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12:14: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问题行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规范司法行为问题研究
规范司法行为必须深入了解司法行为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全面掌握当前司法行为存在司法主体素质不高,执法不公、不规范等问题的现象和因素;认识和分析其产生的根源,从而寻求出规范司法行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途经、对策和措施。并加以完善和改革,从而在我国建立起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从而最终规范司法行为,早日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一、司法行为的概念、内容、特点和要求①
1、司法行为的概念:司法行为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司法行为是指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开展司法活动,履行司法职责以及与履行司法职责相关的各种行为的总和。如审判行为、检察行为、执行行为、普法教育、法制宣传、信访接待、作风建设、清正廉洁、后勤保障等行为。狭义的司法行为仅指国家司法机关的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司法主体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性活动的行为总和。如审判活动行为、检察活动行为等。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本文拟对广义司法行为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2、司法行为的内容:总的来讲是指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具体适用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及执行相关法律工作的活动。它包括司法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
⑴、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人民法院的法官、执行员、书记员、司法警察;以及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书记员等人员。
⑵、行为依据,即法律等规范性文件。
行政行为处理问题论文
摘要:对行政诉讼中判决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应具备的条件、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逾期不重作具体行政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限制及其司法监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具体行政行为;判决重作;司法监督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但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应具备哪些条件?人民法院是否必须判决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应判决被告在多长期限内重作具体行政行为?被告逾期不重作具体行政行为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对被告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何进行司法监督?这些问题在立法上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执法与司法实践中却亟待解决。对此,笔者作下列探析。
一、判决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应具备的条件
1.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
判决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是指人民法院对已受理的行政案件经过审理,认定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依法判决撤销并同时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种判决形式。判决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不是一个独立的判决,而是依附于撤销判决的一个从判决,或者说是撤销判决的—种补充。①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是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的前提,没有撤销判决,也就没有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撤销判决又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判决撤销被诉的全部具体行政行为。这种判决是从整体上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否定,使具体行政行为向前向后均失去效力,行政机关不得基于同一事实或理由重新作出行政决定;二是判决撤销被诉的部分具体行政行为。这种判决适用于行政行为具有可分性,而且行政行为部分合法,部分违法的情况。法院判决维持合法的部分,撤销其违法的部分。②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等。
教师应对幼儿问题行为问题及矫正
[摘要]近年来,我国有问题行为的幼儿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这些“问题”幼儿在幼儿园往往很难控制,他们拒绝遵守规则,时常扰乱秩序,特立独行。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治需要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实中部分教师在应对幼儿问题行为时存在问题,不能够给予“问题”幼儿正确、有效的帮助,有的漠视,有的过度管制,均对幼儿问题行为矫正和健康成长不利。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客观地看待幼儿的问题行为,给予正确管教,并为幼儿营造爱的氛围,齐力帮助幼儿矫正,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行为;正面管教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行为是指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偏离社会所规范的同等成熟水平幼儿行为标准常态的、不恰当的、过度的或是不足的行为。幼儿的问题行为表现为孤独、焦虑、抑郁等内隐性问题行为以及攻击、破坏、任性等外显性问题行为两大方面。目前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近五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在13.97%~19%之间[1]。这些“问题”幼儿在幼儿园往往很难受控制,他们拒绝遵守规则,时常扰乱秩序,特立独行。然而3~6岁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将来的某些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应对幼儿问题行为时存在问题,不能够给予“问题”幼儿正确、有效的帮助,长期下来很有可能耽误幼儿的矫治黄金期,这是后期家长再怎么努力矫治也难以弥补的。那么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幼儿问题行为?又应如何矫正出现的问题呢?笔者将在本文对此进行探微。
二、教师应对幼儿问题行为存在的问题
1.漠视。(1)不想管。有的幼儿教师怀揣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特别是年龄较长的幼儿教师,他们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幼儿似乎已经见怪不怪,疲于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职业倦怠消磨了他们的耐心,消磨了他们钻研的意志。有的老教师甚至没有积极地借助教学经验来分析幼儿出现的问题行为,帮助幼儿及时矫正,认为只要保证幼儿在自己的班上不出任何安全事故,自己顺利退休便万事大吉。(2)想管,但不想麻烦。一些年轻的教师虽然想要帮助这些“问题”幼儿,但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相关专业知识也不完备,对于恰当应对幼儿的问题行为还“差点火候”,而自己也不想对自己太“苛刻”,不想自己太过于“劳累”,懒于去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于是只能不管。又或是自己作为一名新教师恰好被分到一名老教师的班上,而老教师明确表示自己不想管那么多,新教师想管却又不好意思插手,怕老教师认为自己抢风头,引起不满,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幼儿的问题也就被不了了之。(3)不敢管。近来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频出,家长们也都私下叮嘱幼儿在幼儿园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回家讲给自己听。家长变得过于敏感,幼儿回家所汇报的事情不论真实与否,不论前因后果是否清楚,部分家长都深信不疑教师的行为出现了“不妥”。有的会私下和教师交谈,而有的家长会言辞激烈地直接向幼儿园投诉该教师。这样原本是想要帮助幼儿纠正问题行为的教师,反而受到领导批评,教师帮助幼儿的积极性也被逐渐磨灭了。譬如要让一名只想玩玩具的幼儿到时间主动停下手中的事情,去洗手吃点心,这个过程不是幼儿想要做的也不是幼儿主动愿意去做的,当教师坚持要幼儿暂时停止玩玩具,并暂时没收了玩具,幼儿便开始大哭大闹,回家告诉父母自己今天被老师批评了,父母随后便指责教师的行为。教师后来也因此抱着“反正是你的孩子,你们要这样我就不管,这样你也没地儿找茬”的心态开始选择性地忽视那一部分“问题”幼儿,只要该幼儿不超过教师的底线,就任他作为。2.过度控制。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手段就是奖励和惩罚。(1)奖励。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让幼儿从事正确的行为,往往随时留意捕捉幼儿的好行为并加以奖励,刚开始幼儿对于新行为所取得的奖励感到非常满意,不过久而久之幼儿便对这类奖励产生了“免疫”。这是由于人类所做出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和维持的,具有问题行为的幼儿往往缺乏做出正确行为的内部动机,奖励是一种外部诱因,该动机的满足不在于从事的行为本身,而在于从事该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幼儿的行为本身是由其内部动机引发的,但一旦以奖励作为强化反复作用于幼儿,幼儿就会变得非奖励而不从事该项活动了。可见,只有激发幼儿产生某种行为的内部动机,调动其自觉性和自控性才是长久之计。(2)惩罚。惩罚常被认为是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但遗憾的是它只是短期内表现出有效,一段时间过后,幼儿的问题行为还会再犯,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知道什么不能做,但不能让其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不仅如此,惩罚的长期结果是孩子往往会采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愤恨(Resentment);报复(Revenge);反叛(Rebellion);退缩(Retreat)[3]。除此之外,惩罚往往会让幼儿的情绪更加失控,进而用更让教师生气和崩溃的行为来回馈给教师。而教师失去控制的尖叫或叫嚷等激烈的惩罚,给幼儿树立了处理压力局面失控的坏榜样。受到惩罚的幼儿可能变得敏感、焦虑、抑郁,惩罚甚至有可能演变成强化。毫无疑问,惩罚是有损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3.口无遮拦。(1)在小朋友面前。社会学家库利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别人对于幼儿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是一面镜子,儿童通过它来了解和定义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4]。由此可见,教师对幼儿、幼儿对幼儿的态度反应都直接影响了幼儿自己对自己的定义。即便是这样,仍有很多幼儿教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当着全班小朋友批评或是指出个别幼儿的缺点,言语上毫无遮拦。对于一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有的教师甚至直接在班上宣称:“谁都不准跟他玩,他那么喜欢打人,要是谁不听话跟他玩,他打了你你就自己活该!”这难道不是教师变相要求小朋友孤立这位“问题”幼儿吗?为了不给自己的工作增加负担,直接发动其他幼儿孤立“问题”幼儿,幼儿的问题行为不但不会得到解决,反而可能越发严重,缺少了同伴交往的幼儿,身心将会朝着更为消极的方向发展。(2)在家长面前。有的教师和部分家长关系走得较近,常常什么事都愿意和家长分享,家园交流固然是好事,可是过分打听或是散播其他幼儿的情况就不太应该了。一是涉及其他幼儿的隐私问题,二是部分信息容易被添油加醋后广为传播,小题大做,因为没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待在一个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班上。谁知道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被欺负?谁知道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跟着那个“坏孩子”学习坏习惯?所以要是多次听到了班上其他小朋友或自己孩子被欺负的消息,家长们更是会一传十、十传百,敏感的家长甚至集体联名申请幼儿园将该“问题”小朋友调到其他班上或是退学处理。本来可能在教师帮助下得到改善的“问题”幼儿,却受到了来自周围环境的二次伤害。
行政行为争讼撤销问题论文
按照依法行政原则的要求,对于行政主体实施的违法行政行为,必须通过适当方式将其撤销,使其丧失法律效力。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撤销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职权撤销和争讼撤销。争讼撤销是指按照争讼程序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实现方式。启动争讼撤销程序的前提条件是有关当事人向有权机关提出撤销请求,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撤销请求,行政行为即使构成了撤销理由,也只有通过职权撤销方式予以撤销,而不能采取争讼程序撤销。
为了进一步规范对违法行政行为的争讼撤销,本文拟就争讼撤销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争讼撤销申请人资格
争讼撤销本质上是一种法律救济制度,因此,争讼撤销的申请人必定要受到一定的资格限制。从现实情况看,各国的争讼撤销制度对申请人资格条件的规定不尽相同。
在美国,有权提起行政上诉(行政复议)的人,原则上限于权利和利益可能受到行政决定影响的人或者对行政决定具有利害关系的人,既包括权利和利益直接受到行政决定影响的人,也包括权利和利益间接受到行政决定影响的人。
在日本的行政上的不服申诉制度中,可以对行政处分提出不服申诉的人,是指对处分“不服者”。可以对不作为提出不服申诉的,是指对“与其不作为有关联的处分及其他行为提出申请的人”。在行政案件诉讼中,能够提起撤销诉讼者,必须是与行政处分的撤销有“法律上的利益”者。一般认为,接受不利行政处分的行政相对人与行政厅之间存在着直接不利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当然具有就该行政行为进行争讼的法律上的利益。虽然形式上不是行政处分的相对人,但县,只要实质上处于可以看作当事人的地位者,也同样具有法律上的利益。
深究抽象行政行为问题
我国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率,规范行政机关、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涵义
在谈论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之前,需要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内涵进行界定。所谓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某种行政职责,针对不特定对象,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并能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含了法规、规章制定、命令、决定等。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对象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适用于所有符合该条件的不特定的人或事。
(2)效力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对符合该条件的所有人或事都具有约束力,并能反复适用。
二、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的弊端分析
学习阻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一、儿童学习障碍介绍
儿童学习障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学习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有益的应用。先前人们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方面,然而他们的问题远非如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注意、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更多的问题。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对其学业的帮助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继而又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好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的整体把握上。应当首先清楚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确定是否有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寻找各种问题的原因以及矫正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业状况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已有研究者指出,健康、积极的情绪会促使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更多新的词汇,在新的学习任务上表现得更好。
二、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抑郁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惩罚,甚至是同学的歧视,他们往往比一般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感,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表明,学习障碍者的特质焦虑或状态焦虑水平高于非学习障碍者,有更多的身体主诉以及睡眠障碍,并且焦虑水平与睡眠问题呈正相关。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症状主要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担心自己做不好事情,不愿尝试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面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变化常常感到紧张不安、适应困难。也有研究指出,小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学习障碍学生在各年龄阶段一直都处于高焦虑状态中。一方面可以认为,这种持续的高焦虑状态势必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产生焦虑的情绪状态。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揭示出儿童学习障碍与其焦虑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研究只是认为学习障碍儿童具有焦虑的情绪状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民事行为无因性问题论文
[摘要]笔者近年来出版了一本《民法哲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发表了一些民法学论文,字数不多,问题不少,有观点上的,表述上的,也有排校上的,心中一直不安。笔者所在的华东政法学院,准备汇编出版教研室成员已发表的专业论文。趁此机会,笔者从《民法哲学论稿》中选了若干章节,另选了若干篇论文,作了修改。其中有些文章讨论了法哲学内容,但目的是澄清民法学的概念,也收入了。凑成一册,是为本书。书成后,因经费不足,未能出版。故在北大法律信息网上发表,以期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民法哲学体系
如果一民事行为因另一民事行为之无效而当然无效,学理上认为该民事行为以另一民事行为为原因,称有因行为;反之,如果一民事行为不因其他民事行为之无效而当然无效,学理上认为该民事行为不以其他民事行为为原因,称无因行为。
民事行为的法律效果由法律规定。大多数民事行为都是有因行为。法律规定无因行为的目的是保护交易安全。在民事行为的无因性问题上,学术界分歧很大。现以物权行为、授权行为和票据行为为例作一探讨。
(一)物权行为的无因性问题
台湾学者王泽鉴先生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之检讨》一文中认为:“在台湾地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分离,独立存在,但通说多方设法使物权行为之效力系属于债权行为,使物权行为成为有因性,此就逻辑言,显然欠缺一贯性,盖既承认物权行为之独立性,自不能使其与债权行为同一命运,但由此可知,物权行为是否有独立存在价值,殊有疑问。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在概念上加以区别,系法学上一大成就,并符合当事人之价值,如就买卖而言,当事人除有成立债之关系之意思,尚有移转标的物所有权之意思,此在标的物所有权非即时移转之情形,特为显著。然而,此种移转所有权之意思,似不必加以独立化,使其成为独立之物权行为,在理论上尽可将其纳入债权契约之意思表示中,同时表示之。其他赠与、互易、设定担保之等皆可如是。”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对策论文
摘要: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佑,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计划。本文对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佑标准、注意问题和对策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儿童;问题行为;评估;对策
一、儿童“问题行为”的概述
“问题行为”(ProblemBehavior)又叫做行为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众多概念,涉及到心理、教育、社会、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可以概述为:是后天形成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有关儿童“问题行为”的分类也众说不一,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七分法等等,但较有代表性的是左其沛先生的分类,他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种类型:过失型(如迟到、拖欠作业等);品德不良型(如撒谎、偷窃、拦路抢劫、流氓性等);攻击型(如顶撞师长、故意扰乱课堂、发泄、迁怒等)和压抑型(如胆小、孤僻、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由于年龄的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类型也不同。在儿童期(6岁一11岁),过失型问题行为最多(占77。5%),其他依次是品德不良型(占12。9%)、压抑型(64%)和攻击型(32%)。不同分类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在具体情况下的适用性。而且,不同角度的分类之间也存在交叉现象,因此,没有必要强求统一。此外,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很难严格归人某一个类别中去,也就是说任何分类都难以涵盖所有具体的问题行为。因此,对问题行为的分类只具有相对意义。至于采用哪种分类更合适,还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情境而定。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
不同研究者对“问题行为”的含义理解不同,因此对问题行为的评估标准也不同。有学者认为,儿童偶尔表现出来的、轻微的、对学习和生活影响不大的行为不属于问题行为,只有那些在儿童行为中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扰乱性较大、对学习效率影响较严重、需要作耐心和长期教育的行为,才属于问题行为。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行为本身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间发展的连续体,因此一般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行为。
心理教育行为问题综述
摘要: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高素质的人,最佳的体现是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对培养人的当代教育提出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要注意在教育体系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心理教育行为分析
一、实施心理教育行为的意义
21世纪是一个国际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速的世纪。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政治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竞争将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使人们有了时间紧迫感、差别加大造成的心态不平衡、流动和变化加快带来的不安全感、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化以及现代生产方式与工作条件产生的单调、枯燥、孤独乏味之类的感受,于是就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冲突,产生浮躁、焦虑、失落、不满之类的不健康心态。另外,在心理素质上,当代人又存在意志薄弱、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缺乏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依赖性强、情感不稳定、危机意识不强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教育在未来的教育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高素质的人,最佳的体现是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对培养人的当代教育提出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要注意在教育体系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受单一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学生身心整体素质发育不良。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解决的出路是建立新型的人才素质模式,而在人的整体素质模式中心理素质是基础,对人的其他素质及人才整体素质有重要影响。
青年期是个体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暴风骤雨”期,在目前的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问题,走向成熟和成功。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主要任务。
小学生问题行为研究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关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有很多,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量表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修订的,是否还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部分研究结果不一致,这说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行为量表
一、引言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相对不成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各种不良因素,例如不良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过于粗暴、同伴关系不良等都会导致小学生在行为上出现一些问题,即问题行为。问题行为(behaviordisorder)又叫做行为问题、行为异常、行为障碍、偏差行为等,研究者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它下了不同的定义。
柯克(1972)年指出,行为异常指的是与年龄不相适宜的偏离行为,它显著的妨碍儿童的成长于发育,也妨碍他人的生活。
朴永馨等人(1995)认为,情感和行为障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学习困难,但又没有智力、感觉和健康方面的原因;②不能与同龄人及老师建立并保持一种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③在正常情况下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和情感反应;④持续的不高兴或有抑郁情绪;⑤出现与个人或学校适应不良有关的身体疾病、疼痛或恐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问题整改落实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