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20:11: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语言文化教育探讨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要了解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首要解决的是文化的概念,文化涵义深广,与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笼统说来,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见,文化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社会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风格与内涵。
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鉴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紧密的关系,教师作为语言的讲授者在平时分工作中应该格外注意对以英语为语言的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解、传授。我们虽然不能单纯地把语言视为一种交流工具,但不可否认,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重要功能之一,而我们的语言教学也通常会把交际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那么怎样才算是成功的交际呢?是不是学生只要掌握的词语的准确意义、用法、句法功能,能够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英语语句就算成功了呢?笔者认为,这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的交际对象,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懂得如何用英语表达,却对英语社会的文化了解甚少,那么在交际过程中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用英语准确无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难以避免误会的出现。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询问英美人士的年龄是一种禁忌,在我们的文化中却不是很重视这一点,如果我们只告诉给学生询问年龄用“howoldareyou?”却没有告诉学生不能随便问英美人士的年龄,那么在实际的交际中就很可能出现尴尬的情景。可见,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充分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把文化教育与单纯的词汇、句法教学等结合起来,真正能够让学生学有所用。另外,这些年来的大学外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存在误解或偏见,或者学生仅把语言视作交际工具时,学习兴趣会降低,语言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反之,那些对以英语语言国家和社会感兴趣,更愿意了解和接受英语语言文化的学生,会对学习其语言具有更加浓厚的兴趣,随之而来的则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可见,语言与文化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教育。
三、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教学形式
作为英语教师,不论讲授何种课程,针对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英语文化教育。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英语文化学习,但绝不能把文化教育的任务全部交给一名教师、一门课程来完成;而对于数量更多的非专业的英语学习者,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就目前而言并不现实,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对学生的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时机、手段、材料、设备等为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就是在公共外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都包含哪些内容呢?这一问题离不开文化的涵义,即我们提到的“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见我们语言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教育,除此之外,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的教育应该涉及到以英语为母语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是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民间故事与民俗、节日、生活方式、影视文学作品等。文化教育的教学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首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留心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从教材中的一个小的知识点,扩展出更多的文化知识。比如讲到了单词wedding,那除了讲解本词的意义“婚礼”,我们还可以为学生简单地介绍下英语国家的婚俗,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内容进行讲授,例如,“约会、求爱与订婚”的婚前三部曲,或者婚礼的形式,如世俗婚礼和宗教婚礼;也可以选取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婚礼誓词、抛花束或者撒米的习俗、结婚纪念日等。有时候,还可以依据教材和教学时间进度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专题,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基础教程》第七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主要是介绍西方的节日,情人节、愚人节和万圣节,节日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那么除了课本内容,还可以介绍一些其他的节日,假设讲授这个单元时刚好是在12月左右,就可以给为学生介绍一下圣诞节的由来、习俗等。第二,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文化学习。现代校园建设为学生带来了许多学习上的便利,不论是图书馆还是网络,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来源,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1》(全新版)中,第三单元以“探索”为主题,课文A《麦哲伦的疯狂》主要讲麦哲伦航海的故事,对西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麦哲伦航海并不是偶然事件,其中有很多的历史原因,也涉及到一定的地理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查阅关于麦哲伦航海背景的作业,这样学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大航海时代、奥斯曼帝国、文艺复兴、地圆说等等。第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扩展更多的课外知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健康有趣的影视作品、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内容丰富的报刊杂志、风靡全球的畅销书等,只要学生感兴趣,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先来谈谈英文报刊,报刊因其时效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一直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一份难度与学生水平相当、内容新颖的报刊,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刊,我们可以选取英语报刊的部分内容为学生导读,也可以推荐学生自己阅读。以2014年9月17日的《21世纪英文报》为例,其中有一篇文章名为“Festivitiesworld-wide”,文章主要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大学生是怎样举办聚会的,我们可以在为学生讲授大学生活时,加入此文章,介绍下英美国家的聚会,也可以在介绍各类节日时,与学生一起阅读这篇文章,比起单纯的文字介绍各类聚会,这种由英美人士写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我们未必一定要为学生放映一整部影片,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教学需要的一小段,比如前文提到的我们在为学生讲解婚礼时,就可以选择几段经典的婚礼片段进行欣赏;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选择适合学生观看的整部影片,通过影片赏析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以经典影片《阿甘正传》为例,其中就涉及到大量的社会历史只是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更加深入的理解美国文化。
地域文化教育综述
一、地域文化教育的价值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规约生成不同文化,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域文化在长期的演进中反映了生活在该区域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浸染着本区域的乡土人情,建构了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地方文化不仅以外在可见、可触摸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生活中,影响并塑造个体,而且还以无形的、潜在的方式规约并影响着个体,从精神观念的深处塑造着个体的人格与心灵。”[1]因此地域文化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它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实施地域文化教育也是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教育的民主及文化的平等,旨在强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及彼此吸纳从而保护、传承和创新文化。在色彩斑斓的文化大观园中,作为枝枝红杏的地域文化更是不可或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沐浴家乡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莘莘学子理所当然应该熟悉家乡的民风民俗、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因此因地制宜地进行地域文化教育,锻造学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就势在必行。
二、地域文学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和传人等实体形态。”[2]这些或隐或显的地方文化记忆要想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必须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通过一定的文学手段,使其蕴含在传说故事中,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成为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读物。地域文学能够引领孩子们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也就成为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形式,文学深层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学的手段得以传承,文学用其诗情画意的语言彩绘出地域文化的特质,凸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依托地域文学进行地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发挥文学的人文教化功能,还可以建构正确的地域文化价值观,培育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依托淮河流域文学探讨地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以期把淮河流域文学中静态、潜在的地域文化资源予以现代性转换,体现其地域文化的综合性价值。
三、基于淮河流域文学的地域文化教育初探
淮河流域东北连齐鲁、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荆楚、东南通吴越的地理环境,形构了淮河地域多元文化(如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老庄文化等)交融互渗、兼容并包、开放创新的地域文化特征,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及艰辛苦难的生存条件,锻造了淮河流域忧郁而达观、热烈而沉稳、兼容而执拗、勇武而贵和的复合型地域文化精神。淮河流域文化既承载着中华文明和文化神的共同形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相异的文化表征和不同的地方意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蕴在多元文化交织、碰撞、融合中异彩纷呈,彰显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发挥淮河流域文学的审美、教育及认知价值,适应地域文化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强化地域文学的文化选择、传播和创新功能,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传统文化教育亟需完善
摘要:近年来,借助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传播西方文明内核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警醒和重视,全社会对于加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亦逐渐达成了共识。博物馆是在校园之外,人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场所,博物馆文化资源的课程化更是完善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蹊径。
关键词:完善;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拥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且自古及今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仍在)崇拜、折服于不足千年的欧美文化,忽略、遗忘、歪曲我们自己的文化,致使我们在模仿别人的同时迷失了自己,整个社会被撕裂的文化碎片和浮躁的精神状态所裹挟。造成这一切乱象的症结,在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位的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上。而关于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既没有达成全社会高度重视、鼎力支持的共识,也没有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终身立体教育体系,我们的传统教育在深度和高度上不仅落后于欧美大国,还落后于日韩等周边小国。
一、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亟需完善
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4年,教育部特别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承认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还局限在校园、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家庭教育不足,社会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且方法单一、形式枯燥,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①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导向,重考试、轻能力、忽略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模式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逐渐凸显,缺失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物质文化遗产屡遭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忠义仁孝、诚信节俭等传统美德被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取代,歪曲历史、戏说英烈之举随处可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中国成立已逾一个甲子,到建国100年的时候,我们要继往圣之绝学、延续中华文明的文化血脉开天下之太平,要成为掌握世界主流文化话语权的文化强国,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体制,大力加强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标准化、制度化、可持续化,形成全社会宣传传统文化、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亟需另辟蹊径,既能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又能兼顾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寓教于乐,化育无形。
二、博物馆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资材
文化教育消费因素及政策引导
一、引言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促进文化繁荣,推动文化建设是经济新常态下应该破解的重要问题,也是推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当前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民生至上、均衡优先为基本原则,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改善文化供给侧,拉动文化内需,改善文化民生,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促进并满足广大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教育需求。文化教育消费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积淀、社会文化氛围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文化教育消费的价值指向则是观察人们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人们总是在满足温饱或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才会考虑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是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扩大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提升中国居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2]包括文化娱乐消费和文化教育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包括进行艺术审美和文体活动、实现人际交流等类型的消费活动;文化教育消费包括接受知识传播、掌握技能方法等形式的消费活动。[3]鉴于文化娱乐消费与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属性、消费本质、消费目的等方面的不同,本文重点研究文化教育消费。文化教育消费是指居民对文化教育服务的消费,包括接受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兴趣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也包括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学习活动。[4]按照消费层次,消费可以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与发展消费三大部分。生存消费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人们优先满足生存消费;但是在生存消费满足的情况下,发展消费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消费活动,而发展消费的核心是文化消费,它是消费结构中发展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5]根据相关研究,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18%;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33%时,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20%;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将高涨,超过6000美元,文化消费将出现井喷现象。[6]
二、文化教育消费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项消费支出保持全面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也正在向发展型和服务型消费升级。在中国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7]本文从1993年开始进行数据分析,是因为1993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文化教育消费增长更加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8]文化教育供给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文化教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文化教育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教育、旅游、娱乐等要素中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所占比重始终偏低。在文化教育消费上,居民对自身以及子女的教育发展需求持续升温,居民教育支出居高不下,教育支出占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见图1。从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占文化消费比重来看,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比重呈“波浪式”变动,但总体变化平稳,从1993年的49%提高到2003年最高的55%,此后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40.3%,2013年与2014年又缓慢上升到42%,虽然城镇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总体在40%以上,仍是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从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重数据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一直都在50%以上,也是文化消费中最重要的部分。总体上,教育消费作为居民家庭基本消费,依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因而考察文化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探求其作用机制,并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不仅是促进文化教育消费的重要问题,也是促进文化消费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文化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文化教育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是消费者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的必然衍生需求。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已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包括文化教育消费在内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将快速发展。根据已有研究,影响文化教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消费观念、政府政策、教育供给、社会保障等,下面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文化教育消费的作用机制。第一,居民收入水平。在所有影响文化教育消费的因素中,收入是最根本的因素。葛继红通过对江苏省农民文化消费进行调查,对364份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4%,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为153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88%。[10]从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几乎与收入同比例增长。可见,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增加的经济基础。第二,居民消费观念。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诗书传家是每个家庭的期望,每个家庭都希望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尽可能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次人才日益受到重视,高学历高技能成为社会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投资子女的教育成为众多家庭消费的重头戏。根据相关调查,中国居民家庭储蓄的43.5%是为子女教育支出准备的。可见,中国居民教育消费观念是支撑文化教育消费不断增强的主观基础。第三,文化教育政策。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文化教育产业供给部门多数仍然作为事业单位,文化教育产品的供给受到政府政策的较大影响。20世纪末,开始实行教育改革,将原来单独有国家承担的教育成本改为国家和家庭共同承担,其中学杂费是比重最大的教育支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教育部门学杂费收入3737亿元,比1997年名义增长104.63%,教育支出呈快速上升,远远超过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人均可支配收人的上升幅度。根据供求一般规律,商品(服务)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但是不同商品(服务)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弹性是不同的。经济学家将价格变动时,需求量不变的情况定义为需求弹性为零,将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情况(即弹性系数小于l)定义为缺乏弹性。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弗森的研究结果,学费的变化对入学率有一定的影响,弹性系数约为0.3,属于缺乏弹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长期以来经济生活中的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短缺经济时代基本结束。但教育市场仍处在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状态,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学杂费支出的快速上涨并没有对入学率产生太大影响,教育产品的价格增加进而引起居民文化教育消费的增加。可见,文化教育政策是影响文化教育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居民文化教育消费发展的政策基础。第四,文化教育供给。文化教育供给从数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影响居民的文化教育消费。1999年以来中国实行高校扩招,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199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为159.7万人,比上年增长47.32%,截止2014年,普通本专科招生数达到737.8万人。随着高等院校扩招,中小学机构数以及各类民办机构也逐年增长,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成为居民教育消费水平大幅上升的重要因素。随着文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教育供给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最终动力只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文化生产发展必须依靠文化教育消费来拉动。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文化体制其实是一种“配给制”文化供给,与人民群众内生性的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没有或缺乏直接联系。目前主要的文化教育消费供给集中在以升学为主线的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技能教育、兴趣教育相对较少。研究表明,居民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动因是升学和就业。教育产品供给种类的不均衡,限制了文化教育消费的进一步发展。教育供需的错位直接影响文化教育消费水平。所以,文化教育消费供给的提高和发展是中国文化教育消费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五,社会保障。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们会用自己一生的整体收入来平滑自己一生的消费水平,通过储蓄工作时多余的收入为退休以后提供保障。而社会保障制度为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了资金支持,人们会倾向于将当前用于保障未来的储蓄适当减少而转化为当前消费的增加。[11]目前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居民能够将工作阶段的收入更多的投入到当期进行消费,客观上能够增加当期的文化教育消费。所以,社会保障是居民增加文化教育消费的保障基础。
农村社区文化教育探析
[摘要]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繁荣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推进农村继续教育发展是电大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莆田市农村社区文化教育状况分析入手,探讨农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社区文化教育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是居民社会生活的起点。而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莆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共7个街道、38个镇、8个乡。其中,行政村879个。农村社区占全市社区总数的85%以上。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教育,推进农村继续教育发展,对推动莆田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全市社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莆田市农村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区教育工作,面大线长基础差,加上城乡差别造成的观念和物质效应,导致文化教育需求相对短缺,文化教育环境相对失衡,文化教育服务相对滞后。综合起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县(镇)长文化”倾向明显
奥地利跨文化教育及启示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文化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标是培养服务国家意志、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奥地利的跨文化教育理念和体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形成了独有的体系。本文通过对奥地利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和目标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奥地利IMC克雷姆斯应用技术大学具体的跨文化教育课程的实际运行情况,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等方面阐述对我国跨文化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奥地利;跨文化教育;启示
1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往发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内容涉及国家、组织、个人等不同层面,同时涵盖民族、宗教、地区等不同维度,其高度、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国际学术界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逐渐重视跨文化类的学科研究。[1]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在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为主题的国际教育大会中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理念。该书阐述了“如何承认不同文化局域的同等尊严”、“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之间相得益彰的联系”、“跨文化性及多重文化主义(Interculturality/Multiculturalism)”、“跨文化或多重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InterculturalEducation)”。[2]虽然该书并没有明确地对“跨文化教育”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但这是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公开提出跨文化教育这一概念,标志着跨文化教育即将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预示着跨文化教育模式将成为国际教育的主流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国际教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1998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跨文化教育”进行了定义:(1)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同时进行多种文化的教育或以一种文化为主同时兼顾其它文化的教育;(2)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到另一个语言、文化、风俗、信仰和价值观都不相同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3)特别设置跨文化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去适应非本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信仰和价值观的教育。[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发表的《EducationinaMilti-linguaWorld》一文中指出,在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全方面、多角度、系统性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和学习过程,其中包括:教学环境、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设计、语言环境选择、师生互动方式等,而不是简单地将跨文化教育当作一种“依附”在传统课程教育上的教育方式。例如,在教学方法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其中,教学环境的设计和语言环境的选择是顺利开展跨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发表的《UNESCO.UNESCOGuidelinesonInterculturalEducation》一文中指出跨文化教育的两个内涵。其一,跨文化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个体,秉承着“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理念,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让受教育者真正地去认识自身文化的发展以及体会相邻民族文化间的文化共荣,最终达到不同文化间整合与升华。其二,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互动的教育形式,它以实现每一个受教育者积极、充分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为目的,促使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宗教、不同性别的人群互相交流、提高。所以说,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发展和共荣的教育形式。[5]这两个内涵充分体现了跨文化教育核心理念和主要目的。综上所述,可以将跨文化教育概括为一种在复合文化背景下,以形成合理的跨文化意识为核心,培养尊重、开放、宽容和平的心态,坚持客观、无偏见的理念,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从而增强人们在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达到不同文化群体间的互相理解、尊重、提高的新型教育模式。[6]
2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与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会大有不同。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更加关注与对于知识点的灌输和演示,而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一种包容性的概念,帮助学生去理解、认识和分析目标人群的文化特点,倡导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共荣。在教学内容上则以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为主,例如自我意识的培养、复合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跨文化交流的方法等一系列的管理组织。根据Watzlawick的观点,沟通是人际交往间的一种相互行为,这种相互行为在人对事物的理解和价值观上得以体现,[7]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建立在具备相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帮助受教育者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障碍。因此,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上不仅有跨文化行为互动的内容,而且包括组织行为、行为心理的基本知识。[8]跨文化教育的方法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内容设置的变化而变化,形式多种多样。美国知名跨文化教育学家Forstamann和Gudykunst的研究结果指出,跨文化培训的方法可以分为文化特色教学法和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两大类。文化特色教学法,又可以分为文化特色教学和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文化特色教学法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文化,介绍相关的历史、语言、文化、风俗、信仰等文化信息以及对该类人群交流沟通的方法。而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指的是一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又可以分为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和非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是通过模拟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现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场景,学生通过模拟场景的切身体验和结合自身实际感受,进行跨文化适应性的探索和训练,并且在模拟场景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从之前的模拟实践中提炼出文化差异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9]
语言文化教育构建研究
【提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将是终身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语言文化体系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积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语言文化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语言文化教育逐渐被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强化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途径,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皆学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文化教育构建是文化自信道路的基础。因此本文从全民终身学习视野下探索语言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及构建策略。
【关键词】全民终身学习;语言文化教育;语言文化意识
在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终身学习能够帮助所有学习者拥有时时处处都能学习的权利。语言文化教育所面向的群体正是所有学习者,只有当对所有学习者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其教育价值才能最大化体现。为了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教育的成效与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优化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全面地把握终身学习时展的脉搏,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全方位构建语言文化教育体系,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整体水平。
一、语言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
终身学习是全体公民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学习群体及学习需求增长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积极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公民的语言文化素养。比如语言文化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学会礼让、谦虚,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充分注重礼仪教养等,这些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认知,促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史为鉴,以古人为榜样,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语言文化教育还能够全面提升学习者的人文思想。语言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思想,这些人文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语言文化教育是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将语言文化的宏观面传送给个体的途径之一。未来终身学习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求学习者能够进行不同语言文化教育的渗透,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语言人才,不仅仅要具有语言的自如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求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国际化语言人才。而语言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和加强学习者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化适应能力。此外,在终身学习活动实践中,充分全面地融入语言文化教育,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个层面学习者的学识修养,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认知,全面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语言文化教育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素质和意识的全面发展,提升学习者的核心修养,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使得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锦上添花。语言文化的发展历史能让学习者学习到丰富的民族精髓,也能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语言文化教育是传播、传承、交流的途径,随着国家对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视不断加大,积极构建语言文化教育愈来愈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上海民办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活动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心理特点、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淡薄等都是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上海民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为深入了解上海民办高校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现状,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上海民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的承担者通过设计《上海民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和召开学生座谈会这两种方法对上海民办高校进行了实证调研,以期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调研发现,上海民办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活动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2]。
一取得成绩
(一)民办高校学生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在“您赞同传统文化中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发扬的精华吗?”选“赞同”的达92%。同时民办高校大学生充分肯定了传统文化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很多很好的价值和意义:在具体展开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时,40.1%的同学认为它“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6.45%的同学认为“可以增进不同国家间的相互了解”,15.21%的同学认为“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家园”,32.5%的同学认为“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30.23%的同学认为“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2.45%的同学认为“有利于提升个人的人文品味”。(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支持大力弘扬和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普遍看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在“您觉得大学生是否应该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一题中,选择“应该”的占比达83%;在“您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吗?”,选择“是持乐观态度”的占比达84%。这些态度对我们教育者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是非常有利的。(三)民办高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民办高校注重发挥其所肩负的传承文化使命和职责,积极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民办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选修课,并通过举办短剧展演、经典诵读、扶持传统文化品牌项目,修建传统文化教育长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来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存在问题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与小学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民族精神的培养和道德理念的塑造。文章分析了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并进一步对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小学教育
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资源,教育对象接触得越早,所受的影响就越深刻,小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通过科学设计和规划,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知识结构调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优秀文化,但相应地也存在一些糟粕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改良。在此基础上,知识学习、情感培养、道德塑造等都要循序渐进。一方面,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素材选择到融合方式,侧重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引入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让民族地区了解本民族的习俗特征和历史发展等,进一步扩展到现代生活领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尊师爱友、孝敬父母、诚实礼貌等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技能,如学习写毛笔字,学习诵读古诗词,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识别能力。
二、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地位的逐渐提升,专业师资短缺日益成为了该课程实施中的难题。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去培养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师的培养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此类问题亟待我们探索解决。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养
一、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入传统文化内容,辅助青少年身心发展并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尤为关键。继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后,“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也初步完成全国25个省市地区版传统文化教材的研发。近几年,随着国家强烈地倡导,社会积极地宣传,一系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的研制发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传统文化专业师资的培养内容
要为传统文化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那么何谓专业?传统文化师资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第一,教材的掌控能力。教材是基础课程学习的参考依据,也是学生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教师,扎实掌握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是课程顺利实施最根本的保障。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对国家已有教材的掌控能力,还需要具有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研制编写传统文化校本教材的能力。第二,专业知识的储备。一门课程教学的成功,一定不是简单的基础知识灌输,传统文化教师更有义务为学生讲解所教知识的历史与未来、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以及与其相近领域知识的拓展。作为传统文化的专业教师,除了对教材的把握,与教材相关的、延伸的知识内容也必不可少。当代的教师,知识储备不仅要先于学生、优于学生,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充自己,做真正的“源头活水”。第三,相关教学能力的培养。传统文化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还需要适当举办一些实践性的课程活动,从而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巧妙把知识地学习引导到学生兴趣上来,使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社会体验和个人生活经验。这也就要求传统文化专业教师要有对课堂及课堂以外实践活动的策划、组织、应变、总结等多方面操控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良好的品质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塑造,用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熏陶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第四,民族特色的凸显。基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是当今文化的特点。我们一直在强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有权利也有义务去保护和弘扬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教师培养中,各少数民族地区要增加对本民族特殊传统文化的培养倾向,突出民族特色,从而彰显教育风格,促进教育公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