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构建范文10篇
时间:2024-03-25 19:00: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文化构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村文化构建调研报告
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基础,文化建设是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明显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因而,增强乡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乡村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定要求,也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下面从我乡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增强我县乡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初步讨论。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乡有乡村户数4449户,人口15132人,目前我乡没有达标乡镇文化站1个,安排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全乡基础实现了农村文化活动有人组织,时事政策有人宣传,文化市场有人管理的目标,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增加。全乡目前12个行政村有6个村建有达标“农家书屋”和村级广播室。每个“农家书屋”可供借阅的图书、报刊杂志不少于3000种,配备了专门的书柜和阅览桌椅等基础设施,购置了电视、影碟机、电脑等设备,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县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有5个行政村建有健身器材和场地,每个村配有5-6个体育带头人,专门对群众在体育锻炼中进行带头和指导。目前,全乡有19个民间管乐队100人,数字电影放映队1个3人,文化科技户每村1-2户带头人,民间艺人有41人,涉及的有唱山歌、民乐、美术、雕刻、讲故事、道教、剪画等多个行业。其中一名文化科技户陈志安经过培养被评为市级民间艺人,给农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前景和氛围。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对于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乡在实现跨越发展,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地时候,存在经济“硬指标”,文化“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阵地压缩,队伍不稳,农村文化机构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构建文化旅游名城综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集安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并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集安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十大边疆重镇和中国书法之乡等众多称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着力围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做文章,并将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激活了旅游市场,引进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去年,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是2005年的8倍,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12.9%。
1.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差异性旅游文化品牌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人文历史,为集安旅游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0多年前,高句丽民族迁都集安留下了大量历史遗迹,2004年7月1日,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共43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42处在集安境内,集安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高句丽遗迹被评为4A级景区。集安洞沟高句丽古墓区拥有近万座古墓,是目前所知全国数量最多的古墓群。此外还有碑刻、石柱、彩色古墓壁画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高句丽遗迹在文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为深入挖掘高句丽文化,全面增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按照“整合资源、促进发展、优化管理”的原则,组建了集安市高句丽文化旅游管理开发委员会,负责全市旅游政策研究、产业规划、项目建设、市场监管、宣传促销、环境营造和公共服务等。同时,组建了集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协会,下设13个行业分会,发展会员300多人,营造了全市上下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浓厚氛围。2007年,根据高句丽历史和墓葬壁画记载,集安与上海边玉宽艺术团联合投资1000多万元共同筹划、设计、编排的以展示高句丽文化为主,融歌舞、杂技、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音舞诗画《梦萦高句丽》,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根据高句丽时期建筑特点,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高句丽王家园林项目,其中一期豆谷离宫项目已开始内部装修;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按照“黑白灰、素淡雅、精秀美”的小城风格设计理念,对全市居民楼和公共建筑外墙进行了整体改造。编撰出版了《集安风物传说》、《高句丽风情书画集》、《历代诗人咏集安》、《集安市旅游》、《集安史话》等一批全面反映高句丽文化风情的书籍。
2.深入挖掘边境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精品旅游线路
集安作为吉林省对朝三大边境口岸城市之一,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如何利用好这一有利位置打好边境牌,成为旅游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鸭绿江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集安境内拦江建有云峰和老虎哨两座大型水电站,形成了云峰湖和老虎哨两大界湖景区。中朝共同合作开发的望江楼电站和长川电站,已于2010年3月开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工建设,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集安境内鸭绿江水面开阔,水流平稳,两岸青山耸立,风光秀美,有“游一江之水,观两国风光”之说,别有一番情趣。优美的边境风光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组合,对国内外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近年来,集安沿鸭绿江旅游线路,累计投资10多亿元,开发建设了云峰湖3A级景区及十里滨水、老虎哨、绿江源、羊鱼港码头等有特色、有效益的旅游精品项目,开设了老虎哨和云峰湖游船游艇和漂流线路,打造了以云峰湖、绿江源和老虎哨为三个节点的鸭绿江集安段黄金旅游观光精品线路,增强了旅游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同时,为深入挖掘边境文化旅游资源,积极争取开通赴朝旅游项目,于2010年赴朝进行了实地踏查,与朝鲜签订了集安至满浦一日游协议书,有望短期内开通集安赴朝鲜旅游线路,推动集安甚至全省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3.深入挖掘餐饮文化资源,树立富有特色的餐饮品牌
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明
青藏高原的研究简况由于海拔、地缘和气候等因素,青藏高原被人们视作生命的禁区。历史上内地对青藏高原的认识较少,一些汉文典籍描述,“青藏高原群山连绵、气候寒冷、道路难行、满目荒凉、寒风凛冽、干旱缺氧,属于人迹稀少的蛮荒之地”。很多文人墨客在进入青藏高原的边缘时就大发感叹,如唐代的周朴写道:“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处没人家。”唐代的杜甫写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唐代的柳中庸写道:“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海碛里本无春。”唐代的皇甫曾写道:“暮天沙漠漠,空碛马萧萧。”以及唐代的王之涣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听到这些诗句,谁敢再踏入此地?我国对青藏高原真正的认识,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从20世纪50年代政务院组织的中科院青藏高原考察队进入当地算起,到目前为止断断续续进行了四五十年的考察。西方世界虽然从十八、十九世纪开始对青藏高原进行了传教、探险和科考,但至今还处于科考阶段。自1953年5月,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在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向导的扶助下成为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人,从此以后,珠峰热了,登山热了,青藏高原的探险和研究也随之热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板块学说兴起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多学科的验证。关于高原隆起与环境演化变迁:迄今所知,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高原各部分曾有过不同次数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的早二叠纪,除阿尔金山地外,青藏高原的绝大部分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到距今4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大陆接壤并继续向北移动,导致两个板块的接触带岩层发生弯曲、破裂和隆起,形成了喜马拉雅山的雏形。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姚檀栋说“:关于青藏高原,我们知道的很少,理解的就更少了。”我认为,这只是针对自然地理和地况概貌而言,而对青藏高原的人文景观和山水文化的研究,却更为浅薄和外沿。我认为青藏高原是“五源”,即生态之源、气候之源(冷源)、生命之源、水源、文明之源。
青藏高原生态文化为其构建生态文明打开了一扇窗口青藏高原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生命的禁区,高寒、干旱、缺氧等气候特征使高原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敏感,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较差,尚未发育成熟的生态链极易受到人类的干扰,在遭到人为破坏后,又极易产生崩溃性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与别的地区不同的是,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一开始就对人们的生态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朴初先生为《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这个研究课题欣然题写“立身青藏高原,立志环境保护;江河源源流长,功在千秋万古”的题词。费孝通先生曾两次写信鼓励和赞扬道:“雪山草原湿地,哺育江河之母,保护雪域生态,惠及中华后代。”青藏高原的生态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范围,直接关系到中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态利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全球环境问题正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生态原本脆弱,但为什么这块年轻的高原在历经千万年后还能与藏民族基本和谐相处?我认为,这与藏民族立足这一自然生态,培育、发展山水文化、生态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将面临着两个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两种关系,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规范性手段。但从近现代的实践经验来看,仅仅运用这些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这些手段之外,还要提倡伦理道德、消除仇视、培养善念,从精神层面予以关注和引导也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藏族善待自然,将雪域每一处山山水水都赋予了生命的含义,这一人性化的定义将雪域生态保护与人和人造的神联系起来并定格化;藏族生态观念中关于崇敬自然、敬重生命的价值观,以及与自然相适应、相和谐的活动和节制简朴的生活方式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打开了一扇窗户。这些都对我们保护和建设人类这片最后的净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维护是长周期、大尺度的系统工程,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实际,从保护整个国家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高度,认真思考和审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珍惜和参考长期积累下来、不可替代的历史经验和实践。
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体纳入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纳入使青藏高原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生态文明源于对我们人类发展的反思,也是倒逼我们对发展理念的提升。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就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区域而言,构建生态文明,我认为保护高于开发,保护是基础,保护是关键。青藏高原的生态地位决定了必须从构建生态文明战略高地、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上,一些古代文明因生态良好而兴盛,也有一些文明因生态恶化而衰败。在此举一则当生的实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黄河源头第一县,30年前,这里山清水秀、湖泊成群、湿地连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纯牧业县赖于黄河母亲的施泽,玛多牧民的人均收入达到500多元,人均占有牧畜达到100多只。“突破百万牲畜”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从1980年—1982年连续3年蝉联全国人均年收人排名第一。而20年后的今天,当冰川一点点萎缩、湖泊干涸、水位明显下降,当草场退化成沙漠、退化成黑土滩的时候,玛多人又首当其冲地品尝了生态恶化的苦果,玛多已经沦为国家级贫困县,国家以大量的投入进行生态移民———贫瘠的草原再也无力养育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们。这个地方走了一条典型的“先开发,后治理”的弯路。这种发展模式虽带来了一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但从根本或长远意义上审视是得不偿失、不可取的。它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生存家园,而且这种“发展”的后果常常需数倍于其产出的投入才能治理,更何况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基本是不可逆转的。近些年来,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付出了一定的资源环境的代价。20世纪下半叶后,国际社会开始思考“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问题,提出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联合国先后召开了4次环境与发展大会,达成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共识,并逐步转化为各国的行动。国家成立了青藏高原研究会来进一步关注生态保护建设问题,各级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青藏高原生态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从整体上而言,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目前所采取的治理保护举措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极其脆弱、环境容量极其有限、文化生态趋向多元,这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我们从事这一研究,正是要为破解这一难题做些努力和准备。
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的生态解读
青藏高原是藏族心里的一方高洁神圣之地。当地人民用拟人的方式赋予这里的山山水水以部落、家族、爱情的神话故事,并进行祭祀和崇拜。藏族把青藏高原的高山称为神山,湖泊称为圣湖,地下称为龙神领域,蓝天由天神主宰。藏族自豪地称自己为“雪域民族”,又称“卡瓦坚”。当然,他们也承认这块地方环境恶劣,当地人把这块高地的地形看成一个仰卧的女魔,又以佛教的理念在这个魔女的要害部位上建立寺院,压邪扶正。
(一)青藏高原的史前文化
文化认同的形态构建
本文作者:韦岚工作单位:上海大学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对文化认同有过系统的探讨,他指出,“因为文化有其考虑的价值,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10](P4)。但他主要是从文化认同最广泛的层面———文明认同来讨论。在关于文化认同的论述中,的确存在着不同层次上的界定。侧重于广义文化概念的观点,强调“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11];侧重于狭义文化概念的观点,则突出其中的价值观念引导作用,认为“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12]。文化认同的两种层次是无法完全区分的,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为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是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文化认同的力量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文化的发展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文化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扮演了“载体”的角色,承载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内容。与此同时,通过渗透在实践活动中的文化发挥影响,使人们将思想道德观念等内化于自身的心理和人格结构中。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都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物。涵盖社会实践所有方面的广义文化包括一切社会事物,社会发展的各行业进行的文化事业建设,各群体塑造的群体文化是文化全面影响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的狭义文化则更为明确地承担着文化自身特殊的“载体”性质,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是人们认识世界、采用技术,尤其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理性依据;艺术作品以音乐、绘画、戏剧等形式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价值观念的感性认识;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各类规范发挥着引导人们树立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作用,指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力图营造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体系。意识形态的“观念”特性以及反映在道德、艺术等方面的思想观点与狭义文化的特性有无法分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文化的价值观导向是意识形态成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的重要依据。(二)文化认同的力量离不开文化运行的机制。文化传播的目的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因为“文化的就是人的或社会的,所谓‘文化即人化’”[13]。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各种途径与形式传播思想和知识,使人们掌握前人创造的成果,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是社会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培养和塑造社会成员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模仿、传承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知识,形成相应的行为模式,即接受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并予以践行。文化的传播伴随着文化选择的过程,人们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并非是对原有文化的完全照搬,而是包含了对文化的吸收与排斥,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既有对本民族文化某些内容的舍弃,也有对外来文化的某些汲取;文化选择的过程应以批判的方式完成,在主动、自觉地进行文化选择的前提下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吸收与批判改造,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与批判改造,引导人们在文化的交往与冲突中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传播与文化选择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再创造过程,文化传播的过程并非是简单、重复的传播,文化选择的过程是通过对文化进行整理与组合,再以更适合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文化新一轮的传播,这即是文化的再创造。文化运行机制的各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服务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文化更好地成为系统集合社会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的“载体”,从而有益于社会整合,维护社会团结。
马克思曾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有过论述,他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4](P539)统治阶级在观念上表达自身利益就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必须要“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7](P100)。虽然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曾有过“虚假意识”和“颠倒意识”的阐述,但并未讳言意识形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天然联系,以及文化认同的力量源泉与机制保障,为构建文化认同视阈,寻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推动力提供了可能路径。1.遵循文化自身规律,提升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首先文化有其自身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依照规律开展文化建设,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作为社会文明程度使用的广义文化还是具体表现为科学、艺术等形式的狭义文化,都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产物,由人作为主体进行文化的创造,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实践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意识的指导即是文化的指向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为人们认识自然界与现实社会提供基本观点,设定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并根据普遍认可的风俗习惯与道德规范等价值标准进行实践结果的判断或评价。其次,文化受制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文化是由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历史背景下的人们创造的,而人们在创造的过程又是在由前人创造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因而无法回避“文化背景”的烙印。文化的创造过程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利益以及规范等内容的转化过程,不同的民族或是国家试图“烙印”的文化很可能相距甚远。再次,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社会关系、价值规范、成员形象等方面认可的文化内容,尽管有文化传承中较为稳定的一些共同之处,但各个时代强调的核心部分是与具体的时代要求相呼应的。坚持文化的时代精神,反映现时代要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后,文化产品是双重属性的复合物。通过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等载体生成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例如书籍、音乐欣赏、电影观赏等,是体现价值观念、渗透意识形态与影响的途径,但同时这些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成为某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就不得不考虑市场需求,考虑消费群体的文化层次以及价值选择取向等因素,追求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这一方面要求文化产品必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一味地以市场为导向,追逐利益,进行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文化生产,干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作为存在于人脑中的产物决定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可触摸的实物,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的,将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要求渗透到文化影响中必须重视精神生产的特殊性,占领文化生成过程的核心区域,自觉体现在人们的基本观点与评价标准中。文化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发展背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将在文化发展中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观念完全地割裂与抛弃,而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吸收,将其适当融入意识形态的内容,既保持人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袭,又在其中增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传统观念的新阐释。文化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全球化时代对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挑战,西方文化中有益的部分也逐渐被认可与肯定,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资源,文化的内容开始呈现多元化,意识形态建设也要适应时代环境,既要巩固核心价值观念,也要合理地接纳与更新。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急速涌入我国,尤以电影、电视、音乐等文化产品的进入为主要方式,以此传播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应警惕由此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大力发展符合人们认识需求,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文化,以贴近民生的特点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长期以来,认同及其相关的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中心,在这两个学科相互交叉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学更是将认同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之一。”[15]Theodorson的现代社会学字典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16]。认同研究的学者巴特勒则认为认同是由社会结构所建构并受其影响的,因而社会的文化、经济环境等因素都对个体的认同产生影响。还有学者从个体、社会两方面来探讨认同,认为“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17]。文化认同的探讨离不开对认同的基本认识,因为“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12]。文化自身的特性是文化认同的力量来源,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并在文化的共同辐射下重新投入实践活动,通过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文化圈”以及借助文化“载体”获得理性知识、感性认识和思想观念。文化运行的机制保障文化认同力量的发挥,个体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实现个体社会化,沿袭经过长期积累的社会文化,形成基本认同;文化选择的过程尽管有舍弃也有汲取,但是批判改造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更为客观与准确的认识,增强了认同感;文化的再创造以不断循环的方式丰富文化内容,更新文化发展,从而巩固了对文化的共同象征、共同意义的认同。个体按照文化发展中的价值标准与期望对自己应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行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对社会的归属感,获得个体行为的持久动力。文化认同的力量与认同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密切相关,认同蕴含的价值标准、社会期望的同化与内化指向,对于个体具有内在的指导性,引导个体以符合认同要求的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融入社会组织与文化传统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即是包含认同因素的过程,被一定的文化传统所肯定或认可的事物或行为,人们普遍对此加以赞许,从而进行实践;反之则持疑虑甚至否定的态度,与这类事物或行为作出界限的分割。文化的认同功能无疑有助于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使人们在文化的广泛影响下,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达成基本一致的价值观。无论是侧重彰显文明认同的文化认同,还是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认同,都特别强调对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共同确认。意识形态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占据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促进人们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品格与素质。文化认同在塑造社会共同价值观上的力量应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重视,并合理运用,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积极发展各项文化事业,以吸引人、教育人、鼓励人的文化建设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与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巩固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3.营造先进文化环境,保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文化发展的环境在全球化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渗透到各个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中,另一方面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原有的文化传统遭遇调整,甚至受到质疑,而新的文化体系又尚未完全形成。文化发展的环境面临的挑战是文化发展困境的体现,然而困境也是一种机遇,呼吁先进文化环境的营造,在文化发展的时代巨变中占领主导地位。党的一系列报告与决定已经注意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此进行深刻阐释。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建设和谐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先进文化环境,首先需要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以此为准则开展文化事业,提供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坚决抵御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侵入;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市场行为,既要保证符合规范的文化发展得以顺利开展,又要惩治恶俗文化、腐朽文化,净化文化发展环境;最后是扩大先进文化的覆盖面,提高先进文化影响力,先进文化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上升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先进文化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才能广泛、有效地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先进文化的建设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难以达到相应目的,与先进文化的内涵相距甚远。先进文化环境的营造为掌握文化发展的领导权,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奠定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特别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保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发挥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文化的时代内容,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将会极大地激发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增强人们对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建设的信心,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的局面,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保持意识形态的旺盛生命力。四、结语文化的观念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观念特质使得从文化的双重含义来说,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是密不可分的,当文化被专指为意识形态的“载体”时,两者的关联就更为明确和清晰。文化具有的认同力量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文化运行的机制,通过文化认同推进的价值观引导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基于文化认同视阈的构建,通过遵循文化自身规律、发挥文化认同力量和营造先进文化环境等举措推进文化发展,就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题中之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决定正是在深入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下形成的深刻认识,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当前文化构建的审视
本文作者:张改凤工作单位:西南大学
对文化统战的界定尚存争议,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其界定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手段说。这种观点又可分为文化手段说和统战手段说。文化手段说是把文化作为实现统一战线目标的一种工作方式或手段;统战手段说是以统战形式来实现文化发展的目标。二是层次说。这种观点又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统战工作分为经济统战、政治统战、文化统战和社会统战,文化统战是统战工作的一个子概念,是隶属于统战工作的下一层级;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境界角度出发,认为文化统战是统战工作的高级境界;还有学者认为“文化统战包括统战文化建设、宣传等文化层面的工作和政治、经济等具体领域内统战工作过程中对思想文化的关注两个方面。”[5]三是广义狭义说。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针对对象不同,广义说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进行文化统战工作,而狭义说仅仅把统战部门工作人员队伍看作文化统战的对象。事实上,上述各种文化统战内涵的界定都是围绕文化工作与统战工作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现实和经验表明,统战工作离不开文化工作,文化工作也离不开统战工作。进行统战工作以文化工作为手段,能有效增强统战工作实效性;文化工作吸收统战工作的内容与经验,能积极促进先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在理解文化统战的内涵时,我们要把握文化不仅仅是实现团结与联合的手段和形式,而且是文化统战的目的之一,通过文化统战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实现价值思想的认同。明确文化统战的真正价值在于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从而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简而言之,文化工作与统战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统战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旨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繁荣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文化统战就是要通过文化发展巩固统一战线,通过统一战线促进文化发展,从而对全社会成员进行文化观念、思想价值整合,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有效实现文化价值认同。对这一内涵的正确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统战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人文性。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在革命和改革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此外,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化统战属于文化范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其核心在于形成共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基础,进而有效实现文化价值认同。文化统战的主体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服务于人,因此,文化统战集中体现着以人为本和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关怀和爱护,是一种重视人的文化,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第二,文化统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文化统战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早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在中国,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同样,有一个统一战线。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5]文化统战是一定阶段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从革命战争时期到现在,统一战线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联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法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文化统战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文化统战的核心目的是形成共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基础,从而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通过文化统战积极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创新中华文化。第三,文化统战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与持久性。文化统战建设吸纳了文化特质,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影响的持久性。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而文化统战能有效地将不同民族、不同政党、不同团体、不同地域的多样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聚集各种文化之间交流互动,从而在包容中相互借鉴和吸收多样优秀文化,做到“和而不同”,达到和谐共生。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时刻受着异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依旧能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其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华儿女能够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博大的心胸和远见的视野积极借鉴吸收异族优秀文化,而文化统战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也正因为文化统战所具有的包容性与持久性才真正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繁荣进步。
第一,建立稳定的文化统战基地。文化统战基地是文化统战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做好文化统战工作和推动文化统战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稳定的文化统战基地,要求突出文化统战基地的细分性,始终坚持综合考虑和统筹兼顾原则,从文化统战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实际出发,做到高层与基层有机结合,建立类别细分、部门清晰、职责明确的文化统战基地。同时,应建立文化统战与政治统战、经济统战、社会统战有机结合的功能多样的统战基地。具体实践中,应积极主动联系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部门,使文化统战基地进政府、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从而切实确保文化统战基地的稳固性和长效性。此外,各级相关部门不仅要为文化统战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而且要加大对文化统战基地日常管理力度,依托基地开展多样文化统战工作,推动基地活动常态化,确保文化统战各项具体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二,健全文化统战管理体制。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文化统战的最基本要求,对推动文化统战的持续有效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此,相关部门应着手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建立文化统战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有关部门应定期做好文化统战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文化统战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文化统战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使文化统战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严格监督文化统战工作有效落实,从而切实把文化统战工作纳入到制度化和规范化行列。此外,要完善监管机制。好的制度的运行必须要借助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做好文化统战工作的监督机制,不仅能有效促进文化统战工作的健康运行,而且能增强文化统战工作的长效持久发展。因此,做好文化统战工作就必须考虑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文化统战工作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文化统战领导体制。科学有力的领导是有效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关键所在。实质上,科学有力的领导不仅能有效协调文化统战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整合各部门、各员工合力并进,做到以最大合力推动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落实。对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文化统战领导机制,切实把统战队伍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2]做到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彻底规范和保障文化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完善文化统战网络体系。新世纪新阶段,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开展具体工作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加之网络所具有的跨时空的独特优势,其舆论引导作用非常明显。对此,文化统战相关部门应坚持与时俱进,自觉主动借助网络平台扩大文化统战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完善网络文化统战体系,提高网络文化建设指导,使社会成员在接触网络的同时,思想价值观念时时刻刻保持与党和国家的高度一致;在参与网络文化活动过程中,要做到事事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始终做到文化统战建设时时事事求实效。为有效利用网络载体这一优势,相关部门应加大网络环境净化力度和监控力度。网络不仅传播迅速,而且其覆盖面较广、开放性较强,与此相应,网络文化也以多样性、多变性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互联网这一特性在给我们提供了及时而又丰富信息的同时,各种鱼龙混杂的不良信息也极易侵入其中,给文化统战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文化统战工作者积极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及时而又到位地净化网络环境,切实加大网络监控力度,做实做好文化统战网络体系,从而有效保障网络文化沿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迈进。第四,形成文化统战典型示范。文化统战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因而要始终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6]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文化统战建设。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进行文化统战建设试点。开展文化统战建设试点过程中,要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中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统战试点的成效与不足,从而科学推进后续工作,对不足试点必须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对于建设工作较优秀的试点不仅要设为典型示范点,而且要进行切实有效的多元推广,从而不断开创文化统战建设新格局。同时,在文化统战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创作一系列文化统战精品佳作,着力提升文化统战品牌,推动文化统战工作理念、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使文化统战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以及长效化。此外,相关部门应努力探索文化统战建设工作模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统战小组积极实践的文化统战长效机制,为文化统战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服务的保障机制,从而全方位推进文化统战建设。
乡村文化构建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镇委宣传办、文化服务中心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文化从业人员队伍、文化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开展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地处江汉平原西部边缘,距城区17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6万人。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国文化名镇,大溪文化核心镇,历来有“北有半坡,南有关庙”的美誉。目前,镇里设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从业人员9名,配套建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影剧院、多功能排练厅、新农村广播站、有线电视机房、文化中心广场等。全镇共有5家文物保护单位,文化科技中心户23名,文化信息员100名,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无线数字用户300户,宽带用户200户。从总体来看,我镇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距今6000多年历史关庙山遗址在内的5家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楠管的发源地,有以杨和春为代表的一批民间传统艺人,有6支较大规模的民间艺术团体。但由于文化活动形式的单一、陈旧,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娱乐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农民文化欣赏品味整体上没有得到提高。
2、文化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目前,我镇文化服务中心的9名从业人员,均为2005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时取消编制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并且,人员结构严重老化,平均年龄为45岁,文化服务中心的发展缺乏活力。
和谐社会文化构建思考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要性
(一)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和谐文化的形成提供平台,而和谐文化又有助于引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倡导和谐文化,有利于培育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有利于应对来自各方面文化的严峻挑战,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要积极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坚决改造落后文化和抵制腐朽文化,主动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国和谐文化的建构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构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治国理政方针的重要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党在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和谐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党的一切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中,要以促进和谐社会为目标,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能动地将和谐精神和理念传播渗透到其中,增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因素。
(三)构建和谐文化是明确和谐社会建设方向的思想基础
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策略探讨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现代化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就要需要重视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清楚增强企业之间竞争力的关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开始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特色文化。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相关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来研究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我国的先进文化既包括先进的大众文化,又包括先进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向支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而且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探索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现在所讲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企业内部具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企业员工能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自主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各项潜能,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保障企业平稳快速的发展和壮大。根据对我国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准确定位
企业文化构建论文
【摘要】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环节出现了新的实现场所,出现了虚拟企业这个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每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就会伴随着一种新的企业文化的出现,本文就是就着这个问题来讨论虚拟企业中的企业文化的特点、构建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虚拟企业企业文化文化构建1
【Abstract】withtheAppearanceanddevelopmentofcybereconomy,manyphasesofbusinessmanagementemergesthenewrealizationplace,emergestheneworganizationformforvirtualcorporation.Alongwithakindofnewcultureappearsalongwiththeemergenceofaneworganizationform.Thistextthequestioncomeanddiscussescharacteristic,constructionanditsdevelopmenttrendinthefutureofcorporatecultureofvirtualcorporation.
【Keywords】virtualcorporation;enterpriseculture;culturalconstruction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互联网和全球通讯设施的迅速成长,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人类社会正在驶人经济一体化、消费个性化、竞争激烈化的信息时代。这时候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理念和方式——虚拟企业产生了。但是这种形式并非任何企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运用,作为一种崭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其运作必然要求企业更新经营理念,重塑企业文化。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探索
摘要: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分支,它更准确的表达了一个旅游文化学概念。旅游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涵意。旅游景观作为游客观赏的主要对象,其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是游客把握观赏对象的关键。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中,构建一个依循文脉的景观文化系统就很重要了。都江堰景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景观,在开发过程中构建景观文化系统对于游客深入理解该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长城