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02:26: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化业

职校文化与企业文化透析

本文作者:陶红高先燕工作单位:广东省普通高校

(一)坚持以中职学校及其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接主要是在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进行的,接收主体是中职学校及其学生,既要考虑到中职学生形象直观思维相对突出、文化基础薄弱、挫败感强、不爱主动学习等特点,有选择地引进企业文化中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避免盲目性,又要考虑中职学校尤其是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意识地将其热烈欢迎的,乐于接受的内容引进中职学校,充分调动中职学校和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结合市场需求,将有益的企业文化教育纳入中职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以中职学生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显示,2004至2009年,我国技工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234.4万人增加到414.3万人,增长了80%;毕业生人数由53.5万人增加到115.2万人,增长了1.2倍。尽管技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但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近年来,“技工荒”成为不少沿海城市面临的新问题。一直以来中职学校封闭式办学,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乏力,应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中职校企文化对接过程中,坚持以中职学校及其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缓解“技工荒”现象有积极的作用。(二)坚持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原则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中职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尤其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中职学生的“消费主体”,进入企业是绝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最终走向,对于什么样的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只有企业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在国家和教育部门一再倡导和推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身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正在改变已往一味逃避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来。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客观的要求,无论是“顶岗实习”,还是“工学交替”,亦或是“订单式培养”等模式的采用,都要发挥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为此,要在中职学校建立校企联合评价学生机制,用企业文化来检验学生的素质,使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以增进中职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中职毕业生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充分对接。(三)坚持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的原则精神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两种文化对接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对接。双方在精神层面上真正的理解、支持是加深双方关系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力推进,部分中职学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贴近产业发展需求,能够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但另一组数据却引人深思,据麦可思调查报告,还有比例高达29.4%的毕业生就业后,因不能满足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或者因能力不够而离职或被辞退。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装备委员会副主任陈继权先生说,受企业欢迎的人才一般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具备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灵活应用先进技术的技能;四是具有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五是具有提高生产工艺的技能和能够进行技术改造的技能及进行创造发明的技术和技能;六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事实上,要造就“具备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会专业技术的“机器”人较为容易,而培养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又精通专业技术的人才则比较难,这种人才的培养是中职学校要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上多下功夫,加强中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企业关注学生的技能,更重视其品行和发展的潜力。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等是企业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准和要求。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将这些企业标准融进整个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质量、服务、时间、机遇、市场、风险、环保、创新等综合意识,唯有如此,学生毕业后才能成为企业合格的员工。只有坚持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的原则,将企业精神文化作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职培养的人才会更受企业的欢迎。

走校企结合的道路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职校企融合过程中,中职校园文化通过吸纳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份而更加丰富,学生在中职学校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其适应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为其到企业工作做好充分的职前文化储备。两种文化的对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将企业文化要素引入中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包括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人文景观等,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思想道德形成、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在进行中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凸显中职教育的特点,要有意识地对中职校园环境进行设计和布置。中职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对成熟的职业化表现上,所以要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中去,帮助提升中职学生的隐性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就业时赢得更多的主动和机会。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的取得必须以拥有优良的实践训练条件为前提,落后的实训条件不利于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目标的实现。与企业一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是中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实行中职校园环境的企业化,是对接的有效方式。即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其不乏成功的案例,如金博印务公司入驻慈溪杭州湾职校时,企业将原有的所有生产设备移至学校,与学校的专业设备一起,共同组建新的实训工厂。广东某些职校,在应用化工技术方面,如华润涂料、美涂士、鸿昌化工等企业的一线技术专家,与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的学校的专业老师共同设计、制定校内基地建设方案,在校内建成专门的基础化学实验室、调色与艺术涂装实训室、涂料生产实训室等,实习课程设计由企业和中职学校共同订制,内容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很自然地融入到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马上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双方相互促进,互惠共赢。(二)将企业管理、公司行为规范引入中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制度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无论是企业还是中职学校,完善的制度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很少有足够的机会真正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他们对企业制度文化的认识既有片面性又缺乏深刻性,在中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还可以增进中职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感。纪律有些散漫的中职生,若不经过长期的养成教育,很难适应企业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纪律和工作岗位管理制度,要减少这种不适应,可以在校园管理中直接借鉴《工作交接制度》、《奖惩制度》、《考勤与休息休假制度》、《5s行为管理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由企业和中职学校共同成立校区管理小组,共同制订和完善企业校区学生管理条例、学业考核办法、教师工作制度等。实训教学环节中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对迟到早退现象进行处罚,按照企业对员工着装和举止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如要求学生进车间时统一穿实训服,凭“工卡”上岗,并严格按照安全工作规定和流程操作,不得闲聊、吵闹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否则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将企业管理方法或行为管理规范引入中职校园,让学生切身体验企业文化,了解将来从事的岗位,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以利于学生毕业时能与职业顺利对接。(三)将职业精神注入中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内部群体意识、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体现。中职校园精神文化要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前提,根据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密切结合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进行建设。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注重其综合职业素质。中职学生要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还要具备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以及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这些职业素质的形成单凭中职学校的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要在中职校园创设一定的企业和职业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形成职业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素质,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企文化对接的着力点,企业和中职学校要共同宣传企业文化。为此,企业家、企业管理者要走进校园,定期开办讲座进行专题报告,宣传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介绍企业的经典案例、职场规则、战略目标等,同时大力宣讲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等对企业、学校和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中职学校要将职业精神的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以鲜活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平凡、艰苦岗位的磨炼在人成长中的重要,养成学生吃苦耐劳、勤学肯干的良好品格,教导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要有学本领的耐心和诚心,让其在工地、车间、田间地头的实践中,感悟建筑工地一线工人“一顶帐篷一个家,面天席地难不怕”的吃苦精神,感受车间工人“一个岗位一颗钉,一个车间如兵营”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责任意识,纠正其认知上的偏差,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使其真正成为受社会、企业普遍欢迎的合格人才。总之,中职校园文化要不断主动地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有意义的成分,保持中职校园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中职校园文化更要吸收、融入企业文化,将企业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渗进中职学校教育中,紧密联系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找准二者的结合点,在中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成功对接,使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要求。

查看全文

浅谈企业文化培养班级文化特色

摘要:2016年,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里中国企业有110家。这些企业在艰苦卓绝的创业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文化,赋予了企业不同的特色。职业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适应企业的需要。想要缩小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距,就要依托企业文化,注意企业文化的吸纳和融入;要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人,就必须对在校学生进行企业式的管理。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分析,结合两者的现状,提出如何整合两者使其融合,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企业文化;班级管理;整合

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是“狼性”,要求员工能有像狼一样敏锐的嗅觉、进攻精神和群体奋斗的观念。海尔公司倡导创新文化,其关键词是反应迅速、马上行动、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是他们的特色。

一、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分析

1.企业文化促进人才的培养

本次入围世界五百强的电子商务京东企业也建立了以诚信、客户为先、激情、学习、团队精神、追求卓越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体现了迅速、团队、敬业、精益求精等精神。这些精神对培养新时期的技能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2016年,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很多企业所要求的,也是未来发展的要求。这也要求中职学校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贯穿工匠精神的培养,形成拥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查看全文

军营文化植入企业文化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当代企业中把人民解放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引入到企业,使企业理念和军魂精神相结合,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像部队一样实行军营化管理的愈来愈多。据统计,中国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实行军营化管理的占70%,像联想、海尔、华为、万科、科龙、杉杉等等,这些企业的领军人物中,300多人有从军经历。将军营文化植入企业文化,引用部队里的管理和工作模式,成为企业适应社会、适应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时尚管理模式。

一、军营文化的本质特征

军营文化是我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军队的学问、规矩和特色,它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体现军人特有的职能任务和精神追求的价值取向。

军营文化主要表现出五个方面的特征:

政治性。军队本身就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营文化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体现了我军的性质和本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思想性。军营文化是军人内心世界的体验、思想和理解,展现在军队心理、行为、学术等各层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查看全文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中的“文化”内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廉洁文化必须以丰厚的文化作底蕴。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形式,它出现在人们面前的首先应是“文化”,既然是文化,就应有文化的特性。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持久性、稳定性、渗透性和生动性,它是人们对于精神的一种创造:或文学、或艺术、或科学、或教育,在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影响着物质和精神生活。廉洁文化集文化的魅力和廉洁的要求于一体,无论其内容还是其作用范围,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它在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的基础上,将廉洁从业的要求延伸到基层、岗位、社区、家庭,可以在更大范围提高廉洁从业的认知水平,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企业风气,也可以延伸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畅通和扩大监督渠道,最终形成对权力行使有效监督的良好氛围并逐步形成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

廉洁文化的作用在于无声浸润,潜移默化。廉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不断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渗透的过程。要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把汲取传统廉洁文化精髓,融入大家对高尚精神的爱好和追求,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渗透和感染中起着悄然变化,“润物细无声”,才是廉洁文化的本意。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细腻,城市人精明,农村人朴实,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对人生不同的看法。所以廉洁文化也应针对不同对象,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利用他们的喜好,循循善诱,引导其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对国有企业而言,通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可以使其逐步确立廉洁从业的价值取向,培育廉洁从业的理念追求,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进而逐渐形成廉洁从业的价值观念和正确履职的自我要求。

廉洁文化是多种文化艺术形式承载的文化。既然廉洁文化是一种文化,那么它必须以企业员工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现,否则其廉政内容无从着落,那也就谈不上文化,更谈不上进区队、进岗位、进社区、进家庭,被大家所接受。所以,它必须借助各种文化形式去表现,在宣传廉洁文化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阵地,以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通过建设廉洁文化广场、廉洁文艺演出,开展廉洁文化工作交流等方式,达到廉洁教育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加富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渗透力的目的,让人们在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接受廉洁教育,从而使廉洁理念、廉洁从业的意识入脑入心。

廉洁文化的覆盖面广,是多数人参与的文化。一种文化,只有多数人认同才称其为文化。在国有企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廉洁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廉洁文化只有根植于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之中,才有生命力;只有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全员参与、才有鲜活力;只有广大群众都来参与,扩大覆盖面,才能让廉洁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使之真正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大才会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接受廉政的内涵。

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又具有鲜明特色。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而搞好廉洁文化又必须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根植于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廉洁文化的参与,缺乏廉洁理念的企业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百年徐矿,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企业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为廉洁文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廉洁文化又必须体现“廉洁”特色,我们某矿集团提炼出的“淡泊名利,忠实履职”的自律理念、“真诚接受监督,参与阳光工作”的他律理念、“严明纪律,刚性约束”的律他理念,“廉洁是业绩也出生产力”、“廉洁是进取之本、作风是个人名片”、“腐败就是自毁,监督是最大关爱”等理念,都带有鲜明的“廉洁”特色。当前,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面对社会上腐败消极文化的影响,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可以净化企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可以促进企业强化管理,通过苦练内功,以德铸魂,规范行为,提高效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查看全文

文化名城的旅游文化业展望

1天水市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

品位极高,不可替代天水市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诞生地,境内现存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伏羲庙宇.大地湾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规模之大和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堪称罕见.牧马滩秦汉墓出土的木板地图和纸地图是我国最早的实物地图.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战场遗址也具有不可替代性.至于石窟,麦积山石窟虽在我国四大石窟中名列第四,但与前三位石窟相比,周围环境之优美无疑名列前茅.而以麦积山石窟为首,在渭河谷地绵延100余里的“石窟走廊”,全国仅此一家.发展旅游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天水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天水市各界人士的共识,其重要作用表现为:其一加速货币回笼,为该市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其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安排剩余劳动力,天水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充足,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发展旅游业无疑是解决本地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关联性强,对相邻产业有很强的先导带动功能,可起到促进其他经济部门发展,改善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

2天水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不仅仅考虑资源的本身价值,还需要考量与旅游产品开发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投资条件等.本文结合作者对该市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有关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意见和已有成果,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天水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模型,力求对天水市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一较为全面而客观的定量评价.

2.1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变量较多且较为复杂,为了简明、科学和系统地评价天水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本文选择了3个一级指标体系,包括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区位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9个二级指标体系,包括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艺术观赏、科学考察价值、地理位置、可达性、资源的地域组合、旅游容量、旅游投资条件和旅游项目施工条件等指标.

2.2评价模型的构建1)建立模型根据天水市旅游资源的特点,本文构建了开发潜力的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2)建立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可将以上指标前后相比较分为相同重要、一般重要、突出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等5种,并将其相应设定分值为1、3、5、7、9,介于其间的分别以2、4、6、8四个分值来标定.而对于稍不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极不重要则取1/3、1/5、1/7和1/9四个分值与其相对应,最后用特尔菲法获得各因素的标定值,本文共构造了13个比较判断矩阵.3)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及排序根据上述模型公式的运算,其结果经百分化后,得到天水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因子的各实际分值和位次结果,如表1所示.

查看全文

医院安全文化探讨企业文化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世纪*年代的美国。19*年*(国际核安全检查组)认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是一种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1]。*(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认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安全文化作为一个全新的安全理念,被提出来之后,在企业很快得到普遍认可和飞速发展,但医疗单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安全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时所创造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标准与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因此,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十分必要。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内涵安全文化就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体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2]。安全文化按层次结构可分为:(1)物质层:指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现象。如医院自然环境的建设,医疗设备的改善,院风院纪,医疗服务的环境与程序等。(2)制度层:是指医院安全管理的体系。它包括组织机构的健全,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机制的完善。(3)行为层:是指沉淀于医院及其职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如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美学观,安全价值观。它是医院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这三个层次中最重要的是行为安全文化,它支配着医院员工的行为趋向,而物质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的状况也会反作用于医院的行为安全文化。医院的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赖于医院文化的发展,没有医院文化的兴旺与发展,医院安全文化也就没有了根基。二、推进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一)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推行全员安全文化建设,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安全的含义、对安全的责任应具有的道德,从而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如安全物质文化对人的安全行为影响主要表现在医疗技术及设备的应用方面,它通过应用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灵敏可靠的安全预警和防范系统以及快捷的医疗缺陷应急系统来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安全制度文化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动作保障机制,是软环境状态下的文化。它通过对责任的落实、国家法规的认识和理解、自身安全制度和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行为安全文化通过树立安全第一、安全维系健康和生命、安全创造效益等观念和意识,提高员工对医院服务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达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的目的。(二)组织及协调医院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与其他的专业性管理不同,它不象医疗管理、药品管理、设备管理、后勤管理等那样局限于对医院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人的管理,而是对医院一切方面、一切人的管理,还承担着对职工的安全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这就要求医院的一切部门、一切人员都为实现医院安全服务协调一致运作,不能出现梗阻,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安全文化能使之具有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三)医院医疗服务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维、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院管理必定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并在医院管理文化发展上带来机遇,注入新的内涵。近年来,医院安全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如医疗安全、建筑安全、设施设备安全、防火、防盗、防窃等。尽管已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不安全的隐患始终存在,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势必严重影响到医院深层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重视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充分认识和重视人的文化,即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策略,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实现医院安全工作的良性循环。三、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金:人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占主导地位,建设安全文化离不开人的认知、努力和奋斗。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人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对医院来说,由于安全涉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命权,所以医院的行为必须围绕人的安全工作展开。这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需要,也是围绕“质量与安全第一”的需要。因此,建设医院安全文化,必须“以人为本”,通过解决人的安全观念文化问题,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加大对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所需资金的投入力度,确立安全产生效益的理念。(二)强化一线职工的教育:医院一线职工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是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医院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医院安全服务的命运。医院一线职工在医院中占的比率最大,是创造医院效益的主力军,而医院大多数差错事故的发生也主要集中于一线服务。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形成丰富的安全物质文化、完善的安全制度文化、充实的安全行为文化、正确的安全观念文化。这些目标只有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安全教育来实现。所以必须强化职工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科学技术的教育,提高职工的分析判断技能、应变和反应技能、预防监控的综合技能,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医院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打好基础。(三)把安全文化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职工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文化。在当前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医院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生存环境即将发生变革的时候,学习和借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构建自身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建设途径,将使医院换发新的活力,并推动医院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安全文化投注必要的智慧和精力,以高度的觉醒,投入文化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理论研究者不断地研究、探索医院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途径及经验并对取得的成果加以推广。

查看全文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案例:

“有生于无”与“以柔克刚”

有一次,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出访日本一家大公司。该公司董事长一向热衷中国至理名言。在这位董事长介绍该公司经营宗旨和企业文化时,阐述了“真善美”,并引述老子思想,张瑞敏也发表了自己看法:《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与“真善美”语义一致,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查看全文

企业文化塑造

从目前对企业文化引用较多的定义来看,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这里讲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理想、信念等精神文化,但是这些精神文化来自何处?来自长期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家所倡导的文化不一定是企业真的正(真正)的文化,只有长期的经营中在员工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才是企业真正的文化。大部分企业现在做的只是找出企业倡导的是什么,而忽略了企业的进化过程,导致了企业所倡导的和企业进化出来的实际的文化的偏差。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即便是文化,它也必须要能够和企业的各种制度互为作用,运用到管理行为中,才能产生实际价值。企业所倡导的和表现出来的文化的有偏差性的(的偏差性),表现为企业文化的二重性,即实际行为和企业文化的脱节。现在国内很多企业营中不能认清这种二重性,包括国内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如山东秦池、南德集团等企业,他们的精神口号都叫得很响亮,也很激动人心,但这些企业在经营中表理的(表现的)却是不折(不择)手段,以获得市场最大的利润为目的,最后被市场淘汰。企业要取得快速、稳定、长足发展,必须消除文化的二重性,而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经营的思想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唯一可以改变的是企业行为。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抛弃不利于企业成长的习惯和管理方式,学习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此过程中形成企业真正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模形来认识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通过制度上的改变促进和培养员工的新技能、新能力,达到行为上的改变,通过行为上的改变让他们对企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感知,经过一些时间,他们开始用新的态度来看待企业,就会慢慢形成或接近企业提倡的理念。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没有尽头,体现在企业中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凝聚力和增强。所以对企业来说,重塑企业文化不是组织一帮文人,研究和讨论企业文化是什么,怎么做,而是将新的经营思想细化到企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来实现员工行为上的最初的行为改变,成功企业对文化的理解就表现在他们不断变革和立即行动上。例如丰田公司,丰田为了实现“产品要更好,价钱要更便宜,好主意建设好产品”的企业最终目标,首先从合理化建议入手,开展了合理化建议运动。丰田从1952年开始推行这一建议,遇到不少困难,每月收到的建议都寥寥无几,第一年才收到不过一百多条建议,但是丰田的领导层并没有后退,坚持动员,坚持行动,到了1974年就收到了40多万条建议,采用率达到79%,到了1975年公司一天就要收到2000条建议,1977年发放建议奖金4亿多日元,丰田从此形成了“丰田精神”。科特勒写的企业文化与效效的关系一书中,所列出来的促进企业业绩增长的文化,这些企业的文化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企业文化不断促进企业的变革,业绩的增长来之于企业不断的变革,企业的变革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我国的企业海尔,其企业文化是从砸冰箱开始的,砸冰箱事件强烈的震撼了员工,海尔也以此为契机,从改善产品质量到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不断深入的企业变革,来实现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员工的价值理念的融合。海尔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历程,就是海尔个性的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前面讲了企业文化要从变革开始,但是究竟要变革些什么呢?一是变革思想。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伟大的思想,或响亮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指导的是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势条件下或者是在公司错误连连时,也能步履蹒跚,最终却能赢得长距离的竞赛。二是变革领导意识。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只需要一个眼光远大魅力无穷的领导者,而是需要他们专心致志地为企业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不是让他带给企业的是一条大而肥的鱼,而是让企业找到一条捕鱼的方法。三是变革人才观。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是每个人的最佳工作地点,真正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一但确立,就跟教会一样,坚持自己的主张,对本身希望达成的目标极为明确,根本不容纳不愿或不符合它的标准的人。这里指的不符合标准的人不只是指企业的普通员工或中高层管理者,还包括企业马上要上任的新的领导人,哪怕是来了一个能力非凡的领导人,只要他不认同企业的理念,一样要被拒绝在外,真如他实在很优秀,可以鼓励他自己创立自己的企业。四是变革利润观。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只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赚钱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五变革战略观。优秀的企业文化所要指导的不是一个企业围绕一个战略目标苦苦挣扎,企业的最佳行为应是来自尝试错误和机会后而保留的最后可行性的项目。企业无论何时都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淘汰法则,随时准备结束一个走不下去的战略,或改变战略计划。六变革企业文化观。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可以为企业解决任何问题。同样优秀的企业可能拥有截然不同的理念,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企业。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是理念一但确立,公司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在关键时刻企业能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就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样。

查看全文

企业品牌文化阐述

摘要:当今市场的竞争已不只是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企业文化现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品牌的核心因素就是其所代表和蕴含的文化,具体而言是凝聚在企业之中的企业文化。文章阐述了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化;品牌;企业文化;品牌文化

文化实际上主要包含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的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21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文化战略已日益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通过凝聚先进地思想文化的力量,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经营发展新战略,正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壮大和永葆青春活力的战略选择。

品牌(Brand)一词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即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在人类社会历史中,最初的商品制造并没有品牌或品牌价值之说,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同业组织经过努力,要求手工业者在自己的产品上加上商标,以免受劣质商品的损害,这才有了原始的品牌概念。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品牌已成了某种商品的代言名称或识别标识。诸如我们在谈到冰箱时会说到“海尔”,谈到空调时会说到“格力”等等。人们在长期的经营和生产活动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认同了某一企业生产的某种商品,以至于商品本身被弱化,而生产商品的企业的名称或者商品的品牌名称就成了这种商品的代称,例如,我们谈到酒时就会联想到贵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粮液”。在某种程度上,品牌意味着某种商品的品质的优秀和可靠,包括质量的可靠、服务的周到、理念的积极和健康等,品牌是在市场、企业、消费者共同的互动作用中形成的。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品牌与文化对于企业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两者间不仅是企业内外的形象展示,更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个品牌的成功与否,不是靠单纯的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而是要看一个企业综合水平的体现,品牌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传递着一种品牌文化,这才能够成为企业巩固无障碍的一种巨大价值体现。如果对于企业来说,这个企业给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认同,就是品牌文化或者叫品牌内涵,它是联系消费者心理需求与企业产品的平台,是品牌建设的最高阶段,目的是使消费者在消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并形成品牌忠诚度。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并倡导的一套优良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经营作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企业形象等文化观念的总和。企业文化一方面代表着企业优良传统的积累与沉淀,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另一方面又代表着企业发展的目标与导向,需要与时俱进地提出和补充许多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并丰富其内涵。企业文化重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塑造,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企业文化是对内的,主要是为了明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指导原则,并形成一套以价值观、理念为核心的制度和规范体系,以此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管理有帮助,也具有了品牌效应,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企业当作一个人,当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那么他的衣着打扮会给你第一印象,这就是公司的VI(视觉识别)。对于企业来说,是文化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制度和行为,这个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当品牌与周围的关系圈发生联系时,企业品牌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品牌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心理需求,而且迎合了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法国香水店说:“我们不卖香水,我们卖文化”。这就是品牌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而营造的文化氛围。

查看全文

企业转型文化思考

当前,企业转型已经进入实质阶段,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企业战略转型,是中国电信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也是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战略决策之后的执行过程中,企业文化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转型和重塑将对企业战略转型的精确实施,起到全面的推动作用,中国电信的各级企业都要建设与转型战略相匹配的转型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适变创新,为实现企业战略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思想动力,以文化转型助推战略转型。

一、什么是转型文化

关于转型文化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由于各个企业所在的行业、发展阶段及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对转型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从狭义上讲,转型文化可以理解为,是指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由企业倡导和全体员工积极认同并付诸实践所形成的企业最高目标、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转型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亚文化,具有企业文化个异性、共识性、非强制性、变革性等特征。

二、为什么要建设转型文化

充分理解建设转型文化的深层次动因,是我们建设转型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一)建设转型文化是保证转型成功的内在需求。转型过程中,企业必然会遇到来自业务与服务、网络与技术、运营机制与商业模式、组织与人力资源等方面转型的种种挑战和困难,在所有挑战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莫过于企业文化的变革。之所以说它最重要,是因为转型过程中的所有变革,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没有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将导致企业改革无法顺利进行,最终使企业转型难以实现。转型文化的建设就是要改变广大员工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和企业转型发展的固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时俱进、与企业转型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