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成就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3:40: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学成就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东汉邓禹家族文德教育与文学成就
清人唐甄《潜书•鲜君》说:“世族贵家,其子孙鲜有贤者。”①邓禹家族却不然。邓禹是东汉“元功之首”,孙女邓绥为和帝皇后,终身临朝称制,这个兼功臣与外戚身份的大家族代有良才,兼资文武。由于政治地位非常显赫,历来关于邓禹家族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政治方面,对其“文学”方面罕见关注。东汉的“文学”观念,实以经学为主而涵盖史传、文学、谶纬各科,其“审美意义在于以道德、礼义的教化价值作为评判依据”。②邓禹家族注重德行与文学教育,培养了矜重内敛、尚文好学的家风,成为世族中“可以为后世法”的文化典范。邓氏家族文学主要是政治家的文学,以严密的理性分析见长,彰显出了邓氏政治家经纬天下的胸怀与智慧,对汉魏政治、经学和文史之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邓禹家族的文化典范性
在东汉功臣家族中,邓禹家族是敦励儒学的典范。光武帝好儒术,功臣亦多儒者。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全国统一,光武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贾复、邓禹乃“并剽甲兵,敦儒学”,“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④其他功臣群起效仿,光武帝偃武兴文之国策由此得以顺利实施。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贾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贾复子宗,字武孺,“少有操行,多智略”,“兼通儒术,(章帝)每宴见,常使与少府丁鸿等论议于前。”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十三岁能诵《诗》,游学长安,与光武帝刘秀相识。天下初定,邓禹“常欲远名势”,⑤“笃于经书,教学子孙”。⑥贾、邓二人可谓通儒鸿才,在东汉功臣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典范意义。可以说,东汉功臣从军功起家到经学世族的转型正是从邓、贾开始的。然而,贾复早卒,其族亦人丁不旺,家族代表性不强。邓禹家族则不然,人丁兴旺,俊才辈出,成为东汉世家大族之翘楚。《后汉书•邓禹列传》曰:“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笔者依据范晔《后汉书》、袁宏《后汉纪》、陈寿《三国志》统计了东汉邓禹家族入史传者,包括汉末邓芝在内,传衍六代以上,总计50男、2皇后,其中31人封侯,3人官至三公,与范晔的说法基本吻合。《隋书•经籍志二》曰:“后汉有《邓氏官谱》……晋乱已亡。”①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士族族谱,虽内容不详,但至少说明:邓氏家族仕宦显达,足以列出谱系。东汉士大夫罕见不通经学者。邓禹家族有如此庞大的官吏队伍,也就意味着有如此庞大的儒士队伍。东汉世家大族无不以经学为传家之本,邓禹家族的典范性不言而喻。在东汉外戚家族中,邓禹家族是以“文”、“德”传家的典范。东汉一代,兼有功臣与外戚双重身份的世家大族有阴兴、马援、窦融、邓禹、梁统五家,各家的开国功臣皆通经史传记,子孙亦不乏著名文士。光武帝阴后、明帝马后、章帝窦后、和帝邓后、顺帝梁后皆有才学,马后与邓后均为著名贤后,博学能文,有文传世。阴、邓两家皆出南阳,以敬慎礼法与谦退俭约著称;马援、窦融、梁统来自关西,谨约自守,而三家子孙皆有豪奢、恣肆、不拘礼法之习,关西豪放不羁之风在他们身上时隐时现。②阴氏家族本为齐管子之后,楚汉之际迁于楚,居新野。阴氏家族既好神仙,又好巫术,阴子方祭灶神,阴长生求仙问道,和帝阴皇后迷信巫蛊之术,道家与道教之风在阴氏身上表现明显。邓氏家族则是秉礼好儒之家,和熹邓后甚至坚决反对巫蛊与淫祀,表现出清醒的理性精神。马援与邓禹在谋略、学识、教育子孙等方面皆可媲美,少时所习也同为《诗》。马援家族亦人才辈出,马援子马廖、马防,从子马严,马严子马续、马融,皆通经艺,晓武略,亦可与邓禹家族之英才并驾齐驱,在文学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东汉一代,马、邓两家堪称兼容功臣、外戚、文化三重身份的世族“双璧”。然而,马援生长关西,靠近西北边地,范晔论其一生行事,谓之“伏波好功,爰自冀、陇”,精确地概括了马援的文化性格及其地域渊源。邓禹生长于楚夏之交的南阳,范晔说他“元侯渊谟……静其如愚”,“渊”、“静”二字正抓住了邓禹文化性格之根本。楚夏之交在战国时期即为老庄道家文化覆盖的重点区域,③邓禹的“渊静”、“常欲远名势”,或许正是源自南阳悠久的老子文化。总之,从东汉尊儒重文、尚德轻功的主流倾向看,邓氏比其他功臣外戚家族更具代表性;自文化的地域倾向而言,东汉朝廷推崇矜重守礼的人格风范,是典型的中原文化,邓禹家风正是如此,马、窦、梁三大家族却有明显的豪放尚功的关西文化倾向。显然,邓禹家族的文化性格更能代表东汉人文思潮的主流倾向。
二、邓禹家族的文德教育
邓禹家族突出的文化性格是与其世代相传的文德教育分不开的。邓禹是其家族教育传统的开创者。两汉之际,邓禹家族已是郡县著姓。刘秀经营河北,邓禹策马相追,与其“谋谟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名副其实的“元功之首”。建武初拜大司徒,封高密侯。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退隐。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光武帝封禅泰山,特征邓禹行司徒事随行。明帝即位,拜为太傅。永平元年(公元58年)五月卒,年五十七。光武帝尊崇儒术,多举用经学博通之士入参朝政。儒学首重修身与齐家,以邓禹为首的功臣群体本以儒者居多,国家统一后,他们率先成了敦励儒学、修养礼法的典范。东汉社会,“户习七经”,“士民秉礼”,④光武君臣率先垂范,功莫大焉。“元功之首”邓禹是光武帝功臣中最为杰出的一员。邓禹笃于经书,非常重视子孙的文化与德行教育。邓禹有清醒的家学家风意识———令十三子各守一经,“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养子孙”。⑤《后汉书•邓禹传》曰:“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范晔在《邓寇传赞》中说,邓禹“勋成智隐,静其如愚”。“内文明”既指有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也指富于内省精神,正所谓“静其如愚”,宠辱不惊。邓禹有自知之明,知己功高权重,恐逆光武帝之志,遂与贾复“剽甲兵,敦儒学”;邓禹有知人之明,“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①《后汉纪》卷14曰:“(和熹邓后)与叔父邠及诸兄语,常问祖父禹为布衣佐命时事。邠为说结发殖业,著名乡闾。遭世祖龙飞,杖策归德,征伐四方,天下大定。功成之后,闭门自守,事寡姊尽礼敬,训子孙有法。……后未尝不叹息流涕,言:‘立德之苦,乃至于斯。’”邓绥所谓“立德”,实包括建功、立德、“殖业(研习经学)”在内。可见,邓禹在子孙教育方面用心良苦,他以身作则,亲自训导,建立起功德与学识并重的家教观念,于家族发展泽被久远。邓禹儿子中,少子邓鸿好筹策。汉明帝与邓鸿议论边事,认为他具将才,就拜为将兵长史。章帝时,邓鸿为度辽将军。和帝初,鸿随窦宪击匈奴,有功,征行车骑将军。从上引邓邠教育邓绥的话可以看出,邓邠也是德行学问并修之士。据《后汉书•邓禹传》载,邓禹十三子中,惟第六子邓训“不好文学”,此处所谓“文学”主要是指章句之学,邓训的文、德修养都不错。邓训今无文章留存,不过,《后汉书》本传记载了他劝说部署安集羌胡的一段话,略可管窥其文学素养。其文曰:“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悬丝发。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这段话以四言为主,简劲生动,体察人情,恩威相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邓训的安边策略体现的正是儒家文德思想。不仅如此,邓训对子弟的德行与学业修养,要求严格,甚至苛刻。《后汉纪》卷14曰:“(邓)训,闺庭甚严。诸子进见,未尝赐席。至于(和熹邓)后,事无大小,每辄咨之。”《后汉书•邓训传》亦曰:“训虽宽中容众,而于闺门甚严,兄弟莫不敬惮,诸子进见,未尝赐席接以温色。”《后汉书•和熹邓后纪》亦载:“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可以看出,邓训家中,子弟从小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学教育,兄弟姊妹之间,讨论问难,切磋琢磨,学风很好;同时,邓氏家教,宽严相济,形成了良好的自律传统。从邓训对待子女经传研习的态度看,邓训所谓“不好文学”,应当是指不好死守“家法”的章句之学,对于经世致用的博通之学,他是不排斥的。邓训有五子一女:骘、京、悝、弘、阊及邓绥。邓骘今存一文,严可均《全后汉文》题名《上疏自陈》。邓弘少习《欧阳尚书》,入授安帝,诸儒多归附之。邓绥好学成习,终身不辍。《后汉书•和熹邓后纪》云:“太后自入宫掖,从曹大家受经书,兼天文、算数。”邓后今存自拟诏书若干篇。和熹邓后以光大父祖之德、教养子孙为己任,对文学教育也非常重视。《后汉书》本纪云:“(元初)六年,太后诏征和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男女年五岁以上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乃诏从兄河南尹豹、越骑校尉康等曰:‘吾所以引纳群子,置之学官者,实以方今承百王之敝,时俗浅薄,巧伪滋生,《五经》衰缺,不有化导,将遂陵迟,故欲褒崇圣道,以匡失俗。”邓绥还从父祖那里继承了心忧天下的精神。她对刘氏子弟与邓氏子弟的经学教育一视同仁,并推及到国家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规制中。本纪云:“永初三年,邓太后又诏中官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东汉有学问的宦官(如郑众、蔡伦)就是从邓后时代开始大量出现。邓太后称制期间,两度下诏刘珍等鸿儒硕学入东观校订典籍,为东汉经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邓后子侄辈中,从子甫德学传父业《欧阳尚书》。从子邓嗣,博学能文。《后汉书•邓禹传》载,邓太后去世,安帝听信谗言,迫害邓氏,邓骘、邓阊等被逼自杀,“阊妻耿氏有节操,痛邓氏诛废,子忠早卒,乃养河南尹豹子,嗣阊后。耿氏教之书学,遂以通博称。”从耿氏教子看,邓氏家族,无论男女,都秉承了好学重文之家风。邓氏家族良好的文学教育与德行教育相辅相成。邓禹教导子孙皆尊法度,子孙世传祖训。殇、安之时,和熹邓后临朝称制,兄弟辅政。邓后效法父祖,检敕宗族,教学子弟,邓骘兄弟子侄也勤谨自守,颇有德望。《后汉书•和熹邓后纪》载,邓太后临朝,“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今车骑将军骘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护。’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后汉书•邓骘传》云:“自祖父禹教训子孙皆遵法度,深戒窦氏,检敕宗族,阖门静居。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称之。”永初元年,安帝封邓骘兄弟为侯。骘等辞让,不获准许,遂逃避使者,上疏自陈,中有“常母子兄弟,内相敕厉”之语。邓后从兄邓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宗门盛满,数上书长乐宫谏争,宜崇公室,自损私权,言甚切至。”顺帝时,邓康为太仆,以品行方正著称,名重朝廷。可以看出,邓禹家族在文德教育上一脉相承:邓禹“功成之后,闭门自守”,邓骘兄弟居官显位而“阖门静居”;邓禹教导子孙要“尊法度”,邓后检敕宗族,邓骘自髡妻子;邓禹“勋成智隐”,邓康谏邓后不从,遂闭门不仕;邓禹“笃于经书,教养子孙”;邓绥“昼省王政,夜则诵读”,并亲自督导子弟学习。邓氏家族的文德教育总归一个“律”字———律己、律宗亲。这种高度自律的宗族精神强化了邓氏家族的凝聚力,也提升了邓氏家族的朝野名望。安、顺之际,邓氏几乎遭遇灭门之灾,以大司农朱宠为代表的公卿士大夫多为邓氏鸣不平,顺帝亦“追感太后恩训”,邓氏家族方转危为安。邓禹家族人丁众多,累世显贵,在史书中却未留下明显劣迹,这在两汉外戚史上绝无仅有。如果史书记载可信的话,我们只能推出一个结论:邓禹家族的文德教育非常成功,宗族内部形成了良好的约束机制。可以说,邓氏家族久经政治风雨而绵延不衰,其宗族自律精神、以文德传家的自强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内生力。值得注意的是,邓氏家教不仅重视“文德”,而且不弃“武略”。邓后特别提到祖父的教导———“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三国志•蜀志卷十五•邓芝传》载,邓芝,字伯苗,新野人,邓禹之后,于汉末入蜀,曾任尚书郎等职,官至车骑将军,对和合吴蜀贡献卓著。本传曰:“芝为大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据《华阳国志•巴志》载,邓芝还好弓弩,善射。从邓芝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邓禹家族文德武略兼修之风至汉末而不坠。
三、邓禹家族的文学成就
韩愈文学成就与价值思索
韩愈(768—824),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一、继承创新的知名达人
自唐朝大历(766—780)时期起,由于受安史之乱的后续影响,衰顿、冷淡的内心世界逐渐取代替了盛唐士人豪迈、狂放的进取意志,独善其身、远离尘世、洁身自好、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人当时软弱冷漠和哀怨低沉的精神状态,平庸诗风甚嚣尘上,大行其道,出现了“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或者“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的文学创作趋势。在扭转这种颓废落寞文学意境表达的过程中,韩愈功不可没。韩愈一贯敬重李白、杜甫等盛唐时期文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和业绩,力图恢复盛唐时期的恢宏气象,在诗歌创作上善于创造革新和独树一帜,主导推动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代以来古文全新的发展道路。韩愈主张继承创新,他巧妙揭示了文学领域中的“道”与“文”的相互关系,认为“道”体现的是所要表达的目的和内容,“文”则是所要表达的手段和方法,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韩愈积极提倡借鉴先秦、两汉古文的精髓要旨,力求博采众长和广纳百家,强调从庄子、屈原、司马迁等诸家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在主张人们借鉴学古之时,韩愈特别提醒人们一定要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始终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等观念[1]38。在文学艺术表达上,韩愈追求气势而非颓废,追求新奇而非保守,他以文为诗,缜密思考如何将古文中的优秀语言、表现章法和陈述技巧赋予文学作品的表达之中,以扩大和增强文学作品的功能表达和描写领域。在语言利用方面,韩愈善于扬弃古人语言,主张“文从字顺”,通过对当时民间市井流传的日常口语的采集整理,丰富了文学表达的形式,构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比如他在《送穷文》中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在《进学解》中说“子云,相如,同工异曲”以及“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的词句,这些词句中“蝇营狗苟”“、同工异曲”和“俱收并蓄”等新颖词语都是韩愈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创造出来的一种书面散文语言,其充分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显示出了我国文字语言所蕴涵的独特魅力。由于倡导全新的文学风格,韩愈在文学艺术的追求上也以追求奇特雄浑、光怪陆离、境界雄奇为主线,比如他在《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中说“: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在《孟东野失子》中说:“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内容怪怪奇奇,但寓意入木三分,并且在追求奇特中虽然刻意在诗词中填充了一些生字僻语,而试图表达的却是一种朴素无华和本色自然的根本含义。在文学创作上,韩愈一直关心普通百姓的日常疾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文学作品当中不但有大量反映人民苦难、揭露政治腐败的优秀篇章,而且也有不少指摘藩镇割据弊端、强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优秀佳作,还有大量抨击当权者压制人才、抒发有志者志存高远、心贵平常的经典代表之作。因此,在文学创作中,秉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坚定信念,韩愈在弘扬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承传国学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伟大贡献。
二、学富五车的文学大师
韩愈是一位文学创作大师,他的作品数量繁多、体裁多样、构思奇特、文笔精湛,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鲜艳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大体而言,韩愈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论说文、叙事文、散文、诗歌等几种形式。韩愈的论说文在其文学作品创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代表作如《原道》、《师说》等,其内容上倡导尊儒反佛、尊师重教,形式上注重层次分明、格局严整。比如《师说》就是韩愈于唐贞元十八年(802)担任四门博士时创作的一篇优秀论说文。为了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流行的“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尊师重教”“、寸草春晖”的良好风气,韩愈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从多个方面论述和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从师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性,提倡人们不应因为身份的高低贵贱或者年龄的明显差别而缺乏虚心学习的态度,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将别人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师说》一文表明了韩愈特有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显示了其锋芒毕露、独抒己见的个性特征。韩愈的叙事文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代表作如《画记》、《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等,其篇幅宏伟、描写淋漓,通常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比如《柳子厚墓志铭》就是韩愈于唐元和十五年(820)担任袁州刺史时所创作的一篇优秀叙事文。韩愈与柳宗元均是唐代古文运动中同音共律、遥相呼应的莫逆之交,私人感情深邃笃厚,但柳宗元不幸于元和十四年(819)病逝,为此韩愈悲痛万分,以饱满的思念之情专门写就了该篇纪念性的碑文。在这篇文章中,韩愈对于柳宗元长期以来所遭受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表达了感同身受之情,对于柳宗元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充满赞赏和钦佩之意,全文语言简练、新颖生动、顿挫盘郁、曲折自如,创造性地将《左传》、《史记》等传记手法融会贯通于碑志的文体当中,使碑志这种以往枯燥乏味、干瘪晦涩的旧式文体徒增光辉,熠熠生彩,达到了“随事赋形,各肖其人”的境界,成为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2]43。
三、爱才惜才的慧眼伯乐
三岛由纪夫怪异文学特点及原因
摘要:三岛由纪夫是日本现代最有才华的文学大师之一,他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被称为“日本的海明威”。但是,这位极具才华的全能型文学大师却有着怪异的人生和怪异的文学风格。纵观他的人生经历.文学特色和人生结局,都称得上是日本文学史上的千古一絕。本文将分析和论述三岛由纪夫怪异的文学和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怪异的文学;产生的原因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派文学的著名作家,也是日本现代最有才华的文学大师之一。他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被称为“日本的海明威”,他也是日本近代少有的全能型的文学大师。他是杰出的小说作家,也是优秀的诗人;他是著名的剧作家,也是优秀的文学评论家;他是著名的电影制片人,也是优秀的记者和电影演员。他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戏剧、电影都十分优秀。但是,这位极具才华的全能型文学大师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怪异人生和文学风格。纵观他的人生经历.文学风格和人生结局,都称得上是日本文学史上的千古一絕。本文将分析和论述三岛由纪夫怪异的文学和产生的原因。
一.三岛由纪夫怪异文学的主要特点
无数的事例证明:不同平凡的人生经历往往都会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和作品的风格,使他们的作品能够独树一帜和特点鲜明。三岛由纪夫就是这样的。三岛由纪夫之所以被全世界公认为怪异的文学大师,是由于他的文学理念﹑写作方式和文学作品特别怪异,与众不同。1.怪异的文学理念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文坛最有才华的作家,其文学成就是辉煌的。但他又是日本文坛精神最怪异的作家,他具有文士和武士的双重性格,因而他写出的作品也具有怪异的文学风格。三岛由纪夫的文学理念与众不同,首先他推崇忠君美,他崇尚武士道精神,把切腹自杀视为“樱花凋谢之美”;他主张“忠君”,把对天皇和国家的忠诚,视为文学的纯粹之美。其次他推崇男性美,喜欢描写男性的阳刚﹑健壮和勇敢,他的这种美学观在日本文坛是独树一帜的。2.怪异的写作方式三岛由纪夫的写作方式也别具一格。他采用的是“文武两道”的写作方式,文道的作品充满柔情和温馨,武道的作品则充满血腥和毁灭。他强调文学创作要表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完美统一,但他写出的作品却完全不统一。他最喜欢的写作方式是逆反,他喜欢描写逆反的,也喜欢描写异常的性欲,因而他的写作方式变化多端,反复无常,这在世界文坛上也是罕见的。3.怪异的文学作品。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作品也与众不同。他的作品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作品是主要描写青年男女的性苦闷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写得十分优美和动人,代表作是《潮骚》等。第二类作品则是充满了血、火、死亡和自我毁灭,写得十分阴暗和血腥,代表作是《金阁寺》、《丰饶的海》等。两类作品反差极大,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出自同一作家之手。也许是作品的特点鲜明和独树一帜,使三岛由纪夫成为了日本现代最受国内外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在国内,他的作品很受青年人的喜爱,使他成为了战后日本青年人崇拜的偶像。在世界,058他是最有影响力的日本作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国的读者喜爱,他是作品被翻译为外国语版最多的日本现代作家。
二.三岛由纪夫怪异文学的产生原因
秦汉文化分析教案
考点指南
1、科学技术
掌握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的成就。
2、哲学与宗教
认识两汉时期思想的特点;哲学成就(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王充的《论衡》);宗教新格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3、史学与文学
朝代更替臣文人文学创作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明渍易代之际的特殊历史背景与满清政府所采取的用人政策,促使清初“贰臣”大量出现,且直接影响着贰臣文人的生存境遇。这种身为贰臣的身份际遇,以及世代传承的儒家忠孝节义观念,使得贰臣文人人格心态矛盾复杂,其创作较之其他群体作家亦自具特色。
论文关键词:清初;贰臣文人;人格心态;创作风格
明清易代之际,天灾不断,战火连年,最终少数民族政权满清统一了天下。国家的骤亡,异族的入主,极大地冲击着士人。在朝代的更替面前,臣子们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或出仕新朝而为“贰臣”,或为恢复故国而继续抗争,或为遗民,或逃禅……儒家传统思想赋予士子“忠君不贰”的道德要求,以及长期以来“华夷之变”观念的浸透,无疑深深影响着文人的取予进退。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历尽战乱、背负沉重心理压力的贰臣作家,无论思想生存状况,还是文学艺术创作,都和与之相对的遗民作家有着很大差异,且具有自己的鲜明印记。又因其成就之高,影响之深,促使我们作深入探讨。
一、贰臣文人的生存际遇
朝代变更的特殊历史际遇,必然促使贰臣的产生。引人注意的是,清初贰臣较之前朝,人数更多,对新朝贡献亦更大,不禁发人深思。这一现象自然直接受清廷用人策略的影响。清人进驻京城,即发告示云:“……我今居此,为尔朝雪君父之仇……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一到玉石不分,尽行屠戮。有志之士,正干功名之秋。如有失信,将何服天下乎?”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来实现一统天下的目的,颇具策略性与欺骗性,极尽威逼利诱之所能,也确实起到诱降作用,导致大量前明官员纷纷倒戈降附。如谢隆明末罢归,顺治元年(1644)清廷“颁诏招抚山东”,谢陛相时而动,“偕在籍明御史赵继鼎、卢世?等遣人赍降表赴阙,其词日:‘闯贼李自成肆逆逞暴,神人共愤,臣等空且不共之仇,愧无回天之力。惟皇帝陛下智勇兼锡,威灵遐畅,,笃夙昔之旧好,沛拯救之新纶,浩荡仁恩,有逾再造。……敬附归顺之资私而并及之。
且清廷“施笼络民心之术”,举措之一为:“明官吏降附者,各予升级,仍令视事。朱姓诸王,仍其王爵。”可参之《实录》:“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清世祖实录》卷五)前明、南明官员,包括依附阉党臭名昭著者,以至降附农民军“从贼”“为寇”之人,俱加任用,甚至宠锡有加。如冯铨,明末献媚魏忠贤,为其养子,列“十狗”之一,助纣为虐,与东林、复社等正义人士为敌。后在清廷征召下,即“优予冠服、鞍马、银币,令以大学士原衔人内院佐理机务”,冯氏备受重用。如金之俊,“(李)自成陷京师,(金)之俊不能死,被拷索”。后降清,竟官至吏部尚书。尤其洪承畴,崇德七年(1642),锦州被俘,归降满清后委以重任,屡受封赏,致使其他诸将对此大为不满。对此,太宗解释道:“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获一引导者,吾安得不乐?”而其重用贰臣之道,甚而遭致非议。如顺治元年(1644)六月,时任顺天巡抚的柳寅东曾言:“近见升除,凡前朝犯赃除名,流寇伪官一概录用,虽云广大无遗、宽大为治,然非慎加选择之道。鼎革以来,政教未敷,奸宄靡所顾忌。亟宜速定律令。”睿亲王多尔衮却自有自己的一番用意,认为:“经纶方始,治理需人,归顺官员,既经擢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斩,问刑准依明律”“脚)。鉴于饱经战乱后新政权政局不稳、人才缺乏的现状,故此采取不论人品出身、唯才是用的用人政策,以致大量贰臣出现,且在清初发挥了重大政治作用。
在贺敬之文学馆开馆典礼上的致辞
在贺敬之文学馆开馆典礼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庆祝贺敬之同志80寿诞和他从事文学创作65周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贺敬之文学馆开馆典礼。在此,我代表中共台儿庄区委、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向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贺敬之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引路人,被称为“人民的歌手”、“时代的歌手”。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以辉煌的文学成就、坚定的艺术主张、卓越的文化建树,而蜚声中外。他执笔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新纪元,他创作的《南泥湾》、《翻身道情》等歌曲唱遍了中华大地、经久不衰;他创作《放声歌唱》、《回延安》、《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政治抒情诗震撼人心、文明遐迩,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就任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期间,他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主席提出的“两为”、“双百”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新时期文艺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同“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斗争,是我国文化届卓越的领导人。
我曾多次拜访过贺敬之同志,深深的为他坚定地党性、高尚的品德和谦虚的精神以及他情系家乡人民、关心家乡建设的深情厚谊所感动。无数事实表明,他不愧是我们台儿庄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表达故乡人民对贺老的崇敬之情,回顾他的成长和创作道路,研究和发扬他的文艺思想和艺术主张,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人,我们在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关怀下,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贺敬之文学馆。该馆全面介绍了贺敬之的人生经历和辉煌的艺术成就,生动表现了一位诗人、歌剧作家、高级领导干部的风范。现已成为培养青少年、宣传党的文艺思想、路线方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我们将进一步充实馆藏,完善设施,筹建贺敬之文学研究会和贺敬之书画研究会,组建贺敬之艺术学校,使之尽快成为培养文艺新秀的摇篮和艺术家的活动基地,使贺敬之同志的文艺思想和文学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的魅力、作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文艺创作,以更多的文艺精品,高扬主旋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全区上下的智慧和力量,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全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创造台儿庄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教材分析
文学馆开馆典礼上的致辞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庆祝贺敬之同志80寿诞和他从事文学创作65周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贺敬之文学馆开馆典礼。
在此,我代表中共台儿庄区委、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向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贺敬之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引路人,被称为“人民的歌手”、“时代的歌手”。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以辉煌的文学成就、坚定的艺术主张、卓越的文化建树,而蜚声中外。他执笔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新纪元,他创作的《南泥湾》、《翻身道情》等歌曲唱遍了中华大地、经久不衰;他创作《放声歌唱》、《回延安》、《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政治抒情诗震撼人心、文明遐迩,教导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就任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期间,他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主席提出的“两为”、“双百”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新时期文艺工作的路线、目标、政策;坚定不移地同“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斗争,是我国文化届卓越的领导人。
我曾多次拜访过贺敬之同志,深深的为他坚定地党性、高尚的品德和谦虚的精神以及他情系家乡人民、关心家乡建造的深情厚谊所感动。无数事实表明,他不愧是我们台儿庄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表达故乡人民对贺老的崇敬之情,回顾他的成长和创作道路,研究和发扬他的文艺思想和艺术主张,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导人,我们在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关怀下,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贺敬之文学馆。该馆全面介绍了贺敬之的人生经历和辉煌的艺术成就,生动表现了一位诗人、歌剧作家、高级领导干部的风范。现已成为培养青少年、宣传党的文艺思想、路线目标、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
我们将进一步充实馆藏,完善设施,筹建贺敬之文学研究会和贺敬之书画研究会,组建贺敬之艺术学校,使之尽快成为培养文艺新秀的摇篮和艺术家的活动基地,使贺敬之同志的文艺思想和文学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的魅力、作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弘扬先进文化,繁荣文艺创作,以更多的文艺精品,高扬主旋律,增强精神文明建造,凝聚全区上下的智慧和力量,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全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创造台儿庄更加美好的明天。
初中历史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学目标
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秦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文艺复兴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分期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通过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
3.(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4)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事例的介绍和文艺复兴时期先驱者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素养和优良品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