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22:20: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强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下文化旅游发展政策

摘要:21世纪以来,文化旅游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视域下,应科学制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进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旅游发展,加强文旅融合,开展多样化文化艺术活动,还应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文化强国的角度探寻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期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提高中华文化战略地位。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旅游;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与旅游结合能促进文化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一、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1991年,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在参照了多种有关定义后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性与技术性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性定义指人们离开他们的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而趋向文化景观的移动。文化旅游的技术性定义指人们离开经常居住的地点,到文化旅游吸引物所在地进行浏览观光,如一些艺术文化表演地、遗产遗迹。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已经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逐步向参与式文化旅游转变,这一转变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而文化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

查看全文

文化强国的自身发展

本文作者:吴楠刘欣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中西式企业管理文化差异对比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建立文化强国,首先需要了解我们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自古,不仅中国人,甚至是亚洲人都普遍地受儒家思想、佛教、道教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在行为上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主张敬老尊贤和服从权威是社会的支柱。儒家也教导我们处乱世时远离政治纷扰,专心向学。如此务实的人生观是大多数东方社会的主流。中国文化要素对管理的影响(见表1)。因为中国人受传统儒、释、道的文化影响较深,所以中国人具有比较传统和含蓄的文化,做事方式比较喜欢从伦理和精神方面先考虑。特别是儒家的影响,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文化注重内在的表达,不那么张扬;崇尚人与自然的和睦统一,以天地万物和谐为美;同时还特别注重自身行为的修炼,内敛、淡然。而西方人是行为模式、心里价值观确实在完全不同于我们的商业下的文明和宗教文化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它的最基本的体现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强调民主、独立;相比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则显得开放很多;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和创新欲。因此,在此基础之上,美国创建了具有鲜明的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管理观念和企业人文价值观。而与此同时,美国个人强调的个人主义及其注重的竞争和不断创新追求与众不同的价值观也是奠定了其科学管理的根基文化。讲求实用主义的经营哲学以及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构成了美国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核。具体表现:一是美国企业树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二是建立了开放性的管理体制。在开放性的管理体制下,可以运用人与人之间更多的默契合作来纠正僵硬化的行政协调措施。

提升我国企业文化竞争力对策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资源是社会活动的核心,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关键。何谓高素质,什么样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全球化的今天。第一,要有过硬的宽领域的知识和实践,而不是只懂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管理人才。第二,要有极强的沟通协作能力。没有一个项目能够由一个人做出来,而且随着企业的扩展,跨国界、跨领域的合作项目会越来越多。沟通协作能力会越来越显重要。第三,要有创新的头脑。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不断研发出新的改变世界的产品。第四,对工作要赋予激情和乐观的心态。激情和乐观可以赋予人无穷尽的创造力。崇尚多元注重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文明和进步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文化只有在不断地碰撞中才能催生出新的火花,才能产生更卓越的文化,才能促进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因为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发展经济、文化的国家之一。但是客观地讲,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历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等确实比我们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观念等。但是科学的、正确的文化融合观要求我们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精髓,在此基础上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要照搬他们的文化,而是让他们的文化为我们服务,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强大,做到真正和世界接轨。企业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依附论来解释。依附论(dependencytheory),又称“外围———中心论”,是一种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此理论认为,世界被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和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前者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后者受前者的剥削和控制,后者依附于前者。由于中心与外围之间国际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首先,由于品牌鲜明、独特的特征,能够和市场上的竞争者加以分别,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其次,品牌建设能够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一种固定的印象和固定的感情,能够增加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提升自己的美誉度。第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优秀的品牌会给企业带来不断的动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第四,一个优秀的品牌所带来的利润效应是不可估量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乘数效应,而是几何增长。另一种意义上讲,品牌建设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营销的过程,即向消费者展现自己产品所附带的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并且让消费者接受和认可。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前提保障,是企业品牌的精髓和灵魂,没有企业文化的填充任何品牌都将成为短命的空壳。同时,企业品牌也反过来使企业文化具体化,二者互相补充。创新企业文化体制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改革是根本途径,创新是强大动力。要大胆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目前的首要工作就是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增加产品创新力度、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达到资源整合的最优化。企业内部要相应建立民主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层次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查看全文

文化强国的企业自身发展探索

本文作者:吴楠刘欣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建立文化强国,首先需要了解我们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自古,不仅中国人,甚至是亚洲人都普遍地受儒家思想、佛教、道教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在行为上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主张敬老尊贤和服从权威是社会的支柱。儒家也教导我们处乱世时远离政治纷扰,专心向学。如此务实的人生观是大多数东方社会的主流。中国文化要素对管理的影响(见表1)。因为中国人受传统儒、释、道的文化影响较深,所以中国人具有比较传统和含蓄的文化,做事方式比较喜欢从伦理和精神方面先考虑。特别是儒家的影响,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文化注重内在的表达,不那么张扬;崇尚人与自然的和睦统一,以天地万物和谐为美;同时还特别注重自身行为的修炼,内敛、淡然。而西方人是行为模式、心里价值观确实在完全不同于我们的商业下的文明和宗教文化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它的最基本的体现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强调民主、独立;相比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则显得开放很多;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和创新欲。因此,在此基础之上,美国创建了具有鲜明的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管理观念和企业人文价值观。而与此同时,美国个人强调的个人主义及其注重的竞争和不断创新追求与众不同的价值观也是奠定了其科学管理的根基文化。讲求实用主义的经营哲学以及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构成了美国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核。具体表现:一是美国企业树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二是建立了开放性的管理体制。在开放性的管理体制下,可以运用人与人之间更多的默契合作来纠正僵硬化的行政协调措施。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资源是社会活动的核心,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关键。何谓高素质,什么样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全球化的今天。第一,要有过硬的宽领域的知识和实践,而不是只懂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管理人才。第二,要有极强的沟通协作能力。没有一个项目能够由一个人做出来,而且随着企业的扩展,跨国界、跨领域的合作项目会越来越多。沟通协作能力会越来越显重要。第三,要有创新的头脑。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不断研发出新的改变世界的产品。第四,对工作要赋予激情和乐观的心态。激情和乐观可以赋予人无穷尽的创造力。崇尚多元注重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文明和进步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文化只有在不断地碰撞中才能催生出新的火花,才能产生更卓越的文化,才能促进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因为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最早发展经济、文化的国家之一。但是客观地讲,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历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等确实比我们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观念等。但是科学的、正确的文化融合观要求我们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精髓,在此基础上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要照搬他们的文化,而是让他们的文化为我们服务,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强大,做到真正和世界接轨。企业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依附论来解释。依附论(dependencytheory),又称“外围———中心论”,是一种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此理论认为,世界被分为中心国家(发达国家)和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前者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后者受前者的剥削和控制,后者依附于前者。由于中心与外围之间国际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首先,由于品牌鲜明、独特的特征,能够和市场上的竞争者加以分别,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其次,品牌建设能够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一种固定的印象和固定的感情,能够增加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提升自己的美誉度。第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优秀的品牌会给企业带来不断的动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第四,一个优秀的品牌所带来的利润效应是不可估量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乘数效应,而是几何增长。另一种意义上讲,品牌建设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营销的过程,即向消费者展现自己产品所附带的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并且让消费者接受和认可。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前提保障,是企业品牌的精髓和灵魂,没有企业文化的填充任何品牌都将成为短命的空壳。同时,企业品牌也反过来使企业文化具体化,二者互相补充。

创新企业文化体制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改革是根本途径,创新是强大动力。要大胆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目前的首要工作就是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增加产品创新力度、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达到资源整合的最优化。企业内部要相应建立民主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层次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查看全文

构建文化强国提升素质体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这应该又是一项新的战略决策。

“文化强国”这一概念对笔者来说有点陌生,不像“军事强国”、“经济强国”、“工业强国”……那么直接、那么好理解,因为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我想,这就得从我国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宝藏及其影响力去理解了。

我们伟大祖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很厚重,很珍贵,曾引起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浓厚兴趣,我们应当好好发掘,好好发扬,让珍贵的历史遗产很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是必要的。

听到这一喜讯,好多文化团体欢欣鼓舞、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相信,在党中央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国家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轰轰烈烈、欣欣向荣的文化更加繁荣的景象。但笔者认为,文化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它应该在输导人们思想、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作用,这是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文化强国所应产生的效果。很难想象,一个文化强国的国民素质还很低下。

说道国民素质,通过最近网上传播及媒体报道,我深感我们与别国差距不小。比如俄罗斯对中国游客就挺反感,有的导游就公开对我们的人说最不欢迎的是中国游客,问为什么,他们说中国游客素质差,随意吸烟、乱扔垃圾……问他们喜欢哪里的游客,他们说韩国和日本的。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我们记者关于正在日本进行的女排世界杯锦标赛的最新报道,9月7日中日女排大战吸引了众多日本观众,赛场爆满,秩序却热烈井然,特别是散场时场内非常干净整洁,令中国记者惊叹不已。说到此,又让我想起去年5月我在台湾旅游时,在从花莲去太鲁阁的一段路(松花公路)我们是乘高速火车去的,车厢本来很雅静、舒适,然而就是我们大陆去的游客在车厢里吵吵闹闹(主要是部分女同胞),令车厢里的台湾同胞很是反感,一位台湾女同胞不得不站起大声提示道:“请肃静些,有人在休息!”他们就不懂在这样的环境里应保持安静,即使讲话也应低声些。

再回来想一想,如今我们的社会是人与人互相忽悠、欺骗、做假、欺诈、恫吓、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甚至制做有害食品……人际间一旦有点磨擦就动粗、动武,真乃是道德下滑、素质极差。

查看全文

文化强国发展道路思考

一、对文化战略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余年历程中,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充分发挥文化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发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2](P848)的有力武器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基本原理出发,高度重视文化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配合与促进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文化问题上的认识,视野更宏阔、更具时代感,突破了过去主要强调文化的配合作用、配角定位和政治功能的思路和框架,高度重视文化自身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的整体性作用,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其突出特点是放到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迅速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国际背景下,放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和复杂的时代背景中来看待。十六大报告讲: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P29)。十七大报告则用了三个“越来越”加以概括,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P26)。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项,变成了四个“越来越”。四个“越来越”集中表达了中共中央在进入新世纪后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报告的这一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文化建设战略地位与作用认识的概括和重申,又是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提出的新认识。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文化建设战略思想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后,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共中央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和战略目标。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引人瞩目的内容之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阐述。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986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先后做出两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原则、任务和目标等作出了全面阐述和部署。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加以郑重确认和阐述。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P17~18)此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舆论宣传中的热词,并视不同的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世纪之交,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系统阐释,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角度,又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中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加以郑重阐述。实际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内涵和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均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区别在于,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断有与时俱进的新认识。十六大报告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总揽文化建设全局。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任务。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阐述的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话强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6]。正是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任务。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既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战略思想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发展,同时也是甚至更重要的是依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关于世情,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1]。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迫切需要形成与其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关于国情,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一步言之,从国家和执政党的角度讲,中国经济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后成就骄人,这就将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比以往更为迫切地提了出来。从人民群众的需求角度讲,随着部分地区小康的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来临,民众的精神文化呈“井喷”之势。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繁重,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阳光产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之,世情国情的变化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一言以蔽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如何保证其实现?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依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和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2)主要原则和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主要方向和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历史和现实表明,改革是这种创造活力释放和持续迸发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改革的陆续展开,文化体制改革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提出并且付诸实施了,但局限于外围和浅层次上。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细节,尝试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体制改革加以概括的话,其内容主要是精简过多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在文化单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允许非公有制经营性文化实体的存在等。这些改革冲破了单纯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待文化和文化资源国家化的既有理念与做法,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但改革尚缺乏总体布局和规划。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明确得出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改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逐步明确: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创新。2003年6月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提出“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等论断[3](P341、366)。翌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并在日后不断加以重申,集中反映了党对文化体制改革认识的深化。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繁荣、促发展”[7](P11)。与上述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日趋明晰。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要求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要求,2003年6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实行不同的发展策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此后,经过中共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共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直到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路日趋系统和深化,概括言之,文化体制改革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四个关键环节,一方面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文化改革发展需要把体制机制创新与文化创新特别是文化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以创新促发展。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便突出了文化创新,包括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生产方式等创新之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实现文化繁荣的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更专节阐述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一样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包括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切实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等等。十八报告重申了“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等要求[1]。总的来看,中共十六大以来,在政府主导和推动下,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到全面推开,取得重要进展和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当然,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其深刻性和复杂性不仅在于它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必须相互衔接、同步推进。而且,由于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内容意义’和意识形态特性,以及文化艺术生产的不确定性、其成果难以量化评价的模糊性、投资和消费的审美偏好等,使之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过程中,既有利用市场机制发现价格、放大文化的财富效应,以及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着市场经济的商业价值追求的趋利性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缺陷所导致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与人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之间的矛盾等。”[8]这些问题即使是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也还没有得到完全破解。这就更需要中国人审时度势、迎难而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走出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的独特道路。

查看全文

加强国企廉政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廉政建设的支撑。随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廉政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廉政文化建设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对国企廉政文化的内涵要素、廉政文化的功能作用、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通过构建宣传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品牌文化等措施,形成独具特色的国企廉政文化体系,以推动国企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成为夯实国民经济的“压舱石”。

[关键词]国有企业;廉政文化;经济发展;对策

1引言

廉政文化建设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国有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较为特殊,地位十分重要,要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必须加强的,这不仅有利于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还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国企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看,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根据形势的变化,针对党的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能够肃内风气,纠正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构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就不能忽视廉政文化建设这一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培育良好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思想保证,从根本上减少“四风”问题。通过廉政文化滋养,“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有助于全党全社会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尤其对国有企业来讲,抓好廉政文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迫,更应该增强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自觉,将其摆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突出位置,体现国有企业担当、展示国企形象。2.2从国企改革发展的维度来看,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正进入加快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很重、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形下,迫切需要国企党员干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需要有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将其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项目推进等各项具体工作中,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强化风险管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纪律保证。2.3从干部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国企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干部队伍健康可持续。近年来,国企内部的风气环境、管理的规范程度,以及干部的执行力、落实力和精神状态总体向好发展。但是,企业在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上、在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上,还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充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载体,持续强化干部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干部监督的有效途径,重中之重是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四风”问题反弹,做到干部清正、政治清明。

查看全文

加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中企业文化的融入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我国企业经营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逐渐受到各公司的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在国企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体现出国企的企业文化特色,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国企的企业文化中,是当前国企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融入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体现出国企的企业文化的特色,在国企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国企的企业文化中,努力加强国企文化中的政治思想,是当前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一、要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特色,它的基本内涵要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完成和实现,并以此为目标,强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弘扬企业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企业员工的爱国精神,提高他们的劳动思想和精神境界,排除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倾向。而企业文化是说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一定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逐渐形成一种全体员工认同并遵守的规则。因此,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关系密切。企业文化在许多方面可以为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为其提供精神理念和动力,以及各种精神思想等相关形式及载体。反过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能深化企业文化内涵,还可以对企业文化进行综合性运用。

二、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查看全文

关于加强国税文化建设构建国税先进文化的指导性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和扩大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国税系统开展的“三创一树”主题活动的成果,持续加强和改进全市国税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文明创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基层建设工作,与时俱进打造高素质国税干部队伍,优化税收服务,树好国税形象,决定在全市国税系统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强力推进先进国税文化的构建。现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以人为本,重在实效,切实用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扎实措施,整合和激活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在内的原有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举措,整体提升国税管理水平,创造塑造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新氛围、新机制,用先进文化铸就国税发展之魂,为国税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推进依法治税,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内涵:

加强国税文化建设,以“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为主线,以促进国税事业持续发展与广大国税干部个人全面发展最佳结合为目标,以构建先进的国税精神观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象文化为体系。

主线:贯彻“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

查看全文

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相关阐述

摘要: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推动国家兴盛、人民幸福的重要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方向,党中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文化强国战略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农村作为我国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在文化强国战略发展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文化强国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和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强国;农村文化;文化建设;相关阐述

一、文化强国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促进国家稳定。文化强国的概念与文化大国的概念是不同的,文化强国是要通过文化建设和发展增加国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多个方面促进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认真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全社会力量的凝聚。通过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活动,能够指导农民更好地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唤醒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促进农村发展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二)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是我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团体之一,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总体的素质和能力在稳步提升,但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部分地区农村生活陋习和精神风气低迷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急需要通过文化建设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丰富和提升。在文化强国视域下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优化,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和推动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层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三)能够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农村经济活动提升、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先进的文化能够为农村建设提供先进的思想,促进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文化强国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查看全文

体育教育中的木桶理论建议

摘要:从木桶理论的视角,指出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国要想实现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嬗变,就应该让体育各子系统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体育强国建设的途径。建议重视木桶理论,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建设体育强国。

关键词:体育管理;体育原理;体育强国;木桶理论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制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也不是各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板。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上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木桶理论”。“木桶理论”为我们理解和思考“体育强国木桶理论”的建设提供了启示,体育强国是有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中的水。经济和政治是底板,是基础、是保障,底板足够大,底板足够结实,其它围板加长时才不会压坏底板,使水从下面漏出来。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经济等是围板,并且他们相互咬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其中任何一块是短板或腐板,或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或者说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容量,都影响到中国体育强国的建设的“高”度。体育强国目前是国内体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体育强国的概念,非正式出现在1979年2月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出现在1984年奥运会后中共中央的《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后,体育强国的理念格外强烈,兵败汉城之后,提法逐渐式微,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随着中国在奥运会上成绩的上升,新闻界对再度关注起来[1]。体育强国究竟如何定义,查阅相关文献显示,“体育强国”在英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大致应等同于powerfulsoortscountry(竞技体育强国),国际上从未有过体育强国的评选组织和相应的评价指标,更没有形成体育强国指标体系,体育强国的评价只是一个国家政治利益和发展本国体育事业的需要。在我国是一个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国情结的词汇,带有强烈的国家体育崛起的心理诉求。在体育强国的概念问题上,国内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但他们回答的共同点是:体育强国的概念应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的、不可量化和数据化的概念,更不能以指数的形式来体现,是一个国家体育定性和定量的综合体现,只有基本特征并无统一标准[2]。

1经济和政治是体育强国“木桶理论”的底板

1.1经济是国家体育强国的基石

体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学明确指出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社会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3]正所谓“国运盛,体育兴”。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经济是体育全面发展基础,有研究表明,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国家的GDP有很强的关联性,大众体育的发展与国家人均生产总值的关联性更强,[4]国外学者对1984年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98%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口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可见经济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的城市、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1%、39.6%、53.3%,已远远摆脱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恩格尔系数59%以上为贫困的标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