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4:23: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学经典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研究论文

关键字:文学经典大众文化

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精神总是呈现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二重变奏。意识形态是为社会既定秩序提供合法性依据的观念体系,它以各种方式来证明当下现存的社会秩序具有永恒性,即使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认同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境遇,承认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使现存社会系统尽可能地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与之相反,乌托邦则是以否定或者怀疑现存社会为前提的,它总是指向某个超越于现实存在的境界或领域,并且对当下的社会存在具有某种批判性。乌托邦的功能是促使社会系统发生变化,尽管并不一定是按照它所给出的方向来变化的。

一般说来,那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乌托邦精神的显现。正是因为不满足于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或者平庸的日常生活,人们才会通过文学创作来实现精神的超越;也正是因为文学作品呈现出某种超越的境界或意义,可以满足人们超越现实的心理需求,人们才会将其奉为经典。席勒认为文学艺术具有弥合被不合理的现实分裂了的人性的重要功能;马尔库塞坚持文学的审美价值在于在异化的社会中保留人的自由本性,从而为生活艺术化的社会之到来做预演……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同样的理论预设,即文学艺术按其本性而言天然地具有乌托邦精神。因此,所谓文学经典也就是那些最能够充分展示特定时期人类乌托邦精神的作品。如果说乌托邦乃是人类精神之梦,那么,文学经典也就是人类之梦的话语显现。

但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乌托邦、人类精神之梦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性范畴,因此,对它们的理解及其内涵的界定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这样一来,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就常常呈现出相互转换的关系。例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曾经是资产阶级乌托邦精神的核心话语,曾经激励资产阶级联合广大被压迫阶级起来推翻封建贵族阶级的统治。但是当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这些概念便转化为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合法性的国家意识形态了。同样,作为人类精神之梦的话语表征,文学经典自然也具有历史性,绝对不是超越历史的永恒之物。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昔日的文学经典迟早会受到冷落直至被弃置不顾。

查看全文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

摘要:英美经典文学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英美经典文学并对其进行赏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英美经典文学的赏析,尤其能够使我们在主体结构、人物刻画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体会西方语言的魅力,最终在文学赏析中提高自我对英美文学著作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文化差异赏析人物刻画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语言学习和应用上的障碍。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经典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鉴于此,笔者在介绍西方英美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的特点、灵魂,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习研究中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者或者文学研究者,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捕捉西方文学阅读的经验,为日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英美经典文学的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了解英美经典文学的基本架构,而且可以熟知欣赏、评价西方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文字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是源于文本自身的,这就要求必须从文本出发,来品味,来体会。此外,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加以琢磨,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英美经典文学的特点

查看全文

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

2006年,我去台湾辅仁大学参加一个关于国学的国际会议。当时也有一些北师大文学院的学生在那里学习。我询问他们与台湾学生交往过程中,大陆学生有何优势和劣势。他们回答说:要是谈宏观问题,我们可以侃侃而谈;要是谈具体的某篇文学文本问题,甚至到其中的字词的解释,我们就往往无法跟他们对话,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阅读过这些原著或阅读得不够细致或读过而忘记了。我后来常想这次与学生的对话,思考我们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前苏联的以意识形态为纲的影响甚深,至今仍未能完全彻底摆脱前苏联的影响,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且课程多,课时也多,而不强调中国语言文学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是不重视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大而化之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确定的具体的名篇、原著知之甚少。其结果是“两头落空”:即,一头是理论空洞无物,另一头是对具体的经典文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例如我们的本科生学完了《文学概论》课程,所得到的是教师或教材中古今中外杂糅在一起的“二手转述”(有的甚至是“伪知识”)。这种“二手转述”往往是教材的某些教条的教师个人综述,而转述者却不知道作为文论原著的中国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何物。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宏观上能“侃侃而谈”,大而化之的议论,不能解决问题的空论;另一方面微观上则缺少原作原著的知识,一旦进入原著的某篇某段某句,只能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或因为从未读过,或读过而记不清了或遗忘了,实际上处于无知状态。我参加过教育部1978年编制的教学计划(武汉)和1980年编制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云南)的会议。据我所知,当时思想未能完全解放,改革精神不够,都还是沿用“”前的计划,只作了小修小补,没有完全摆脱前苏联的影响。在建国初期,苏联派来了许多专家,帮助我们制定专业及教学计划,其特点之一就是“概论”、“通史”大行其道。民国时期的教学计划有问题但也有优点,优点———主要是细读古代经典原著———未能保留下来。建国后的大陆高校与台湾、香港的大学也交流不够,台湾、香港的大学中国文学教学更多的是保留了民国时期细读经典名篇、原著的教学传统。

二、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应有的方向: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在语言文学学科中,我这里主要指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教学中,应该回归到经典名篇原著的阅读和教学上面。为什么要强调经典原著与名篇的阅读和教学,而不主张过多的“概论”和“通史”的教学?因为经典的名篇、原著是一个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学科的根基,离开这个根基则学科就不能成立。经典的名篇、原著是什么?总的说,是经过时间一再检验的那些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的书。我认为原典有四大特点:

1.原创性。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根据著作时的情况发现了人类知识某些方面,从而成为人类智慧的种子。那些开宗立派之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社会或开发自然或创造艺术的观念或优美的篇章。就诸子百家的著作而言,那是西周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混乱,所谓“礼崩乐坏”,原有的“礼乐”不能维系人心,诸侯纷争,战争频仍,社会失序,人民痛苦不堪,怎么办?这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差不多无所依凭的情况下,提出了不同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所以提出的思想完全是新的,具有原创性的。

查看全文

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研究

摘要:当今大学生的经典文学阅读存在着阅读意义认识不清、无法区分经典文学与畅销作品的区别等诸多误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影响,一方面则是剧烈就职竞争压力带来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应将大学生的经典文学阅读置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域下,以课堂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借助现代传媒,复原经典文学的意义,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经典文学;大学文化

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独特方式,其基本功能在于引导人与塑造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大学及大学文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的存在,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建设过程。2017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作为中国梦实现的一个支撑。这给大学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一个持续性、可实施的大学核心文化建设摆在各个高校面前。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教育目标明确的校园氛围,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大学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人文教育的特点在内化。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先生在《大学何为》中所言:“中国的大学改革,需要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以及一切对教育感兴趣的读书人的共同参与。”

人文精神的内化和文学阅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视域下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问题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其置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域下,目的在于纠正当前大学生文学经典文学阅读过程中存在这偏差与误区。一.经典文学阅读中的误区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中小学教育中对考试成绩的过分偏重,使一部分大学生对经典文学及其阅读的意义存在着相当大的误解。误区一:对经典文学认识不清,错将经典文学等同于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文学的,同时是经典的。文学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语音文字,以塑造人物形象等等方式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传统文化则范畴要大得多,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古典文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作品中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传承和表现的一种形式。但是经典文学不等同于传统文化。误区二:对经典文学作品与一般文学作品认识区分不清。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并不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含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是读文学作品即可。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曾经指出,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是接受教育者的必修书目3聂珍钊先生曾经论述:“文学经典与普通的文学作品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文学修养的必知之书和必读之书;后者则是文学修养的选择之书和非必读之书。”

误区三:对经典文学阅读意义认识不清。当前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在生存压力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文学阅读中,存在急功近利和短视的现象,对经典文学阅读意义认识不清。笔者对二十名在校学生进行的面对面访谈中二十名学生只有六名学生认为经典文学阅读可以提升个人素养,会对他们未来求职提供帮助。网络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出现的这个差距说明青年学生对于影响自己自己阅读的因素和自己进行文学阅读的目的根本没有清晰的认识。在经典文学阅读中存在的这些认识误区,使学生在读书时选择失误,误将一些缺乏价值的畅销快消心灵鸡汤类书籍当做经典阅读,忽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二.影响经典文学阅读的环境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对文学阅读意义的理解除了认识误区之外,外在社会环境等因素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及阅读心态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经典文学作品在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的同时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思想性,经典文学作品大多数需要阅读者静下心来沉浸其中,多读多思,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去挖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生活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无孔不入,手机电脑平板已经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装备,也是青年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手段,67.4%的受调查学生坦承其阅读的媒介是手机。而网络时代新媒体的阅读从时间来说常常是碎片化的阅读,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内容越来越趋情感化、通俗化。“阅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进而也影响到阅读的内容。”

查看全文

文学经典处境管理论文

摘要: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以更清晰地看到纠结于诸种矛盾中的“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及新的生存契机。“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消费文化;文化语境;文学经典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经典”

开始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与此相伴随的,是消费文化的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1]消费文化的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以至于“这场转变的历史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二十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冷战等等”[2]。以消费为标志的这种文化转变导致了文化的内部变革,并进而波及文学的当代形态的重构。客观地面对消费文化语境这一人类文化历史链条中特定的时空结合部,透过它观察当下的文化、文学、文学经典问题,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文学现象,探索埋藏在各种现象之下的矛盾运行轨迹和规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寻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而“文学经典”则有可能成为我们观察这一文化变革的晴雨表,同时,站在当下消费文化这一背景之下才能使我们更加辩证地审视“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的可能性。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学经典”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这些“经典”在今天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首先,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接受和淘洗的过程。文学经典并非先在的存在,而是有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接受等多方面的背景,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所有的事物一样,文学经典也并非永恒的存在,必然有其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其次,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文学经典”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的统一体,其自身内部特质的规定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只有当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艺术品质等方面具有了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时,才可以进入“经典”序列。而和文学经典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社会舆论氛围、读者接受群等,都有可能参与文学经典的建构。而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越文学经典本身(如“红色经典”的形成主要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参与及文学体制化的结果)。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经典”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同时,真正的“经典”所具有的地位又在这种挑战中得以巩固,“文学经典”总是处在恒态与动态、短暂与永恒、解构与建构的矛盾统一之中。我们只有撇下今天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种种预言,着眼于当代消费文化语境,才能认清文学经典的当下生存状态,并进一步揭示推动着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种种矛盾,把握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探求文学经典的生存之道。

二、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外部矛盾

查看全文

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

摘要: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以更清晰地看到纠结于诸种矛盾中的“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及新的生存契机。“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消费文化;文化语境;文学经典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经典”

开始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与此相伴随的,是消费文化的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1]消费文化的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以至于“这场转变的历史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二十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冷战等等”[2]。以消费为标志的这种文化转变导致了文化的内部变革,并进而波及文学的当代形态的重构。客观地面对消费文化语境这一人类文化历史链条中特定的时空结合部,透过它观察当下的文化、文学、文学经典问题,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文学现象,探索埋藏在各种现象之下的矛盾运行轨迹和规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寻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而“文学经典”则有可能成为我们观察这一文化变革的晴雨表,同时,站在当下消费文化这一背景之下才能使我们更加辩证地审视“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的可能性。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学经典”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这些“经典”在今天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首先,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接受和淘洗的过程。文学经典并非先在的存在,而是有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接受等多方面的背景,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所有的事物一样,文学经典也并非永恒的存在,必然有其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其次,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文学经典”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的统一体,其自身内部特质的规定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只有当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艺术品质等方面具有了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时,才可以进入“经典”序列。而和文学经典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社会舆论氛围、读者接受群等,都有可能参与文学经典的建构。而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越文学经典本身(如“红色经典”的形成主要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参与及文学体制化的结果)。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经典”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同时,真正的“经典”所具有的地位又在这种挑战中得以巩固,“文学经典”总是处在恒态与动态、短暂与永恒、解构与建构的矛盾统一之中。我们只有撇下今天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种种预言,着眼于当代消费文化语境,才能认清文学经典的当下生存状态,并进一步揭示推动着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种种矛盾,把握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探求文学经典的生存之道。

二、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外部矛盾

查看全文

谈百年经典文学作品的动漫表达

摘要:动漫是崭新的、充满旺盛活力的新兴学科,具有典型的新时代特征,其美学价值不仅在于艺术作品本身,而是一个时代文化力量的总体。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触发了动漫表达手段和语言的丰富。从艺术与科学互为关系的角度开展教学研究,无疑是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全球化、跨媒体整合、动漫表达、多维、沉浸、百年经典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是全球化新媒介语境了。多元的文化生态,给5G技术带来的新信息时代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大融合不可避免地到来之际,关注当下科技进步、艺术思潮和观念发展成为每一位艺术家及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自然属性和使命担当。202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故乡》两部文学作品发表100年。现仅就近两年来有关动漫与全媒介融合发展以及百年经典文学作品动漫表达的创作研究谈几点感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与科技和人文链接最为密切的动画专业,将课程思政和创作思政融为一体,建构高水平动画人才培养体系是时代担当。在课程教学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以动画艺术语言表现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与时代特点,系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动漫作品。经典文学作品动漫表达是一个全新的艺术研究范畴,更是这个时代的文化和审美特征。动漫是崭新的、充满旺盛活力的新兴学科,具有典型的新时代特征,其在社会学、人文学、传播学、信息科学及教育娱乐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成为新的价值内涵。以“泛动漫”理念为指导思想的“动漫+”“跨媒体整合”和“沉浸式交互体验”以及悄然登场的“元宇宙”成为动漫领域崭新的发展方向。沉浸式多维交互和动态语素正猛烈荡涤着视觉艺术和设计的内核与外壳,把动漫放在任何一个传播媒介或艺术设计平台上,它都存在。著名学者张之益说道:动画将重构未来的语言体系。可以肯定的是,动漫会成为一种通用性的视觉语言和将来信息表达的传播方式,未来的动漫一定会是一种新技术美学,新艺术表达和新传播方式的综合体,动画与全媒介融合就是未来动漫的生态模式。因此,面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新媒介语境下的传播和发扬,必将引发我们全方位思考。所谓传统,是指先人积淀下的思想、制度、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以及行为方式等。提到传统,就不能不说到创新,事实上,创新本身也是传统的有机部分。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但创造了新的生产力,随之而来的是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艺术创作形式的诞生。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的阅读习惯、文化消费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们的文化艺术精神内涵和审美取向的解读与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动漫艺术是21世纪的全域艺术,其美学价值不仅在于艺术作品本身,而是一个时代文化力量的总体。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思维美学形态和视觉美学形态两个方面,其美学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大众流行文化渴求下的大量多样化动漫艺术形象;赋予图像强烈叙事性,使得图像发展成超越文字、语言的动态视觉语言系统;新媒介带来的充满空间感的光影沉浸和全感交互,形成了一种极为新颖的沉浸视觉艺术体验;跨领域互动协作所形成的新美学范式,使得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的动漫文化消费品涵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谈到动漫表达就要谈到传播,就要谈到媒介融合,就要谈到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指世界的压缩,又指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意识的加强,如果没有媒介传播和媒介融合,就不会有全球化。媒介和传播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口语传播时期;手写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有限电子传播时期;无线电子传播时期;数字传播时期。由此可见,科技进步带来的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的。媒介融合是媒介再造的过程,即通过新旧媒介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整合,最终形成一种新的复合媒介。媒介融合时代,动漫与媒介承载、接受心理以及人文科学进行碰撞,无论在表现方法、视觉呈现,还是题材扩展和延伸上,都显示出对动漫本体语义的探索。动漫独特的开放性、包容性、亲和性、全球化和全年龄化特征使得动漫被视为一种最具影响力的表意媒介,一种最亲和的媒介内容和手段,成为观念表达的全新语言形式,成为连接多种艺术的新纽带,呈现出综合、互动、沉浸体验的跨媒体多样化态势。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感知世界的进程由文字阅读时代转向为读图时代,进而转向为动态视频时代,再到今天的沉浸互动体验和智能意念控制时代以及元宇宙时代的悄然而至。由于受众接受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受众在感官需求层面的转化,体现在画面、声音、感官三个层面。当下流行的动态叙事、跨媒介叙事、非线性叙事、交互叙事和沉浸叙事满足了受众渴望更加自由的审美理想,体现出受众理性需求中“主体性”意识的增强。从传播学层面解读,媒介融合使得动漫传播出现了由新媒介主导、新旧媒介不断融合和不断竞争互补的动漫媒介新形态,形成以受众为中心,分众化、分享式和虚拟沉浸的动漫传播方式,元宇宙世界的未来感扑面而来。

艺术的边界在哪里?全球性数字革命催生新媒介文化语境,强调“艺术”与“科学”的高度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动漫艺术作为视听叙事语言的呈现,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触发了动漫表达手段和语言的丰富。从艺术与科学互为关系的角度开展教学研究,无疑是一个新的思路。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始终秉承动画与全媒介融合与产业互为的泛动画学科构建,打破壁垒,跨媒介整合,大胆进行综合媒介实验,将哲学思考通过动画与全媒介融合的多重手段进行表达,把对全新媒介时代的生存方式、文化观念的解构转化为视觉化、剧场化、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围绕信息时代动画专业建设的思考,确立立体交叉教学模式,贯彻“融合”教学理念;建立合作沟通机制,践行“跨界”改革思路;重视应用和创造能力培养,体现新时期“创新”精神;强调“艺术”与“科技”融合,体现学科发展特征。近日,在鲁迅文化基金会周令飞会长的积极倡导和鲁迅美术学院各级领导的倾情推动下,持续近两年时间的鲁迅文学作品动漫创作之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暨《阿Q正传》《故乡》发表100年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师生动漫创作圆满结束,这是百年经典文学作品系列动漫创作的第一步。鲁迅美术学院李象群院长担任了课题艺术总顾问,课题总负责人是亦飞和周令飞先生(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成员包括文学界、艺术界等多位知名人士以及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团队。课题内容创作依照新时代传播学特征和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动漫与全媒介融合发展的治学理念分为:动态叙事的动画片和微电影;静态叙事的绘本、连环画;交互叙事的手机、互联网和虚拟沉浸应用、游戏设计;文创系列的潮玩盲盒、纪念用品及文创产品等四大类七个板块的动漫产品,是一个动漫全链闭合的文化消费多维立体产品形态。2021年9月13日,周令飞先生百忙之中再次莅临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百年经典”文学作品动漫创作秋季工作坊,这已是周老师继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以来的第三次研究生工作坊——王亦飞和周老师为了更好地探索百年经典文学作品动漫表达这一课题的无限可能性,已经联合招收了三届从事这个方向研究的硕士研究生,旨在更高的学术层面给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一个多维度、高质量、最专业的解读和呈现。本次工作坊确定了鲁迅先生另两部文学作品《社戏》和《祝福》的动漫创作工作内容,课题内容在上一期七大部分动漫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具前瞻性的赋予新时代内涵的形式和内容,倾情助力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

在周令飞先生和绍兴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传媒动画学院在鲁迅外婆家安桥头村建成了百年经典文学作品系列动漫创作美术馆、百年经典文学作品动漫创作研究中心和传媒动画学院研究生创作实践基地。美术馆首展展出的就是传媒动画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团队创作的鲁迅《阿Q正传》和《故乡》两部文学作品的动漫作品,这种经典文学作品的动漫表达方式赢得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传统的就是当代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就是“百年经典”文学作品动漫创作课题研究的理论及现实依据所在。作为延安鲁艺的传人,我们继往开来,关注国际科技和当代艺术发展前沿问题的同时,注重中华民族的视觉经验。在尊重和深刻领会鲁迅文学作品精神内涵的同时,既坚持学术的纯粹性又尊重艺术的原创性,并以此来保持年轻人富于激情的创作精神和科学态度,用青年人特有的直觉、智慧和独立思考来反映这个时代最前卫的文化精神,这也是鲁迅精神的本质所在。

查看全文

文学经典命运管理论文

摘要: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以更清晰地看到纠结于诸种矛盾中的“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及新的生存契机。“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消费文化;文化语境;文学经典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经典”

开始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与此相伴随的,是消费文化的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1]消费文化的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以至于“这场转变的历史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二十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冷战等等”[2]。以消费为标志的这种文化转变导致了文化的内部变革,并进而波及文学的当代形态的重构。客观地面对消费文化语境这一人类文化历史链条中特定的时空结合部,透过它观察当下的文化、文学、文学经典问题,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文学现象,探索埋藏在各种现象之下的矛盾运行轨迹和规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寻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而“文学经典”则有可能成为我们观察这一文化变革的晴雨表,同时,站在当下消费文化这一背景之下才能使我们更加辩证地审视“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的可能性。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学经典”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这些“经典”在今天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首先,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接受和淘洗的过程。文学经典并非先在的存在,而是有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接受等多方面的背景,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所有的事物一样,文学经典也并非永恒的存在,必然有其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其次,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文学经典”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的统一体,其自身内部特质的规定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只有当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艺术品质等方面具有了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时,才可以进入“经典”序列。而和文学经典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社会舆论氛围、读者接受群等,都有可能参与文学经典的建构。而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越文学经典本身(如“红色经典”的形成主要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参与及文学体制化的结果)。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经典”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同时,真正的“经典”所具有的地位又在这种挑战中得以巩固,“文学经典”总是处在恒态与动态、短暂与永恒、解构与建构的矛盾统一之中。我们只有撇下今天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种种预言,着眼于当代消费文化语境,才能认清文学经典的当下生存状态,并进一步揭示推动着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种种矛盾,把握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探求文学经典的生存之道。

二、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外部矛盾

查看全文

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反思

【摘要】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学经典教育传播中出现了“文化堕距”现象,即人文价值传播与接受严重滞后于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从新媒体的运用着手,搭建新媒体与文学经典之间的适度关联,使之成为传播文学经典价值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可从文学经典的价值特征入手,建构文学经典与当代社会的跨时空对话,重构文学经典价值的当代意义,切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

【关键词】文学经典;教育传播;人文价值;新媒体;“文化堕距”

社会发展过程中,应用物质文化和技术新成果的速度十分快,应用为适应新技术而进行修正的非物质文化内容速度则往往要慢得多。二者之间的发展差距,社会学称为“文化堕距”[1]。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学经典教育传播过程也出现了类似的“文化堕距”现象,突出表现在文学经典的人文价值传播与接受,严重滞后于媒介新技术的应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教学亟待研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的技术拯救

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途径有多种。在我国,以课堂为组织形式的文学教学是较为专业、系统、重要的方式。当今正处在一个主要借助数字、网络等技术传播信息的新媒体时代,这样的时代语境,对文学经典教育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文学经典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1.文学经典教育的两难处境。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诉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文学经典的地位由文字阅读时代的中心和神圣地位退居边缘,经典终结的焦虑情绪弥漫在当代社会的上空。作为文学经典传播主要途径的高校文学经典教育教学,也随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在新兴媒体、视听盛宴和海量信息面前,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轻松随意、时尚潮流的大众文化产品;文学经典因与当下的社会环境形成距离,构成解释和理解的障碍而遭到冷遇。另一方面,文学经典长久以来给人以恒定的价值意义和心理支持,除非它在人类文化中担当的责任被其他文化形式所取代,否则经典仍会被大众推崇。所以,文学经典教学仍是当前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重要途径[2]。2.文学经典教学的技术拯救。在经典价值式微的后文学时代,新媒体在经典文本与公众世界之间拓展出“第二生存空间”[3],文学经典教学主动适应外部生存环境,应用新技术和新媒体进行教学,无疑是对文学经典传播的一种技术拯救,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一是,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带来了文学经典教学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在文本教学基础上衍生出音像、视频等新媒体形态,教学信息资源丰富、立体、全方位。二是,多种现代媒体之间的动态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学经典的关注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三是,师生的互动交流得到增强。通过微信公众号、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文学的阅读和讨论在更开放的空间里进行。

二、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文化堕距”

查看全文

文化研究背景下文学经典思索

一、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

20世纪60年代由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巨大影响,一些法国学者将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对社会和文化的现象研究上,尽管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但都贴上了结构主义的标签,并由此产生了现代文化研究。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一书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当代流行的批评理论持反对态度,并且将女性主义批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拉康心理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符号学等视为“憎恨学派”,在布鲁姆看来这些流派特别重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文化问题,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加入了文化研究的成分,这些颠覆了以往的文学经典,同时他还反对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的侵蚀,强调关注文学作品本身,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尤其是对作品本身语言风格的阐释。他将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对立起来,不免有些过激。《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将文化研究界定为“理论的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指出文化研究内在受着两种力量的驱使,即复苏通俗文化的欲望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他认为文学与文化研究不一定要存在矛盾,反过来将文学作为某种文化实践加以研究,把文学作品与其他论述联系起来,文学研究会更有所收获。在他看来文化研究不是摧毁了文学经典,而在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了文学经典,新的阅读方法和研究角度给文学经典增加了活力。

在书中的第三章作者针对文学和文化研究分两点进行了阐述。第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文学经典。诚然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被历来学者“冷落”的作品被挑选出来,作为某个分析流派认为的经典,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作品以讽刺见长,戏剧《福尔蓬奈》就被作为研究詹姆士一世统治的经典文本。那么传统的文学标准是不是不再适用?重新映入人们视野的作品是不是具有同《哈姆雷特》、《浮士德》这样的“杰出文学价值”?还是因为具有某种文化研究领域的表征呢?我们知道作家创作出来一部作品,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文本,并不是文学艺术品,只有经过印刷传播、传递给读者、经过鉴赏分析才能具有艺术价值,整个过程才算作是文学活动,这样才使得一部作品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这就是说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既包括了作者创作时的文本,又包括了读者对它的再创造、研究者对它深刻的挖掘,它本身具有丰富性和不定性,这也就难以框定出一个标准来评判什么是经典,什么不是经典。只能说哪些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错综性”使作品获得独立的生命价值,永远拥有读者。第二个争论在于分析文化对象的适当方法。以布鲁姆为代表的一派学者执著审美理想及其批评实践,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关注作品的文学性,以“对抗性批评”来贬低大众文化和文学研究。尽管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他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阐释空间。在卡勒看来,文化研究对文学所做的解读实践,提供了新的解读方法,阐释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美学价值,尤其是对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被列为“经典”的作品的重新解读,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意义阐释空间,更加经久不衰。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必然具有价值,所谓的价值就是对人类所具有的意义,文学对人类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的功能或者价值在中国古代就有“兴、观、群、怨”,在西方贺拉斯提出文学寓教于乐,都注意到了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如果仅仅从审美功能上认定一个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的文学性,把作品当作作家一个人的成就,而不去考察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不去深刻考察作品之所以“经典”、“伟大”产生的社会根源,便抹杀了文学作品多元性和厚重感。而考察这些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福柯的"疯癫"哲学观,哈姆雷特的心理世界完全印证了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析,又能够让我们有所借鉴,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实际生活中的自我,才能超越自我,并在生活的困顿和迷惑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就指出“经典在宗教、伦理、审美、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是提供指导的思想宝库,一直是解决问题的一门工具,也提供了一个引发可能的问题和可能答案的发源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文学作品不同形式的解读,比如各种改编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使得我们发现在文本确定意义之外,所展现出来的文本以外的东西,而这也正是吸引受众眼球之所在。传统的文学经典面对新一轮的解读,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挑战。一方面我们所谓的文学经典,是与在与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比之下,显示其特殊性的一类文学艺术,比如在叙事技巧,主题价值,材料选取等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或者说更具有宏大叙事、人文关照,是放在整个文学史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上来选取比较突出的作品,不可避免的同时期、同类作家会受到忽视。但另外一方面随着各种新潮理论的出现和解构思潮的影响下,涌现出大量新材料,这就使得各种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边缘文学”和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获得高度的关切,可能从它们中挖掘到某一领域的典范,这就使得它们跻身于“经典”之列。按照布鲁姆一派人的说法,不能用文化理论来阐释和挖掘他所谓的“经典”,这是对经典的亵渎和破坏,也就等同于这些经典凌驾于社会文化和理论之上,孤立起来,那这些经典又有什么意义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没有价值的作品,必将被人们所遗弃,取而代之的将是那些所谓的“边缘文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