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3:11: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献信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息与文献著录细则
依据《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矩》(GB/T7714-2015)、《我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B/T1-2006)和《我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列规范》(修订版)的规定,本刊对稿件的文后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作出如下要求,请向本刊投稿的作者按照本细则著录。
一、基本要求
稿件中所有引文和引证观念的文献出处,做到凡引必注,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正文末尾,序号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示。参考文献请注明首要责任者,落款(专闻名、文章名),出书地,出书社名或期刊名,出书时间(版别、期数),页码。多次引证同一出处的参考文献时,在正文中标示首次引证的参考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方括号外标示引文页码。
二、著录格局
(一)专著.适用于一般图书、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陈述等。[序号]首要责任者.文献落款[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书地:出书者,出书年:引文起止页码[引证日期].获取和访间途径.数字目标仅有标识符.[1]陈登原.国史旧闻: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0:29.[2]哈里森,沃尔德伦.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M].谢远涛,译.北京:我国人民大学出书社,2012:235-236.[3]贾东琴,柯文.面向数字素质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研讨[C]//我国图书馆学会.我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书社,2011:45-52.[4]袁洪权.“统一战线”方针下的“整合”——1951年的新我国"文艺界"研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5]吴云芳.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讨[D/OL].北京:北京大学,2003[2013-10-14].http://thesis.lib.pku.edu.cn/dlib/List.asp?lang=g&type=Reader&.DocGroupID=4&DocID=6328.(二)期刊.[序号]首要责任者.文献落款[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引证日期].获取和拜访途径.数字目标仅有标识符.[1]袁训来,陈哲,肖书海,等.蓝田生物群:一个知道多细胞生物来源和前期演化的新窗口[J].科学通报,2012,55(34):3219-3227.[2]CAPLANP.CatalogingInternetresource[J].Thepublicaccesscomputersystemsreview,1993,4(2):61-66.[3]李炳穆.韩国图书馆法[J/OL].图书情报工作,2008,52(6):6-12[2413-10-15].http://www.docin.com/p-400265742.htm1.(三)报纸.[序号]首要责任者.文献落款[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报纸名,出书日期(版次)[引证日期].获取和拜访途径.数字目标仅有标识符.[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2]余建斌.我们的科技一直在追逐:访我国工程院院长周济[N/OL].人民日报,2013-01-12(2)[20I3-03-20].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1/12/nw.D110000renmrb_20130112_5-02.htm.(四)电子资源凡属电子专著、电子专著中的分出文献、电子接连出书物、电子接连出书物中的分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局分别按上述有关规矩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资源依据如下规矩著录。[序号]首要责任者.文献落款[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出书地:出书者,出书年:引文页码(更新或修正日期)[引证日期].获取和拜访途径.数字目标仅有标识符.[1]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计算陈述[R/OL].(2012-01-16)[2013-03-2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201/P020120709345264469680.pdf.[2]HOPKINSONA.UNIMARCandmetadata:Dublincore[EB/OL].(2009-04-22)[2013-03-27].http://archive.ifla.org/IV/ifla64/138-161e.htm.
三、文献类型和文献载体标识代码
高校体育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新型网络技术2.0技术背景下高校体育资源图书馆需求调查分析部分,力求从用户的角度了解其真实的信息组织需求,以便基于Web2.0技术下用户参与的高校体育资源图书馆的构建提供依据,并从图书馆工作人员角度了解图书馆数字信息组织2.0存在的问题和建设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需求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组织2.0模式研究,分析以RSS为主体、以BLOG为主体和以WKWI为主体的信息组织模式,形成一个鼓励用户(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以外部链接网站和内部数据库为主的新型高校图书馆体育资源模式。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重要性
一、引言
本研究致力于研究在Web2.0技术下新型高校图书馆体育资源模式组织,该模式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开放式地整大化、更新频繁、整合体育资源,作为教学、科研的辅助手段,改革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同时,用户以共同创新者的身份出现在信息服务创造过程中,不在是被动的服务接受者,还是服务的创造者,不仅给教学科研带来及时的信息资源的更新扩展,更对部分参与者本身,特别是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激励成分,导致学习情感上的积极参与。
二、高校体育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性探索
高校的教学、科研、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图书馆更是作为知识资源的宝库向用户(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信息服务,一直以来是高校校园文化、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种类也从文本、图片向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扩展,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也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随着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的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体趋势。随着运动竞赛风靡全球,奥运生活在我国的燃起“,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总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例如:沙滩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体育舞蹈、飞盘、瑜伽、射击等新兴的运动项目也层出不穷,为体育教学、体育科研、社会体育、群众体育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性因素。诸多因素推动了我国体育类图书文献资料的丰富与发展,也促进了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体育图书市场的空间也在逐渐扩大,也为学校图书馆体育文献资源的扩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国的体育图书信息发展快速,体育图书内容多元化不断涌现,但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体育图书信息资源研究及共享比较薄弱,除了一些期刊数据库检索,高校体育图书资源的整合和建设还大都停留在馆藏基础上,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影响了体育科研、教学的发展。目前,国内对于用户参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专门针对体育学科的具体研究还处于空白。图书馆用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本课题着重于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体育文献资源建设创新模式,力争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通过资源的有效共建共享加强馆员、教师、学生互动,促进参与者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致力于将体育文献资源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教育理念和建设手段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满足高校师生的学习、科研和社会需要。以学校体育作为基础,发挥社会体育重要平台,从传统走向现代,进一步拓展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延续着体育文化生命力,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新型体育文化,丰富着现代的高校校园文化,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校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与科研氛围,营造学习型科研型大学。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引领阳光活力、开拓创新的教风、学风;倡导全员参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以高校图书馆为依托,培育学校民主管理、积极科研、公平育人的优良风尚;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凸显体育文献资源的活力和张力,构建“和谐校园”,助力提高学生自主、自立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工作探究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统计分析对策
〔论文摘要〕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丈献信息开发进行数据统计,从信息开发状况、信息用户类型、信息资源利用、数据库建设、信息产品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从中探析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开发工作和对策。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性和即时性更加明显,用户需要经过深加工的有效信息,许多图书馆开展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满足社会不同阶层、众多领域的多层次、多元化信息需求。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促进知识更新,已成为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
本文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过去2003年的文献信息开发工作进行数据统计,并从多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求客观地反映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的工作状况和服务效果,探求今后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对策。
1文献信息开发数据统计分析
1,1信息开发状况
文献信息在高校教学的潜能
本文作者:牟景华工作单位:黑河学院图书馆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同时也给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无论是工作、学习、娱乐都离不开计算机等下代化设备,人们获取文献信息的渠道和速度更快捷方便,通过计算机等媒体获取所需信息资料已成为主流。由于文献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对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和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打破了以往以旧的借阅服务为主的模式,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服务方式转变,更多的图书馆员将从事信息的组织和加工工作,以满足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采用先进的服务手段和设备,准确及时的把读者所需要的信息送达给读者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不断增加,人们要想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里获取有用的知识,一方面,须加强读者的信息素养,提高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勇于创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挖掘服务潜力,主动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第二,从事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获取信息。努力加强业务学习,广泛了解世界前沿的科技动态,准确的把搜集来的信息经过加工整理传递给读者,为教育、科研以致行政决策提供坚实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要广泛听取读者意见,经常深入读者中间或通过问卷和召开读者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读者的需求,开展各种活动宣传,引导读者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由于计算机等设备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并且应用于文献信息的制造、传播与利用的全过程,以高效的运算和传递属性,为现代图书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产生了各种数字文献,改变了以往的传递模式,丰富的数字化信息也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格局。作为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未来的图书馆将会以电子图书为主,以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为工作重点的服务,传统的信息服务手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提高文献信息在教学工作的服务职能
高等学校是培养国家和地方人才的摇篮,图书馆则是学校的第二课堂。图书馆要针对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文献信息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潜能,根据各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专题服务、定向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特色资源服务。首先,图书馆是读者的精神家园,图书馆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读者展开的,大学教育是以教师导向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并更新知识结构,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前沿动向,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形势和发展需要。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调整专业课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和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成绩和理论水平。大学教育,是教给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知识和本领。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全面提高读者的文化素质和文献信息素养。第三,图书馆肩负着服务育人的职责。服务育人的先决条件包含两方面,一是,人的因素,即馆员的主观因素;二是,图书馆的服务设施等物质条件方面的客观因素。只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图书馆最大效益,才能令读者满意,才能更好的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如今,挖掘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对提高服务的软环境越来越被广泛重视,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和原动力。因此,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馆员自己要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馆员们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动人,以自己的行动带动人,以自己的魅力影响人。通过图书馆文献信息集中的优势,积极开展读书和宣传读书活动,使读者在阅览群书中找到人生的偶像和目标,在榜样的作用下规范自身的品德及言行,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行为习惯。可能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都可以给人以启迪甚至转变人的一生命运。好的榜样、好的书籍不仅有利于净化读者灵魂,而且对提高读者的思想境界以致世界观的转变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普遍认识到了服务育人的重要意义,并把“服务育人”作为本馆工作中的大事来抓。最大限度的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
提高文献信息在科研工作的服务职能
高校的科研工作是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水平,加快学科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科研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衡量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与档次。科研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建设工作,影响着高校潜力和优势的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实力的强弱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在激烈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关键。高校有完善的实验设备、文献信息资源和其他科研条件。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和良好的现代化服务设备,是科研工作者学习、研究、广泛获取信息资源和掌握世界前沿科技动态的最理想场所。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主阵地要做到:(1)为制定科研发展决策和科研选题提供参考服务。为科研部门在制定科研发展规划决策时提供当前的科研动态,为科研人员在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时,提供有关文献资料和现有研究水平、研究成果、今后的发展趋势等相关信息,避免课题的重复,使其在研究领域具有新颖性和先进性。(2)科研人员需要的信息资料一般都是经加工后的深层次信息,图书馆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专业对口、信息准确的文献资料,对大量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搜集、分析研究、归纳整理成综述、研究报告、专题、总结等便于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供用户选择,就他们提出的某些课题连续提供对口性的文献信息资料。(3)根据科研的新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馆藏信息资源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利用,紧跟高校科研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保证高校科研信息畅通。为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促进更多的科研项目结题以及精品项目问世。
基于文献分析的健康信息素养研究
自1974年SimondsSK首次提出健康素养这一术语以来,素养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广大学者所研究和讨论,诸多研究认为,健康素养会影响医疗结果和医疗费用[1]。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融合,有学者提出了健康信息素养,是指用户认识到健康信息需求,能够通过可靠信息源获取健康信息并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能力。WHO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的健康信息养偏低。我国2018年的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27.2%[2],表明公众不能有效获取及识别可靠的健康信息,极易受到虚假健康信息而做出不理智的健康决策。国民健康素养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实现国民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收集2009~2020年国内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健康信息素养的研究进行分析,旨在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了解我国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基本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以主题=健康信息素养检索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6日。重复文献、报纸、新闻报道、英文文献、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予以排除,最终272篇文献纳入本研究。1.2方法。对文献进行处理,分析文献的数量分布、被引频次、发表期刊、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等特征。1.3统计学方法。采用CNKI的统计分析系统和EXCLE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描述性方法对我国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2结果
2.1发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2009~2020年,共272篇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各年的文献数量和被引频次见图1。2.2载文期刊。2009~2020年,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文献发表在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见表1。2.3文献作者。2009~2020年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发文量排名前3的作者为王辅之、陆建玉、韩云峰,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见表2。2.4科研机构。2009~2020年,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科研机构主要是各高校,其中发文前10位机构见表3。2.5关键词。将“公共图书馆”“医学院校图书馆”“图书馆”,“影响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等相似词进行合并之后,有关健康信息素养文献中的热门关键词有8个,即“健康信息素养”(100)、“健康素养”(71)、“影响因素”(53)、“图书馆”(26)、“信息素养”(29)、“健康信息”(21)、“健康信息行为”(17)、“健康教育”(16)。
3讨论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文献综述
[摘 要]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关系的相关文献,旨在促进企业披露更详尽的环境会计信息,更好地承担环境责任,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环境会计;企业价值;信息披露
目前国内学者大都将环境会计信息归于社会责任信息或自愿性信息,对其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社会责任信息和自愿性信息包含的内容太广泛,难以突出环境信息的作用。因此本文单独将环境会计信息梳理出来,分析其研究现状,研究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促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动态
1.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涵的变迁
早在1996年JerryG.Kreuze和GaleE.Newell就把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整理为:与企业有关的环境法规的简要介绍;企业现在和未来可能负担的环境责任与环境义务;与环境事故有关的详细信息;企业解决环境问题的计划或策略;环境责任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带来的影响。同年著名学者M.AliFekrat、CariaInclan、DavidPetroni从另一个层面阐述了环境会计信息包含的内容: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环境诉讼方面的信息;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其他方面的信息。Patten和Cho(2007)依据表述形式的不同将环境会计信息分为货币性环境会计信息和非货币性环境会计信息,并采用评分法,分别对环境敏感性和环境非敏感性行业关于两类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文献综述
【摘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是中小学教师直面“互联网+”时代将会遇到的首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身处“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团队迫切需要利用好信息化教育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文章针对这一教育热点问题,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数据,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具体内涵、现实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对策研究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总结,归纳其特点,以期把握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脉络,更好的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文献综述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主张[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教育战线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2]。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成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导向措施。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文献数据分析
为了总结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中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三个数据库,以“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为检索词,以“主题”或者“篇名”为检索项,以“精确检索”作为检索匹配类型,将时间跨度设置为“全部时间”,检索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文献,对检索的结果进行文献发表的年度趋势分析和关注主题分析。(一)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分析。基于“中国知网”三个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共检索到229篇文献资料。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68篇,硕士学位论文54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国内外会议论文5篇。通过对全部文献发表时间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可以了解到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趋势(如图1)。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第一篇论文出现在2001年,即邢宏伟刊发在辽宁教育研究上的《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思考》[3],从阶段性特征来看,2001年~2003年是研究的初探阶段;2004年后,随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4]这一国家层面标准的出台,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更加被学术界所关注,相关硕博士学位论文在这一时间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04年~2007年是研究的活跃阶段;2008年至今是研究的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从文献发表的角度看相关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年度差异不大,但是随着这一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全国各中小学校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2013)》(简称《意见》)[5],在《意见》中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建立提出了要求,希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建立能够整合现有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要求。为了贯彻这一要求,2014年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出台了最新一项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6],这一标准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层面完成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考察标准的十年更新。作为中小学教师在互联网新时期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日渐被教育研究者们所重视。(二)文献关注主题分析。从文献研究关注的主题来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理论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主体,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实践调查研究”“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准则与体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这五个研究主题是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研究的洼地。
学校档案与文献信息化管理论文
档案的法律定义是“过去、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与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而学校是集中保存大量档案与文献的一个场所。随着教育建设投入的加大,有条件的中高等学校都兴建了较大规模的图书馆,并在其中保存档案与文献。图书馆中文献资料的借阅与使用十分频繁,对于一些珍贵却很有价值的文献,又不能完全封闭保存。这些都促使着学校档案与文献的管理迅速地向着数字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
1学校档案与文献管理的特点
1.1学生信息档案数量巨大
学校的档案大多数都是以纸质形式进行保存,而且即使有电子档案也依旧以纸质为准。规模较大的中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教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另外则是各类资料、图书。中等学校每三年就毕业一批学生,而高等院校与较大的中高职校动辄就是数千人的在校生规模。因此,学校需要保存的学生档案的数量巨大。综合类的高校以及较大规模的高中等学校,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
1.2档案及文献的重要程度高
规模较大的学校,比如一些高等院校保存的档案的重要程度都很高,尤其涉及学历档案与科研资料。当前虽然教育部也有电子数据可以查询学历信息,但是一旦学历学位证书遗失,最终回到学校补办时,还是要以学校存底的档案信息为依据。而高等院校中还保存有大量重要的科研信息,包括硕博士的论文原本、科研项目资料、科研成果等,因此更是不容有失。
浅谈图书馆市场战略构思
关键词:信息营销策略构想图书馆
摘要:图书馆的信息营梢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营稍策略应遵循一系列科学的策略程序,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信息、材料、能源是支撑当今社会的三大支柱,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当代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开发信息资源是我国信息化的核心。文献信息是信息资源的重要基础,图书馆是国家文献信息的主要收藏机构,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图书馆收藏文献信息71,268万册(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568个,馆藏文献31,2.00万册;高校图书馆1,075个,馆藏文献37,000万册;中科院系统图书馆143个,馆藏文献3,068万册),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其科学的管理和现代化的传输手段,使其具有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独特的功能。但由于我国图书馆受藏书楼与传统服务影响较深,观念陈旧落后,信息观念淡薄,未能把握住自身的优势和发展的机退,在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和发展信息服务上有大的作为。当前,在我国信恩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最不发达,这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信息服务水平密切相先但从另一方面讲,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又为图书馆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图书馆怎样利用自身优势和把握发展机遇,建立文献信息资源激励开发机制。构建信息营销策略?笔者作以下构想:
一、变革现行管理体制,建立激励伯息服务机制
为了加速图书馆事业发展,唯一的出路是不断深化改革,而为了深化改革,首先必须树立信息观念.要树立信息观念、就要树立图书馆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的观念。。改革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就是将传统图书馆变革成为一种具有竞争能力的外向型图书谊,改变其信息服务力量薄弱与服务能力低下的状况,使其不仅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更应将把其中部分工作作为产业化来经营,把文献信息转变为生产力。摆脱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和传统开发框套的束缚,把主要精力和物力配置在文献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咨询服务上,并利用新技术改进文献信息处理和服务方式,建立激励信息服务新机制;同时,总结以往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与教训,探讨当前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新特点,制定相应对策与措施,构建信息营销策略;
科学发展观图书馆建设论文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建设;图书馆,医学
科学发展观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包括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1]。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资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日趋明显,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图书文献资源在深度、广度方面都要进一步提高,并向多学科、多层次及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为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应进行多元化组配的综合建设,实现从文献组织到知识与信息组织的转变,把传统文献转化为数字资源,并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及网络资源来丰富馆藏,这是新时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新趋势。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使之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结合起来,是高校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更新文献资源建设观念
1.1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以人为本”应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主线。以人为本就是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以人为本”强调用户本位,就是图书馆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用户的需求开展;相反,以书为本,强调资源本位,就是说不考虑用户的需求,不考虑馆藏文献的“藏”与“用”之间的关系,使图书馆处在自我封闭状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必须更新观念,从采访到分编都应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题,从用户的需求而制定采访方案和本馆编目细则,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与广大师生读者的沟通,尽可能全面真实地收集读者的各种反馈信息,开发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应时常根据社会和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以适应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
1.2加强多元化思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