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升华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08:30: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明升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道德教育推动文明升华研究论文
思想教育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适应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的成长的要求的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思想教育课对道德的研究与伦理学对道德的研究相比,在深度上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将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等归纳为《道德概述》来讲述,我以为应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道德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一、道德的概念
道—一道路、道理,引伸为规则、规范、事物的规律。德—一有所得,“德者、得也”。古代德与得相遁,认识“道”的人,内得于已(提高觉悟),外施于人(助人为乐),就是道德。德在过去写法是“德”,人们解释“德”字时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宣就是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关于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这一概念剖析如下:
道德教育推动文明升华论文
思想教育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适应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的成长的要求的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思想教育课对道德的探究和伦理学对道德的探究相比,在深度上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将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等归纳为《道德概述》来讲述,我以为应讲清以下几个新问题:
道德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一、道德的概念
道—一道路、道理,引伸为规则、规范、事物的规律。德—一有所得,“德者、得也”。古代德和得相遁,熟悉“道”的人,内得于已(提高觉悟),外施于人(助人为乐),就是道德。德在过去写法是“德”,人们解释“德”字时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心宣就是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有关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这一概念剖析如下:
道德教育文明升华管理论文
思想教育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适应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的成长的要求的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思想教育课对道德的研究与伦理学对道德的研究相比,在深度上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将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等归纳为《道德概述》来讲述,我以为应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道德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一、道德的概念
道—一道路、道理,引伸为规则、规范、事物的规律。德—一有所得,“德者、得也”。古代德与得相遁,认识“道”的人,内得于已(提高觉悟),外施于人(助人为乐),就是道德。德在过去写法是“德”,人们解释“德”字时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宣就是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关于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这一概念剖析如下:
园林城市设计发展研究论文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设计的持续性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探究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urbandesign)的进行。本文试图对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园林城市设计管理论文
前言:创建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urbandesign)的进行。本文试图对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乡土中国与艺术村庄研究论文
农村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经济高速增长尤其是对GDP的近乎偏执的狂热追求。作为经济基础的基础的农业生产,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而城市化、工业化甚至人为制造出来的所谓“经济增长点”则可以给GDP增光添彩,农村、农业自然被淡化了,边缘化了。而“经济发展主宰一切的社会里,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必然导致文化的边缘化,导致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这在今天实际上已越来越成了一个隐在的,却可以说是危机重重、事关乡村社会生存命脉的大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乡村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整体文化与文明发展的话。”[3]正因如此,尽管“中国农民当前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可能处在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中国农民的相对收入降低,主体性地位没有了,人生意义被打碎了,而且生活的风险极大地增加了。”[4]靳勒的《艺术村庄》用访谈的形式,真实记录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思想、情感世界。从恶劣的自然生态、生产环境,到“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经济状况,从青年人被迫外出打工到乡村社会的萧条景象,到功利化宗教信仰的卷土重来,到乡村治理的虚化与腐败,再到村民对乡村发展前景透露出的迷茫和担忧,这一切无不深刻映射出农村萧条、边缘化的基本事实。农业、农村、农民,正处在生死攸关的危机之中。正因如此,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包括国家领导人,相当普遍地喊出了“三农问题”,呼吁重新建设乡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及政府更是作出了具体安排,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乡村的重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建设问题。它首先要求我们整个社会对发展理念,尤其是对现代化的想像发生根本性转变。乡土中国的重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绝不是向城市化、工业化靠拢,绝不是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靠拢。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乡村文明有它独特合理优良的因素存在。“传统乡村文化之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正在于其蕴含的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3]而今天我们建设的现代化乡村文明,更应该结合科学合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社会、文化重建为主体,在有九亿农民内在动力推动的情况下,进行一场以和谐发展、幸福生活为目的的生活方式的建设。其核心在于恢复乡村文化的自信心,重建乡村作为社会文化有机存在的尊严,使其以区别于城市文明的独特的生命意义、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而存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条“自上而下”解决当代中国“三农”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条官方的政治途径,应该说这是国家意识下的民族自觉。在这个意义上讲,亦是国家意识对乡土中国的一次改造,一次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这种尝试或探索或实践更多的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更多的基于政权建设,而不是一种社会建设,一种文化建设,没有摆脱把乡土中国“城镇化”、“小工业化”的思维定势。这正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竭力避免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国现代化的想像,不能改变对发展理念的认识,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只能是再造一些并不适合乡村生活的城市化住房,走一些劳民伤财的过场,甚至造成对乡土中国的再一次雪上加霜的破坏。《艺术村庄》则提供了乡土中国重建中的另一条路径,即“自下而上”路径的可能性,并且,已经显示出农民“自觉、自发、自创、自治”的特点,展现出中国当代农民秉承祖先“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魅力。而“地方的魅力,事实上是由于居住在这土地上的人的魅力而产生出来的。”[5]同样,我们必须指出,乡土中国建设中这条“自下而上”的路径,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梁漱溟、晏阳初等一大批知识分子通过“浑融一体,共谋发展”探索过,实践过,也总结出了深刻的理论成果,《乡村建设理论》便是最好的证明。只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历史大环境,更多的集中在救亡运动、主义之争、政权争夺的宏大叙事中,真正的乡土中国的建设还远远没有也不可能被提升到国计民生、文明创建的高度来对待。但“乡村建设”运动对我们今天进行的乡土中国的重建意义重大,它的启示有:一是“村里人自己要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在“有九亿农民内在动力”的情况下进行乡土中国的重建,不能“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二是知识分子与村民们“浑融一体,共谋发展”。“贤士之‘智’”与“乡民之‘仁’”相互砥砺,共同建设。三是当代乡土中国的重建,目的不仅仅是改变现状,不是拾遗补缺,而是基于“自觉和创造”的目的,基于对科学合理、和谐幸福、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自觉认同和对人类社会文明模式的创造意识和热情,最后的指向是包括9亿农民在内延及知识分子以及全体13亿中国人对人的尊严的自觉和提升。靳勒的《艺术村庄》记录了乡土中国建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条路径在同一个基点———中国甘肃秦安石节子村———的交汇与碰撞,证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急迫性,也重生了梁漱溟们对乡土中国的希望和憧憬。艺术家们和村民的互动一次次生动而具体的证明了苦难的乡土中国数千万年一脉相承的勤劳、质朴、勇敢、活力和魅力。实际上,在乡土中国重建的道路上,我们处于一个相当有利的位置,我们不仅有“前车之覆”,“殷鉴不远”的便利,而且还有“他山之石”可资借鉴。我们的东邻日本,曾经在追求所谓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乡土农村的大萧条、大衰败,那些乡村痛苦的死亡过程,在日本民众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和阴影。那时的日本人无可奈何,只能承受这被认为是现代化征途必须付出的代价。而我们的幸运在于,我们知道这种情形并非在劫难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化解、纠正、超越这种可能性,并且建设更美好更和谐更体现人类智慧的家园。这种情形反而成了促进人类及其文明升华和飞跃的跳板。日本人不幸的承受了文明“硬着陆”的痛苦,当然,我们绝不能小看日本人,他们并非一无所获,他们以牺牲和痛苦认识到故乡的魅力,认识到“故乡,不是用来逃离的,故乡不应仅仅是游子遥远的乡思寄托,而是乡民们活生生的乡土再造;它并不单是老者的安身立命之处,更是年轻人实现美好愿望的实践场所,他们的情感与行为好似自然地从土地里生长出来,是一个‘人生向上’(梁漱溟语)的创造过程。”[6]
日本人西村辛夫的《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和借鉴。《艺术村庄》中石节子村重建的故事则完全源起于一个童话。2007年,艺术家艾未未、靳勒联手给了石节子村几位村民一个童话,一个取名《童话》的行为艺术。这是一个真正的童话,石节子村这几位村民,免费去了德国卡塞尔、敏斯特,参加了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他们做梦也做不到,一下子能去一个想都没想过,听都没听过的这么一个地方,最后他们去了”,“村子里神仙塔的道长担心回不来最后没有去,浪费了一个名额,等大家都回来了,他很后悔。”2007年冬,艺术家赵半狄和他的熊猫艺术团来到石节子村,和村民一起举办了一场山村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2月9日,艺术家靳勒,这个石节子村出的“大人物”,被村民自发以直选的方式选举为村长。2008年,旅英女艺术家到石节子村和村民、孩子交流。2008年5月18日,石节子村民为“5•12”地震灾区自发捐款,筹集善款人民币2000元,由村长靳勒转交到文县肖家小学老校长和现任校长金文成手中。2008年10月,村民与艺术家一起到北京798艺术社区,举办《主人》艺术展,“人人成了艺术家”。2009年2月3日,“石节子艺术馆”开幕。石节子村走上了向艺术嬗变之路。石节子村民遭遇童话,经历童话,并开始追逐童话。石节子村民选举艺术家当自己的村长,让艺术为村庄的嬗变服务,让艺术为幸福生活服务!艺术,能够拯救村庄,能够带领石节子村民走向富裕、幸福的人生之路吗?热爱童话的人不沮丧,有梦想的人不寂寞。在乡土中国嬗变的大潮中,石节子村的“艺术村庄”只是一个个性鲜明独特的个案。平遥、周庄、鲁镇、千灯,则是另外一种模式。那里保存了历史和文化,深入了历史和文化,并且超越了历史文化,因而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农民安金磊则是又一种模式。因为“安家的棉花对乡亲们来说,几乎就是一个神话”,因为安金磊关心自然农法,关心精耕细作,关心有机农业、农民生计与可持续发展,“他的方向就是中国现代农业的方向。”[7]而收藏家蔡国强眼中的“农民达•芬奇”又是另一种模式。因为在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宁夏、甘肃等等地方,蔡国强“收藏了很多农民造的潜水艇、直升机、飞碟、机器人”,“他们不管年纪多大,挣钱挣多少,每个人长得都好看,轮廓很清楚,眼睛很聪明很有神,很有信心,有幽默感。”[8]这是一片盛产童话、神话和梦想的热土。这就是乡土中国正在经历的巨大嬗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充满创造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开拓勇气的历史巨变。
本文作者:李胜利工作单位:西北大学
绞胎陶瓷语言艺术与情感表达分析
摘要: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长、文化底蕴浓厚,素来有陶瓷之乡美誉。绞胎陶瓷艺术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绞胎陶瓷的不可复制性,其二维纹饰语言和三维立体造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美学。文章试图以绞胎陶瓷诞生与发展的历史为基点,结合古今绞胎陶瓷纹饰、造型与工艺等特征,以此探析绞胎陶瓷艺术的语言与情感表达。
关键词:陶瓷艺术;绞胎工艺;绞胎纹饰;艺术表达
中国人发明使用陶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绞胎陶瓷也是在陶瓷发展史上,一种失而复得的艺术工艺。中国陶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逐渐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当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注重“物质”需求,“精神”的需求也愈发显著。在工业化制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自然质朴、独一无二的绞胎瓷依旧青睐。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全新的工艺技术与综合材料,为绞胎陶瓷的创造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丰富了绞胎陶瓷的制作工艺,绞胎陶瓷工艺如何满足当下社会日趋增进的审美需求,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绞胎陶瓷的前世今生
绞胎陶瓷也被称作“搅胎”“绞泥”“透花瓷”[1]。绞胎陶瓷表面纹理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与中国古代对君子气质的描述不谋而合,中国的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喆民教授,就曾将绞胎瓷美誉为“瓷中君子”[2]。通过资料查证,目前最早出现绞胎陶瓷的时间是在唐代,常见的造型有盂、碗、杯、枕、盘、俑等。如:在1952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杨谏臣墓的——绞胎盂,其年份为唐开元二年(714年);出土于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的——绞胎骑马俑,其年份为唐神龙二年(706年)[3]。绞胎陶瓷是唐代陶瓷制造产业中的一种新型工艺。主要是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不同颜色泥土制成的泥料,经过相互叠压、揉合在一起,形成颜色相间、变化丰富、独一无二的陶瓷胚胎装饰纹饰。唐代的绞胎陶瓷纹饰中常见的颜色为黑、白、褐三色。区别于一般采用釉彩颜料在陶瓷胚体表面进行绘画的制作工艺,绞胎陶瓷其纹饰特点是纹饰便是陶瓷胚体的一部分,且内外一致、相互联系。开元盛世,唐朝国力强盛、社会繁荣,商业十分发达,与周边国家商业往来密切,市场巨大的需求,使得唐代瓷器的生产与制作技术达到高度成熟的境界。宋代饮茶斗酒社会风的气兴起,陶瓷的需求量剧增,陶瓷制作产业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国内名窑不断涌现,为瓷器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也使得这种具有内外一致的装饰纹样,彰显表里如一君子情怀的雅致器物——绞胎陶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宋代时期,生产胶胎陶瓷的规模最大的窑厂当属当阳峪窑。随着宋代灭亡后,国内频年的战祸使得民不聊生,绞胎陶瓷也逐渐衰落。而后的元明清期间,釉上彩、青花瓷逐渐替代了绞胎陶瓷的地位,绞胎陶瓷由此在历史人们的社会生活舞台中的隐退。新中国的成立,也驱动了陶瓷产业的蓬勃发展,绞胎陶瓷也因此注入新的生命力、焕发新生机。但由于绞胎陶瓷制作流程繁杂、成功率低的工艺特性,若想推动当代绞胎陶瓷艺术发展与进步,关键还是在于技法传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探索创新。在新时代舞台下,如何将绞胎陶瓷工艺融入当下社会的审美理念,创造出符合当下社会品味的表达方式,对于绞胎艺术的理论或实践,都是有重要的意义。
二、胶胎陶瓷的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