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21:08: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提升文化服务力竞争力思考
【论文提要】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全面建设和谐文化新农村,既离不开最基本的文化载体的支撑,还要结合群众实际,创新形式,主动融入;要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农民的能力,凸显当地文化优势和竞争力;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融入经济发展,既“反哺”自身,为群众提供需求的文化服务。
【关键词】农村文化工作创新服务力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确定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我们也看到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如何破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难题,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此以赣榆文化建设“两个面向”为例,就如何提升文化服务力和竞争力问题作一思考。
赣榆县现有人口108万,下辖18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33个社区,420个行政村,2002年乡镇合并,全县由原来的29个文化站合并为18个文化站,其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急剧滑坡,到2005年,全县乡镇文化站无房站和不达标站达到17个。面对危机,2006年以来,赣榆县文化局确立并坚持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工作方向,实施了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信息共享、文化站(文化室)达标建设、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乡镇文化体育广场建设、“农家书香”工程、民间团队培训、体育健身培训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使乡镇文化站“活”起来,体育健身“动”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使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开创了县级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只有面向农村,主动融入方能有所作为
文化力提升生产力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理念;管理品牌;系统评价
论文摘要: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所属的长堤油田环境恶劣,“长堤人”凭着对长堤油田的一腔热血,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采油三队这个美丽的家园。长堤油田经历了初期开发、繁荣昌盛、持续发展的风雨历程,采油三队这支队伍也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堤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采难度日益增大,企业内部人及经营观念的变化、利益分配的调整改革以及价值取向多元等问题给队伍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采油三队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以人为本的“长堤文化”,以文化力促进了团队战斗力、生产力和凝聚力的提升,保证了长堤油田的长期稳定开采,实现了采油三队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单位发展大局的战略工程,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单位发展战略,对单位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长堤文化的建立是一项整体系统工程,需要全队所有人员、岗位的提炼升华,艰苦奋斗才能得以实现。观念形态文化是提炼和建立新时期长堤精神和理念、建立思维和行动的精神核心与目标。制度行为文化是长堤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长堤人贯彻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渗透在长堤油田活动的全部过程。物质形态文化反映出一种文化追求,使长堤人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一、观念形态文化的建立和优化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采油三队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主要是员工思想上出现了“疲软”现象,有的员工认为管理水平已经很高了,不用再下很大功夫了,出现了自满现象,工作中的进取精神有所减弱,在员工队伍中出现了只顾及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社会、环境利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与他人的协作、配合思想比较薄弱,生产经营基础管理脆弱,企业素质不高,尽管本队较早地提出了“我靠长地生存,长堤靠我发展”的团队精神,但它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还不成体系,文化管理并没有完全到位。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影响采油三队的长远发展。面对企业内部个体和群体观念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给队伍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队干部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办企业必须紧紧依靠员工,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集员工智慧,谋发展之路。为此,我们认真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采油三队发展的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依据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等现代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了长堤文化管理,确定了五大观念。
(1)新时期长堤精神:
电力安全文化思考
电力安全文化是很活跃的一种文化,它以其鲜明的特点在电力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安全文化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新时期建设电力安全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一、电力安全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电力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安全生产是电力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电力行业文化的核心,没有安全其他一切将无从谈起。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和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所以安全文化具有人文性、严肃性、广泛性、激约性、融合性等特点。
1、电力安全文化具有人文性
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就是要爱护环境和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因而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提倡人性化管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电力安全文化建设顺应社会历史的潮流,强调人是最宝贵的,提出“人命关天,安全为大,人的安全高于一切”,体现出浓浓的人文特性。近几年,桐庐县供电局在管理理念上逐渐从以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运营质量为管理的主体转变为以人为管理的主体,重视人的因素,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开展一系列有关安全文化的活动,如:安全辩论赛、安全技术比武,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问卷调查、我为安全献一计等;这些活动以人为主体,实现人的价值多元化,充分体现了人文性。
2、电力安全文化具有严肃性
电力廉政文化思考
所谓廉政文化即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等,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党风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反腐败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不正之风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还比较严重。这其中廉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丰富和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内涵,不断拓宽教育领域,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唤起全党全社会的监督意识,推动监督措施的落实;促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体系功能的发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艰巨性
当前,廉政作为一种文化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氛围,廉政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缺少应有的位置。廉政文化滞后,不健康风气流行,有着历史、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根源。廉政文化建设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
首先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一度忽视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抵制腐朽思想的能力差了,一些消极腐败的东西侵入党的政治生活,毒害侵蚀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必然造成思想混乱和是非不分,为滋生消极腐朽文化提供了温床。
培育电力廉洁文化思考
**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惩防并重、重在建设的廉洁文化建设方针,以“三育”、“四进”、“五融入”为抓手培育廉洁文化,将“干事、干净”廉洁文化核心理念和风细雨地沁入干部职工心田,初步形成独具**供电公司特色的廉洁文化建设体系,有力推动了公司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育”提高全员廉洁从业素质
理念教育。公司党委紧密围绕“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和“干事、干净”的核心理念。大力开展廉洁从业理念、廉洁格言、廉洁故事、廉洁体会征集及组织研讨,读廉洁书、唱廉洁歌、观廉洁片、算廉洁账、上廉洁课、树廉洁人,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组织“读书思廉”自我教育等多种方式和活动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淡泊名利,忠实履职”的自律理念,干干净净做人、老老实实干事;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经验交流、演讲会,在全体员工中提炼廉洁理念、警句,发送廉政短信,编印廉洁文化画册、漫画,在公司报刊开办廉洁文化栏目等内容,弘扬廉洁思想,倡导廉洁道德,不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道德观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警示教育。公司及各单位在抓好党团活动日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重要岗位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警示教育巡回演讲,参观监狱,现场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开展党纪条规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宣讲典型案例、正面典型引导、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岗位纪律培训等多种活动方式,鞭策广大党员干部珍惜手中权力,自觉远离职务犯罪,从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示范教育。公司注重发现并选树廉洁从业先进典型,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开展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党章》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观看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重温入党誓词,每年“七一”对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评选和表彰,弘扬党的传统,讴歌文明,传导廉洁,使党员在先进思想和崇高境界中产生共鸣,自觉形成讲文明、讲道德、讲纪律、讲责任、讲诚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四进”形成廉洁从业良好风气
廉洁文化进班子。公司党委中心组和各单位领导班子学习日,有计划地安排廉洁教育内容,落实学习体会交流、考核、诺廉述廉评廉等制度,不断丰富廉洁教育内容,选树领导干部中的勤廉兼优先进典型,并结合有关会议对廉洁文化进班子情况进行总结讲评,提高个人思想理论水平,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形成学廉、守廉的良好风气。廉洁文化进部室。公司把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落实在管人、管财、管事、管项目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发挥这些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这个特殊群体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把廉洁文化的要求体现在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中,规范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行为。廉洁文化进班组。公司把廉洁文化建设同班组自身特点和岗位人员需要紧密结合,有计划地把廉洁文化学习教育列入班组学习日、班组学习园地和网络平台内容,组织廉洁从业规范应知应会考试,重要岗位设立“廉洁警示牌”,在班组和岗位悬挂廉洁理念,警句提示激励牌,落实岗位学廉查廉保廉自学自查制度等多种有效形式,强化班组人员廉洁从业意识。廉洁文化进家庭。公司把廉洁文化建设列入“五好文明家庭”和贤内助先进个人评比条件,每年有计划地召开贤内助座谈会,进行讲廉评廉,组织举办职工与家属共同参与的廉洁从业演讲会,把廉洁文化列入走访家庭的内容,向职工家属发助廉倡议书,寄嘱廉信、赠助廉提醒信息等多种有效方式,促使职工家庭常讲廉洁,共筑廉洁防线。
“五融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电力服务文化思考
服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通过搞运动突击来完成。**供电公司服务文化建设,坚持突出地域特征、行业特色、企业特点,着眼于灌输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技能,推出了服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即:打响“一个品牌”、强化“两个宣传”、巩固“三个支撑”、完善“四个机制”、深化“五项修炼”。
一、打响一个品牌
服务品牌是服务文化的载体,服务文化是服务品牌的支撑。**供电公司在供电服务的过程中,树立了社会认同、客户赞誉的服务品牌。“明远”是**供电沿用近百年的老字号,它寓意着“光明到永远”的深刻内涵。多年来**供电公司一直将“明远”精神作为供电服务的代名词。根据树立“诚信社会形象”的要求,结合企业具体情况,郑重推出“诚信明远”服务品牌。倡导诚信为立身之本、强企之策、发展之源,使员工早已认同的明远精神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年上半年,“明远”品牌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制作了长达26分钟的题为“百年明远”纪实节目,并由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播出。**供电公司借中央电视台宣传“明远”品牌的东风,使“诚信明远”服务品牌越打越响。
二、强化两个宣传
1、对内强化服务理念的宣传灌输
电力四观文化思考
**年上半年**电业局捷报频传,全局完成售电量38.6亿千瓦时,完成年计划的51.18%,同比增长达到了24.13%,创近30年来最高的增长率。随着新疆电力公司与**市政府签署**电网发展会谈纪要,电网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西北电网保线站站际竞赛中**电业局获得第二名,并再次被评为**市人民群众满意单位。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安全稳定的大环境。只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才谈得上创造效益,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电业局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决定了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机制的建立健全、对职工的说教上,而应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到整体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中,使安全生产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成为生产经营活动如影相随的一部分。
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电业局从安全“四观”,即安全人文观、安全效益观、安全稳定观和安全发展观着手,使安全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安全人文观——植根于职工心中
抓好安全工作,必须从人抓起。**电业局将员工视为企业真正的主人,是企业的主宰,只有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树立了正确的安全理念,才能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氛围。
由于企业员工众多且水平参差不齐,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理解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日常的安全教育要因人而异,形式多样。对此**电业局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尝试,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入手,引导职工关注安全,共同进步。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反违章、除隐患,百日安全活动”,发动全局员工参与;连续3年的“安全生产”主题管理论坛引起各族员工的广泛参与,大家对安全工作建言献策,小到员工个人的安全意识,大到全局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都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拓展了安全工作的思路;结合安全生产月,对内集中加强安全意识、安全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外通过广场集中宣传等形式加强了广大电力客户安全用电的意识,形成了“日常工作时时抓,安全月里重点抓”的态势;团委也结合青年员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青年安全生产”百题竞赛活动、“青年安全短信征集活动”,并在局网站上设置“安全温馨提示”栏目等,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形成了人人争当安全工作排头兵的浓厚氛围;基层单位也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结合历史和现状,适时地开展各类安全活动,通过座谈、听报告、学习安全通报等加强基层安全文化的营造。
加大煤矿区队文化创建力度 以文化力提升生产力
加大区队文化创建力度,以文化力提升生产力
几年来,我们采煤一队在区队建设方面,主重是在队会议室创办了“盼君归,全家福”照片,制作了征集全队136名员工的安全座右铭和创建“青年文明号”牌板以及反映矿、队各种文化班会,使队会议室充满温馨、洋溢着和谐、团结向上的气氛。同时将安全文化理念从地面延伸到井下,于2004年在下井下工作面上风巷泵站处建起三道反映安全管理岗位明星、企业精神风貌等内容的文化走廊,将规章制度、注意事项,“三图一书”、物料码放标志牌制作成彩喷铝合金牌板,悬挂在巷通主要地带,使员工不论在会议室还是在井下,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区队文化建设方面,因职工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大,区队文化建设整合管理难度大;二是随着羊场湾煤矿投产后,一些保存的区队文化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矿井发展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区队文化在羊场湾煤矿实现“企业文化领先”目标中的重要意义。三是羊场湾煤矿投产后,随着改革逐步深化带来的各种利益冲突将逐步显现,员工的价值取向、人生坐标发生变化。在今年的工作当中,我们将在新一轮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逐步的培养和克服。
2005年在区队文化建设上,以创建学习型区队、学习型班组、学习型个人方面入手,主要做法是:在创建学习型区队方面一是要彻底在解决好“为什么要学”的问题:将继续深入持久地分期组织系统、全面的再进行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企业化》、《第五项修炼》三本书,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羊场湾煤矿的发展对个人发展的意义所在,理清思路,扫平思想障碍,使员工对学习有动力、有压力、有目标;具体的安排是:2005年1—3月份主要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1月份利用每周的学习日学习《学习型组织创建》一书,解决“为什么学”的目的、意义、目标的问题;2月份主要学习《企业文化》一书,主要解决学习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我队工作实际怎样建设区队文化、班组文化、个人文化;3月份主要学习《第五项修炼》一书,主要解决在矿、区队、班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广大员工在安全、制度、行为、道德规范等方面怎样去做才能达到五届三次职代会报告和党委工作会要求的目标。在这期间重新审视我队在新形式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框架和规划。
二是要彻底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理论学习入手,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职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其次是全面学习《宪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再次是根据队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学习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评级办法》,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操作技能;具体安排是:2005年4—6月份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4月份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形式任务等学习,用党的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5月份以《宪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员工奖惩条例》二十一条、《劳动合同》条款,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达到规范员工行为、严格劳动纪律确保队伍的稳定,实现人力资源部下达的人员流失目标。6月份以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评分办法》达到提高员工质量、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三是彻底解决好“怎样学”的问题。对不同知识层面的员工进行分批分类的指导,特别是让一些底子较薄的员工明白,只要肯学习,再晚的开始也不晚,再底的起点也不底,从而不让每一个员工掉队,并把学习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促进每一个员工在动力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工作中发挥,在付出中受益。具体做法是:7—9月份主要解决上面安排的学习内容,根据员工文化层次的差异,解决“怎样学”的问题,7月份解决文化层次低没有学习方法的员工问题,具体措施是:1、摸底造册了解情况,2、文化层次低的人不能写但要会说会做,3、建立以师代徒的制度帮助提高。8月份全面落实人力资源部2005年人力资源达标计划,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重点培养按期实现人力资源部2005年人力资源达标计划。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对策研究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文明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是站在文化生产力潮头前列的国家。他们已从先期一步的发展中尝足了甜头,对文化生产力情有独钟。为了适应全球新的发展浪潮,克林顿提出了全美新的全民教育纲领,要求8岁以上的儿童“能读会写”,13岁以上的少年“能上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18岁以上的青年都接受“大学教育”,成年人接受“终身教育”。目前美国学生上网率已达51%。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说,美国因特网产业1999年创造的产值为52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首次超过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如印度,目前正在向软件生产大国迈进,今年软件产品的出口总额预计达57亿美元,占GDP增长部分的1/4。
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围绕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制订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近几年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应看到,在文化生产力总体水平上,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一是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还比较淡薄,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科教兴国作为第一任务的观念还不巩固。物质资源的开发远远超过人才资源的开发。仅以因特网上网率为例,全世界上网使用者已有7000万,预计到2001年将超过3亿。而目前10个网民中差不多9个在发达国家,亚太地区共有1500万户,仅占整个网户的78%,而中国至今年上半年网户仅为400万户。知识资源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和可以递增报酬的事实,使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资源依赖型。如果我们仍津津乐道我们有多少多少廉价劳动力,有1亿吨钢、15亿吨煤、2亿吨石油等等,已不合时宜。现阶段,物质资源的开发、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需要的,但当今世界仅靠物质资源的开发,想成为一流国家是不可能的。二是文化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科技竞争力还不能适应综合国力发展需要。从科技创新能力上看,现在基本上还属于技术引进国和技术模仿国,还算不上技术创新国。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求,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七月中旬,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了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科技竞争力继1999年比1998年从13位下滑到25位后,今年又滑至亚位。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偏低。当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SO%左右,而我国只有6-8%。1996年我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总人数和企业研究开发的总人数均列世界前4名;而我国科学研究和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第32位和第21位。1995年全世界销售芯片1430亿美元,中国仅销售4亿美元,占总销售量的3知。中国目前每年需芯片426亿元,82%依靠进口。已建成的芯片生产线,由于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投产,生产能力的90%以上为国外加工。专家估计,在网络经济方面,我国落后发达国家有10-15年。三是对教育、科技投入不足,文化生产能力增长乏力。统计资料表明,OECD(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经费开支中,教育经费占12%。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劳动力培训相关的投资,已占其GDP的25%。美国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从1991年占职工工资总额的0.5%增加到20%。我国不少省份(如江苏)要求对教育的投入不低于GDP的5%,但不少地方不但未达标,反而拖欠教育、教师工资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教育法对义务制教育的公开承诺,在不少地方至今难于实现,不得不寄托于“希望工程”。一外国学者曾断言:中国虽有10多亿人口,但真正经济人口只有1亿,这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教育投入的不足,另一方面又是人才的流失。有资料表明,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年均出国留学2万人,累计40万人。学成归国者总共才10万人,回归率仅为33%。有识之士呼吁:20年我国流失了好几个“硅谷”。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从我国实际出发,应该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强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在观念上有突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德里科·马约尔在一份“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今天,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的转让,就无法获得扩大的发展。”我们要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首先必须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逐步纠正重物质资源开发,轻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要在下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主要靠什么?主要靠文化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有调查资料表明,在一些经济部门,一些生产企业,甚至科研单位,对“文化生产力”的提法感到陌生,说不出子五寅卯。桃花园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物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重视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把工作重心真正移到“科教兴国”的轨道上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浓烈氛围。联合国关于文化生产力的举证有四个功能型的变量: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获取、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使用。还有四个交互作用的因素:必须有一种激励的机制,因为知识实际上是人作为载体,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发挥,需要一种激励机制;要有一种相应的制度促进知识的流动,机构的互动,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来促进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知识的产生;第三人力和技能,实质上是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第四是信息基础设施,如网络建设,这是一个物质条件。这些都是文化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缺一不可的内容,我们都应该下功夫认真对待。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1世纪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文化,所有企业,几乎都在市场竞争的战场上启用了“文化武器”。企业文化必须要能贯透到企业组织结构的各个层面,整个组织才会有强盛的生命力。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深,供电企业已经进入了客户经济时代和品牌经济时代,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生存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有凝聚力。内无凝聚力,外则无竞争力,调整发展战略,增强文化自觉性,培育企业共同价值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只有以企业独特的文化品牌来凝聚职工队伍,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融入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她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总结、整合了公司多年来积淀的文化成果,实现了面向未来的理念升华,贯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组织层面,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为新形势下企业正确处理文化与管理,文化与市场,文化与品牌,文化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各种关系指明了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要把一个自然人、社会人塑造成一个“企业人”,必须经历一番用优秀的同一文化内化员工思维模式的过程,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白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个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如何体现企业文化等。只有企业全体员工都从内心认识、认知、认同了本企业的文化,才能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形成企业的文化力,营造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员工的行为,起到了铸魂、育人的作用。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融入员工的绩效与激励之中,将公司核心价值观用各种职业化行为标准来具体描述,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将企业文化与沟通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达到上下理解一致,从而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同时修订企业制度上与企业文化建设不相符合的部分,用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立足本土,结合实际,以培育企业精神为重点,以人为本管理为核心,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上下互动,全员参与,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具有时代特征和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对外竞争力,共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朝着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迈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