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蕴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03:02: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意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产品文化意蕴设计论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
对次,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浅谈马克思主义文化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的文化。二者的产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社会,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认识、反思、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得到发展、创新。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伴随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始终,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状相契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必须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511.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具有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客观实在在人们意识中的反应。它并不是悬浮于空的思想体系,而是在实践中,经过实践的检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它解释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消灭,只能发现规律,从而探索并利用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告诉人们要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理性地认识自然界、人及人类社会。这种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更是一种实践力量,能够在实践中释放巨大价值。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传播、发展、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之源。“科学只有从感性的意识和感性的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它才是真正的科学。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所做的准备。”[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重要特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离开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得以延续和传承。“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4]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客观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中国道路,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巨大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它是中国历史长期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和情感态度。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儒、道、墨、法各家学说,也包括许多民间的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重理论、轻实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儒、墨、道、法四个思想流派都是注重理论的探索和思考,但很少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专制的政治体制使得人的创造性被束缚、被压抑,很难释放个人潜能,也很难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和超越。这也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比如儒家否定个人的的利益和权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要求人人君子,要求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朱熹进一步提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6]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关心和帮助他人,热爱家庭、忧国忧民,做一个仁者,在儒家看来,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这些思想家都在探索人性修养和个人情怀,并没有将其上升到实践的层面。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思想内涵丰富,尤其在个人修身养性和治国之道方面强调的比较多,这对中国人的性格塑造和形成以及政治的创新改革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是,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冷静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促进社会发展,培养人们高尚品德和气节的精华部分,也有专制腐朽、压抑人性的糟粕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论学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当下关于这二者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流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兴国之魂,所以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当下的进步和发展是源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本土化,这种本土化是中国整个思想文化的主流,引领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塑造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对它的了解、学习和运用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从各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理基础和价值追求方面有诸多的契合点。我国著名的学者李泽厚就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性格非常符合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需要……重行动而富于历史意识,无宗教信仰却有治平理想,有清醒理知又充满人际热情……,这种传统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否在气质性格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上,使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呢?其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主要作为一种历史观与中国文化心理尊重、历史经验、富有历史观念的历史情感,更有相互接近的地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适用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和实践与我国传统的“人本思想”以及“人格道德化”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表现为二者的相通性。哲学理论的相通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渗透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许多著作都揭示了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想和,前后相随”,它不仅体现了对立面的统一,也强调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虽然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其局限性,但是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运动规律不谋而合,这种朴素的辩证法对人民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外化于人们的生产实践之中。这种思维方式的相通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治国理念的相通性,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顾准认为:“中国几千来的政治一直是内法而外孔,以孔做羊肉,挂招牌,以荀或法做实际”。[7]面对中国的现实状况,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以革命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和进步。由于人们受法家思想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暴力革命的改革方式更容易被民众认可和接受,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革命中的指导地位。人民解放途径的相似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被压迫阶级通过革命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同样在中国社会历史上也曾爆发过数次农民起义,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倍受压迫状态下的强烈反抗心理。两者都充分显示了人民对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强烈追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
理论离开具体的实践必将失去真理性和价值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如果无法合理地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那么它必将被怀疑和否定。当下的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日益殷实。然而,这样的发展却带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人们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进程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有人说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收拾人心”问题。“收拾人心”必将通过思想教育和思想引导,单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或者仅凭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许多理论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国情,但未必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对其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使其在辩证的否定过程中得到扬弃,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并适用于中国社会实践,从而增添社会的活力。2.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处理好主流和支流的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任何思想上的错误倾向必将波及政治和经济领域。苏联解体就是惨痛的教训,这种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所导致的社会混乱值得我们深思。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推进中国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建设,但这并不排斥我们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我们依然可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3.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环境。马克思主义虽诞生于实践中,但是有些理论并不一定适应当下中国的实际,那么这就需要进行理论发展和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同时用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4.积极合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既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将进一步推进,必将形成新的创新成果,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战略机遇期。5.科学处理二者的矛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形式,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哲学内容融入现代哲学形态之中,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能够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上更新、发展、成为对中国现代化有价值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批判和改造工作,中国马克思主义创造了富有实践性、批判性和开放性的中国现代哲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8]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凝聚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心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对这种传统思想怀有深深的敬意,在现实生活中会积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引领自己的人生追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中的碰撞必定会产生众多的矛盾。从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分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丰富二者的内涵,使二者在和谐有序中促进中国社会的繁荣与进步。6.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全体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异彩纷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都是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此,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得二者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民间布艺文化意蕴思索
一、河南农村民间布艺
(一)民间布艺
布艺,又称布扎。是以布为原料,集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绘画、民间泥塑、民间面花等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剪、缝、绣、贴、扎、拔、缠、纳、叠、镶等技法来制作的一种布饰手工艺品,被我们誉为“母亲的艺术”。河南民间布艺作为农村大众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仪以及信仰禁忌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民间美术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河南农村民间布艺的表现内容
河南农村民间布艺的表现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之初生,即阐明人从哪里来,祈福新的生命茁壮成长。河南农村民间布艺蛙儿枕、双鱼枕中间象征女阴子宫符号的菱形小洞,就是隐喻人从神抵动物和人格化神的母体出生。小孩子出生,过满月、周岁,枕的虎头枕,头上戴的虎头帽(俗称拷佬),脚上穿的虎头鞋(俗称花托),手上戴的虎袖头都能镇惊辟邪,具有吉祥之气。祝愿小儿生气如虎、健康成长、出人头地。第二,婚俗合晋,即男女相交,阴阳相合,人类繁衍,生生不息。鱼、蛙、蝉,葡萄、莲花、葫芦等作为多子象征的神抵动物和神抵植物,以其隐喻子孙繁衍一直是河南农村民间布艺中常用的文化符号。鱼莲童子、帐内坠花(俗称喜篮儿)、帐沿坠花(俗称花篮)、葡萄针葫芦、金鱼墨线袋、合枕顶、香囊(俗称香草袋、香包)、鞋垫等布艺中的神抵符号都是象征多子、繁衍生息之寓意。第三,丧俗丧祭,即死者灵魂不死,生命永生。河南农村民间布艺中的鸡枕、元宝枕、寿鞋(俗称送老鞋)、寿群等均有喻逝者灵魂升天、灵魂不死之意,祈祝灵魂平安,游魂回归故里。
(三)河南民间布艺的艺术特点
剖析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表现特征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
关键词:产品;文化意蕴;知识经济
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茶具传统文化符号意蕴与创新设计
摘要: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茶文化几千年传承的主要物质载体便是茶具,茶具的形式美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文章通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并以给予使用者人文关怀为目的,对茶具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的形式美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从深层次挖掘能够体现浓厚的历史积淀的形式美法则,得出传统文化符号在茶具设计中的借鉴意义和现代茶具设计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茶具造型;传统符号;美学意蕴;创新设计
茶有茶道,器亦有道,《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茶具所承载的不仅是水和茶叶,更是道与用的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茶具的种类、形态和内涵都有了新发展。中国人把独特的审美精神和情趣渗透到饮茶中,使饮茶从生理上的享受上升到精神审美和人文关怀的境界,人们在饮茶中的精神需要促使茶具不断提高制作技术,改善生产工艺,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渗透到设计制作中,茶具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不断更新变化。以研究传统文化符号在茶具中的应用为出发点,探究茶具设计中的传统美学意蕴,体会我国茶文化的思想精华,得出当代茶具创新设计的启示。
一、茶具中传统文化符号美学意蕴浅析
(一)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的洗涤积淀下的精华,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缩影。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将寓意吉祥美好的事物抽象化,并将之与装饰艺术密切结合,通过美的图案和造型来营造吉祥的氛围,寄托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愿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书法、国画、篆刻印章、龙凤吉祥纹样、太极八卦、如意、陶瓷、茶等,其中茶文化本身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又与儒释道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茶具作为饮茶器具,深受茶文化的影响,最为直观的表现茶文化的内涵。(二)茶具的器物美。茶具在材质上多选用竹或陶瓷,竹质茶具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紫砂陶茶具古朴清雅;白瓷茶具色白如玉、雅致悦目;青瓷茶具古朴挺健、釉色青翠;黑瓷茶具古朴雅致、风格独特。历经了唐朝的华丽、富足、奔放,到了宋代,儒学兴盛,理学和禅宗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追求淡雅内敛的生活境界,在茶具的设计上开始洗尽铅华呈素姿,重视用质朴的外观,呈现简洁、质朴、婉约、内敛之美。汝、官、哥、钧、定,代表了宋代陶瓷的高雅格调和最高成就。宋瓷茶盏的外形,线条修长挺拔,重视内在的气韵,给人有力、向上和简洁的感觉,创造出了沉静淡雅的美学风格。元代人喜白尚蓝,景德镇的青白瓷器正好符合蒙古民族的审美心理,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崛起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蒙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驱动。白,象征着山;蓝,象征着天;红,代表尊贵。青花瓷的色调,是蒙古族起源图腾“苍狼白鹿”的颜色。元代游牧民族,个性张扬奔放,赋予器物外在直白、气势浑厚的力量美。青花瓷器装饰设计,构图层次茂密,装饰铺陈繁冗有着浓重的异族风格。[1]明代的茶器,借鉴唐宋的格调韵味,茶器设计趋于小巧、精致,开始为使用者考虑,蕴含“百姓日用即是道”的人文主义思想。清雍正年盛行盖碗,盖碗茶具上面茶盖、下方茶托,中间茶碗的设计暗含天地人和之意。中国传统茶具造型典雅,朴素大方,茶具材质和造型上表现的质朴、淡雅、虚心等特性与茶文化中清心淡泊的属性相吻合。品自然之茶,在饮茶中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正是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真实体现。[2](三)茶具的符号美。美学文化意蕴是产品的核心精神和价值所在,产品更多考虑人的精神需求,文章从传统文化符号角度出发,探究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符号在茶具中的应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茶具造型上传统符号的运用将壶嘴、壶把等设计成龙凤、祥云、竹节等形状,或者壶身整体造型取自于自然界花木鸟兽,如柿子、莲花、竹子、牡丹等,以自然之物为灵感,设计栩栩如生,通过美好的寓意内涵传达吉祥富贵的愿望。现代茶具的设计也有灵感源自太极八卦,比如太极壶的设计,壶身与提柄的造型,一虚一实,一阴一阳,巧妙的塑造了立体的太极符号,太极壶配有五行茶杯,即金、木、水、火、土,宇宙间万物形成的基本元素,代表着万物循环不已,生机勃勃,整体感觉庄重沉稳,有不可撼动之感(如图1)。2.茶具装饰上传统符号的运用我国传统茶具在装饰上充分运用象征、寓意的手法,选用的题材都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寄情于景,寄情于物,文人墨客在茶具上题写雕刻诗文,绘制花鸟瑞兽等图案,寓意吉祥,抒发情感,烘托茶具使用的人文氛围,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享受。用书法装饰,形式巧妙多变,飘逸自如,有篆书、行书、草书、隶书等多种字体,题写“福寿安康”、“天道酬勤”等吉祥劝勉的词句,韵味无穷。图案上,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现清净脱俗,用牡丹祈求富贵荣华,用灵芝化作祥云寓意祥瑞,用蝙蝠、葫芦表示福禄,用桃、松鹤祈愿长寿……[3]这些装饰符号都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祈愿。书法通过直观的表达,利用文字将设计者的思想意念呈现出来,中国画则通过含蓄的表达,对不同事物再次构造呈现思想意念,留给欣赏者无限的遐想空间。[4]3.茶具意境上传统符号的运用追求意境美是美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的禅宗,继承老庄思想,崇尚自然。禅宗美学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对茶具设计有深刻的影响,正如宜兴的紫砂茶具,通过朴实无华的材质,排除矫揉造作的修饰,以其古朴的造型,满足文人雅士追求自然闲雅的精神需要。茶艺术追求“静”,“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万物静观皆自达。宗白华说过,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事务暂时绝缘。在“静”中感悟空明,追求“清净之静”“雅致之宁”。[5]茶艺术追求“和”,“和”包含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儒家的中庸之道讲求“礼之用,和为贵”,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二、茶具创新设计的原则
艺术设计论文:论产品的文化意蕴设计
论产品的文化意蕴设计
本文关键词:不悔产品文化意蕴设计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
对次,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文化哲学意涵与时代意蕴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那么,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解决这一课题,首先必须回到文化本身,从哲学角度对文化加以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文化何以自觉、何以自信,以及如何推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问题。
一、文化与人的生活不可分割
毫无疑问,文化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并且是专属于人的存在方式。动物不能以文化的方式存在,只能以本能的方式存在。那么,人为什么能以文化的方式存在呢?究其根源,必须回溯到人这一存在物本身的特性。人当然首先跟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鱼虫兽等一样,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他又不是一般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在自然界中有其特殊地位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称其为“人的自然存在物”[1](P326);他也不是一般的“在者”,而是能“生存”(existence)的在者,海德格尔称其为“此在”(Dasein)。在高清海那里,则被称为“超生命的生命”:“生命在进化和发展中生长出了人的生命,人利用自己的生命活动创造了‘超生命的生命’,这就意味着生命突破了生命自身的封闭循环,通过‘类生命’而把生命引向于更广大的无生命世界。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借助在它指导下的种种生命活动能够沟通生命界与无生命界,使无生命界潜在的能量得以活化,从而发挥出它们自身难以实现的价值性。这就是人的类生命肩负的天职、‘超生命的生命’具有的巨大意义。按照这种理解,我们可以说人的‘类生命’也就是人格化的‘宇宙生命’化身。”[2](P37)每一种生物都在其活动环境中,以某种特定的、固有的生命形式生活着,延续着古老的繁衍和竞争法则。但就在生命的这种生活中,悄悄地渗进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即有着人的本质力量投射的、对象化的、实践性的生活方式———文化的生活方式。“惟有人才能创造文化并拥有文化,因为只有人才是自生存之始就有完善自身要求的存在。”“文化概念与‘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概念在本质上具有相通的内涵。”[3](P77)从原始人类制造的第一个石斧、敲打出的第一颗火星开始,这种文化的生活方式就伴随着人类的生存进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蓬蓬勃勃地甚至是略带神秘色彩地展开了。著名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正如我们历史地所探究的,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4](P260)同样是生命,但是只有人的生命可以普遍地发现和利用其他的生命形态和非生命物质;同样是生活,但是只有人的生活才能被称作文化的生活,才能引向最为广阔的存在之域。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与文化同时出现并且共生,它们相互为用,互为本质规定和发展根据。人的生活必定是也只能是文化的生活(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人有非文化的生活形态),文化的生活必定是也只能是人的生活(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文化的生活出现在非人的生活中)。文化的生活是人的生活的根本方式和本质特征,只有人能以文化的方式生活,也只有能以文化方式生活的才能被称之为人。
二、人的文化的生活的发生方式
具体说来,人的文化的生活以如下的方式发生:在自然的、通常是无意识的生活过程中,某种新的因素闯了进来,这种新的因素可能来自个体脑中的灵光一闪,也可能来自他人的某种启发,本来是连绵不断进行的生活之链的某个链环出现了停顿,“思想的闪电”(马克思语)闪入了这个链环,该链环受到了关注,成为能被加以注视和改造的对象(人总是能潜在地看到更多的东西。也就是说,人的任何审视和行动都已经带有超越现状的创新的性质),于是,该链环就成为了带有文化因素的链环,即文化的链环。黑格尔一语中的:“文化的开端,即当人们刚开始争取摆脱实质生活的直接性的时候。”[5](P3)必须提请注意的是,任何文化都不是凭空地发生的,任何人的生命都已经首先置于自然的生命运动之中了,任何文化的链环都只能出现在自然的链环之上。这种自然的链环具有“应手之物”(海德格尔语)的性质,即是说,它们并不外在于人的生活,而一开始就是人的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我们对它们再熟悉不过。对我们来说,它们首先不是作为外在的对象,而是作为可用之物而存在。“木是木材之林,山是采石之场,河是水力,风是扬帆之风。”但是,经过人和文化因素的闪入,跟各种生命形式都具有“上下其手”关系的自然的链环被打断了,出现了从“应手之物”(ready-to-hand)到“现成在手之物”(present-at-hand)的转变,某些链环成为可在手加以审视和改造的对象,成为文化的对象。海德格尔曾形象地举例说明了这一情形:一个人的屋子漏雨,他使用锤子修屋顶,此时的锤子是他的修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与他的生存环境不可分的“应手之物”,此时他所关注的是修理屋子,而不是锤子。但如果他突然发觉锤子不好用了,比如说,觉得“锤子太重了”,他就会把锤子当作手边的一个对象加以注视和研究,找出改进或取代它的办法。此时的锤子便成为“现成在手之物”,“锤子太重了”的感觉也随之成为“锤子是重的”这样一个判断,这就是理性认识和文化活动的开始。柏格森则从动物和人的对比的角度说明了人独具的这一能力:“虽然动物并不能从永恒生命形式的角度来思索自身,但它们自恃自信,只管眼前而无视将来,就把思索变成了感觉。但在人类,人类有深思熟虑,从而有进行观察但不考虑直接用处的能力,有对暂时相互无关的事物进行比较的能力,简言之,有推理、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三、人的文化的生活的三种样态
产品文化意蕴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
对次,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传统民居民间艺术文化意蕴研究
中国民间艺术是广大乡民为了不断完善自我来实现内心平衡,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劳动者的精神世界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不仅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也充分表达了人们趋利避害,祈福去灾,希望吉祥和谐、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景。本文以徽州传统民居为例,对其间的民间艺术文化意蕴进行分析,以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1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民间艺术文化表征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据统计现存明、清古民居总计有7000栋,古村落100多处,形式多样,包括古城、古村镇、祠庙、书院、牌坊、园圃、戏台、桥梁、塔、亭、堤坝、井泉等,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徽州人大部分以从商为主,而经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聚财,中国人认为“财”的根源就是“水”,因此在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中以天井为水之归属。徽州人建造天井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天降洪福,确保财源滚滚,而且民居的理水、采光、通风等都是在天井的基础上完成的。将天井的厅堂作为中心,以轴线为主,按照中轴对称的形式营建民居,四周通过建筑高墙来确保安全、私密。民居建筑如果是三间屋,那么天井就设置在厅前,如果是四合屋,那么天井就设置在厅中,这种设计方式会确保室内光线的充足,保证空气流通。在晴天时,阳光会通过天井渗入到堂前,被称为“洒金”;雨天时会有雨水落入,被称为“流银”。民居建筑中四周的屋顶都是向天井方向倾斜的,下雨时雨水会从四面八方流入到天井的堂屋前面,称之为“四水归堂”。明清时期,徽州商业鼎盛繁茂,“肥水不流外人田”、“财不外漏”等吉祥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徽州传统民居大部分仍然采用铜钱形的地砖、门洞以及商子门,这不仅显示出了乡民的身份财力,也表达了逢凶化吉、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厅堂和厢房之间设计成为明暗对比的方式,明亮厅堂主要作为接待客人、供奉的场所,而厢房则作为暗室聚财,这些都是利用民间美术元素来祈求吉祥的体现[1]。作为东方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风水观念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然本身的和谐,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观念与民间艺术文化表征大致相同。儒商结合,官商结合的徽州乡民,特别重视风水。从汉代起,就有流传商家门不宜向南的说法,再加上五行学说影响,认为西属金,南属火,火克金,可见南向是不吉利的。所以,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大部分都是依山傍水,顺着自然地形建设,房门基本没有南朝向,都是坐东南、朝西北,或者是在祠堂、街道的长短、水口的方位以及流水方向等进行民居建筑的构建,使其看上去更具整体感,充分彰显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徽州传统民居以黑白二色,极少彩画,充分借鉴民间艺术中八卦鱼的形象,也称为阴阳鱼,即一条白鱼、一条黑鱼(也可以其他动物图案)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圆形。乡民的观念中,只有阴阳双鱼相交在一起,才能实现多子多孙,繁衍后代,而旋转则代表着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2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民间艺术文化认同
对于民间艺术而言,其根本核心在于文化特色的认同,一旦失去特色,艺术也就失去了价值。徽州传统民居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主要取决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其保存的完整性,形式的多样性,风格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在于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具有较强的民间艺术文化内涵。明清时期,徽商名声大振,致富之后,尊儒兴学,修建祠堂、民居、园林,铺路架桥,不仅造福桑梓,也是从商为官之士退休之后精神的寄托之地。因此,在进行民居建筑的设计时,一定要加入主人对住宅布局、内部装饰、厅堂布置以及结构的审美追求,使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还要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一个独具风格的建筑体系。比如,“五岳朝天”的马头墙是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体现出了徽州建筑设计的民间美术理念。山墙要高出屋顶、超出屋脊,以马头翘角阶梯形叠落在地面上,正对着高墙,通常以对称均衡的形式而存在,中间天井处较低,左右两侧高,因为尺度看上去非常合适,外型好似五座山峰,因此被称为“五岳朝天”。与家族建筑群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凌驾于住宅之上,从远处望去,有如青霭缭绕,近看则好比骏马仰首长嘶,有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态感,暗喻商人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表示徽州地区兴旺发达、生机勃勃。对于多进房屋来说,基本上采用逐渐抬高地坪的方法,使后进房屋高于前进房屋,一堂一升,比喻“步步高升”、“节节高声”,这样不仅充分符合民居建筑对通风、采光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在民间美术元素的影响下,希望能够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另外,在徽州民居建筑中,冰裂纹是窗格、隔门中最常见的装饰图案,这种装置图案具体为将一个等边六角形作为中心,周围用两根木条拼接成一个又一个的“人”字三角形,中间的等边六角形在其中被称为“玄机”,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个图案不仅展示了“六面和通,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理念,其中也蕴涵着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取得成功的深意,鼓励后人要不断努力,从而出人头地[2]。
3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民间艺术文化混融
产品文化意蕴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
对次,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