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23:10: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生产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化生产力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对策研究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文明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是站在文化生产力潮头前列的国家。他们已从先期一步的发展中尝足了甜头,对文化生产力情有独钟。为了适应全球新的发展浪潮,克林顿提出了全美新的全民教育纲领,要求8岁以上的儿童“能读会写”,13岁以上的少年“能上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18岁以上的青年都接受“大学教育”,成年人接受“终身教育”。目前美国学生上网率已达51%。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说,美国因特网产业1999年创造的产值为52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首次超过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如印度,目前正在向软件生产大国迈进,今年软件产品的出口总额预计达57亿美元,占GDP增长部分的1/4。

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围绕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制订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近几年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应看到,在文化生产力总体水平上,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一是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还比较淡薄,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科教兴国作为第一任务的观念还不巩固。物质资源的开发远远超过人才资源的开发。仅以因特网上网率为例,全世界上网使用者已有7000万,预计到2001年将超过3亿。而目前10个网民中差不多9个在发达国家,亚太地区共有1500万户,仅占整个网户的78%,而中国至今年上半年网户仅为400万户。知识资源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和可以递增报酬的事实,使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资源依赖型。如果我们仍津津乐道我们有多少多少廉价劳动力,有1亿吨钢、15亿吨煤、2亿吨石油等等,已不合时宜。现阶段,物质资源的开发、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需要的,但当今世界仅靠物质资源的开发,想成为一流国家是不可能的。二是文化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科技竞争力还不能适应综合国力发展需要。从科技创新能力上看,现在基本上还属于技术引进国和技术模仿国,还算不上技术创新国。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求,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七月中旬,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了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科技竞争力继1999年比1998年从13位下滑到25位后,今年又滑至亚位。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偏低。当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SO%左右,而我国只有6-8%。1996年我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总人数和企业研究开发的总人数均列世界前4名;而我国科学研究和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第32位和第21位。1995年全世界销售芯片1430亿美元,中国仅销售4亿美元,占总销售量的3知。中国目前每年需芯片426亿元,82%依靠进口。已建成的芯片生产线,由于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投产,生产能力的90%以上为国外加工。专家估计,在网络经济方面,我国落后发达国家有10-15年。三是对教育、科技投入不足,文化生产能力增长乏力。统计资料表明,OECD(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经费开支中,教育经费占12%。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劳动力培训相关的投资,已占其GDP的25%。美国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从1991年占职工工资总额的0.5%增加到20%。我国不少省份(如江苏)要求对教育的投入不低于GDP的5%,但不少地方不但未达标,反而拖欠教育、教师工资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教育法对义务制教育的公开承诺,在不少地方至今难于实现,不得不寄托于“希望工程”。一外国学者曾断言:中国虽有10多亿人口,但真正经济人口只有1亿,这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教育投入的不足,另一方面又是人才的流失。有资料表明,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年均出国留学2万人,累计40万人。学成归国者总共才10万人,回归率仅为33%。有识之士呼吁:20年我国流失了好几个“硅谷”。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从我国实际出发,应该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强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在观念上有突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德里科·马约尔在一份“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今天,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的转让,就无法获得扩大的发展。”我们要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首先必须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逐步纠正重物质资源开发,轻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要在下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主要靠什么?主要靠文化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有调查资料表明,在一些经济部门,一些生产企业,甚至科研单位,对“文化生产力”的提法感到陌生,说不出子五寅卯。桃花园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物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重视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把工作重心真正移到“科教兴国”的轨道上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浓烈氛围。联合国关于文化生产力的举证有四个功能型的变量: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获取、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使用。还有四个交互作用的因素:必须有一种激励的机制,因为知识实际上是人作为载体,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发挥,需要一种激励机制;要有一种相应的制度促进知识的流动,机构的互动,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来促进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知识的产生;第三人力和技能,实质上是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第四是信息基础设施,如网络建设,这是一个物质条件。这些都是文化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缺一不可的内容,我们都应该下功夫认真对待。

查看全文

文化生产力与和谐社会文化

内容提要:

文化生产力揭示了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明晰了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和任务。构建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转变领导方式,界定政府的文化权利和职能范围,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职能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要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重新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角色,尽快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的、有效率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去多年来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主要把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推向市场的最主要措施是缩减财政拨款,让他创收。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确实被推向市场了,然而这是一个扭曲的、不健全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国家的提供公共文化收缩了,减少了,本来就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挪为他用,所谓的公共文化服务已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代替,甚至成为利用公共文化设施谋取部门利益工具。当前,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在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加大,政府权力的越位与职能的缺位是其根本原因。文化生产力为我们正确认识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文化生产力理论的实践价值

文化生产力就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马克思就曾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文化转变为生产力并不是新鲜概念,在物质生产力中,工具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代表着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能力水平。在这里工具就是文化转变为生产力的标志。马克思把科学和艺术等都看成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科学和艺术等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并从物质生产中逐渐分离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的精神生产,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在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物质形态的主导特征;文化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发展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文化生产力具有物的属性和意识形态性。在文化生产力中,精神生产者将自身强烈的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因此文化生产已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而是天然地具有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其运行方式依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查看全文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探究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认识到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繁荣的前提,文化政策是整个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来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一致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仍是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看到,当代中国文化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革,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入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不是。文化生产力其实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新的存在形式。像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如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物质性(纸、笔、电脑等)写作,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承载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工业。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研讨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认识到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繁荣的前提,文化政策是整个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来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一致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仍是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看到,当代中国文化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革,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入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不是。文化生产力其实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新的存在形式。像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如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物质性(纸、笔、电脑等)写作,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承载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工业。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文化生产力发展与创新诠释

本文作者:周立华工作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生产力代表了当代先进的生产力,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了当代世界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同志关于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思想的具体落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但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在新的历史环境条件下,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发展的大环境来看,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存在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西方敌对势力并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战略图谋"特别是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文化市场准人放宽,西方大量的文化产品得以输人,文化资本急剧扩张,各种文化思潮也不断冲击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给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极大的难度"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人们面临的现实选择越来越多元,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如果不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很有可能无法得到巩固与发展,我们很有可能就会丧失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限人混乱"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因为我国当前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人们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却在日益增长,人们群众的文化需求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文化服务"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求我们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仅要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前增长的物质需要,也要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方面,我国高新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文化创新力不足限制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当前我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释放文化生产力潜能,不断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站在时展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由于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意义,因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早在2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五项重要执政能力之一"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思路的深刻反映,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我国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生产力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全新形态,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我国要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实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问题,必须从世界生产力大发展、生产力要素大变革这一局势出发,结合科技讯猛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现实情况,综合考虑生产力动态发展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内在规律,采取有力措施,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开放的文化市场格局文化生产力是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产物,文化产业也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国际竞争的主要产业领域".4]在当今世界上,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制定了全球发展计划,抢占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以赢取世界经济发展的先机"文化既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依托,也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态度,又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文化生产力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当今世界上,文化生产力的产生和形成,所依赖的是一种多元竞争的经济社会格局,是经济、科技、教育、政治、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结果,是一项高度复杂的新事物"要尽快建立面向文化生产力发展,面向文化市场的多种多样,层层分权,灵活多变、自我主导的文化管理机制,解除各种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建立一种真正适合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确立文化生产力市场当代中国的文化管理体制正在由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垄断型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时期的民主型管理体制过渡,是一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交错混合的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但是文化体制改革仍然没有真正触及一些最为敏感部位"到目前为止,在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管理方面,我们还没有完全改变过去那种权利相对集中的局面,特别是在对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方面仍然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习文化作为生产力也与一般的物质生产力一样,需要拥有一个健康完善的文化生产力市场,使之在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步人良性的循环"所以,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过程中,我国必须解放思想,确立市场化的思想意识,大力推动文化生产力的产业化发展"(三)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政府,也不能靠某几个企业的垄断经营,而是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合力"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对民营资本办文化企业的限制较多,既挫伤了人们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渠道,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在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社会,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力的核心层面,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的具体体现,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政府文化产业政策,才能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大力降低社会办文化的门槛,尽快制定新的文化产业准人政策,放宽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的规定,允许社会上那些具备足够资金实力的民营企业进人文化产业领域,对于具有成长性的中小型文化企业给予优惠条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当然,在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国还必须注意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由于文化生产力中的文化事业和公益性文化是较为特殊的领域,它们的发展更需要政府作为后援"因此,我国应该制定扶持文化事业和公益文化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和扶持文化事业和公益性文化的发展"(四)挖掘文化消费潜力,繁荣文化消费市场一个健全而繁荣的文化市场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它不仅可以运用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协调文化生产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优化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促进文化消费,开拓生存空间"而且可以倡导和促进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市场发展"研究表明,文化市场发展和繁荣的根本动力在于促进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也将取决于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和社会公众的消费能力"随着上世纪末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技的快速进步,人类社会已经由原来的短缺经济社会进人到了饱和经济社会,伴随着饱和经济社会产生的是一个全新的消费社会,消费社会里人们的消费并不仅仅止于对物质的消费,还有强大的文化消费"161这种文化消费将改变人类社会传统的消费模式,不仅会加速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促使物质财富的极大繁荣发展,而且会产生强大的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快速发展"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地引导人们进行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不仅可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而且可以增强文化消费能力,真正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我国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还刚刚起步,文化消费群体正在兴起,居民潜的文化消费需求巨大,文化消费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应该积极运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培育文化消费群体,挖掘文化消费潜力"此外,目前我国城市市民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农村文化消费的潜力和市场巨大,有着巨大的能量等释放"因此,大力培养和扶持农村文化消费群体,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扶持力度,关心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可以为我国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查看全文

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

摘要: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弄清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摆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关系,全面打开文化视野,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打造代代相传、永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认清与文化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有关问题

科学发展观改变了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而忽略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片面认识,并指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文化发展中的观念引导给现实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盲目把文化当包装和摆设,一切活动都加上文化的外壳,不论崇高或庸俗、伟大或肮脏、光鲜或丑陋,都穿上文化的外衣,盲目建设、盲目引进、盲目效仿、盲目否定、盲目投资,致使文化建设中的拜金主义、盲动主义纷纷涌现,低俗媚俗之风、粗制滥造之风盛行。再如,落后的文化管理体制使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严重滞后,存在政企不分、事业与产业混淆、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混为一谈等问题,致使我国文化总体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严重滞后。又如,片面追求“卖点”,文化娱乐走向了三角恋、多角恋、婚外恋甚至同性恋和没完没了的武打凶杀暴力;文艺批评丧失了社会、美学立场,批评家成了艺术观念和价值观念趋时、媚俗、出名赚钱者的工具;大量的都市剧、言情剧、警匪剧成为人们眼花缭乱的负担,数亿中国农民的现实生活几乎没有艺术表达,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图景无人问津……

认清了与文化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有关问题,就要进一步摆正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关系。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思想、道德、审美等诸种意识外化的精神产品,必然带有各自的创作个性,必然带上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是自己精神追求的客观反映。因此,艺术工作者在寻求思想与艺术的突破中,必须担当起崇高的政治使命和严肃的社会责任。倘若违背这一规律,以文化为包装而巧妙地掩藏起商品属性,使艺术成为待沽的商业元素,不但违背了艺术规律,而且违背了市场法则,其结果必定“两败”(艺术、市场)俱伤,永远出不了艺术精品。因此,文化产品首先是艺术品,之后才是商品,必须从根本上遵循艺术规律,提升艺术价值,这样,在市场流通中才有市场价值。

查看全文

文化繁荣发展论文

“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已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金元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的战略构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领头羊的深圳,适时的提出“文化立市”这一战略构想,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深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长期致力于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大众文化理论,出版和主编了包括《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研究报告》等在内的一系列著作的金元浦教授认为,文化与发展是一个跨世纪的课题。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金元浦介绍说,从国际上看,80年代以来,文化与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对文化的发展投以极大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在这一全球性潮流的推动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策划了“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活动,并于1992年成立了以联合国前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为主席的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1995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经过数年的调查、积累、撰写和修改,推出了题为“我们的创造的多样性”的报告,深入论述了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报告指出,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而且还包括过上充实的、满意的、有价值的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使整个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因此,文化作为发展的手段尽管很重要,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这样一个次要的地位。发展与经济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组成部分。发展是一种对个人和集体产生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影响的现象。所以对发展和现代化的各种问题的认识,说到底都集中在文化价值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文化是一种行为方式的传播。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又提出了一份《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供大会讨论通过。这份《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文化政策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无疑,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西方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在西方,如今的文化已变得至高无上。文化已成为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其能量已超过技术本身,而且这种文化冲动力已获得合法地位。

金元浦说,在新世纪,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已紧紧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融的两大趋势。未来发展是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科技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科技化,文化、经济、科技三位一体化的趋势。而且未来的生产力是文化生产力,而文化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这是很重要的。

金元浦说,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产业结构的下游化和需求结构的上游化。产业下游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条重要规律。一国经济从人均低收入进入到人均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会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先升后降。综合横向比较分析结果可知:一国经济发展从人均低收入到人均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必然由“一、二、三”演化到“三、二、一”的结构状态。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无疑将会走向服务产业、知识产业、创意产业、以至体验产业。文化作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将越来越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以至支柱性的产业。

金元浦说,当小康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初级的、低层次的、偏于物质层次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高级的、更高层次的、精神的、心理的需求就会凸现出来。人们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实际上,今日的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因此,未来的经济是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精神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

查看全文

生产力概念内涵分析论文

一、现存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局限性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后果是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制造出来的核弹头足以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毁灭;即便是和平利用,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这样的生产力怎样使人们获得享受呢?人们往往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产品不丰富归因于生产力不发达,即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达的代价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环境灾难、资源匮乏、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受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强烈影响。这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意义何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何在?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这样的问题考问下,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只具有实证的意义,而应当包含规范的内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今天,现存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局限性已经表露无遗了: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表现出对待自然的不友好的粗暴态度,把自然当作人类役使的对象,把自然看着人类的对立物,“万物皆备于我”。而事实上,人们在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同时忍受了更多的痛苦;人们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取得局部胜利后所得到的惩罚和报复往往是全球性的灾难。以局部的征服自然换来自然对于人类的全面报复,从全局来看是不经济的行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了,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角度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定义。

查看全文

小议生产力概念的嬗变与拓展

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到当今出版的几乎各种《政治经济学》,给生产力的定义基本上是:“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应该说,这种说法是历史和现实的归纳和反映,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现实正在发生着与原来的经济发展轨迹不同的变化,经济学应当敏锐地洞察这种变化;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作为规范经济学,也应当对人们“应该是什么”进行正确的回答,生产力的概念自身应当包含“价值判断”。

一、现存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局限性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后果是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制造出来的核弹头足以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毁灭;即便是和平利用,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这样的生产力怎样使人们获得享受呢?人们往往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产品不丰富归因于生产力不发达,即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达的代价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环境灾难、资源匮乏、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受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强烈影响。这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意义何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何在?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这样的问题考问下,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只具有实证的意义,而应当包含规范的内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查看全文

生产力的概念与内涵探究论文

[摘要]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一直没有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进行革新,一直沿用的生产力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需要对生产力的概念进行重新归纳、定义,赋予其新的内涵。在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基础上,需要把征服自然的含义扬弃,而代之以和谐自然;在生产力的内涵主要是运用各种资源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能力的基础上,把对于社会文化资源的运用能力纳入生产力的内涵之中,扩展生产力的内涵。

[关键词]生产力;概念;内涵;嬗变;扩展

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到当今出版的几乎各种《政治经济学》,给生产力的定义基本上是:“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应该说,这种说法是历史和现实的归纳和反映,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现实正在发生着与原来的经济发展轨迹不同的变化,经济学应当敏锐地洞察这种变化;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作为规范经济学,也应当对人们“应该是什么”进行正确的回答,生产力的概念自身应当包含“价值判断”。

一、现存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局限性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