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6 00:07: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素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文化素质建设总结
为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我区实施新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现代化绿色城区建设的需要,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全民素质建设的意见》,区科协结和部门工作实际,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方案,分步实施。
今年六月初,区科协在素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了《关于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就相关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初步取得了成效。
二、凝聚力量,广泛参与。
今年六月二十二日,区科协召开了第四次代表大会,为调动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素质建设工程的积极性,区科协在会上作出了《关于加强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的决议》,并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担当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为提高全区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三、履行职责,提高素质。
提高文化素质讲话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无疑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因为人的问题不解决,增长方式就难以转变;人的问题不解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不久前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唯一出现的一个数字,就是明确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从字里行间看到它赋予我们的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没有教育,没有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谐社会就缺少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曾作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最发达国家所倚重的并不是资源,而是教育和法制,可见教育对于民族、对于国家之重要。如果人人都有很好的品格,人人都有很好的法制意识,人人都拥有自立于社会的知识和能力,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水到渠成了。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就辉煌。以**为例,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已由**年的75%提高到**年的86%;初升高比例从**年的75%提高到**年的91%;中职在校生从**年的53万人提高到现在的73万人;教育投入增长很快,全省生均预算内事业性教育经费总体上增长了2到3倍。这些成就无疑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在总结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教育发展当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这个问题全国突出,**同样突出。现在**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最高的市已经达到96.94%,最低的市仅仅达到69%,相差27.94个百分点;初升高的比例最高的达到95.53%,最低的是86.98%,相差8.55个百分点;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不平衡的矛盾也很突出,最高的地区已近100%,而最低的地区仅仅是14.4%,相差85.6个百分点。其他的问题,比如教育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素质教育很难落实,办学、招生、收费的秩序还需规范等,也比较突出。
过去,我们主要是解决孩子“有书念”的问题,现在则面临怎样让孩子“读好书”的问题。如果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战略转折期,那就是怎样完成由外延拓展转向内涵提高,怎样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怎样由以应试教育为主转向以素质教育为主。要适应这种阶段性转变的要求,我们就要探索理念上的提升,探索体制及管理的改进、改革,探索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完善。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看到现实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现实和未来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教育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到提升内涵上来,转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文化素质论文:校园文化推动素质发展
本文作者:樊建荣郑子全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加大投资力度,购置相关设备,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环境文化建设,专门出台《关于校园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目前,学院绿化面积占整体面积的5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太原市绿化标兵单位”;结合各系的专业特色,学院利用校园主干道的宣传灯箱宣传介绍山西境内的主要旅游风景名胜区,各个教学楼内张贴有与专业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校园绿地周围竖起名言格句的牌匾;语音广播系统覆盖全院,课余时间会播放新闻、经典校园歌曲、革命歌曲及景区景点导游词等;覆盖全校园的监控摄像头为师生学习生活安全提供了保障,也对破坏校园环境和校园设施的行为具有警示作用。学院有喷泉,有假山,有草坪,一年四季绿色常在,富有生命力。同时,学院保持教学区域的卫生整洁,定期打扫。漫步在校园里,就如同身处于一处处旅游景点,让人流连忘返。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有清新、舒适、安全的感觉。生活在这样幽静的校园里,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爱护环境、拒绝污染的环保意识增强。
技能大赛搭平台,兴趣社团显风采,社会实践拓素质,优秀学子展才华,学生全面素质得到充分展示
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与沉淀,现已形成一大批固定的、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常态活动,为各专业和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为培养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操、崇高理想、较高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唇枪舌剑,妙语连珠,辩论赛让大学生感受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气势,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各系初赛、复赛的基础上,院团委每个学期举办一次辩论赛。选手们满腹经纶,引经据典,渊博的知识和犀利的语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受观众好评。辩论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反应速度和心理素质。选手通过比赛扩充了知识,锻炼了口才,发展了自我,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风貌。旅游外语系、国际贸易系和旅游文化与艺术系分别获得学院2009、2010和2011年辩论赛冠军。
小议文化素质与大学文化
本文作者:关蕾蔡宇青秦群工作单位:河海大学
从教育内因来检讨,当代中国教育最大问题在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快大学文化发展,可以促进办学条件与环境的改善,促进学校制度与规范的完备,促进思想观念和心态的更新,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产生。但目前中国的大学文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过分注重物质文化层面,轻视精神文化层面,致使学校商业气息浓厚,缺少精神支撑和理念引导;二是过分强调制度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的蕴含,致使学校管理思想基础缺失,外在规约乏力;三是过分强调学校外在的规模扩充,忽视内在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致使学校凝聚力与动力不足,发展迟缓;四是过于从众、借鉴于他校行为,缺乏学校文化的自主整合与创造,致使学校特色不突出。为此,必须推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其次,要研究、探索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色;第三,要把现代精神文化渗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动方式中去。一流学者特别是学术大师在大学文化发展、开创崭新学风、培育高级人才、创造一流学术、产生全新思想等方面将带来深刻影响。
1.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前提和切入点。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以专业划分的知识传授格局和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背景中提出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对从教育思想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不断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2.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利用它引导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促进教研和管理的创新,并通过其辐射功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重构教育目标、阐释教育内容、强化师生关系以及优化校园环境,揭示与塑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养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和质量的关注,要求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关心和改善,并对人类未来命运与追求进行负责的思考和探索。这正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3.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具有重叠性和互补性。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是梳理和树立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和理念即大学文化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是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互补性。第一,二者对行为主体的要求一致。大学文化建设要着力提高大学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大学人的素质,核心是教师素质和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并发挥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大学教育行为主体对大学存在的价值观的一种理性的共识,达成共识的过程就是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第二,二者对环境氛围的营造一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共同的环境需求,大学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它对于大学人具有较强的导向、规范、稳定、激励、调节、凝聚等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具有规范大学人的行为、凝聚大学人的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人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荣的。它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1.顶层设计与底层突破结合是文化素质教育持久的推动力。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反映的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大学理念也是大学为自己竖起的一面旗帜,引导着大学前进的方向。目前,文化素质教育根本问题仍然是观念上的困境。只有回答清楚了大学的目的,才能从根本上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理念需要大学的教育活动来实践和体现,文化素质教育是实践大学理念的主要途径。实现大学理念的中介是培养方案,它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模式选择、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设计,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课程设置。2.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结合是大学文化内在的生命力。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化的过程,大学教育实质上是文化育人,是有目的的文化过程。大学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从文化学角度看,大学的文化教育通过两种文化传播而实现即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前者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有计划和目的的传递,后者则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人才,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积极倡导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能够不断创造优秀文化产品、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我们就必须合众之力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否则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成为徒具其表的空中楼阁。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与实际切实结合起来,强化其实践导向作用,努力做到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做到实践与学习同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文化素质教育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将这一项长久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实施起来。这不仅仅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也为以后的教育发展提供着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
在理解文化素质教育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素质教育是什么。简单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其中又包括提高专业素质、丰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是必要条件。在新时期文化素质在素质教育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多。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总结起来所谓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指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境界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具体指加强大学生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自然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教育来提升这三个层次。对于如何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首先,明白文化素质的内涵是基础,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在认知上对文化素养的有一个正确定位,在行动和实施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出现问题。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众多的实践表明我国的大学生的在能力和境界这两个层次很欠缺。
二、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
1.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
一
对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十分明确。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宏大的命题和模糊的思维。笔者曾在天涯网上看到有人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对比后发现,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非常明确具体,都是做人、当学生的底线要求。而中国小学生守则多数都是宏大的命题,看起来很美,似乎无所不包,但几乎没有哪一条能告诉学生究竟该怎么做,每一条都够一个人学一辈子。如果真能做到守则的要求,那不仅是个杰出的公民,而且简直就是完人、圣人。然而,细细一想,大多数又难以做到,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所以,这种宏大的命题、混沌的表述的小学生守则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无。小学生守则如此,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也差不多。且让我们看看权威的观点: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首先是解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而社会责任感内含人格的养成和价值的取向。[1]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文化思想史专家张岂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2]章仁彪认为: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只有坚持“全球意识”和文化认同、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知能传授和人格塑造的统一,才能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走出高科技与低情感的悖论,为文明的对话和进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3]这些学理上的争论无疑有助于认清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但问题是这些宏大的命题不仅给人空泛之感,而且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无所不能,夸大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而如何将这些宏大的、模糊的命题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则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欧美一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位。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其目标及途径都十分简洁明了;哈佛大学2009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哈佛的教育是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动摇陈见,是使‘熟悉的’变成‘不熟悉的’,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与之后的东西,摒弃原来方向并帮助他们找到确定新方向的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自我反思,训练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通过让他们体验一种由于接触极其不同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疏离感,这种事件与文化是超越他们甚至是我们教师自己理解能力的东西,自由教育由此达到上述目的。”[4]相对于多伦多大学而言,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更具体而明确,那就是训练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的理解存在误区,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目的不是十分明晰,从而出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通才教育,是人文学科教育,是文化知识传授,是文化素质课教学,或是开设几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甚至有些学校将开设人文课程、文化素质讲座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或是将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人文学科教师的任务等。与教育的内容误区相关的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王凌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所开课程种类少、比重小;课程内容单调、陈旧,特色不鲜明,教学内容和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文化素质缺失补课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发挥出大学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文化素质的功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成长规律缺乏研究,对现代网络环境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大学生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教育内容无所适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5]。徐高明、张红霞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五所一流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调研后认为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课和人文教育课内容相关度低,尚未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不足,没有合理的“课程梯度”[6]。此外,诸如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盲目性大,往往因人设课,一些价值不大的课程混杂其中,特别是普遍较多地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缺乏综合性考虑,没有与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学生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混学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往往成了教师表演的独角戏等等问题,都在各高校较普遍地存在。由于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认识不清,使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仍然处在跟着感觉走的阶段。迄今为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尚未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以推广的评价体系。现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评价体系各自为政、各有侧重,容易受到行政力量与个人好恶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难以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科学的、持续的发展。可喜的是,黎琳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7]一文从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概念、评价的目标、评价的理论模式、评价的功能等多方面系统地探讨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问题。作者在考查了泰勒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等模式后提出了符合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在笔者所能检索到的研究成果中,该文是最具有理论色彩的,它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研究了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
三
文化素质教育边缘化的地位长期没有改善,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奉献精神有所欠缺。新中国建立以来,为了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科学技术,比较而言,人文社科领域不仅投入偏少,而且在特殊年代还免不了遭受意识形态或多或少的压制,即便是在呼吁复兴人文教育、回归大学教育理念的今天,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地位并未有太大的改变。[8]笔者就曾经遭到一些理工科老师的质疑“:你们学中文的有什么用?”如果一切从“有用”“无用”的功利出发,那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将不会有未来。此外,科研与教学“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高校有愈演愈烈之势。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存在过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教师忙于搞科研、拿课题、写文章、评职称,疲于奔命,无心于或有心无力于教学,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心学生,对学生缺乏真诚的关怀,育人观念趋于淡薄;而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文化素养良莠不齐,有些老师对所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各校普遍匮乏既有高超的学术水平又具高深的文化素养并能以其强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大师级人物。教学水平整体落后于科研水平,几乎是当今普通高校的一个通病,这成为制约文化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又一重要因素。当然,上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还只是表面现象,而产生这些现象的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目标的模糊性、教育体制的僵化、教育观念的功利化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在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永远是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
铁路安全文化素质体会
铁路发展的脚步是越来越快,势不可挡,与此同时作为铁路人我们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是越来越重,然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只有全力保证安全生产,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平稳过渡。我做为一名身处山区工作的普通供电职工,很想为铁路的发展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就此写下一些如何搞好安全生产的建议以及感受,希望能给阅读的同事们一些启迪,让更多的铁路人为铁路安全生产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安全是一种文化,同样我们铁路系统需要建立健全这种安全文化,提到文化就会涉及到人,人是文化最好的诠释对象,人是安全文化的基本载体,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职工的基本素质,人的素质有高低,安全文化素质建设和培养是我们铁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何谓人性化管理?其安全生产本身就是对人的生命权的一种维护。人的安全意识有强弱,安全文化素质分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人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形成了安全价值体系观念。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思想。—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人的个性,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才能事半功倍,将我们的安全工作带上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平安之路。
“四违”现象的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而知识贫乏必然会带来行动的愚昧。我作为一名供电职工天天和无影、无声的高压电打交道,如果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日常作业中:安全帽不及时扣好帽带、使用绝缘工具不检测,怕麻烦不穿戴绝缘用具、倒闸作业不模拟就操作,办理工作票没有严格按照步骤执行,这些细小的违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安全观念淡薄,忽视这些违章的存在,安全文化素质低,用生命与安全抗衡,其结果就是因小失大,愚昧无知,得不偿失。杜绝“四违”现象的发生应该从我做起,从你做起,逐步提高每个人保安全的生产意识,加强安全文化素质建设,用实际行动保护自己的生命。职工违章作业就是没有正确树立安全价值观,无知违章就是因缺乏安全知识;失误违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娴熟或设计不科学造成的;故意违章是存在侥幸心理,这些违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关键问题是你的安全文化素质高与低。
违章指挥主要是指将各种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反安全生产法,盲目指挥生产,强令作业人员冒险作业,一般会酿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危害极大。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制止违章作业。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自然就会要求违章指挥人员勿忘安全,尊重他人生命,敢于大胆拒绝违章指挥。职工之间常年工作在一起,彼此性格、脾气、爱好等相互了解,更能及时纠正违章,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职工之间的相互监督、职工家属提醒和督促是控制违章作业的头道防线。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和避免的,我们从事故的根源入手,釜底抽薪,切断事故发生的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安全生产中的个人安全意识的自律和他律问题,这些都是反映出个人素质高低的一种表现形势,我们自律性强,他律的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我相信安全生产的顺利实现是指日可待的。
班组安全教育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提高职工现有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导职工注意熟悉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安全科学知识。班组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技能比赛、提合理化建议、职工身边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等活动,多方位的安全文化渗透,引导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用宣传窗、黑板报、征文、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对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一次次血的教训要求职工必须具备安全文化素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伤亡职工及其家属带来不幸,也给单位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我们要想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职工有“过硬”的安全文化素质。
大学文化素质研究型体系构建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1.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
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中国高等教育机构都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并把这一导向贯穿于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总体构思、课程设置和内容规定上,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致力于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迫切需要的优秀人才。
2.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质量观
根据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质量观,培养既具有高度的科学精神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在研究型大学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目的不在于传播和灌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大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并以此为依据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准。
3.树立明确和独立的课程观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反思
一.理论探索存在的偏误
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目前虽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认知上的偏误或歧见,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莫衷一是。不少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一种通才教育,更多的人则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即人文学科教育,或将文化素质教育视同文化知识传授,或简单地理解为文化素质课的教学【1】;还有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互补”教育,或是一种“兴趣教育”或第二专业教育【2】。这些说法,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但又未免以偏概全。其中,“通才教育说”,仅仅强调了人才的一专多能;“人文学科教育说”,则没有意识到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特质,忽视了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至于“文化知识传授说”,则又把文化素质教育简化为知识的累积与授受;“兴趣教育说”也是将系统的素质培养看作简单的兴趣培养;“互补说”,虽看到了文理知识结构的偏差,但较少将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一种心灵的潜移默化与健全人格的习养过程。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尚需进一步的研讨以达成共识。其二,对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之关系的认知失当。目前,多数人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但也存在“颠倒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地位”的现象【3】。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认识都不恰当。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和实际状况都表明,具有优秀专业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立身安民之本,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因此,专业素质教育是主体,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思想品质素质是根本,身体心理素质是物质保证。不能片面夸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功用,只能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在知识、能力、修养、品格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其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偏误。研究资料显示,有的高校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多则开设近500门文化素质选修课,或近300门选修课【4】,少者也有150-160门选修课;也有的学校将一些适合专业培养的课程拿来“下放”进行素质教育,这些做法都有操之过急、过犹不及之嫌。而且,某些高校尽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但对课程的实用性、系统性、建设性、平衡性考虑欠周。200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表明,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分的70%以上;人文类课程量的比例很小。”【5】华南师范大学曾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的学习纳入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必修课,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纳入理工类学生的学习中,也是3学分,且二者同时必须修满艺术类学分3学分。【6】尽管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显而易见,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还有待完善,力度有待加强,效果如何也须检验。由于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成效就不容乐观。譬如,体艺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在五大类173种中外文化经典、中外文学名著、马列经典中,体育系学生有87%没有听说过或者读过;在2大类160幅中外精品名画中,有80%的学生表示没见过;2大类113首中外名曲中,63%没有听过或者张冠李戴、不甚了了。【7】其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存在偏误。目前,片面强调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改善和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的学者大有人在,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地轻视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隐性化育功能,不太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垂范作用。其实,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应该是人格培养、精神塑造,而不只是学校教学硬件配套的升级、教学服务设施的完善、校园文化的丰富、图书信息的增量等,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催化剂,真正内化成精神心灵的力量则在于学生能够吸收这些知识、信息、能量,潜移默化成思维方式与行动能力。【8】而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尤为关键。一项关于“目前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最大不足”的调研结果显示,45.7%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环境差,没有配套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14%的人认为“老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落后”。【9】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者即教师,急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整体水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之所以存在上述偏误,究其原因:1.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受欧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的影响,在目标、宗旨、课程、途径等方面借鉴了欧美现成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理论阐释上难免中西杂糅,出现概念歧解,由此带来认知上的偏差。2.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多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他们往往根据实践成效来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反思与评估,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尤其是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及其教育状况的调查、评估,目前尚未建立比较科学的测评方法与评价机制,以致在调查、测评的过程中,往往各行其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也就难免会发生龃龉。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还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文化素养教育的实施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并非多设几门课程让学生选修,就可立竿见影。加上目前大学生受市场经济影响,开网店、课外兼职、勤工俭学,把短时的经济收入与实践能力当成自我塑造的中心,目光短浅、本末倒置。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目标定位尤为关键外,还应从更具体而微的层面进行引导。
二.理论探索的完善与创新
明确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理论探索上存在的偏误及其原因,庶几可以进一步地建构与完善目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为此,需要做到:
(一)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目前,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也是主流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融合。【10】到底哪种观点更科学更契合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实际呢?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显示:第二种观点逐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其中,杨叔子、余东升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揭示较有代表性:“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在汲取欧洲自由教育、美国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特别是在汲取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经验的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这些品质和特征表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于融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将实践列入教育过程。而其现实要求则是强化人文教育,其中重点又在于高度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11】至此,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定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这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分析
1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再认识
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不同,导致在国家所倡导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出现很多误区。笔者认为,探讨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必须从对其内涵的理解入手,而要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必须分析其与相关素质教育的关系,对文化素质教育概念做出科学界定。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素质以人的生理和心理为基础,内在地、综合地体现了人的身心特点。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1]国内学者认为:“素质可分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2]文化素质是指人所掌握的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的程度,并将这些成果内化到个人身上,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个人发展的动力。正确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厘清其与以下概念的关系。第一,文化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文化素质是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做人方式等品质;而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所具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政治倾向等品质。因此,两者不是并列关系,文化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第二,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关系。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及其反映在人身上的气质和修养。“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3]而文化素质教育既包括人文教育,又包括科学教育,是二者的统一。第三,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首先,两者相互补充。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学习非专业的文化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其次,两者互相促进。这是高校把握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4]因此,高校必须同时抓好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第四,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两者都注重培养人文精神,都以培养“完整的人”为追求目标。但两者有关键的不同之处。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的内容丰富。通识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开设一定相关的课程,而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涉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涉及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5]。其次,通识教育要求整个教育过程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通识教育追求的不是知识的广博性,而是知识的文化意蕴及由此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陶冶作用。”[6]通识教育的目的明确,更注重对受教育者的文化熏陶。由此可见,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教育,它以培养“完整的人”为宗旨。
2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医学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对这一概念存在着许多片面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出现了些许偏差。
2.1对文化素质概念完整性的认识有误
近年来,由于专业分工细化,一些人将文化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和归类,存在着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替代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对文化素质基础性地位的认识不足,从而引起了几类素质本身之间的此消彼长乃至相互制约。”[7]一些医学院校将专业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硬性指标,极力塑造其“特色教育”,而把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一种附加。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