法有二:一是“入”作品,步步进入创作者所写的境地,使心潮与作品的波澜同起伏,感情与作品中的人物共悲欢,随着创作者的思路,让自身进入主人公的体验,以致和主人公共同体验,于是读者就为之愤怒、流泪、激动、欢笑;二是“入”作家内心,通过文辞揣摩作家的用心,充分领会匠心所在,每一位创作者笔下的作品形象,都融入了作者一定的思想观念,善恶美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鲜明的。
“入”可置身其中,见其堂奥,受其感染,与主人公共悲欢,足见“入”之重要。但是,对文学作品要作出理性评价,还需要“出乎其外”,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入”要撤除“距离”,这可能导致把作品坐实生活的倾向,甚而至于出现不自觉的充当作品中某一角色而执迷不悟的情况,就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中国人看小说,不能以鉴赏的态度去欣赏他,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人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分,满身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鉴赏还要“出乎其外”。在鉴赏中,“出”的情况有两类:一是“入中有生”,在鉴赏时,鉴赏者不是完全沉浸于作品境界,而是同时还有着自己的思维活动,或随作品的内容而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或随遇而议,就文中的个别情节加以评说等;二是“入而后出”,在通读作品之后作出整体性的综合评价。例如《红楼梦》中,有人根据书中的一些关于“色空”的议论,便断定它的主旨是宣传“色空观念”,是情场忏悔录。当然,“色空观念”在《红楼梦》中有一定程度的表现,但它决不是《红楼梦》总的倾向。
一部作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场面,个别细节,个别片断决定的,而是由它的总体形象和总的倾向决定的。“入而后出”较之“入中有出”更能纵观全局结构,总赅完整情节,细较所有人物,通察各处语言,因而它更能获得较准确的审美判断。“出乎其外”的实质是要鉴赏者与文学作品间保持一个适宜的审美距离,以审美的态度把握作品的审美价值。当然,这绝不是说就需要“入”了,事实上“入”与“出”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只知“出”而不知“入”,则无所谓鉴赏;只知“入”而不知“出”,则会象上述故事中所说的女子那样出现不应该出现的悲剧。因此,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要把“入”与“出”有机的统一起来,使鉴赏顺利进行。
文学作品教学综述
“阅读教学”是相对于文学作品中应用文体作品而言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一共分为四册,其中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旨在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以及评价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教材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加大了文化分量,期冀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够塑造人格、提高素养。然而职教学生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一特殊群体.无论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还是文学素养都与普教学生相距甚远。“很喜欢读名著.但老师讲它们时,我却睡着了。”有学生如是说。究其原因,由于当下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多数从属于语言和文章教学,导致现代的语文教学普遍缺乏“文学味”。并悄悄地远离了文学作品本该富有的美感和情感l_。由此,我针对文学作品教学提出了几点见解。
一、找准文学作品的教学定位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大都缺乏对所要讲授作品的几点思考主观概念和体悟,不能抛开课本,只能“照本宣科”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解读。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文学学识教学,利用单一的教学传输方式进行讲授,使得教师成了课堂的统治者,严重抑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的个性情感,以及个性技能的发展,使最具人文精神、最能丰富读者想象力.以及充满人性之美的文学鉴赏,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动的“鉴赏”和学习.学生的思维也只能被这种传授过来的传统思维模式给牢牢困住[教师定位准确,才有机会获得文学作品教学的成功。文学作品教学的定位应当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水平与文本的特点中去找,以“鉴赏”为基本点。此处的鉴赏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欣赏。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欣赏应是表层的,鉴赏则是深层的,既要理解文字表面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深层面的内容。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若问:“词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那么这就只是一个欣赏性的问题。因为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文本已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倘若换个角度,“词中的‘愁’又是怎样一种愁呢?”那么,这就是一个鉴赏性问题了,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就要联系全诗。结合自身感受来理解体验。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从文本中直接得出,后者则要求学生知人论世。从作者及写作背景中找信息,并对此作归纳提炼转化成自己的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由此可知,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鉴赏”和“欣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层面。教师不同的定位将直接决定着不同的教学走势。文学作品教学更多的应是一种让人充满期待。丰富人文精神的鉴赏性的教学[3]。
二、把握准确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切入点。
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应深深地扎根在文本这块土壤中,并能迅速地传递出作品最有效的信息,同时,它又能带动整篇作品的教学。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应大气,要从大处着手,从作品教学的整体考虑。倘若设计太细或者设计太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悟。下面以《祝福》(鲁迅)为例,看如何设计多切入点,如:从小说开头结尾处描写鲁镇过年的氛围人手;从介绍祥林嫂的身世人手:或通过祥林嫂眼睛四处的描写入手。这些设计过于具体或过小,都不能真正意义上带动整篇文章的教学,因为理解文中的基本情节,以及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等特征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因此,教学时就大可不必将切入点设计得过小、过细。鲁迅先生的《祝福》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以悲剧收场的,那么造成此次悲剧的真正原因就是此文所应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通晓了整篇小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妨以文中精神内涵人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小说要表现的深层社会含义。基于这样的思考,可以紧扣住文中的一句话:祥林嫂嫁给贺老六以后“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以此作为切入点可以设计如下三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为之取名《祝福》(因小说是悲剧的收场)。(2)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惨在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传统礼教吃了祥林嫂”,结合课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3)小说中除了表现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外,还表现了哪些迫害妇女的情节,并从文中找出相应情节。这三个问题是统一的,而带动这三个问题的是切入点所提的问题。由此也就解决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的问题。这个切人点设计貌似有点抽象,但其蕴含的内涵却很深,又不偏离主题让学生紧扣文本去阅读、思考且得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来E4]。结合实际教学,我认为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有一个好的切入点,而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紧扣原文本。能传递文本的最有效信息,能让学生依据原文本创造出心中新的文本来。
三、教师对文学作品必须进行个性化阅读
文学作品表达手法
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四大体裁文学作品都有其主题。作品主题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人物个体性与社会普遍性相结合,形象明显性与本质深刻性相结合。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我归纳出常见的六种文学作品表现主题的手法,同样,这六种手法也可以是指导学生把握文学作品主题的方法。
一、典型揭示法
作者通过创设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这样的主题具有深刻性、典型性和社会性。如在鲁迅小说《药》中,作者创设了以下两种环境。其一,自然环境。清朝末年的浙江绍兴城,一个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后“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华家屋子里弥漫“青白”的光、“黑沉沉”的街道、“明明白白横着”的悚然的丁字街。作者通过具有冷色调的景象为华老栓出场渲染了冷峭、阴森、令人窒息的氛围;而篇末则通过写清明时节“分外寒冷”的天气、“支支直立”的枯草、“愈颤愈细,细到没有”的声音和“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突出了静寂、悲凉、阴冷的坟场情景,为孤苦郁结的夏四奶奶的悲情期待创设了氛围。其二,社会环境。作者选取华家茶馆作为当时社会群众活动的小舞台,人员杂会的茶馆里出现这样的场景:“永远是戏剧的看客”(鲁迅语)的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众茶客在耸起耳朵听康大叔炫耀地讲述关于人血馒头引出的夏瑜因“造反”被抓,因在监狱里劝牢头造反而被打,处死后被虐的情况,并评论夏瑜活该挨打。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典型环境中,作者塑造了华老栓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他善良、愚昧、胆小、老实,找不到生存的出路和希望。华老栓在丁字街口从凶狠蛮横的刽子手康大叔手中接过蘸着资产阶级革命者夏瑜鲜血的治病“妙方”人血馒头,甘心地付了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无知而满怀希望地给儿子小栓治痨病,最后绝望无助地看着儿子悲惨地死去。作者由此深刻地揭示了小说主题:清朝末年,在封建传统观念愚弄和封建统治者血腥统治下,群众的愚昧麻木和革命者孤独抗争的悲哀,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悲愤和同情。
二、结构突出法
作者行文中巧设情节,借助精妙的结构,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取得意想不到的突出效果,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题。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作者为了突出主题,为女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逆境的曲折经历,并在结尾设计了一个合乎情理而又意味深长的巧遇情节。本文以项链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小资产阶级妇女马蒂尔德爱慕虚荣,一心想过奢华而风流的贵妇人生活,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路瓦栽结婚的不幸婚姻使她“伤心、悔恨、失望、困苦”,使她陷入了人生的无休止的痛苦。这是逆境。但是丈夫路瓦栽费了好大力气“才弄到手”的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柬,给她打开了机会和希望之门,舞服和首饰项链终于得到解决,舞会上,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处在“狂热”“兴奋”“陶醉”当中,她被所有的男宾注视和怀想,她得到了“成功”和“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这是顺境。短暂的幸福之后换来的是长期的痛苦。不料,“为了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而丢面子,在慌忙逃回家的路上意外丢失了项链,这使她陷入了人生的厄运,她和丈夫在愁苦惊恐之中,千方百计借来巨款,购得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名贵项链,赔给了朋友佛来斯节夫人,然后用十年时间过艰苦的劳动生活,偿完了所有的债务。这是逆境。接下来,作者巧妙布置了一个已成了粗壮耐劳的妇女的马蒂尔德与依旧年轻而美丽动人的佛来思节夫人一次偶遇情节,在交谈中,她明白了项链的真相。这个真相,使读者顿悟,作者在前文所有的伏笔如佛来思节夫人大方地借给项链、珠宝店老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和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等细节,原来都是为了在结尾揭示这挂“至多值五百法郎”的项链是假的这个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具有讽刺意味的结局。这样的结构设计,达到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的目的,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三、点睛突出法
把握文学作品作者情感途径
文学作品是作者心血凝聚的精华,是作者独特生活底蕴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文学作品包含着作者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法朗士说“: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灵魂的探险。”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独特体验,经历心灵的一次探险。这种体验和探险,离不开师生对文学作品中作者情感的把握。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把握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呢?
一般来说,把握作者情感,主要从创设课堂情境开始。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现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运用形象思维再现作品刻画的形象,让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复活”的形象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之渐入品读佳境,沉浸于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首先,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可结合作品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和人生情感主调,恰当的背景音乐等来设计课前导入,以此来铺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1926年)段祺瑞政府制造的屠杀爱国青年学生的“三一八”惨案真相及鲁迅先生对该惨案的鲜明的立场作引入,能激发学生对主人公刘和珍君烈士的敬佩和哀痛的情感体验。教学李清照词《一剪梅》时,以经典歌曲《一剪梅》来创设缠绵凄婉的情境,那种自然生成的情境和氛围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情感基调,感受文章内在的作者的情感律动。
其次,品味、揣摩语言,借助语言感知,加深情感体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也可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深入分析体现作者情思的关键词,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揣摩来理解“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和“多情”体现的不同深意。此时,可设置的问题有:1.这首词下阕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以美女映衬雄姿英发的东吴将领周瑜,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2.作者笑自己“多情”的意思是什么,又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3“.人生如梦”四字表达作者什么情感?通过教师调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课文间的互动得到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有所感知后,就会对这首词下阕的涵义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加深对作者希望自己能像周瑜一样正当英华之年时就担当大任而建立伟绩,但现实中却身遭责难、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有认识体悟。
第三,运用形象思维再现作品刻画的形象。结合语言分析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让学生走进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促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由此来把握文学作品中的作者情感,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如教学马致远词《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可做如下分析:首句中“枯藤”二字如果仅仅作为干枯藤枝的形象来揣摩,就有了它所蕴涵的丰富含义。它或喻示着寒冷冬季的到来,或象征着生命的枯竭,或显示生命的顽强,或借其昏暗的色调表达抑郁或陈述孤独无奈的情怀。而它一旦置于“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之中,就构成了一种衰败的景象,显示出凄凉的情感基调。联系全词并结合学生自己对“枯“”老“”昏”的体验,学生不难想象到诗歌中蕴含着的羁旅人那种悲秋感伤情结。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再造想象方法产生意象并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以自我的感官去触摸、去品味、去探究、去发现,是调动学生全部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这样,借助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的文学作品,学生完成了对作者情感的深层领悟,它意味着学情、文情两种视界的融合,意味着新的视界的生成。这不但是一种情感的渲泄,更是一种灵魂的唤醒,是一种生命的超越。这种情感把握,使学生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了自我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除此之外,把握作者对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物的鲜明的情感态度倾向,以及由此提炼出的作品主旨,也是把握作者情感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如教学余秋雨的《道士塔》时,学生通过质疑和师生讨论,最后明确:文中作者对浓缩中国灿烂文化的敦煌珍贵文物横遭劫掠糟蹋这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表达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强烈的愤懑;对守护莫高窟的王道士随意出卖珍贵文物的愚昧行为和腐败无能,对历史社会不负责任的满清官员及朽腐黑暗的政府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尖锐的批判;对劫掠、盗取珍贵文物的外国强盗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和痛恨;对研究敦煌文化而取得成就的爱国学者寄予希望,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旨,也就把握了本文的作者情感。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一定的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叙事抒情等,将主观情感寄寓于所绘之景、所言之物和所叙之事中,而景物的特征和事件的本质也就折射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通过把握景物的特征和事件的本质,也能把握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杜甫七言律诗《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虽是写景,然而景中有情:这两句渲染了一种旷远而凄清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也间接表现了唐朝一蹶不振之势,更含蓄地写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如鲁迅小说《药》中,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这一事件揭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表达了作者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的深切的悲愤和同情。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作品的文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把握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实质性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和人格信念,体现新课标下语文学科教学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文特点。
电影对文学作品编写
一、新中国成立后17年:忠实原作,电影主动向文学学习
在电影制作的初期,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张俊祥先生就曾经在自己的学术论文当中明确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电影制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剧本到电影转变的过程,因此在剧本的制作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确的第一点就是要确定影片所反映的思想内涵以及灵魂。一部成功的电影必须有旗帜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整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能够给影片塑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体现电影的灵魂。也有人曾经说过,电影实际上就是动态的文学,也就是说通过电影制作与拍摄的方式可以让文学更加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中国电影的成长史上,主要有两个比较重大的时期电影素材的选取都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这两个时期电影改编的特点在于其忠实原作的创作精髓,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文学作品当中的革命性思想热潮。著名的电影制片人夏衍曾经明确指出,通过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如果想要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就应该要建立在对文学作品本身拥有一个明确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设想观众从来没有看过这部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剧本制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定位在一个大众化通俗化的叙事层面,与此同时我们着力对原著进行的模仿,起到一定的传递原著的作用。尽管改编的幅度并不大,但是要不断地在电影当中体现作品中的阶级矛盾以及用于革命的思想热潮。许多电影作品的题材过于局限,究其原因在于所处的年代的红色革命思想,对革命文学作品所改编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面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给人们无论是思想上或者是行动上都拥有了明确的指引和推动作用,弘扬社会主义赞歌的同时也让人们的心目当中充满着对幸福美好的向往。比如说在进行改编著名的文学作品《祝福》的过程当中,夏衍就在自己的剧本当中巧妙的融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以及时代的特征等元素,通过对这些背景的烘托体现了祥林嫂捐门槛的情节,从而让整部电影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光明的,具有革命性的未来。又比如说在电影《小二黑结婚》中将主人公金旺和小二黑的个人矛盾通过文学处理变成了敌我阶级的深化矛盾,并且在影片当中引进了一个叫做二叔的角色,将他作为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最终导致了矛盾的进一步深化。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修改的同时进行重新编辑
20世纪80年代,文学创作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因为在这个时期许多题材的禁区都已经在慢慢的瓦解了,与此同时作家们由于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国外文学作品的涌入,许多剧本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到了一个质的飞跃。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进一步解释人物的命运,并且塑造出主人公的灵魂。题材的选取也已经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从那一刻起也预示着文学的发展方向倾向于人文色彩的转化。这个时期的电影人物依然在我们的心目当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象,喜儿、刘胡兰、潘冬子等都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走过自己的青春岁月。但是从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上我们却不难发现,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载体,这是一种拥有浓厚社会气息的文学成分,拥有强烈的社会学成分色彩。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个时代的电影作品更像是一种人们对于政治思想的传声筒,通过这个载体来实现互换主题的作用。在将近17年的改编电影当中我们看到的人物更多的是运用平面化的手法进行演绎,缺少了灵魂的同时也显得不够丰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的整体风格逐渐的打破了这种思想的筋骨,渐渐地转向人文化的防线,无论是革命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当中的题材无不例外地通过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批判以及人性的思考来进行深入的演绎,这是区别于过去的红色经典的电影塑造形象。这一电影史上的改革深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爱戴,并且对世界电影史的成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这个时期的电影而言,人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电影语言的探索,并且希望运用独一无二的影响符号来重新唤醒第七艺术时代,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不在仅仅局限在表象上,更重要的是人们希望摆脱文学对电影的束缚,抓住文学作品灵魂的同时融入电影思想进行改编。尽管这个时代的电影制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文学作品本身的束缚,然而从更深的角度来看我们却不难发现文学作品依然是电影剧本制作的主要源泉。处于这个时期的电影剧本改编,不再是传统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编剧下需要在文学的环境氛围当中提炼出作品的精髓,感受到作品当中的人性关怀以及文化思想境界上的精髓。从创作手法的角度上来看,大多都以现实主义的回归色彩以及深化形式为主体,在思想内涵上更加倾向于人文主义色彩思想的表达。电影的改编已经真正的跨入了“改并且编”的时代,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文学与电影共同发展的时代,因此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既包括了反应战争生活的《高山下的花环》,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牧马人》,还有对文化伦理进行剖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优秀作品。
三、当代:跳出文学,独立地进行编剧与构思
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关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剖析
论文关键词:莎士比亚文艺复兴道德人文主义神
论文摘要: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进行考察。以文化为参照,以人为基点,以道德主题嬗变的整理讨论为指归透析文艺复兴“人”的道德图式。文艺复兴是神性回归并参与人性建设的时代,其成为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他完成了后期人文主义对“人”的诠释:享受现世节制的自然之爱,同时以上帝之爱消弭邪恶。莎士比亚文学作品道德主题体现为神性超拔人性、人文终极的图式。
一、引言
瑞士著名史学家、文化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称文艺复兴为“人”的发现时代。之所以被定义为“人”的发现,是因为相对于中世纪人是神的奴仆而言,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服从上帝、信仰彼岸世界的安宁幸福,而且在于人本身是世间的上帝,勇于追求此岸世界的美好和谐。
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针对教会认为人生是苦难和罪恶的邪说,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针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文主义提倡理性,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因而有权追求知识,探索未知,了解自然和研究科学;针对封建压迫和封建等级制度,人文主义倡导仁慈、博爱,歌颂纯真的友谊和崇高品德,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和乐观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便是该时期应运而生的巨人。神性回归并参与人性建设,是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享受现世节制的自然之爱,同时以上帝之爱的合理性消弭利欲滋生的邪恶,他完成了后期人文主义对“人”的诠释。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代表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最高峰。“从来没有比他的剧本更加全面地表现了人的状态了。”莎士比亚的创作已经产生超出描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意义和作用,其戏剧可以看成整个人类的缩影。他所具有的包容性、前瞻性使其成为文艺复兴的总结性人物,至今为止无人可以比拟。基督式的上帝之爱守护古希腊式的自然之爱是莎士比亚不变的创作主题,虽然传承了世俗人本传统的文化内质,但是超世俗的理性指引着世俗的情感,这在他早期的诗歌和戏剧创作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二、基督爱的力量
达尔文学作品爱的主题
罗尔德?达尔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家。英国《泰晤士报》在2000年的“世界图书日”期间举行过一次“我最喜欢的作家”的投票活动,获得票数最多的作家就是罗尔德?达尔,他的票数甚至超过了魔法妈妈罗琳[1]。国内的明天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了达尔作品的中文版,共计十二本,总称《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这套书以想象的奇特而备受读者欢迎。读完此书后,真正让读者回味无穷的还是弥漫在作品中的那种浓浓的爱意。达尔作品中这种“爱”具体体现为亲情之爱,即祖辈之宠与父母之爱,“一种完美的爱—一种发生在一个小孩和一个特别的、充满活力的成年人之间的爱”[2]。其次就是友谊之爱,即师生之情与朋友之谊。再就是男女之爱,即爱情。本文主要分析达尔作品这种爱的主题的具体表现,并探究这种爱的主题的形成原因。
一、祖辈之宠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格外地疼爱自己的孙辈,甚至是宠爱或者溺爱他们,这是人之常情。达尔的《女巫》与《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就体现出这种深厚的、无条件的、带有宠爱特点的祖孙之爱。在《女巫》中,小男孩的父母因车祸去世,成了孤儿,于是他便与姥姥一起生活。姥姥无微不至地照顾小男孩,让小男孩过得很开心。可厄运再一次降临,小男孩被女巫变成了一只老鼠。不论是作为人还是老鼠,小男孩都能从姥姥那里得到一种非同寻常的、不加条件的爱。正是因为姥姥的爱,使小男孩并不介意一直做一只小老鼠,他说:“只要有人爱你,你就不会在乎自己是什么,或者自己是什么样子。”[3]在姥姥的帮助下,变成老鼠的小男孩消灭了酒店的所有女巫,而且还乘胜追击,一举端掉了女巫的老窝。因为爱和勇气,因为姥姥的鼓励和帮助,他最终成为消灭女巫、拯救全世界孩子的英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查理家非常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年过九十,老得没有力气,瘦得皮包骨头,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疼爱着自己的孙子小查理。放学时,只要一听到门响,布满皱纹的脸上便露出快活的微笑。听到查理的声音,他们四个人会一下子全都坐起来,好像奇迹般地又变得十分年轻。每天晚上,约瑟夫爷爷都给查理讲故事,爷爷讲得有声有色,小查理听得津津有味。在生日那天,一年才买一块巧克力的查理没得到巧克力金券,这时爷爷倾其所有偷偷地拿出自己的全部私房钱,给查理再买一块。爷爷知道自己的冒险也许不会成功,但爷爷还是这样做了,爷爷想,至少爱吃巧克力的查理又会得到一块巧克力。最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查理幸运地得到了最后一张金券,爷爷为此高兴得一下子从床上跳了下来。当决定由谁陪小查理一起领取金券时,兴高采烈的爷爷大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在爷爷的陪同下,奇迹又开始产生,小查理最终幸运地成为巧克工厂的继承者。无论是抽着雪茄、挥着拐杖、充满战斗激情和勇气的姥姥,还是清瘦如竿、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鹤发爷爷,无一例外都格外宠爱他们的孙子,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达尔的外公和外婆就对达尔疼爱有加。在达尔的自传《好小子——童年的故事》中,达尔讲述他从四岁到十七岁(十八岁去非洲),每年都要不远千里去挪威的外婆家,一提起外婆家,他就高兴得发抖。外公和外婆一见到他便露出慈祥的微笑,接着便是丰盛的家庭宴会。“在我们到达的那天下午,所有的小孩子包括只有一岁的那个最小的,都围坐在餐厅一张椭圆形的大餐桌旁边,和外公外婆一起参加一年一度的庆祝宴会”[4]。外婆家这种快乐的童年经历成为达尔文学创作中爱的源泉!
二、父母之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在达尔作品中,父母形象大多都是富有责任感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正面形象。达尔在两部自叙传作品—《好小子—童年的故事》和《独闯天下》中,详细地描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好小子—童年的故事》写当他七岁时,有一次,因为淘气捉弄了普拉切特太太而受到校长的杖打,妈妈发现后直接去找校长说“我出生的地方是不这样打孩子的”[5],甚至因此而让小达尔转学。在《独闯天下》中,当达尔放弃读大学的机会,选择去非洲工作、历险时,达尔的母亲是不愿意的,因为达尔是她唯一的儿子,但她故作高兴地叫道:“这是个大喜讯!这正是你想去的地方,对吗?”[6]因为达尔的母亲知道儿子很乐意去,为了避免给儿子带来心理负担,她强忍悲伤,故作高兴并大力支持。母爱是伟大的,可以说这部作品是达尔献给母亲的赞美诗。达尔的母亲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作品中,都是达尔一生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查理的爸爸一个人努力地工作,养活一家七口,自己不吃或少吃一口,目的是让小查理多吃一点,再穷也要在生日那天给小查理买一块他最爱吃的巧克力。《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农场主们决意要把狐狸一家从洞里面挖出来时,机智勇敢的狐狸爸爸在责任心与爱心的驱使下,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保护与解救他的孩子与妻子,使一家人一次又一次在绝境中逃生,甚至恩泽他人。狐狸爸爸对家人的爱和责任心,以及由此激发的智慧和力量,使读者不由得向天底下这样的父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世界冠军丹尼》中塑造了一位理想中的父亲形象,丹尼的父亲每天晚上都给他讲故事,闲暇时教他学开车,跟他一起放风筝,做热气球,最后,在父亲的帮助之下,丹尼一次就捕获了两百只野鸡,成为捕猎的“世界冠军”。如果说达尔在作品中歌颂母爱,是因为达尔的妈妈一生都爱着达尔的话,那么达尔在作品乐衷于塑造非常富有责任感与爱心的父亲形象,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达尔的父亲是早逝的。在他的成长岁月中,父爱是缺席的。父亲并没有对他产生榜样的影响,可正是父亲的早逝使他对父爱非常渴望,才在作品中塑造这些理想的父亲形象。达尔用想象在作品中描写理想的父亲来弥补现实生活中失去父爱的缺憾。当一个人,因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就会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不适之感,这种心理作用被称为补偿作用[7]。达尔之所以在作品中塑造道德高尚和责任心强的父亲形象,其实是在这些角色身上寄托了缺少父爱的自己对于父爱的美好想象。达尔深刻地体会到失去父爱的悲哀,所以他不仅在作品中刻画理想的父亲,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他也努力扮演一位理想的父亲,让自己的孩子加倍地得到父爱来弥补自己失去父爱之痛。
三、师生之情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研究
摘要:《宠儿》讲述了女性黑奴塞丝在逃亡中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重新沦为奴隶,毅然杀死自己幼女的故事。全书采用多重的叙事技巧,极富艺术感染力,再现了奴隶制统治下的美国社会。然而,作为托尼•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其改编的电影却遭受了滑铁卢。通过挖掘小说和电影中体现出的文化霸权思想分析小说《宠儿》改编电影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可进一步深化小说反殖民反霸权,重构黑人文化的主题。
关键词:《宠儿》;电影改编;文化霸权;黑人文化
1.引言
作为美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的作品《宠儿》(Beloved)享誉世界。其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美国奴隶制下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非人待遇以及白人主流文化对美国黑人造成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创伤,在思想和美学上都达到了美国黑人文学的巅峰。[1]178-2011998年10月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宠儿》由美国滚石电影公司搬上了银幕。电影由著名导演乔纳森•戴米(JonathanDemme)担任导演、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OprahWinfrey)担任制片人兼主演。然而,其票房远远低于其制作成本,因此这部电影是名符其实的惨败之作。究其原因,好莱坞资深影评人哈登•怀特(HaydenWhite)曾敏锐地指出,“好莱坞电影是欧美白人主流文化封锁下的电影文化,这种文化霸权确保白人的价值观得以维护和推广。为了捍卫白人文化在好莱坞的绝对领导地位,文化霸权排斥黑人文化在好莱坞的展现,并会全力抹杀这种非主流文化。”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其批判的文化霸权思想不容忽视。本文将从文学创作和电影改编两个维度揭示白人文化霸权对美国黑人文化的冲击与抹杀,进而指出《宠儿》电影的改编尽管在商业价值上不甚如意,却对小说进一步的广泛传播与价值提升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2.黑人传统文化的创伤
在《宠儿》中,莫里森向我们刻画了不同的黑人形象。无论是逆来顺受的贝比,还是辛苦劳动为母亲赎出自由的黑尔,或者是逃脱奴隶主魔爪的塞丝,黑人似乎从一出生就受苦受难。究其原因,就是白人强势文化对黑人个体以及黑人群众造成的创伤。《宠儿》这部小说运用多种叙事方法,比如同一个时间会采用不同的叙事角度,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回忆相互交织,进而揭示出白人至上的主流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地摧残黑人文化,给黑人的身心造成严重创伤的。首先,白人采用完全暴力的手段强行控制黑人的身体,逼迫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比如在“甜蜜之家”的生活中,学校老师会抱怨保罗兄弟们,黑尔以及赛克索吃的太多,干的太少,尽管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黑人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学校老师把黑人奴隶当成动物,将塞丝当成研究对象,研究她的动物属性,甚至在他的两个侄子凌辱怀孕中的塞丝时,他在一旁做着记录并且当塞丝告知加纳太太他们的罪行时,学校老师竟然命人用皮鞭抽打塞丝。[2]33不难想象任何一个在“甜蜜之家”的黑人都会遭受残酷非人的待遇,这些都与他老师这个称呼严重不符。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美国社会里,即使是接受过教育的阶层都认为黑人奴隶与动物无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美国的废奴过程异常崎岖艰难。然后,白人剥夺黑人受教育的权利并向他们灌输白人文化。即使“善良的奴隶主”加纳夫妇会在农事劳动中给予黑人一些权力比如会教黑尔算数等基本知识,但这些只是为了让黑人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加纳先生的黑人奴隶虽然被他称为男子汉,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塞丝甚至不会看时间,保罗根本不认识字,他们唯一擅长的就是出卖自己的体力劳动。影片中最能体现这点的场景是在学校老师来抓捕塞丝时,其他黑人的表现。事实上,造成塞丝弑女的原因不仅是奴隶制度,还包括黑人群体的思想意识被白人文化腐蚀的结果。以塞丝的婆婆贝比的影响力,她们的黑人邻居是可以觉察学校老师的抓捕行动的,但是没有人去通知塞丝。当学校老师找到塞丝时,白人只有四个人,而黑人在人数数量上远远占上风。但是,没有一个黑人主动帮助塞丝,甚至是塞丝的婆婆贝比也只是面露悲伤,黑人男性斯坦普•沛德也乖乖地把劈柴的斧头交给了白人。总之,影片中呈现给我们的是:在场地所有人都任凭四个白人男性对黑人女性塞丝和她的几个年幼的孩子做任何事情,迫使塞丝采取极端的弑女手段发出自己对白人奴隶主压迫的反抗。就像她对保罗说的那样,“我止住了他……我把我的宝贝儿带到了安全的地方。”[3]195塞丝庆幸,她的孩子没有一个是走她与丈夫黑尔的老路:成为奴隶。但是却是以牺牲了女儿宠儿的生命,两个儿子的离家出走以及丹芙的性格缺陷甚至是塞丝母女十八年孤立无援的生活作为代价的。假如,当时的黑人邻居们肯伸出援手,塞丝弑女的悲剧是否可以避免?这种可能在当时白人的文化霸权统治下很难发生。因为,“在大多数的西方人看来,除了白人,所有的人种都是下等人或亚人类(subhuman)。这些亚人类或野蛮人(savages)很快就会变成下等人,并等同于‘邪恶的’他者(‘evil’Others)……‘他者’(‘theOthers’)在这里指的是被排除在权力之外,即被看作与‘我’不同,又被看成比‘我’次等的人。”[4]250-251白人将这种种族等级的思想强加给黑人,因此,没有人敢反抗白人对黑人所做的一切,因此,相比较塞丝弑女的极端举动,在小说结尾,当把鲍德温错认成带走丹芙的白人奴隶主时,塞丝选择刺杀白人以保护女儿。这表明相比较逃跑,弑女的反抗形式,黑人这次选择直面白人,冲破了白人至上,不可反抗的文化束缚的新的斗争形式。这是塞丝的进步,也是整个美国黑人的有效斗争形式。最后,利用基督教等宗教手段以及各种媒体对黑人进行洗脑,强行灌输白人的价值观。强调人人平等,宽容仁爱的基督教帮助了美国人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是却成为了美国白人压迫剥削黑人的工具。在对黑人实行宗教教化时,白人奴隶主片面强调基督教教义中的顺从与服从,意在使黑人奴隶温顺地听从自己的统治。《宠儿》中贝比•萨格斯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人物。作为一名黑人奴隶,她不仅需要做繁重的体力劳动,“摧毁了她的双腿、后背、脑袋、眼睛、双手、肾脏、子宫和舌头”,3[176]还要被逼做白人奴隶主的性奴,一生拥有八个孩子,来自不同的父亲。除了最小的儿子黑尔,其他孩子都被贩卖给其他奴隶主。在面对苦难时,她依然相信基督教的上帝,正因为如此,当她最小的儿子黑尔将她赎买了出来,她从上帝那里汲取力量与爱,主动成为所处黑人群体的牧师,在“林间空地”布道,呼唤黑人同胞们尽情地哭,尽情地笑,尽情地跳舞,鼓励他们爱并接纳自己。在这种酷似基督教的布道仪式中,黑人们表达了对自由和爱的强烈渴望,贝比•萨格斯也因此被尊称为“圣贝比•萨格斯”。然而,现实的残酷把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彻底击垮了,白人奴隶主来势汹汹,“疯狂”的儿媳妇杀死了自己的孙女,仁慈的上帝并没有帮助这位忠实的信仰者,“上帝令她迷惑”,她为上帝感到耻辱,“耻辱得都不能去承认。”贝比也不再给黑人同胞布道,不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黑人邻居们也因塞丝弑女而远离她。这是白人的成功,成功地毁灭了黑人的精神世界。一直到生命的尽头,贝比•萨格斯都没有再站立起来,她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她的心理世界崩塌了,只能带着无奈孤独地离开世界。
东汉曹操文学作品
曹操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作为东汉丞相、三国曹魏政治集团的奠基人,曹操经常出现在当今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当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虽说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没有脱离小说《三国演义》、史书《三国志》的窠臼,以政治奸雄、军事帅才为主。的确,曹操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他在黄河流域大兴水利、广屯良田,促进了北方封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曹操精于兵法,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结束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纷争局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又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1]曹操在文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文学创作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曹操的散文创作
目前现存于世的曹操散文有150余篇,其中大部分散文的篇长只有200字左右,少数散文甚至不足100字。曹操的散文尽管短小,但很精悍,内容也非常丰富,集中反映了曹操面对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力促统一伟业的理想和战略。从内容上看,曹操散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2]第一,革故鼎新的改革思想。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较为有名的乱世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黄巾起义的兴起与失败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灭,同时也使百姓生活更加困苦,粮食匮乏,流民四起。为恢复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充实军粮,稳定军心民心,大权在握的曹操决定实行秦皇汉武时代的屯田政策,并大兴水利。在散文式的政令《置屯田令》中,曹操明确提出国之根本在于粮食充足、兵强马壮,屯田的初衷即是要增加粮食产量和存量,以养护一支强大的军队,用来消灭群雄、结束割据、实现天下一统。《置屯田令》颁布后不到5年,曹操治下的地域仓廪皆满。不仅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有效解决了困扰军队已久的军粮问题,为曹操后来率兵四方征讨、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充实的物质基础。除了农业生产之外,曹操稳固社会秩序的很多思想也可以从他的散文中觅得踪迹。公元204年,曹操将袁绍的势力赶出冀州,遂《抑兼并令》,该敕令首先言辞激烈地批判了袁绍家族纵容豪强强占土地、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然后规定将过分集中的土地还给百姓耕作,并就租金数量做出了严格的限制。面对官场腐败之风屡禁不止的情况,曹操撰写了《整齐风俗令》,文中引用大量腐败导致亡国的案例,提出腐败乃先圣所不容的观点,阐明了革除腐败弊病、整肃官场风气的必要性和决心。曹操反对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之举,他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的《内诫令》中有一段提到,他自己的衣被全都用过10年以上,如有破损均缝补后再用,极少换新。在曹操的影响下,曹魏从上至下都形成了勤俭之风。由此可见,曹操大量政论、政令形式的散文突出表现了他安邦治国之术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军事才能。第二,任人唯贤的用人理念。曹操出自宦官家族,从政伊始即被同僚上级所不齿,这也铸就了他弃儒道尊实力的从政风格。曹操非常清楚,要称雄天下,除了扫清那些所谓承儒家正统的世家官宦豪族阻碍之外,更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为此,他撰写和了《求贤令》,文中首先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例阐发他求贤若渴的诉求,然后提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用人准则。后来,他又撰写了《举贤勿拘品行令》阐发了用人如何权衡才能与德行的关系。文中用陈平定汉业等典故来支撑他所认同的一个观点,即很多时候才能与德行不能兼具,大多数整天将儒家道德挂于嘴边、出身门第高贵之人事实上缺乏经世致用之才;只要有真才实学,德行的有无都不影响任用和提拔。
曹操不仅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写进其人才战略的文章中,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实践他的这种主张。在多年逐鹿中原的过程中,曹操凭借他的声望与地位,吸引和笼络了大批能人志士投入其麾下。围聚在曹操身边数以百计的天下文武才能之士,如建安七子、陈琳、蔡琰等,都深受曹操举荐任用之恩。在他们眼里,曹操知人善用、善待人才的眼光和气度,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司马光曾评价曹操时说道,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限制了腐败无能的世族官吏把持政令的权限,是曹操建立魏国基业并日渐辉煌的重要因素。曹操散文式表书中,也有一些举荐贤能的文章,如《表论田畴功》《请封荀攸表》《请增封荀表》《请追增郭嘉封邑表》等。这些文章内容文字没有对他所举荐之人的浮夸虚辞,而是以事实为基础,陈述他们的优缺点及其对汉室国家的可用之处。曹操给汉献帝上表荐贤的散文表现了他赏罚分明、不贪恋他人功劳的坦荡胸襟,因而深得人心。第三,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的忧国忧民之心。在《对酒》一文中,曹操的政治理想主义色彩尽显,他理想中的太平世界是:官吏因社会秩序井然而无案可断;农民耕作三年即可收获九年可用之粮;王室贵族爱戴百姓;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整个社会都是一副其乐融融的安定景象。尽管理想远大,曹操也深知现实的残酷。公元202年,曹操在河南一带驻军时撰写和了《军谯令》,文中哀叹常年战乱给百姓造成难以平复的伤害和灾难。后来他又了《存恤吏士家室令》,规定因战乱而失去家人的老幼孤独者,地方政府要予以抚恤安顿。这些散文式政令体现了曹操的忧民爱民之心。总之,曹操的散文内容与他卓有建树的文治武功是非常契合的。在著文形式上,曹操摆脱了汉代辞赋骈偶化影响的束缚,不拘泥于固定格式,用朴素、简洁、有力的文笔自由抒写心中情志和思想见解,颇有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言辞无忌之风。因此,曹操的散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一改汉代散文铺叙繁缛的乏味之调,而极具清峻、通脱的特色,文章短小但文意清晰,遣词朴实但富有情理,充分展现了曹操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华。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二、曹操的诗歌创作
曹操流传于世的20多首诗歌继承了以写实为主的汉乐府民歌的基调,大多用四言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与时代精神,极具苍劲雄浑、慷慨悲凉的特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4]曹操的诗歌虽以汉乐府民歌为基调,但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发扬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髓,用创新式的文字内容表现现实情景、反映作者思绪。例如挽歌《薤露行》的起始句“惟汉二十二世,所任诚不良”,开宗明义地指出汉室衰落的根源在于用人不察、奸人当道。后叙“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直指国贼董卓犯上作乱,理应檄文征讨。再有“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一句真实描绘了国乱民哀的残酷景象。全诗收尾时的“瞻彼洛城郭,微子为悲伤”一句表现了作者曹操忧国之动荡、忧民之境遇的感伤情怀。该诗情景交融,以写实寄托哀伤,从描绘残酷现实升华至抒发救国救民的壮阔胸襟。另一首挽歌《蒿里行》是曹操在旧题的基础上所作的一首新诗。《蒿里行》用一句“关东有义士,兴兵伐群凶”概述了汉献帝时期关东州郡兴兵讨伐国贼董卓的历史背景。后叙“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表述了群雄各自为战、未形成合力,从而多次贻误战机的实情。再有“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等句揭示袁绍、袁术等各路军阀不仅没有精诚团结,反而为争权夺利自相残杀,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祸害百姓的灾难景象。最后一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充分流露了作者曹操悲悯百姓之情。《薤露行》和《蒿里行》都是曹操借乐府民歌里的旧事重新谱写新的诗歌内容、并在诗尾抒发悲叹之感的经典佳作。除了诗歌的文学意义之外,《薤露行》和《蒿里行》中所反映的史实也是后世研究东汉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