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劳动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21:44: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旅游劳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
摘要:庄浪县是甘肃省东部的一个农业大县,共有18个乡镇293个自然村49万人。站立不稳、难以耕作的“黄土高坡”曾经是制约庄浪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改善恶劣的生产生存条件,庄浪人历经34年苦干、大干,兴修人工水平梯田64266hm2,为庄浪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生产条件,也为发展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就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基本情况、人工梯田发展文化旅游的潜在资源、发展梯田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庄浪县;梯田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策略
1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基本情况
1.1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历史庄浪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不能解决当地人口温饱问题的农业大县。根据明代万历年间时的《庄浪县志》记载:“立群山之中,居偏隘之区,田不川,山不林,雨少干旱,雨多则寒,一遇早霜,秋木尽萎,果菜桑麻皆非所产”,庄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县。一提起人们对旧庄浪县的历史印记,就有这样的顺口溜:“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麦子长得像马毛;早吃野菜午吃糠,晚上清汤照月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4年兴修“人工梯田”的群众运动在庄浪大地展开。庄浪县每年组织精壮劳力5万多人次,筐挑、背篼背、推车推,拉开了全县男女老幼齐动员、集中全县人力财力物力兴修人工梯田的历史序幕。截至1998年,庄浪县前后经历了34年的人工梯田兴修历史[1]。
1.2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的规模
1964—1998年7月,庄浪县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为梯田建设奋斗了整整34年时间,期间共投工5670余万次,土方移动量为2.76亿m3,依靠纯人力整修水平梯田约64266hm2,占庄浪县总耕地面积的93.6%,让庄浪县18个乡镇、293个自然村、1521个自然社的耕地全部实现了水平梯田化。约64266hm2人造水平梯田让庄浪县从此走出了“农业低产、人民挨饿”的困境,每年可以为庄浪县增收粮食70500000kg,基本实现了全县粮油生产的自足自给,彻底解决了庄浪县43万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生产基础。庄浪县人工梯田建设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生态改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质的飞跃。64266hm2人工梯田是保水、保肥、保土、保丰收的金土地,每年保证全县农业增产增收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庄浪县1553km2的土地减少约1000万t的水土流失。庄浪全县“天上下雨地下流,肥土冲到沟里头”“无雨苗枯黄,有雨苗泡汤”农业生产的窘境从此一去不复返,一个人民幸福、生态良好的大美庄浪,逐渐豪迈而又清晰地走入世人的视角。
关于发展我省参与式旅游产业的一些想法
一、参与式旅游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市场优势的高级旅游形式
什么是参与式旅游?这是一个理论上新鲜、研究不多,而实践上内容还比较丰富的事物。先举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一个是丽江古镇的茶楼对歌与广场舞会。丽江古镇小河旁,每到傍晚,红灯高挂,五彩缤纷,麻石路面上,人头攒动,先是茶楼酒店的纳西族装扮的小妹子赛歌对唱,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然后他们也禁不住在茶楼里入座,并由敬茶的服务员领着与对面茶座的客人赛起歌来。“呀呀嗦!呀呀嗦!”欢歌笑语,此起彼伏,连成一片,没有一个游客不兴奋无比,激情参与。四方街广场舞会也是如此,先是由当地一些人翩翩起舞,然后不分男女老少,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纷纷加入,歌声、笑声、喝彩声,形成一片歌舞海洋,游人流连忘返,来了一批又一批,一直欢舞到深夜,人们才恋恋不舍离去。
另一个是工艺陶瓷的制作。在国内一些城市开办了工艺瓷器制作坊,作坊里准备了胎泥、釉染和烧制工具,游客付费后在辅导员指导下,完全凭自己的想像制作任何陶瓷作品,作坊代为烧制成功后,以精美包装送往游客住处或寄给游客收到的地方。游客凭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的作品比花更多的钱买一件上好的作品更具有收藏意义。景德镇早几年也开办了这种业务,但由于参与流程设计不够灵活、开放,普通游客参与度与参与热情还不是很高。
还有一个是“农家乐”旅游,就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的旅游形式。我省已在不少地方开展了这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如于都县在全县一些特色种养基地内,开展了30多项“参与式”旅游项目。但目前这类活动主要还是放在吃住上,对于如何吸引游客干农家活,让游客体验收获性劳动的喜悦开发得还不够。
通过上面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概括出参与式旅游的概念:就是利用当地旅游特色资源开办的一种吸引旅游者参与的即兴表演或即兴参加劳动制作的娱乐性活动,是一种使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更加深入领略和体验当地的山水风光和文化精神,在参与生产制作活动中享受创造性劳动成功与喜悦的旅游或休闲形式。
旅游兴省战略研究论文
摘要:徐光春提出的“旅游立省”战略,是关系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发展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是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正确选择。本文分析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对旅游业认识不清、地位不明、体制弊病、缺乏统一形象、产业链短、外向性薄弱、企业弱小等问题。就如何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提出12项对策建议,包括统一认识、加强旅游立法、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树立形象、发展入境旅游、打造精品、拉长产业链,组建企业集团与解决“三农”问题、文化强省战略、中原城市群战略相结合等对策。
关键词:旅游立省;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2008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这是一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刻,提出该发展战略对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两个“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认真研究和论证“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的内涵,制定实施该战略的措施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立省”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1.内涵
首先,“旅游立省”战略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意义。旅游立省不仅是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发展,而是要通过其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的基石和支柱产业,是经济社会中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乡农家乐旅游发展交流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好地委针对农村工作的实际而提出的“两个加速,一个突破”这一工作重点,乡依托地缘优势,大力开发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发挥当地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创建品牌旅游乡镇,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农牧民收入的新途径增长。
县乡是地区周边的中心乡(镇)之一,距市区21公里,全乡现有人口2.7万人,到年底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652元。根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到年达到4000元的要求,我乡认为,除抓好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以小拱棚为主的瓜菜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劳动力转移外,乡还要抓好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才能确保乡人均年增收600元,到年实现人均收入4000元的目标。
一、乡开发农家乐旅游的优势
乡是旅游产业的大乡镇,人员往来较多,具有发展农家乐诸多优势。一是旅游景点集中。500年无花果树王、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库克玛日木石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蔚事迹陈列馆、百年古水磨、盛产墨玉的喀拉喀什河等景点均在乡境内。二是交通方便。乡政府驻地距市区18公里,距飞机场10公里,乡辖各景点与千里葡萄长廊、乌鲁瓦提风景区串成一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是水果丰富,品种齐全。乡独特的水土条件,使盛产的核桃、无花果、石榴、木瓜、红枣、青皮桃、葡萄、白杏、玫瑰花品质上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喜爱。四是生态气候条件优越、空气质量好,依山傍水,植被绿化面积达到81.3%,是夏季度假避暑的好去处。五是民风民俗有特色,维吾尔民族小吃品种齐全,从事餐饮业的个体户较多。六是部分农民已经建设一批配套的垂钓园等休闲区,具有农家乐的雏形,积累了发展农家乐的经验。
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现实意义
农家乐是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等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自然、体验农村、感受民俗、休闲娱乐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发展好农家乐旅游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旅游城乡统筹发展交流材料
精心做好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设计,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要注重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塑造和宣传促销。对旅游特色、旅游主题、旅游口号、旅游标识、旅游歌曲等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建立旅游目的地的视觉、理念、行为等识别系统,打造品牌形象;要强化公众宣传,创新市场营销,着眼目标市场,整合宣传投入,采取有效方式,不断提高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集聚城乡资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利器。市旅游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区移民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国家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改革示范基地建设,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的日臻成熟。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旅游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综合效益十分明显,统筹城乡旅游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性。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一业兴,百业兴”带动作用。对城市发展而言,其直接涉及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零售餐饮等多个行业,间接带动食品、纺织服装、木材造纸、金融、保险业、娱乐服务等产业。对农村发展而言,旅游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旅游经济,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将农业产业与第二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二)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社会就能增加57个间接就业岗位。旅游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强。市统筹城乡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750万人,这部分劳动力大多知识层次较低,掌握的技术较少,这决定了短期之内不可能进入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而旅游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也多样化,根据行业门类和岗位层次的不同,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旅游业既需要一些高学历、高知识的管理规划人才,也需要提供简单技能的普通劳动力。而且,简单劳动力需求量往往比较大,这样还可以照顾到再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另外,由于一些景区运营的季节性很强,相关岗位会有一些阶段性和流动性,使得一些岗位的弹性很大,能够以更灵活的就业形式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如近年来巫山县旅游业的大力发展,给巫山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吸引了众多外来客商到巫山投资兴业,为区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宽了思路和门路。
三)开发潜力大,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建设和谐重庆的重要途径。市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构成了发展“大旅游”重要基础。统筹城乡旅游发展,一是可以发挥“大旅游”产业关联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可以发挥“大农业”基础保障作用,稳定农业生产,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向高效发展;三是可以发挥“大城巿”带动作用,推动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建立起以工补农、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统筹城乡旅游发展,可以将“大旅游”大农业”大城市”有机地协调起来,形成文明卫生、美丽独特的景观;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和谐我市的建设,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县域旅游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以县域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发展旅游产业为目的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这对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县域旅游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将第一、二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第一二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减慢,或已经进入瓶颈期。所以,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增长,就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发展特色区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在使农民提高收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本地容纳和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等问题,致使一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造成本地流失一些有效劳动力,这样不利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当今发展县域旅游业,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得到拓展,有效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地村民加入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收入,使人们更加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促进县域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红色旅游完善扶贫功能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红色旅游可成为老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红色旅游可加快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红色旅游可促进老区民众观念更新和素质提高;红色旅游可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红色旅游业可为老区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提供新引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扩展非农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项就业成本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也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旅游资源开发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一个综合的主体开发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环境是旅游的基础、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等,具体请详见。
一、红色旅游可成为老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
红色旅游业可为老区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提供新引擎,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扶贫工程。发展红色旅游,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转化、加工、增值,扩大畜牧、水产、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扩展非农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开拓农民外部增收潜力。可以将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一项就业成本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许多工作都必须靠员工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另外,旅游业就业层次比较丰富,特别是有些服务工作并不需要很多技术,可以为文化素质不高的广大农村妇女和刚刚进入社会的男女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旅游业也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这些需求在客观上要求旅游产品在面向旅游市场时具有较高综合性,它不仅涉及交通业、饭店业、娱乐业等旅游部门的各行业,还涉及文化、教育、卫生、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农副业等非旅游行业的各部门。因此,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旅游目的地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红色旅游可加快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文化和旅游业“十四五”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优势,释放文旅经济活力,发挥毗邻成都、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和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的优势,按照“12345”发展思路谋划全域旅游发展,即创响“·绿色”一个品牌,明确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两个定位,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康旅融合三个融合,构建红色经典景区、乡村休闲旅游景区、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带、阳化河乡村旅游观光带四大组团,做实项目、品牌、平台、基础、人才五大支撑,突出文化生态旅游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造上连成都、下接重庆的天府旅游名县,努力推动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再上新台阶。
二、发展目标
经过5年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文旅品牌进一步唱响。着力唱响“·绿色”文旅品牌,推动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名流名家不断集聚,“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成渝特色赛事之城”“中国烧烤美食之都”文化活动名片不断丰富,对外文化形象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独特魅力更加彰显。
文旅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县文体中心,文化馆、图书馆达到一级馆标准。乡镇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域旅游格局基本构建,成功创建A级景区8个(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
摘要: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中职校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更是一项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技术和能力。根据中职生的实际状况和当今社会茶文化人才需求,教师通过自我提升寻找适合茶艺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评价方式,使旅游专业学生的茶艺课程专业技能在校内学习阶段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需求,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才能。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茶艺课程;学生
茶文化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部分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注重茶文化的影响,新增较多与茶文化相关的项目,为此,旅游行业对于具有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量上升,这就需要中职校旅游专业培养高质量的掌握茶文化知识的人才。在此状况下,中职校需不断地推进旅游专业茶艺课程的发展,以提高学生茶艺技能以及人文底蕴。
1中职旅游专业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
1.1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兴起,我国文化旅游再一次迎来蓬勃发展,使得熟知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间接表现出掌握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未来在就业上的选择明显多于普通的旅游专业人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中职校向旅游专业学生展开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学生能够在校内外接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科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1]。1.2丰富旅游专业的课程。中职校通过不断地完善校内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内能够接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得到全面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兴起凸显了中职校茶文化知识缺乏的状况,不利于学生在学校全面发展。中职校开展茶艺课程教学不仅提高了旅游专业学生对于中华茶文化的理解力,对于中职校的课程内容也起到了一定的完善作用,使旅游专业的教学资源更加的完备充足。1.3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国家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包括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核心素养当中人文底蕴是一大重点,需要教师的密切关注,但是中职校在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通过茶艺课程向学生传授中国茶文化知识是中职校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方式[2]。教学环境的改变、新式教学资源的形成、创新的教学形式对于中职校的校园人文氛围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人文氛围的形成对于学生的人文底蕴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力,二者共同进步。
2中职旅游专业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
精准扶贫下旅游脱贫策略初探
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5年6月,来到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作为有别于传统扶贫的精准扶贫,是主张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在新常态面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诸多的不便与阻碍,而坚决实现该目标的难点在于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贵州省P市既是三线建设下塑造的一批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又是苗、彝等多民族的聚居地,资源型工业城市的转型压力与民族地区的贫困现实共同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麻国庆(2013)曾提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生态文明的多样性遭受了严重侵袭,族群的文化体系也在随之转变。由于生态问题与发展、扶贫等问题的紧密联系,工业化背景下的生态文明也正是一场文化的再造”。伴随着《“十三五”规划》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民族地区迎来了旅游开发上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企盼通过“民族文化旅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全面脱贫,依然有较多困难,大部分这些困难又是以N乡为代表的广大民族地区都会遭遇的。为此,笔者立足于精准扶贫视阈并以N乡旅游开发做个案研究,尝试为民族地区的旅游脱贫策略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N乡概况与扶贫工作
1.1N乡概况
贵州省P市N乡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地势呈东南低、西北高的阶梯状。东与Z县相邻、西与S县接壤、北抵Y县,南面和东南面分别与X乡、S乡隔河相望。全乡平均海拔约1450m,年均气温13.5℃,年均无霜期265天,年日照时长约1300小时,年降雨量约1380毫升。全乡下辖9个行政村121个村民组,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回族、仡佬族、布依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0.7%。全乡目前总户数7166户25197人,其中农业人口24396人,少数民族10862人,农村劳动力12378人。产业结构上,以农业(种养殖业)为主,主要农业作物为辣椒、玉米、土豆;全乡境内除一处因修建通村公路需要而建立的砂石厂外,无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缺乏有规模的工业及加工工业存在。自然环境保育较好,旅游资源主要由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组成,自2015年黔中枢纽水利工程建成蓄水以来,全乡被乌江上游的三岔河、拦龙河四面环绕,形成了一座83.1平方公里的“岛屿”(其中,耕地面积47061亩,地土层平均厚度超过40cm,林地面积44013亩,森林覆盖率51%),西部第一内陆岛的美誉为N乡带来了新一轮旅游发展机遇。贫困程度上,N乡现有总户数7166户25197人,作为纯农业贫困乡,所辖9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共有贫困户2193户6417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002户,3873人;低保户1124户,2473人;五保户67户71人,全乡贫困发生率为26.3%。因此,虽然依托于黔中枢纽水利工程的建设,库区经济效益却难以提升。
1.2N乡的扶贫工作
1.2.1精准扶贫现状。据《N乡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乡脱贫205户710人,尚有贫困人口2193户6417人。对于尚未脱贫的人口,乡政府拟通过务工带动183户1167人,发展山地产业带动1572户3109人,民政对于低保户兜底435户2141人。针对当年因病因灾致贫的农户,通过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方式进行保障,降低其受害程度。根据调研情况得知,针对当前全乡贫困情况,有关部门将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的精准帮扶要求,结合N乡实际情况,从乡选派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到9个行政村;同步小康工作队从市选派干部任扶贫工作组组长,驻村干部、村干部、同步小康书记共同进驻9个村。预计通过各单位选派的干部与农户实现结对帮扶,全乡规模预计在1002户3873人(除低保户、五保户)。1.2.2精准扶贫工作成绩。由于缺乏工业支撑,N乡发展较周边乡镇更为滞后,为全省特困乡。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全乡正在逐步摆脱“扶贫效果欠佳,人民生活水平止步”的情况。具体说来,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全乡有以下工作成绩:首先,抽调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同步小康组成员共同组成驻村工作专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逐一对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识别认定,全面核对把关,为贫困人口建档,实现精准检测。其次,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基于农业乡无工业的特点,大力引进和发展以茶叶、刺梨、核桃、辣椒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并在资金、技术、用地规模上帮助农户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据《N乡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示,目前受益农户规模已达到4876户17066人,覆盖所有9个行政村。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